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比较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教育比较1.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美教育对比,王佼2010115123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目录管理,教育观念的对比家庭教育的对比思想政治教育对比,教育观念的对比,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课程设置的差异教师和学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1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2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A所谓个体主义一种政治观或哲学观 B 平等 C实用主义:即是”行为和信念必须从实际结果来判断的一种理论”和”使用实际手段来解决问题的主张.,美国教育的宗旨:“七大原则”,(1)保持身心健康;(2)掌握学习基本技能;(3)成为家庭有效成员;(4)养成就业知能;(5)胜任公民职责;(6)善于利用闲暇时间;(7)具有道德品质。,我国传统课程和课程体系的弊端及
2、改革的基本思路,1、“全一统”的课程制度 统一性、灵活性、多样性结合的课程制度2、单一的学科结构 学科、活动、综合三结合的课程总体结构3、只有思想品德和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与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 实用性课程;加强课程的实用性 4、“全必修”的课程制度 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 5、学科课程水平、门类、品种、和期限单一化 多样化6、学校类型和课程模式单一化 多样化7、课程设置和教学上与社会相脱离 与社会建设需要、人才培训相结合8、考试和评价制度的问题 改革,课程设置的对比,1.学制与教育理念;2.课程设置;3.专业选择和选课方式;4.授课方式;5.课程评估。,1.学制与教育理念,在美国,本科学制是四年,
3、实行学分制,要求学生在四年内获得120-180不等的学分,一年分为三个学期:春季、夏季和秋季。其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在中国,本科学制一般是4-5年,实行学分制是近几年的趋势,一年分为两个学期。教学工作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在教育工作上,重智育轻德育;在教学中,重专业训练,轻综合素质培养;在专业教学上,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在考试制度上,重知识再现,轻独创思维。,2.课程设置,在美国,本科生的课程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验及设计课程课、独立课题以及毕业设计等几部分组成,均按一定的学分分配。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综合传统独立学科中的基本部分内容;专业课程为系定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本专
4、业基础课程的同时,在专业深度方面做文章;实验及设计课程课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独立课题与研究计划的题目广泛,可参与学校的学术研究或科研项目,也可采取与外界合作的形式;毕业设计课题包括新产品设计、生产、测试,甚至市场调查研究等内容。,在中国,大学本科教学与知识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专业设置过细、课程配置缺乏灵活性。基础课与专业课比例失调。美国的工科本科生在完成四年学校学习后一般要去企业学习工程技术专业课2-3年。与西方相比,我们的学制短,学生的见习期安排在毕业后,效果好坏很难说。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失调。许多专业中,专业课程长期不变的教材与教学内容使人怀疑他的先进性;而
5、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更令人担忧。,3.专业选择和选课方式,在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得到贯彻,本科生入学前不选专业,上完一年课程以后才决定自己的主攻方向,而且在求得学校学术委员会同意的前提下还可以退出原专业,重新再申请自己喜欢的专业;另一方面,学生选课的方式十分灵活,有很大的变通余地。,在中国,专业选择和选课方式较之以前有很大改变,主要表现在:传统的进入高等学校的壁垒进一步被打破,使人们能够更为容易地进入高等学校。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更为灵活,学生的选择性大为增强。“新型”学生和“非传统”学生大量增加。职业教育大大加强。但因为学科专业划分太细,开设的课程过多过杂,给学生选课带来一定的难度,
6、4.授课方式,在美国,强调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鼓励教师各抒己见、各尽其才,通才教育思想已取代了传统的专业教育思想,在美国的重要大学取得了主导地位。教师授课形式多种多样,通常使用的课型有演讲课、个案研究、模拟法庭、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教师广泛使用录像机、投影仪、电讯网络等现代教学工具。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在促使学生获得各科知识最新动态的同时,培养学生团体合作、协调的工作精神,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另外还有强调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营造重视学术的气氛等教学活动。,在中国,由于科研基金和职称晋升的压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和研究生教育上去,对本科
7、教育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学风散漫,存在着事实上的“严进宽出”的体制。,5.课程评估,在美国,课程评估有很多方式,使用最多的是学生评估。评估包括多项选择和书面评语两部分。多项选择包括对课程的全面评价以及对授课教师和教学助手的评价;书面评语包括对课程结构、课堂组织、授课内容、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考试方式、上该课应具备的基础和准备工作、对改进课程的建议以及是否愿意对今后的学生推荐此课等的看法。还设有课程评估委员会,由一定数量的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定期对各门课程进行评估。,在中国,课程评估主要是教学部门组织进行,重终末质量结果轻环节质量,教师的质量意识和科学先进的管理思路没有得到深入。,教师与
8、学生,1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互对立的三中心:A教师与学生 B教科书与学生的经验 C课堂中心与活动中心2传统的教师观3 树立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4 理想的教师形象,教师职业角色的种类,“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传统的教师观,1教师是唯一的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期望的接受器;2教师是知识进入接受器的手段。测验和考试测量学生获得的知识的多少;3教师单独拥有权力,学生服从;4课堂中权威所制定的规则就是接受政策;5学生缺乏信心,在没有教师控制和监督时,他们不能指望满意的学习;6学生在恐惧状态中很好地接受控制;7、民主被灌输给学生,但在课堂中并不实践,在学
9、生建构他们个人的目标时不起作用;8在教学中,完整的生活主体的建构被忽视,唯一关注的是智的方面,情感的发展不被视为学习的必需领域。-卡尔罗杰斯,树立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新的教师观:注重趣味性原则;创造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各种学习障碍;依据学生吸取知识的类型和思维来进行教育;新的学生观:强调自我设计,选择目标并实现它;学会学习的原理、方法、思维的技巧等;在实践中学习如动手实践、各种活动、有目的的游戏等,家庭教育的对比,最深印象优势及劣势中国家长的溺爱美家长让孩子自主选择人人平等长辈是朋友教育谁说了算?问题及思考相关链接结果与收获,美国家庭教育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从小就尊重孩子,重
10、视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地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美国孩子有个性。,中国家庭教育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从小就给孩子树立远大志向,重视物质上的满足缺乏精神上的教育和沟通,重男轻女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溺爱或打骂)。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常常授以经验阻止孩子去冒险,而让他按照自己设计的蓝图走。,最深印象,最深印象,优势及劣势,中国的孩子都很聪明、听话、尊敬长辈、遵循经验、爱动脑但动手能力差。中国的传统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大多数父母对孩子都很严厉且缺乏沟通,所以代沟现象严重。近几年来在许多新思想的影响下,虽然有些不好的现象减少了,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未成年
11、犯罪率就提高了。美国的孩子都很有想象力、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有个性叛逆感强。美国的未成年犯罪比中国严重,吸烟、喝酒现象也很严重。美国的家长对子女的管束不像中国的家长,他们提倡平等,对子女更像是对待朋友,但过早的将大人的思想灌输给孩子,可能是美国孩子早熟的原因之一。,中国家长的溺爱,美家长让孩子自主选择,美国教育界基本上有一种共识,那就是父母、教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种既定的规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选择,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引导他们怎样进行选择,交给他们开门的钥匙。美国父母让孩子拥有选择的自由,父母不会代替孩子选择,而是坚持“Stand behind,dont push”(站在后面,不要推
12、),给予孩子绝对的自由去选择他们的道路。使孩子真正变成社会人是美国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父母在给予选择的自由的同时,对选择的后果提供证据,他们特别重视提供择友、订婚、结婚这类选择的后果,希望孩子不完全凭第一印象或直觉办事。父母鼓励孩子“付诸行动”,去做“去试试”,坚信实践能缩短认知与行为的距离。父母永远站在孩子身后给予信心,强调对待孩子“用你的眼睛去观察”。无论何时,父母的双眼总是反映出我理解你并且爱你。另外,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社会并成为强者,几乎每一位家长都不溺爱儿女,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费用
13、及其它费用。,人人平等长辈是朋友,中国孩子在非血缘关系的同辈人之间也成哥哥弟弟,或姐姐妹妹;称非血缘关系的长辈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美国孩子在没有血缘关系的同辈之间,直呼齐名的。称呼有血缘关系的叔叔阿姨,一般都加上这个人的名,而不是姓。更经常的是直呼其名。甚至对自己的父母,有时也直呼其名。中国讲究长幼有序,对待长辈要有礼貌。遇到长辈要叫叔叔阿姨或爷爷奶奶,长辈就会摸摸小孩的头或拍拍肩膀,称赞一两句。在美国小孩遇到长辈只要笑笑,问候一声“Hi”或“How are you?”就行了。对方就会很认真的回复问候,并主动伸出手来握手。还会像对成年人那样说:“你好!年轻人。”大人们只要有一点事做的不合孩子
14、的意,孩子就会抗议,“你伤害了我的感情”言下之意是:我也是一个同你一样的人。,教育谁说了算?,东南快报8月27日文章题:“神童”难自立肄业回家怪妈妈“神童”叫魏永康,8岁跳级到重点中学,13岁进大学并由妈妈陪读4年,17岁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03年因生活学习无法自理,而被迫肄业回家。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伙伴、玩具,尽管有高智商却不懂社交他甚至说他恨妈妈,母亲后悔心太急有些拔苗助长一心想他读博士不让他干家务,吃饭喂,到高三。老师说他的接受能力,就像复印机一样。教育专家认为,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早期的教育很盲目。中国的父母善于说服教育。运用在家庭中的权威来争取孩子
15、,也擅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中国的孩子,从小尊重长辈。中国的家长爱为孩子的将来打算,总是事先就为孩子想好选什么专业。相比之下,美国的家长都不操这心,他们让孩子自己选择。,现代家庭教育核心目标取向的思考 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和拓精神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协作精神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思考 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 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和方式 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树立良好的角色形象 的文化氛围,问题:教育观念陈旧 教育方式失衡 影响因素:父母对子女角色期望值因素 父母的社会化程度因素 家庭条件因素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念、方式因素,问题
16、及思考,相关连接,日本家长从不送孩子上学,以锻炼孩子自立能力。中日两国在接送孩子上的最大区别是:中国家长认为“孩子才是个小学生”,而日本家长则认为“孩子已经是小学生了”。,德国的家长认为孩子要从小受摔打,“撞”出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天冷要少穿衣,而且德国家长从不干涉孩子的职业选择,认真听取孩子想法,帮助孩子分析他们的能力和爱好,从小培养职业兴趣。,比利时的家长教孩子从小学节俭,而且言传身教,他们花钱之前,都会制定一个消费计划,告诉孩子哪些该花、怎么花。家长在给孩子零花钱时也会及建议他们存一部分,并办他们制定一个有计划的消费“目标”。,中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一、专业化、规范化的美国社区发展 二
17、、形式多样的中国社区活动 三、美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专业化、规范化的美国社区发展,表面上,美国并没有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他们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注重运用各种载体进行渗透性教育。社区就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非常重要的载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美国的社区发展中,一贯重视发挥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美国把建设更稳固的社区,看作是创造更加美好的美国的关键。比如家庭凝集力、家长责任心、邻里互助以及社区教会,公民组织等,也必须发挥社区的力量,社区是办好教育的关键力量。社区在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是与美国社区工作密不可分的。美国社区工作有两点值得关注
18、,一是其规范化、制度化。在美国,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是一项职业,有专门的研究和训练机构,只有接受过专门的正规教育和训练的人才能胜任这一职业。二是社区工作有一个明确的理念,即每个人都有“自助”的潜能,发挥每个公民、每个社区成员的自主性,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才能达到扎实的教育效果。在美国的社区工作中,更为重要的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社区的具体工作当中。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就是指,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与各项具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融合各种教育因素及中介,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进行。美国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各种社区工作中进行的。如,以社区学院为载体对学员进行基本素质的培养教育
19、;利用文化资源来沟通不同种族和人群;利用各种服务机构来加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等等。,形式多样的中国社区活动,从整体上看,我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有如下特点:一是社区活动生动、形式多样。我国社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的形成、发展,主要是结合社区的文化传统、社区习气、道德规范而展开的,具有交往自由、形式多样的特点。二是地域性特色明显。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地区差异较大,因此各地区社区教育的重点不同。上海强调发挥社区教育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作用;天津的社区教育是以实现教育社会一体化为发展战略;南京的社区教育以青少年德育社会化为重点。三是社区工作侧重于提供社区服务”。我国的社区工作起初强调的是提供服务,居民不是社
20、区的主人,而是被动的接受者。后来提出了社区建设,但在实际操作中“社区力量”和“社区资源”还是指街道居委行政体系。目前,我国社区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缺少社区居民的参与。社会各界对社区的认识不清楚,对社区的思想政治功能的认识普遍不高。二是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从总体上来看,城区与郊区、各区县之间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而且缺少社区教育统筹领导机构。三是经费问题亟待解决。社区教育和社区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未形成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四是缺乏一支专业化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社区工作的非职业化,抑制了居民社区意识和归属感,成为制约社区建设的瓶颈。,美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1加强对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2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社区工作专业化、职业化;3建设社区文化,丰富社区成员精神生活;4完善社区服务,调动社区成员积极性;5依托社区管理,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