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高考试题的启示思考备考复习策略(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据历史高考试题的启示思考备考复习策略(1).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根据历史高考试题的启示思考备考复习策略,交流话题,一、09年备考我们的安排和策略,二、结合对09年试题的感悟谈10届复习备考策略,一、09年备考我们的安排和策略,1、复习安排:三轮复习(1)2010年3月前,第一轮。(2)2010年3-4月,第二轮。(3)2010年5月,第三轮。2、模式及侧重第一轮:模块专题式复习,专题+扫描。达到对基础知识的记准、记全、记牢的基本要求,构建专题知识结构。达到对基本能力的史论结合、活用知识、以史为鉴的基本要求。最终实现抓基础、促能力、提分数的目标。第二轮:断代通史式复习,通史+特征。着眼于通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巩固各阶段的专题知识体系,理清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把
2、握阶段特征,力求多角度认识历史知识,建立起合理通达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第三轮:时政热点与学科综合,综合+回归。结合学科主干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和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进行综合练习;回扣课本,强化知识,查漏补缺。,(一)对09年高考试题的感悟 1.必须严格遵循考试说明指导意见进行复习。2.必须重视教材,夯实基础知识,重视对主干知识的理解。,二、根据对09年试题的感悟谈10届复习备考策略,3.重视构建知识框架,明确阶段特征。找准完整的知识结构的重要支点和由此产生的核心价值观,才能使历史内容具有学习的意义。4.学会用多元史观解读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或历史现象。,5.注重考查能力,尤其阅读与提取有效信
3、息能力亟待加强。,6.鼓励学生独立自主表达,论从史出。鼓励学生依据对材料的理解表达各种不同的观点、见解,杜绝学生脱离史实、事实的凭空发挥。,7.突出人文意识,反映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8.对症下药,规范答卷比知识记忆更重要。,“让勤于读书的孩子不吃亏,让善于思考的孩子得到认同,让具有良好答题规范的孩子得到高分”。,(二)根据对09年试题的感悟谈10届复习备考策略1.依“纲”据“本”,把握复习方向以考试说明为准则,其总体特点是通史与专题相结合,它明确了考试范围。以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相关教材内容为依托,以09试题为蓝本,紧扣高考命题方向。2.重视教材,夯实基础知识,重视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怎样夯
4、实基础知识,加深对主干知识的理解?(1)明确目标:全面扫描,立足基础,着眼能力,依据“纲标”,活用教材,突出重点,强化主干。(2)确定抓手:以“点透、线通、面全”为抓手,达到对基础知识的记准、记全、记牢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基本的学科能力,力求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1)实现“点透”,夯实基础,专题过关“点透”是指历史事件、概念等知识点分析透彻和全面。如时代背景,原因分析、主要目的、方法措施、性质意义、作用影响等。基本做法:,教师将把课标内容题目化,让学生动笔把主干知识整理一遍,加深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将必修教材每课的“课前提示”问题化,并运用本课内容进行解答,培养问题意识,
5、掌握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历史概念解析化。编制对应考纲考点的练习题,强化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临近高考回扣课本。,(2)做到“线通”,重视知识框架,把握阶段特征,合理解释历史现象。“线通”:指某知识点在不同时期的表现连成一线。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以知识纵向归纳为主,注重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的分析并形成小专题。做法:在注重对基础知识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基础上,善于把历史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处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便于理解、记忆。充分利用课本目录和导言:每一本书都有目录,是这本教材编写的体系与知识结构,如果知识框架搞清楚了自然有了整体印象,不会无头绪。
6、对模块的整体结构就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不会觉得特别凌乱而没有头绪。导言:每个模块都有“导读”,每个单元前都设有“单元导语”每课前都设有“导引”,既概括了主线、揭示了重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在大通史的视野下,实施小专题突进战略。依据通史,勾勒小话题,在话题的阐释中掌握知识,习得方法,感悟历史。知识点不一定多,但一定要有主题,而这个主题又要依据课标、指导意见和现实社会的发展。比如中国古代史中,官僚机制及其政治效率;小农经济的价值和困境;儒家思想的前世今生等。,整合教材,按照考纲的历史顺序,结合教材编排顺序,让学生把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相对独立的专题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对某一段历
7、史,某一个历史事件有全方位的认识,也就是从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的角度去理解。从这个层次来说,就是新课程回归老教材的过程。,(3)力求“面全”,能够合理概括出历史阶段特征,学会对历史现象作出多元解释“面全”有两层含义:一是概括出同一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历史阶段特征。如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民族、文化等。做法:以某一历史阶段为例按章节顺序理清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把握阶段特征,合理解释历史现象(丁肇中的名字的故事)。,二是能够对历史现象作出多元解释。常用的史学范式与相关理论:文明史范式:生产力范式;现代化范式;全球史范式(整体史范式)。革命史范式:社会史范式:,文明史(范式),生产力
8、范式,现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力;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政治现代化(主要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市场化),文化现代化(主要是理性化和科学化),社会生活现代化(如城市化),世界由分散到整体,工业文明将世界变成“地球村”,文明史观,纵向,横向,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必修二: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活领域的文明,必修一:人类社会政治领域进程中的文明,必修三: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文明,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从自然经济到市场化,从专制政
9、治到民主化,从人治到法制化,从迷信愚昧到科学化,(4)优化历史思维,关注能力的培养(5)解题能力和书面表达的规范训练 如答题格式,材料的概括提炼、解题技巧和方法、术语规范、语言表述准确等。做法:实化复习答题过程。复习教学中要注意让过程和答案“有形呈现”,使答案定型、明晰、有序、质化,具有考试答题的“仿真”性,增加信息(答案)的刺激强度,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予以接收和储存。在阶段性考试中设置卷面分。严格打分:学生对照标准答案给自己打分,或找你的“竞争对手”打分。强调更正,每人必须准备错题本。(6)加强学法指导,探索导学途径,有效的方法比什么都重要。主要做法:“三定”:时间、内容、学生。“
10、三限”:限时、限量、限分。“三矫”:对练习、作业、考试出现的问题必须及时矫正。“三升”:知识结构、纵横联系、学科能力的升华。,(8)细节与执行力是取得良好成绩的保证。历经几十年的高考锤炼,高考备考从战略上来讲,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战术策略基本上也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最后起到决定因素的无非是战术思想的贯彻是否彻底,细节是否到位,管理是否到位,学习知识是否到位,意志是否坚强。因此,关注细节是否到位,管理是否到位,比教好,教到位更重要。,(7)学生为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复习环节落实与分析有效性的关系。处理好课堂听与记的关系。课后及时巩固与整理的关系。方法与成绩的关系。,预祝各位教安!
11、,第三轮复习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学生回归课本自主复习。做法:编写对应的考纲解读把课标内容细化,分列成若干考点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进一步提升能力,尤其对第三轮知识回归有积极的作用。设计出一套用于回扣课本的问答式的练习题,这套练习题既要依据课程标准又要依据考试说明,既要忠于课本又要高于课本,既要回扣基本知识又要反映能力的要求。,如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基本问题来回归课本,强化知识:19531957年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的背景、特征、成果、和苏联是否有关系?三大改造中,农业、手工业是如何走向集体道路的?民族资本主义是怎样“变成”国营经济的?为什么说三大改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
12、?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走向了什么道路?1956年党的“八大”会议上,规定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党的任务是什么?,1958年“左”倾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否是一回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分别属于什么范畴?后果?19601962年的经济调整是否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19661976年“文革”经济状况如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内容、意义?改革的内容农村责任制是变更的生产关系还是生产力?现在的农村土地是集体的还是个体的?责任制的意义?城市改革的目标、结果?十四大规定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十五大有什么理论创新?简述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逐步形成、发展
13、、扩大的?开放的目的?“走出去”是否属于开放?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取得了什么成就?从建国到今天,中国是怎样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的?,设计台词:这不是我的错!,没有学会像前人那样的认识与探究客观世界、反思主观认识的经历和体验,没有回到历史“现场”,更没有把握阶段基本特征。,怎样解析历史概念?1.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2.史实性的基本定位,对过程性知识的把握,演化、影响3.同类概念相互间的关系、异同 例:布雷顿森林体系(1)含义:二战后期,根据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组建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时间1944-1973年。,(2)背景:1929年大危机以来,国
14、际金融秩序陷入混乱,危机世界秩序;大战即将结束,为恢复和稳定发展经济,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稳定的、有效运行的金融秩序;大战使欧洲进一步衰落,美国实力急剧膨胀,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世界经济蓝图;战争期间,美国通过“租供法案”向同盟国提供大量的军火,也乘机占领了西欧各国及其附属国的广大市场,为美元的霸权地位创造了条件。(3)形成:1944年7月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4)内容: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5)实质:实质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
15、体系。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形成的美国主宰的国际金融体系,它确立了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6)作用:稳定了国际金融秩序,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有利于国际经济贸易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使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便利美国对外经济扩张。,(7)解体:随着西欧、日本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责任,宣布贸易与黄金脱钩、贬值。1971年尼克松政府宣布放弃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宣布实行浮动。体系虽然解体,但美元依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8)评价: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
16、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这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基础上,适应其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有利于美,国对外进行贸易扩张和资本输出,为控制世界经济和掠夺其他国家提供了方便。(9)相关问题链接:问题1: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与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何异同?不同: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是根据国际协定而形成的,是反法西斯胜利的产物;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是交易制度、交易习惯和国内法缓慢发展起来的结果。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
17、固定汇率关系。伴随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还第一次组建了世界规模的金融机构。,相似之处:都实行金(金汇)本位制(或都以黄金为货币发行的基础);都是以一国货币作为国际货币;都反映了某各国家对世界经济的控制能力。温家宝在2009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致辞:这场危机充分暴露了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和治理结构的缺陷。要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鼓励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问题2:中国政府对建立新的国际金融新秩序提出的建议反映了怎样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什么要求?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对危机要协调一致,共同应对;广大发展中
18、国家要求增加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改变旧的以某一国货币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重视教材夯实基础,把握主干重视理解,认识:“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高考试题无论如何选材,落脚点还是教材主干知识。教材主干知识掌握不好,即使审题准确也难得高分。,4.学会用多元史观解读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或历史现象。高考命题主流史学观念的变化: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高考命题,主要体现了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的特色。20世纪九十年代的高考命题,主要体现了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践是检验历史、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特色。近年的高考命题,主要体现了文明史
19、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使观。,注重能力和方法培养,体现三为目标是取得优秀成绩的关键。能力:重在正确的多途径获取信息;应用历史思维与解决问题过程;感知与积累史实,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参与和学会学习;方法:学会论从史出、注重学习和探究方法、多角度认知、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情感:民族精神、人文精神、世界意识。从近几年新课程的高考试题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材料式命题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主导趋势。09年试题32分。做法:历史教学、历史学习要回归史料!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表达依据材料得出的自己的认识。学会用材料去印证教材的观点。,学会从历史材料得出结论比死记教科书的观点结论更重要!,09高考学生答卷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表现:历史概念不清、基本史实识记不准确。目前高考阅卷普遍是采“点”不“采意”的办法。采点更客观,成本最低。“点”从何来?教材主干知识。2、语言表达不佳。表现:语言表达严重缺乏学科特点、课本中的语言不会运用、抓不住得分点和关键词。3、答题层次不明晰。表现:审题不清。很多问答题是一题中两问甚至多问,对两问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不清;一些考生不能做到一问分一个层次回答这样必须遵守的规矩或规范。4、书写不够规范给阅卷教师增加负担,造成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