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贝雷梁支架施工技术方案(最新完整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47864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箱梁贝雷梁支架施工技术方案(最新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现浇箱梁贝雷梁支架施工技术方案(最新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现浇箱梁贝雷梁支架施工技术方案(最新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现浇箱梁贝雷梁支架施工技术方案(最新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现浇箱梁贝雷梁支架施工技术方案(最新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浇箱梁贝雷梁支架施工技术方案(最新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箱梁贝雷梁支架施工技术方案(最新完整版).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浇箱梁贝雷梁、满堂架支架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本工程施工的有关要求;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等现行有关施工技术规范、标准;3、惠兴高速公路镇宁至兴仁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4、现场勘察和研究所获得的资料,以及相关补充资料;我单位施工类似工程项目的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5、参考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下册)、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二、工程概况ZK180+285.25巴铃大桥为巴铃互通扩建的新建左幅大桥,桥梁位于直线段上,桥面纵坡为1.04%。中心桩号为ZK180+285.25,起点桩号为ZK180+191.48,终点桩号为ZK180+385.52,桥梁全长194.04米,最大桥高16.985米。桥梁上部结构为(20.04+320+19.94)+(19.94+220+19.94)m钢筋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共计两联,变截面箱梁:第一联为单箱三室,桥宽19.14m14.908m;第二联为单箱三室,桥宽14.9

3、08m12.108m;梁高为1.4m。下部结构为柱式墩、桩基础;肋板桥台,桩基础;重力式U形台,扩大基础。第一联为第一第五孔,其中第一至第四孔桥下地面平整,第五孔桥下六阴河以60穿过。第二联为第六第九孔,桥下地势平坦。根据当地气象、水文地质条件,每年的510月份为雨水季节,同时510月份为巴铃大桥施工期。三、施工进度计划第一联:第一跨第五跨场地硬化:2011年7月1日7月10日;支架搭设:2011年7月5日7月20日;支架预压:2011年7月22日8月10日;钢筋安装:2011年8月10日8月17日;混凝土浇筑:2011年8月17日8月31日;支架拆除:2011年9月15日9月22日;第二联:

4、第六跨第九跨场地硬化:2011年8月20日8月25日;支架搭设:2011年9月6日9月16日;支架预压:2011年9月17日9月30日;钢筋安装:2011年10月1日10月10日;混凝土浇筑:2011年10月12日10月20日;支架拆除:2011年11月5日11月15日;四、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一)、施工方法根据设计要求本桥上部采取满堂支架施工,考虑到雨季六阴河道涨水对现浇箱梁施工安全的影响,跨越河道段第一联第五跨采用贝雷梁作为现浇箱梁支架,以保证河道泄洪顺利,不受河水影响地段采用碗扣式多排钢管脚手架满堂支架现浇施工。本桥第一联第1、第2、第3、第4跨采用满堂支架施工,第5跨采取临时墩支撑,

5、贝雷架+满堂支架施工。4#墩、5墩柱预留f180穿心孔,利用f150穿心棒作为支撑点,横桥向墩柱两侧采用贝雷架支撑于穿心棒之上,贝雷架作为纵梁,支撑结构为钢管支架。为防止因上部荷载作用引起较大的挠度,在第5跨中间部位增加直径1.2米的临时墩进行支撑,临时墩采用桩基础,桩端至少进入基岩50cm,墩顶与预留穿心孔在同一高度。第二联桥下地势平坦,硬化后,采用满堂支架施工。(二)碗扣式多排钢管脚手架满堂支架施工1、材料选用和质量要求1)本工程脚手架为连续箱梁承重用,选用碗扣式多排钢管脚手架,现浇梁外模采用12224412优质竹胶板。2)钢管规格为483.5mm,钢管的端部切口应平整,禁止使用有明显变形

6、、裂纹和严重绣蚀的钢管。钢管应涂刷防锈漆作防腐处理,并定期复涂以保持其完好。2、满堂支架地基处理脚手架搭设支架前,对既有地基进行处理,以满足箱梁施工过程中承载力的要求,可先用装载机将表层松土推平并用压路机压实,如果发现弹簧土须及时清除,并用石渣进行换填压实处理。对于桩基承台和桥台基坑附近开挖过的地面,采取分层回填分层整平压实予以加固。场地平整压实后统一铺筑一层40cm厚的石渣进行硬化处理,然后再浇筑15cm厚C20素混凝土垫层,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在地面硬化以后,应该加强箱梁施工范围内的排水工作,在场地两侧开挖3030cm矩形排水沟,并设置引水槽,沟底设置纵坡,注意保持排水畅通,沟面抹1:2水泥

7、砂浆,以保证雨水及时排除,避免雨水浸泡地基而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危及支架的安全,严禁在施工场地内形成积水,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支架失稳,出现安全隐患和事故。3、支架验算本工程现浇梁支架在一般地段采用满堂式脚手架。满堂脚手架如下图所示。 1)、满堂式脚手架支架验算此桥支架验算以第一联的各种荷载数据进行:(1)满堂式脚手架支架荷载计算(以第一联第一跨计算为例)a、梁体钢筋混凝土自重取40.14KN/m;b、模板自重取1.5KN/mc、支架自重=0.04KN*4根/m2*8m/根=1.28KN/md、施工人员及机具重量=3.3KN/me、混凝土灌注振捣=2KN/m将以上(1项+2项)1.5+(4项

8、+5项)1.4简化为均布荷载:(40.14+1.5)1.5+(3.3+2)1.4 =69.74KN/m;第3项支架自重直接作用于立杆轴线,简支梁计算如下:Rmax=ql/2+1.28=69.74*0.6/2+1.28=22.2KN(2)、立杆计算长度Lo=kuh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u-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取1.50;h-立杆步距,取0.9m;L0=1.155*1.5*0.9=1.559m(3)、钢管截面特性外直径48mm,壁厚3.5mm,截面积A=4.89cm2,惯性矩I=12.19cm4,回转半径r=1.58cm。(4)、立杆稳定性计算长细比=Lo/r=15

9、5.9/1.58=98.68,查表知折减系数=0.558N/A=(22.210)/(0.5584.89*10)=81.36MPaf=170MPa结论:立杆稳定性满足(5)、整架稳定性计算0.9N/Afc/rmN=1.2*1.28+1.4*3.3=6.156KN(立杆验算截面处的轴心力设计值。其值为N=1.2NGK+1.4NQK,NGK:脚手架自重标准值在立杆中产生的轴心力(KN);NQK:一般计算施工荷载)rm=1.5:材料强度附加分项系数。结果:0.9*6.156*103/(0.489*4.89*102)=23.17170/1.5=113KN结论:整架稳定性满足要求。(6)、底模板下次梁(1

10、015cm木枋)验算:底模下脚手管立杆的纵向、横向间距均为0.6m,顶托木枋按横桥向布置,间距0.6cm;次梁按顺桥向布置,间距15cm。因此计算跨径为0.6m,按简支梁受力考虑,验算底模下底板中间位置:荷载q=(40.14+1.5)*1.5=62.46KN/m跨中弯矩:M=ql2/8=(62.46*0.62)/8=2.81MPa。净截面抵抗矩W=bh2/6=10*152/6=375cm3纵梁毛截面惯性矩:Im=1/12*10*153=2.81*103cm4毛截面惯性矩:Sm=(10*15*2)*15/4=281.25cm3弯曲应力:=Mmax/W=2.81*106/(375*103)=7.4

11、9MPa=17 MPa =17 MPa 由矩形梁弯曲剪应力计算公式得:=Q* Sm/ Im*B=2.81*103*281.25*103/2.81*103*104*150=0.1875 MPa=1.6 MPa结论:底模板下次梁满足要求(7)、顶托枋木验算(1015cm木枋)。计算跨径为0.6m,按简支梁受力考虑,验算底模下底板中间位置:Mmax= ql2/8 =62.46*0.62/8=2.81KNW=bh2/6=10*152/6=375cm3弯曲应力:=Mmax/W=2.81*106/375*103=7.49MPa=17 MPa =17 MPa挠度计算:f=5*62.46*6004/384*1

12、0*103*2.81*103*104=0.375mm L/400=1.5mm结论:顶托枋木满足要求4、地基承载力验算落地支架下铺设木枋(10*15*400cm),其上可放6根立杆(间距0.6cm),所以有,每根木枋所受力为 F=22.2*6=133.2KN=F/A=133.2*103*10-3/5*0.2=133.2KPa而实测地基承载力在300 KPa350 KPa之间,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经验算满堂支架的各项结果均满足施工安全要求。 (三)、贝雷梁支架施工方案 第五跨平面位置图 主要构造现浇梁支架自下而上由桩基础、柱式墩、支撑梁、贝雷梁、下次梁方木及支架、底模、侧模及支撑等组成。 各主要构

13、件功能1)支墩基础贝雷梁支墩在4#、5#墩预留穿心孔采用f150穿心棒支撑,跨中采用桩基础柱式墩支撑,桩基础直径1.5米,临时墩直径1.2米,桩基以嵌入基岩50cm即可,均采用C25混凝土。2)支撑梁支撑梁采用1.5米0.9米贝雷梁横向布置,4#、5#墩与临时墩顶各两片,共布置6片,起着将梁结构自重、支架荷载和施工荷载等传到圆柱墩和临时墩上的作用。为了确保贝雷梁的稳定,防止滑移和倾覆,墩柱两侧的贝雷片用10个槽钢将两片贝雷梁连接成一个整体。浇筑临时墩混凝土时,在墩顶预埋直径为120cm厚3cm的圆形钢板,临时墩贝雷梁与预埋钢板焊接连接,墩顶贝雷梁采用单层双排结构,两排梁之间用标准杆件连接。3)

14、分配横梁分配横梁纵向布置,起着将结构荷载、支架荷载和施工荷载分配到支撑梁上同时受力的作用。间距90cm,并在贝雷梁位置处焊接加劲板加强,同时焊挡块防止贝雷梁移动。4)贝雷梁主梁跨中部分及墩身横向外侧由贝雷梁组成,贝雷梁采用单层双排结构,贝雷梁之间采用厂家专用螺栓联结,用于承受制梁时的荷载,完成现浇梁的浇注。3、第4跨第5跨贝雷梁布设:箱梁底板宽度为:1120.8cm1050.8cm 。 箱梁顶板宽:1560.8cm1490.8cm。考虑为方便施工,贝雷梁布设以最宽宽度平行布设,布设间距4#墩为0.95米,由于箱梁为变截面,5#墩处布设间距为0.60米。贝雷梁不设纵坡和横坡,桥梁纵坡在支架通过支

15、架钢管、方木、顶托等调整,横坡通过底托调整。1)、贝雷梁上部支架布设(1)、贝雷梁上部横梁和下次梁横梁采用1015cm方木,间距按15cm布设在贝雷梁上。下次梁采用510cm方木按90cm间距顺桥向布设。方木接头错开布置。(2)、钢管支架的布设支架底部采用碗口式支架支撑于贝雷架上部的横梁和下次梁的方木上,纵横向间距90cm。支架受力计算与第一跨满堂支架相同。(3)、底模横梁和下次梁底模横梁采用1015cm方木,间距按0.9米布设在贝雷梁上。底模下次梁采用510cm方木按15cm间距顺桥向布设。方木接头错开布置。(4)、底模混凝土梁自重通过底模,将荷载传递给支架,然后再通过支架传递到贝雷梁上。底

16、模的预拱度及表面平整度采用不同厚度的钢板垫块在模板肋带处调节。(5)、支架搭设在施工现场集中进行贝雷梁立柱拼装和焊接,待支架桩基及墩柱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吊车配合人工进行贝雷梁立柱的安放。每排贝雷梁立柱顶部横桥向安放分配横梁。安装时严格控制贝雷梁立柱的倾斜度,应小于0.1%。在贝雷梁柱和分配横梁安装完毕后并经检查合格后,进行贝雷梁的吊装。贝雷梁在梁跨下的地面拼接好后,采用两台吊车整体吊装就位。安装顺序为先安装中间后对称吊装两边的贝雷梁。吊装必须有专人指挥,起吊和下落必须平稳,避免对立柱等结构造成冲击,以确保安全。4、贝雷梁支架荷载计算(第五跨)(1)贝雷梁支架受力模型。桁架片力学性质见下表:

17、类型高长(cm)弦杆截面面率F(cm2)弦杆惯矩Ix(cm4)弦杆断面率Wx(cm3)桁片惯矩Ig(cm4)桁片断面率Wo(cm3)国产15030025.48396.679.42505003570进口154.94304.8(61120 ft)27.48382.975.2283000(6800 ft4)3910(238.6 ft4)类型桁片允许弯矩Mo(KNm)弦杆回旋半径=(cm)自由长度Ip (cm)长细比=Ip/R纵向弯曲系数弦杆纵向容许受压荷载(KN)国产975.03.947519.00.953663.0进口958.03.7276.220.50.948638.0另有计算简化成单杆系可采用

18、:Ix685.1210-8m4,y0.0028m,截面积A146.4510-4m。拼装钢桥梁几何特性表: 几何特性结构构造W(cm3)I(cm4)单排单层不加强3578.5250497.2加强7699.1577434.4双排单层不加强7157.1500994.4加强15398.31154868.8三排单层不加强10735.6751491.6加强23097.41732303.2双排双层不加强14817.92148588.8加强30641.74596255.2三排双层不加强22226.83222883.2加强45962.66894382.8桁架容许内力表: 桥型 容许内力不加强桥梁加强桥梁单排单层

19、双排单层三排单层双排双层三排双层单排单层双排单层三排单层双排双层三排双层弯矩(kNm)788.21576.42246.43265.44653.21687.53375.04809.46750.09618.8剪力(kN)245.2490.5698.9490.5698.9245.2490.5698.9490.5698.9注:A、进口贝雷截面面积等是按4ft槽钢查国外钢结构资料得出;B、进口贝雷桁片惯矩(英制单位)转引自“贝雷桁片手册”,其桁片断面率系由惯矩计算得出;C、国产与进口桁片容许弯矩系单排单层的数值,各由其容许应力计算得出。如规定的容许应力与前述不同,应另行计算;D、单排双层贝雷梁的容许弯矩

20、可按单排单层的乘以2再乘以不均匀系数0.9;三排单层贝雷梁的容许弯矩可按单排单层的乘以3再乘以不均匀系数0.9;双排双层的可按单排单层的乘以4再乘0.9;三排双层的可按单排单层的乘以8再乘0.8;E、表列国产贝雷的力学性质未计入加强弦杆。(2)、贝雷梁荷载情况及荷载计算:a、梁体钢筋混凝土自重取401.4KN/m;b、模板自重取1.5KN/m;c、支架自重=12.8KN/ m;d、施工人员及机具重量=3.3KN/m;e、混凝土灌注振捣=2KN/m;将以上(1项+2项+3项)2.0+(4项+5项)1.4简化为均布荷载。将(1项+2项+3项)考虑1.5的安全系数,(4项+5项)考虑1.4的安全系数

21、。4#墩5#墩荷载组合:q=(401.4+1.5+12.8)1.5+(3.3+2)1.4=630.97KN/m (3)、双排单层加强贝雷梁有关技术参数:E=2.1105 N/mm2,I= 1154868.8cm4容许弯矩:M= 1576.4KN.m , 容许剪力N=490.5KN(4)、 弯矩验算:贝雷梁布置按照跨度10米的简支梁计算,验算荷载630.97KN/ m2,验算的最大不利荷载计算。跨中最大弯矩值Mmax=1/8qL2=1/8630.971010=7887.125 KN.m加强贝雷梁的排数n=Mmax/ M =7887.125/1576.4=5排 (5)、剪力验算:跨中最大弯矩Rma

22、x=qL/2=3154.85KN贝雷梁的排数n=Rmax/R=3154.85/490.5=7排 考虑到贝雷梁自身重量对弯矩和剪力产生的影响,n取:n=10排符合要求。 (6)、挠度计算:f=5qL4/384EI/10l/400=2.5cmF=5*630.97*104/(384*2.1*105*0.11548688)/10=0.34cmL/400=2.5cm挠度符合要求。7)、支撑梁(贝雷梁)验算支撑梁布置:每个墩柱(包括临时墩)各2排,每排由2片贝雷片并列组成,每排之间用标准杆件连接。4#墩与5#墩每排间距为120cm,中间临时墩2排之间的距离为45cm.平均横断面面积为16.69,梁高140

23、,梁底宽1050.8cm1120.8cm,梁面宽1490.8cm1560.8cm。支撑梁受力情况:a、梁体钢筋混凝土自重取401.4KN/m;b、模板自重取1.5KN/m;c、支架自重=12.8KN/m;d、贝雷梁自重=1.97KN/m;e、施工人员及机具重量=3.3KN/m;f、混凝土灌注振捣=2KN/m;将以上(1项+2项+3项+4项)2.0+(5项+6项)1.4简化为均布荷载。将(1项+2项+3项)考虑1.5的安全系数,(4项+5项)考虑1.4的安全系数。4#墩5#墩荷载组合:q=(401.4+1.5+12.8+1.97)1.5+(3.3+2)1.4=633.92KN/m 各支墩受力分析

24、:梁体重量分布系数:(1120.8cm-1050.8cm)/2000cm=3.5%4#墩受力:633.92KN/m*12m*(12m/2)/10m*(1+3.5%)=4724KN 5#墩受力:633.92KN/m*12m*(12m/2)/10m*(1-3.5%)=4404.5KN 临时墩受力:(4724KN+4404.5KN)/2=4564.25KN E=2.1*105N/mm2,I=1154868.8cm4,容许弯矩M=1576.4KN.m,容许剪力N=490.5KN强度验算:支撑梁长度按最宽处计算,长18m4#墩:最大组合荷载为4724KN18m=262.4KN/m;5#墩:最大组合荷载为

25、4404.5KN18m=244.69KN/m;临时墩:最大组合荷载为4564.25KN18m=253.57KN/m;4#墩强度和刚度演算A、强度演算4#墩支撑梁弯矩:Mmax=ql2/8=1/8*262.44.854.85=771.54KN.m单片贝雷片承受弯矩:W=771.54/4=192.9KN.mM=1576.4KN.m4#墩支撑贝雷片强度满足要求。4#墩支撑梁最大剪力:4#-1墩柱支点:Qmax=262.4*4.146/2+262.4*4.85/2=1180.27KN4#-2墩柱支点:Qmax=262.4*4.85/2*2=1272.64KN4#-3墩柱支点:Qmax=262.4*4.

26、146/2+262.4*4.85/2=1180.27KN单片贝雷片容许剪力:4#-1墩柱支点:Qmax=1180.27/4=295.07KNQ= 490.5KN4#-2墩柱支点:Qmax=1272.64/4=318.16KNQ= 490.5KN4#-3墩柱支点:Qmax=1180.27/4=295.07KNQ= 490.5KN强度满足要求。B、刚度验算4#墩贝雷纵梁最大挠度fmax=5ql4/(384EI)=5x262.4x4.8544/(384x2.1x105x0.11548688)=0.078cmf=L/400=485.4/400=1.21cmfmaxf刚度满足规范要求。5#墩强度和刚度演

27、算A、强度演算5#墩支撑梁弯矩:Mmax=ql2/8=1/8*244.694.0544.054=502.68KN.m单片贝雷片承受弯矩:W=502.68/4=125.67KN.mM=1576.4KN.m5#墩支撑贝雷片强度满足要求。5#墩支撑梁最大剪力:5#-1墩柱支点:Qmax=244.69*4.496/2+244.69*4.504/2=1101.1KN5#-2墩柱支点:Qmax=244.69*4.504/2*2=1102.1KN5#-3墩柱支点:Qmax=244.69*4.496/2+244.69*4.504/2=1101.1KN单片贝雷片容许剪力:5#-1墩柱支点:Qmax=1101.1

28、/4=275.3KNQ= 490.5KN5#-2墩柱支点:Qmax=1102.1 /4=275.5KNQ= 490.5KN5#-3墩柱支点:Qmax=1101.1/4=275.3KNQ= 490.5KN强度满足要求。B、刚度验算5#墩贝雷纵梁最大挠度fmax=5ql4/(384EI)=5x244.69x4.5044/(384x2.1x105x0.11548688)=0.054cmf=L/400=4.504/400=1.13cmfmaxf刚度满足规范要求。临时墩贝雷梁强度和刚度演算A、强度演算临时墩支撑梁弯矩:Mmax=ql2/8=1/8*253.579.59.5=2860.6KN.m单片贝雷片

29、承受弯矩:W=2860.6/4=715.1KN.mM=1576.4KN.m5#墩支撑贝雷片强度满足要求。临时墩支撑梁最大剪力:临时墩柱:Qmax=253.57*4.25/2+253.57*9.5/2=1743.3KN单片贝雷片容许剪力:Qmax=1743.3/4=435.8KNQ= 490.5KN强度满足要求。B、刚度验算临时墩贝雷纵梁最大挠度fmax=5ql4/(384EI)=5x253.57x9.54/(384x2.1x105x0.11548688)=1.1cmf=L/400=9.5/400=2.4cmfmaxf刚度满足规范要求。即每个墩柱需要4榀贝雷梁进行支撑,强度和刚度才能满足要求。5

30、、墩柱穿心棒受力计算针对钢棒的受力特点,主要结构计算分为抗剪计算、抗弯计算、挠度计算。其中钢棒的直径为150mm,45号圆钢。(1)、抗剪计算:作用于4#-1墩柱钢棒上的荷载为P1=1180.27KN;作用于4#-2墩柱钢棒上的荷载为P2=1272.64KN;作用于4#-3墩柱钢棒上的荷载为P3=1180.27KN;钢棒的许用应力为t=105MPa钢棒的容许应力值:Q容=tA=1.05*105*0.075*0.075=1854.5KNP1,P2,P3安全系数:1854.5/1272.64100%=145%(取钢棒最大荷载进行演算)(2)、抗弯计算取荷载作用于钢棒墩柱支点距离为2cm(实际施工中

31、小于2cm).则产生弯矩:M1=-P1X=1180.27*0.02=23.6KN.m M2=-P2X=1272.64*0.02=25.45KN.m M3=-P3X=1180.27*0.02=23.6KN.m钢棒的许用弯曲正应力d=180MPa,弯曲截面系数W=220.78cm3.钢棒容许抗弯承载力M容=d*W=180*220.78*10-3=39.74KN.mM1,M2,M3;(3)挠度计算取上部荷载作用于钢棒上的有效宽度为200mm,F=PL3/(3EI)=1272.64*2003/(3*210*104*490.9)=3.29mm所以钢棒的变形挠度仅为3.29mm.5#墩柱穿心棒受力计算同上

32、。(四)、支架预压:1、预压的目的为检查地基承载力及支架承受梁体荷载的能力,减少和消除支架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方木间的间隙、地基瞬时沉降等并获取支架预压沉降观测值用来做设置预拱值的参考数据。2、加载方法支架搭设完毕、底板模板铺设完毕之后进行加载预压。拟采用人工装满砂袋,用25t汽车吊吊装,按要求的位置和高度人工配合堆码,预压重量为设计重量的1.2倍。堆码混凝土预制块或砂袋的加载方法对现浇箱梁支架进行预压。预压分两级进行,第一级荷载控制在总荷载的2/3左右。第一次加载后,荷载维持一天进行观测,第二天,进行最后一级荷载加载。最后一级维持时间根据预压沉降观测值确定,每隔12个小时测一次,直至24小时内

33、排架变形量不超过设计要求的变形量即可卸载。预压过程中应对支架沉降进行连续观测。3、观测点设置及观测频率观测点设置:根据受力分析可知在跨中的弯矩最大,因此布点选择在跨中,每跨布置三点(三点分布在箱梁的中间以及两侧1/4跨径处)。沉降观测频率:每级荷载添加前观测一次;每级荷载添加完毕观测一次;荷载的全部已加上后第一天4小时观测一次,其余每天至少观测一次;卸载前观测一次;卸载后观测一次。观测注意事项 :a.观测频率和时间按上述规定外,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b.箱梁浇注前在底板位置与预压对应位置设置观测点,观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支架沉降。c.每次观测得到的数据认真记录在沉降量观测专用表格内。4、数据

34、整理分析及预拱度的设置(1)观测结束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总沉降值和卸载后观测值计算弹性变形量。根据试验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本工程所设计的预应力现浇箱梁模板支架进砼浇筑时产生的变形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依据变形量调整箱梁的底标高,实现砼浇筑完成后能达到设计所要求的梁底标高。如发现立柱下沉比较明显,需对地基处理进行加强。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2)预拱度的设置确定预拱度时考虑下列因素: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总变形量,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箱梁设计反拱度,根据设计院提供。根据梁的拱度值线形变化,其它各点的预拱度值,应以中间点为最高值,以梁的两端为零,按二次抛物线进

35、行分配。五、支架拆除 支架拆除待箱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进行拆除,拆除由跨中向支点方向对称拆除。1)、拆除顺序:护栏脚手板剪刀撑横杆立杆件;支架拆除时,应按多点、对称、缓慢、均匀的原则进行,必须遵循先拆中跨,后拆边跨;先拆支点,后拆跨中的顺序进行。2)、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3)、拆除过程中,凡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误靠;4)、拆下的杆件应以安全方式吊走或运出,严禁向下抛掷。5)、脚手架安全措施:A、禁止任意改变构架结构及其尺寸;B、禁止架体倾斜或连接点松驰;C、禁止不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搭设和拆除作业;D、搭拆作业中应采取安全防

36、护措施,设置防护和使用防护用品;E、禁止随意增加上架的人员和材料,引起超载;F、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G、不得在架上搬运重物;H、不得在六级以上大风、雷雨和雪天下继续施工;I、脚手架长期搁置以后未作检查的情况下不得重新使用;J、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K、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示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L、脚手架搭拆时应制止和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拆下的杆件以安全方式运下,集中堆码整齐。(六)、支架施工安全及防护措施为防止坠物伤人,在钢管贝雷梁底部及侧面张挂安全网、立警示牌,钢管桩周边

37、布防撞设施;坚持施工队伍的安全教育制度;项目安全员要经常检查作业队,认真做好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书面交底工作,详细说明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及质量标准,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双方签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 不得超期使用。支架安全措施:A、必须严格按设计方案进行支架搭设,支架搭设所用钢管上严禁打孔。B、剪刀撑、横向斜撑等要同钢管立柱同步搭设。立柱的垂直度,按规定无论从何种角度测量,必须达到50mm以内,且总高度的偏差不得大于100mm。C、搭设及拆除时现场必须设警戒区域,张挂醒目警戒标志。警戒区域内严禁非操作人员通行或在排架下方继续组织施工

38、。地面监护人员必须履行职责。D、在进行临边作业时,必须设置牢固可行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同的临边作业场所、需设置不同的防护设施。E、斜道楼梯和梯段边,必须安装临时防护栏杆,箱梁顶板处要随工程结构的进度安装正式栏杆或者临时护栏。梯段旁边也应设置一道扶手,作为临时栏杆。F、作业人员处于高处危险施工全过程,必须佩戴安全带,保险钩宜高挂低用并扣在牢固部位。G、如遇强风、雨等特殊气候,不进行支架搭设或拆除作业。夜间作业,要具备良好的照明设备。H、在贝雷梁底全宽挂好安全网,避免施工过程中物体高处坠落,击伤人员。I、支架滞后一孔拆除,由跨中向两端头对称拆除翼缘板部位支撑、支架由跨中向两端头对称拆除底、腹板部位支

39、撑、支架顺序进行。绝对禁止未拆完内模竖向支撑即拆支架、未拆完翼缘板部分支撑支架即拆底腹板部位支撑支架,以防结构在体系转换时产生破坏性荷载拉裂梁体。落架时先敲松木楔,再用撬棍将底模与砼分离,最后取出底模以及方木。J、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施工前将所有垃圾清理干净,防止石子等溅落伤人。K、拆除顺序严格按照从上往下,后搭先拆、先搭后拆的顺序,拆除从内向外拆除,各种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七)、河道内支架安全防护为满足泄洪要求,我部采用跨主河道(第五跨)部分搭设贝雷梁支架,其余部分(第一至第四跨)采用钢管满堂支架作为现浇箱梁浇注施工平台。跨河部分支架必须满足泄洪高度要求(详细

40、说明)。满堂支架与贝雷梁支架相接部分地基基础处理采用C25砼浇注(处理范围、厚度),以防止流水冲刷,产生危险。满堂支架基础边缘采用沙袋砌筑进行防洪和倒流(沙袋码砌是否可行),避免洪水对支架在成冲刷。五、施工质量控制(一)、模板工程为保证现浇箱梁的外观质量光洁度、表面平整度和线形,加快施工进度,本工程箱梁底模、外模、内模均采用优质竹胶板铺设。模板拼缝间夹贴双面棉胶,拼缝表面用石腊密封。在铺设底模前先放置好支座,并在支座位置处根据梁底的楔块尺寸在底模上开孔,在开孔处支立梁底楔块的模板,楔块的底模根据预埋钢板的尺寸也开孔,预埋钢板与楔块的底模用高强砂浆密封。 1、底模:箱梁底模采用优质竹胶板,模板加

41、工时应根据箱梁线形及宽度将模板分段(按顺桥向每5m为一段考虑)制作,将每一段视为直线段,即分段用折线代替圆曲线,从而提高了模板的使用效率。竹胶板存放时板面不得与地面接触,要下垫方木,边角对齐堆放,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日晒雨淋,并定期检查。当一联砼浇筑完成后,等强度达到95%且达到相应的龄期后,方可进行张拉并及时进行压浆。待预应力管道内净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将底模板下的可调顶托下降,将木枋和底模拆除。2、内模:箱梁内模采用优质竹胶板,木枋顺向布置。为施工方便,内模分块加工成几种型号,并确保同一类型号的模板能够互用;加工时,将面板和木枋通过铁钉加工成整体。为便于内模从箱梁内取出,在每一

42、跨箱梁顶板上预留三个100(纵向)80(横向)的人洞,人孔分布在每跨离桥墩6米处;每联箱梁钢束张拉、压浆及封锚完成后,将人孔浇注砼封闭。箱梁内模支撑采用钢管做横支撑和竖支撑形成组合“”字排架,立柱支撑在底模顶面上,顺桥向按0.9米设置一排,且每排均需设置纵、横水平撑,以增加支架的整体稳定性,防止内模胀模,内模支架的搭设原理及方式与满堂脚手架的搭设原理及方式基本相同;立柱支撑点必须与横桥向底模下的木枋位置对应,而且立柱不可直接支撑在底模顶,两者间须垫设混凝土垫块。浇注砼之后,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后方可进行拆除内模。如果拆模时间过早,容易造成箱梁顶板砼下饶、开裂,粘模、甚至坍塌;如果拆模时间

43、过晚,将增大了拆模难度,造成拆模时间长且容易损坏模板。具体拆模时间由现场技术人员视现场砼的凝固情况把握好。3、外侧模板和翼缘模板为确保模板整体不向外滑移,翼缘模板下方的木枋与底板下方的横向木枋连接在一起,如此一来,浇注砼时两侧腹板砼向外的胀力可以相互抵消。施工时必须保证模板支架的强度与刚度,箱梁侧模与翼板底模须连成一体。为保证侧模稳固在箱梁主筋和腹箍筋上,设置一定数量的定位钢筋。准确确定模板位置。首跨外侧模板及翼缘模板安装时,采用16t汽车吊起吊。模板起吊前,要将相应的丝杆和横向木枋联接好,在模板就位时,要将模板上的横向木枋与底模板下的横向木枋位置对齐。由于每块模板面板均为平面,没有按照箱梁平

44、曲线设置弧面,故安装模板时,确保模板与模板之间留有15mm左右的间隙,以此来调出箱梁的平曲线(实际为若干折线)。模板之间的间隙通过木板条和玻璃胶进行堵塞,不留缝隙。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脱离外侧模板和翼缘模板。4、在梁端与横梁位置预应力锚头位置的模板和支座处模板,应按设计要求和支座形状做成规定的角度与形状,并保证锚头位置混凝土面与该处钢绞线的切线垂直。所有排气孔、压浆孔、泄水孔的预埋管及桥面泄水管按设计图纸固定到位,预埋件的预埋无遗漏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二)、钢筋工程现浇箱梁钢筋加工及安装的特点是钢筋密、预埋件多、弯曲钢筋多,施工要求高。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应严格按设计图纸执行

45、,标准弯钩应严格执行规范。钢筋绑扎时,可在底模边用油漆标出位置,这样既保证质量,又方便施工。(1)、进场钢筋应提供质量保证书或检验合格证,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原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对直径大于12mm的钢筋要进行可焊性性能试验。各项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2)、进场钢筋应按照进行分类分规格存放,存放区要高于地面30cm,同时要覆盖进行防雨防锈蚀。(3)、钢筋表面应清洁,平顺无局部弯折。钢筋加工配料时,要准确计算钢筋长度,减少断头废料和焊接量。钢筋的弯制和末端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按规范办理。(4)、通长受力主筋的连接采用搭接焊。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大于0.1d,并不得大于2mm,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弯折不得大于4。构造钢筋的连接可采用绑扎,绑扎长度不小于35d,且不小于300mm。从事对焊、电焊的操作人员要有上岗合格证。电焊时要根据钢筋的材质选用相应的焊条,不得随意滥用。(5)、受力主筋焊接或构造钢筋的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接头错开布置。接头面积百分率为:受拉区25%,受压区50%。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35D且不小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