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供热管网建设内玉林供暖有限责任见附件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3192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1,0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供热管网建设内玉林供暖有限责任见附件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供热管网建设内玉林供暖有限责任见附件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供热管网建设内玉林供暖有限责任见附件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供热管网建设内玉林供暖有限责任见附件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供热管网建设内玉林供暖有限责任见附件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供热管网建设内玉林供暖有限责任见附件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供热管网建设内玉林供暖有限责任见附件环评报告.doc(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榆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供热管网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榆树市玉林供暖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柴玉林联系人柴玉林通讯地址榆树市玉林供暖有限责任公司联系电话13364511485传真邮政编码130400建设地点吉林省榆树市内 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技改 改扩建行业类别及代码D4430占地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0总投资(万元)3987.79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21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03%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7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建设项目提出背景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完善住房政策和供应体系的必然要求。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

2、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当前和今后几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榆树市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近些年已取得较大成效,2016年预计新建保障性安居小区总建筑面积约60.5万平方米,为节约和有效利用能源,控制烟尘排放,治理中心城区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城市,榆树市政府决定整合城区现有的中小供热企业和供热设备设施,按统一规划进行集中供热热源厂建设并改造现有供热管网及换热站,逐步取缔城区内分散供热小锅炉,全面加快市区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进程。目前大部分已建成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区采暖属于分散的小锅炉房供热,由于现有锅炉运行年限过长,部分锅炉

3、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堵塞和腐蚀现象,热效率难以保证;现有锅炉房脱硫除尘设备简单,大气污染物排放超标,环境影响严重;现在11座锅炉房建设地点分散,燃煤类型不一,带来运输燃料和排渣等问题的复杂,不利于统一管理。2016年榆树市玉林供暖有限责任公司拟在榆树市北城环城路附近新建一处集中供热热源厂,建成后供热面积可达700万平米,因此需对2016年新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区及2016年以前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区周边的供热管网进行并网改造。 为落实国家和吉林省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政策、完成省政府分解的任务指标,适应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原则,为保证保障性住房建成后尽快投入使用,根据榆树市

4、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榆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供热管网建设项目”。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受榆树市玉林供暖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吉林省冶金研究院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评价单位通过现场踏查和收集有关资料,对本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并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各污染源排放源强及排放特征,分析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以便为环保部门管理及设计部门设计提供参考。2.编制依据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

5、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修正)(2015.5.19);(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2.2相关文件及技术规范(1)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3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3)国家发改委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国家发展改革委21号令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规定;(4)环

6、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5)国家环保部HJ 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 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和HJ 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6)GB/T51074-2015城市供热规划规范,2015年9月1日;(7)吉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7月1日;(8)吉林省工程咨询科技公司编制的榆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供热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9)吉林省冶金研究院与榆树市玉林供暖有限责任公司签定的本项目环评工作的技术咨询合同。(10)榆树市玉林供暖有限责

7、任公司与吉林省冶金研究院签定的关于开展本项目环评工作的技术咨询合同。3、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榆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供热管网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及周围环境情况:本工程建设包括供热管网及换热站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榆树市区域内的二十处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区周边,供热管网沿市政道路铺设,沿线多为居民等环境敏感点,最近距离约15m。换热站占地位于榆树市2016年拟建的中医院北一期、党校一期、附小东二期、粮食局家属楼及老柴油机厂危旧楼一期共5处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区内,小区内最近居民距离换热站50m远。管网走向及换热站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区域环境敏感点情况见表1及附图2。表1 本项目建设区域环境敏感点

8、情况汇总表编号分类敏 感 点距离(m)备注1供热管线富宇花园402依林雅居203学府世家504华郡名仕二期455亿晟蓝湾206豪邦美郡357区域东北侧棚户区188紫云阁南区309恒盛嘉园4010建华小区4811区域东南侧棚户区3512换热站1#换热站拟建附小东二期内的居民50占地现状为棚户区132#换热站拟建中医院北一期内的居民55143#换热站拟建老柴油机厂危旧楼一期内的居民60154#换热站拟建党校一期内的居民60165#换热站拟建粮食局家属楼内的居民704、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总投资本工程总投资3987.79万元,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5、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建设包括供热管网工程及换热站

9、工程,主要为榆树市2016年拟新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区及2016年以前已建成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区供热。供热管网工程:新铺设供热管网总长度为17120m,管径为DN200-DN500,管网铺设供热范围为榆三公路南侧、工农大街两侧、承恩结东侧区域。项目建成后,可新增供热面积为306.5万m2,其中规划新建小区供热面积为60.5万m2,既有小区供热面积246万m2。换热站工程:在2016年拟新建的中医院北一期、党校一期、附小东二期、粮食局家属楼及老柴油机厂危旧楼一期共5处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区内分别建设换热站,共新建换热站5处,总占地面积为800 m2,建筑面积为800 m2。本项目管网走向及换热站地理

10、位置详见附图1。 6、主要建设内容6.1管网建设情况6.1.1铺设区域本工程供热管网全部采用直埋敷设,管材DN200管材为无缝钢管,材质为20#;DN200管材为螺旋缝电焊钢管,材质为Q235B。供热管网沿城区内主要街路敷设,管网为一次网管线,接入工农大街供热主干管。管网两侧为居民区及商业网点等,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距离供热管网距离最近约15m,本工程管网工程量详见表2。表2 本项目供热管网工程量一览表序号管径长度(m)管材1DN2009342无缝钢管2DN30017452螺旋缝电焊钢管3DN3502902螺旋缝电焊钢管4DN40019412螺旋缝电焊钢管5DN45010392螺旋缝电焊钢管6D

11、N50026112螺旋缝电焊钢管合计171206.1.2敷设方式城市热力网的敷设方式不仅关系城市市容、交通等方面,而且直接影响工程本身的投资。热力管网的敷设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架空敷设工程灵活性大,施工方便、工程投资少,对管道的保温材料没有特殊要求,适用于工业区及对美观要求不高较偏僻的街区。但这种敷设方式,对保护层的材质及施工质量要求严格,热损失较大。地沟敷设不影响市容及交通,对保温材料没有特殊要求,热损失小。但这种敷设方式工程投资大,施工周期长,占地断面大,易和地下设施发性矛盾,不适宜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直接敷设工程投资较少,施工进度快,占地少,便于机械化施工,不影响市容及交通,敷设较灵活

12、,对地下水位适应性较强,热损失小,但对所使用的保温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超过120高温介质及大口径的输送管道保温,其保温材料价格较高,对施工质量要求严格,维修困难。根据以上敷设方式的特点及榆树市城市总体规划部门的意见,针对供热范围内管线路由的地形、地貌,以及管线周围的建筑设施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供热管网从热源引出后,沿道路敷设采用直埋敷设方式为宜。6.2换热站建设内容根据各供热分区的各自特点、采暖建筑面积、热负荷及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一般原则是单台机组的供热量控制在210MW。换热站布置在各建筑小区热负荷集中地带,并靠近小区道路处,有利于管网敷设,减少投资。本工程在规划位置新建5座热力站,供热

13、规模60.5万,服务范围为2016年新建的保障性安居小区,2016年之前建设完成的保障性安居小区利用原有换热站。新建换热站具体情况见下表。表3 新建换热站情况一览表序号小区名称供热面积(万)换热站建筑面积()1中医院北一期162002党校一期12.52003老柴油机厂危旧楼一期91504附小东二期101505粮食局家属楼13100合计60.5800(1)换热站热力系统从供给端来的110高温热水通过阀组、流量计进入换热器,换热后温度降至70,回到回水母管。一次网侧各换热站供水设调节阀,调节各换热站热量平衡。二次网的60低温水由热用户回到换热站,经除污器除去杂质,由循环水泵送入换热器,换热后温度升

14、至85,经流量计计量后供到各用户。二次网系统采用补水泵补水定压,定压点设在换热站循环水泵入口处,补水泵采用变频调速,补水采用自来水经化学处理后的软化水。(2)主要设备为便于运行管理、减少运行成本,同时为满足采暖热用户需要,保证供热质量,节省能源,换热站选用全自动换热机组,机组带有全自动控制装置,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实现无人值守,机组能根据室外温度变化,自动调节供热量,保持用户室内温度恒定。根据当地水质确定换热器材质和补水的处理方案。换热器选型:换热器形式主要有平板式、管壳容积式、浮动头容积式等,浮动头容积式主要用在汽水换热上,本项目为水水换热,采用板式换热器。换热站设备布置采用局部整

15、体式(组合式)换热机组,换热器采用高效率的板式换热器。换热站主要设备有组合式换热机组(包括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泵、除污器及部分控制仪表)、全自动软水处理器、补水箱等。主要设备情况见下表。表4 换热站设备情况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站数量(台)备注1#换热站(中医院北一期)1一次网除污器XL(II)-250-1.6/B12二次除污器XL(II)-350-1.0/B13循环水泵Q=286m3/h H=24m21用1备4补水泵Q=12.5m3/h H=32m21用1备5板式换热器BRB0.9-1.6-140-E-I26玻璃钢水箱V=20m312#换热站(党校一期)1一次网除污器XL(II)

16、-250-1.6/B12二次除污器XL(II)-350-1.0/B13循环水泵Q=224m3/h H=24m21用1备4补水泵Q=9m3/h H=32m21用1备5板式换热器BRB0.9-1.6-110-E-I26玻璃钢水箱V=20m313#换热站(老柴油机厂危旧楼一期)1一次网除污器XL(II)-250-1.6/B12二次除污器XL(II)-350-1.0/B13循环水泵Q=160m3/h H=24m21用1备4补水泵Q=6.5m3/h H=32m21用1备5板式换热器BRB0.9-1.6-80-E-I26玻璃钢水箱V=20m314#换热站(附小东二期)1一次网除污器XL(II)-250-1

17、.6/B12二次除污器XL(II)-350-1.0/B13循环水泵Q=180m3/h H=24m21用1备4补水泵Q=7.2m3/h H=32m21用1备5板式换热器BRB0.9-1.6-88-E-I26玻璃钢水箱V=20m315#换热站(粮食局家属楼)1一次网除污器XL(II)-250-1.6/B12二次除污器XL(II)-350-1.0/B13循环水泵Q=235m3/h H=24m21用1备4补水泵Q=10m3/h H=32m21用1备5板式换热器BRB0.9-1.6-115-E-I26玻璃钢水箱V=20m317、拆迁工程本工程建设地点为榆树市市区内,管网沿着道路铺设,位置位于道路人行道下

18、;换热站建设位于榆树市2016年拟建的中医院北一期、党校一期、附小东二期、粮食局家属楼及老柴油机厂危旧楼一期共5处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区内,故本项目施工过程不涉及居民拆迁等问题。8、公用工程 本项目为榆树市供热管网工程,环境影响主要在施工期,运营期不耗水、耗能。(1)给水本项目施工期用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用水,使用矿泉水,可满足项目用水需求。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可移动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做农肥。本项目建设包括供热管网及换热站工程,属于市政设施,其管理、维护人员均为市政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故本环评不对其产生的生活污水予以介绍及评价。(3)供电本工程用电由榆树市供电局统一供给,可满足本项目用电需求。(

19、3)供热本项目无需供热设施。9、工程实施进度本项目建设期为1年,换热站建设应在小区征地后建设,施工期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故无原有污染源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榆树市位于东经1260144-1270509,北纬443057-451502,地处吉林省中北部。是吉林省最大的县级市之一,也是吉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全市土地面积4722平方公里。本项目位置位于榆树市内,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2)地质地貌拟建场地地处松辽波状

20、平原东缘,微地貌单元为松辽波状饮马河台地地貌类型。场地地形平坦,地面最大高差0.18米。场地地下水及土对基础无腐蚀性。榆树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无地震液化土,无不良地质现象。(3)气象气候榆树市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其特点大陆性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爽,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气温4.4,年平均风速为4.3m/s,主导风向为西南,年平均降雨量520mm,历年最大积雪39.8cm,标准最大冻土深170cm,年平均积温2851。年均日照时数为2695.2小时,年降水量为520毫米。

21、由于夏季风影响,降水量年内季节分配不均,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雨热同季有效降水多,能够满足一年一熟农作物生产的需要。(4)水文榆树市水利资源充沛。境内有第二松花江、拉林河、卡岔河等河流及大小支流64条。全市有中型水库5座(玉皇庙水库、苏家岗水库、于家水库、向阳水库、石塘水库),总库容1.8亿立方米。全市地表水流量3.66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3.4亿立方米。(5)水资源榆树市水利资源充沛。境内有第二松花江、拉林河、卡岔河等河流及大小支流64条。全市有中型水库5座(玉皇庙水库、苏家岗水库、于家水库、向阳水库、石塘水库),总库容1.8亿立方米。全市地表水流量3.66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3.4亿立

22、方米。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榆树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隶属于长春市。全市幅员在面积4722k,南北和东西距离约85km。榆树市下辖19个镇、18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388个行政村,3450个村民小组,5个林场,2个国营农场。2001年未总人口为122.40万人。榆树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素有“粮豆之乡”的美誉。榆树拥有数百家工业企业,主要是以粮食为基础的玉米加工业、酿造业、生物工程等,另外还有化学、建材、造纸和机械加工。建国以来,粮食生产经历了起步、徘徊、迅速成发展三个阶段,现有耕地面积33.55万公顷,2001年的粮食产量200万吨,农业总产值56

23、.67亿元,牧业总产值达到24亿元。榆树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榆树市火车站处于沈阳铁路局干线,榆陶铁路连接京哈干线,新建的榆舒铁路使全市铁路网络更加健全。黑大一级公路、科铁二级公路贯穿全境,榆陶一级公路连接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京哈高速公路在榆树市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缩短了榆树与外界的时空距离。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等):本次换热站噪声是委托榆树市环境监测站针对本项目于2016年6月进行的监测,管线沿线噪声及环境空气监测是采用榆树市环境监测站榆树市玉林供暖有限责任公司集中供热新建管网工程中的

24、数据,由榆树市环境监测站于2015年4月7-13日进行的监测;地表水监测数据采用榆树市环境监测站榆树市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数据,由榆树市环境监测站于2015年4月11日进行监测;由于监测至今,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未发生较大变化,该监测数据可以反映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仍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故合理可信。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1)监测断面的布设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共布设2个监测断面,断面位置详见表5及附图3。表5 地表水监测断面一览表序号河流断面名称1卡岔河支流榆树市区上游500m2榆树市区下游500m(2)监测项目监测项

25、目共选择pH、COD、BOD、NH3-N、SS共计5项。(3)监测时间榆树市环境监测站2015年4月11日监测。(4)监测结果上述2个断面的监测结果见表6。 表6 地表水水质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mg/L(pH除外) 项目采样点pHCODBOD5NH3-NSS1#7.0115.62.40.58142#7.0821.04.190.8718(5)评价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其数学模式如下: Sij=Cij/Co式中:Sij单项水质参数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Cij第i种污染物监测结果,mg/L; Co第i种污染物评价标准,mg/L。pH的标准指数公式: pHj7.0 pHj7.

26、0式中:SpH,jpH值的单项标准指数; pHjj点pH值监测值; pHsu水质标准中pH值上限; pHsd水质标准中pH值下限。当单项标准指数1时,表示该水质参数所表征的污染物已满足不了标准要求,水体已受到污染;反之,则满足标准要求。(6)评价标准采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类标准。(7)评价结果及分析利用评价标准分别对2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各监测断面的标准指数计算结果见表7。表7 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结果 项目采样点pHCODBOD5NH3-NSS1#0.0050.780.600.580.562#0.041.051.050.870.72由表可知,卡岔河榆树市区

27、上游各监测断面各项指标均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标准,说明卡岔河市区上游水质较好。卡岔河榆树市区下游除COD和BOD5超标外,其它污染物均达标,分析卡岔河榆树市区下游超标原因为市区内污染物散排所致。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1)监测点位布设在评价区域内共设4个监测点,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布设位置详见表8和附图4。表8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的布设序号名称距离及方位1#龙翔清华帝景项目所在区域2#亿晟蓝湾3#依林雅居4#保健院(2)监测项目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监测因子确定为PM10、SO2、NO2共计3项。(3)监测时间及频率榆树市环

28、境监测站于2016年4月7-13日进行的现状监测数据。(4)监测分析方法环境监测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5)评价标准评价标准选用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6)监测数据统计及评价方法采用污染物占标率方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浓度,mg/m3;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Coi一般选用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1 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7)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

29、价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统计结果见表9及表10。表9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 (日均值) 单位:mg/m3测点项 目PM10SO2NO21#日平均浓度值浓度范围(mg/m3)0.057-0.0680.011-0.0180.018-0.024超标率(%)000最大超标倍数000日均浓度最大值0.0680.0180.024最大值占标率0.450.120.302#日平均浓度值浓度范围(mg/m3)0.063-0.0690.015-0.0190.018-0.025超标率(%)000最大超标倍数000日均浓度最大值0.0690.0190.025最大值占标率0.460.130.313#日平均浓度

30、值浓度范围(mg/m3)0.064-0.0700.015-0.0190.017-0.028超标率(%)000最大超标倍数000日均浓度最大值0.0700.0190.028最大值占标率0.470.130.354#日平均浓度值浓度范围(mg/m3)0.060-0.0670.015-0.0180.017-0.024超标率(%)000最大超标倍数000日均浓度最大值0.0670.0180.024最大值占标率0.450.120.30表10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小时值)测点项 目SO2NO21#小时浓度值浓度范围(mg/m3)0.004-0.0180.002-0.020超标率(%)00最大超标倍数

31、00浓度最大值0.0180.020最大值占标率0.04 0.10 2#小时浓度值浓度范围(mg/m3)0.005-0.0190.005-0.024超标率(%)00最大超标倍数00浓度最大值0.0190.024最大值占标率0.04 0.12 3#小时浓度值浓度范围(mg/m3)0.005-0.0190.004-0.025超标率(%)00最大超标倍数00浓度最大值0.0190.025最大值占标率0.04 0.13 4#小时浓度值浓度范围(mg/m3)0.005-0.0190.004-0.023超标率(%)00最大超标倍数00浓度最大值0.0190.023最大值占标率0.04 0.12 由上表可以看

32、出,各监测点位各污染物最大值占标率在各点位均小于1,能够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监测点布设根据区域所在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概况,本次评价在管线沿线共布设4个监测点,在新建5处换热站共布设5个监测点,总共布设9个监测点。具体位置见附图4。(2)监测时间管线沿线监测点监测时间为2016年4月11日,换热站监测点监测时间为2016年6月1日,分昼、夜两次监测。(3)评价标准及方法根据榆树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报告可知,本项目噪声评价标准均采用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2、3类区标准。评价方法采用直接比较的方

33、法评价区域声环境现状。(4)监测与评价结果管线及换热站附近噪声监测统计结果详见表11。表11 拟建项目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统计结果表序号监测点位昼间dB(A)夜间dB(A)监测值标准监测值标准1#亿晟蓝湾57.76047.1502#依林雅居52.35540.7453#保健院53.641.84#附近居民区60.36549.6555#1号换热站52.75541.2456#2号换热站53.141.97#3号换热站50.341.98#4号换热站55.86046.5509#5号换热站55.146.4由上表可以看出,各监测点位昼夜间声级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相应标准要求,说明项目所在区域

34、声环境质量较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榆树市内,环境敏感目标主要为管网两侧的居民区及换热站附近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最近地表水体卡岔河位于区域东侧2km。根据DB22/388-2004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执行类水体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执行二类区标准;声环境执行1、2、3类区标准。因此,确定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如下:表12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时期环境要素环保目标影响行为执行的环境标准施工期声环境管线施工过程受影响居民、企事业单位工程施工符合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大气环境管线施工过程受影响居民、企事业单位工程施工

35、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地表水卡岔河类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工程施工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不受影响营运期声环境换热站噪声项目运行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应标准要求污染控制具体措施:(1)严格控制施工期因挖方、填方等工程行为产生的水土流失。(2)严格控制施工时产生扬尘、汽车尾气等污染物的产生量,确保本项目管网沿线的环境空气质量不受影响,保护道路沿线居民,保护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3)控制施工期废水排放量及排放浓度,保证其排入可移动防渗旱厕,保护卡岔河水质满足

36、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相应水体功能要求。(4)控制施工期机械噪声,将其对管线两侧居民及换热站附近居民的影响降至最低。(5)控制管线施工占地数量,保护管线沿线的路面、绿化带和景观,注意保护公共设施不受破坏,保护居民出行不受影响。(6)加强运营期设备检查维护,防止换热站设备噪声超标,保证其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应标准要求。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要素标准级(类)别标准限值标准来源大气二级污染物PM10SO2NO2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均浓度(g/m3)15015080小时均浓度(g/m3)500200地表水类(卡岔河)污染物CODBOD

37、5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S引用松花江水系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mg/l)204污染物pHSS氨氮浓度限值(mg/l)69251噪声2类区时间昼间夜间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值dB(A)6050环境要素标准级别标准限值标准来源噪声2类区时间昼间夜间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标准值dB(A)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施工期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相关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昼 间夜 间7055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为新建项目,目前榆树市环境保护局尚未给该

38、企业下达总量控制指标,根据本项目排污特征及“十二五”期间总量控制要求,鉴于本项目无锅炉烟气产生,且无废水外排,因此,本项目可不申请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程内容:1、工艺流程及简述(1)管线沟槽土方开挖本项目管线敷设以直接敷设为主,沟槽土方开挖采用1m3反铲履带式挖掘机挖土,土方堆积在沟槽一侧,由于管沟槽开挖土方量大,挖掘机弃土困难,因此采用2台挖掘机作业,一台挖土,另一台在一侧倒土,管沟走向为规划及现有道路边侧人行道,不破坏现有路面。(2)沟槽回填及表面恢复供热管线检验合格后,即可回填沟槽土方。采用机械回填方式,应从场地最低处开始,有坑应先填,本项目新建管道均位于街路两侧,需要在管道

39、完工后立即恢复表面,沟槽内回填时采用回填混合砂回填,再水平分层整片回填碾压(或夯实),管道两侧回填土压实度可达到90%以上。管线回填完后,剩余部分弃土必须外运处理。残土随挖随运,残土不落地,装载机将土装上自卸汽车,送至榆树市弃土场,用作榆树市城市建设回填用土。本工程供热管线施工过程详见图1。扬尘、噪声扬尘、噪声扬尘试压运营回填土方管沟开挖管道组接下管入沟图1 本工程施工流程及排污工序示意图2、供热管网施工(1)管网工程本工程供热管线沿现有道路一侧敷设,铺设总长17120m,平均挖宽2.5m,挖深按1.2m计,具体内容如下:管线沟槽土方开挖沟槽土方开挖在有居民、商企等环境敏感段较近处采用人工方式

40、进行;其他非敏感段适当采用小型挖土机在昼间(6:0010:00)进行作业,弃土堆积距离沟槽边缘应保证大于1.0m。沟槽回填及道路恢复供热管线闭水试验合格后即可回填沟槽土方。一般条件下,管顶以上覆土深度为0.8m左右。局部地段因地形要求埋深可适当改变。针对不同工段,采用不同回填方式,部分道路采用水沉沙回填。采用机械回填方式,应从场地最低处开始,有坑应先填,由于管道均位于道路沿线两侧范围内,需要在管道完工后立即恢复,管道两侧回填土压实度应达到90%以上,管顶0.5m以内不宜用机械碾压,管顶0.5m以上回填土压实度应达到85%。(2)施工交通对外交通主要为公路运输,项目所在榆树市对外交通便利。3、“三场”分析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