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系列之三:经济结构特征-12020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转型系列之三:经济结构特征-120201.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0/12/23,11/1/23,11/2/23,11/3/23,11/4/23,11/5/23,11/6/23,11/7/23,11/8/23,11/9/23,11/10/23,11/11/23,11/11/23,10/12/23,11/1/23,11/2/23,11/3/23,11/4/23,11/5/23,11/6/23,11/7/23,11/8/23,11/9/23,11/10/23,11/12/23,11/12/23,table_main 策略深度模板,郑联盛,13%,8%,-12%,-2%,-7%,3%,-27%,上证指数、沪深,table_indextrend1,-5%,0%,
2、-25%,-30%,CHINA SECURITIES RESE ARCH证券研究报告策略深度 经济结构转型系列研究(3),转型中的经济结构特征基于日韩的分析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性在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结构变化的过程中,经济结构中各个行业及其产能的变化是一个明显的结构演进的过程,同时也包括了很多经济结构的蜕变阶段。实际上,在经济运行中,经济潜在的增长之所倚即为经济结构中的不同产业,在结构转型过程中,不同产业之间出现一种结构性的演进,是一个主导产业变迁的过程。大结构的变化对于日本和韩国而言,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投资、消费和出口等重要部门的此消彼长是最为重大的结构问题,特别是消费和投资的替代关系
3、是健全经济结构的必然之举。日本和韩国在转型中消费部门的重要性都日益凸显,但是韩国转型之路相对坎坷,其成功的程度也远逊于日本。主导产业的演进在产业结构内部,更为重要的一个转变就是主导产业的变迁,这决定了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经济转型中,日本的主导产业从,投资策略010-85130208执业证书编号:S1440511080001发布日期:2012 年 2 月 1 日table_indextrend300 走势图-17%-22%,重化工业逐步升级为电子、电气机械、高端制造、汽车、家电、精密仪器等,日本产业结构出现一个高级化、合理化、大型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日本的主导产业更迭也相对顺利
4、地实现了。韩国在转型中主要以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度、资源节约度和出口可能性四个维度作为转型的基础,重点发展了电,上证指数沪深 300、深证成指走势图10%5%,沪深300,子电气、汽车、钢铁、石化和造船等主导产业。-10%,转型中的上下游关系日本在转型中进一步合理化其产业结构的上中下游关联性。一是中上游产业将出现一个兼并重组热潮;二是在第二产业内部,投,-15%-20%,资重点将从中游上端向下端发展,投资的重点将从中游向下游转移;三是第三产业增长空间更大,特别是消费普及和消费升级的潜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上游大型化、中游高端化、下游升级化以及中坚企业的兴起,带来了日本新的上中下游关系,并促进日本新
5、一轮繁荣。韩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初衷也是高级化、合理化,但是,在转型的经济冲击之下,韩国产业结构由于其增长模式和产业政策沿着固有的模式和方式进行,其转型之路更加坎坷,或者说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功。,沪深300,深证成指,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HTTP:/RESEARCH.CSC.COM.CN,策略研究,table_page,策略深度研究报告,目 录一、引言.2二、日韩转型中的三次产业结构.31、日本的三次产业结构.32、韩国的三次产业结构.4三、日本经济结构的观察.51、1965-1969: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共同繁荣.52、1969-1972:新兴产业弹性凸显.53、1972 年之后:新旧主导
6、产业的更迭.64、日本主导产业的演进.85、转型前后的日本产业结构.9四、韩国产业结构的观察.111、韩国产业结构的演进.112、韩国转型前后的产业结构.13五、转型中的上下游结构.141、日本转型中的中下游繁荣.142、上游的兼并重组.143、大型化:中下游的整合.163、中坚化.164、转型中的消费兴起:下游的繁荣.175、韩国转型中的中游膨胀:再走高投资的老路.182,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HTTP:/RESEARCH.CSC.COM.CN,策略研究,table_page,策略深度研究报告,图表目录图 1:工业化转型期日本三次产业结构变化.3图 2:工业化转型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7、4图 3:韩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产值和就业.4图 4:1965-69 年日本各行业产出变化率.5图 5:1969-1972 年日本各行业产出变化率.6图 6:1972-1980 年日本各行业产出变化率.6图 7:日本各行业产出指数波动之一.7图 8:日本各行业产出指数波动之二.7图 10:日本各行业产出指数波动之三.7图 11:1960-70 年日本各主要产品的产出增长倍数.10图 12:1975 年后日本电气机械、汽车、机械、精密仪器产出指数涨幅居前.10图 13:韩国主导产业.11图 14:韩国主导产业的演进.12图 15:韩国主要工业部门比较优势指数:重化工业相对轻工业上升明显.12图
8、16:日本并购重组数目.15表 5:日本十大集团和主要并购案.15表 6:日本中间企业的发展.17表 7:中坚企业可能出现的领域.18图 17:韩国制造业生产和运行率的周期性.19图 18:韩国资产投资周期.191,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HTTP:/RESEARCH.CSC.COM.CN,策略研究,table_page,策略深度研究报告,一、引言在经历了一个长达 20 余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同时也是完成了工业化起飞,上世纪 60 年代末期的日本和上世纪 80 年代末的韩国,都进入了一个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在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结构变化的过程中,各个行业及其产能的变化可能是一个明显的结构演
9、进的过程,同时也包括了很多经济结构的蜕变阶段。实际上,在经济运行中,经济潜在的增长之所倚即为经济结构中的不同产业,这是经济增长的脊梁。在结构转型过程中,不同产业可能出现一种结构性的演进。但是,根据熊彼特、罗斯托等人的理论和历史的研究,这种结构性的变化是一种结构式的渐进调整,而非质变,原因在于产业结构的刚性,即一个经济体的产业都是由主导产业为支柱的集群式的结构特征,主导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导经济的力量,不仅在于其规模之大,内部关联性之强,更在于其可持续性之久。一定程度上,我们所指出的经济转型及其结构特征实际上与主导产业及其辅助产业、新兴产业等的结构变迁是一个问题的两个视角。工业化理论之父罗斯托在
10、经济成长的阶段中对工业化及其相关的主导产业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指出主导产业是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较高增长率且能带动其他部门增长的产业,这些产业在较长的历史阶段中游快于其他产业的增长潜力和增长速度,正在或者已经在一个经济体中的产业结构占据优势比重,更重要的是还能将活跃的增长势头、具有潜力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广泛地漫化扩散至经济体系中的其他部门。在罗斯托的逻辑中,主导产业及其主导下的工业化进程具有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和旁侧效应,这三个力量集合而成为主导产业和工业化的扩散效应。这个扩散效应的大小,可以通过投入产出表及其相关的产业关联度得到提示。根据经济的逻辑和历史的经验,主导产业在经济逻辑中具有主导性
11、、扩散性和可持续性,是一段历史时期的经济主导力量,在长波周期的相对平稳阶段,主导产业的更迭是难以迅速完成的,一般都存在一个自我升级的过程,直至受到严重的要素约束,才会出现一个自我革命或被动取代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是在一个经济运行和产业政策双重的主宰之下进行的。而在本章,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经济运行的内生的结构转型的需要及其趋势。我们希望通过日本和韩国的现实发展,分析其在经济转型阶段中,经济结构是如何变化的。考察经济结构可以有很多种分析的渠道,比如上述的工业化主导产业的变化、各个行业在经济产出中的占比、整个工业生产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等等,甚至还可以通过投入产出表的变化来判断各个行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以
12、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为了更好地和中国工业化进程相结合,以及讨论相对中期的结构变化,我们仍然是以主导产业的变迁作为主要的线索,同时也会讨论其他方面的结构特征。2,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HTTP:/RESEARCH.CSC.COM.CN,策略研究,table_page,策略深度研究报告,二、日韩转型中的三次产业结构1、日本的三次产业结构日本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高速长波周期的复苏和快速增长时期,其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设备投资的加速和累积,即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其他发达经济体工业化进程相同的是,日本第一产业在这个历史阶段是处在一个下滑和萎缩的过程。以农业为例,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产业在
13、国民经济中处于支柱作用,1950 年农业的 GDP 占比超过 20%,整个第一产业的比重超过 30%。随后日本进入工业化进程,农业 GDP 占比下降至 1956 年的 12.5%,到 1971 年其占比仅为 4%。一般而言,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制造业产出的增长速度是三次产业中最快的,其在生产总值占比的提升速度直至最后的占比也是最高。在 1956 年之前,日本经济发展也是遵循这样的格局,制造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1956 年,日本宣布其经济终结了战后状态,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已经建立了较为扎实的工业基础。但是,1956 年之后,虽然制造业继续处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日本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尤
14、其是金融保险、不动产、运输通讯以及服务业等的发展更为迅速,这是日本工业化进程中与美国和英国出现不大一致的地方。1956 年,日本制造业的 GDP 占比为 34.5%,1971 年升至 41.1%,上升了 5.6 个百分点;与之相应的是,仅仅金融保险和不动产两个行业,其 GDP 占比从 1956 年的 7.6%上涨至 1971 年的 10.8%,提升了 3.2%个百分点。为此,在 1956 年至 1971 年之间,日本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中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两个产业共同成长成为经济的支柱。这为后来日本经济的海外扩张和工业化后期扩散效应的进一步发挥提供了产业结构方面的支撑。图 1
15、:工业化转型期日本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三次产业GDP占比(1956),三次产业GDP占比(197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资料来源:日本国民收入统计年报根据日本的经验,日本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理解为日本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化是与城市化进程相伴随的,工业化导致人口和资源向日本四个工业地带的积聚,从而引起相关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这也是工业化积聚效应的体现。虽然,2009 年以来,中国第二产业的增长和占比大幅提升,但是可以预计,如果中国顺利进3,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HTTP:/RESEARCH.CSC.COM.CN,策略研究,table_page,策略深
16、度研究报告,入工业化成熟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将会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第三产业的增长。笔者认为,中国经济随着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将迎来一个城市化下移的阶段,将与日本一样,迎来一个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时期,而第二产业将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图 2:工业化转型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变化70,6050403020100,197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1980,第三产业1990,资料来源:CEIC,日本统计数据手册2、韩国的三次产业结构由于韩国工业化进程相对较晚,其工业化准备阶段就更多地发展了第三产业,为此,工业化以来,韩国的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其在经济产出中的比重在 70 年代中期之后就超过了第二产业。在韩国经济转型
17、之后,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更快,其后 10 年的时间里面,第三产业的产出占比提高非常明显。但是,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提升速度没有其产出占比的提升快,同时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增长也不是很大,整体可以看到韩国经济的效率是在提高的。图 3:韩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产值和就业,1980,1990,2000,1980就业,1990就业,2000就业,706050,605040,403030,20100,2010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资料来源:CEIC,日本统计数据手册4,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HTTP:/RESEARCH.CSC.COM.CN,煤炭,纺织,食品烟草,
18、共用事业,造纸,精密机械,煤炭制品,制造业,化学工业,化纤,有色金属,化学工业(除医药),运输机械,钢铁,石油制品,金属制造,机械除交运设备,电动机械,策略研究,table_page,策略深度研究报告,三、日本经济结构的观察1、1965-1969: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共同繁荣1965-1969 年是日本工业化起飞阶段的繁荣高潮,相当于是 1962-1969 年日本所经历的一个中周期的繁荣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日本的工业化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经济增长水平高速增长。在行业产出方面,当时的主导产业-重化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五年间,日本机械、金属、石化、钢铁、化学工业以及有色等行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19、其产出指数扩张超过了 80%。但是,同期的煤炭、纺织、食品烟草、造纸等前主导产业的扩张规模十分有限,甚至煤炭等出现负增长。同时,新兴产业电动电子机械、精密仪器、运输机械、煤炭制品等新能源等行业的发展也十分良好。图 4:1965-1969 年日本各行业产出变化率1965-1969日本行业产出变化率200150100500-50资料来源:CEIC,日本统计数据手册2、1969-1972:新兴产业弹性凸显从 1969 年之后,日本进入了一个经济结构转型的结构,经济增长速度和工业产出的增长速都有所放缓,在这三年期间,日本制造业产出增长了 25.6%,年均增长约 8.5%,而 1965-1969 年日本
20、制造业产出增长了 82.3%,年均增长 16.5%。在转型阶段,日本行业产出出现了几个特点:一是原来的主导产业进一步萎缩,煤炭在三年内萎缩了 44%,当然这个与日本的资源禀赋相关,不过原来主导产业中的纺织、造纸、食品烟草等行业的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年均约 3-5%左右的增长率。二是当时的主导产业增长明显放缓,其中钢铁、有色等重化工业增长速度难以重启高速之态,机械、化工等行业也有所下降。三是新兴产业的增长速度显示更大的弹性,增长情况相对甚至绝对向好。其中,运输机械、煤化工等、电动电子机械等新兴行业增长速度领先。5,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HTTP:/RESEARCH.CSC.COM.CN,煤炭
21、,煤炭,纺织,食品烟草,钢铁,造纸,有色金属,制造业,精密机械,机械除交运设备,共用事业,化纤,化学工业,金属制造,化学工业(除医药),石油制品,电动机械,煤炭制品,运输机械,纺织,石油制品,食品烟草,化纤,金属制造,煤炭制品,钢铁,化学工业(除医药),有色金属,造纸,制造业,运输机械,共用事业,化学工业,机械除交运设备,电动机械,精密机械,策略研究,table_page,策略深度研究报告,图 5:1969-1972 年日本各行业产出变化率1969-1972日本行业产出变化率403020100-10-20-30-40资料来源:CEIC,日本统计数据手册3、1972 年之后:新旧主导产业的更迭经
22、历过经济转型之后,日本出现了不少的新兴产业,比如电动电子机械、精密仪器、汽车、煤化工等行业。当时,不同的新兴产业的状况却是不一样的。比如煤炭化工行业,本来是日本寄予重大希望的新兴产业,特别是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受到的能源约束更加凸显,日本决定发展新兴能源行业,煤化工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一个行业,为此在原油价格开始上涨之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至 1980 年,日本的煤化工行业却没有得到明显的发展。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日本是资源缺乏型经济体,煤炭化工的原材料仍然需要进口,瓶颈非常明显;二是日本企业对高油价逐步适应,特别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已经逐步适应,利润弹性也逐步显现。同
23、为新兴产业的精密仪器、电子电动机械在经济转型之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不到 10 年的时间之内,精密仪器、电子电动机械的产出增长了 300%以上,逐步成为日本新的主导产业。还需要重点关注的行业是:一是机械,在转型时日本机械行业受到明显的冲击,但是随后又快速增长,这可能反映了旧主导产业在转型过程中逐步升级了。二是公用事业,一直以来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这可能与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及消费的逐步兴起是相关的。三是医药行业,相对于化工行业整体的增长速度是明显的。图 6:1972-1980 年日本各行业产出变化率1972-1980日本行业产出变化率350300250200150100500-50资料来源:
24、CEIC,日本统计数据手册6,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HTTP:/RESEARCH.CSC.COM.CN,策略研究,图 7:日本各行业产出指数波动之一,table_page,策略深度研究报告,制造业,钢铁,有色金属,10090,50,机械除交运设备,电动机械,精密机械,458040703560305025,403020100,20151050,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资料来源:朴
25、昌根(1998)图 8:日本各行业产出指数波动之二,造纸,化纤,纺织,运输机械,化学工业,化学工业(除医药),140,90,8070,120100,608050,4030,6040,202010,0,0,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资料来源:朴昌根(1998)图 10:日本各行业产出指数波动之三,制造业,食品烟草,公用事业,350,石油制品,煤炭制品,煤炭,10090,8030070,
26、250200150,605040,3010020,500,100,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资料来源:朴昌根(1998)7,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HTTP:/RESEARCH.CSC.COM.CN,),策略研究,table_page,策略深度研究报告,4、日本主导产业的演进当一个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完成准备阶段之后,就基本建立起了初步的工业体系,各个行业都得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主导
27、产业出现了重大的转变:一是原有主导产业的重要性开始下降,二是部分新兴先导产业已经开始成为新的主导产业,且重要性不断提高,三是资源配置在新旧主导产业之间进行纠结,政府政策的倾向性作用开始显现。在完成工业化准备之后,如果该经济体的政治稳定,政策合理,那工业化进程往往都能进入一个起飞阶段,将迎来一个工业化加速的阶段,工业体系将从一个初级的阶段向一个相对高级的阶段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重化工业往往是工业化起飞的一个必然。罗斯托认为,如果没有经历一个重化工业阶段,工业化进程似乎显得苍白无力,工业化的基础不甚牢靠。上世纪 50 年代后期,日本进入工业化起飞阶段,钢铁、化工、石化、机械、汽车等重化工业快速发展
28、,而新兴的装备制造业、电子电气、精密仪器、家电等中游偏下新兴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而处于上游的产业则基本处于萎缩的状态,不过食品行业仍然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即可以看出,日本在工业化起飞阶段,是以钢铁、化工、石化、机械、汽车等重化工业作为主导产业,而在工业化成熟阶段,汽车、电子电动机械、精密仪器、机械等的主导性更加明显。同时,建筑业、服务业等保持相对稳定。表 1:日本工业化进程与主导产业的演进,时间阶段1945-19481948-19551956-19651965-19741975-1987,工业化阶段经济恢复期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后工业化时期,特征农林水产、纺织、食品纺织、农林渔、食品、普通机
29、械、基础化工、轻工制造、电力钢铁、石化、机械、化工、汽车、有色、电气电子、家电、电力、纺织、轻工制造汽车、钢铁、电子电气、建筑地产、家电、石化、机械、化工、仪器、有色电子电气、汽车、精密仪器、家电、机械、钢铁、石化、化工,资料来源:南亮进(2008,陈淮(1991)、崔岩(2009,日本通商产业政策史表 2:日本 GDP 中不同行业产值的占比电力天,农林,然气及,批发,金融保,房地产,运输通,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供水,零售,险业,业,信业,服务业,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2.6211.8310.629.919.398.848
30、.036.976.185.08,0.650.690.650.660.660.710.580.540.550.55,16.9617.2419.0820.2920.2220.8622.0822.7823.5224.58,11.0411.4311.3911.6711.8011.3810.5510.9111.4612.57,2.152.132.272.362.562.602.592.702.732.70,5.565.946.197.007.248.128.379.189.229.68,1.571.892.022.192.362.322.412.532.502.51,11.8712.0111.8511.
31、2111.3410.9810.6610.069.859.68,6.096.396.856.707.067.087.337.427.547.62,15.6314.8413.7613.5313.0713.5014.6115.1515.8215.28,8,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HTTP:/RESEARCH.CSC.COM.CN,策略研究,table_page,策略深度研究报告,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4.594.824.764.724.594.163.943.783.593.283.203.263.
32、243.233.06,0.550.530.510.450.420.470.500.480.430.450.420.420.380.340.31,24.5624.7625.9625.3724.5125.6225.6225.2525.5425.9426.1026.4626.6827.4927.96,12.7712.6512.5511.8812.6411.7411.1911.7011.4510.7410.7510.209.228.848.64,2.882.722.522.562.762.762.582.592.692.612.562.652.752.682.74,9.9410.5310.5410.5
33、710.6411.0711.4011.7712.1613.0312.8813.0013.0912.6112.24,2.973.693.483.073.463.453.784.154.003.823.763.694.054.364.53,10.049.9610.4111.1310.9311.1211.4611.5511.4211.4511.3211.1211.1111.2211.22,7.496.856.937.547.377.246.926.596.236.326.296.186.356.516.55,15.1515.4514.6014.6214.3213.8114.1813.7514.341
34、4.2114.4914.7915.2815.3915.87,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统计局,中信建投研发部5、转型前后的日本产业结构日本在工业化成熟阶段的主导产业主要基于:一是工业化起飞阶段对先导新兴产业的大量投资;二是日本新兴主导产业大多是基于出口导向型;三是长波周期繁荣带来的全球总需求的膨胀。1965 年之后,日本在工业化起飞阶段的过快的设备投资,特别是汽车、电气电子、家电等行业的投资并没有产生过剩,反而成为日本重要的优势。因为 60 年代,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美国经济也经历黄金发展期,而且美国作为货币中心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者之一,进口需求大幅提升。日本的工业产品具有成本优势,其出口
35、价格相对较低,迅速在美国等全球市场流行起来。另一个重要方面,日本并没有因此放弃结构转型的努力,反而加大了政策力度。这样,在投资积累、出口导向、外围繁荣和政策引导的多重利好的情景下,日本工业化从起飞阶段顺利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并迎来新的繁荣。在这个阶段的前期实际上是一种政策推动下的结构转型,日本主导产业从钢铁、化工、石化、机械等向汽车、高端制造、电子电气、家电、精密仪器等发展,在工业化起飞阶段的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高端制造、电子电气、家电、精密仪器等在长波繁荣的周期力量下将产能发挥到极致,也将日本经济推向了繁荣的巅峰,1966 年之后日本实现了历史空前的“伊奘诺景气”,增长区间长达 57 个月,直
36、至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到来。9,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HTTP:/RESEARCH.CSC.COM.CN,煤,炭,矿,业,渔,业,电,力,燃,气,食,品,纺,织,水,泥,造,纸,化,工,金,融,保,险,钢,铁,石,油,煤,炭,船,舶,机,械,建,筑,电,视,机,房,地,产,电,话,机,服,务,业,汽,车,业,铁,色,械,车,密,工,化,料,纸,维,织,品,食,械,造,钢,有,机,械,汽,精,化,石,塑,造,纤,纺,机,制,般,一,电,动,机,橡,胶,晶,体,管,GD,P,策略研究,table_page,策略深度研究报告,图 11:1960-70 年日本各主要产品的产出增长倍数201816141
37、21086420资料来源:战后日本经济社会统计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到来,严重冲击了日本工业化进程以及主导产业的选择,日本的重化工业面临严重的资源约束,特别是钢铁、石化、有色、化工等。为此,日本开始寻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降低对资源能源的依赖程度,日本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合理化时期,但这个过程是在工业化成熟阶段完成的。70 年代中期,日本重化工业开始致力于所谓的“减量经营”:一是降低重化工业的投资、生产和经营规模,比如粗钢产量从 1973 年的 1.2 亿吨降低至 1977 年的 1 亿吨;二是重化工业开始出现向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转型,提高附加值;三是重化工业开始出现大型化趋势,兼并重组掀起
38、一个浪潮。图 12:1975 年后日本电气机械、汽车、机械、精密仪器产出指数涨幅居前,140,1970,1975,1980,120100806040200资料来源:日本通商产业政策史在工业化起飞完成之后,经济要素的稀缺性开始显现,特别是人口红利已经到了甚至是过了最高峰值,还有资源、原材料、能源等要素约束日益显现。石油危机使得日本将主导产业转向了电子、电气机械、高端制造、汽车、家电、精密仪器等。10,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HTTP:/RESEARCH.CSC.COM.CN,农,林,渔,业,矿,业,运,输,通,讯,住,宅,商,业,业,业,水,制,建,电,通,造,筑,气,交,策略研究,table
39、_page,策略深度研究报告,表 3:,日本工业化进程与主导产业的演进,时间阶段1945-19481948-19601961-19691970-19811981-1989,工业化阶段经济恢复期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后工业化时期,特征农林水产、纺织、食品纺织、农林渔、食品、普通机械、基础化工、轻工制造、电力钢铁、石化、机械、化工、汽车、有色、电气电子、家电、电力、纺织、轻工制造汽车、钢铁、电子电气、建筑地产、家电、石化、机械、化工、仪器、有色电子电气、汽车、精密仪器、家电、机械、钢铁、石化、化工,资料来源:南亮进(2008),陈淮(1991)、崔岩(2009),日本通商产业政策史四、韩国产业结
40、构的观察1、韩国产业结构的演进韩国经济恢复阶段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化工和水泥。韩国经济从 1953 年开始恢复,但是,由于国内饥饿状态和强大的内部需求,使得韩国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直至 1958 年韩国开始实行财政稳定政策和工业发展规划,第二产业以其资源优势为立足点,发展“三白”产业,即棉纺织、面粉和白糖,同时开始发展工业设施部门,以化肥等普通化学品为主导的化工行业和以水泥、玻璃为主导的工业基础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工业化准备的第一阶段,即韩国政府的“1-5”计划,韩国的主导产业是工业基础设施行业,以电力、煤炭、水泥、肥料为主;在工业化准备的第二阶段,即“2-5”计划,韩国主导产业开始向制造业
41、倾斜,化工、石化、水泥和钢铁是主导产业。在近 10 年的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中,化工、石化、水泥、钢铁等成为韩国的主导产业,而棉纺织和农业等的主导地位逐步淡去。图 13:韩国主导产业,30,250,1961-66年韩国主要产品净增长(%):,25201510,1961年韩国主导产业:农林和低端制造业,200150100,水泥、发电、化肥、煤炭居前,55000,大米,鱼类,煤炭,水泥,化肥,钢锭,发电量,货运,资料来源:朴昌根(1998)11,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HTTP:/RESEARCH.CSC.COM.CN,制,造,工,业,金,属,电,子,车,辆,化,工,橡,胶,船,舶,水,泥,钢,铁
42、,汽,车,工,化,色,气,道,机,械,轻,重,有,电,铁,精,密,仪,器,策略研究,图 14:韩国主导产业的演进,table_page,策略深度研究报告,4,500,Dec-70,Dec-80,Dec-9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采掘,食品饮料,纺织,木材,石化,金属,机械设备,电气,精密仪器 交运设备,电气水,航运仓储 邮政通讯 金融服务,医药,资料来源:CEIC从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可以看出,在工业化之前的经济恢复和工业化准备阶段,工业化进程的经济体都出现一个新旧主导产业的更迭问题,在经济恢复阶段,主导产业一般是基于资源禀赋,特别是农林
43、渔业,以及低端制造业,比如纺织化纤以及工业化基础物质和设施等。而在工业化准备阶段,新兴主导产业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并替代原有主导产业成为新的经济主导力量。不过,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原有主导产业大部分并没有消失,仅仅是其重要性下降而已。当然,也有特殊的行业开始走向失落之路,比如韩国和日本的矿业等。韩国同样以重化工业作为依托,走出一条工业化起飞的道路。1973 年韩国成立了重化学工业促进委员会,负责制定重化工业综合计划和园区建设规划,并于 8 月宣布资本与经营分离、重化企业公开等六项原则,即所谓的“重化工业化宣言”。该计划致力于将资源和政策倾向于石化、钢铁、有色金属、船舶、机械和电子等六大战略产业,希
44、望通过政府主导,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主导产业的转换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韩国根据此前制定的机械工业、船舶工业、石油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以及电子工业等六个振兴法,在“3-5”和“4-5”计划的促进下,力促对这些产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并且以大批量生产体制作为促进原则,建立能产生巨大规模经济的大型工厂作为手段,使得韩国的工业体系迅速重型化。1971 年,韩国重化工业与轻工业的比重为 1:2,而 1976 年二者比重就转变为 1:1,重化工业率达到了 40.5%。图 15:韩国主要工业部门比较优势指数:重化工业相对轻工业上升明显,350,1970,1975,1980,3002502001501
45、00500资料来源:陈龙山等(1997)12,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HTTP:/RESEARCH.CSC.COM.CN,策略研究,table_page,策略深度研究报告,2、韩国转型前后的产业结构韩国在 1973 年开启重化工业发展道路之后,在“3-5”和“4-5”两个五年计划的促进下,重化工业快速发展起来,在 80 年代初期,已经成为韩国的主导产业。但是,韩国这种过度依赖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政策和政府干预,不仅造成了市场价格的扭曲和资源配置的低效,还导致严重的财阀经济,严重影响经济的效率和多元发展。与此同时,韩国开始面临资本密集型主导产业的发展瓶颈,即自主资源和配套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电
46、子和汽车行业尤为突出。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韩国开始致力于第三次产业转移,利用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组织的调整来改善主导产业的纵向配套能力,即发展基于韩国本土和国际市场的主导产业链,韩国政府开始致力于“技术立国”的产业发展战略。韩国主导产业的发展在工业化成熟阶段显得更加的复杂而多元,这也充分体现了工业化成熟阶段主导产业结构演进的复杂性。与日本相似,韩国的主导产业主要出现三个方面的重大转变:大型化、技术升级和减量经营。韩国减量经营的主要举措是取消 70 年代的 6 大工业振兴法,而以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业发展法作为替代,这也体现了韩国一贯的政府干预特性。与日本不一致的地方,日本的主导产业演进主要依
47、靠市场自主的力量,而韩国则通过政府三个产业集群的规划及其政策匹配加以实现的。通过综合考虑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度、资源节约度和出口可能性等,根据产业比较优势和产业政策思想变化,韩国将产业结构划分为三个产业群。第一个产业群包括水泥、纺织、石化、钢铁、家电、汽车和船舶。这些行业基本是夕阳产业或者成熟产业,但韩国仍然具有比较优势,通过技术升级、大型化、高级化,仍可以提高全球竞争力,发挥其出口主导产业的作用,特别是汽车、家电和船舶。第二个产业群包括重电机械、产业机械、电子、精密仪器、航空、计算机等工业,这些行业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韩国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吸收改良,同样成为韩国重要的主导产业支撑,特别是机械和
48、电子,韩国将其作为战略产业加以支持。第三个产业集群是能源、信息、新材料、医药生物、系统工程等。这些行业是成长性或未来行业,基本处于发展初期,是未来的可能主导产业,即所谓的先导产业。在韩国主导产业的演进过程中,第一产业群的汽车、家电、船舶、钢铁等仍然是韩国的主导产业,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第二产业群中的机械、电子也是重要的主导产业。但是,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韩国第三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地位尚不明显,相对而言,第三产业集群属于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韩国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劣势,特别是人力资源。表 4:韩国工业化阶段和主导产业的演进,时间阶段1955-19611962-1971,工业化阶段传统社会
49、经济恢复期,特征农产品加工、纺织、化肥、水泥等电力、煤炭、水泥、化工、钢铁13,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HTTP:/RESEARCH.CSC.COM.CN,),策略研究,table_page,策略深度研究报告,1972-19811982-19901991-1998,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钢铁、石化、电子、船舶、机械、汽车、有色金属电子、钢铁、石化、汽车、船舶、建筑地产、机械电子、钢铁、汽车、石化、船舶、建筑地产、机械、信息等,资料来源:郑德龟(2008,朴昌根(1998),陈龙山等(1997)五、转型中的上下游结构1、日本转型中的中下游繁荣根据日本的经验,当工业化从起飞到成熟阶段的转型中
50、,重化工业将出现大型化,由于技术创新的边际产出效应是在递减的,作为一个合理的应对,微观企业向横向和纵向实行兼并的倾向增强,以进一步扩大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另一个途径就是改变资本投放的方向,将更多的资本投向其他产业(将会产生新的企业,部分将成长为中坚企业)。作为投资的标的,微观企业最为关注的是该投资项目的成长性。在工业化起飞向成熟转移阶段,日本的经验是从中游向下游倾斜,从中游的上端向下端发展。我们认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演进和城市化的下移,将出现三个投资结构的变化趋势:一者,中游产业将出现一个兼并重组热潮;二者,在第二产业内部,投资重点将从中游上端向下端发展,投资的重点将从中游向下游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