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文化 杨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侗族文化 杨丹.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侗族人口分布及语言,我国侗族共有约296万,为中国第12大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湖北的思施等地。贵州为侗族人口第一大省份,有侗族约163万人,占侗族人口的55.01%,占贵州少数民族人口的12.21%,占全省人口的4.62%,侗族是次于汉、苗与布依族列贵州第四大民族。贵州的侗族主要分布在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剑河、三穗、镇远、铜仁、江口等县(市)和玉屏侗族自治县.南侗:黎平、从江、榕江、广西三江、湖南靖州 北侗:天柱、剑河、湖南新晃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多通汉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原无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花开人正欢,香气惹人醉;人
2、醉舞宜轻,人恋成双对。一江春水流,万树桃花缀。谁面似桃红?侗女歌声脆。楚天遥(侗族),二、侗族饮食文化,一奇:杂异的食源瓜果有刺梅、猕猴桃、乌柿、野杨梅、野梨、藤梨、饱饭果、刺栗、大王泡,以及松村嫩皮、桑树嫩皮、香草根等。其中,栎木的果实可做成豆腐,“香树”的皮可洁白牙齿,油茶树上长的“茶泡”是天然的酸甜汁。饮料主要是家酿的米酒和“苦酒”,以及茶叶、果汁。据粗略估计,侗族的常见食料不少于五百种,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长的,草中爬的,只要能吃,无不取食,二奇:无菜不酸侗族嗜好酸味,“吃鱼吃肉皮包骨,酸汤泡饭肥鲁鲁。”“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倒窜。”“无菜不腌、无菜不酸”三奇:欢腾的宴席最有特色的要
3、数客人进寨时特殊的迎宾仪式“拦路酒”了。,总之:大致可用三个字来概括:“杂”(膳食结构)“酸”(口味嗜好)“欢”(筵宴氛围),侗家名食谱:打油茶 油茶是一种可以充饥的食品,具有清香爽口、脆甜味浓的风味特点和提神醒脑、帮助消化、解除疲劳、治疗轻微感冒腹泻疾病等作用。煮油茶原料:茶油 阴米花 花生 黄豆等,“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最为隆重的传统待客方式,无论哪村哪屯哪家,只要客人踏进门槛,侗家主妇就会立即打油茶。,侗家牛瘪、羊瘪,“牛瘪”、“羊瘪”又被称为“百草汤”。据宋代朱铺著溪蛮丛笑记载:“牛羊肠脏,略洗摆羹,以飨食客,臭不可近,食之则大喜。”治胃病 能美容益内脏,侗族腌鱼,侗乡腌鱼,是黔东南侗
4、乡农民以稻田鲤鱼作为原料,经精制加工的传统咸鱼食品,能长期贮存食用。风味独特,由咸、麻、辛、辣、酸、甜六味组成,吃起来骨酥肉软,味极鲜美香郁,食后开脾健胃,生津助消化。油煎、火烤,或直接取食均可。,腌制工具:1.腌桶 2.压石 3.压垫板片 制作时间:一般在农历八九月份,白露以后,天气凉爽,温度适宜,这时选出的田鲤(河里捕的也可以,但其它鱼腌后质量差),壮肥饱满,腌成咸鱼,色泽光亮,质量好。,侗族腌鱼,侗族腌鱼,侗家红肉,红肉:又称紫血肉,将猪腹腔内的淤血烧烤或油炸好的猪肉片精制而成,吃前五分钟拌入猪血最佳,“拦路酒”侗家人在进入寨子的在门楼边设置“路障”,挡住客人,饮酒对歌,你唱我答,其歌词
5、诙谐逗趣,令人捧腹,唱好了喝好了,再撤除障碍物,恭迎客人进门。,三、侗族服饰,1:紫色节日 2:白色夏季 3:黑、青春秋冬,侗族妇女最讲究的装饰品。她们擅留长发,用红头绳扎发盘在头上再包黑纱帕,脑后别上银簪、银梳,头戴银盘花、银头冠,耳吊金银环,头饰和银饰,头上包蓝、青、白三色的花格帕,包法呈圆环状,上大下小。上衣为大襟,无领,短小紧身,袖小。上衣的颜色,盛装为紫色闪光的侗布,便装为浅色或白侗布。系方格腰带。裤青色或与上衣用料致,裤脚宽大。脚穿胶草鞋或草鞋。,男子服饰,黎平银朝侗族古老的盛装,绣饰精美华丽,婚嫁及重大活动时穿用,现今犹存其富丽堂皇的光彩。叶片式帘裙,令人追忆起原始时代人们编草叶
6、为裙的情景。帘裙上绣饰的“滚圆形龙纹”,反映出侗族对龙蛇的崇拜。,侗族银朝衣,侗锦,侗族服饰,侗族服饰,侗族服饰,侗族服饰,四、侗族三宝之一:风雨桥,侗族风雨桥: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拔地而起。风雨桥又称花桥或福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苗寨喜欢依山而立,侗寨则大多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现了石拱桥、石板桥、竹蔑桥等。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风雨桥。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侗族风雨桥,侗族风雨桥,侗族风雨桥,侗族三宝之二:鼓楼,鼓楼是侗乡具有
7、独特风格的建筑物,侗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集中居住的特点,较大的侗寨上千户人家,小者三、五十户。侗寨鼓楼一般是按族姓建造,每个族姓一座鼓楼。如果侗寨族姓多,往往一寨之中同时有几个鼓楼并立。鼓楼以杉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拨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鼓楼通体全是本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这充分表现了侗族人民中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鼓楼下端呈方形,四周置有长凳,中间有一大火塘;楼门前为全寨逢年过节的娱乐场地。每当夏日炎炎,男女老少至此乘凉,寒冬腊月来这里围火,唱歌弹琵琶、讲故事。侗寨有坐鼓楼的习俗。特别是春节期间,村村寨寨聚集鼓楼广场,
8、吹芦笙,对歌作乐。或以侗族民间传统故事为题材,自编自扮侗戏,登台演唱。鼓楼是侗寨老年人教歌、青年人唱歌,幼年人学歌,民间老艺人传歌编侗戏的集中场所。百年木楼身不斜,一身杉木坚似铁”,侗族鼓楼,侗族鼓楼,侗族三宝之三:侗族大歌,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
9、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青歌赛:婵之声组合,五、侗族节日:萨玛节,侗族萨玛节流传于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及周边的侗族地区,主要以榕江县车江侗族萨玛节为代表。萨玛节(祭萨)是南部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风俗的遗留。萨玛是侗语译音,萨即祖母,玛意为大,萨玛可汉译为大祖母(又称萨岁),她是整个侗族(特别是南部方言地区)共同的祖先神灵的化身。侗族认为祖先神威巨大,至高无上,能赋予人们力量去战胜敌人、战胜自然、战胜灾害,赢得村寨安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因而对之虔诚崇拜,奉为侗族的社稷神。,侗族节日:
10、花炮节,花炮分为头炮、二炮和三炮,每炮都系上一个小铁圈,花炮在空中爆炸时,铁圈也被高高抛起。当铁圈落地时,人们便按传统比赛规则奔跑冲撞、争抢铁圈,场面异常火暴刺激,被称为“东方的橄榄球”。比赛不限时,以将铁圈交到指定地点的为胜方,三炮两赢的一方获得最后胜利。头炮为丁炮,寓意人丁兴旺;二炮为财炮,寓意财源广进;三炮为贵炮,寓意加官晋爵。,侗族节日:斗牛节,斗牛节”是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侗家喜欢斗牛村。村寨寨都饲养着善斗的“水牛王”。“斗牛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二月或八月里逢“亥”的日子里举行,肇兴侗寨侗乡第一寨,肇兴侗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居民1000余户,6000多人。200
11、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2007年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小黄侗寨侗歌之乡,小黄侗寨位于从江县高增乡后坡的山顶上,距高增乡约15公里,距从江县城20多公里。小黄包括小黄、高黄、新黔三个寨子,有600多户、3000多人。小黄的侗歌在侗乡中很有名,侗语称之为“嘎小黄”,即“小黄的歌”。,小黄侗寨被称为“侗歌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侗族旅游景点:小黄侗寨,三宝侗寨珠郎娘美,三宝侗寨位于榕江县车江乡,距县城5公里,包括车寨、恩荣堡等十村九寨,侗寨由大小不一的寨子连成,分上、中、下宝寨,合称“三宝侗寨”。2648户13197人,侗族为主,是全国侗族人口居住最密集的地区,亦杂居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里侗寨 中国计划生育第一村,占里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的从江县,距从江县城仅20公里。生育观 神秘的“换花草”,占里侗族劝世歌,祖祖辈辈住山坡 没坝子也没河 种好田地多植树 少生儿女多快活 家养崽多家贫困 树结果多树翻根 养得女多无银戴 养得崽多无田耕,占里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