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节能节水技术探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3198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化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节能节水技术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现代化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节能节水技术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现代化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节能节水技术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现代化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节能节水技术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现代化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节能节水技术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化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节能节水技术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化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节能节水技术探析.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化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节水技术探析www.shuikong.org http:/www.shuikong.org 现代化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节水技术探析 现代化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节水技术探析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节能节水、摘要:当前,我们国家都在倡导节能环保,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建筑业,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公司华振供水结合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从给排水的节能、节水两方面建筑给排水的节能环保问题,可供参考。水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不仅困扰国计民生,并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节约用水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

2、策,建筑节水更是任重道远。新型的,是集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多项现代建筑为一体的新技术,是在绿色环保、节能的时代潮流中出现的一颗新星,此产品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推广项目,经过了几年的实践,该产品正朝着集约化、系统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一、我国采用的楼宇给水增压系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采用“储水池水泵高位水箱”的方法,市政来水进入储水池,然后由水泵加压后送至高位水箱,由高位水箱向用户供水,蓄水池起到高峰用水时调节作用; 第二阶段是采用“储水池水泵压力罐”的方法,市政来水进入储水池,然后由水泵加压后送至压力罐,由压力罐向用户供水,蓄水池起到高峰用水时调节作用; 第三阶段采用“储水池

3、恒压变频供水系统”的方法,设定了系统的供水压力后,在控制的作用下,水泵的转速和投入运行的水泵数量随供水量的变化而改变,输出压力的恒定,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电耗。 第四阶段管网叠压()供水时代,设备直接连接在市政来水管网上,不需要修储水池,充分利用了市政来水管网的压力,设备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无二次污染、自动化程度高、易维修等特性,逐步成为现代建筑的理性的供水方式。 l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措施 1.1供水系统的优化 1.1.1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可用水头 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网水压难以完全满足其供水要求。某些工程设计中将市政进水直接引入贮水池中,尤其是当贮水池位于地下层时,节水型企业。反而把市政

4、水压全部转化成负压,再由泵提升,很不经济。在高层建筑的下面几层常常是用水量较大的公共服务商业设施,如:公共浴室、洗衣房、汽车库、餐厅、美发厅等,这部分用水量占建筑物总用水量相当大的比例,如果全部由贮水池及水泵加压供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浪费。该情况通常应该根据用水器具的供水最低工作压力要求,结合市政水压情况,底部楼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管网叠压供水方式也能充分利用市政水压。 目前,市面上广泛采用。其工作原理为: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检测实际压力并与设定压力比较。当市政管网叠压高于设定压力时,机组处于停机状态,自来水可通过市政管线直接对用户供水。当管网供水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管网叠压供水设备自动进入叠

5、压工作状态,机组通过压力传感器,水泵及恒压变频控制柜组成闭环控制系统,随着用水量的变化,不断调整水泵转速及投入运行的水泵台数,以保持供水压力恒定。彻底解决中水箱水质二次污染严重。原本洁净的自来水放入水池中,不可避免地会被杂物、污物、水中滋生物甚至其他有害健康的物质污染,直接影响居民身体健康。而传统的供水方式是:市政自来水放入水池中,水压变为零,使市政管网原有压力白白浪费掉。不能利用市政管网压力,造成能源浪费;需要修建水池或水箱不仅大大增加了占地面积和土建投资,而且增加了工程难度和施工周期。水池或水箱大多采用土建结构,跑、冒、滴、漏等问题不可避免,建筑节水措施。而且需要定期清洗,造成水资源浪费运

6、行成本增加。供水可靠性差。设备数量多,控制环节多,容易发生故障。停电即停水。普通变频供水在停电时水泵停止工作,所有用户均停止供水。设备分散,自动化程度低,浪费人力,运行成本增加。1.1.2合理控制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分区 内蒙古岱海发电公司投资8亿多元进行脱硝改造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3.5条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应0.45/VIPa,特殊情况下应0.55MPa。水压>0.35MPa的入户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近几年的工程中,支管减压得到普遍应用,也成为节水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皇冠足球。给水分区低层部分卫生间入户管处经支管减压后的供水

7、静压力在满足卫生器具给水配件额定流量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取低值,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节能专篇中规定住宅卫生间入户管水表前的供水静压力应0.15MPa。 1.2尽可能利用太阳能技术供应住宅热水 生活热水供应系统所消耗能源占整个建筑能耗的1030,而其中用于制备生活热水的热源又占其系统能耗的85以上,因此,合理选择生活热水的热源对于节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最有条件推广应用的热源。凡当地年日照时数>1400h,年太阳辐射量>4200MJ/m及年极端最低气温-45的地区,均可采用太阳能作为热源。在我国,沈阳市建委已下发文件,要求自2007年8月1日起,在全

8、市范围内,率先要求所有新建和改建的低层(别墅)和多层住宅建筑,均应进行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同步设计、施工和验收。 适用范围 a)各种类型的自来水厂、供水站增压设备,输油管增压设备、供气设备等等需供流量、压力控制的多种应用。 b)农业排灌系统,园林喷洒系统,水井及艺术喷泉设备。 c)供热和空调系统中的循环用水设备。 d)居民小区、高层建筑的生活供水,工业、消防恒压供水。 e)传统供水系统改造,工业锅炉补水系统。 2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措施 2.1推广使用新型的节水设备 企业节水措施,comMainDetaaspx 2.1.1推广使用优质的管材、阀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想

9、知道企业节水管理制度。新型给水管材不断出现,给设计人员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学习现代化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节水技术探析节水公益广告三农业节水篇。新型管材不仅在外型上美观,而且在性能上明显优于传统的镀锌钢管。传统的镀锌钢管容易生锈,造成水质污染,这样人们在使用中必须将锈水完全放空才能使用,而且其接头处容易锈蚀而漏水、渗水,造成不必要的用水浪费。如今,钢塑复合管、PP-R管、铝塑复合管、不锈钢管等的出现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阀门是建筑给排水中最常见的配件之一,其类型和质量的好坏也能对节水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设计中,应优先选用性能好、关闭严的阀门。 2.1.2选用节水的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 卫生器具和配

10、水器具的节水性能对整个建筑的节水效果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在选择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时,除考虑价格因素和使用对象外,还应把节水性能放在重要位置来考察。在设计中应大力推广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 给水水嘴应采用陶瓷阀芯等密封性能好、能限制出流流率并经国家有关质量检测部门检测合理的节水水嘴。它比普通水嘴有着更好的节水效果,两者比较,节水量为20-30,甚至可以达到50%。当静压越高,节水水嘴比普通水嘴的节水量越多。因此,节水型企业。在建筑物配水点设置节水龙头,可以减少浪费,起到节水的目的。大、小便器采用节水型产品,坐便器冲洗水箱的容积不大于6L。当然,坐便器构造本身应满足在6L冲洗水量的情况下顺利地将

11、大便器冲洗干净。公共卫生间宜采用红外感应水嘴、感应式冲洗阀大便器、小便器等能避免长流水的水嘴和器具。公共卫生间使用较为频繁且使用人员不固定,尤其是男厕所中,由于小便器使用频繁,如采用手动冲洗阀,往往达不到良好的冲洗效果,时间长了容易在排水管中积存尿垢而堵塞,此外,手动冲洗阀零件等容易腐蚀漏水,浪费水量。使用红外感应水嘴、感应式冲洗阀等可以避免长流水的现象,并且冲洗及时,不需要人触摸操作,较为方便卫生。 公共浴室及设公共淋浴器的场所,宜采用系统设安全可靠恒温混合阀等阀件或装置的单管供水,有条件的地方宜采用高位混合水箱供水;多于3个淋浴器的配水管道,宜布置成环形。单管热水供应系统具有节约用水使用方

12、便的优点,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淋浴器出水温度忽高忽低,难以调节的问题。 2.1.3合理设置水表等计量装置 合理设置计量装置可以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并且检查出漏水的隐患,在水表的设置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在建筑物的引入管、住宅入户管及公共建筑需计量的水管上均应设置水表,合理的设置水表,有利于进行水量平衡分析,从而找出漏水隐患。 2)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性。首先,在选择水表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其次,在水表选型上,要选择与计量范围相适应的水表,应按下列原则进行水表选型:用水量均匀的生活给水系统的水表应以设计流量选定水表的常用流量(额定流量),用水量不均匀的生活给水系统水表应以设计秒流量选定水

13、表的过载流量;水表口径应与给水管道接口口径一致。 3)大专院校、工矿企业的公共浴室,大学生公寓、学生宿舍公用卫生间的淋浴器采用刷卡用水。 东莞地区未来节水有望获财政补贴 2.2控制支管水压,防止超压出流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对卫生器具配水点、入户管等最大水压作了限制,但其仅仅是为了防止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因承压过高而造成损坏,并未从防止超压出流的方面来考虑。卫生器具正常使用的最佳水压为0.20MPa0.30MPa,但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分区的最大压力不宜大于0.45MPa,这就势必造成一部分给水支管超压出流,根据试验,当配水点压力不小于0.15MPa时,水嘴流量明显比额定流量增大,所以对于

14、支管压力较大时,应进行减压。常用的方法是支管上设减压孔板或质量较好的减压阀等。 3结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潜力很大,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水头,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合理控制超压出流,采用新型节水设备、新型热水循环系统,推广建筑中水回用和雨水再利用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节能节水效益。 现代化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节水技术探析 ,摘要:这篇论文分为九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我国资源现状与水资源分布与利用中存在问题,通过资源节约型社会产生背景研究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第二部分客观分析水资源的概念和特点;第三部分介绍澄城县基本概况、地形、气候特征,水资源现状与质量,分析澄城县水资源存在问题,引出建设

15、水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第四部分从水资源短缺、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供需矛盾、提高区域农业抗御灾害能力等三个方面分析建立水资源节约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五部分对澄城县用水水平相关数据确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分别从农业、工业、生活、非常规水源等四个方面进行节水量分析;第六部分介绍澄城县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程内容;第七部分从水资源管理体制、用水制度、取水许可和论证制度、节水市场调节机制等五个方面分析其制度建设内容;第八部分对水资源节约型建设实施后经济效益、生态与环境效益进行分析,并就其实施过程中对环境有利和不利影响进行分析,浅谈减免水资源节约型建设对环境不

16、利影响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第九部分为结论,旨在说明加快建设县域水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也是事关县域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事关澄城县可持续发展。提倡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和现实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既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通过对澄城县水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角度分析,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1、研究资源节约

17、与综合利用的背景1.1我国资源现状与水资源分布。我国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以水资源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排在世界第6位,人均水资源量为2200m3,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88位。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

18、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时空分布极不均匀。1.2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问题。目前我国水资源缺乏已成了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到2030年前后,我国用水总量将达到每年7000亿至8000亿m3,,而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8000亿至9500亿m3,,需水量已接近可利用水量的极限。由于水资源供给的稳定性和需求的不断增长,使水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估计到21世纪水对人类重要性将象20世纪石油对人类重要性一样,成为一种决定国家富裕程度的珍贵商品。所以说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水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

19、是衰落。那些将治理水系作为紧迫任务的国家将占有竞争优势。如果水资源消耗殆尽,人类的健康、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系统将受到威胁。对水资源控制权的争夺,将可能在下个世纪引发许多种族和国家间的敌对。所以说水资源作为国家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如何解决水资源供应问题,保持水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对平衡,成为我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一项重要内容。1.3资源节约型社会产生的背景。过去我们比较多的是依靠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消耗过大,浪费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与此同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的消费方式在生活中并不鲜见。虽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

20、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奢侈浪费的消费观还在发展,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也使我们认识到: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尽快加以扭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不把节约资源的政策方针放到更重要的位置,经济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制约,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必须坚持资源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同时资源节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传统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

21、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两高一低”,即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是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而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使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发展模式。1.4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要求在

22、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所以说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2、水资源概念和特点2.1水资源概念。水资源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水都是水资源,但这不是平常真正使用的水资源的概念。平常使用的是狭义的水资源的概念,是指由当地降雨产生的、可逐年得到恢复的淡水资源。其一水资

23、源是由当地降雨产生的,如果是由外地的降雨产生,像澄城县北洛河、大浴河很大一部分是由黄龙山麓降雨形成的,这一部分不能做为我市的水资源量,而是做为过境水或单独予以考虑。水资源就是俗话所说的,一片天对一片地;其二水资源是可以逐年得到恢复的。但是地下水源不能做为资源进行规模开发和利用,如果长期利用地下水储量,一方面地下水位会下降,会形成地质问题,另一方面也没有持续性,难以满足经常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持续要求;其三水资源是淡水,这就把海水、污水排除在了水资源之外。满足了这三个方面要求的水,才叫做水资源。2.2水资源的特点2.2.1水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水资源的作用是其它任何物质也替代不了的。我们每天需要喝

24、水,我们身体的70%左右是水,以及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都需要水,而且也只能用水,不可能用其它物质替代。而能源具有可替代性,可以开发石油,可以开采煤炭,也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现在农村正在大力推广的沼气池,也是能源开发的一种。2.2.2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这是水资源区别于石油、煤炭等资源的又一个特点。石油,开采完了,煤炭,挖完了,也就没有了,而水资源,可以通过降雨重新得到补充。当然,也正因为具有这个特点,我们人类才能持续不断的繁衍生息下去,这和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是相辅相成的。2.2.3水资源具有随机性。这是因为水资源是由降雨形成的,而降雨也具有随机性的特点。现在即使天气预报很准,但较为准确

25、的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超过1个星期,也就不准确了,因为影响因素太多了,不可确定的因素太多了。2.2.4水资源具有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在一年之内,有降雨多的月份,也有降雨少的月份,有汛期、非汛期的区别。在年际之间,有降雨量很大的年份,叫丰水年,也有降雨量很少的年份,叫枯水年,不同年份之间相差达四五倍以上。而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就是在地域上分布也很不均匀,这个特点是对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一个很不利的特点,所以要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2.2.5水资源具有有限性虽然降雨的随机性很强。但从多年平均来说,降雨量又是比较固定的,如果超过这个量,就是超采,就需要动用储存量,就不具有可持续性。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26、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需求量在不断增长,那么,如何以有限的水资源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这就是水资源管理要解决的问题。3、澄城县水资源现状3.1澄城县基本概况。澄城县位于陕西关中东北部的渭北黄土高塬。地处东经1094111005,北纬34553527。北依延安地区黄龙县,南接大荔县,西临北洛河,与白水、蒲城两县隔河相望,东至大浴河畔,与合阳县为邻。全县东西宽平均约22公里,南北长约54公里,总面积1121平方公里,所辖14个乡(镇),266个行政村,711个自然村,人口38.5万人,人口密度为354.68人/km2,,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占全县总人数的78%,农业劳动力18

27、.15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1%;全县总面积168.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8.75万亩,人均占有耕地2.17亩。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兼顾畜牧、养殖业,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经济作物有苹果、辣椒、酥梨、烤烟等,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中等县。3.2澄城县地形与气候特征。澄城县地势北高南低,塬面起伏不平,沟梁相间,沟壑纵横,支毛沟760余条,沟壑密度平均为0.76km/km2,。海拔高程自北向南由黄龙脚下孙堡村的1266米,逐渐递减到县西南部西塘村的449米,高差达817米,南北平均坡度为12.5‰,东西向坡度较缓,且倾斜于河沟;该县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干燥

28、多风,夏季炎热多雷阵雨,多年平均气温12.2,最高月平均气温25.4(7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2.3(元月份),年极端最高气温40.3(1996年6月21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7.6(1967年元月16日)。气温特征是南北温差较大,降水偏少,十年九旱。多年平均降雨量573mm,且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其降雨量为261.83mm,占全年降水的52.8%,并以暴雨形式居多,年水平蒸发量1309.6mm,其蒸发能力受气候、地形、植被等下垫综合因素的影响,在地域上有明显的差异其变化规律自北向南逐渐递增,塬面大于山区。3.3澄城县水资源现状与质量3.3.1澄城县水资源现状。澄城县水

29、资源包括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由以下要素构成:澄城县属黄河流域洛河水系,境内五条河流自北向南均汇入洛河,总流域面积1010.16K,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0.84%,是全县主要的径流产区和集中场所。县西河、孔走河、马村河均发源于县境内;长宁河发源于黄龙山南侧,上述四条河流均在本县内注入洛河;大浴河发源于黄龙山,界于澄城与合阳二县,在蒲城永丰曲里村注入洛河;洛河是本县的过境河流,以上河流本县多年平均径流量5320.53万m3,,可开发利用年径流量3350万m3,,已开发利用年径流量1308.88万m3,,利用率为39%;地下水资源量由以下要素构成:根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特点,本县

30、地下水资源分为黄龙山南麓及山前洪积扇裙区、大浴河北二级黄土台塬区、河谷丘陵区、大浴河南二级黄土台塬区、一级黄土台塬区五个区现已开采813.62万m3,/a,占可开采量的30%,“380”岩溶水5589.65万m3,,全县水资源地表水6014.62万m3,,地下水1.0586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428m3,。地表水利用量为1729万m3,,地下水可开发量为3450万m3,年,全县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428m3,,亩均占有量为190.5万m3,,约是全省人均、亩均水平的1/4,全国人均、亩均水平的1/10。3.3.3澄城县水资源质量与分布趋势。澄城县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在天然状态下一般都比较良

31、好,适宜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发展渔业及城乡生活饮用。但寺前、韦庄、王庄等乡镇地下水水质不良,含量严重超标,有的地区矿化度高达3-5g/L,不宜饮用;同时澄城县水资源地域分布上是北部降水量大,中部和南部地区小,而城市、工业的发展主要在中部及南部,这种水资源北丰南贫和用水量南高北低的逆向,严重制约澄城县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水急剧的增加,污染日趋严重,从澄城县河流情况看上游水质尚好,至中下游后水质逐渐恶化,基本上属于四类、五类,严格控制水污染、加强水资源节约型建设已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举措。4、建立水资源节约型在澄城县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地位。水资源短缺是澄

32、城县的基本县情,也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与此同时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存在严重的浪费。从澄城县的基本情况出发,水资源节约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保障县域经济安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选择。4.1解决水源短缺势在必行。澄城县是水资源较为短缺的贫水地区,多年平均自产地表径流为6014.62万m3,,水资源总量1.66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416m3,,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191.26m3,,远远低于全省人均亩均占有量,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县。4.2解决供需矛盾,满足工农业生产用水。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产

33、生活用水量日益增多,而可供水量又极为有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突出,如何延缓和解决这些矛盾,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更充分、更合理的利用,就必须大力采取节水措施,解决用水大户农业灌溉的节水问题。4.3制约干旱肆虐,提高农业抗御灾害能力。十年九旱是澄城县的自然特点,干旱是澄城县发生最频繁和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当然,形成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受地位置和气侯条件的影响。但水利工程的灌溉条件差,抗御干旱的能力不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因此,在大力发展水利设施的同时,有必要积极发展暗管输水、喷灌、微喷等节水灌溉工程,提高农业生产抵御干旱的能力。5、澄城县规划节水量分析5.1澄城县目前用水水平相关数据确

34、定。以澄城县2009年为例:灌溉面积39.07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9.91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4.7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5.0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灌溉面积12.9%。2009年实际农田灌溉面积20.60万亩,实际农田灌溉用水量4328万m3,,亩均灌溉用水量210 m3,,灌溉水利用系数0.50;万元GDP用水量170.99m3,/万元,工业增加值11.29亿元,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50.49m3,/万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33%;农业亩均用水量210m3,/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0.50;城镇供水人口8万人,实际供到用户的水量为293万m3,城市管网漏损率15%,供水保

35、证率城区94%,农村75%-90%,节水器具普及率55%;城市生活人均用水定额100升/人日,农村生活人均用水定额51.42升/人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52%。5.2澄城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预测。以2009年为澄城县规划现状年,规划水平年为2015年。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以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澄城县人口变化主要是人口的自然增长,依据澄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09年底总人口3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2015年总人口控制在39.57万人,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8.74万人。2009年末,

36、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6.81亿元,2015年末,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3.65亿元,年均增长14.88%。5.3农业规划节水量分析。通过节水技术推广,使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09年的0.50提高到2015年的0.53,以达到节约用水,扩大灌溉有效灌溉面积,节灌面积由2009年的14.78万亩增加到2015年15.7万亩,全县灌溉面积由2009年的39.07万亩增加到2015年的40.5万亩,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由2009年的210m3,/亩下降到180m3,/亩,亩均节水量30m3,,到2015年节约用水量为1215万m3,。5.4工业规划节水量分析。2009年澄城县工业增加值为11.29万元,

37、工业用水量为570万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50.49m3,/万元,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33%。依据澄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为23.71万元。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指标确定到2015年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为37.05m3,/万元,计算出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节水量为13.44 m3,,工业节水量为318.66万m3,。5.5生活节水量分析。2009年城镇生活用水量为293万m3,,城镇居民人均用水量为100 L/(pd),农村居民人均用水量为51L/(pd)。依据现状用水水平,考虑澄城县供水的实际情况,2015水平年城镇居民人均用水定额取用1

38、20 L/(pd),农村居民人均用水定额取用60 L/(pd),则2015规划水平年澄城县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较现状年分别高出14 L/(pd)和10L/(pd),用水总量则高出452.27万m3,;认真分析降低管网漏损率进行计算,澄城县2009生活供水量856万m3,,预计到2015年生活供水量为1057.99万m3,,在供水管网漏损率从2009年的15%降低到2015年的12%,可节约用水36.07万m3,;认真分析提高节水器具普及率节水量进行计算,澄城县通过对原来9L的旧式器具改造,计划更新卫生器具1.6万套,使原来为9L的卫生洁具改为目前的6L,同时对一些新建、在建小区普及节水器

39、具,可节约用水量为10.51万m3,。综上所述生活节约用水46.58万m3,。2015年达到预期的节水指标后,可节水1580.24万m3,。5.6非常规水源节水分析。按照高水高用、低水低用的原则,实行优化优配供水的原则,即对城市工业、生活废、污水及重点企业、工业废水进行达标处理,并经中水利用工程再次过滤,可做为城市消防、绿化、除尘及一般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用水等,根据计划部门提出的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等资料,并从资金来源和项目实施安排,故提出将澄城县西河生活污水及三秦能源群生水源中水回用工程建设规模计入可供水量146万m³。积极实施非常规水源利用重点工程项目,开展再生水利用资

40、源研究示范基地提高污水回用率。2015年末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6、澄城县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内容6.1澄城县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及新时期水资源节约型建设的新要求,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用水观念和用水方式,把水资源节约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积极培育节水型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充分考虑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调配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围绕水资

41、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综合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科技和宣传教育等手段,全面推进“体系完整、制度完善、设施完善、高效利用、节水自律、监管有效”的水资源节约型建设。6.2澄城县社会建立节水型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一是高效利用,促进用水方式转变。坚持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形成有利于节水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配置、合理调配水资源,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环境和生态恶化的状

42、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创新作为推动水资源节约型建设的根本动力,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合理布局,突出县域建设重点。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澄城县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以及以各用水户的实际用水量情况,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根据澄城县水资源条件、承载能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布局,确定澄城县水资源节约型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各类节水工程和节水措施,突出县域重点;三是制度创新,规范取用水行为。通过改革体制、健全法制、完善机制、强化制度创新,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促进水资源

43、高效利用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规范各行业用水行为,实现水资源的有序开发、有限开发、有偿开发和高效利用,全面推进水资源节约型建设;四是政府主导,鼓励全民共同参与。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主导作用,将水资源节约型建设纳入县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水资源节约型建设控制性指标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约束”,强化政府对水资源节约型建设的指导,具体落实相关节水措施;落实各级政府和用水行业的节水减排目标责任,建立绩效责任考核制度,逐步形成全社会广泛自觉参与水资源节约型建设的良好风尚。6.3澄城县水资源节约建设内容6.3.1农业节水建设内容。在澄城县中部和南部发挥石堡川水库、东雷抽黄的灌溉效益,主要通过渠道衬

44、砌、暗管输水、喷灌、微灌等灌溉输水工程节水,以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为主;灌溉技术节水,以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为主;加强用水管理,提倡到田间等非工程措施,农业综合技术及农田科学管理节水,以降低用水定额为主,使亩均灌溉用水量达到合理水平,主要农作物用水定额及林果地渔业用水定额,达到的最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节水灌溉工程率等;在北部水资源贫乏区发展窑灌农业,该区为黄土高塬沟壑区,利用本区降雨相对偏多的特点,通过发展集雨工程技术,把天然降雨富集并储存起来,打窑修塘,变水害为水利,采取农田、果园喷灌、渗灌等节水方式,增加农业灌溉面积。利用有限地表水资源量,在灌溉死角的地区和水量不足的地区,在县西河、长宁河、

45、马村河、孔走河流域修建水库,进行调蓄,扩大灌农田面积4.8万亩;大力开展田间末级渠系衬砌工程,灌溉方式由单一的大水漫灌或者简单的畦沟灌发展为管灌、喷灌、微灌、渗灌、膜上(下)灌等多种灌溉方式相结合,有效降低亩次灌水定额。同时辅之非工程措施,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发展旱作物节水农业,扩大林果面积,积极培育和推广耐旱、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品种,提高田间用水效率。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发展节水农业。6.3.2工业节水建设内容。在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严格市场准入、限制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的同时,通过加强用水管理、节水技术改造以及非常规水源利用等措施,

46、降低单位产品取水量和排污量,全面提高工业节水水平。结合澄城县实际情况,重点对火电工业等企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指标进行控制,使其在现有基础上降低用水量;通过工艺改革来节约用水,生产过程所需的用水量是由生产工艺来决定的,因而通过生产工艺的改革来节约用水,减少排放或污染才是根本措施。具体的做法有以下两点:一是加强企业用水管理,建立必要的机构和用水管理制度,以便于考核并进行必要的奖惩制度。按实际情况安装水表,以便于检查管理,也使水的使用者做到心中有数,切实起到节流的作用;二是在工业生产中,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往往需要对成品或半成品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首先是加强操作管理,减少洗涤次数,或通过工艺改革,使产

47、品或半成品不经洗涤即能达到质量指标,从而节约用水;是通过工业废水综合治理。工业要减少废水的排放量,促进废水的循环利用,政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逐步实现污水零排放,确保工业废水达标率,推见清洁生产,改善水环境;其三是在河流污染较严重段,建立水质监测点,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根据水质监测状况,对高耗水的化工、纺织等水体污染严重的厂、矿企业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措施,并限期治理其污染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水资源,分别在县西河城关镇段和大浴河雷家洼段建设废水处理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6.3.3城镇生活节水建设内容。要结合澄城县经济社

48、会条件发展的状况来决定,积极开发利用过境的洛河水资源量,补充水资源量不足,在茨沟南部,充分发挥抽黄灌区灌溉效益,利用抽黄灌区地下水资源丰富这一特点发展井灌,开发“380”岩溶水,解决群众的饮水困难。其次通过强化管理,建设和推广节水设施来逐步降低用水总量。依靠节水宣传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普及节水器降低用水量,利用水价杠杆,减少用水浪费,对供水系统进行改造,减少跑冒滴漏现象,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执行节水考核指标,推行村镇集中供水,合理利用多种水源等,提高城镇生活节水水平。7、澄城县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7.1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根据市场经济调节节水机制,完善水权制度,逐步建立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

49、、行为规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利用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水务一体化程度,建立健全各级节水机构,综合采用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对取水、供水、用水、排水及污水处理回用实现全过程的节水管理。7.2落实用水制度建设。实行用水过程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逐步扩大计划用水的实施范围,建立和完善区域水资源分配方案、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用水总量控制。研究提出水资源宏观分配指标和微观取水定额指标,推进国家用水制度建设,全面实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严格取、用、排水的全过程管理,实行源头控制与末端控制相结合的管理,强化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全面推进计划用水,加强用水计量与监督管理;加强水功能区和排污口管理,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