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浅谈荒山造林技术.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3412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工论文浅谈荒山造林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理工论文浅谈荒山造林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理工论文浅谈荒山造林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工论文浅谈荒山造林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工论文浅谈荒山造林技术.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荒山造林技术 浅谈荒山造林技术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谈荒山造林技术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谈荒山造林技术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宜林荒山荒地是黑龙江省造林的主要地类。它们常与次生林、农田、牧场等相间存在,呈断续的带状、片状或团块状向平原延伸。关键词:荒山;树种;造林宜林荒山荒地,干旱,立地条件差。保证水分供应,是荒山荒地造林成活和成林的必要条件。因

2、此,所选用的整地和造林方法及抚育措施,都应该有利于保证栽植苗木的正常水分营养和提高对土壤中养分的吸入能力。为此,必须搞好调查设计,对各项技术措施协调配合,综合考虑,慎重对待,以期获得良好的造林效果。1树种选择以当地适生的乔木树种为主,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乔、灌木树种。在黑龙江省可选用红松、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紫椴、樟子松、赤松、云杉、圆头柳、白榆、黄榆、大青杨、小青杨、胡枝子等树种。2造林整地整地有利于蓄水保墒,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消灭杂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水、肥、气、热条件,为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树生

3、长创造适宜环境条件。不同整地方法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是不同的(见下表)。2.1水平沟整地。适于坡度较陡、土壤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荒坡。根据地形分片划段,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开沟,呈品字形配置。一般沟深0.30.5米,上口宽0.50.8米,底宽0.30.5米,沟长46米,沟间距离上下为1.52米,左右为0.5米。挖沟时先将表土堆在沟上,清除埂基草皮,用心土在沟的上方培成高0.3米、顶宽0.3米的土埂,再将表土填盖在植树的斜坡上。2.2水平阶整地。适用于侵蚀沟坡和坡面较完整的荒坡。方法是: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地里切外垫,修成水平阶面,或稍向内倾斜,外高里低,台阶宽1米,长35米,上下间距1.

4、5米,左右间距50厘米。在台阶中线或靠外1/3处挖坑栽树。2.3鱼鳞坑整地。适用于坡度较大、土壤比较干旱的坡地。鱼鳞坑呈半圆形,品字形排列。挖坑时先将表土刮向左右两侧,然后将心土刨向下方,围成弧形土埂,埂要踩实,再将表土放入坑内。一般大鱼鳞坑长0.8米,宽0.5米,深0.3米;小鱼鳞坑长0.5米,宽0.3米,深0.3米,土埂高度0.150.20米。2.4穴状整地。适于坡度较缓的荒坡成片造林及带状造林。穴的直径50厘米,深2025厘米。干旱陡坡沙土地穴面可外高里低;湿润坡壤土地带穴面略呈丘形。2.5高台整地。适于有间歇性积水的缓坡地段。筑台高度为30厘米左右,高台面积11米或12米不等。一般公顷

5、8001200块,适于植生组栽植。2.6筑埂整地。适于面积较大的五花草塘,季节性积水的苔草低湿地,筑埂前开沟排水,火烧杂草。筑埂宽1.4米,埂间距2米,沟深30厘米,筑埂方向与排水沟斜交。3造林技术造林时期:春季树木萌芽前12周,或当土壤化冻深度达2025厘米时早春顶浆造林成活率高。造林方法:用壮苗植苗造林,成活率高,苗根要始终保持湿润状态,苗根接种菌根菌泥浆能提高成活率,并耐瘠薄,增强抗逆性。在干旱瘠薄的荒山还可用容器苗造林。植生组栽植:在筑高台上栽植,每块为一植生组,每组栽植35株,三角、四角或四角加中心配置。造混交林:将主要、次要和灌木树种配合好,进行窄带(35行)混交比纯林优越。如落叶

6、松与水曲柳混交,其根量比纯林多1倍,叶面积比纯林增大2.5倍,混交林水曲柳高生长量为纯林的133.7%142.3%;径生长量为纯林的117.6%142%;立木蓄积为纯林的1倍以上。混交林中落叶松的生长也显著好于纯林。4幼林抚育根据幼树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以"五先五后"的原则进行。即先抚育头年造的,后抚育当年造的;先抚育高生长短促型树种,后抚育高生长持续型树种;先针叶后阔叶;先小苗后大苗;先杂草多的后杂草少的。如红松属于高生长短促型树种,高生长期在5月上旬至6月末,约50-60天,在生长期内及时除草松土,才能促进红松高生长。一般速生树种抚育3年,慢生树种抚育4-5年。当年造林

7、第一次抚育,着重扩穴、培土、扶正踏实,发现瘦弱受害苗及时补栽。第二次抚育穴状割草,平缓地以苗为中心直径1米割草松土,将幼树充分暴露出来,使害鼠无隐藏条件。第二年及以后的抚育也要达上述目的。对集中连片或与草原交界的人工林,应每隔50100公顷开设一条3050米宽的防火隔离带,对集约经营、防火阻隔与巡逻、交通运输、保护森林等都有好处。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

8、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

9、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

10、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