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条基大体积砼施工方案(图文并茂).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47889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形条基大体积砼施工方案(图文并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环形条基大体积砼施工方案(图文并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环形条基大体积砼施工方案(图文并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环形条基大体积砼施工方案(图文并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环形条基大体积砼施工方案(图文并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形条基大体积砼施工方案(图文并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形条基大体积砼施工方案(图文并茂).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基础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概述:本工程基础为条形基础,基础宽3m、高0.8m,基础梁宽1.2m、高2.2m,砼强度等级为C50。本基础属于高强度大体积砼,容易由温度、收缩、膨胀等因素引起结构变形,当变形受到约束时便产生应力,当此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产生裂缝。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而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高强混凝土的收缩,主要是干燥收缩、温度收缩、塑性收缩、化学收缩和自收缩。塑性收缩裂纹大约在浇筑后几小时到十几小时出现;温度收缩裂纹大约在浇筑后2到10d出现;自收缩主要发生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后的几天到几十天;

2、干燥收缩裂纹出现在接近1年龄期内。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等方面全面考虑,结合本工程实际采取措施。二、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预拌砼(GB14902)4、建筑施工计算手册5、建筑施工手册三施工措施 :1、砼原材料的选用: 提前与预拌砼厂家协商,采取如下措施:1)配置砼时选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以降低水化热;2)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3)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细骨料采用

3、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3%;4)掺加粉煤灰,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5)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6)拌制砼时,拌制用水直接抽取地下水,骨料用地下水冲洗,既可减少含泥量,又可降低骨料温度,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7)掺加木质素磺酸钙缓凝型减水剂。2、施工中的温度控制1)防止砼表面散热过快,避免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砼终凝后,立即进行覆盖草帘进行保温养护,保温养护时间根据测温控制当砼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基本相同时(约4-5天),撤掉保温养护,改为浇水养护。浇水养护不得少于1

4、4d;保湿保温养护措施:先铺一层塑料布,上面铺二层草帘子。2)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堆积过大高差。在结构完成后及时回填土,避免其侧面长期暴露。3、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1)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2)采取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捣法,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四、砼热工计算: A3天龄期:1)最大绝热温升:其中 K取0.30;Q查表取375(kJ/kg);c取0.97kJ/(kgK);取2400(kg/m3);Th(mckF)Q/c (5490.3

5、64)375(0.972400) =91.522)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T1(t)取3天;Tj取值20();(3)查表取0.49。T1(3)TjTh(3) 2091.520.49 =64.843)混凝土表层(表面下50100mm处)温度:(1)保温材料厚度:其中x查表取0.14W/(mK);取2.33W/(mK);T2Tq取值20;TmaxT2取值20;Kb查表取1.30.5hx(T2Tq)Kb/(TmaxT2) 0.52.20.14201.3(2.3320) =0.085m(2)混凝土虚厚度:其中k取2/3;取2.33W/(mK);本工程混凝土保温方法为铺一层草袋内铺塑料薄膜其导热系数取0.

6、14、代入得b为4) b=3hk/ 2/32.334 0.388m(3)混凝土计算厚度:Hh2h 2.2+20.388 =2.98m (4)混凝土表层温度:Tq取值25()T2(t)Tq4h(Hh)T1(t)Tq/H2 64.84+40.388(2.98-0.388)64.84-252.982 =25.354)混凝土内平均温度Tm(t)T1(t)T2(t)/2 =(63.84+25.35)2 =44.6结论:砼中心平均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Tmax - T = 44.6- 25.35=19.25结论:砼中心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TmaxT为19.25 25,故满足要求。B:6天龄期:1)最大绝热温

7、升: Th91.522)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T1(t)取6天;Tj取值20();(7)查表取0.46。T1(6)TjTh(6) 2091.520.46 =64.13)混凝土表层(表面下50100mm处)温度:T2(t)Tq4h(Hh)T1(t)Tq/H2 64.1+40.388(2.98-0.388)64.1-252.982 =24.934)混凝土内平均温度Tm(t)T1(t)T2(t)/2 =(63.1+24.93)2 =44.02结论:砼中心平均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Tmax - T = 44.02- 24.93=19.09结论:砼中心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TmaxT为19.09 25,故满

8、足要求。五、浇筑方案本工程环形条基施工时施工时采取先低后高、斜面分层、分段推进、整体浇筑的方法。砼浇注按计划共分10段进行施工,先由1112轴之间南侧进行施工,浇注8003000基础约21m,安排三支震动棒同时震捣;然后从起点开始浇注同长度基础梁;基础梁浇注完毕后,再从起点浇注8003000基础约12.5m;再自第一段基础终点浇注约12.5m基础;再自起点浇注基础梁,依次推进。每边安排震动棒三支进行震捣,备用震动棒各一支。总时间约在89小时浇注完毕。具体浇注分段详见下图:环形条基浇注示意图在每一下料口,三个振捣手均匀分布在整个斜面,沿图示中小箭头方向推进,确保不漏振,使新泵出的混凝土与上一斜面

9、混凝土充分密实地结合。振捣应及时、到位,避免混凝土中石子流入坡底,发生离析现象。详见下图:后振捣棒中振捣棒前振捣棒砼采用振捣棒机械振捣。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均匀振捣,插点要均匀排列,插点采用并列式和交错式均可;插点间距为300400mm ,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约50100mm,振捣时应依次进行,不要跳跃式振捣,以防发生漏振。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30秒,使砼表面水分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为使砼振捣密实,砼泵出料口共配备8台振捣棒(6台工作,2台备用),分三道布置。第一道布置在出料点,使砼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第二道布置在坡脚处,确保砼下部密实,

10、第三道布置在斜面中部,在斜面上各点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六、砼测温及监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监测,检测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结构中心温度。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当混凝土内、外温度差超过250C时,应紧急增加覆盖一层草帘,控制温差。1).测温点布置本工程采用温度计测量混凝土内部温度。测温点平面位置共平均布置二十个测点,每个测点分别布置在砼中下部以测量砼内部及表面温度。使用在底板砼中预埋16pvc塑料管做为测温管,在砼浇筑前埋入测温位置,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还能测量砼入模温度。注意:测温管应绑扎固定在基础梁钢筋上,浇筑及振捣混凝土时应注意勿将其损坏。测温孔布

11、置立面见下图:2)测温制度在前5天内每2小时测一次;以后每48小时测一次,时间不少于14天。所有测温孔均需编号,进行内部不同深度与表面温度的测量,测温工作由专人负责进行测温记录,并作为对砼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七、砼表面处理在砼浇筑后4-8小时内,将部分浮浆清掉,初步用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抹子搓平压实。在初凝以后,混凝土表面会出现龟裂,终凝前要进行二次抹压,以便将龟裂纹消除,注意宜早不宜晚。八、突发事件的处理对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混凝土连续浇筑的突然事件,我们应做好充分的预防、准备工作:1天气有可能发生变化,现场准备雨衣、雨布等防雨材料。2提前联系备用预拌砼厂家,已备特殊情况下不间断供

12、应砼。3为防止因偶然事件引发施工现场全面停电而造成混凝土无法连续浇筑的现象发生,施工前应设法连接上备用电。4为防止施工期间发生振捣棒损坏而影响施工质量,施工前下料口配备一台备用的振捣棒。九. 施工注意事项1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不出现质量事故,施工前应周密计划,统一协调,使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 2混凝土浇筑应注意使中部的混凝土略高于四周边缘的混凝土,以便使经振捣产生的泌水向四周排出,以减少混凝土表面产生的浮浆。 3在整个浇筑期间,设专人加强对钢筋、模板看管,防止移位。4加快基础回填土,避免基础结构侧面长期暴露;适时停止降水以避免降温收缩与干缩。5养护期间将基础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再覆盖二层草垫,若赶在雨天则内部加衬一层塑料薄膜,以确保施工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