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动物调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外动物调查方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野外动物调查方案篇一:动物调查方法 鸟类种类与数量 1. 调查地点 在生物、气象、水文和土壤要素长期观测的主要观测场内或其附近相似群落内进行。 2. 时间和频度 一年中在鸟类活动高峰其内选择数月进行观测,在每个观察月份中,确定数天进行观察,观察时段在鸟类活动高峰期(早晨6:009:00,傍晚4:007:00) 3. 调查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路线统计法、样点统计法、样方法。观测工具包括标记木桩或PVC管、带玲绳子、计步器、望远镜和记录表等。 4. 鸟类鉴别方法 对于数量多、比较熟悉的鸟类、通常根据鸟鸣省判断其种类,根据鸣声丰度推断其数量;或通过望远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判断其种类和数量。必要的时候和数
2、码摄像机拍摄相关过程,返回基地后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其种类。对于数量少、遇见频率少的鸟类,在上述判别方法的基础上,野外采集标本,带回走访当地长期居住,有经验的村民群众都有助于对不确定鸟类的鉴别。 大型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 1. 调查地点 大型兽、中型兽的调查均采用样线调查法,在所围样方的对角线上进行。 2. 调查工具 路线图,GPS,望远镜,木板夹,计步器,油性记号笔等。 3. 调查内容与方法 (1) 大型兽种类调查。根据不同兽类的活动习性,分别在黄昏、中午、傍晚沿样地 线矣一定速度前进,控制在每小时23km,统计和记录所遇到的动物、尸体、 毛发及粪便,记录其距离样线的距离及数量,连续调查3d,整
3、理分析后得到 种类名录,汇入附表中。根据下面的公式分种计算个体数,结果记录在附表中。 小型兽种类调查。每日傍晚沿一样线布放置木板夹50个,间隔为5米,于次 日检查捕获情况。对捕获动物解剖登记,同一样线连捕23d。整理分析得到 种类名录,汇入附表中。并按下面节的公式分种统计捕捉的动物个体数,结果 记录在附表中。 4. 结果描述 种群组成可直接记录样方中出现的所有野生动物中文名和拉丁名,而数量则可用一定面积上的动物个数来表示。最后,将结果汇入附表中。 5. 注意事项 首先对大型兽类和鸟类进行调查,原因是其比较容易受其他调查的影响;其次是森林昆虫和小型兽类;调查完毕后应将不知在样方及其对角线延伸线上
4、的所有夹板全部取回,以免发生意外;避免重复计数。 (2) 4.2 土壤动物多样性调查方法 土壤动物的调查是通过沿样线采集一定数量的土壤样品进行的。 4.2.1调查步骤 1)土壤采集。在样方内确定的样线上,均匀地取10个点采集土样。大约每隔100m取一个点。为了避免不同取样时间之间的相互干扰,第一次(第1年)取样可以从样线一端的0m开始。 2)采用手检法、漏斗法、室内培养法观察分析土壤动物的类型和组成,结果记录在附表4-3中。 3)对各个取样点的土壤动物进行汇总,将主要土壤动物的完整名录汇入附表4-4中。 4.2.2调查方法 4.2.2.1方法简介 调查方法主要有手检法、漏斗法、室内培养法等。
5、1)手检法。可分为适于肉眼可见的大型土壤动物(如蚯蚓、蜈蚣、马陆、鼠妇、昆虫幼虫、蜘蛛等)的采样框法,以及借助于双筒解剖镜检测小型土壤动物(如原尾虫、弹尾虫、螨、线蚓等)的镜检法。 2)漏斗法。可分为干漏斗法和湿漏斗法。干漏斗法又称Tugllen法,主要适于以土壤微小节肢动物为主的大部分中型土壤动物,如蜱螨、跳虫、原尾虫、蚂蚁、拟蝎类、双尾类、小型蜘蛛、甲虫等。湿漏斗法又称Baermann法,适于中型土壤水生动物或土壤湿生动物,如线虫、姬丝蚓、涡虫、桡足类、熊虫等。 3)室内观察培养法。适于土壤原生动物,包括鞭毛亚纲、肉足亚纲和纤毛亚纲。 4.2.2.2地点选择和野外记录 一般采用样线法采样。
6、对土壤及覆盖物变化不大而面积较大的地区(森林、草原、耕作地),宜采用十字交叉样线;每隔100、150、300、500m调查一个点。对面积不太大而栖息地(土壤)单一的地区,如植物根围、花圃、草坪,用随机取样法较好。对水分状况不同的环境要分别取样,取样点可分成不同层次,如离地表面5、10、15、30cm等。选择具代表性的最典型地点,并尽量避开坑洼、斜坡及岩石、倒木、树根等处。不要在预备设置方框的地点走动或踏踩。采集地点一经选定,即记录植被情况,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或耕作物的种类组成及密度等,以及当时的气温、土温和调查起始时间等。 4.2.2.3土壤采集 采集框法土样采集。将系有细绳的竹筷子插入
7、土中,呈正方形(50cm50cm),至少同一点设置23个方框。如落叶层厚,可用刀子沿框边划一条界,然后用小铁锹将框内的枯枝落叶与土壤挖出,装进袋内。挖掘深度应根据土壤自然发生的层次分别取样,例如,在10m10m的样地内,按对角线选定三个50cm50cm30cm或50cm50cm5cm(长宽高)的土样方,每个小样方内分010cm和1020cm两层依次取土。 镜检法土样采集。首先采集落叶层,沿方框对角线分成4等份,在每一等份或其中对角的两个等份中取相同分量(大约半袋,按工作量而定)。然后采集土壤层,在各土壤自然发生层用100ml土壤环刀随机选35块,放入袋中。将各采样带回实验室镜检。 漏斗法土样采
8、集。干漏斗法用100ml的土壤环刀采集器取样;湿漏斗法使用25ml的土壤环刀采集器取样。可在大型动物取样后,在样地中另辟方框,选取土壤垂直剖面23个,取20cm深,按5cm一层分成6层,每层干、湿法各取35个土样。土样装入布袋或塑料袋。 经上述各种方法采集的土样,不宜久放,应尽快处理。 4.2.2.4室内操作 手检操作: 方框法是将采集到的土壤携至样点附近的明亮无杂草的平坦地方,分批量筛到搪瓷盘上,用镊子或吸虫管检取其中肉眼可见的动物,除蚯蚓外其余均放入75%酒精瓶中。然后,倒掉盘中土,将筛剩下的粗土粒及落叶放在盘上继续检取动物,最后将动物放进酒精瓶中,注意用铅笔写上标签。 在解剖镜下的手检法
9、是采用解剖针拨开土壤,检出动物,将其装进酒精瓶,并写好标签。 干漏斗法操作:1)装置的基本结构和一般原理。绝大多数土壤动物遇到干旱时,必然朝向潮湿的地方移动。该装置利用外加热源使土壤水分逐渐蒸发,趋于干燥,使动物逐渐向下方移动,最后经过筛网落入漏斗和标本瓶。这是一种利用行为反应的方法。该装置也称自动分离器,除固定干漏斗的支撑架外,其他主要构件有:比较光滑的玻璃或铁皮漏斗,放在漏斗之上的孔径为2mm的金属筛,盛土样的容器装置,装于伞装置顶端的电灯(如40W的白炽灯泡),放在漏斗下面的接受动物的容器。该装置的关键是采用适度的热源,热源太小,抽取时间加长:热源太大,动物来不及从土样中运动出即被热死。
10、应根据土样到灯泡的距离,土样的量、性质、含水量,以及预备调查的动物种类来决定热源的强度。 2)操作过程。将土样放于筛网上,事先在筛网下放一张纸,接落下的细小土粒,再将其倒入筛网上。用一两层粗沙布将土块包住或在筛网上放些碎纸片可减少土粒掉入容器中,一般土壤表面朝下放在筛网上,若土壤表面比较干,则表面朝上放置,或将土壤轻轻摊开。酒精是某些动物的忌避剂,对这些动物可采用其他防腐剂。对一般大小的样品制取时间为2448h。 湿漏斗法操作: 1)结构和原理。大体与干漏斗法相同,主要差别是玻璃漏斗直径68cm,漏斗下端装有1213cm的长橡胶管,其上有2个止水夹。 2)操作。用1213cm见方的纱布或旧尼龙
11、布将土样(约25cm25cm4cm)包好,放进漏斗,或将土样直接放在筛网上。接好橡胶管上端的止水夹,然后注满干净的自来水。接通灯泡电源,一般用一只40W的灯泡照射大约48h,抽取结束时,首先装好下端的止水夹,然后打开上端的夹子,待动物沉淀下来,再夹好上端的夹子,最后打开下端止水夹子,浓集的动物就会落入接受器皿中。 4.2.2.5室内的分析及数量统计 物种鉴别:对于土壤动物的分类与鉴别方法,可参考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学(尹文英等,1992)、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尹文英等,1998)、土壤动物学(青木淳一,1973)等。对于难以确定的种,最好请有关动物学专家进行鉴定。 数量统计:大型土壤动物的统计
12、可在于检时,直接计算个体:中型土壤动物的分类统计,可借鉴水生浮游生物数框方法,每次滴入一定体积的分离液2ml,进行计数,再按倍数折算成单位土壤中的动物数量。 4.2.2.6结果描述 结果为一包含所有检测到的土壤动物中文名和拉丁名的名录以及数量。 4.2.2.7注意事项 (1)土壤动物的取样应在主要野生动物和森林昆虫后进行。 (2)取样处应尽量恢复原样。篇二:第二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20110406 附件2 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技术规程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二一一年四月 前言 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分为9
13、章5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明确全国第二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目的、任务、对象和内容,规定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区划方法、抽样方法、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确定调查成果,明确质量控制的程序和方法。本标准附录A、B、D、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程由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陆生野生动物与野生植物监测中心。 引言 我国于1995-2003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调查结果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的要
14、求,野生动物资源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为此,我国将于2011年启动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为规范调查行为,特制订本规程。本规程吸取了第一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经验和教训,借鉴了国外野生动物调查的方法和技术,参考了有关国际组织的标准,重点考虑了调查的抽样、布样方法和观察记录方法。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技术方案。 本规程适用于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其他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可参照使用。 2 术语与定义 2.1 陆生野生动物 terrestrial wildlife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的野生动物。 2.2 野生动物产品 wildl
15、ife production 陆生野生动物的任何部分或其衍生物。 2.3 常规调查 general survey 采用样线法、样方法、样点法等常用抽样和计数方法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调查的方法。 2.4 专项调查 special survey 专项调查包括专项物种调查和专项地区调查。 专项物种调查指对分布范围狭窄、习性特殊、数量稀少、常规调查不能达到要求的种类,根据动物的分布和生态习性,采用专门方法进行的调查。 专项地区调查指对地形、地貌特殊或者地理位置特别偏远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常规调查难以实施的地区,根据该地区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动物的种类、分布、习性等,采用专门方法进行的调查。 2.5 同步调
16、查 synchronization survey 按照统一的调查方法和技术标准,多人多点同时对不同区域或同一区域不同地点的某种类野生动物进行调查。 2.6 样线法 line transect method 按照统计学要求布设调查样线,在调查样线上行进,观察并记录样线两侧野生动物或其活动痕迹以及距离样线中线垂直距离的调查方法。 2.7 样点法 point sampling method 按照统计学要求布设样点,以样点为中心,观察并记录周围野生动物及距离样点中心距离的调查方法。 2.8 样方法 quadrat sampling method 按照统计学要求, 布设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样地,观察并记录其
17、中野生动物或其活动痕迹的方法。 2.9 养殖场所 wildlife breeding farm 任何驯化、饲养、繁殖、育种陆生野生动物的场所。 2.10 狩猎场 hunting ground 在狩猎动物分布区划出一定范围开展狩猎活动的场所。 2.11栖息地 habitat 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它由一定的地理空间、植物和其它生物环境构成,其中由植物组成的植被是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主要因子,是地理空间条件的综合反映。 3 总则 3.1 调查目的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目的是为保护、发展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是有关部门制定宏观政策、履行国际义务、开展国际交流的需要,也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18、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需要。 3.2 调查任务 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查清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并为建立野生动物资源监测体系奠定基础。3.3 调查范围 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范围是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中国大陆区域。 3.4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陆生脊椎动物,即兽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调查名录见附录A。 在确定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名录时, 重点考虑: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其他公约或协定保护的物种;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我国特
19、有种、环境指示种、旗舰种、伞护种及生态关键种; 第一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重要物种。 3.5 调查内容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内容包括: 野生动物分布现状; 野生动物栖息地现状;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及变动趋势; 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受威胁因素; 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现状; 野生动物分布区的社会经济状况;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利用及贸易状况; 4 野生种群调查 4.1 常规调查 4.1.1 调查区划及抽样 4.1.1.1 调查区划 以全国动物地理区划及有关自然地理区划为基础,将全国陆地划分为若干调查单元。 宜应用GIS技术以1/25万或大于1/25万的电子地形图为基础进行区划。 4.1.1.2 抽
20、样 将各调查单元依据表1规定的面积划分为若干正方形样区,系统抽样,抽取10的样区作为调查样区,在调查样区内布设样地。 表1 各地理省调查样区面积表 篇三:题目796ebbc7aa00b52acfc7caa4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
21、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