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郭坑大桥污水给水管道工程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3200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9.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郭坑大桥污水给水管道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郭坑大桥污水给水管道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郭坑大桥污水给水管道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郭坑大桥污水给水管道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郭坑大桥污水给水管道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郭坑大桥污水给水管道工程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郭坑大桥污水给水管道工程环评报告.doc(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 告 表(适用于第三产业建设项目)项目名称郭坑大桥污水、给水管道工程建设单位(盖章)漳州市龙文区城市建设开发中心法人代表 陈春景(盖章或签字)联系人许可阑联系电话18760606533邮政编码363006环保部门填写收到报告表日期编 号福 建 省 环 境 保 护 厅 制1项目基本情况1.1基本情况表项目名称郭坑大桥污水、给水管道工程建设单位漳州市龙文区城市建设开发中心建设地点漳州市龙文区(郭坑大桥南桥头至浦口村)建设依据漳州市专题会议纪要【2014】3号龙文区专题会议纪要【2013】62号主管部门建设性质新 建行业代码N7810市政设施管理建设规模铺设2条DN300污水

2、输送管各900m(一备一用)铺设1条DN300给水管长度为900m总 投 资3000万元环保投资180万元主 要 能 源 及 水 资 源 消 耗名称现状用量新增用量预计年总用量水(t/a)000电(万度/a)0001.2项目由来龙文区,位于厦门、汕头两大经济特区的腹地,东经117北纬24,地处福建省漳州平原中部,辖区范围东联龙海,西接芗城区,北邻长泰县,南临九龙江北溪北岸,水陆交通便捷,324国道、319国道穿境而过,鹰厦铁路纵贯全区,陆路距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仅43km,水路沿九龙江可通航出海。根据漳州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4】3号,关于调整郭坑镇给水和污水专项规划问题,郭坑镇给水、污水

3、专项规划于2013年1月获市政府审批通过。该两项规划采用的方案都是郭坑镇的污水输出接入长泰污水处理厂,给水由郭坑铁路自来水厂和长泰自来水厂提供。2013年郭坑镇根据规划实施了北部工业物流园区建设,在编制项目建设区域环评时,污水接入长泰污水处理厂的方案被省环保厅否决,给水和污水两项专项规划无法实施。为了顺利推进郭坑镇项目建设,鉴于郭坑大桥两侧原已预留给水和污水铺设位置,原则同意调整郭坑镇给水和污水专项规划,即郭坑镇给水、污水管道沿郭坑大桥接入市政管网,污水接入东墩污水处理厂处理。漳州市龙文区城市建设开发中心文件【2014】13号,项目建设由漳州市龙文区城市建设开发中心承担,主要建设内容为原九龙大

4、道的路面宽度内进行管道铺设及路面恢复,道路无拓宽,未涉及新增用地。漳州市国土资源局龙文分局批复同意该项目实施。项目建设将郭坑镇生活污水引入漳州市东墩污水处理厂处理,以改善目前郭坑镇污水无序排放的问题。管网具体走向详见图3-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该建设项目属名录中“U.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8、管网建设”,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因此,建设单位委托本环评单位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附件7:委托书)。本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即派技术人员现场踏勘,经资料收集与调研

5、后,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供建设单位上报环保部门审批。2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概况2.1地理位置本项目选址于龙文区郭坑镇。龙文区,位于厦门、汕头两大经济特区的腹地,东经117、北纬24,地处福建省漳州平原中部,辖区范围东联龙海,西接芗城区,北邻长泰县,南临九龙江北溪北岸,水陆交通便捷,324国道、319国道穿境而过,鹰厦铁路纵贯全区,陆路距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仅43公里,水路沿九龙江可通航出海。郭坑镇位于漳州市北大门、九龙江北溪下游,东接龙海市角美镇,西隔北溪与芗城区及龙文区朝阳镇相望,北界长泰县,紧临漳龙高速公路龙文互通立交出口处。距漳州市区中心10

6、公里、厦门经济特区68公里。省道郊柏线横穿镇区,鹰厦铁路贯穿全镇。拟建工程位于郭坑镇(郭坑大桥南桥头至浦口村段),管线经过登科村及郭坑镇区,项目不涉及提升泵站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项目所在区域周边环境及现状见表2-3、图2-2。项目位置图2-1 项目地理位置图2.2自然环境概况2.2.1地形地貌漳州市区地处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平均海拔高度610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大部平坦,河网密布,有低丘和台地零星分布。市区西北缘有山地和丘陵,系博平岭东翼余脉,自西往东的天宝山和金沙岭两个山系形成市区的天然屏障,市内芝山和马鞍山(海拔高度73.56m和83m)是市区较高的小山。出露岩石各异,

7、主要是花岗岩,其上覆盖第四纪沉积物。龙文区属九龙江冲积平原,区内三面临江,水网稠密。2.2.2气象特征气温: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21.1,一月平均气温12.7,极端最低气温-2.1,七月平均气温28.7,极端最高气温41.2。无霜期达330天以上,年日照2000-2300h。湿度:本地区湿度变化幅度在77.085.0%之间,其中6月最大,为85.0%,1112月最小为77.0%。全年平均为80.0%。降水:年降雨量1000-1700mm,雨季集中在36月。年平均风力二级。漳州每年69月常有台风袭来,最大风力达12级,台风带来暴雨或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但在高温季节,台风也有助于降低气温和解除旱象

8、。地面风场:从历年地面观测资料看,该地区常年静风频率为16.7%,主导风向为ESE,年平均频率36%(含E、ESE、SE)。四季风向除静风外,冬季主导风向为ESE,频率19%;春季为ESE,频率22%;夏季以S最多,频率10%;秋季ESE和SE相当,分别为15%和14%。全年平均风速1.6m/s,除静风外平均风速约3m/s。2.2.3水文特征漳州市水资源丰富,九龙江从境内穿过。九龙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河流,干支流总长1923km,多年平均径流量121亿m3。九龙江由西溪、北溪和南溪组成,本项目的区域纳污水体为北溪。九龙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河,发源于博平岭山脉,分北溪、西溪两条干流,横贯华安、长泰、平和

9、、南靖、芗城、龙海市等六个县区。两条干流在龙海市的三叉河汇合后,又分流进东海。总干流长度285km,水系全长1923km,流域面积14741km2。北溪自龙岩漳平进入漳州市华安西陂,有仙都溪、龙津溪等支流;西溪有船场溪、永丰溪、芗江、花山溪四条主要支流于靖城汇合流经漳州市区,西溪和北溪在龙海福河汇合后分南、中、北港注入厦门港。九龙江北溪为九龙江主流,发源于龙岩西北的博平岭山脉,由龙岩向东北至西园折向东南流经龙岩、漳平、华安、龙海等县市,至龙海市境内福河与西溪汇合。北溪流域面积9640 km2,河长272 km,河道平均坡降2.4。九龙江北溪在漳平市城区以上分为雁石溪、万安溪、双洋河、新桥溪等四

10、大支流,漳平以下有溪南溪、永福溪、龙津溪等溪汇入。北溪自潭口以上多高山峻岭,少平地,河道坡降甚陡,滩多流急,河床为岩石或卵石,潭口以下河谷开阔,沿岸为丘陵或平原地带,丘陵高度一般为35100m,平原高度在35m以下。下游漳州平原,是本省最大的冲积-海积平原。西北溪汇合口福河以下为河口三角洲,受潮汐影响显著。河口的潮区界可达郭坑篁渡铁路桥,枯水期咸水界可达北溪的江东桥。根据资料,浦南站多年平均流量为264m3/s,Cv=0.26,Cs=2Cv,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3.26亿m3 ,多年平均径流深为981mm。由于九龙江北溪河流属山区性河流,地表土层薄,河床切割深,河道坡度大,地下水以河道排泄为主,

11、潜水蒸发量相对较小,所以,九龙江北溪河川径流量基本等于北溪的水资源总量,包括了山区的全部和平原区的大部分的浅层地下水。九龙江北溪水资源总量为96.1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6408万m3,与全省人均水资源3522m3相比,九龙江北溪水资源量比较丰富。2.3社会环境概况2.3.1漳州市社会经济状况漳州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毗邻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面对台湾,南临港澳,是福建最南端的一个地级市,辖1市2区8县。陆域面积1.29万km2,海域面积1.86万km2,海岸线长715 km,常住人口480 万人。近年来,漳州市坚持“海西建设,漳州先行”发展主线,全面实施“依港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

12、教兴市”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颁布后,为漳州加快发展崛起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2012年,漳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17.8亿元,增长12.6%。公共财政总收入205.48亿元,增长17.7%;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31.71亿元,增长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6.9亿元,增长33.3%。农业总产值558.85亿元,增长4.5%。规模工业增加值750.21亿元,增长16.9%;规模工业总产值2680.53亿元,增长17%。外贸出口69.9亿美元,增长7.7%。实际利用外资8.9亿美元,增长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1.06亿元

13、,增长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51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10389元,增长13.8%。多数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三位。2.3.2龙文区社会经济概况龙文区,福建省漳州市辖区,是1997年成立的县级区,是福建著名的侨乡之一,是闽东南重要的物质集散地,素以“鱼米花果之乡”著称。区内拥有丰富而优质的非金属矿产资源,截止2009年已探明优质淡水沙储量5000万m3,风化残积型高岭土500万吨,花岗岩1000万m3,地热资源呈带状分布在郭坑、朝阳一带,初步勘探是漳州第二大热田。九龙江北溪水质良好,是重要的饮水保护带已发现的郭坑镇院后金龟山矿泉,是优质的偏硅酸盐矿泉水,具有潜在的开发

14、。龙文区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繁荣。区内交通便捷,电力充足,通讯方便。程控电话达2万多门,可与186个国家和地区直拨通讯;3座11万伏变电站与省电网联网;设计能力为日供水15万吨的漳州第二自来水厂直供新区;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漳州污水处理厂已在区内建成;胜利路、新浦路、马灶路等城市干道已向新区延伸,将扩建南北走向5号路、东2号路、东3号路等。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区工业企业1400多家,初步形成木材加工、粮食加工、食品罐头加工、金属制品和建筑建材五大工业体系。生态环境十分适宜发展高优农业和生态农业,全区现有耕地41041亩,已形成蔬菜、畜禽、水果、花卉、食用菌等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商贸、旅游地产业为主

15、的第三产业呈不断上升趋势。2012年全年龙文区实现生产总值118.7716亿元,增长15%;人均GDP则高达67695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3.7:60.2:36.1调整为3.6:58.3:38.1。工业经济稳步增长,规模工业总产值161.8亿元,增长19%(现价);规模工业增加值46.9亿元,增长19.8%(现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完成144.5亿元,增长36.7%。消费市场日趋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亿元,增长25%;外贸出口4.5亿美元,增长4.6%;实际利用外资4550万美元。财政保障能力较快提升,分成前财政总收入17.4亿元,增长26%(分

16、成后8.87亿元,增长24.5%);地方级财政收入11.4亿元,增长21.1%(分成后5.87亿元,增长19.2%)。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50元,增长17%,总量和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3%,达到11500元,总量跃居全市第一。郭坑镇是漳州市首批重点卫星城镇,位于漳州市东大门,九龙江北岸。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鹰厦铁路贯穿全镇,郭坑火车站是闽南货物集散地、客货运输中心之一,通讯设施齐全,电力充足。2.4评价适用标准2.4.1环境质量标准根据2000年2月29日漳政2000综31号文件“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漳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漳州市环境空

17、气功能区划的批复”及漳州市城市环境规划修编(20002020)“声环境功能分区和环境目标”等要求,项目所在地的水、气、声功能区划如下: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见图2-2,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功能区划见图2-3。水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污水、给水横跨郭坑大桥,横跨九龙江北溪,九龙江北溪郭坑大桥上游2.5km处为漳州市漳糖水厂取水口,根据漳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九龙江北溪漳州市漳糖水厂取水口下游200m至下游江东桥,规划为渔业、工农业用水,属于水源二级保护区,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质标准,详见表2-1。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拟建工程位于郭坑镇(郭坑大桥南桥头至高速公路段

18、),根据漳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自2016年1月1日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详见表2-1。声学环境功能区划工程沿线经过管线经过浦口村、登科村及郭坑镇区等。临沿管线经过村落一侧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临交通干线九龙大道(207省道)一侧区域,声环境执行标准如下:临路侧建筑为三层及以上的,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执行4a类标准;临路侧建筑低于三层的,九龙大道(207省道)红线外30m范围内执行4a类标准。表2-1 项目所在区域

19、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明细表要素分类标准名称适用类别标准限值评价对象参数名称浓度限值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二级二氧化硫SO2年平均0.06mg/m3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空气日平均0.15mg/m3小时平均0.50mg/m3二氧化氮NO2年平均0.08mg/m3日平均0.12mg/m3小时平均0.24mg/m3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0.20mg/m3日平均0.30m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0.10mg/m3日平均0.15m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二氧化硫SO2年平均0.06mg/m3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自2016年1月1日起执

20、行日平均0.15mg/m3小时平均0.50mg/m3氮氧化物NOx年平均0.05mg/m3日平均0.10mg/m3小时平均0.25mg/m3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0.20mg/m3日平均0.30m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0.07mg/m3日平均0.15mg/m3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PH6-9九龙江北溪高锰酸盐指数6mgmg/LCOD20mgmg/LBOD54mgmg/L氨氮1.0mg/L声学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等效连续噪声LeqdB(A)2类:昼间60dB、夜间50dB临居住区4a类4a类:昼间70dB、夜间55dB临九龙

21、大道(207省道)区域项目所在位置图2-2 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项目所在位置图2-3 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图2.4.2污染排放标准根据项目性质结合区域环境功能区划,确定项目各类污染物排放应执行的标准。废水排放标准本工程为市政基础配套设施,污水管网收集的废水进入东墩污水处理厂,进管水质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中标准,详见表2-2。废气排放标准本工程主要在施工期产生施工扬尘,施工期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标准,详见表2-2。噪声排放标准项目施工场地边界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2、GB12523-2011)详见表2-2。表2-2 污染物执行排放标准类型执行排放标准污染因子及排放控制污水入管水质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中B等级标准CODBOD5SSNH3-N*500mg/L350mg/L400mg/L45mg/L废气施工期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标准TSP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 mg/m3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1、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 dB(A)2、当厂界噪声距离敏感建筑物较近,

23、其室外不满足测量条件时,可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并将噪声限值中相应值减10 dB(A)作为评价依据2.4.3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现状本项目纳污水体为九龙江北溪。本评价引用漳州市龙文区郭坑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福建闽科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2011年7月)中关于九龙江北溪的水质现状监测数据,监测结果见表2-3。表2-3 北溪水质水体监测数据一览表点位名称北溪1#北溪2#标准限值(类)pH值7.117.1469COD,mg/L 6.046.5715BOD5,mg/L2.22.43根据表2-3两个断面的监测结果,项目评价区域河段九龙江北溪pH值、化学需氧量、BOD5等监测值处于正常

24、水平,未出现异常现象,符合GB3838-2002类标准。大气环境现状为了解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评价引用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生活配套2011G11号地块(翼特丽景城)环境影响报告书(赣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2012年11月)中关于龙文区梧桥村大气监测数据,与本项目距离约为3.3km,监测时间:2012年8月5日-8月11日连续7天,大气监测结果见表2-4。大气监测点位本项目图2-4 大气监测点位图3.3km表2-4 大气监测结果检测时间8月5日8月6日8月7日8月8日8月9日8月10日8月11日GB3095-1996二级标准(日均)检测项目mg/m3SO20.0220.0230.0210.0220.

25、0170.0230.0230.15NO20.030.0320.0230.020.0310.0260.0280.12PM100.1150.1080.1210.1020.110.1080.10.15项目位于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由表2-4监测结果可知,评价区域大气环境质量SO2、PM10、NO2等能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中标准。声环境现状根据现场踏勘,项目所经过地块为主要为村落、工业区及农业用地等混合区,噪声主要为附近道路交通噪声。本工程为污水管线建设工程,为了解工程片区声环境现状,于2013年11月28日委托厦门建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噪声监测(具体监测点

26、位见图2-5,监测报告见附件6),监测结果见表2-5。表2-5 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监测点位监测值昼间夜间1#登科村(右)区域噪声64.651.62#登科村(左)区域噪声65.753.73#郭坑镇区域噪声64.352.3说明:项目监测点位第一排建筑物均在道路25m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由表2-3监测结果可知,九龙大道(207省道)区域符合4a类标准。2#3#1#登科村登科村图2-5 噪声监测点位图2.4.4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拟建铺设2条DN300污水输送管各900m(一备一用),铺设1条DN300给水管长度为900m,拟建工程位于郭坑镇(郭坑

27、大桥南桥头至浦口村段),管线经过登科村及郭坑镇区,项目不涉及提升泵站建设,项目沿线环境及现状见表2-4、图2-2。本项目属于线型工程,项目铺设2条DN300污水输送管各900m(一备一用),铺设1条DN300给水管长度为900m,环境敏感目标主要为沿线经过的居民点等。根据现场踏勘,具体保护目标分述如下:工程起点、沿线、终点附近的村庄、人群出行活动等应作为空气及声环境保护目标,重点关注项目施工期扬尘、噪声对保护目标的影响。工程沿线主要环境敏感目标见表2-5。表2-6 项目沿线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序号主要环境敏感点名称建筑方位,与管线最近距离功能区类别敏感目标现状图及监测点位图1 大气环境、噪声环境登

28、科村西北侧,3m;临第一排建筑声环境:2类;大气环境:二类九龙江登科村登科村污水管网给水管网郭坑镇2郭坑镇西侧,约10m临路第一排建筑声环境:2类;大气环境:二类3水环境九龙江北溪项目管线跨桥过项目水环境保护目标为沿线规划为渔业、工农业用水,属于水源二级保护区,类水标准浦口村桥面人行道现状给水管网起点(浦口村)登科村浦口村登科村项目起点现状(登科村)项目九龙大道现状给水管网九龙江北溪郭坑大桥给水管网九龙江北溪现状九龙江北溪图2-7 项目沿线主要环境现状图九龙江北溪现状项目终点3工程分析3.1工程概况3.1.1工程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郭坑镇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建设单位:漳州市龙文区城市建设开发中心建设

29、地点: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建设性质:新建工程规模:拟建铺设2条DN300污水输送管各900m(一备一用),铺设1条DN300给水管长度为900m。主要工程数量见表3-1,主要设备配置见表3-2。表3-1 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名称规格材料单位数量备注1HDPE污水管D300塑料m1800一备一用各900m2HDPE给水管D300塑料m900单条管线项目总投资: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80万元,占总投资的6%。建设期限:建设期限:本工程施工工期拟安排为12个月,即2014年5月初开工,2015年5月竣工。具体施工安排表见表3-2。表3-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名称2014年2015年56789

30、1011121234施工准备管道施工验收、资料整编3.1.2建设内容3.1.2.1污水、给水管网管径本工程工艺设计的管道直径均为为D300。管材管材均为HDPE排水管,具体管材的选择将根据各个地段的管道直径、管道压力、地质情况、施工要求、地段的重要性、穿障碍地段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确定。通常:钢筋混凝土管适用于内压较小、土层较差(必要时进行处理)、施工条件比较好、覆土较厚(须进行计算)以及顶管地段;钢管:用于内压较大、土层较差(必要时进行处理)、压力管过河(沉管施工工艺)、覆土较厚(须进行计算)以及顶管地段。管道基础根据管道材料、所处土层情况、覆土深度及地面荷载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管道基础。对于所

31、处土层为较好天然地基管道,钢筋混凝土管其基础型式为:砂垫层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管槽开挖及回填对于管道埋深不大、施工场地比较开阔、开挖沟槽和施工降排水对临近建(构)物没有影响的地段采用开挖明槽敷设管道开挖沟槽、敷设管道、沟槽回填。开槽埋管:采用机械开挖,当管槽挖至设计标高以上0.2m时,均采用人工清槽至设计标高,并随即施工管道基础。不得留待过夜,更不准遭水浸泡。管槽挖出得土方应妥善安排堆放位置,堆土应距槽边8m以外及土体滑裂面以外,堆土高度根据基坑支护稳定条件确定。超挖应用1:1级配砂石回填夯实至设计高程。沟槽支护:开挖深度3m时,可采用放坡或横列板支撑。放坡坡度1:11:2,开挖深度大于2m

32、时可采用多层槽,层间留台厚度0.8m。开槽深度大于3m时采用钢板桩支护。钢板桩除满足槽壁稳定外,还应有足够的插入深度保证沟底稳定。抗震度拟建管道位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3.1.2.3污水主次管线工程设计项目建设主要在于收集郭坑镇污水及给水供给,郭坑镇不当度设置污水处理厂,过江压力管近期敷设两条D300压力管,以一用一备的形式运营,远期采用两条D300压力管道同时使用的方式。过江压力管远期设计流速为1.35m/s,过江后的污水重力管网要承担190L/S流量负荷。项目收集该片区污水时拟在九龙大道北侧排水管处设置排水主管,片区污水采用污水压力管

33、进过郭坑大桥输送至南岸进入漳州市中心城区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东墩污水处理厂处理。拟建铺设2条DN300污水输送管各900m(一备一用),铺设1条DN300给水管长度为900m。具体管线综合标准横断面【九龙大道(郭坑大桥-高速公路段)】见图3-1,污水给水管道布置图见图3-2。图3-1 项目管线横断面布置示意图图3-2 污水给水管道布置图3.1.3施工组织(1)施工方式路面施工方式管网布置原则:按照路网布设,根据规划高程敷设,在满足管道不淤积流速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敷设坡度,减少管道埋设深度。管道通过九龙大道路面时采用开挖施工方式;穿越河流、水泥路时采用顶管施工方式。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排降水措施

34、,保证干槽施工,地下水位控制在槽底最低点以下0.30.5m。管道安装回填过程中槽底不得积水。基槽开挖后应尽快进行管基施工,不得使基底暴露过久。过桥施工方式根据郭坑大桥改建工程施工图资料,人行道下方留有两处高 350-374mm(含盖板厚度)、宽660mm的涵洞式空间。郭坑大桥改建工程施工图见图3-3。根据实地勘查,东侧人行道下靠近桥面的涵洞式空间内已于2012年10月完工的移动通信排管(光缆),西侧人行道下靠近桥面的涵洞式空间只是预留通信套管空间,未敷设任何管线。人行道西侧、东侧靠桥外边缘的涵洞式空间均暂未敷设任何管线。管道现状图见图3-4。项目过桥管网施工根据已预留管网空间进行人工敷设,不需

35、另外机械开槽。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排降水措施,保证干槽施工,避免将施工废水直接流入九龙江。管道安装回填过程中槽底不得积水。基槽开挖后应尽快进行管基施工,不得使基底暴露过久。图3-3 郭坑大桥改建工程施工图 西侧人行道路面现状 人行道下靠近桥面涵洞式内部现状图图3-4 管道现状图(2)施工营地、施工便道的设置本工程为给水、污水管道埋设,在原预留管线上施工,不占用土地。管网施工过程中需临时占地,便于开挖土方的临时堆放和施工材料、物资的运输,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租住在附近村庄或市区,不设员工临时施工营地;施工便道主要依托预埋管线现有九龙大道,开挖土方临时堆放于村道侧边

36、。本工程修复道路所用材料,如水泥、砂砾等尽可能利用当地材料,铺筑路面的水泥混凝土主要来自专业水泥混凝土拌和厂,本工程不专设砂石料场。3.2污染物产生环节3.2.1工艺流程简述项目工程建设工艺流程如图3-5所示。开挖管渠 敷设管道覆土及路面整理固废固废固废扬尘扬尘噪声尾气废水图3-5 工程建设工艺流程图3.2.2产污环节分析本项目拟建铺设2条DN300污水输送管各900m(一备一用),铺设1条DN300给水管长度为900m,拟建工程位于郭坑镇(郭坑大桥南桥头至浦口村段),管线经过登科村及郭坑镇区,项目不涉及提升泵站建设,工程污染主要表现在施工期扬尘、噪声、固废等对周围居民、人群出行带来的影响。施

37、工期废气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来源主要是:A、施工过程中地面的开挖、堆放和运输土方,以及运输、堆放和使用砂、水泥等建材产生的扬尘。B、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燃油排放的尾气。废水工程施工中排放的废水属于无组织排放的形式,主要有两类,一是为开挖基础时排出的泥浆水,以及冲洗机械和车辆产生的泥浆水,一般水量较小,没有排水途径,基本就地消耗;另一类是现场施工人员排放的少量生活污水,多数就地消耗,基本没有排放。固体废弃物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弃土、废弃的碎砖、石块、冲洗残渣、生活垃圾以及各类建材的包装箱、袋等。噪声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是管道埋设施工时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产生的噪声、运输机械噪声。污水管网的建设

38、工程地点比较分散,且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是无规律的,所以噪声影响面比较广。生态环境影响本项目拟建铺设2条DN300污水输送管各900m(一备一用),铺设1条DN300给水管长度为900m,拟建工程位于郭坑镇(郭坑大桥南桥头至浦口村段),施工开挖会造成地表破坏及水土流失。营运期该项目营运期污染主要有:污水管道下渗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3.3污染源产生情况分析3.3.1施工期污染源产生情况分析3.3.1.1大气扬尘施工期扬尘主要产生于施工开挖、回填,车辆运输将产生道路扬尘,主要特征污染物为粉尘。风力起尘量与施工场地的面积的大小、施工活动频率以及当地土壤中泥沙颗粒成一定比例,同时,还与当地气象条件如风速

39、、湿度、日照等有关。通过类比调查,未采取防护措施和土壤较为干燥时,开挖的最大扬尘约为开挖土量的1%,而在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和土壤较湿时,开挖的扬尘量约为0.1%,在大风情况下施工现场下风向1m处扬尘浓度可达到3mg/m3以上,25m处为1.5mg/m3,一般下风向60m处TSP可达标。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以上,在同样的路面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在同样的车速情况下,路面粉尘越大,扬尘量越大。机械废气本项目施工过程用到的施工机械,主要包括挖土机等机械,它们以柴油为燃料,都会产生一定量废气,包括NOx、SO2、TSP等,属无组织排放,这些废气的产生量不大,影响范围、时间有限,故

40、可以认为其环境影响比较小,可以接受。3.3.1.2废水项目污水工程施工队约20人,平均用水量按130L/(人日)计,其污水产生系数取值0.9,总污水量2.34t/d,施工期生活污水的产生浓度约为COD 450mg/L,BOD5 250mg/L,SS 220mg/L,NH3-N 35mg/L,预测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结果见表3-4。表3-4 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情况废水量污染物及产生量2.34 t/dCOD1.05 kg/dBOD0.58kg/dSS0.51 kg/dNH3-N0.08 kg/d项目不设临时施工场地,施工人员租住在附近村庄或市区,排放的少量生活污水依托其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

41、排放。工程施工中排放的废水包括开挖基础时排出的泥浆水以及冲洗机械和车辆产生的泥浆水,一般水量较小。泥浆水采用沉淀池处理,含油的冲洗废水应设置隔油沉淀池处理,处理后均可用于场地现场洒水,项目隔油池临时设置于设置于浦口村陆路地区。3.3.1.3噪声工程施工采用人工开挖和小型机械开挖,人工开挖噪声较小,约7085dB(A),施工主要噪声来源为机械开挖和运输车辆等,通过类比调查,各机械噪声强度见表3-5。表3-5 施工机械噪声源强一览表施工机械推土机挖掘机运输车辆噪声源强dB(A)8596809385903.3.1.4固废挖填方及平衡拟建工程位于郭坑镇(郭坑大桥南桥头至浦口村段),管线经过登科村及郭坑

42、镇区,项目不涉及提升泵站建设,给水、污水管沿九龙大道(郭坑大桥)埋设。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弃土等,开挖土方量较小。由于开挖路面产生的部分水泥块、渣基本不能用于回填,路面需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使得回填土方量比较有限,根据工程分析,本工程总挖方量为7920m3,填沙方量约2057.4m3,回填土方量约4115.4m3,总弃方量约2057.4m3。如果直接就地堆放,不仅对地表植被产生影响,形成裸露地表,并且随风产生扬尘。因此本项目弃土应及时运往政府指定的弃土场。采取适当的水土防护措施,并及时回复植草栽树。生活垃圾本项目包括建设期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预测参数为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0.8kg/d人,产生的生活

43、垃圾量约0.016t/d。3.3.1.5生态影响及水土流失土石方平衡项目埋设管线,全线约有1800m线路要开挖水泥路面,并把水管埋到路面下1.0m左右,因此需挖开路面宽度约2.0m,开挖沟槽深度约2.2m。铺设水管后部分用沙回填,部分利用挖出的土方回填,然后用砾石混凝土和混凝土分别铺筑路面垫层和路面,该垫层和路面厚度约为0.45m。因此:挖方量=1800 m2.0m2.2m=7920m3水管埋设体积=管长(管径/2)2=127.2m3垫层和路面体积=1800m2.0m0.45m=1620m3填方量=7920m3-127.2m3-1620m3=6172.8m3由于项目埋设水管,回填土方的1/3部

44、分用沙,以利于水管稳定,则回填土方量为4115.4m3。则总弃方量为2057.4m3。如表3-6所示。表3-6 土石方平衡一览表挖方总量m3水管体积m3填沙量m3填土量m3垫层和路面m3弃方总量m37920127.22057.44115.416202057.4本项目弃土应及时运往政府指定的弃土场。征土拆迁本项目管网工程用地为现有道路两旁铺设,不涉及新征土地。因此,该工程项目不涉及移民安置和房屋拆迁问题。生态影响及水土流失项目地处亚热带,夏季多雨,水土流失是非点源污染的一个主要方式。管线开挖、土地平整等过程中,导致表土裸露,局部蓄水固土功能丧失,从而导致水土流失。据资料介绍,经扰动的土壤与未经扰动的土壤比较,其侵蚀模数可加大10倍,若不采取植被恢复等措施,将造成水土流失。根据现状调查,项目所在地无裸露地表,管网敷设涉及用地均已硬化,项目建设水土流失小。拟建工程位于郭坑镇(郭坑大桥南桥头至浦口村段),管线经过登科村及郭坑镇区,项目不涉及提升泵站建设,拟建铺设2条DN300污水输送管各900m(一备一用),铺设1条DN300给水管长度为900m,管线走向均为道路用地范围内,植被仅为道路绿化植被,植物群落种类单一。区域的动植物没有国家保护的濒危物种,均为本地区常见的物种。本工程的建设不占用土地,但在施工期开挖,造成地表及植被的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