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立镇集中供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3127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4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立镇集中供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新立镇集中供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新立镇集中供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新立镇集中供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新立镇集中供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立镇集中供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立镇集中供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洼县新立镇集中供暖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大洼县新立镇集中供暖建设项目;企业名称:新立集中供暖公司;建设地点:大洼县新立镇工业园区;建设投资:1546万元;建设内容: 新建供暖厂1座,包括锅炉房及附属设施,购置3台20吨锅炉等设备;占地面积:15000;建筑面积:4300m2 ;供暖面积:50万;销售收入:5000万元;年 利 税:500万元;投资回收期:3.4年;建筑密度:57.87%。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背景盘锦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渤海之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西北邻锦州,东界鞍山,南临辽东湾,市中心距沈阳150公里。全市辖双台子、兴隆台两区和盘山、大洼两县。区域面

2、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24. 3万。盘锦是一座以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的新兴沿海开放城市,资源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2009年,全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85亿元,是2004年的1.8倍,2008年开始驶入两位数增长的快车道;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4.4%,达到43.4亿元,是2004年的2.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9%,达到543亿元,是2004年的3.6倍。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1.7%,主要污染物排放实现控制目标。县区经济竞相崛起,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7.5%,高于全市19个百分点。过去的五年,是多元产业快速形成、经济结构向全面优化加快迈进的五年。累计建设投资

3、千万元以上项目837个,竣工投产487个,非油气采掘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由49.6%提高到70.8%,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09年完成投资120亿元、累计投资达到177亿元,开始进入产业项目加快聚集的新阶段。石油装备制造基地被列入省沿海开发开放重点支持区域和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盘锦高新技术开发区、盘山新材料产业园、双台子塑料产业园等成为新的亮点。对外开发水平显著提高。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7亿美元,年均增长64.9%;引进域外资金493亿元,年均增长218%。2009年外贸出口达到2.8亿美元,是2004年的1.9倍。口岸建设得到加强,港口吞吐量由50万吨增加到300吨

4、,集装箱突破1万标箱。以开发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的格局初步形成。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中油辽河油区、华锦集团等企业加快发展。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在全省率先开通,取消、调整和下放市级审批项目808项。公共服务、投融资、要素市场等改革向纵深推进,政府机构、医药卫生体制和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启动。民营经济占全市比重由22.4%提高到45.6%,牵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作用更加突出。总体分析,盘锦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工业发展增速和城市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加大。2008年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278.3亿元,增长2.9%;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增加值68亿元,增长11.1%;化学

5、原料及医药制造业增加值20.2亿元,增长57.2%。;全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8.5亿元,比上年增长87%。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素,着力推进省级开发区和重点园区建设,全市7个特色园区新增投资能力180亿元,项目投资总规模达到415亿元。“五点一线”盘锦船舶工业基地开发开放取得显著成果,规划面积调增到110平方公里,当年基础建设投入7亿元,10平方公里起步区内完成“五通一平”,项目入驻势头强劲,两艘1.68万吨成品油轮顺利下水,年造船能力达到50万载重吨以上。盘锦经济开发区二期开发高点起步,从事石油装备制造和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发展到29家,石油装备制造基

6、地已具雏形。盘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得到省政府批准并启动建设。盘山经济开发区、食品工业园、晨宇工业园和双台子区化工园建设取得新的进展。项目建设取得重大成果。一批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牵动作用的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单项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达到60个。全市新建续建投资在5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353个,其中148个项目竣工投产。深入实施油地融合战略,油田板块加快以石油装备制造为重点的多元开发,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6个。辽河宝石石油钻机项目当年开工建设,当年生产钻机10部,并实现出口5部;海洋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快速发展,双体起重船项目进军国际高端技术市场。全市瞩目的华锦集团45万吨乙烯扩建、500万

7、吨油化工程顺利开工,基础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上海杰事杰集团北方新材料基地、江苏雨润集团生猪屠宰和肉制品加工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 新立镇位于盘锦市区的东侧,与辽河油田供应处相毗邻,是盘锦市和辽河油田向东部延伸和发展的前沿龙头。全境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00公顷。域内采油树林立,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南距盘海高速公路12公里,北距京沈高速公路10公里,沟海铁路东西穿境而过。全镇下辖10个行政村,52个自然屯,人口2.4万人,有汉、满、回、朝鲜等多个民族。新立镇境内有驻军农场、铁道部十九局工程处、国家粮食储备库等多家企事业单位。有建筑、石油、化工、粮食加工、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等非公有制经济10

8、0余家,主要有防水、防火、防腐、石油加工、机械制造、化工配件、建材等多种拳头产品。 新立镇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另外还有玉米、大豆、蔬菜等作物。近年来,新立镇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着“工业强镇”的发展战略,着力做好油地融合文章,不断落实工业园区和企业的特殊优惠政策,在全镇上下营造了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宽松环境,构筑了工业发展的新优势。新立镇政府先后投资完善了园区建设,确保了园区“六通一平”,即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和宽带上网、通上下进水,整平土地。大力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实现了全镇经济的跨跃式发展。新立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

9、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全力打造“大洼县工业第一镇”。近年来,新立镇主动承接来自盘锦市和辽河油田的产业转移,实施开发新立“西北部”战略,在新立镇西部规划建设了南北两个工业小区、晨宇工业园区及西北部沿路工业经济带。目前,南北工业小区已入驻企业20家,并有18家已投产达效,预计年可创产值2亿元,其中有4家企业达到了规模企业标准,盘锦辽硕碳素有限公司、盘锦鼎昌机械有限公司、盘锦弘力达防水卷材有限公司、盘锦宏达泵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的产值均超过千万元;总投资4.2亿元的晨宇工业园区现已入驻企业5家,其中盘锦华荣机电有限公司的防爆电器项目、辽宁申宇石油制管有限公司现已投产达效,盘锦辽河

10、胜利电泵有限公司的电泵生产项目,盘锦藤井环保有限公司的医疗垃圾焚烧炉项目、盘锦辽河油田金海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建筑工程项目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安装调试,晨宇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20亿元;沿路工业经济带现有企业12家,盘锦新恒远防水、东宇防水、永成防水等一批规模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年产值均超过3000万元以上。 新立镇党委、政府结合东外环路,兴于快速干道的修建和全镇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重新编制了新立镇总体规划,把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体现在规划之中,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有依有据,积极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利用原新立造纸厂厂区和原料厂场地等1350亩土地兴建了新立镇外商投资

11、园。园区功能定位以机械制造、高科技、高附加值、节能环保等产业为主。新立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严格遵守规划对入驻企业的要求,以招商、安商、亲商、富商、惠商为宗旨,全力推进园区建设。目前园区南侧1300米暗排铺设工程已全部完工,园区一号路、二号路土方硬化工程已基本完成,给排水管线、通讯线路铺设已完工,土地整平现已完成一半,预计到8月20日前全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企业入驻的 “七通一平”标准。园区建成后,将为新立镇实现“打造大洼工业第一镇”的目标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了实现新立镇创建 “大洼县工业第一镇”的目标,加强与完善新立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招商引资工作的范围,为入驻企业、员工及新

12、立镇居民创造一个的安心、放心、舒心、省心的软硬生活环境。新立集中供暖公司研究决定,在新立镇工业园区投资1546万元,建设一座供暖面积50万m2的集中供暖中心。为推动大洼县、新立镇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污染防治物法(2004);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8、盘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9、国家计

13、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0、国家发展和改革会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4);11、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12、国家八部委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建城2003148号 。1.3编制原则1、安全可靠、切实可行遵照国家及有关部委制订的有关基本建设方针、设计标准、规范、规程,设计方案要保证集中供热工程安全可靠的运行。2、造型优美、美化环境与镇域的环境相协调,体现城镇的风貌,供暖厂主要建筑物的造型要有时代感,突出美化环境的功能,符合环保要求。3、布局合理、疏密得当供暖厂总平面布置中,充分考虑各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满足实用功

14、能及国家有关规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减少建、构筑物的占地面积,增加厂区的绿化面积。管网走向与热负荷发展相适应,并尽量减少地上、地下构筑物的拆迁,减少工程投资。4、工艺先进、节能环保在系统选型和系统设计时,考虑时代发展的要求,采用切实可行的节能系统,选择节能、自动化水平高的先进产品,在产品质量相同的条件下,优先选用性能价格比高的产品,做到少投入,多产出,并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5、远、近期相结合,适当考虑远期发展。6、热负荷应根据城镇规划并留有一定的余地,以满足未来发展负荷的需要。1.4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 目单位数据备注一供暖厂厂区1锅炉容量台20t/h32

15、供暖厂总用地面积m2150003供暖厂建筑面积m243004建筑基底面积m273315容积率0.526绿化面积m261607绿化率24.5%8道路、广场面积m255009人员编制人43二能耗指标1年用电量104kWh963.612年耗水量104t8.023年耗煤量104t3.03折标煤2.51104t4年热水用量104t 11.35年排渣量104t0.446年排灰量104t0.37民用建筑采暖单位标煤耗kg/m218.68工业建筑采暖单位标煤耗kg/m2319工业用汽单位标煤耗kg/t蒸汽116三经济指标1供暖厂工程费万元9873.32热力网工程费万元1360.03工程总投资万元15461.5

16、研究结论集中供暖系统,是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水平是城镇现代化的标志。发展城镇集中供热区已成为我国城乡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集中供暖具有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与分散供暖相比较而言的,集中供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集中供暖用的锅炉容量大,热效率高,可以达到90%以上,而分散供暖的小型锅炉热效率只有60%左右,或更低。因此城镇集中供暖代替分散供热综合起来可节约2030%的能源。二、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城镇污染主要来源于煤直接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烟尘。集中供暖的锅炉容量大,有较完善的除尘设备,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除尘率可达9098%,甚至更高,能有效降低城镇的污染。三

17、、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城镇集中供暖对于方便人民生活,节省城乡建设的珍贵用地,缓解城乡用电紧张的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当前,我国的能源形势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如下,能源年增长约4%,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年增长8%10%的要求。2000年约缺能4.65.4亿吨标煤,2010年缺能8%,2050年 缺能24%;节能任务重,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贯彻执行节能措施,2000年节能5 7万吨标煤,2010年约为8亿吨标煤,2050年约为17亿吨标煤。由此可见,节能是实现可持续 发展战略的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18、约有57%的城市总悬浮微粒超过国家限制值,约有48个城市SO2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约有82%的城市出现酸雨。能效低、能源浪费,环境恶化与可持续发展极不相称,只有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才能使经济建设、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因此,近年来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节能降耗技术,尤其是供热、电厂等耗能工程。在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提出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工程应改造锅炉系统,提高锅炉房整体运行效率;以大代小,发展集中供暖。因此,国家鼓励采用集中供暖取代现有的一批分散供热小锅炉房,以较小的土地、环境、燃料和水等相关资源的代价,获得较大的能源利用效率,使得在能源资源平衡和持续安全供给方面,

19、有效增强城市能源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后劲。因此,本项目建设是落实国家节能政策、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2.2项目建设是规划发展的要求供热是保障北方城镇居民正常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城镇功能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科学合理规划供热建设和发展,对于提高供热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改善大气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盘锦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供热重点工作是发展、整合和节能,即加快大型热源建设,发展城市集中供热;推进供热资源整合,调整优化供热结构;开展供热节能,实施供热节能改造,做好新技术试点示范。提高供热保障能力,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盘锦市“十二五”规划提出:

20、(1)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城市带动农村的原则,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道路硬化、能源清洁、环境美化、信息畅通等问题,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加快存量基础设施的改造,更新和淘汰老旧设施,消除城市安全隐患,利用和整合现有基础设施资源,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高整体运行效率。由此可以看出本项目的提出不仅是新立镇域规划的要求,也是辽宁省“十二五”相关规划明确提出的要求。项目的建设将是对规划要求的具体实施,是必要的。2.3项目建设是节能的需要盘锦市“十二五”规划提出“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条件下,将节能作为战略方针长期予以贯彻,发展节能型产业,倡导节能型的生活

21、方式,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新立镇的供热单位和供热设施分散于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分散的管理体制,造成了全镇供热资源管理分散、设施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的特点。国家能源政策中节能是重要的环节,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国家能源紧缺,故要求冬季采暖用煤大户必须节煤,本集中供暖工程以高效型的燃煤锅炉为热源,是符合当前节能政策的。现有小型燃煤锅炉的热效率一般不超过60%,区域锅炉房为7080。根据2004年度的统计,每建筑平米供暖用煤为30公斤。本项目锅炉房改为集中供暖后,每建筑平方米供暖用燃煤可减少到18.6公斤或更低。由此可见,本集中供暖项目的建设可以取得显著的节

22、能效果,另外节水、节电也是相当可观的。中国能源供应主要依赖于煤炭,目前煤炭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76。为实现2020年中国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总体目标,中国政府把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并强调以人为本,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制定和实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各项政策措施,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的能源。同时,要注意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倡建设节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注意环境保护。本项目的建设将为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能源等作出贡献,是非常必要的。2.4项目建设是环保的需要环保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两大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节

23、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好我们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家园。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保护认识的逐步提高,各种防治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相继问世。与各类以削减和去除排放源中有害物质为目的的治理设施相比较,改革燃料结构,更新然烧方式的技术就更具有既治标又治本的优越性,城市集中供热技术即为其中之一。 新立镇的现状是各单位多处分散取暖、低效的小锅炉房,煤场渣场均露在外面,冬季风大,煤灰到处飞扬。另外,镇区锅炉房的锅炉容量较小,燃料燃烧不充分,燃烧效率较低,热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锅炉的排烟浓度高,没有完善的消烟除尘设施,煤炭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污染大气环境;分散布置的燃炉灶和许多矗立的矮烟囱,是烟尘污染的主要点污染

24、源。通过本项目建设的集中供暖设施,可以逐步清除各种分散小锅炉,实现新立镇区的集中供暖,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集中治理污染物,大大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为还盘锦蓝天作出贡献。2.5项目建设是完善新立镇基础设施功能的需要盘锦市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新农村建设扎实起步,开局良好,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了良好的收益。为加快盘锦城镇化进程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盘锦市提出抓好“以镇带村”新农村建设模式,全面促进盘锦市新农村建设,实施的总体思路为“一个主题、两个突出、三个重点”,即以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突出重点镇建设,突出镇中心区建设和发展,重点支持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

25、服务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适度、功能完善、优势互补的重点镇,充分发挥重点镇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全面促进首都新农村建设。为了实现新立镇创建 “大洼县工业第一镇”的目标,加强与完善新立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招商引资工作的范围,为入驻企业、员工及新立镇居民创造一个的安心、放心、舒心、省心的软硬生活环境。新立集中供暖公司研究决定,在新立镇工业园区投资1546万元,建设一座供暖面积50万m2的集中供暖中心。2.6项目建设是供热整合的需要根据盘锦市推进供热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在供暖发展规划和环保政策的指导下,通过政府手段和市场化运作方式,充分发挥供暖区域管理优势,整合优化供热资

26、源,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培育和引导供热主体向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实现规范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全区的供热保障能力和供热服务质量。本项目建设是供热整合所必须的。建设大型集中供热系统代替分散小锅炉房供热,具有以下优点:(1)大型供热设备热效率较高,可以提高系统供热效率、降低燃料消耗;(2)集中设置除尘、脱硫、脱硝等高效环保装置,实现低污染物排放,并节省热源建设用地;(3)可以大幅度增加锅炉房服务范围,减少锅炉房设置个数,节约热源建设用地;(4)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提高,改善工人工作条件;(5)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市树立优美的城市形象,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7、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规划发展要求,是可行的。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节约能源,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同时可进一步完善新立镇的基础设施功能,完成供热整合的目标,因此该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第三章 热负荷3.1供暖范围城镇集中供暖系统一般服务对象为:建筑冬季采暖、建筑夏季制冷、生活热水供应和工业生产用热等。新立镇现有供热系统主要为建筑冬季采暖供热、工业区生活热水和工业生产用热。基于的气象条件,不考虑建筑夏季制冷用热。城镇是否集中供应生活热水取决于建筑的需求,它要求建筑内配套建设集中生活热水集中供应系统。系统供水规模受居民生活习惯和家庭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直接决定着供热系统运行的经济性。鉴于新立镇

28、现状,暂不考虑居民生活热水供应。本项目供暖范围主要包括新立镇工业区,镇区附近已有住宅、公建及规划建设用地。3.2供暖面积及热负荷3.2.1供暖面积经测算新立镇镇区近期供暖面积50万m2。3.2.2热负荷一、热指标本项目热负荷为民用建筑冬季采暖热负荷和工业区生活采暖、生活用水及生产热负荷。本工程供暖区域内建筑从建筑种类上包括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和工业建筑。从建筑时间上包括现状建筑和规划建筑,而现状建筑又包括为节能建筑、第一阶段节能建筑(节能30%)和第二阶段节能建筑(节能50%),由于目前尚不能明确上述各类建筑的位置分布及规划建筑的具体规划情况,为便于各供热区块热负荷统计和管网水力计算,必须综合考

29、虑各方面因素,确定综合计算热指标。参照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等国家规范和标准,以及新城供热工程规划(2006年1月版),根据县建筑维护结构的实际情况、室外气象条件,考虑建筑施工质量、建筑材料制造质量,结合目前集中供热体系实际情况,采暖综合指标住宅取50W/,公建取70 W/,工业取95 W/。二、热负荷经测算近期2010年民用建筑供暖热负荷为28.43 MW,工业区生活、生产用汽为29.82t/h(其中生活采暖热负荷为8.23 MW,生活热水耗热量1200kw,生产用汽14.4t/h

30、)。远期2020年民用建筑供暖热负荷为44.6MW,工业区生活、生产用汽为40.37t/h(其中生活采暖热负荷为11.08MW,生活热水耗热量1500kw,生产用汽22.4t/h)。3.2.3供暖总体规划至2015年,新立镇镇区域规划总建筑面积103.21万平方米,其中采用燃煤供暖面积50万平方米。3.3建设规模确定通过对镇区近期及远期供暖面积分析,考虑镇区的总体发展,本次项目以近期2015年热负荷为基础,考虑镇区远期供暖需求为原则进行建设。为保证近期供暖需求,本项目锅炉房近期设3台20t/h热水锅炉,热水锅炉负责住宅及公用建筑的采暖热源供给;负责工业区生活采暖、生产用热及生活热水的热源供给。

31、考虑镇区远期规划规模,锅炉房预留1台20t/h锅炉位置,以满足远期镇区供暖需求。第四章 供暖方式及主设备设备选型4.1供暖方式盘锦市“十二五”规划指出,盘锦市供热行业要根据当地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及重点发展区域特点,合理确定供热方式,保障城乡供热安全。规划指出要科学预测供热发展规模和用能需求,考虑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和不同供热方式的特点,建立多元化的供热用能体系。在供热用能有限供给前提下,发展以城市热力网(热电联产)、燃煤集中锅炉房供热和燃气锅炉房供热为主,以地热、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补充的多种供热方式;逐步形成城市热力网、燃煤、燃气锅炉房等不同供热方式联网运行。科学有效保障供热安

32、全,提高供热效率,促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由于分散式采暖、燃煤采暖导致盘锦市大气污染严重,为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盘锦市政府从2003年开始,加大了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大气污染的力度,对大型锅炉房进行脱硫、除尘处理,淘汰分散供暖的小型燃煤锅炉,大规模推行集中供热工程。因此,实施集中供热是势在必行的。集中供热改变了过去由分散的小型供热热源供热造成的烟尘污染、供热效率低和难于管理等缺点,最终达到环保、安全的目的。但是最终采取何种能源,以何种方式供热最为经济合理,需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论证。按照目前供热现状,通过详细论证本项目采用燃煤集中供热方式。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日前公布的数据,2004年我国

33、煤炭总产值比上年度增加2亿吨以上,增幅超过10%,截至2005年2月全国原煤产量完成20734万吨,同比增加了5190万吨,增幅达33.4%。因此,在煤炭价格上涨的作用下,各地加大了对煤炭生产的支持力度,形成了自2001年以来连续四年原煤产量大幅增加的局面,煤炭生产能力达到历史高峰。因此,煤炭在我国仍然占主导燃料的地位。本项目依照控制和节省投资、节省用地、环保和经济可行的原则,采用燃煤集中供热方式。采用燃煤集中供热方式也符合新立镇总体规划要求。4.2供暖介质、参数及连接方式为提高供暖的热效率,降低供暖成本,考虑到集中供暖管理的技术条件及安全可靠运行,供暖介质采用高温热水,与热用户的连接采用间接

34、连接方式,即集中供暖体系由热源、一次网、二次网和热用户组成。为了降低一次网的投资,设计供回水温度为130/70;二次网设计供回水温度为85/604.3供暖厂主设备选型本着控制和节省投资、节省用地、环保和经济可行的原则,本工程采用燃煤供热厂。一、锅炉炉型的确定锅炉是供暖厂的关键设备,炉型的选择是关系到供热厂安全、稳定、可靠、连续运行的大事。因此,炉型的确定最好选择适合于供暖厂的运行特点,有运行实践经验的炉型。大型燃煤热水锅炉主要由燃烧系统和水循环系统组成。目前国内大型热水锅炉水循环多采用设有上锅筒的强制循环方式,多年运行经验证实了强制循环方式的安全可靠性。适合燃煤热水锅炉的主要燃烧方式有煤粉锅炉

35、、循环流化床锅炉和链条炉排锅炉,本项目选择20吨干馏煤气链条炉排热水锅炉。链条炉排锅炉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比较成熟的制造和运行经验。虽然链条炉排锅炉相对煤粉炉、循环流化床锅炉而言,其热效率略低于前两种锅炉,但由于其机械化程度高,操作简便,运行可靠,链条炉排锅炉一直是集中供热厂的主要炉型。最突出的优点是锅炉烟气原始含尘浓度低,仅为循环硫化床锅炉的1/10左右。近年来分层燃烧技术已广泛应用到链条炉上,使炉排燃烧条件得以改善,大大降低了灰渣含碳量,提高了锅炉效率。综上所述,根据北方地区燃煤品质要求,煤质发热量较高、挥发份较高、灰份及含硫量较低,且锅炉烟气排放执行盘锦市地方标准,供热厂锅炉采用链条炉排的

36、燃烧方式是合适的,该燃烧方式具有热负荷适应性广、运行可靠、操作简便、锅炉初始排放浓度低等特点。二、供暖厂装机方案考虑镇区的总体发展,本次项目以近期2010年热负荷为基础,考虑镇区远期供热需求为原则进行建设。近期2010年燃煤供暖热负荷为28.43 MW。2015年燃煤镇供暖热负荷为44.6MW,生活。根据热负荷的需求,考虑目前锅炉市场生产情况,供暖厂装机方案如下:安装3台20吨干馏煤气链条炉排热水锅炉。三、热力系统1、热水系统热网循环系统采用闭式循环系统,采暖一次热网运行供回水温度为13070。经热网水力计算,供暖厂内循环泵扬程按65mH2O考虑,额定循环流量为415 m3h。选择安装3台20

37、吨干馏煤气链条炉排热水锅炉。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热网循环泵配有变频调速装置。供暖厂原则性热力及水处理系统。 热网循环泵暂按国产卧式双吸泵选择,循环泵参数如下:流量:500m3h;扬程:70mH2O;功率:360KW。热水锅炉补水系统采用除氧软化水,采用补给水泵变频定压方式,设置2台补水泵控制热网循环泵吸入口压力。补水泵按国产立式多级泵选择,参数如下:流量:26m3h;扬程:60mH2O;功率:15KW。2、烟风系统每台锅炉配有单独的鼓风机、引风机和除尘器,3台锅炉共用一座烟囱,烟囱高度为100m,上口直径为3000mm。每台锅炉配备独立的炉前煤斗,炉前煤斗的有效容积率可满足锅炉12小时的煤耗量

38、。为使煤能在锅炉炉排上通风良好,充分燃烧,煤进入锅炉之前要通过摆动式给煤机,将煤均匀地送入锅炉炉排。鼓风机由吸风道将空气送入锅炉进风口,与燃料充分混合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布袋除尘器除尘后,由引风机送至脱硫器脱硫,最后经过烟道及烟囱排入大气。按照系统烟风阻力计算并考虑当地大气压力修正系数后,29MW热水锅炉风、烟系统辅机技术参数如下:表4-129MW热水锅炉风、烟系统辅机技术参数技术参数鼓风机引风机型号G4-73-11 NO14DY4-68NO12.5风量74600 m3h124100 m3h风压2760a2903a配用电机功率N=75 KWN=132KW数量1台1台 20 t/h蒸汽锅炉风、烟

39、系统辅机技术参数如下:表4-220t/h蒸汽锅炉风、烟系统辅机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鼓风机引风机 型号G4-73-11 NO14DY8-39No16D 风量74600m3h81498m3h 风压2785Pa4057Pa 配用电机功率N=75KWN=155 KW 数量2台2台为了提高锅炉燃烧效率、节约能源,鼓风机、引风机、炉排均采用调速装置。四、除尘脱硫装置选择烟气除尘脱硫要从源头做起,烟气中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来源是煤燃烧所引起的,降低煤中硫和灰的含量可以减少烟气中二氧化硫和烟尘的含量。本工程采用的燃料为优质低硫煤,煤中的含硫量小于0.5%,含灰量小于10%,尽管煤中的含硫量及含灰量均较小,但是采用较

40、为可靠的除尘和脱硫方式,方可为供热厂锅炉烟气达标排放奠定基础。烟气除尘的脱硫有很多种类和方法,国外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学习。但是由于锅炉排出的烟气体积较大,而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相对较低,所以要达到比较理想的脱硫效果,烟气脱硫的一次投资是比较大的,在国外烟气脱硫装置的投资,要占到燃煤电厂投资的30%左右,国内要做到这一点目前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在选择脱硫系统时遵循以下的原则:(1)满足国家环保部门有关排放标准的要求;(2)除尘脱硫的工艺原理及流程简单,装置紧凑,易于操作和管理;(3)脱硫装置应具有一定的脱硫效率,能长期连续运转,经济效果好,节省人力,占地面积小;(4)脱硫过程中不产生

41、二次污染物,回收产物应无二次污染;(5)脱硫用的吸收剂价格便宜而且易于获得。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我们就除尘脱硫方式进行了比较,详细论述如下:1、除尘方式对于燃煤锅炉房来说,除尘方式分为干式除尘和湿式除尘两类,湿式除尘包括水膜除尘、文丘里管水膜除尘、冲击式水浴除尘等等,干式除尘包括惯性除尘、旋风除尘、静电除尘、袋式除尘等等。目前国内在以链条炉排为燃烧方式的工业锅炉上,常用的除尘方式为湿式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也有少数企业采用干式除尘。由于一体化设置占地面积小,投资低,运行费用低、除尘效率也可达90%,但按照本工程的煤质进行计算不能满足北京污染物排放的要求。考虑到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对环境要求应更

42、高,因此,应进一步提高本工程的除尘效率,采用高效的静电或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原理是在除尘器的两个极板间形成电场,使烟气中的尘粒荷电,并在电场的作用下漂移至沉尘极,吸附在该极上,通过定时振打,达到分离和捕集尘粒的目的。作为锅炉烟气的的净化装置,电除尘的应用是很普遍的。电除尘的特点是:(1)可处理粒径较细小的粉尘;(2)除尘效率较高,一般可达99%以上;(3)除尘阻力小, 通常为250a;(4)对粉尘的特性-比电阻敏感。但是,静电除尘器的效率受粉尘比电阻的影响较大,且不稳定。在电除尘器运行初期,除尘效果能达到要求,但由于其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局限,随着运行时间的延续,电除尘器内部组件变形、积灰、电场

43、变化,除尘效果不断下降,烟尘排放超标。布袋除尘器原理是含尘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时,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下来,这和沉降室的作用完全相同。当粉尘的颗粒直径较滤料的纤维间的空隙或滤料上粉尘间的间隙大时,粉尘在气流通过时即被阻留下来。当滤料上积存粉尘增多时,这种作用就比较显著起来。气流通过滤料时,可绕纤维而过,而较大的粉尘颗粒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仍按原方向运动,遂与滤料相撞而被捕获。质轻体小的粉尘(1微米以下),随气流运动,非常接近于气流流线,能绕过纤维。但它们在受到作热运动(即布朗运动)的气体分子的碰撞之后,便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这就增加了粉尘与纤维的接触机会,使粉尘能够被捕获。当滤料

44、纤维直径越细,空隙率越小、其捕获率就越高,所以越有利于除尘。袋式除尘器很久以前就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中,用以捕集非粘结性非纤维性的工业粉尘和挥发物,捕获粉尘微粒可达0.1微米。袋式除尘器具有很高的净化效率,就是捕集细微的粉尘效率也可达99%以上,而且其效率比较稳定。且目前用于袋式除尘器的滤袋生产已基本过关,降低了袋式除尘器的维修费,因此,本工程拟采用袋式除尘器。2、脱硫方式目前,国内外工业炉采用的脱硫工艺有很多种,按脱硫工艺在生产中所处的部位可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本工程拟采用的煤种为低硫煤,建议购买洗选煤,在燃烧前燃煤已进行处理、降低煤的含硫量;对于工业锅炉燃烧后的脱硫

45、技术也很多,常用的脱硫方式有石灰石法及电子束深度氧化烟气净化法(简称 AOP-EB)。AOP-EB法脱硫效率50%。AOP-EB烟气净化技术是在电子束半干法脱硫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电子束半干法烟气净化工艺主要由液氨系统、烟气及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净化系统、脱硫副产品(硫酸铵)收集系统等构成。其基本原理是:水在高能电子的作用下产生氧化作用很强的自由基(例如:- OH),在这些自由基的作用下,气氨与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从而达到脱硫脱硝的目的。来自锅炉的烟气首先经过流光放电装置除去氮氧化物,然后经过除尘器除去烟尘。除尘的烟气经过降温后从塔底部进入吸收塔,与吸收液逆流

46、接触后从塔顶排除,经升温换热器后从烟囱排出。该系统的主要设备有:脱硫洗涤塔、液氨储罐、喷淋循环泵、降温换热器、升温换热器、空气压缩机、控制系统等。此系统的特点是脱硫效率较高,并可同时脱去一部分氮氧化物,但是应用于本工程规模的脱硫装置国内还没有生产厂家,且系统复杂,占地较大,投资较高,运行费用也高。石灰石法脱硫是利用石灰石粉浆液洗涤烟气,使烟气中硫化物与碳酸钙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亚硫酸钙,通过吸收、固液分离等工艺过程达到脱硫的目的。脱硫效率90%95%。目前,石灰石法克服了容易结垢的缺点,并进一步提高脱硫效果而发展起来。用于工业锅炉已是成熟技术脱硫副产品石膏也是可以回收的。因此,本工程脱硫采用石灰石法脱硫装置。本工程所选的设备如下:表4-3除尘装置表过滤面积 A=1500过滤面积 A=2400烟气处理量 Q=120000 m3h烟气处理量 Q=150000m3h数量:1台数量:2台表4-4脱硫装置表烟气处理量 Q=120000m3h烟气处理量 Q=150000 m3h数量:1台数量:2台五、脱硝装置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