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4234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4.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关键技术,中国土地学会土地规划分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田志强2023/2/26,提 纲,规划体系层级县乡规划的任务和编制原则县乡规划编制程序土地规划分类和土地用途分区县乡规划主要内容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划成果要求,规划体系层级,性质,分解下达,指标,分区,省级规划,市级规划,县级规划,乡级规划,综合分区,功能分区,用途分区,用途分区,微观,宏观,县乡两级规划的任务-县级规划,根据县域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综合研究、确定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的方针、目标和调控措施,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县域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落实上级规划任务,协调用地矛盾调整土

2、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划定土地用途区,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对建设用地规模进行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城镇村建设用地,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及其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规模和范围分解下达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控制和引导城乡土地利用,县乡两级规划的任务-县级规划,县乡两级规划的任务-乡级规划,根据县级规划的要求和本乡(镇)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研究和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协调各业用地矛盾。确定各类用地规模,划定土地用途区,重点安排好耕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及其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确定村镇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规

3、模和范围,以控制和引导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原则-县级规划,依法编制统筹兼顾上下结合相互协调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原则-乡级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准备工作调查研究确定规划目标编制规划大纲编制规划方案规划协调论证规划成果上报规划公告,规划编制程序-县级规划,组织准备县级人民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规划编制具体工作。各部门和乡(镇)应指定规划编制联络员。,规划编制程序-准备工作,技术准备选定规划编制的技术协作单位,成立技术组与专家组。制订技术方案,明确规划依据、规划任务、规划内容与方法、预期成果等。组织技术培训。,规划编制程序-准备工作,规

4、划基数转换 采用经地籍部门核实认定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并结合实际,按照土地规划分类,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转换,形成规划基数。,规划编制程序-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分析土地供需关系其他重要问题研究,规划编制程序-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研究,提出规划期内县域内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要求,以及需解决的土地利用重大问题,拟定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的方针与目标。依据土地供需分析,提出建设用地总规模、耕地保有量等规划初步目标。,规划编制程序-确定规划目标,编制两个以上规划供选方案。可行性论证后,选取较优方案编制规划大纲。与上级规划进行对接反馈。,规划编制程序-编制规划大纲,制定规划方案规划方案

5、协调规划成果上报,规划编制程序,县级规划批准后应依法公告。公告内容包括规划范围、期限,规划目标、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基本农田分布、基础设施建设安排、规划批准机关和批准时间、违反规划的法律责任等。,规划编制程序-规划公告,编制程序适当精简,侧重在以下方面 调查研究 确定规划目标 编制规划方案 规划协调与公众参与 上报审批,规划编制程序-乡级规划,土地规划分类-分类体系,土地规划分类采用三级分类体系。其中,一级类3个,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二级类11个,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其他建设用地、水域、滩涂沼泽、自然保留地;三级类33个。县级规划编

6、制中,建设用地可分解到三级类,农用地、未利用地原则上分到二级类。乡级规划编制中,原则上分到三级类;根据管理需要,可对各类用地进一步细分。,衔接需求 考虑了过度期和二调两个土地现状地类的关联性和延续性;做了归并和细分管理需求 土地用途管制紧密结合;与规划纲要中主要控制指标相衔接。,土地规划分类-分类特点,土地用途分区-县级规划,1)基本农田保护区2)一般农地区3)林业用地区4)牧业用地区5)城镇村建设用地区6)独立建设用地区7)风景旅游用地区8)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土地用途分区-乡级规划,1)基本农田保护区2)一般农地区3)林业用地区4)牧业用地区5)城镇建设用地区6)村镇建设用地区7)村镇建

7、设控制区8)独立建设用地区9)风景旅游用地区10)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县级规划主要内容-规划实施评价,现行规划编制、实施经济社会背景分析;规划的执行情况分析;规划实施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评价;规划的社会影响分析;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有关改进规划的内容、方法和措施的建议。,县级规划主要内容-土地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经济社会背景分析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综合分析,县级规划主要内容-土地供需分析,土地需求预测土地供给分析土地供需状况分析,县级规划主要内容-规划目标确定,确定规划目标的

8、依据一般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上级规划的要求;县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状况;主要的土地利用问题。规划目标一般包括: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保障;城镇村等各类建设安排;土地整理、复垦等整治活动,未利用地适度开发;土地利用效率等集约利用目标;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用地安排等。,县级规划主要内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原则1)优先安排生态屏障用地;2)协调安排基本农田和基础设施用地;3)优化城镇村用地布局,合理安排重点城镇用地规模;4)各类用地的扩大应以内涵挖潜为主,集约利用,提高土地产出率;5)各类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安排应符合上级规划要求,与土地利用调控

9、目标协调一致。,县级规划主要内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生态屏障用地安排1)依据自然地貌的连续性,稳定县域内森林、江河湖泊、滩涂苇地、海岸线等生态网络体系,保护具有生态功能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面等生态用地,形成基本生态屏障。2)生态屏障用地应与生产、生活用地统筹协调、穿插布局,保留原有乡土、民俗和休闲用地。3)划定县域内重要流域、重大灾害与重点污染治理区域,保障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县级规划主要内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1)编制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方案,明确规划期间耕地增减变化的规模数量,提出耕地及基本农田布局要求,拟定耕地占补、基本农田保护的实施途径。2)促进农业

10、结构调整向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方向进行,应利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将质量较好、农业基础设施完善、随市场变化可调整为耕地的其他农用地纳入耕地保护方案。,县级规划主要内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城镇村建设用地布局城、镇、村、工矿等用地形成集聚发展的格局。城市(镇)新增用地,依托城镇已有的基础设施,少占耕地和水域,避让基本农田、地质灾害危险区、泄洪滞洪区和重要的生态环境用地。各类园区必须在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内控制。采矿、能源、化工、钢铁等生产仓储用地以及其他高污染性、危险性用地的布局应保持安全距离。农村居民点新增用地,应当主要用于中心村建设。,县级规划主要内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中心镇规模控制 根

11、据城镇集聚、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城镇化等因素,确定县级政府驻地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发展方向。按照乡镇规划有关要求做好中心镇范围内土地用途分区、划定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县级规划主要内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结合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安排,按照保护资源与环境优先,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划定县级政府驻地城镇、重点镇、中心村等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边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边界应与土地用途分区相协调,形成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图。,县级规划主要内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基础设施用地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应当与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相协调。基础设施用地新增规模应符合有关产业政策、行业规划与

12、用地标准。基础设施用地布局应当避让基本农田、生态屏障用地。规划期间暂时无法明确定位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预留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在规划图上示意项目选址、选线位置,编制基础设施用地项目表。,县级规划主要内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在对各类用地结构、布局和规模进行审核、达到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协调、拟订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编制全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依据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潜力、投资可行性及效益,结合土地利用结构与总体布局调整要求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布局和具体方案。,县级规划主要内容-土地用途区划定,县级规划编制中,各地应结合实际,确定土地用途区类型并制定完善管制规则。土地用途区应依据用途管制的

13、需要而划定,可细分。原则上各土地用途区不相互重叠。土地用途区可不覆盖规划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土地用途分区方案与各类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方案应协调一致,满足主要规划目标的要求。,县级规划主要内容-,乡(镇)土地利用控制县级规划编制中,明确乡镇土地利用的方向及有关政策。分解各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近期规划安排在综合考虑资源现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应根据资金和实施条件,对县域内近期的土地利用和重要建设项目作出用地安排。,县级规划主要内容-规划实施措施,制定行政、经济、技术与社会等规划实施措施。具有可行性。应结合规划目标。,乡级规划主要内容-基本农田调整,调整的原则与要求 基本农田调

14、整应符合“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原则要求。,乡级规划主要内容-基本农田调整,检验分析基本农田调整后,需对调整前、后的基本农田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相关成果进行检验评价,统计调整变化情况。应结合基本农田调整情况,重点标注调入、调出基本农田的空间位置、质量等别、地类代码,编绘基本农田调整分析图。基本农田调整成果应当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乡级规划主要内容-基本农田的规划布局要求,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集中连片、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交通沿线、城镇工矿、集镇村庄周边的耕地,水田、水浇地等高等别耕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优质耕地,应当优

15、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布局应与建设用地、生态保护用地布局相协调,城镇、村庄、基础设施以及生态建设等用地范围内的基本农田应当调出。,乡级规划主要内容-基本农田整备区,乡级规划在落实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明确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地块的前提下,可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划定基本农田整备区。应采取各项工程措施,对基本农田整备区内零星分散的基本农田和耕地实施整治活动,引导区内建设用地等其他土地逐步退出,建成具有良好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的、集中连片的耕地集中分布区域。,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边界,规模边界 根据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指标,按照规划布局,落实城、镇、村、工矿建设用地规模,形成的界线。扩展

16、边界 为适应城乡建设发展的不确定性变化,在规模边界之外划定城、镇、村、工矿建设规划期内可选择布局的范围边界。扩展边界与规模边界可以重合。禁止建设用地边界 为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景观等特殊需要,划定规划期内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建设的空间范围边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域,允许建设区 规模边界内。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区。有条件建设区 规模边界与扩展边界之间。布局调整的弹性区域。限制建设区 三条边界外的区域。严格管理限制各类建设。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用地边界内。禁止各类建设开发。,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模边界扩展边界禁止建设边界,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

17、,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对应关系,县级规划成果要求-内容与形式,县级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说明、图件及其他附件。规划成果除纸质形式外,规划文本、规划说明应形成电子文档文件,规划图件应形成矢量图。,前言规划背景规划目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土地用途分区,县级规划成果要求-规划文本,重要用地安排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乡(镇)土地利用近期规划规划实施措施,说明现行规划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基础资料与数据来源,规划基础数据的采用。规划目标的确定依据、协调过程。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主要原则与要求。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确定的依据及方法。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的划定、目标及与土地用途区的协调

18、。规划方案可行性论证。乡(镇)规划方案分解依据和方法。与上级规划、相关规划协调过程与结果。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总结。其他重要问题的说明。,县级规划成果要求-规划说明,规划图件应包括土地规划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图。各地可根据实际需求编制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示意图、中心城区规划控制图、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图等图件。有条件的地区应包括影像图等。图件比例尺一般为1:5万,中心城区规划控制图比例尺一般为1:1万。规划图件编制应符合规划数据库的相关规定,满足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县级规划成果要求-规划图件,土地规划现状图应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件作为工作底图,在符合土

19、地规划分类转换要求的基础上,标明以下内容:主要地名;乡(镇)级以上行政区划界线;风景旅游资源、文物古迹保护区域;交通、电力等重要基础设施;水源地,水系、水利设施及蓄滞洪区边界;地质灾害易发区边界。山区还应标示等高线(计曲线)。,县级规划成果要求-规划图件,县级规划成果要求-规划图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应以土地规划现状图为底图,保留主要要素,标明以下规划内容:土地用途区及其范围界线;城镇、重点村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界线和扩展边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位置和范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区)范围等。,县级规划成果要求-规划图件,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图应标明城镇、重点村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界线和扩展边界等空间

20、管制要素。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应标明基本农田布局调整变化情况。,县级规划成果要求-规划图件,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示意图应标明规划期内重点建设项目的名称、位置或选线。中心城区规划控制图应标明县级政府驻地城镇用地控制范围、规模、布局、时序安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图应标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工程和项目。,基本农田调整示例,县级规划成果要求-其他附件,调研、专题报告 一般包括规划编制的调研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等。相关附件 一般包括县级规划编制的工作报告、基础资料汇编、规划公众参与记录、专家论证意见、相关文件汇编等。,乡级规划成果要求-乡级规划成果,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件附件,乡级规划成

21、果要求-规划文本,前言土地利用状况规划目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土地用途分区耕地和农用地保护城镇、农村居民点与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村土地利用控制近期规划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乡级规划成果要求-规划说明,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编制规划的工作过程。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基础资料与数据来源,基础数据转换情况;土地利用现状,规划期间土地供需状况;规划目标确定的依据,与上级规划反馈协调情况;土地用途分区及其管制规则确定的说明,设用地空间管制相关内容的说明;与相关规划协调情况,规划公众参与情况;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乡级规划成果要求-规划图件,现状图图件比

22、例尺一般为110000。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件为工作底图,在符合土地规划分类转换要求的基础上,标明以下内容:土地规划分类用地范围;行政区划;主要地名;主要风景旅游资源、文物古迹;主要基础设施及重要地物(含高压走廊、管道设施等);水源地,水系,蓄洪、滞洪区;地质灾害易发区;丘陵山区应标明等高线(计曲线),乡级规划成果要求-规划图件,规划图规划图应以现状图为工作底图进行编制,保留土地利用现状要素。图件比例尺与现状图相同。图件应标明以下内容:土地用途分区范围界线;城镇、中心村建设用地扩展边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位置和范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区),基本农田整备区范围等。其他图件 根据实际需要,可编制基本农田保护(基本农田调整分析)、建设用地空间管制等其他专题图件。,乡级规划成果要求-规划附件,主要包括乡级规划编制工作报告及其他调研报告、基础资料、相关文件等。,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