某输电线路路径及工程设想.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907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3.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输电线路路径及工程设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某输电线路路径及工程设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某输电线路路径及工程设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某输电线路路径及工程设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某输电线路路径及工程设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输电线路路径及工程设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输电线路路径及工程设想.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输电线路路径及工程设想5.1 系统概况5.1.1简述近期电力网络结构1)110kV电力网络结构至2010年,白云区110kV电网共有4座变电站(白云变、麦架变、斑竹变、雨坡变),主变7台,容量276MVA,容载比为1.93。4座采用双侧电源接线,4座采用两站三线接线,1回采用双回辐射。网络结构如下:白云变:双侧电源,一回从曹官变引入,一回从鸡场变引入;雨坡变:与将军变形成两站三线,一回从赵斯变引入,一回从鸡场变引入;麦架变:与龙井变形成两站三线,一回从曹官变引入,一回从金阳变引入;班竹变:双侧电源,一回从曹官变引入,一回从鸡场变引入;龙井变:与麦架变形成两站三线,一回从曹官变引入,一回从金阳

2、变引入;杨柳变:与三江变形成两站三线,一回从万松变引入,一回从鸡场变引入;刘庄变:双侧电源,一回从曹官变引入,一回从鸡场变引入;铝兴变:双侧电源,一回从鸡场变引入,一回从雅关变引入;黑石变:双回辐射,双回电源从雅关变引入。2)35kV电力网络结构至2010年,白云区35kV电网共有3座变电站(艳山变、沙文变、都拉变),主变6台,容量43.9MVA,容载比为1.90。35kV电压等级在城市发展初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电网的逐步发展和不断的扩大,35kV电网由于本身的供电能力及重复降压的问题,作用已逐步弱化。至2013年,贵阳城市电网共有35kV变电站16座,其中新建4座,35kV总变电容

3、量达到232.85MVA;35kV变电站2座(沙文变、都拉变)主变4台,容量31.3MVA。2008年白云电网最大负荷为117MW,售电量5.75亿kwh。白云电网共有35kV线路6回,共计46.87km。35kV电网网架结构以单辐射接线为主,目前由于供电面积大, 35kV变电站供电半径长,网架结构较为薄弱。需要加强建设35kV的电力网络结构。3)10kV电力网络结构10kV供电半径长,末端电压质量低;10kV供电线路交叉严重,供电分区不清晰;网架结构较为薄弱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线路老化严重,低压配电网损耗较高,农户用电电压低,供电可靠性差,安全风险高。10kV的独立电源点少,10kV已经不满足

4、白云区工业园区及周边用电。因此,10kV电力网络也急需要加强。5.1.1.1线路起迄点起点:占用110kV班竹变电站的第II段母线由东向西第五线路间隔出线。迄点:占用35kV牛场变电站的由南向北的35kV牛场变35kV侧2#进线柜(电缆进线)。5.1.1.2线路输电容量正常输电容量:为18000kVA。最大输电容量:为28000kVA。5.1.1.3电压等级:为35kV。5.1.1.4回路数:为单回路。5.1.1.5导线截面:为185mm2。5.1.2 两端变电站进出线的位置及方向110kV班竹变该变电站为已建变电站,位于白云区沙文镇,已经建成150MVA,110kV班竹变二期扩建工程为150

5、MVA,到2015年总容量将达100MVA,电源点来自五级电站和220kV 鸡场变电站,110kV出线间隔布置在其东侧,现出线2回,分别为五班线、鸡班线,2回备用; 35kV出线间隔布置在其南侧,35kV线路最终出线间隔10回,I期工程(I段母线)35kV出线间隔5回,已经占用3个间隔,分别为班乐线I回、班乐线II回、班富线,现已扩建(II段母线)35kV出线间隔5回,35kV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由于110kV班竹变东侧、北侧为居民区,根据现场地理情况,考虑以后的工程建设预留通道,根据贵阳供电局计划部安排,本工程占用由第II段母线由东向西第五线路间隔,本工程出线段将采用电缆出线,电缆引至该

6、变电站的西侧后再采用架空线路走线;斑竹变的10kV公用线路有6回,其中已有4回,分别为班范线2回、班邦线、班麦线,新建2回10kV线路,与牛场变形成联络。110kV班竹变相序布置为由西向东依次为C、B、A。详见110kV班竹变电站35kV出线平面示意图。35kV牛场变该变电站为待建变电站,位于白云区牛场乡,本期建设28.0MVA ,35kV进线间隔布置在其东侧,35kV进线间隔4回,2回分别考虑进线至110kV清水变和110kV杨柳变,考虑1回备用至大用户,本工程35kV线路占用由南向北的35kV牛场变35kV侧2#进线柜(电缆进线);10kV进线间隔布置在其西侧,10kV线路出线16回,新建

7、10kV线路分别与杨柳变、沙文变、班竹变形成联络。35kV牛场变相序在电缆终端塔上调整相序,须和斑竹变相序调整一致。详见35kV牛场变进线平面示意图。5.2 线路路径方案5.2.1线路路径可行性原则线路路径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因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比较广,对工程的造价起重大影响作用,选择合理路径十分重要,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在路径方案选择时根据以下原则来确定: a)综合考虑施工、运行条件。尽可能缩短线路长度,使线路路径走向经济合理。b)尽可能避让森林风景区、保护区、减少林木砍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c)尽可能避让或缩短通过稍重覆冰地区和不良地质地段,提高线路安全可靠性,降低工程造价。d)尽可

8、能避让主要厂矿企业,城镇人口密集地区和重要通信设e)尽可能避让拟建或规划中的工程项目。 f)尽可能靠近现有公路,以改善施工、运行条件。g)综合协调本工程与沿线已建的电力线路及其相应的其它设施关系。5.2.2线路路径方案方案一经收集资料、室内选线和现场勘察,本工程线路全在贵阳市白云区境内走线。线路路径:线路由110kV班竹变出线后,经过凉水井、马路边、班竹、赖子坡、黄泥坳、吴家大坡、大麻窝、小堡子、灵关庙、松树湾、龙潭坡、苗子田、黄管村、新房、纳渣坡等地进入35kV牛场变电站。交通:沿线路其本顺乡村公路走线,交通较为方便,人力平均运距约0.7公里,汽车运距约6公里。水文条件:路径之处无河流、水库

9、、湖泊等,线路须避开冲刷地带。海拔:沿线海拔高程在12701420米之间走线,相对高差最大150余米,相邻相对高差主要在10-70米左右。地形系数:丘陵40,一般山地60。地质分类:粘土30,松砂石30,岩石40。林木砍伐:本工程在黄泥坳小堡子段需跨越林区,路径长约2.5km,其它地段需砍伐零星林木,总砍量松杂树在2000棵左右,经济林在500棵左右。交叉跨越:本工程路径在凉水井附近G75/13341335处跨越贵遵高速公路。在龙潭坡处跨越川黔铁路。城乡规划:本工程线路将考虑到今后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工业建设和当地工业发展规划区域。详见线路路径经过地形图。方案二经收集资料、室内选线和现场勘察,线

10、路全在贵阳市白云区境内走线。线路路径:本线路路径由110kV班竹变出线后,经过段家庄、白岩、保林坡、长冲、罗家背后、猫背、高坡顶、新寨、苗子田、黄官村、新房、纳渣坡等地进入35kV牛场变电站。交通:沿线路离乡村公路稍远,交通一般,人力平均运距约1.0公里,汽车运距约7公里。水文条件:路径之处无河流、无湖泊等。海拔:沿线海拔高程在12701440米之间走线,相对高差最大170余米,相邻相对高差主要在10-100米左右。地形系数:丘陵30,一般山地70。地质分类:粘土20,松砂石30,岩石50。林木砍伐:本工程在马路边新寨段需跨越林区,路径长约5.6km,其它地段需砍伐零星林木,总砍量松杂树在50

11、00棵左右,经济林在400棵左右。其它:在新寨附近需拆迁一处房屋大约1000mm2。城乡规划:本工程线路将考虑到今后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工业建设和当地工业发展规划区域。详见线路路径经过地形图。线路方案比较表如下比较项目方案一方案二 线路长度(km)11.510.5覆冰情况15mm15mm曲折系数1.261.15地质情况 粘土30,松砂石30,岩石40粘土20,松砂石30,岩石50地形系数丘陵40,一般山地60丘陵30,一般山地70交叉跨越情况跨越10kV线8次、跨低压电力线路4次、跨通信线路6次、跨普通公路6次、高速公路1次、川黔铁路1次、穿G210国道1次、穿乡村公路2次跨越10kV线8次、跨

12、低压电线路3次、跨通信线路4次、跨普通公路6次、高速公路1次、川黔铁路1次、房屋3次、穿G210国道1次、穿乡村公路3次交通运输条件人力平均运距约0.7公里,汽车运距约6公里人力平均运距约1.0公里,汽车运距约7公里运行条件线路基本沿公路走线,运行条件尚可线路离乡村公路稍远,运行条件尚可线路转角次数24次27次铁塔使用情况18基20基通信干扰情况与本工程线路交叉的通信线路已改为光缆,故本工程不存在对通讯线路的影响基础费用较少较多电源情况能实现变电站单回路电源能实现变电站单回路电源矿场情况在班竹变出线侧有4处煤场、1处洗煤场、1处废铁厂、1处水泥厂、1处采石场在班竹变出线侧有4处煤场、1处洗煤场

13、、1处废铁厂、1处水泥厂、1处采石场拆迁赔偿无1000平方米林木砍伐松杂树2000棵,经济林500棵松杂树5000棵,经济林400棵协议难度一般较难工程投资估算较少较多综合以上经济分析比较,本工程将第一方案作为推荐方案。5.2.3对通信线路的影响本工程主要对沿线通信线路虽存在交叉,但沿线的通信线路已改为光缆,满足规程规范要求,故本工程不存在对通讯线路的影响。5.2.4与沿线主要部门原则协议处理情况本工程路径方案已取得白云区及贵阳高新区人民政府、林业局、国土资源局、高速公路及铁路协议,详见附件。5.2.5 环境保护5.2.5.1 环境保护方案保护杆塔位区域的自然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在工程建设过程

14、中,由于塔基场地平整、开挖基坑等,会引起自然地表的破坏,造成土壤疏松,原有的植被和蓄水保土作用遭到破坏,使塔四周环境失去原有状态,引发水土流失。因此,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治和预防水土流失措施。5.2.5.2 优化线路路径线路路径尽可能避开林区、果木林等,当必须穿越时,尽量选取最窄处通过或跨越,以减少砍伐树木;尽量少占农田和土;尽可能避开地形、地质复杂和基础施工土石方开挖量大或排水量大的地段。5.2.5.3 林区保护在选、定线时多作方案,详细比较,尽可能避开林区或沿林区边缘通过,在线路无可避免的林区和经济作物区范围内,尽量使用高塔,以减少土地占用,减小线路走廊,从而亦可少砍林木。5.2.

15、5.4 优先考虑采用原状土基础对表层为硬塑及坚硬状态的粘性土覆盖层(无地下水),下部为岩石,尽可能多用原状土基础,如岩石嵌固式基础。充分利用原状土力学性能,避免对原状土的破坏,以减少土石方开挖量,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自然生态。5.2.5.5 塔基排水各个塔位或单个塔腿要求做成龟背型或斜面,恢复自然排水。对可能出现汇水面、积水面塔位要求开挖排水沟,并接入原地形自然排水系统。5.2.5.6 边坡保护对部分塔位开挖后出现易风化、剥落、掉块的上、下边坡均采用浆砌块石保护;对较好的岩石边坡视现场地质情况作放坡处理;对塔位上边坡斜坡,按有关规定进行放坡的土石方开挖量较大时,应设置护坡或挡土墙。5.2.5.7

16、 弃土堆放对开挖过程中的土石方应优先回填,减少弃渣量,不能回填利用的,要妥善处理,不允许就地向塔位下坡方向倾倒。5.2.5.8施工道路修建对施工期间需修建的道路,原则上利用已有道路或在原有路基上拓宽,拓宽道路要考虑原有水土保持措施。5.2.5.9 农田复耕和恢复植被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特点是一次性建成投产,在施工中占用的场地、施工进场公路、人抬便道、施工中被拆迁房屋的宅基地等,施工结束后无使用要求,应恢复农耕及尽可能恢复地表植被,保持原有生态环境。在林区及以草和灌木为主的地区,在施工完毕后应尽可能进行恢复地表植被,保持原有生态。5.2.6 本工程线路路径交叉跨越情况5.2.6.1交叉跨越情况及跨越

17、房屋如下表:被跨越物名称跨越次数公路1次贵遵高速公路公路6次乡村公路公路1次穿(G210国道并恢复路面)公路2次穿(恢复路面)铁路1次跨川黔铁路10kV电力线8次低压电力线4次通信线6次5.2.6.2交叉跨越距离按规程规定. 本线路导线对被跨越物的距离应符合下表要求:被跨越物名称最 小 垂 直 距 离公 路至路面7米不通航河流至百年一遇洪水位3米,冬季至冰面6.0米弱电线路1米电力线路3米特殊管道4米建筑物5米铁路(标准轨顶)7.5米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4.0米。在通过绿化区或防护林带时, 导线与树木之间的净空距离, 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3.5米, 导线

18、与果树、经济作物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0米。原则上经过林区和大跨越采用高塔跨越。5.3 线路工程设想(推荐方案)5.3.1推荐路径方案主要设计气象条件5.3.1.1 确定设计气象条件的原则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中有关线路设计气象条件的规定,确定本工程的设计气象条件。并结合贵州省冰区划分及覆冰预测的研究,并参照附近35kV线路的设计气象条件及运行情况,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出本工程的设计气象条件。5.3.1.2气象资料来源5.3.1.2.1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省地面气候资料(1951、711980累计值)。5.3.1.2.2 贵州省建筑气象参数标准。5.3.1.

19、2.3 贵州省典型气象区划分。5.3.1.2.4 贵州省冰区划分及覆冰预测的研究。5.3.1.3 设计最大风速本工程根据该地区已建送电线路设计气象条件及运行情况,并遵照有关规程规定要求,综合分析后确定本工程线路设计最大设计风速为25米/秒。5.3.1.4 设计覆冰厚度本工程位于贵州省中部,贵州为三级两斜坡的山脊地区,苗岭山脉北部缓冲区,为坝子、峰林相间的剥蚀高原,由于冬季云贵准静止锋盘恒在贵州和云南之间,锋面徘徊不定,该区域经常处于准静止锋面或锋后控制地区,一般年份均会出现覆冰天气,覆冰强度和持续时间与地形、降水、准静止锋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容易出现雷电、凝冻、大雨等天气现象。本工程线路处于白

20、云区,本次进行了路径沿线覆冰调查,区域内覆冰受地形影响,低洼地势覆冰较小,地形较高的山峰覆冰相对稍重;虽本工程线路高程在12701420(m)之间,地形起伏不大,但覆冰天气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根据气象部门统计,线路地区历史上出现较大覆冰年份有1976、1984、2008,其中2008年12月的覆冰天气是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一次。区域内本次覆冰过程重现期约50年一遇,我们还通过对沿线居民点和当地运行部门的调查,调查表明区域内有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发生倒杆(塔)断线的事故,经过现场调查发现区域内线路低洼地势线路覆冰在1927mm,覆冰性质为雨雾凇(密度0.50.7g/cm3);地形较高

21、的山峰线路覆冰2334mm,覆冰性质为雨雾凇(密度0.40.6g/cm3)。了解到覆冰期间工程所在地区覆冰情况,贵阳市自1900年以来连续大于10天凝冻天气统计如下表:项目年份出现时间持续天数日平均气温(C)最低气温(C)结冰厚度(mm)20081月份2月份15-2-815综上分析确定按以下覆冰厚度设计:本工程可按15mm冰区进行设计。5.3.1.5 覆冰计算本次对线路地区的电力、通信、交通等部门进行了覆冰资料收集,并对沿线居民点进行调查访问,了解线路地区历史覆冰资料,选取描述较为详细,可靠性较高的调查点进行标准覆冰计算,并推算到本工程设计条件。调查情况显示沿线居民点对2008年覆冰过程印象较

22、深,描述较为清楚,1956、1976、1984年也出现过较为严重的覆冰天气,由于相隔时间较长,记忆模糊,描述不够详细,可靠性不高,2008年覆冰过程是线路地区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覆冰天气,根据气象部门统计,区域内本次覆冰过程重现期约50年一遇,通过对沿线居民点和当地运行部门的调查,搜集到覆冰期间工程所在地区覆冰情况,经过筛选和分析,将调查资料折算为本工程设计标准,成果如下表:沿线调查点覆冰计算成果表调查点高程(m)覆冰时直径(mm)覆冰物标准冰厚(mm)15m高15年一遇设计冰厚 (mm)15m高30年一遇设计冰厚 (mm)凉水井12811924照明线7.9011.937.9812.547.

23、0212.15斑竹13512429照明线7.1112.058.0211.797.3212.29黄泥坳1297253210kV10.5214.7111.8114.7010.9814.76吴家大坡1410243310kV10.3314.4211.4114.8611.0214.89小堡子13182631照明线10.1214.889.8813.3710.9814.73龙潭坡1312232810kV8.912.498.3213.99.5213.89纳渣坡1340242910kV 8.1712.288.5812.578.9412.63从上表中沿线调查点计算成果可知,本工程所选覆冰厚度15mm是合理的。5.

24、3.1.6 冰区划分及说明本工程设计覆冰情况主要是通过沿线调查了解和附近已运行线路的设计资料,经沿线踏勘调查了解分析得出:本工程全线冰区覆冰每年都会出现覆冰现象,经过2008年12月强覆冰天气过程调查,本工程线路段可按15mm冰区进行设计。气象条件组合表: 气象条件项目温度()风速(m / s)冰厚()最高气温+4000最低气温-2000设计覆冰-51015年平均气温+1000外过电压+10100内过电压+15150最大风速-5250安装情况-10100年雷暴日58日/年冰比重0.95.3.2线路导、地线、电缆、光缆型号的选择及其机械电气特性5.3.2.1导线选择(1)导线截面选择a 按正常输

25、电容量选择导线截面按照规程规定,当一台主变压器发生故障后,另一台变压器可以承担全站的70%的负荷,即进行反推,导线可承担最大负荷为:Smax=18000/0.7=11430(KVA)则:I= Smax/(335)=188.6(A)根据贵阳配电网“十二五”规划汇总报告中的内容,贵阳城市电网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至2013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在4919小时,所以,查表可知:经济电流密度为Jc=1.15A/mm2。S=I/J=188.6/1.15=164(mm2)考虑到最大输电容量较大,暂选LGJ-185导线。b按发热条件校验导线截面导体载流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将会使金属材料的机械强度下

26、降;使导体的表面氧化;也能使导体受到点动力的作用,将使导体变形损坏,为了保证可靠的工作,须使其发热温度不得超过最高允许温度+70(空气温度为+25)。在N-1运行方式下负荷为28.0MVA,根据按发热条件校验导线截面,由表查得,LGJ-185型钢芯铝绞线的导线长期容许安全电流为518(A)。I=28000/(335)=264(A)518(A)(导线允许电流)按以上计算选LGJ-185导线满足设计要求。(2)导线型式选择按以上计算,线路需满足N-1运行要求,即输送容量为28000kVA。导线截面需185mm2,本工程海拨高度在12501420之间,本工程线路沿线的污秽等级分别为E3和E7级,覆冰

27、厚度为15 mm,选用冰过载能力好的导线,推荐采用两根LGJ-185/30钢芯铝绞线。结合光纤通信要求,导地线配合、地线热稳定性,所以推荐中相导线选用OPPC-24B1-185/30光缆复合架空相线。导线的安全系数不小于2.5,导线悬挂点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覆冰验算条件下,导线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应力不超过瞬时破坏应力的70%。(3)地线选择按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的规定,本工程与导线配合的地线最小标称截面不小于50mm2。并按在无冰、无风、大气过电压下档距中央导线、地线满足0.012L+1米的要求,安全系数为3.21。经过现场勘察后,结合实际情况,靠近变

28、电站两侧2.0公里范围内需架设避雷线,在斑竹变电站附近污染较大,本工程推荐选择两根地线型号为LBGJ-65-27AC铝包钢绞线。固靠近变电站两侧架设地线,地线线路长度为4.0km,其中班竹变侧2.0km(电缆直接接地0.85km),牛场变侧2.0km。(4)导地线机械电气特性LGJ-185/30导线的具体参数如下:导线型号LGJ-185/30外径mm18.88计算截面mm2210.93计算重量kg/km732.6计算拉断力N64320直流电阻/km0.1592弹性系数N/mm276000线膨胀系数1/18.910-6OPPC-24B1-185/30光缆复合架空相线的具体参数如下:送电线路电压3

29、5kV光缆型号OPPC-24B1-185/30光纤芯数24截面积(kN/mm2)213.12外径(mm)19.3标称抗拉强度(kN)62.7质量(kg/km)71020直流电阻(/km)0.14770C载流量(A)539热膨胀系数(1/C)19.510-6弹性系数(N/mm2)78000LBGJ-65-27AC地线的具体参数如下:导线型号LBGJ-65-27AC外径mm10.5计算截面mm267.35计算重量kg/km402计算拉断力N62430直流电阻/km(20)0.9523弹性系数N/mm2126000线膨胀系数1/13.410-6安全系数3.215.3.2.2 电缆选择依据城市电力电缆

30、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05和高压电缆选用导则(DL/T401-2002)中规定。5.3.2.2.1电缆绝缘水平的选择电缆额定电压U0为20kV,附件额定电压U为35kV,电缆运行最高电压Um为40.25kV,雷电冲击电压Up1为175kV。5.3.2.2.2电力电缆结构选择单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绝缘电缆。5.3.2.2.3电力电缆导体截面选择敷设条件:本工程电缆采用排管、直埋两种敷设方式。正常输送容量为18MVA,N-1时输送容量为28MVA。a 电缆正常工作电流IZ=(18000)/(35)=132Ab N-1时电缆持续载流量:Ig=(28000)/(35)

31、=264Ac YJV32-35/1240电缆土壤中持续载流量:KIxu=KtIjs=525AIg式中:Kt-环境温度变化时修正系数1;d 经济电流密度校验S=Igmax/J=(264)/2=132mm2240 mm2J-经济电流密度经过上述计算,所选的电缆截面是可行的。YJV32-35/1240电缆的电气特性如下:YJV32-35/1240电缆的具体参数如下:导线型号YJV32-35/1240额定电压(kV)35电缆芯数1截面(mm2)240电缆外径(mm)58导体直径(mm)18.4绝缘厚度(mm)10.5电缆重量(kg/km)684820直流电阻(/km)0.0997空气中载流量(A)56

32、0地中载流量(A)5255.3.2.2.4电缆附件选择:依据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05和高压电缆选用导则(DL/T401-2002)中规定。电缆附件绝缘水平的选择:电缆额定电压U0为21kV,附件额定电压U为35kV,电缆运行最高电压Um为40.25kV,雷电冲击电压Up1为175kV。外绝缘泄漏比分别按E3、E7级污秽区选择,绝缘接头的绝缘隔离板,应能承受所连接电缆护层绝缘水平2倍电压。电缆附件绝缘机械强度和保护:能承受2kN的水平拉力,直埋于土壤中的附件,应加装经过防腐处理的保护盒进行保护。应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要求,本工程选择架空电缆

33、型号为YJV32-35/1240交联聚乙烯带铠装电力电缆(铜芯电缆)。尽量减少在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规划区域内走线,电缆从110kV斑竹变35kV间隔电缆出线,本线路拟采用电缆出线,出变电站围墙后,以34排管敷设方式(空余预留给其它线路出线),向东走线,穿过G210国道后,引至终端塔,电缆路径长约850米,与架空线相连接,电缆与架空线连接时选用冷缩式户外电缆终端。35kV牛场变电站为模块化变电站,需采用电缆,电缆采用直埋的方式,进线电缆须考虑终端塔引至进线柜的长度共计约为150米。5.3.2.2.5 过电压保护为防止电缆和附件的主绝缘遭受过电压损坏,应在电缆线路与架空线相连的一端应装设避雷器,电

34、缆金属护套,铠装和电缆终端支架必须可靠接地。本工程避雷器用YH5WX-35/134复合绝缘金属氧化锌避雷器。5.3.3污区等级及绝缘配置5.3.3.1污秽情况:根据最新版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册以及现场调查情况,结合当地工业发展规划,本线路全线走在12701420(m)的中、低山地带。本工程线路路径在郊区,线路靠近110kV班竹变附近3.0公里,有居民区、公路、水泥厂、玻璃加工厂、洗煤场、煤场、采石场和钢材加工厂等污染, 故推荐按E7级污秽区设计,本工程线路其余段按照E3级污秽区设计,线路长度为8.5公里。5.3.3.2 绝缘子型式的确定按照南网和省网电力公司最新悬式绝缘子选型及爬电比距配置导则,

35、本工程线路经过地区海拔高程在12701420米之间。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的规定,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上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绝缘子片数应满足nhn1+0.1(H-1),悬垂绝缘子串片数为4片,耐张或转角绝缘子串绝缘子片数为5片。 按照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附录B架空电力线路环境污秽等级的规定:本工程推荐E3级污秽区为2.202.60cm/kV,单位泄漏距离如下:(标称电压)E3级污区为2.60cm/kV, 泄漏距离需91.0cm,选用4片XP-70绝缘子泄漏距离为118cm,为3.37cm/kV;达到E3级污区配置,本工程推荐采

36、用XP-70瓷质绝缘子。(注:为保证线路安全运行,重要的交叉跨越档绝缘子采用双串组装型式,防止落线事故的发生)。XP-70瓷质绝缘子机械电气特性如下:型 号主要尺寸 (mm)机 电 特 性高度盘径爬距连接标记工频放电电压(kV)有效值不小于雷电冲击耐受电压(kV)机电破坏负荷(kN)参考重量湿 闪干 闪XP-701462552951640100704.8本工程推荐E7级污秽区为4.004.50cm/kV,单位泄漏距离如下:(标称电压)E7级污区为4.50cm/kV, 泄漏距离需157.50cm,选用4片XWP2-70绝缘子泄漏距离为160cm,为4.57cm/kV;达到E7级污区配置,本工程推

37、荐采用XWP2-70防污瓷绝缘子。(注:为保证线路安全运行,重要的交叉跨越档绝缘子采用双串组装型式,防止落线事故的发生)。XWP2-70防污瓷绝缘子机械电气特性如下:型 号主要尺寸 (mm)机 电 特 性高度盘径爬距连接标记工频放电电压(kV)有效值不小于雷电冲击耐受电压(kV)机电破坏负荷(kN)参考重量湿 闪干 闪XWP2-701462554001645120707.55.3.3.3 空气绝缘间隙值及绝缘子、金具安全系数本工程线路所经地区的海拔高程在12701420米之间,根据设计规程,带电部份对杆塔构件的最小空气间隙值,在相应的风偏条件下不小于下表值:外过电压内过电压运行电压带电作业0.

38、470.260.111.1依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中的规定,绝缘子安全系数取值如下表:情 况最大使用荷载断 线断 联安全系数2.71.81.5金具安全系数取值如下表:情 况最大使用荷载断 线断 联安全系数2.51.51.55.3.3.4防雷和接地1)防雷设计本工程所经地区属于多雷区,达58日/年,为保证防雷效果,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中的规定,本工程采用杆塔保护角均小于25。为防止雷击档距中央反击导线,在15无风情况下,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间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S0.012L1 式中:S导线与地线间距离(m) L档距(m) 因此,本工程线

39、路满足防雷设计要求。2)接地设计变电站进出站段为避免直击雷的危害,它产生的雷电波会损坏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根据规范规定:变电站进出线段宜架设地线,加挂地线长度一般宜为1.0km1.5 km,本工程线路地线对地不绝缘,所有杆塔逐基直接接地,结合现场勘察接地线路长为4.0km,其中班竹变侧2.0km(电缆直接接地0.85km),牛场变侧2.0km。杆塔接地采取12镀锌圆钢从避雷线横担直接接地,接地网采用浅埋放射式,用10圆钢作水平敷设,埋深山地为0.6米,田地为0.8米,其工频接地电阻值需满足下表要求:土壤电阻率(欧米)100及 以下10050050010001000 20002000 以上接地电

40、阻(欧)10152025305.3.4线路规模(1) 电压等级:35kV(2) 回路数:单回(3) 线路长度:线路长度为11.5km。其中:110kV斑竹变侧出线电缆长共计约为0.85km;35kV牛场变侧进线电缆长度共计约为0.15km。(4) 导、地线、进线电缆及光缆导线:LGJ-185/30钢芯铝绞线地线:LBGJ-65-27AC铝包钢绞线进出线电缆:YJV32-35/1240交联聚乙烯带铠装电力电缆光缆:OPPC-24B1-185/30光缆复合架空相线5.3.5线路主要杆塔和基础型式5.3.5.1杆塔形式选择杆塔的主要设计原则按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3-76)66kV及以下架

41、空电力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等规程,参照“架空送电线路杆塔计算导则”进行设计。本工程线路处于贵阳市白云区,线路高程在12701420(m)之间,地形起伏不大,本次进行了路径沿线覆冰调查,区域内覆冰受地形影响比较大,地形稍高的山峰覆冰相对严重,根据气象部门统计,覆冰天气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我们还通过对沿线居民点的调查,调查表明区域内有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发生倒杆(塔)断线的事故,因此,本工程所选取的杆塔型式要有较强的抗冰能力。本工程结合白云区运行部门的意见,运行单位每年管辖的线路部分有覆冰现象,停电事故也有发生,严重影响电力运行和调度,加上本工程线路要跨越贵遵高速公路、川黔铁路及林区,因此,线路能够尽量

42、采取铁塔或者高塔架设。本工程设计覆冰厚度为15毫米,最大风速为25米/秒。全线地形分类百分比:丘陵40%、一般山地60%。结合地形和气象条件,本工程主要采用定型35kV水泥杆和部份交叉跨越和不好打拉线地方采用铁塔。全线杆塔塔型规划如下:直线杆塔采用ZM2、ZM4、1ZM211共三种杆塔型式。耐张杆塔采用JM1、JM2、JM3、1JG111、1JG211、1JG311、1JG411共七种杆塔型式。水泥杆的导线布置为水平排列,铁塔为三角形排列。砼主杆为300等径普通钢筋砼电杆砼C40,导线横担采用角钢平面横担加吊杆,避雷线横担采用200等径普通钢筋砼电杆砼C40。杆塔构件的连接方式,材料种类及标号

43、、防腐、防盗措施按上述要求加工。钢筋砼电杆及铁附件采用A3F钢,铁塔除部分主材采用16Mn钢外,其余均采用A3F钢,一切外露于砼构件外的铁件(除主杆接头钢圈用红丹二度灰铅油外),铁附件、铁塔均采用热镀锌防锈。钢筋砼电杆采用焊接方式,焊条采用T42,铁塔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方式,螺栓用4.8级和6.8级,铁塔离地面9m以上及拉线UT型线夹均应采取防盗措施。钢筋砼电杆、避雷线横担采用离心式水泥杆,其壁厚50mm,砼等级为C40级,拉线采用镀锌钢绞线,须符合GB1275标准,其公称抗拉强度不小于1270N/mm2。拉线金具按85国标选用。UT型线夹采用防盗螺帽。本线路工程杆塔规划如下:15mm冰区杆塔规

44、划杆塔代号杆塔名称标志高或杆高(m)转角(度)数量估计(基)ZM2直线杆13.518.0015ZM4直线杆13.518.004JM1耐张杆13.518.0054JM2转角杆13.518.05203JM3转角杆13.518.0204021ZM211转角塔9.021.0041JG111转角塔9.019.002041JG211 转角塔(重要跨越)9.027.0204061JG311转角塔9.019.0406021JG411终端塔9.019.060902合计465.3.5.2基础型式基础主要设计原则:本工程的基础设计主要按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DGJ62-84)等有关规程规定进行设计。基础形式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