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价模型专题讲座PPT(2).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40194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PPT 页数:231 大小:71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评价模型专题讲座PPT(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1页
信用评价模型专题讲座PPT(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1页
信用评价模型专题讲座PPT(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1页
信用评价模型专题讲座PPT(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1页
信用评价模型专题讲座PPT(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用评价模型专题讲座PPT(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评价模型专题讲座PPT(2).ppt(2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用评价模型,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苗敬毅,题外话,1。对专业的认识:信用评级、社会征信、商誉评估、行业研究。2。要确定目标:考研、就业。3。就业:理论上的就业方向评级公司、银行、企业、政府。实际的就业方向。职业资格证书。4。考研:如何复习。,题外话,5。如何学习,具备什么能力学习能力。6。本课程的要求(掌握简单方法、熟悉信用评价方法的基本内容、了解现代方法)。,题外话,7。使用教材:信用风险度量度量与管理(叶蜀君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企业信用评级基于国外经验的中国体系研究(夏敏仁、林汉川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银行信用分析手册(乔纳森.戈

2、林著,王欣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信用风险模型基于EXCEL和VBA平台(冈特.勒夫勒 彼得.N.波施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12月)。,题外话,8。本科生和研究生进入信用评级行业需要的主要能力(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经济学、经济论文的写作能力.9.独立思考、社会价值、目标追求、义无反顾、真正有成就的人。,第一章 信用评价模型概述,1 信用1.1 信用的内涵信用的中文解释:一是:信任使用二是:履行诺言,实践承约,从而取得别人信任三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多产生于货币和商品交易的赊销或预付之中。前两种是社会学解释,第三种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解释。,第一章 1.1

3、信用的内涵,信用的广义内涵:指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主体之间建立起来的以诚实守信为道德基础的践约行为。它是从道德范畴、伦理学方面来理解信用的,是一切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基础,而且是一种基础性的社会联系。,第一章 1.1信用的内涵,狭义的信用内涵:指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它是从经济、金融以及法律的范畴来理解信用的。,第一章 1.1信用的内涵,经济学中信用的标准定义: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即借贷双方凭借借贷契约,以借贷方式实现货币、商品或劳务单方面转移的交易。它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不用立即付款就可获取资金、物资、服务的能力,是在一定期限内,受信方与授信方以契约形式

4、对上述能力的双方约定。,第一章 1.2 信用关系的构成要素,信用关系的构成要素有:信用主体、信用客体、信用内容、信用工具和时间间隔等。信用主体:信用作为特定的经济交易行为,要有行为的主体,即行为双方当事人,其中转移资产、服务的一方为授信人,而接受的一方则为受信人。授信人通过授信取得一定的权利,即在一定时间内向受信人收回一定量货币或其他资产与服务的权利。受信人则有偿还的义务。,第一章 1.2 信用关系的构成要素,信用客体:信用作为一种经济交易行为,必定有作为交易的对象,即信用客体。这种被交易的对象就是授信方的资产,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信用内容:指在信用交易行为的发生过程中,授信人取得

5、一种权利(债权),受信人承担一种义务(债务),没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也就无所谓信用。,第一章 1.2 信用关系的构成要素,信用的流通工具:信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需要表现在一定的载体上(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这种载体被称为信用流通工具。,第一章 1.2 信用关系的构成要素,作为载体的信用流通工具,一般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返还性:商业票据和债券等信用工具,一般都载明债务的偿还期限,债权人或授信人可以按照信用工具上所记载的偿还期限按时收回其债权金额。(2)可转让性:即流动性,指信用工具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买卖。(3)收益性: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为其持有者带来收益。,第一章 1.2 信用关系

6、的构成要素,时间间隔:信用行为是在一定时间间隔下进行的,没有时间间隔,信用就没有栖身之地。,第一章 1.3信用的基本特征,金融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信用的基本特征。金融属性:信用的金融属性包括收益性和风险性两个方面:(1)收益性。信用活动可以带来收益,获得收益是信用活动的目的。信用活动带来的收益有三种:一是固定收益。指授信方按事先规定好的利息率获得的收益。固定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名义收益,是信用工具票面收益与本金的比率。,第一章 1.3信用的基本特征,二是即期收益。也被称为当期收益,指按市场价格出卖时所获得的收益。三是实际收益。指名义收益或当期收益扣除因价格变动而引起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后的真

7、实收益。(2)风险性。为了获得收益提供信用,同时必须承担风险。授信方不仅要考虑能否获得利息收入,还要对本金能否收回的风险进行评估。,第一章 1.3信用的基本特征,文化属性:信用是一种文化,不同的民族(或者国家地区)对信用有不同的理解,因而不同民族(国家或地区)的信用文化就会存在差异。例如:中国传统信用文化特点是量入为出;西方信用文化特点是透支和超前消费。,第一章 1.3信用的基本特征,社会属性:首先,社会心理层面是信用的社会属性的一种重要体现。信用关系的产生是建立在相关主体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信用体现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次,信用还体现一种社会关系。信用既是个体行为又是发生在信用关系建

8、立的双方之间的社会关系的体现。,第一章 1.4信用的作用,信用的积极作用:(1)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信用具有调剂作用。通过信用的调剂作用,资源可以及时的转移到急需它们的地方,使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开发利用,从而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第一章 1.4信用的作用,(2)推动经济的增长一方面,通过信用的调配,可以将社会上的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将消费性资金转化为生产性资金,直接投入到生产领域中,扩大投资规模,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信用可以创造和扩大消费,即经济学所讲的引致需求,通过消费的增长刺激生产扩大和产出增加,也能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第一章 1.4信用的作用

9、,(3)促进社会资金的有效利用信用的存在使得借贷更容易实现,从而引起资金向投资收益更高而风险更小的项目转移,既可以为投资项目筹集必要的资金,又可以使资金所有者获得一定的收益。,第一章 1.4信用的作用,信用的消极作用:(1)信用带有风险性。信用的风险性是指以信用关系规定的交易过程中,交易的一方不能履行给付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2)信用会导致经济泡沫。经济泡沫是指资产或商品的价格较大幅度的偏离其实际价值。,第一章 1.4信用的作用,经济泡沫的开始是资产或商品的价格暴涨,价格暴涨是供求失衡的结果,即这些资产或商品的需求急剧膨胀,极大地超出了供给,而信用对膨胀的需求提供了现实的购买力和支

10、付能力的支撑,使经济泡沫的出现成为可能。,第一章 1.5信用的分类,信用通常被分为:公共信用、商业信用、个人信用(或消费者信用)、国家信用、投资信用。公共信用:是社区提供给各种政府机构的一种信用,它用于帮助这些政府机构实现其政府功能。在西方国家,公共信用是各级政府的举债能力。,第一章 1.5信用的分类,商业信用:是指在商品销售过程中,一个企业授予另一个企业的信用。具体来说,商业信用是一个组织在经营过程中的诚信和信誉程度的综合性反映。它体现该组织在经营活动中的特征、经营方式、信誉状况、信贷能力和在市场中的公众形象。,第一章 1.5信用的分类,银行信用:是指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社会各界提

11、供的信用。消费者信用或个人信用:是指消费者以对为了偿付的承诺为条件的商品或劳务的交易关系。,第一章 1.5信用的分类,国家信用:是以一国的中央政府为主体,按照信用原则筹集资金和对外举债。国家的偿债能力是由税收来保证的。投资信用:一般指一些金融机构或私人基金向企业提供的相对较长期的信用,它们多数是没有经过保险或足够抵押担保的。,第一章 2风险,2.1 风险的内涵风险定义:风险是指在决策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决策方案在一定时间内出现不利结果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遭受的损失的程度。它包括损失的概率、可能损失的数量以及损失的不确定性三方面内容。,第一章 2.1风险的内涵,风险内涵的7种观点:(

12、1)现代决策理论将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括客观不确定性和主观不确定性。(2)统计学家认为风险是客观实际与理论预期的偏差。(3)古典决策理论认为风险是某一事件未来可能结果的不确定性。,第一章 2.1风险的内涵,(4)部分学者认为风险是一种损失机会或损失可能性。(5)信息论认为风险是对信息的缺乏程度。(6)部分学者认为风险是可能遭受的损失量。(7)韦伯新世界辞典:首先是损失的机会、其次是损失的概率度、再次是可能损失的数量。,第一章 2.2风险的类型,(1)根据操作结果,风险可分为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可分散风险:指通过联合协议或者风险分担协议可以使不确定程度降低的风险。不可分

13、散风险:指通过联合协议并不能使不确定程度降低的风险。,第一章 2.2风险的类型,(2)根据载体不同,风险可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财产风险:指导致财产损毁、灭失或贬值的风险。人身风险:指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疾病而引起的人的伤残或死亡等风险。责任风险:指行为主体因为行为上的疏忽或过失,依法对他人遭受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承担责任的风险。信用风险:指以信用关系规定的交易过程中,交易的一方不能履行给付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第一章 2.2风险的类型,(3)根据风险的性质不同,风险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是指风险承担者遭受了因风险而引起的损失却没有获得任何收益,

14、它所导致的结果有两种,包括损失或无损失。投机风险:是指风险承担者可能会遭受损失也可能会获得收益,它导致的结果有三种,包括损失、无损失和获利。,第一章 2.2风险的类型,(4)根据风险发生的原因不同,风险可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客观风险:是指实际的结果与未来的结果之间的相对差异和变动程度,这种相对差异越大,风险也越大。主观风险:指由于人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所引起的不确定性。,第一章 2.2风险的类型,(5)根据根源不同,风险可分为经营风险、战略风险和财务风险经营风险(也称为 操作风险):是指企业为了形成竞争优势、增加股东的价值而自愿承担的一种风险。战略风险:是指由于政治环境或经济环境的根本性变化而

15、产生的风险。财务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上的金融变量发生变化而导致公司遭受损失的风险。,第一章 2.2风险的类型,(6)根据损失发生的根源不同,风险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指由于自然现象和物理现象造成财物的损毁或人员的伤亡的风险。社会风险:指由于个人或者团体的异常行为造成损失的风险。经济风险:指经济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因对市场判断失误或投资行为不当导致损失的风险。政治风险:指由于政治因素引起社会动荡而导致损失的风险。技术风险:指因为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风险。,第一章 2.2风险的类型,(7)根据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风险可分为可承受风险和不可承受风险

16、可承受风险:是指行为主体在对自己承受能力、财物状况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确认能够承受的最大损失的限度,低于这一限度的风险称为该行为主体的可承受风险。不可承受风险:是指风险已经超过行为主体所确认的能够承受的最大损失限度。,第一章 2.3风险的特征,风险的特征:(1)对立统一性风险与收益总是相伴的,高风险高收益。(2)相对性风险具有相对性,不同风险所隐含的风险水平会有所差别。(3)客观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发生转移并超越人们的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人们可以认识到风险的不确定性,却很难从根本上消除它。,第一章 2.3风险的特征,(4)偶然性和必然性风险的基本特征是不确定性,因此风险发生

17、的时间和结果都是不确定的、偶然的,且导致风险发生的各种因素也都是不确定的和偶然的。但是随着风险识别与度量技术的进步以及大量历史数据的支持,人类在看似混乱的风险当中仍然能够发现其中内在规律。因此,风险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第一章 2.3风险的特征,(5)复杂性风险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自然、社会现象,直到目前,人类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约束和减小风险,不可能彻底消除风险。(6)时限性任何风险都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时间间隔越短,不确定性就越小;时间间隔越长,不确定性就越大。,第一章 2.4风险的评估与控制,风险评估步骤:(1)建立数据库(2)测度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测度损失频率是为了知道损失

18、次数的概率分别。测度损失幅度的最新标准是风险值。风险值:是指在既定的容忍水平下,投资组合在最不利的情况下遭受的最大损失。(3)评估风险水平(4)估计财务风险,第一章 2.4风险的评估与控制,风险控制的方式:(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指:当投资项目风险潜在威胁发生的概率很大、不利结果比较严重、而且又无其他策略可以采用时,投资者主动放弃该项目的行为活动。(2)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风险承担主体有意识地通过各种合法手段将其承受的风险转嫁给其他主体。,第一章 2.4风险的评估与控制,(3)风险分散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方法。(4)损失控制损失控制是指在损失发生前采取措施减少致损事故

19、发生的概率,甚至消除损失发生的根源;若损失已经发生,则在损失发生后减少损失的严重程度。,第一章 3信用风险,3.1 信用风险的含义信用风险:是指以信用关系规定的交易过程中,交易的一方不能履行给付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本课程所指的信用风险不仅包括客观信用风险,即客观违约风险;而且包括主观信用风险,即非对称信息下的主观违约信用风险。,第一章 3.2 信用风险的理解及其认识,3.2 信用风险的理解及其认识对信用风险的不同理解(1)现代信用风险观点与传统信用风险观点的比较传统信用风险来源:主要源自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由于贷款流动性差,缺乏活跃的二级市场,银行对贷款资产的价值通常是按照历史成本

20、而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只有在违约实际发生而且不能挽回经济损失后,银行才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做出调整。,第一章 3.2 信用风险的理解及其认识,现代的信用风险既包括客观信用风险,即客观违约风险,也包括主观信用风险,即非对称信息下的主观违约信用风险。(2)狭义的信用风险和广义的信用风险的区别狭义:从经济学或金融学角度理解,通常指信贷风险。广义:指所有因违约而发生的风险,即包括合同当事人不能完全履约或者直接不履约带来的风险。,第一章 3.2 信用风险的理解及其认识,(3)信用风险的外延若对信用风险进一步扩展理解,则信用风险还包括主权风险。主权风险:指债务人所在国家采取某种政策(如外汇管制)后,导致债务人

21、不能履行债务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风险。结算前风险:指在结算前就已经发生的风险。结算风险:指在结算过程中发生的不可预料的风险。,第一章 3.2 信用风险的理解及其认识,(4)信用风险与信贷风险的区别及联系信贷风险是指在信贷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借款,造成放款人本金和利息损失的可能性。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联系:信用风险与信贷风险的主体是一致的,均是由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发生变动给银行经营带来的风险。区别:信用风险既包括信贷风险,又包括存在于表内、表外业务的风险。,第一章 3.2 信用风险的理解及其认识,对信用风险效用的认识(1)信用风险的负效用信用风险直接影响着现代经济生活的各个方

22、面,给经济主体带来直接的和潜在的损失,同时也会对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进出口的稳定与均衡发展。,第一章 3.2 信用风险的理解及其认识,(2)信用风险的正效用信用风险的正效用表现在促进效率和风险警示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信用风险可以促使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高管理效率,为金融市场的运行增添活力。另外,信用风险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亦对相关主体具有警示作用,能够对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第一章 3.3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信用风险的系统性、内源性、不对称性和累积性四个方面。(1)系统性系统性风险即整体性风险,是由宏观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而引

23、起的。系统性风险造成的后果具有普遍性。对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实际上是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宏观经济状况做出的判断。(2)内源性信用风险的内源性是与外源性相对的,带有主观性的特点,并且无法用客观数据和事实证实,因此,要对它进行有效的管理,难度较大。,第一章 3.3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3)不对称性当某一主体承受一定的信用风险时,该主体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损失是不对称的。例如股票预期收益和预期损失是对称的,而债券持有者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损失是不对称的。(4)累积性信用风险的累积性是指信用风险具有不断积累、恶性循环、连锁反应、超过一定的临界点会突然爆发而引起金融危机的特点。,第一章 4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方法的发

24、展,4.1 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方法的发展历程国际上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方法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受债务危机影响,银行普遍开始注重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在此基础上,巴塞尔协议诞生了。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之后,一些大银行认识到信用风险仍然是关键的金融风险,并开始关注信用风险度量方面的问题,试图建立度量信用风险的内部方法与模型。提出了信用度量术模型(Credit Metrics)。,第一章4.1 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方法的发展历程,第三阶段:1999年6月3日,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发布关于修改1998年巴塞尔协议的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对银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提

25、供了更为有效的选择。首先,对已有方法进行修改,将其作为大多数银行计算资本的标准方法,并且对某些高风险资产,允许采用高于100%的权重。其次,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Credit Metrics等信用风险计量模型。但是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模型的有效性等方面的原因,信用风险的计量模型当时还不能在最低资本限额的制定中发挥明显作用。巴塞尔委员会希望对已有模型进一步修正和检验后,能够使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得到广泛应用。,第一章4.1 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方法的发展历程,第四阶段: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范围的金融风险出现了新特点,即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所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

26、因素联合造成的。金融危机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综合模型以及操作风险的量化问题,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界开始重视对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研究。,第一章4.2 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方法的发展动因,世界著名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J.P.摩根的信用度量术模型(Credit Metrics)麦肯锡公司的宏观模拟模型瑞士银行金融产品开发部的信用风险附加模型Credit Risk+KMV公司的KMV模型,第一章4.2 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方法的发展动因,发展动因:(1)旧的巴塞尔协议难以满足需要巴塞尔协议:以资本充足率(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为核心的银行监管要求。三个方面的内容:资本的定义、风险资产的计算、

27、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第一章4.2 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方法的发展动因,(2)传统信用评估方法成本太高(3)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开始走向融合结构化金融合约:通过构建一个结构化方案,将非流动性的金融资产转变成可交易的流动性的金融资产,比如担保抵押贷款和资产支撑证券等。,第一章4.2 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方法的发展动因,商业银行利用衍生工具可以改变贷款的风险结构。信用衍生工具的主要特点是分离和隔绝信用风险,其主要过程包括:再造信用风险、转移信用风险、规避信用风险。常见的信用衍生工具包括:信用违约工具违约互换、信用违约期权和赔偿协议等。总回报互换也称为贷款互换。信用关联票据信用差价工具信用差价期权和远期

28、交易指数互换,第一章4.2 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方法的发展动因,结构化金融和信用衍生工具将非流动性资产转换成了具有一定流动性的资产,因而导致信用风险向证券市场转移。(4)金融数学理论得到快速发展(5)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得到快速发展,第二章 信用风险度量的定性分析方法,1.专家分析方法1.1专家分析法内涵专家分析法指在信用评级过程中,由经过长期训练、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依赖他们的专业技能、主观判断力和对某些关键因素的权衡,确定被评价对象信用等级的方法。5W方法:借款人(Who)、借款用途(Why)、还款期限(When)、担保物(What)、如何还款(How)。5P方法:个人因素(Personal

29、)、目的因素(Purpose)、偿还因素(Payment)、保障因素(Protection)、前景因素(Perspective).,第二章 1.2专家分析5C要素分析法,1.2专家分析5C要素分析法(1)5C要素品德和声望(Character)、资格与能力(Capacity)、资金实力(Capital or Cash)、担保(Collateral)、经营状况和经营环境(Condition)。(2)要素内涵:品德与声望:主要指借款人偿还债务的意愿及诚意。资格与能力:首先专家必须确定借款人是否具有申请贷款及签署贷款协议的资格及合法权利。其次,应分析借款人的经营管理能力。最后,要关注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30、。,第二章 1.2专家分析5C要素分析法,资金实力:主要指借款人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即资产的价值、性质和变现能力。如负债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有形资产净值等财务指标。担保:主要指抵押品及保证人。资产可以用作贷款担保和抵押品,有时申请贷款也可由其他企业担保。有了担保抵押,信贷资产就有了安全保障。,第二章 1.2专家分析5C要素分析法,经营状况和经营环境:主要指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其外部的经营环境。前者属于企业自身能够决定的内容,包括企业的经营特点、经营方式、技术情况、竞争地位、市场份额、劳资关系等。后者非企业所能控制,其范围涉及面很广,大至政局变动、社会环境、商业周期、通货膨胀、国民收入水

31、平、产业结构调整等,小至本行业发展趋势、同业竞争状况、原材料价格变动、市场需求转换等。,第二章 1.3专家分析方法的工作步骤,专家分析方法的工作步骤包括:第一步:确定借款人(公司或企业)为何需要这笔贷款,这笔贷款申请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当前银行的政策和偏好。第二步:对该公司(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尤其是分析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分析公司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财务能力、流动性,以确定过去公司的业务有没有出现过大的起伏波动以及将来是否有这样的趋势和主要风险因素等。,第二章 1.3专家分析方法的工作步骤,第三步:对该公司(企业)的试算表进行分析,因为该表是编制公司资金平衡表和损益表等财务报

32、表的最基本信息来源,通过其可以找出那些隐藏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非正常交易。第四步:对公司所处的行业结构状况进行认真分析,分析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家的行业政策政府对该行业的管制状况和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导向等;同时,还应分析公司在该行业的地位、竞争能力、竞争优势和竞争力的持续性。,第二章 1.3专家分析方法的工作步骤,第五步:根据调查的情况,撰写信贷审批所需的资料,包括客户评价报告、信贷业务调查报告、项目评估、担保评价报告等。第六步:进行会议审批,根据上报的信贷业务资料、信贷官员对信贷做出是否同意的审批决策文件。第七步:经审批同意后,要认真准备和签署信贷合同文书。在准备这些文件时,应把所有的相关问题尽

33、量考虑进去,如提款条件,对债务、投资和担保品扣押权的限制性规定、财务比率和契约,母子公司间担保以及违约条件等。,第二章 1.3专家分析方法的工作步骤,第八步:贷款的发放和回收。银行要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同时要行使贷款使用监督权,对贷款进行检查,确保按期回收。信用分析过程的流程图,第二章 1.4常用的财务比率,第二章 1.5对专家方法的评价,(1)专家方法实施的效果不稳定专家方法依赖具有专门知识的信贷官员,因而这些信贷官员本身的素质高低和经验多少将会直接影响该项制度的实施效果。(2)专家方法存在主观性、随意性和不一致性的问题不同的专家在分析影响信用的因素时很难确定共同的标准,造成信用评估的主观性

34、、随意性和不一致性。不同的银行在信用评估时对“5C”中的不同因素所赋予的权重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个银行不同信贷官对同一个借款人的评价也是不尽相同的。,第二章 1.5对专家方法的评价,(3)专家方法为银行带来大笔开支要维持这样的专家方法需要相当数量的专门信用分析人员,随着银行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其所需要的信用分析人员就会越来越多。对新老信用分析人员进行不间断的培训和教育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4)降低了银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专家方法与严格的等级制度密切相关,专家方法的应用会加重银行的官僚作风,使银行难以适应具有复杂、灵活和多变特征的金融市场的挑战。,第二章 1.5对专家方法的评价,(5)加剧了银行

35、信贷组合方面过度集中的问题在专家方法下,有些专家在成为专家前需要在某一行业或某类客户范围内进行较长时期的分析研究、经验积累,这就造成了该专家会对某一行业或某类客户有着强烈的偏好,选择的客户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就加剧了银行贷款的集中程度,必然给银行带来潜在的风险。,第二章 2主观评级方法,2.1骆驼评级体系(1)“骆驼”评级体系标准“骆驼”评级体系是目前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信用状况等进行的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和指标化的综合等级评定制度。五项考核指标:资本充足性(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

36、nt)、盈利水平(Earnings)、流动性(Liquidity)。首字母合成“CAMEL”,是“骆驼”的英文单词。,第二章 2.1骆驼评级体系,“骆驼”评级体系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金融机构“资本的充足程度、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水平和流动性”等五项考评指标,采用五级评分制来评价商业银行的经营及管理水平(一级最高、五级最低)。其分析涉及的主要指标和考评标准是:第一、资本充足率(资本/风险资产),要求这一比率达到6.57%。第二、有问题放款与基础资本的比率,一般要求该比率低于15%。第三、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员工素质、处理突发问题应变能力和董事会决策能力、内部技术控制系统的完善性和创新服务吸引顾客

37、的能力。,第二章 2.1骆驼评级体系,第四、净利润与盈利资产之比在1%以上为第一、二级,若该比率在0%-1%之间为第三、四级,若该比率为负数则为第五级。第五、随时满足存款客户的取款需要和贷款客户的贷款能力要求的能力。流动性强为第一级,流动性资金不足以在任何时候或明显不能在任何时候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的分别为第三级和第四级。,第二章 2.1骆驼评级体系,第六、在上述基础上如果综合评价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则为第一级或第二级,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为第三级、第四级,不合格的为第五级。第七、对一、二级银行监管当局一般对其今后发展提出希望性的建议;对三级银行监管当局要发出正式协议书,由被考评行签署具体计划和措

38、施;对四、五级银行则发出“勒令书”,命令银行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停止做什么,这是一种严厉的管理措施。,第二章 2.1骆驼评级体系,第八、“骆驼”评级体系的特点是单项评分与整体评分相结合,以评价风险管理能力为导向,充分考虑到银行的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层次,是分析银行运作是否健康的最有效的基础分析模型。(2)骆驼评级体系的具体内容、指标与方法,2.2评级方法,信用评级:对公司就某一债务或相关责任在债务工具的有效期内及时偿付的意愿及相对能力的评判。传统贷款评级:直接以企业财务与经营数据为依据,是简单财务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结果。现代信用评级:依托于能够更为精确度量风险的各种模型,评级结果对贷款决策具

39、有更为直接具体的意义。,2.3信用评分方法,信用评分方法:将反映借款人经济状况或影响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若干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用特定的方法计算出综合分值或违约概率值,将其与基准值相比来预测其信用风险的高低,并据此决定是否给予贷款以及贷款的条件。,2.3.1Z及ZETA计分模型,回归模型是一个以制造业的财务比率为基础的多变量模型,通过分析一组变量,以组内差异最小化和组间差异最大化为原则,根据不同的统计标准选入或舍去备选变量,从而得出Z判别函数。,从备选变量到最终变量的过程:(1)观察各种函数的统计显著性,包括确定各独立变量的相对贡献。(2)评估相关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3)观察各变量预测的准确度。

40、(4)专家进行分析判断。,Z和ZEAT模型的运用价值:第一,信用政策。缺乏内部风险评分系统的机构可以通过ZEAT的分值段与实际违约经营相结合的评分系统制定信用政策。第二,信用评审。在借款者信用质量上升或下降时,模型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预警信号。第三,放贷。该类模型所提供的风险评估方法成本低而且速度快。通过利用分值与违约率之间的一致关系,可以在定价模型中考虑目标信用差价和意外损失。,第四,证券化。模型提供了可靠且一致的信用语言,利于商业信贷机构的分层和结构化以实现证券化。,2.3.2信用评分模型的构建方法,1.判别分析2.多元判别分析3.Logit分析判别方法4.神经网络分析法5.聚类分析法6.K

41、近邻判别法7.层次分析法AHP,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7.1 引言J.P.摩根财团:信用度量术模型(credit metrics)KMV公司:以EDF(预期违约概率)为核心手段的KMV模型瑞士信贷银行:信用风险量化模型credit risk模型,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麦肯锡公司:信用组合观点模型风险管理模型的应用对国际金融领域风险管理的影响,以及这些模型在金融监管,尤其在风险资本监管方面应用的可能性。,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7.2 KMV模型KMV模型建立:由美国KMV公司(现在由穆迪投资服务公司收购)创立并商品化。理论基础:布莱克(black)、斯科尔斯(schole

42、s)、默顿(merton)期权定价模型(BSM模型),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KMV公司先驱者改进了BSM模型,将其应用于有关授信与贷款投资组合管理,并在评价公司法人信用与多元化公司贷款商品应用方面取得成绩。进一步分析评估企业的信用风险。利用改进的期权定价公式计算违约距离。,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7.2.1 KMV模型的基本思想创新:从借款企业的股权所有者的角度来看待企业借款偿还的激励问题,即把股东对公司的股权看做是一种期权。(用脚投票的问题)BSM模型计算要素: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V、资产市场价值的波动率,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解决途径: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和企业资产的市场

43、价值的“结构”关系企业资产波动性与企业股票价值波动性之间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和BSM模型计算预期违约概率(EDF),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现货、远期、期货、期权从企业股权所有者的角度考虑的贷款偿还问题图71 企业股权随资产价值变化的损益图72 企业债权随资产价值变化的损益图73 欧式看涨期权的损益图74 欧式看跌期权的损益核心问题:图形一样,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美式期权(到期前都可执行)、欧式期权(在规定时间执行),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C=S*N(d1)-PV(K)*N(d2)上式中N(d)表示累计正态分布S-表示股票当前的价格K-表示期权的执行价格PV-代表折现,

44、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KMV基本思想:把公司权益和负债看作期权,而把公司资本作为标的资产,即把公司所有者权益看做看涨期权,负债看作看跌期权,公司价值套用期权定价公式计算。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密切相关,而违约概率是与债务额和债务公司资产结构相关的内生变量。,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KMV公司认为只有当公司价值低于某个水平时,违约才会发生,在这个水平上的公司资产价值被定义为违约点(default point,DPT),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7.2.2 KMV模型的理论基础KMV模型:建立在期权理论基础上,他认为公司之所以违约是因为其资产的市场价值下降到负债的帐面价值之下,丧失了

45、偿债能力。认为通过公司资产预期价值的概率分布可以计算出公司的预期违约概率,从而得到预期违约损失。,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BSM模型阐述理论基础:第一、基本思想第二、期权概念第三、BSM模型,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7.2.3 KMV模型的内容1)模型的基本框架违约距离图(图55)2)模型的假设(P81),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3)KMV模型的计算过程(1)第一步骤:通过公司负债的帐面价值和股票的市场价值及股价的波动性,估计出公司资产价值V和公司资产波动率。假设资产收益的概率分布不随时间而变化,即资产收益的波动性保持相对恒定,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结论:根据BSM卖

46、出期权估值模型和违约选择权的相似关系,可以认为股权价值与资本结构的杠杆比率、长期债务的平均利息、无风险利率、公司资产价值、公司资产价值波动性这五个要素相关。可观察的公司股权价值的波动性与不可观察的公司资产价值波动性之间存在函数关系。,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2)第二步骤:根据公司的现值确定出公司的预期价值,并根据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距离。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持有资产就是为了获得资产收益。KMV公司利用资产预期收益和系统风险的关系,根据资产回报的历史数据确定出资产预期收益,再结合资产的现值就可得到资产的未来预期值。,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违约距离:是指以公司资产价值在风险期限内由当前

47、水平降至违约点的相对距离,它是用来衡量违约风险的指标,也可以表示为资产的未来预期价值和违约点之间存在未来资产收益标准差的数目(3原则),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3)第三步骤:确定违约距离DD与违约概率EDF之间的映射关系,用具有不同违约距离值的公司违约数据库将违约距离按比例对应于预期违约概率来确定EDF。(4)第四步骤:估计贷款的预期违约损失和非预期损失。计算公式(P84)信用风险暴露、风险暴露、补偿率,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7.2.4 KMV模型的优缺点1)KMV模型的优点(1)KMV模型是建立在现代公司财务理论和期权理论基础上的一种信用监测模型。(2)KMV模型是一种具有前

48、瞻性的模型,依赖历史数据向后看的数理统计模型具有“历史可以在未来复制其自身”的缺陷,KMV模型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缺陷。本质在于股票价格实际上是一种未来价格的预期。,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3)KMV模型所提供的EDF指标在本质上是一种对风险的基数衡量法。不仅可以反映不同企业风险水平的高低顺序,而且可以反映风险水平差异的程度。,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2)KMV模型的缺点(1)该模型的适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适用于测试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在计算非上市公司的预期违约概率时,模型中的一些重要变量需要用某些反映借款企业状况的其他指标来代替。(2)模型的假设之一是:企业的资产价值呈现

49、正态分布。,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3)该模型不能够对长期债务的不同类型进行分辩。长期债务可以考虑:优先偿还顺序、是否担保、有否契约、能否转换。(4)该模型基本上是一种静态模型。该模型的基础是莫顿模型假设,即借款企业管理层一旦将企业的债务结构确定下来,则随后企业的债务结构不会变化。,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5)对短期风险利差的估计是不现实。总结:没有从投资的角度去分析,只是从偿还的角度去分析。比较适用于单项资产。没有给出这笔资产的具体价值。,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7.3 J.P.摩根的信用度量术模型7.3.1 credit metrics模型的基本思想1)企业信用状况由

50、信用等级表示信用度量模型认为信用风险直接源自企业信用等级的变化,并假定信用评级体系是有效的,即企业投资失败、利润下降、融资渠道枯竭等信用事件对其还款履约能力的影响都能及时恰当地通过其信用等级的变化表现出来。,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信用度量术的基本方法是:信用等级分析。转换矩阵:即所有不同信用等级的信用工具在一定期限内变化(转换)到其他信用等级或维持原级别的概率矩阵。转换矩阵(由信用评级公司提供),成为该模型重要的输入数据。,第七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2)信用等级的变化会导致信用工具的相应变化信用工具(包括债券和贷款等)的市场价值取决于债务发行企业的信用等级,即不同信用等级的信用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