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某县农村饮水安全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3145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某县农村饮水安全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某市某县农村饮水安全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某市某县农村饮水安全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某市某县农村饮水安全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某市某县农村饮水安全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某县农村饮水安全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某县农村饮水安全实施方案.doc(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XX市XX县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 施 方 案XXXXXX市水利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三年四月1综合说明XX县位于XXXX省的西部,XX、XX、XX三省的交界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县内包括黄河阶地区、黄土塬区和红土丘岭区等地形,地形比较复杂,制约农村饮水安全的因素有氟超标、苦咸水、污染水和缺水等。针对我县复杂的饮水安全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都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每年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截止2012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XX县共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3批173个村,打井31眼,引提水125处,管网延伸2处,完成投资5561.85万元,累计解决了13.7万人

2、的饮水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对饮水安全保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农村供水方式落后,原工程老化、农村居民饮用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等问题仍十分突出,部分村又出现了饮水不安全因素。 为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结合XXXXXX市“十二五”安全饮水规划,根据关于下达2013年度全省农村饮水安全计划及编制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XX县饮水安全问题现状,我们编制了XXXXXX市XX县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本项目的编制,旨在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本实施方案涉及XX县12个乡镇,40个行政村,3.0万人和0.11

3、万人学校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这40个村饮水不安全因素有以下四种类型,氟超标1处600人,苦咸水1处105人,缺水38处29295万人。规划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0个村,日供水能力为1811.4m3/d,由于XX县处地丘陵山区,没有兴建集中供水和联村供水条件,XX县2013年安全饮水工程兴建打井工程16处,引提水工程24处。XX县2013年安全饮水工程全部为“十二五”规划内村。本次工程打井工程16处,其中利用现有井7眼,新打井9眼。其中13眼井位于黄河阶地和黄土塬区,含水层由细、中、粗砂组成,厚度为4080m,成井深度为150-200m,单井出水量为10-30m3/h。3眼位于低山区,含水层由砾

4、石、块石、粗砂组成,厚度14-40m,成井深度为150-250m,单井出水量10-20 m3/h。本项目资金筹措坚持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的原则,以国家投资为引导,以群众自筹为主体,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工程总投资1535.14万元,其中:建筑工程995.56万元,设备 购置费及安装费382.72万元,临时工程20.68万元,独立费用136.18万元工程总投资1535.1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919.8万元,省配套306.6万元,市配套126.6万元,受益群众自筹182.14万元。该工程总需完成工程量17.69万m3,其中土方174919m3,砌体方733m3,砼方1303.6

5、7m3,投入工日17.17万个。主要材料及设备用量:水泥530t,砂639m3、石子1160m3,管材21.6万m,高、低压线路16.9km,机电设备37套,压力池40个。工程自批复之日起,五个月内完成招投标与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工作。工程建成后年可产生451.11万元的经济收入,其中解放劳动力收入170.69万元,减少医药费开支90万元,水费收入190.42万元。工程年用水量79.34万m3,工程动力费、工程折旧费、工程维修费和工程管理费四项合计费用为184.06万元,每m3供水成本为2.32元,本次工程建议水价为2.4元m3。工程内部收益率EIRR=8.9%7%;经济净现值ENPV=236.

6、25万元0;效益费用比EBCR=1.091.0。该项目经济上是合理的。 XX县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表乡(镇、办)行政村拟解决人口(万人)拟解决农村学校(万人)拟建工程类型小计其中学校名称学校人口小计其中氟苦咸水缺水机井引提水管网特殊水集雨延伸质处理124030000600105292951100401624160510515002501164064011(已有井)10701070115305301170070011(已有井)120612061137037011100010004011100010005011130013001110001000115005001110001000250

7、1162062011(已有井)90090011(已有井)19019011(已有井)4304304011(已有井)36036011(已有井)600600111300130011125012501174074011112011201153053011112011201001152052011620620112192191170070011100010001601137037011510510111500150011540540117207201170070011370370210114504501144044011260260112工程背景与设计依据2.1工程背景为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结合XX

8、XXXX市“十二五”安全饮水规划,根据关于下达2013年度全省农村饮水安全计划及编制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XX县饮水安全问题现状,我们编制了XXXXXX市XX县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本项目的编制,旨在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2.2设计依据1、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SL599-2011)编制规程及条文说明(2011年9月);2、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4、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T5750-2006);5、XXXXXX市“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

9、6、XX县农村饮水安全“十二五”规划;7、其它相关的规定。2.3建设任务和目标本方案计划解决XX县12个乡(镇),40个行政村,3.0万人和0.11万人的学校人口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这40个村饮水不安全因素有以下四种类型,氟超标1处600人,苦咸水1处105人,缺水38处29295万人。规划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0个村,日供水能力为1811.4m3/d,其中打井工程16处,引提水工程24处。 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1项目区概况3.1.1地理位置XX县位于XXXX省西部,黄土高塬东部边缘区,东经XXXXX至 XXXXX,北纬XXXX至XXXX。东与XXXX县交界,西与XXXX市接壤,南至

10、XXXX与XXXX县为邻,北至黄河与XXXX省XXXX县隔河相望。3.1.2地形地貌XX县地处丘陵山区,地势比较复杂,XX山在XX县境内由西南向东北呈弧形绵延。全县地势南高北低,东峻西坦,呈东南向西北倾斜。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丘陵起伏,塬川相间,形成了一架山(崤山)、五条川、三大塬、三小塬、一陵(县东丘陵)、一台地(大营台地)。海拔在800m以上的山头640个,较长的山沟402条,较大沟壑305个。海拔最高的甘山主峰为1903m,海拔最低的柴洼乡崖底村黄河滩252m,两处相对高差为1651m。3.1.3工程地质 XX县位于XX地台区的华熊上元拗褶带上,是华北地台区的组成部分,又在秦岭纬向构

11、造带上的东延北支崤山和黄河地堑之间。县境西部的XX断裂和XX北麓断裂在延伸方向上又交会复合,地质结构较为复杂。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带前弧、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的复合部位,又是华北台地组成部分,地质构造主要为东西向复杂构造和东北一西南向新华夏系构造,以及一些近南北向张性构造。东西向构造和华夏系构造,数量多,长度大,从西到东横穿全境,是我县地质构造的明显特征。区内地层分布情况是:1、新生界:第四系地层主要是由亚沙土、亚粘土及砂卵石组成。主要分布在黄河岸南黄土阶地区、XX县的红土丘陵区。2、中生界:岩性由砂岩、砾岩、页岩及煤层组成,分布在XX县东部。3、元古界:岩性主要由大理岩、片岩、千枚岩、白云岩、花岗

12、岩、安山岩、流纹岩组成。主要分布在XX县、灵宝的崤山山区和熊耳山区。3.1.4水文地质特征根据本区不同岩性的组合特征,以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地下水可分为二个类型。一为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二为基岩裂隙水,其水文地质特征分述如下:(一) 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1、黄河阶地区:该区沿黄河岸边一、二级阶地发育,表层为黄土状亚砂土,下覆多元结构的粗砂、中砂、细砂含水层,局部夹砾石。一、二级阶地层含水层较厚,一般为17-40m,最厚66.8m。含水层埋深:一级阶地10-20m,二级阶地属半承压水,单井出水量30-100m3/h,为地下水的富水区。2、河川地区:一般在较大的河流沿岸发育有一、二级阶地。阶地表

13、层多为亚砂土,下层为砂砾岩,地下水类型属潜水,含水层厚3-59m,埋深1-30m,单井出水量20-80m3/h,地下水一般较丰富,仅涧河阶地区地下水较贫。3、黄土塬区:主要分布在XX县的山前一带,表层为黄土状亚粘土、亚砂土。在山前1-7m范围内,埋藏有洪积扇和洪积裙,含水层岩性为砂卵石,厚度为2-86m,水位埋深0-96m。在黄土塬区深部还分布第四纪上更新统砂及砂卵石含水层,厚度4-85m,埋深85-260m,单井出水量一般为5-20m3/h,个别大于30m3/h,为贫水区,解决饮水困难工程以打深井为主。4、红土丘陵区:主要分布在XX县东部的山前倾斜区。表层为棕红色粘土及亚粘土,下覆冲积含泥质

14、砂砾石含水层,含水层埋深12-32m,厚度1-10m,水位埋藏4-20m,单井出水量4-16m3/h。(二)基岩溶隙裂隙水:1、本区基岩岩性主要包括新生界第三系的泥灰岩,古生界的灰岩、白云岩,以及元古界的大理岩,为可溶岩。主要分布在XX县至渑池的可深岩区和洛河以北宏农涧河以南的碳酸岩区。由于构造十分发育,在宽约40km的范围内,长度大于20km的东西向大断裂就有19条之多,长度大于10km的断裂更多,使风化裂隙浅层地下水沿断裂渗失富集,呈较大的泉水形式集中排泄,造成众多河谷无水,饮水困难。断裂构造带及影响带内的较大泉水,是解决饮水安全的主要水源。2、基岩裂隙水:本区基岩岩性主要包括中生界的砂岩

15、、砾岩、页岩、古生界的安山岩、流纹岩以及太古界斜长角闪岩、片麻岩,为非可溶岩类。主要分布在小秦岭、崤山山区。地下水多赋于风化带和构造带影响,地下水无统一水位,风化深度一般30m左右,泉水多在地形有利的地段出露,且多为季节性泉水,动态变化大。在构造带内,而且在构造的有利部位、其富水性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在大构造的有利部位,往往有较大的泉水出露和富水地段,地下水呈现承压性质。3.1.5气象水文XX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多风干旱,其特点概括为“冬长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大风多,夏季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长”。年平均气温l3.9,年平均日照时数2354.2小时,历年无

16、霜期219天,多年平均降雨量559.3mm左右。3.1.6河流水系XX县属黄河流域,黄河沿县境北端流过,长31.5km。全县共有泉水85处,河水33条,其中较大河流有5条,即XXXX涧、XX涧、XX河、河、涧,前三条由南向北流入黄河,后两条由西向东注入XX河,据1981年调查,全县枯水期河川流量约为1.33m3/s。3.1.7地表径流 全县地表年径流深85-166mm,特旱年径流量为8115.27万m3,偏旱年径流量为28097.81万m3,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464mm。3.1.8社会经济状况XX县辖X个乡X个镇,XX个行政村,XX个自然村,XXX个村民组。截止2011年末全县总人口32.

17、5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589万人,非农业人口5.969万人。耕地面积45.87万亩,人均耕地1.33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薯类、花生、大豆,棉花、烟叶、蔬菜、西瓜等经济林果。XX县境内有XX铁路、XX国道(XX国道在XX县境内与XX国道重合)、XX高速公路以及XXXXX专线横贯东西,交通便利,通讯发达。XX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主要为铝土矿和煤炭,且具有分布相对集中、埋藏浅、品位高、适合露天开采等特点,近年来已成为省内和国内最重要的供应基地之一。3.2供水现状3.2.1项目区供水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XX县农村饮水不安全的现状主要为农村居民饮用水为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和缺水等

18、形式。由于自然地理状况复杂形成的高氟和苦咸水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水污染等原因,造成部分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致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又产生了许多新的饮水不安全因素,造成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显著增加,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缺水是由于近年来人口的增长,用水量增加,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补给困难,形成了新的缺水。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存之本。世界卫生组织有资料表明80%疾病都与饮水不当有关。长期饮用含氟超标的水,可造成地方性中毒,易出现氟斑牙、氟骨症;苦咸水口感苦、涩、咸,长期饮用,多发腹泄、肠炎等消化道疾病;长期饮用严重污染的水,可造成多种疾病,严重时可引起急、慢性中毒和致癌、致畸等

19、远期危害。由于农村长期存在饮用水不安全问题,因水致病、因病致贫问题尤为凸显。农村饮水不安全在危害群众身心健康的同时,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导致群众医疗支出高,生活质量普遍偏低,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国家实施饮水安全工程非常及时,对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用水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强烈期盼改善饮用水水质。3.2.2供水现状评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始终是党和各级政府关心的大事,长期以来XX县县委、县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十分重视。在上级党委、党政府的关怀下,在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委、市政府带领缺水地区

20、人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采用引、蓄、截、挖、提等办法,因地制宜,大力兴建饮水安全工程。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解决了13.7万人的饮水安全,本次工程计划解决3.0万人和0.11万人的学校人口的饮水安全,其中有1个村600人饮用水为氟超标,1个村105人饮用水为苦咸水, 38个村29295人缺水。3.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3.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长期以来,项目区群众饮水困难扩饮不安全问题未得到解决,群众的生活用水极期不便,严重影响着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解决该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以

21、人为本理念的最根本体现。项目实施后,可消除群众远距离取水和劳动强度和用水保证率低的困扰,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群众有更多的时间接受教肓和创业创收,促进社会经济民展;可改善群众和卫行条件和人居环境,减少疾病发生率,节省医疗开支,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体现全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让广大人民共亨的必然趋势。本项目的实施,是当地群众近年来最关心、最迫切和最现实的需求。目前,各级政府都在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实施该项目不仅在客观上十分必要,且条件和时机均已具备。3.3.1工程建设的可行性1、水源条件本实施方案共需水源40处,有16处为

22、地下水,24处为引提水水源,经地实地勘测,水质化验后各处水源水质及水量符合水源水要求。2、建设条件XX县农村电网遍布项目区,用电充足,高压线距离管理房最远为600m左右,为项目施工提供了便利条件和供电保障。项目区域内乡村道路框架合理,村村通道路四通八达,道路已基本硬化,交通条件便利。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用水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强烈期盼改善饮用水水质。 以上条件都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条件,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4总体设计4.1工程设计标准1、工程设计原则(1)农民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项目建设和投劳投资方案和管理运行方式,要经

23、受益区群众民主评议和民主表决通过。(2)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生产实际需要和投资能力,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布局和形式,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杜绝重复投资和形象工程。2、工程规划根据现行XXXX省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中确定的饮水不安全范围,按照“先重后轻,适度集中”的指导思想,依据农村人口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标准,结合XX县近年来由于水位下降造成缺水、苦咸水和污染水等农村不安全饮水的实际情况,按照省市发改委和水利主管部门部署安排,尽可能集中连片安排工程,确定XX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范围。本次解决的重点是因氟超标、水污染、苦咸水和缺水等

24、原因造成的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涉及12个乡镇40个行政村3.0万人。3、工程布局本次工程由于涉及人口和行政村较多,分布于XX县的12个乡镇,村与村之间距离较远,地形条件较复杂,工程所在地包括塬、川、丘岭和中低山区等地形,没有实行集中供水的条件,本次工程分村进行饮水安全工程设计。在塬、川和丘岭等行政区居民居住较集中的村,以村为单位进行建设,在中低山区,居民居住较分散的村,根据地形条件,能集中供水的自然村采用集中供水方式,对居住较单一的自然村,采取单独供水方式进行供水。本次工程供水方式分为深井供水和大口井供水两种。深井供水:根据物探和已有井的位置,安装提水泵站一处,将水提至村内高点,根据村内人

25、口和用水量在高点建高位水池,通过输水管道将水输送到各用水点和用水户;大口井供水:在村内沟道泉水处建大口井一处作为水源,通过提水泵站将水提至村内高点,根据村内人口和用水量在高点建高位水池,通过输水管道将水输送到各用水点和用水户。4、建设标准(1)水质标准本次规划解决的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成后所抽取的深层地下水和地表水,要严格经过当地疾病控制中心部门的化验认定,并要求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2)水量标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设计用水量为居民生活用水量。根据我县实际情况,要求供水点供水,居民生活用水量日定额综合核定为50L/人,住校生用水量为30L/人,不住校生用水量为10L/人。连续供水时变化

26、系数取为2.02.5,用水人口多时取低值,用水人口少时取高值。对日变化系数在1.41.6范围内取值,且用水量季节性变化大的取高值,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取低值。(3)方便程度按照水利部要求的标准,应为供水到村,或人工到集中供水点取水的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根据我县近年以来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经验,这次规划实施的安全饮水项目,建设标准达到供水到村,居民可直接在集中供水点取水。(4)供水保证率选择的水源,应详细调查和搜集区域水资源资料并对水源进行对比选择,先选择水源可靠、水质较好、便于施工和管理的水源。参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中对水源的要求,本工程在枯水年份供水保证率在95以上

27、。(5)设计年限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工程设计年限为n15年。4.2工程规模根据建设任务,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本次饮水安全工程初步确定:规划饮水安全工程40处工程,其中打井16处,引提水工程24处。依据用水标准,考虑到项目区的经济发展和目前饮水实际情况,项目设计年限定为15年,依据当地统计资料,人口自然增长率按4.84计算,根据城镇供水技术规范,供水时数取24小时,时变化系数取2.5。生活用水最不利点服务水头10m。供水量计算如下:1、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的设计计算Q1P0q(1+a)n/1000Q1最高日生活用水量(m3/d)P0现有人口数(人)q最高日用水标准(kg/人

28、.d),取50L人,住校学生取30L人,不住校学生取10L人。a人口自然增长率取4.84n设计年限,取15年。2、管网漏失及未预见水量Q2按Q1的20计算Q2Q1203、设计日用水量QQ1+Q24、最高日设计用水量QdQdKd(Q1+Q2)5、最高日平均小时给水量QcpQcpQd1246、最高日最高时给水量QmaxQmax=KhQcp Kh=2.57、年平均用水量QyQyKd(Q1+Q2)3658、水源取水泵给水量QpQpQd1Tp Tp16项目区内各村用水量见下表XXXXXX市XX县2013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各村用水量表乡镇行政村合计用水标准居民,学生最高日用水量Q1损失水量Q2设计日用水

29、量Q最高日设计日用水量Qd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Qcp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Qmax年平均用水量Qy万人L人dm3/dm3/dm3/dm3/dm3/hm3/hm3185550,1082.7516.5599.3119.16 4.97 12.41 43493.464050326.438.446.08 1.92 4.80 16819.210705053.510.764.277.04 3.21 8.03 28119.65305026.55.331.838.16 1.59 3.98 13928.4700503574250.40 2.10 5.25 1839612065060.312.0672.3686.83 3

30、.62 9.05 31693.683705018.53.722.226.64 1.11 2.78 9723.6104050,1050.410.0860.4872.58 3.02 7.56 26490.24105050,1050.510.160.672.72 3.03 7.58 26542.813005065137893.60 3.90 9.75 3416410005050106072.00 3.00 7.50 26280500502553036.00 1.50 3.75 13140125050,1052.510.56375.60 3.15 7.88 2759462050316.237.244.

31、64 1.86 4.65 16293.6900504595464.80 2.70 6.75 23652190509.51.911.413.68 0.57 1.43 4993.247050,1020.44.0824.4829.38 1.22 3.06 10722.2436050183.621.625.92 1.08 2.70 9460.8600503063643.20 1.80 4.50 1576813005065137893.60 3.90 9.75 3416412505062.512.57590.00 3.75 9.38 3285074050377.444.453.28 2.22 5.55

32、19447.21120505611.267.280.64 3.36 8.40 29433.65305026.55.331.838.16 1.59 3.98 13928.4122050,105711.468.482.08 3.42 8.55 29959.252050265.231.237.44 1.56 3.90 13665.662050316.237.244.64 1.86 4.65 16293.62195010.952.1913.1415.77 0.66 1.64 5755.32700503574250.40 2.10 5.25 18396116050,1051.610.3261.9274.

33、30 3.10 7.74 27120.963705018.53.722.226.64 1.11 2.78 9723.65105025.55.130.636.72 1.53 3.83 13402.8150050751590108.00 4.50 11.25 3942054050275.432.438.88 1.62 4.05 14191.272050367.243.251.84 2.16 5.40 18921.6700503574250.40 2.10 5.25 1839658050,1020.64.1224.7229.66 1.24 3.09 10827.364505022.54.52732.

34、40 1.35 3.38 1182644050224.426.431.68 1.32 3.30 11563.226050132.615.618.72 0.78 1.95 6832.84.3水源选择4.3.1XX县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依据XXXX省XXXXXX市地表水资源调查评价和XXXX省XXXXXX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等资料,XX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6400万m3,其中地表水21600万 m3,地下水7900 万m3;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16440万m3,其中地表水8660万 m3,地下水7780万 m3。 XX县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汇总表 单位:万m3来水保证率()当地水资源量水资源可

35、利用量合计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合计地表水地下水多年平均264002160079003100164408660778090%240001930072002500155508450710075%168001250067002400137607160660050%94005700600023008870396049104.3.2XX县地表水和地下水可利用量分析经对现有水利工程设施的供水能力和水利工程发展规划分析计算,2010年全县P=50%、P=75%、P=90%可供水量分别为6704万m3、5785万m3、5100万m3;2015年全县P=50%、P=75%、P=90%可供水量分别为8200万m

36、3、7439万m3、7320万m3;2020年全县P=50%、P=75%、P=90%可供水量分别为9800万m3、8960万m3、8013万m3。 XX县可供水量预测表 单位:万m3水平年2010年2015年2020年保证率50%75%90%50%75%90%50%75%90%合计670457805100820074407320980089308013地表水334024302050400034303610570048303900地下水337033503055420040103910410041004100居民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及牲畜用水。据统计,全县现有总人口34.

37、9万人,按照4.84的人口增长率,经计算,2010年、2015年、2020年居民生活需水量分别为743.69万m3、768.1万m3、793.62万m3。XX县的水资源量可满足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的需求。4.3.3XX县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情况分析XX县地表水主要分布于XXX河、XXX河、XX河、XXX河、XX河、XX河、XX河、XX河、XX河、XX河、XX 河等,经过近几年安全饮水工程的开展,几条河道上都建有安全饮水工程,经过水质化验报告可知,水质符合人畜饮用水标准。根据近几年来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取水质全分析样206组,大部分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部分水样个别因子超过标准。超标因子4个,分别为

38、:茵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氟化物、耐热大肠菌群,其中茵落总数超标48个,占总数的23.3,总大肠菌群超标52个,占总数的25.2,氟化物超标79个,点总数的38.3,耐热大肠菌群超标24个,占总数的11.7。氟化物超标主要分布在XX县XX、XXX镇、XX等乡的浅层地下水中,茵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主要分布在村庄内的浅层地下水中。4.3.4水源选择(一)水源选择的原则和要求1、用地表水作水源时,枯水期流量的保证率应不低于95;以地下水作水源时,其取水量应不小于可开采量。2、用地下水作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地下水质时标准(GBT14848)的要求,用地下水作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39、(GB3838)的要求,或符合国家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3、利用现有水源工程作为工程水源时,如改变工程原设计任务,应取得原工程主管部门书面同意,并作为初设报告附件。4、水源选择应考虑安全、经济以及便于水源保护等因素。5、有多处水源可供选择时,应对其水量、水质、投资、运行成本、施工和管理条件等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二)水源选择本次实施方案新建40处供水站,其中14个供水站分别位于黄河阶区和黄土塬地区,其余26供水站位于低山区和丘岭区。详见下表XX县2013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位置分布表乡镇拟建工程名称分区黄河阶地区黄河阶地区低山区黄土塬区黄河阶地区黄土塬区丘岭区黄河阶地区丘岭区低山区低山区低山区丘岭区低山区低山区低山区XX村供水站、XXX供水站、XXX供水站、XX供水站、xX供水站、XX供水站、XX供水站、XX供水站、XX供水站、XX供水站、XX供水站、XX村供水站、XX供水站、XXX供水站、XX供水站、XX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