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县建设核桃产业的调查和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4738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汾西县建设核桃产业的调查和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汾西县建设核桃产业的调查和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汾西县建设核桃产业的调查和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汾西县建设核桃产业的调查和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汾西县建设核桃产业的调查和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汾西县建设核桃产业的调查和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汾西县建设核桃产业的调查和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汾西县建设核桃产业的调查和思考汾西县地处临汾市北部、黄河中游、吕梁山东南麓、汾河以西,是山西省核桃主产区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汾西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方向,以实用科技推广为先导,以专业化管理为手段,大力推广优种核桃栽植,加强核桃经济林后期管理,基本实现了人均1亩核桃林的战略目标。与此同时,积极培植核桃深加工龙头企业,拉长核桃产业链,引导核桃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逐步实现核桃产业化目标,“核桃之乡”的风采已呈现在晋西北黄土高原。一、汾西核桃栽培现状汾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五千余年,民谚有“栽一棵核桃强过养一个儿”之说。特有的区

2、域小气候造就了汾西核桃树体生长茂盛,抗风耐寒,优质丰产,果型美观,果实个大、皮薄,易取仁,色泽白,口感香等优良性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由于历史原因,汾西县的核桃种植长期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品种大多采用传统品种,立地条件多为地埂荒坡、四旁空地,基本没有管理。每年的核桃有收无收、收多收少,均无人在意,大多作为家庭副业的补贴收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汾西县政府开始重视核桃的种植栽培,明确提出“北部核桃南部枣”的战略构想,筹措了核桃林建设专项资金,近年来年投入经费均在300万元以上。确认了晋龙1号、辽河3号、中林1号等新优核桃品种,栽培面积由分散的地埂荒坡向集中连片转化。1998年在佃坪

3、乡霍家坪村、芦家垣村,进行连片种植试点工作,当年出现了面积达200亩的特大核桃园。截至2010年,全县核桃经济林面积已发展到80000亩,核桃产量达到1500吨,成为当地农业的主导产品。目前,汾西县已形成“县、乡、村三级负责”的核桃栽培行政管理体系模式。县林业局组建“核桃经济林管理站”,负责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制定管理技术标准,确定专业队队长人选,进行经济林检查验收,拨付专项费用;乡镇(社区)政府及林业站负责组织动员、建档考核、推荐专业队长人选、落实具体工作;村专业队按照技术要求开展核桃经济林的管护。有关的“责、权、利”要求、内容、考核指标、费用明细,在汾政办发200822号文件汾西县核桃经济

4、林管理暂行办法中进行了详细规定,以政府文件的形式,确认了这套模式的行政效力,使干部、农民均有据可依,心中有数,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极大地调动了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为核桃产业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行政基础。经过多年的栽培实践,汾西县结合本地实际,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核桃专业化种植体系、专业化管理技术体系。其中,专业化种植体系注重苗木专供、整地打坑、蘸根包浆、优肥足水、高接换优等关键技术环节,确保核桃品种优良、苗木健壮、成活率高;专业化管理技术体系以春、夏、秋、冬季的不同月份为标志,分别进行放苗、整修树盘、地膜覆盖、病虫害防治、松土除草、摘除幼果、修剪整形、整地打坑、补栽补植、更新复壮、

5、越冬保护等管理工作,明确规定了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使农民知道操作方法、操作要求,使管理人员知道检查内容、考核指标。在上述体系的保障下,汾西县的核桃经济林建设真正做到了“一年栽植、三年管护、五年成林”。二、汾西核桃加工现状汾西核桃加工起步较晚,加工企业只有一家。最早的加工企业成立于1997年,由县供销社出资组建汾西县智源公司,主要生产核桃仁,生产方式主要是人工分选,产品大多用于出口,年加工量200吨。2002年该公司新增一条5000吨核桃露生产线。2005年,企业改制引入社会资本参股85%组建成立了山西晋西核桃食品有限公司,现有年产50000吨核桃露生产线一条,年产1000吨系列核桃仁食品生产线

6、一条,主要产品为浓香核桃汁、琥珀核桃仁、咸味核桃仁、原味核桃仁及各种桃仁礼品,年产值可达3亿元,年利税3000万元。公司拥有“智源”、“晋西核桃王”两个注册商标,技术工人30余名,季节工人200余名。1998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出口食品厂、库注册证书,2005年通过国家食品安全认证。三、汾西核桃产业建设反思及对策刍议(一)“春旱”是制约汾西核桃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汾西县属于水资源贫乏县,水资源总量为6732.5万立方米,每亩耕地平均水资源不足190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仅占水资源总量的10.73%,可开采量更是少至2.12%。地上水资源占水资源总量的89.27%,多为季节性集中降

7、水,在造成水土流失的同时,利用率很低。据统计,汾西县开发利用水资源量340万立方米,仅占水资源总量的5%。在核桃经济林的春季栽苗、放苗、新梢生长过程中,干旱成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解决春季干旱的措施应该从天然水利用和栽培技术两方面入手。众所周知,汾西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难于进行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应注重雨水集蓄及保墒,如修筑鱼鳞坑、坑内种草;带状、坑状整地,增加径流;因地制宜,筑坝筑窖,特别在筑窖的设计上,可以采用小规模人工掘坑、简易农膜防渗,尽量降低成本,提高集蓄效果;结合秋季降水较多、墒情较好的实际情况,将春季造林改为秋季造林;选择耐旱品种、坚持根宝蘸根等栽培技术,确保“苗活林成果满枝”。

8、(二)“精深加工”是促进汾西核桃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现有的汾西核桃加工企业山西晋西核桃食品有限公司,按照设计能力,基本可以将本地核桃转化成核桃汁、核桃仁等初级系列产品。为了充分利用核桃的各种营养成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企业应结合实际,尽快改进现有工艺流程,增加前处理程序和综合利用,采用先进工艺设备及技术,在核桃油、核桃蛋白粉、核桃肽饮料、核桃胶囊等中高档产品上做文章、下工夫,通过产品的升级换代,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带动汾西核桃产业做大做强。(三)“科技人才”是促进汾西核桃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目前,汾西县已形成以县林业局和科技局为依托、乡镇林业站为纽带、专业队和林农为基础的核桃技术推广网络和“公

9、司市场基地农户”的核桃产业化经营模式,核桃产业体系已基本成型。在此基础上,科技人才体系的建设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以汾西县林业局为例,截止到2008年底,共有助理工程师以上的技术人才13名,其中副教授级高工1名(53岁)、工程师8名(40岁以上)、助理工程师4名(30岁35岁)。技术人才数量偏少、年龄结构偏高,有出现“人才断层”的后顾之忧。在核桃加工企业,基本以岗位技术工人挑大梁,企业缺乏科技人才储备。结合汾西实际情况,应从体制、政策等方面,采取更加优惠的做法,引进优秀技术人才。同时,可以以项目共建的形式,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解决技术难题,提高技术水平,建立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科技支撑体系,为促进汾西核桃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汾西县已形成核桃产业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我们相信,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随着投入的进一步增加,科技含量的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壮大,汾西县核桃产业必将成为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