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站热力管道悬吊保护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48143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门站热力管道悬吊保护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石门站热力管道悬吊保护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石门站热力管道悬吊保护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石门站热力管道悬吊保护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石门站热力管道悬吊保护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门站热力管道悬吊保护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门站热力管道悬吊保护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1 编制依据22 工程概况22.1 车站概况22.2 现有热力概况23 悬吊保护方案33.1基坑开挖33.2悬吊保护方案34 管线保护及监测措施64.1管线保护措施64.2管线监测措施65 安全保证措施75.1安全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75.2安全保证措施86 应急预案86.1 突发事件处理原则86.2 应急领导小组96.3 应急响应106.4 善后处置111 编制依据(1)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342002(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3)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5)北京地铁施工突发事故应急预案(6)钢结

2、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7)国家及北京市现行相关规范及规程2 工程概况2.1 车站概况石门站是北京市地铁15号线线路从高架转入地下的第二站。站外呈东西向设置,位于现况府前西街与顺西路相交路口下车站起点里程为K40+999.037,终点里程为K41+198.337。石门站为地下双层双跨岛式站台车站,总长199.3m,标准段总宽20.9m,底板埋深约17.2m,车站共设有4个出入口通道、两组风道、一个疏散通道,采用明挖法施工,降水施工作为辅助工法。2.2 现有热力概况 在主体围护桩施工中,经过挖探坑,发现存在两根横跨主体结构250热力管道,管顶标高30.724m,如图1所示。图1 热

3、力管道位置图3 悬吊保护方案该热力管道位于府前西街路下,并横穿主体结构,由于现在是冬季施工,土方开挖及后续施工都将影响到供暖管线,需进行临时悬吊保护,待供暖期结束采取拆除改移措施。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拟选用如下悬吊保护方案:3.1管线保护措施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首先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施工时通过挖探坑确定管道位置,避免钻机对热力管的破坏。因此施工钻孔灌注桩前需进行人工开挖探坑,开挖至热力管暴露时,人工清理管道周边的土,并对管线采取保护措施。管线悬吊保护总时间约3个月,待供暖期结束后采取拆除或改移措施。3.1.1管线施工保护方案(1)热力管线穿越冠梁施工 通过现场实测,热力管管顶高程30.

4、724m,管道从冠梁穿过,穿过冠梁部分的管道,在冠梁绑钢筋的过程中,采用4块钢板焊接成长方体对热力管进行保护,之后再浇注混凝土。两块钢板尺寸为1000mm600mm20mm,另外两块钢板尺寸为1000mm300mm20mm,长方体规格为300mm600mm1000mm,如图2所示。图2 (2)基坑内管线悬吊措施悬吊采用型钢结构,选用I45a工字钢2和10号槽钢悬挂保护。两块工字钢之间每隔50cm间距焊接一处,焊接长度10cm,焊脚尺寸为8mm,每间隔1m用10号槽钢做吊杆及托杆。槽钢尺寸见图4。根据石门站主体结构图及现场热力管走向,确定热力管跨度为21m,另外,型钢梁伸入冠梁每边50cm,型钢

5、体系总长22m。详见图3、图4。工字钢加工时,每两块工字钢端面连接处采用焊接连接,上下均使用一块300mm300mm20mm的钢板加强焊接,焊条选用E50-。图3 热力管道悬吊纵断面图图4热力管道悬吊横断面图3.1.1悬吊计算基坑内悬吊管线产生内力主要由热力管线自重m1、槽钢自重m2、管线水自重m3、工字钢自重m4。考虑偶然活载q1。以上内力均沿管线均布分布,其值如下:每米热力管自重m1=59.187Kg/m2=118.374 kg/m每米10号槽钢自重m2=10Kg/m(1.251.1)2=47 kg/m一米长管在充水时水的自重m3=0.08305m31000 kg/m3 2=83.05kg

6、/m2I45a工字钢每米自重m4=67.6 kg/m2= 135.2kg/m考虑活载q1=3 kg/m因此得悬吊体每延米荷载值:q=((118.374 kg/m+47 kg/m+135.2 kg/m)1.2+(83.05kg/m+3 kg/m)1.4)10N/kg=4.812 kN/m热力管悬吊保护型钢梁体系中主要受力构件为2I45a工字钢,按均布荷载下的简支梁计算,计算模型如图5所示: 图5 计算模型计算模型参数如下:计算跨度:21m;截面惯性矩:从型钢表中查得In=232240104mm4;钢的弹性模量E = 205106N/mm2;作用荷载:4.812kN/m受力计算如下: 跨中最大弯距

7、 强度验算:215N/mm2因此2I45a工字钢抗弯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满足要求!4 管线保护及监测措施4.1管线保护措施(1)详细阅读、熟悉掌握合同文件、图纸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现场实际勘察管线情况,并在工程实施前组织各管线产权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的配合协调会议,进一步收集管线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施工和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进行勘探,并详细记录。(2)管线保护、改移及拆除工作实施前,向管线产权单位提出监护的书面申请,办妥地下管线监护交底卡手续,并将具体实施方案向相关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3)管线保护、改移及拆除工作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职工进行“保护公用事业管线重要性及损坏公用管

8、线危害性”的宣传教育,组织学习市、局、公司颁布的关于保护地下管线的有关法规、制度、规定等相关文件,并严格遵守。(4)施工过程中发现管线现状与交底内容不符或出现直接危及管线安全等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建设单位和管线产权单位负责人到场研究,商议补救措施,在未做出统一结论前,不得擅自处理或继续施工。(5)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地下管线,事先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好抢险器材,做到防患于未然。(6)一旦发生管线损坏事故,立即按照上报程序向上级部门和建设单位汇报,同时通知管线产权单位或相关单位,积极组织抢修工作。(7)对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坏地下管线事故,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4.2管

9、线监测措施(1)在悬吊管线承托板上每隔4m设置一个沉降观测点,控制变形在10mm以内。(2)设置专职安全员,在结构施工时,进行巡回监测。(3)监测仪器:电子水准仪、钢尺、全站仪等,量测精度为0.4mm。(4)测量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基点和附近水准点联测取的初始高程。观测时各项限差应严格控制在规定额度之内,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一个测站不宜超过3个,超过时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校核。首次观测应对测点连续三次观测,三次高程之差应小于0.5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5 安全保证措施5.1安全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我公司的安全管理理念是“大安全理念,人人都是安全监督员”,严格执行国家、部、北京

10、市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北京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下发的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办法。实行全员抓安全,并在工人中设置安全协管员来协助工作,真正做到安全可控,管理有效,安全管理体系如图 4所示。图 4 安全管理体系图成立由项目经理、安全副经理、安全部部长组成的安全领导小组,其中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安全副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安全部部长负责日常的安全工作的落实,管理各专业安全组的日常工作,安全组织机构如图5所示。图5安全组织机构图5.2安全保证措施(1)积极主动走访有关职能部门,尽可能收集有关管线的资料。(2)派专人对施工现场地下管线进行勘测调查。(3)绘出有关管线图纸,作为施工中管线

11、迁拆或保护的依据。 (4)管线悬吊结构经管线主管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部土方开挖。 (5)采用人工开挖土方,防止破坏管道。 (6)当采用吊梁悬吊管线时,根据开挖出的管线标高确定是否需要设置支撑,并预埋螺栓使其联结牢固,基础距开挖基坑的距离不小于100cm作为安全距离并采用支托保护。(7)按照规定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得擅自用明火,电、汽焊施工应有专人负责,保证作业人员和热力管的安全。(8)因热力管部分已腐蚀,可能发生爆管事故,要落实值班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做到心有数,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及时发现和处置突发问题。6 应急预案6.1 突发事件处理原则处置地铁建设过程中的各类突发事故,必须坚持

12、“快速反应、先期处理、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原则。(1)快速反应原则:处置突发事故,要坚持一个“快”字,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2)先期处理原则:一旦发生突发事故,事故发生所在底的施工队应立即启动先期处置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力控制事态发展,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统一指挥原则:按照不同级别的突发事故,分别由有关部门、单位按照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体系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以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高效。(4)协同作战原则:各相关部门应在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各自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6.2 应急领导小组为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危

13、险源一旦出现险情,能够做到及时、迅速、有效抢险,将险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将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特成立项目部抢险领导小组。抢险领导小组对集团公司负责,对项目部各部门统一指挥。组长: 杨富强 手机: 13910926115事故发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统一指挥,安排各项抢险事情。(1) 事故调查组和善后处理组组长:张春瑞 手机:13520911223组员:王 坤 郑 峰事故调查组和善后处理组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以及事后处理工作,安抚亲人,并将受伤人员送至医院急救。对其进行照顾,安排其与亲人的起居生活。(2)物资保障组组长 组长:王军舰 手机:13371639732组员:李长城 张久

14、星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准备,以及在抢险过程中所需的各项应急物资。(3)综合协调组组长:张世超 手机:13661159708组员:王静雅 白然综合协调组负责事故发生过程中各部门的综合协调工作,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向上级汇报、对外联系医院进行抢救,接待新闻媒体等工作。(4)安全保卫组组长:赵维祥 手机:13521645396组员:张世玺 姚根顺安全保卫组负责抢险过程中的安全保卫工作,防止二次灾害事故的发生。(5)技术保障组组长:施笋 手机:13810142349组员:程恕 刘子杰技术保障组负责事故发生过程中的救援方案的制定。(6)事故抢险组组长:林鸿翔 手机:13811552628组员:董生成 马

15、建涛事故抢险组负责事故发生时,在第一线对事故进行抢修,使事故造成的损失最低,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7)相关单位应急电话表序号周边资源联系方式用 途1火警119火警报警救援2匪警110治安事件报警救援3气象121气象信息4查号台114电话号码查询5市急救中心120人员伤亡急救6供电抢修95598电力抢修7道路事故报警122道路事故报警6.3 应急响应(1)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项目部负责人立即按应急预案处理,保护现场,迅速逐级上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应急小组组长接到事态信息后,须马上了解情况判断后果,决定处理方法。必要时,应采取避让、疏散、报警、救护、封闭、洗消、切断和隔离危险源等措施,防止损害扩大。(2)发生事故后,在最短时间内寻求第三方(如119、120)援助和救护,并按法定程序报政府主管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应急小组负责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协调处理紧急事态,组织事故善后工作。小组负责人负责召集应急和事故处理工作会议,确定对策,统一对外联络,调配所须各项资源,确保应急工作有序高效。6.4 善后处置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在事故后,安排专人会同相关部门负责组织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维护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