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虹新城3号地块基坑施工方案(评审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4794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瑞虹新城3号地块基坑施工方案(评审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瑞虹新城3号地块基坑施工方案(评审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瑞虹新城3号地块基坑施工方案(评审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瑞虹新城3号地块基坑施工方案(评审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瑞虹新城3号地块基坑施工方案(评审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瑞虹新城3号地块基坑施工方案(评审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瑞虹新城3号地块基坑施工方案(评审版).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 海 瑞 虹 新 城 3 号 地 块 发 展 项 目深基坑施工专家评审方案瑞安建筑有限公司2014年2月10日编制人: 审批意见:审批人: 目 录1.工程概况11.1 工程名称11.2 参建单位11.3 工程概况11.4 场地地质情况11.5 水文地质情况61.6 不良地质现象61.7 周边环境状况61.8 周边管线情况61.9 基坑支护概况71.10 目前施工现场状况72.编制依据72.1 勘察报告及围护图纸72.2 国家标准72.3 行业标准72.4 上海市标准72.5 相关文件73.工程难点、特点分析83.1 地质条件差83.2 施工场地狭小83.3 周边环境的保护94.总体施工部署安

2、排94.1 施工流程94.2 大临布置94.3 交通组织104.3.1 场外交通组织104.3.2 场内交通组织104.4 挖土布置104.4.1 机械选择104.4.2 挖土原则104.5 降水布置105.施工方案115.1 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115.1.1 施工流程115.1.2 施工参数115.1.3 施工工艺115.1.4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25.1.5 质量验收要求125.2 钻孔灌注桩(立柱桩)及格构柱施工125.2.1 施工流程135.2.2 施工参数135.2.3 施工工艺135.2.4 质量验收要求145.2.5 施工注意事项145.3 地下连续墙施工155.3.1 地下连

3、续墙施工采用的工法155.3.2 地下连续墙施工流程图155.3.3 主要施工工艺155.3.4 地下连续墙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205.4 坑内加固施工205.4.1 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加固205.4.2 高压旋喷桩施工205.5 深井降水施工215.5.1 降水目的215.5.2 基坑降水方案选择215.5.3 基坑降水设计215.5.4 降水平面布置225.5.5 深井施工方法225.5.6 封井施工方法245.5.7 深井降水注意事项245.6 挖土施工255.6.1 挖土流程255.6.2 挖土原则255.6.3 挖土设想255.6.4 挖土机械选择及工期安排255.6.5 挖土施工265

4、.6.6 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265.6.7 挖土注意事项265.7 支撑施工275.8 地下室结构施工275.8.1 施工流程275.8.2 模板工程275.8.3 钢筋工程275.8.4 混凝土工程285.8.5 后浇带施工285.9 支撑拆除施工295.9.1 支撑拆除方法及流程295.9.2 支撑拆除施工技术措施295.10 土方回填施工295.10.1 施工流程295.10.2 施工要求296.安全文明施工措施307.应急预案307.1 应急预案工作流程307.2 应急小组317.3 应急预案启动317.4 应急抢险救援措施317.5 应急抢险救援物资配备33附图:(1)周边环境示意

5、图(附图11)(2)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图(附图12)(3)围护结构剖面节点图(一)(八)(附图13110)(4)第一道支撑平面布置图(附图111)(5)第二道支撑平面布置图(附图112)(6)基坑施工阶段临电平面布置图(附图113)(7)基坑施工阶段临水平面布置图(附图114)(8)围护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附图21)(9)围护施工阶段流程示意图(一)(三)(附图2224)(10)降水井平面布置图(附图25)(11)保留降水井平面布置图(附图26)(12)挖土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附图27)(13)第一层第三层土方开挖工况图(附图3133)(14)第一层土方开挖示意图(一)(附图34)(15)第二层

6、土方开挖分区示意图(附图35)(16)第二层土方开挖示意图14(附图3639)(17)第三层土方开挖分区示意图(附图310)(18)第三层土方开挖示意图13(附图311313)(19)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现场总平面布置图(附图41)(20)第二道支撑拆除分区图(附图42)(21)第二道支撑拆除流程图(一)(四)(附图4346)(22)第一道支撑拆除分区图(附图47)(23)第一道支撑拆除流程图(一)(四)(附图48411)附表: 上海瑞虹新城3号地块发展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表深基坑施工专家评审方案1.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上海瑞虹新城3号地块发展项目1.2 参建单位建 设 单 位:上海瑞虹新城有

7、限公司结构设计单位: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围护设计单位: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勘 察 单 位: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监 理 单 位:上海现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 测 单 位:上海东亚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单位:瑞安建筑有限公司1.3 工程概况(1)平面位置:拟建工程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北至虹关路,东临瑞虹路,南侧为天虹路,西侧是天宝路。拟建场地地势平坦,地面硬化为混凝土地坪。(2)建筑物概况:本工程基坑呈现长方形,短边梯长约100m,长边长约195m,基坑周长596m,地下室共2层。总占地面积为2614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3873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0636平方米,地下建筑

8、面积43237平方米。地上由3幢4层商业餐饮综合楼、1幢4层商业餐饮娱乐综合楼及1幢12层酒店(裙房4层)组成。(3)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800m,场地自然地面平均绝对标高+3.500m,即相对标高-0.30。(4)基坑开挖面积21900m2,开挖深度10.813.1m,电梯井、集水井等局部深坑落深1.32.3m。(5)基坑安全等级:裙房和酒店区域开挖深度为10.811.7m为二级,环境保护等级二级;降板区域开挖深度为13.1m为安全等级为一级,环境保护为二级。1.4 场地地质情况根据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上海瑞虹新城3号地块发展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

9、编号1112-K-082),拟建场地在勘察深75.0m深度范围内底层均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性土及砂土组成,本区段位于海滨平原地区。具体的地质情况及各参数详见以下表。各土层力学性能参数表层号土层名称层底标高(m)粘聚力c内摩擦角渗透系数(cm/s)孔隙比e杂填土1黄灰黄色粘质粉土0.31-0.61530.57.91e-060.8293a灰色粘质粉土-7.79-9.33531.58.43e-050.863b灰色砂质粉土-13.23-29.235312.02e-040.8351a灰色粘土-15.93-18.091211.59.24e-081.2121b灰色粉质粘土-23.29-2

10、7.9615205.51e-070.9903-1灰色粉质粘土-30.33-39.321719.57.00e-070.9603-2灰色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47.021026.50.8664灰绿色粉质粘土-34.33-36.8339200.691暗绿草黄色粉质粘土-26.99-32.841190.6751草黄灰绿色砂质粉土-32.83-36.80533.50.7602草黄灰黄色粉砂-39.73-41.733510.7611灰色粘土-52.81-53.7314161.0682灰色粉质粘土夹粉砂-63.16-65.231919.50.9223灰绿色粉质粘土-64.96-66.3141200.645灰色

11、粉西砂未凿穿334.50.742地层特性表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一)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二)工程地质剖面图1.5 水文地质情况根据勘察报告显示,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其主要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浅部土层潜水水位为0.90m1.70m,平均水位埋深1.36m,平均水位埋深标高1.95m。潜水水位受降雨、地表水和蒸发的影响而变化。场地内分布有第层砂性土,其埋深最浅在离地面约30.0m处,是上海地区承压含水层,承压水位埋深一般为312m,呈周期性变化。地下承压水水头埋深按3.00m考虑、基坑开挖深度按10.811.7m估算,其抗承压水头的稳定性安全系数Ky(Pcz/Pwy)大于1

12、.05的安全系数要求;局部最大开挖深度按13.10m估算,抗承压水头的稳定性安全系数均大于1.05的安全系数要求,故可以不考虑层承压水头对基坑开挖与施工的影响。另外场地局部受古河道切割处有3-2层微承压含水层,3-2层层面埋深最浅为41.0m,基坑开挖10.811.7m,承压水头按最不利条件埋深3m考虑,其抗承压水头的稳定性安全系数Ky(Pcz/Pwy)大于1.05的安全系数要求;故可以不考虑3-2层承压水头对基坑开挖与施工的影响。场地及附近未发现污染源,场地地下水环境类别为类。场区地下水及地基土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且场地及附近未发现污染源,场地地下水环境类别为类。本场区地下水及地基土对混凝土

13、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1.6 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内无明、暗浜分布,但局部杂填土分布较厚,最深处约3.7m,填土较厚区域缺失第1层黄-灰黄色粘质粉土。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可能涉及的土层分别为:1层、3a层、3b层,这三层土含粉性土颗粒较重、易渗水,水平渗透系数均为10-4数量级,基坑开挖极易产生流砂、管涌等不良地质现象,并可能产生流砂现象。1.7 周边环境状况本工程基地的东侧为瑞虹路,该侧地下室基坑围护外边线距离用地红线约9.1m,该侧预留一连通口,该连通口后续将与规划的瑞

14、虹10号地块地下室连通,连通口部位地墙外边紧贴红线。瑞虹路面以下的管线主要有信息和配水管线。马路对面为瑞虹新城规划后期开发的瑞虹9号和10号地块,目前是尚未拆迁的民宅和上海市金砂中学;这些建筑物为一三层,十分老旧,砖木结构,天然地基,最近的一栋距离本工程围护外边线为34m左右。南侧为天虹路,该侧围护外边线距离用地红线最小距离约为4.67m左右,天虹路面以下主要有一条雨水管线,雨水管距围护桩外边线距离为15.69m,马路对面为已建成的瑞虹新城4号地块,小区内建筑均为30多层,地下车库二层,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建筑最近处距离围护桩外边线距离34m左右。西侧为天宝路,该侧围护外边线距离用地红线约为

15、3.92m左右,连通口部位外墙紧贴用地红线。天宝路路面以下有众多管线,马路对面为已建成的瑞虹新城6号地块,小区内高层建筑为30层左右,地下车库二层,住宅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最近的一栋楼距离本工程围护外边线为37m左右。北侧为规划中的虹关路,该侧建筑红线距离围护桩外边线最小距离为4.77m左右。马路对面为瑞虹新城规划后期开发的瑞虹2号地块,目前是尚正在拆迁的民宅,民宅为砖木结构,天然地基最近一栋距离本工程外围边线为19.7m,规划道路距本工程地下室外墙约21m。具体详见周边环境示意图(附图1-1)1.8 周边管线情况本工程基坑东侧及北侧紧贴市政道路,地下存有部分管线,施工期间将注意对其进行保护。基

16、坑东侧为瑞虹路,该路面下方有多条地下管线,具体信息统计如下:瑞虹路上主要管线分布序号管线名称管径(mm)或根、孔数延伸方向距离围护结构外边线最近距离(m)1信息24孔南-北6.4372配水500南-北8.419天虹路上主要管线分布序号管线名称管径(mm)或根、孔数延伸方向距离围护结构外边线距离(m)1雨水东-西15.690天宝路上主要管线分布序号管线名称管径(mm)或根、孔数延伸方向距离围护结构外边线最近距离(m)1信息12孔南-北21.0202配水200南-北20.0203雨水1050南-北17.0204电力12孔南-北16.0201.9 基坑支护概况本工程围护形式采用三轴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

17、(采用两墙合一)二道混凝土支撑体系。根据基坑的设计,基坑安全等级二级,局部降板基坑安全等级一级,环境保护等级二级。基坑开挖深度为10.813.1m,基坑的围护结构主要采用地下连续墙挡土(长度596m);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长度596m);坑底深坑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地下连续墙:本工程地下连续墙墙厚度为0.8m,设计总延长米约596m,约105幅,地连墙深度20.128.2m,采用锁口管柔性防水接头。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周边围护结构,同时兼做地下室外墙,即两墙合一方案。止水体系:止水帷幕采用单排三轴850600搅拌桩,桩长13.8m、23.8m、25.6m、31.0m,水泥掺量20%。

18、支撑体系:采用二道混凝土水平支撑;结合第一道支撑设置混凝土栈桥,栈桥板面标高-1.7,板厚300mm,栈桥梁ZQL截面为8001000及10001000两种;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支撑截面如下:支撑系统中心标高(m)圈梁(mm)主撑(mm)连杆(mm)第一道支撑-2.2012008001000800800700第二道支撑-7.7013008001100800800800立柱桩:立柱桩采用钻孔灌注桩共计249根,其中新增立柱灌注桩共151根,立柱桩利用工程桩共98根,桩长桩径同工程桩,桩径至800mm。其中栈桥下立柱桩169根,桩长31m,非栈桥下立柱桩80根,桩长27m,桩径均为800m

19、m;立柱:基坑底面以上采用460460型钢格构柱,钢材采用Q235B,型号4L14014012和4L16016014(适用于栈桥下格构柱立柱桩),插入灌注桩不少于3.0m。基坑围护支撑平面布置图、围护节点图及混凝土支撑平面图详见附图12112。1.10 目前施工现场状况目前场地原有建筑物已拆除,场地内管线已废除并清除,但不排除仍有管线存在的可能。由于受场地条件限制现场搭设办公区、厕所及临时库房,生活区将外借场地另行搭建。在东侧瑞虹路、西侧天宝路、分别设置1#4#大门,作为出入口使用,其中东侧瑞虹路作为主出入口。临时用电用水基本满足现行围护阶段施工要求。临水临电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113114。2

20、.编制依据2.1 勘察报告及围护图纸1、上海瑞虹新城3号地块发展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1112-K-082);2、上海瑞虹新城3号地块发展项目围护设计图2.2 国家标准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2.3 行业标准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JGJ/T19920

21、10)3、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JGJ/T2122010)2.4 上海市标准1、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J08402010)2、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3、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G/TJ082022007)4、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范(DGJ0820772010)6、上海市地下连续墙施工规程(DG/TJ0820732010)2.5 相关文件1、关于印发的通知(建质【2009】87号)2、关于印发的通知沪建交【2006】105号)。3.工程难点、特点分析 3.1 地质条件差难点及特点:项目位于上海市

22、虹口区,根据地勘报告,场地开挖区域土层主要为:1层、3a层、3b层其土体属于含粉型颗粒较重,含砂量大,地下水位高;开挖时围护结构易出现渗漏、流砂,并且钻孔灌注桩成孔困难,易发生塌孔。面层杂填土局部厚达3.7m。应对措施:1、三轴施工防治措施施工流程严格按照先施工三轴搅拌桩再施工地下连续墙;三轴搅拌桩水泥掺量20%,水灰比为1.8,喷浆压力小于0.8MP,严格按照两喷两搅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止水帷幕的成桩质量,减少渗漏隐患。针对土质砂性重,易发生塌孔的特点,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调整泥浆参数,增大泥浆密度及粘度,一清泥浆比重采用1.3,漏斗粘度取24;二清泥浆密度取1.15,漏斗粘度取20。针对杂填

23、土厚的特点,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先沿围护桩开槽挖除表层杂填土,清除浅层障碍物,并埋设直径为900mm钢制护筒,护筒插入1层土0.2m。2、地连墙施工防治措施(1)防止槽壁坍塌措施A、改善泥浆性能在泥浆中加入适量的重金石粉和CMC以增大泥浆比重和提高泥浆粘度,增大槽内泥浆压力和形成泥皮的能力。B、加高施工导墙由于施工场地地面标高高于导墙标高,且地下水位较高,在荷载作用下稳定性较差,因此在导墙施工时对上部进行加高,高出地面10cm20cm,提高浆液面的高度,保证槽壁稳定。C、减小施工影响a、在成槽时尽量小心,抓斗每次下放和提升都缓慢匀速进行,尽量减少抓斗对槽壁的碰撞和引起泥浆振荡。b、施工中防

24、止泥浆漏失并及时补浆,始终维持稳定槽段所必须的液位高度,保证泥浆液面比地下水位高。c、雨天地下水位上升时应及时加大泥浆比重和粘度,雨量较大时暂停成槽,并封盖槽口。d、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地面的荷载,减小土壁受到附近施工荷载作用影响而造成土壁塌方,确保墙身的光洁度。(2)槽壁坍方处理措施A、坍塌的槽段部分导墙即使不断裂,也因其底部空虚而不能承重,因此在吊装钢筋笼前先架设具有足够刚度的钢梁,代替导墙搁置钢筋笼,并将钢筋笼荷载通过钢梁传递到坍塌区以外的地基上。B、塌方后必然会造成混凝土从接头管两边绕流,致使接头管难以起拔,并给相邻槽段的开挖、钢筋笼下放带来困难,造成质量事故,对此可采用:a、增加顶拔频

25、率,减少每次顶拔高度,使接头处混凝土面始终和接头管保持脱离状态,确保接头管能安全起拔,不破坏已浇筑槽壁混凝土。b、当接头管全部拔出后,在绕管混凝土强度不高时,应即时采用液压抓斗,对绕管砼彻底清除,然后采用优质粘土暂时回填。(3)地下连续墙渗漏水预防措施A、地下连续墙的清底工作应彻底,清底时严格控制每斗的进尺量不超过15cm,以便将槽底泥块清除干净,防止泥块在砼中形成夹心现象,引起地下连续墙漏水。B、严格泥浆的管理,对比重、粘度、含砂率超标的泥浆应坚决废弃,防止因泥浆引起的砼浇注时砼面高差过大而造成的夹层现象。C、防止砼浇注时槽壁坍方。钢筋笼下放到位后,附近不得有大型机械行走,以免引起槽壁土体震

26、动。D、砼浇注时严格控制导管埋入砼中的深度,绝对不允许发生导管拔空现象,防止混凝土导管拔出混凝土面而出现混凝土断层夹泥的现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将经常提拔导管,起到振捣混凝土的作用,使混凝土密实,防止出现蜂窝、孔洞、以及大面积湿迹和渗漏现象。3.2 施工场地狭小难点及特点:沿场地周边无法形成环形车行通道,现场局部空地仅满足搭建办公区域、材料仓库及堆场设置,无法满足生活区搭建要求。应对措施:利用混凝土支撑体系科学规划栈桥,满足地库施工期间交通通行。在天宝路、瑞虹路分别开设1#4#大门,并与规划栈桥接通,保证在高峰期间若其中一个出口无法通行的情况下,仍可保证车辆进出通畅,满足高峰时间车辆通行要求。加

27、工区考虑在东北侧设置模板加工场,设两座钢筋加工区及堆场其中一座设置于栈桥上;生活区拟考虑在外就近租借场地搭设生活区。3.3 周边环境的保护难点及特点:由于本工程基坑面积较大,对围护体系变形要求高;东侧为瑞虹路、南侧为虹关路,西侧为天宝路,故在施工期间要做好对管线的保护,降低地面变形、管线沉降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对措施:加强对临近管线加强监测,密切注意周边管线沉降变形情况,一旦出现变形超出报警值情况,立即暂停报警区域施工,分析原因,采取应急抢险加固措施(注浆、堵漏、回填等),待险情得到控制并监测数据稳定后再逐步恢复施工。4.总体施工部署安排4.1 施工流程4.2 大临布置现场沿施工场地四周布置排

28、水沟,电缆线及临时用水管等临时用水用电设施。采用沿施工围墙挂墙或埋地布置。由于本工程基坑面积占用建设用地面积比例较大,场地红线范围内剩余场地仅可搭设部分办公用房、厕所、临时库房及加工区,现场无法满足生活区场地要求,我司将外借场地搭设生活区。4.3 交通组织4.3.1 场外交通组织本地块东侧位瑞虹路,西侧为天宝路,北侧为拟建小区道路虹关路,南侧为天虹路。天宝路及瑞虹路将做为项目主要交通通道,分别在天宝路及瑞虹路开设4处大门,做为车辆出入口。4.3.2 场内交通组织场内交通情况根据不同施工阶段进行调整。(1)围护阶段施工:利用场地内现有的硬化场地,并将天宝路及瑞虹路做为主要的车辆进出口。(2)挖土

29、及结构施工阶段:场地内基坑周边无法形成环形车道,无法满足施工机械及土方等重车的通行要求。考虑在施工场地内布置施工栈桥,沿基坑H型对撑东西向设置13m宽施工栈桥,并向东侧延伸至天宝路出入口,并在主体基坑南北中间设置一段13m宽施工栈桥,以便于场内车辆通行及挖机停机掏土,减少坑内挖机的土方驳运距离,加快挖土速度。4.4 挖土布置4.4.1 机械选择(1)第一层土方采用大开挖,从中间向南、北两侧退挖。每块土方开挖后及时浇筑支撑和栈桥,及时完成支撑的对接受力。采用4台ZX250大挖机停在自然地坪上挖土。(2)第二层土方采用盆式开挖,分7个分块4个阶段按顺序进行。每个分块采用大开挖逐块开挖。最高峰采用3

30、台大挖机(栈桥上)、4台大挖机(基坑内)挖土和6台小挖机。(3)第三层土方开挖分7个分块4个阶段按顺序进行。每个分块采用大开挖逐块开挖。最高峰采用3台加长臂挖机(栈桥上)和4台大挖机、若干小挖机(基坑内)挖土。第二层土方分层放坡开挖,每层厚度不超过3m,放坡比例1:1.5。坑底土方预留300mm采用人工开挖,以保证不扰动坑底原土和发生超挖现象。出土方面,由于基坑面积大,工期紧,单日出土量需达到35004000方,考虑配置5060辆40T土方车作为出土运输工具。4.4.2 挖土原则基坑开挖坚持“分层、分区、留土护壁、盆式开挖”的原则。根据各分区范围进行分区分块挖土,第一层土方开挖深度2.5m,采

31、用由中间向南北挖并施工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第二层土方开挖深度5.4m,在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顶圈梁及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采用盆式开挖,两级放坡(单层开挖深度超过3m),先挖中心区,并施工对撑,再挖对撑区域盆边土,按照“分层、分区、留土护壁,对称、限时”的原则开挖,尽快施工支撑,形成十字对撑之后再开挖角撑,完成整个第二道混凝土支撑,实现分区下降。在开挖盆边土体时应限时开挖及浇筑支撑,形式对撑,将基坑变形带来的周边设施的变形均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分层开挖厚度不超过3m,放坡比例1:1.5。第三层土方采用放坡开挖,开挖深度2.9m,其中坑底土方预留300mm

32、采用人工开挖,以保证不扰动坑底原土和发生超挖现象。对于集水坑、电梯井等局部深坑的土方开挖须在深坑周边大于10m范围内土体开挖完成后方可进行。挖土前应该协调各部门资源,沟通泵站以确保混凝土供应。挖土时间应尽量安排在夜间以方便出土,保证挖土速度。挖土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挖土前放好灰线严禁超挖。挖土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27。4.5 降水布置根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拟建场区地下水根据埋藏条件为浅层潜水。根据浅层潜水布置基坑内疏干井。本场区需要疏干的含水层中,考虑到基坑内的加固措施的影响,单井有效疏干面积本次取200m2。基坑总面积约21900m2,扣除局部已进行封底加固的深坑约900m2,经验算

33、共布置105口井,另坑内设观测井5口。5.施工方案5.1 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本工程基坑围护止水帷幕及坑底加固采用三轴搅拌桩,采用两喷两搅施工工艺。5.1.1 施工流程设置机架移动导轨三轴搅拌机测量定位施工完毕三轴搅拌机架设残土处理报监理工程师制作试块搅拌、提升、喷浆水泥材质检验报监理工程师水泥浆拌制 5.1.2 施工参数水泥掺量水灰比膨润土掺量注浆压力注浆流量下沉速度提升速度三轴水泥土搅拌桩20%1.81%0.8-1Mpa150-200L/min/每台0.51.0m1.02.0m水泥采用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1.0MPa,采用两次喷浆,第一次喷浆量为70%

34、,第二次为30%。5.1.3 施工工艺1、测量放线根据提供的坐标基准点,按照设计图进行放样定位及高程引测工作,并做好永久及临时标志。放样定位后做好测量技术复核单,提请监理进行复核验收签证。确认无误后进行三轴搅拌桩施工;由于搅拌桩施工的垂直度偏差,会影响后续的地连墙施工,因此在实际施工时两侧的搅拌桩将外(内)放35cm。2、沟槽开挖根据基坑围护设计施工图纸,测放三轴搅拌桩内外边线,采用0.8m3挖土机开挖沟槽,并清除地下障碍物,沟槽尺寸如下图所示,开挖沟槽余土应及时处理,以保证地连墙正常施工,并达到文明工地要求。沟槽开挖尺寸示意图3、定位线垂直沟槽方向确定定位线,长约10m20m,定位线必须放置

35、固定好。三轴搅拌桩中心间距为1200mm,根据这个尺寸在现场拉线定位。根据施工图纸要求,三轴搅拌桩加固施工时需套接一孔施工,根据经验一般采用“做一跳三”或“做二跳四”;即159,或1,27,813,14。以保证土体加固施工满足搭接600mm。4、桩机就位由当班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况,发现障碍物应及时清除,桩机移动结束后认真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桩机应平稳、平正,并用线锤对龙门立柱垂直定位观测以确保桩机的垂直度。三轴水泥搅拌桩桩位定位后再进行定位复核,偏差值应小于2cm。5、桩机垂直度校正在桩架上焊接一半径为5cm的铁圈,10m高处悬挂一铅锤,利用经纬仪校

36、直钻杆垂直度,使铅锤正好通过铁圈中心。每次施工前必须适当调节钻杆,使铅锤位于铁圈内,即把钻杆垂直度误差控制在3内。6、桩长控制标记由于本工程搅拌桩桩长变化有4种,因此施工前应在钻杆上做好标记,控制搅拌桩桩长不得小于设计桩长,当桩长变化时擦去旧标记,做好新标记。7、水泥浆液拌制本工程水泥浆液拌制采用全自动拌浆系统,在拌浆时可通过数字化表面直接看到水泥、水和浆液总量。施工前搭设水泥浆液制作平台,平台附近放置12只水泥桶。在开机前应进行浆液的搅制,开钻前对拌浆工作人员做好交底工作。8、搅拌桩机钻杆下沉与提升根据设计所标深度,钻机在钻孔下沉和提升过程中,将严格依据图纸设计参数要求进行控制:下沉速度1m

37、/min,提升速度2m/min。保持螺杆匀速转动,匀速下钻、提升,并采取高压喷气在孔内使水泥土翻搅拌和,在桩底部分重复搅拌注浆,保证整桩搅拌均匀、充分,确保成桩质量。9、清除残渣余土由于水泥浆液的定量注入搅拌,将有一部分水泥土被置换出沟槽内,采用挖机将沟槽内的水泥土清理出沟槽,集中堆放,保持沟槽沿边的整洁,确保桩体的硬化成型和下道工序的继续,被清理的水泥土将在大约18h之后开始硬化,及时将其外运,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10、搅拌速度及注浆控制(1)三轴水泥搅拌桩在下沉和提升过程中均应注入水泥浆液,同时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根据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资料规定。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注浆,做好每次成桩

38、的原始记录。(2)制备水泥浆液及浆液注入:在施工现场搭建拌浆施工平台,水泥储存采用水泥罐。(3)在开机前应进行浆液的搅制,开钻前对拌浆工作人员做好交底工作。采用PO42.5级水泥,水灰比为1.8,拌浆及注浆量以每钻的加固土体方量换算。(4)报表记录:施工过程中由专人负责记录,详细记录每根桩的下沉时间、提升时间等情况,记录要求详细、真实、准确。5.1.4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孔位放样误差小于5cm,钻孔深度误差小于5cm,桩身垂直度不大于1/200。2、严格控制浆液配比,做到挂牌施工,并配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浆液配置。严格依据图纸参数控制钻进提升及下沉速度。3、施工前对搅拌桩机进行维护保养,尽量减

39、少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而造成的质量问题。设备由专人负责操作,上岗前必须检查设备的性能,确保设备运转正常。4、看桩架垂直度指示针调整桩架垂直度,并用线锤进行校核。5、工程实施过程中,严禁发生定位线移位,一旦发现挖土机在清除沟槽土时碰撞定位线使其跑位,立即重新放线,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6、场地布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避免设备多次搬迁、移位,减少搅拌的间隔时间,尽量保证施工的连续性7、严禁使用过期水泥、受潮水泥,对每批水泥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8、确保桩身强度和均匀性措施(1)水泥浆流量、注浆压力采用全自动机械控制,并用比重仪随时检查水泥浆的比重。(2)土体应充分搅拌,严格控制钻孔下沉、提升速

40、度,使原状土充分破碎,有利于水泥浆与土均匀拌和。(3)浆液不能发生离析,水泥浆液应严格按预定配合比制作,为防止灰浆离析,放浆前必须搅拌30s再倒入存浆桶。(4)压浆阶段输浆管道不能堵塞,不允许发生断浆现象,全桩须注浆均匀,不得发生土浆夹心层。(5)发生管道堵塞,应立即停泵处理。待处理结束后立即把搅拌钻具上提和下沉1.0m后方能继续注浆,等1020s恢复向上提升搅拌,以防断桩出现5.1.5 质量验收要求(1)成桩后桩中心偏位不超过50mm,桩身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200,桩径偏差不大于10mm,桩底标高偏差不超过+50mm;(2)搅拌桩钻芯数量按设计要求为总数的2%,并不少于3根,钻孔取芯完成后

41、的孔隙用注浆填充;5.2 钻孔灌注桩(立柱桩)及格构柱施工首先进行试成孔作业,确定施工参数。本项目围护钻孔桩拟选用GPS-10型钻机,正循环回转钻进成孔、原土自然造浆护壁、正循环清孔排渣的施工工艺。5.2.1 施工流程桩基施工方法报工程师批准钢筋备料桩位放样泥浆调制取样试验埋设护筒钢筋笼制作自检或监理工程师检查泥浆循环与废弃泥浆处理钻孔自检成型尺寸监理工程师检查终孔检查、孔深、孔径等商品砼进场第一次清孔下钢筋笼、格构柱、导管商品砼验收第二次清孔再检查沉碴和泥浆指标灌注水下混凝土测量砼面标高成 桩砼强度和桩位核查报监理工程师进入下一根桩施工5.2.2 施工参数泥浆密度漏斗粘度钻压转速最小泵量钻孔

42、灌注桩(正循环成孔)一清1.324615KPa4070r/min100m3/h二清1.15205.2.3 施工工艺(1)测量放线:选用全站仪,根据设计提供的围护内边线进行定点放线。任何方向的误差不大于5mm。(2)护筒埋设:根据围护桩轴线分段采用0.8m3挖机开完沟槽,同时清理地下障碍和杂填土然后将护筒成排摆放,护筒采用4mm厚钢板弯曲焊接而成,护筒直径大于灌注桩直径100mm,护筒高度15003000mm,护筒插入下层土深度大于200mm,经校正达到要求后进行填埋,填埋采用粘土分层对称回填。(3)钻机安装就位:1)钻机安装必须水平、周正、稳固。钻机平台底座必须座落在较坚实的位置,防止施工中倾

43、斜。2)用水平尺校正施工平台水平度和转盘的水平度, 保证桩架天车、转盘中心、护筒中心三点在同一铅垂线上。3)转盘中心与护筒的偏差不大于20mm。(4)泥浆管理:开孔及易垮孔的松软地层要采用浓泥浆钻进,泥浆比重不宜小于1.3。设专人进行泥浆管理,随时跟踪、检查循环池内泥浆比重、粘度,以确保钻进需要,性能不合格泥浆不得使用。施工中产生的废浆均输送到废浆池中储存,再用密封罐车外运排放。(5)成孔钻进:选用GPS-10型钻机正循环成孔钻进。钻头选用单腰三翼钻头,钻头直径不小于设计直径。钻进前,应在护筒内灌满泥浆,然后开机钻进,开孔时轻压慢转以保证钻具的导向性和稳定性,待进入正常钻进后,逐渐加大转速与钻

44、压。回转盘中心与设计桩位中心偏差不应大于20mm,穿过填土层后针对不同地层适时调整各钻进技术参数。钻进成孔后为确保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桩深,钻进中必须用钢卷尺丈量钻杆长度,准确丈量机上余尺,确保孔深误差不大于300mm。(6)一次清孔:一次清孔在成孔完成后进行,采用正循环清孔,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泥浆密度取1.30。(7)钢筋笼制作、安放:钢筋笼制制作时,全孔笼在地面分段制作,在孔口对接。钢筋笼制作偏差不超过规范标准,经验收合格后钢筋笼下入孔内并在孔口焊接。同时采用焊接吊筋确保钢筋笼垂直度位置安放达到设计标高及水平位置安放。(8)格构柱制作选用具有质量保证书的角钢,钢材,格构柱制作前报监理同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