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平台满堂支架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4948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架平台满堂支架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架平台满堂支架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架平台满堂支架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架平台满堂支架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架平台满堂支架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架平台满堂支架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架平台满堂支架施工方案.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3二、编制依据3三、支撑体系的确定41、施工程序42、支撑体系确定43、构造要求5四、搭设要求51、材料要求52、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63、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74、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7五、 模板支架监测方案7六、安全文明施工81、安全措施8七、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101、救援应急机构102、演练103、应急响应104、模板及支架倒塌事故的应急救援105、物资准备11八、高支模支撑体系计算书11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大板桥车辆段与综合基地0.00以上高架平台工程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总建筑面积为130

2、18.4,建筑层数为地上2层,本工程采用桩基基础,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1983.685。建筑物高度为18.42m,一层框柱119个,二层框柱90个,单跨的跨度8.29米。二层板E-1E-30E-AE-D轴层高5.735米为高支模区域,梁截面为8001800mm(跨度8.28.3m),7001800mm(跨度8.05315.168m),7001700mm(跨度12.13513.54m),6001600mm(跨度8.19.7m),11001800mm(跨度8.0539.0m)。屋面板E-1E-30E-AE-D轴层高9.565米为高支模区域,梁截面为8001800mm(跨度8.29.72m),7

3、001800mm(跨度8.217.84m),6001600mm(跨度9.721.64m),11001800mm(跨度8.219.20m)。开工日期2011年10月2日,竣工日期2010年11月10日,合同总工期40日历天。二、编制依据1、XX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大板桥车辆段与综合基地0.00以上工程高架平台工程施工图纸2、公司与甲方签订的施工合同3、同类工程施工经验4、云南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建筑工程脚手架实用手册7、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

4、规范(JGJ130-2001)11、简明建筑结构设计手册(第二板)12、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15、XX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详勘(大板桥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6、XX轨道交通6号线部分场地(东部客运站、大板桥站、综合交通枢纽站)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 三、支撑体系的确定1、施工程序本工程8.37m标高结构层高度较高,考虑到高大支模整体支撑体系的稳定性,本工程竖向构件与梁板分开浇筑砼。因层高较高,梁截面较大,采用分层浇筑,从梁跨中部向两侧不间歇的浇筑,每次浇筑高度不

5、超过40cm,捣筑至板底位置时,再与楼板一起浇筑。主要施工部署如下:测量放线竖向构件钢筋绑扎竖向构件模板支设竖向构件砼浇筑梁钢筋绑扎满堂脚手架搭设铺设梁板底模板钢筋绑扎及水电预留预埋安装梁板侧模模板拆除砼强度达100%砼养护梁板砼浇筑2、支撑体系确定根据以上主要施工部署及本工程特点,梁、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支撑体系小楞(第一层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木枋间距250mm,支撑小楞(第二层龙骨)采用483.5mm焊接钢管,内部支架采用483.5mm焊接钢管搭设满堂架,立柱顶端采用U型顶托进行高度调节。根据梁截面积数据及楼板厚度,确定如下支撑体系:(1)梁截面为:8001800mm(含70

6、01700mm、6001600mm)梁模板支撑体系,采用483.5mm钢管,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600mm,支架立杆的步距h=1.20M,梁边至板支撑的距离0.4m。(2)梁截面为:11001800mm梁模板支撑体系,采用483.5mm钢管,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600mm,支架立杆的步距h=1.20m,梁边至板支撑的距离0.40m.(3)楼板模板支撑体系,采用483.5mm钢管,横向间距900mm,纵向间距9200mm,支架立杆的步距h=1.20m。3、构造要求1)支撑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支撑架两端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二

7、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主梁底立杆设置剪刀撑。梁下水平应与板下水平杆连接,以保证架体的整体性。2)搭设过程中严禁超负荷堆放钢筋、机械设备及其他荷载,防止物体坠落或支撑系统局部坍塌。3)板底立杆底部纵横方向设置扫地杆,高度不超过200mm,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483.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钢管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用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两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4)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杆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于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

8、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5)受压构件长细比:支架立柱及及桁架不应大于150;受拉构件长细比:不应大于350;6)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相等或成倍数;U型支托与楞梁两面侧间如有空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7)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两跨,高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立柱基础采取以下做法:回填土300原土分层夯实,150厚碎石找平,200厚C15砼地面. 基础承载力计算见:(高支模支撑体系计算书

9、)8)高支模区域应先浇筑竖向混凝土构件,再施工水平构件的模板和钢筋混凝土。采用连墙件或钢管抱箍与先前浇筑的混凝土柱、墙等竖向构件拉紧顶牢,夹层部位,满堂红支撑架与浇好的夹层侧梁砼拉固顶牢,确保高支模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四、搭设要求满堂红架搭设施工前应现场弹线放样做好样板单元,由相关单位验收合格后才进行大面积的搭设。1、材料要求本工程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钢管满堂脚手架作为高支模支撑体系,在材料选用上应满足以下要求:(1)钢管:立杆采用LG-90,LG-120,LG-240,LG-300四种型号,横杆采用HG-60,HG-90两种型号1)钢管的界面尺寸应为外径48mm,壁厚3.5mm。用于立杆、纵横向

10、水平杆、剪刀撑的钢管长度为46m。2)钢管外观质量检查要求项 次检查项目验收要求新管1产品质量合格证必须具备2钢管材质证明3表面质量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由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4外径、壁厚误差0.50mm、误差0.35mm5端面应平整,端面切斜的偏差1.70mm旧管6钢管锈蚀程度每年检查一次管壁上锈蚀的深度不得超过0.50.50mm7其它项目同新管3)钢管应无裂纹,两端面应平整,严禁打孔。(2)扣件1)扣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15831-2006。2)扣件质量应按下表检查。项次检查项目验收要求新扣件1产品质量合格证必须具备2生产许可证、专业检测单位测试报告3表面质量及性能应符合技术要求规

11、定4螺栓不得滑丝旧扣件5同新扣件3、4项2、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立杆垂直偏差不大于2cm,间距误差不大于5cm,水平杆间距误差不大于5cm;同一平面上相邻两根横杆的表面高低差不大于3mm,水平偏差不大于3cm。(2)如纵向水平杆采取对接,则应符合下列规定: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接头在同一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3、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满堂脚手架应设剪刀撑; (2)纵横方向均应设置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每隔六米设置一道剪刀撑,剪刀撑于水平杆的夹角为450 -6

12、00 。 (3)梁底均需设置剪刀撑,剪刀撑间距不超过6m,剪刀撑与水平杆的夹角为450 -600 。(4)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地剪刀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部端应下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0 -600 。当建筑物在8-20m时,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4、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配套;(2)螺栓拧紧

13、力距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3)在主节点处固定纵向和横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4)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五、 模板支架监测方案因楼面施工时,柱墙已经完成,模板支架(横杆、剪刀撑)与柱墙顶紧,模板支架监测主要以监测沉降为主。沉降观测位置设在梁受力最大地方(次梁位置)下方立杆1.0m处,用红油漆做标记。在浇筑砼前,先进行观测,作好记录;在砼浇筑至一半(重量),开始进行观测,每隔一小时观测一次,浇筑完成后二小时再观测一次。要求立杆沉降6mm(GB50017-2003),沉降大于6mm,要停止浇筑砼,在采取加固措施后再在进行浇筑。高支

14、模搭设允许偏差及预警值要求项目允许偏差(mm)预警值(mm)检查工具立杆钢管弯曲3mL4m128经纬仪、水准仪4mL6.5m2012经纬仪、水准仪水平杆及斜杆钢管弯曲L6.5m3025经纬仪、水准仪立杆垂直度全高绝对偏差3022经纬仪、水准仪立杆脚手架高度H内相对值H/4000.75H/400经纬仪、水准仪支撑沉降105经纬仪、水准仪六、安全文明施工1、安全措施(1)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工序施工前各专业工长及时对各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禁止非本工种人员从事特种作业,必须符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3)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

15、必须戴好安全帽。(4)从事2m以上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5)搭设时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模板支撑系统在没有固定前,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禁止在拆除的模板上进行操作。(6)为防止破坏模板成品及支撑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不让重物冲击支好的模板、支撑。(7)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精力集中,注意各洞口及临边的防护,酒后不准上班。(8)作好现场模板及其它易燃物品的堆放管理,堆放场地内必须配备灭火器材。(9)模架拆除时应按顺序逐块拆除,拆除时应先搭设的后拆,后搭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拆除顶板时,应设临时支撑,确保安全施工。(10)模架在拆除过程中,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

16、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系安全带,连接件必须放在工具袋中,防止掉落。(11)本工程高支撑体系必须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经项目、公司安质部、工程部及监理单位、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12)在砼施工工程中,由项目安质部门组织,施工部配合,配备20人左右的应急组,并派专人对高支撑体系进行监控,防止意外发生。(13)高支撑体系的拆除,必须经项目安质部负责人及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方可进行。(14)遇到风力大于6级以上或大到暴雨气,禁止进行高空作业。(15)脚手架拆除规定:1)拆除前,先要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必须经项目安质部负责人及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方可进行,并且拆除时应在上层混凝土施工完毕后方可拆

17、除。2)再次全面检查架体上的扣件连接点,根据检查结果,对于后拆的松动杆件、扣件等进行加固,以保证拆除过程中的安全。3)清理架体上的杂物及多余的脚手板、钢管等材料,各种拆除下来的材料,均集中在上料平台上及时用塔吊运送到指定地点,严禁抛掷。4)拆除脚手架必须由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5)拆除脚手架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即后安装的先拆,先安装的后拆。6)拆除脚手架,有专人指挥,上下呼要,左右协作,当拧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要提醒堆放。拆除下来的各部件要用滑轮或绳索运送到指定位置,不得从高空向下抛掷。7)脚手架拆除过程中,不能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必须重新进行技术交底8)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

18、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要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9)各构件严禁抛掷至地面。2、文明施工措施(1)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按照文明施工要求分类堆码,并设专人管理。(2)模板、脚手架在支设、拆除和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3)加强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噪音扰民。(4)对废料、旧料做到每日清理回收。(5)支设和拆除模板时,及时清理,做到工完料净场清。3、消防管理(1)项目经理部对现场消防要安排专人负责,给排水专业主管工程师为现场消防工作直接责任人。(2)现场设消防管道、消防栓及灭火器材,并派专人负责。(3)坚持现场用火审批制度,操作岗位上禁止吸烟,对易燃物品的使用严格按规定进行

19、。(4)新工人进场时除进行安全教育外,还应进行消防知识教育,施工现场设专人进行昼夜巡逻。4、成品保护措施(1)为防止破坏模架支撑体系,在施工过程中由项目安质部门组织,工程部配合,配备20人左右的应急组,并派专人对高支撑体系进行监控,防止意外发生。(2)不让重物冲击支好的模板、支撑,不准在模板上任意拖拉钢筋。七、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本工程二层结构梁板,屋面结构层层高9.565米,施工危险系数较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加强力度,如发生事故发生,应及时展开救援,抢救受伤人员,使受困、受伤害人员、财产得到及时抢救。防止事故继续发展。1、救援应急机构(1)机构组长:董武俊 联系电话:13797669108 副

20、组长:张运体 联系电话:18858339356 组员:龚天顺 曹若岩 陈栋 姚勇 李祥文 (2)职责和分工 1)组长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全面组织、指挥、协调工作,负责向上级报告并负责调集抢险救援所需的人力、物力。 2)副组长协助组长组织、指挥、协调救援工作,组长不在现场时代行组长的职责。 3)组员在组长或副组长的指挥下,负责现场的维护、抢救、警戒等工作,及具体落实组长或副组长下达的救援方法、措施的指令。2、演练在工程开工前一周由组长组织救援小组各人员进行演练。3、应急响应出现事故时,在现场的任何人员都必需立即向组长报告,汇报内容包括事故的地点、事故的程度、迅速判断事故可能发展的趋势、伤亡情况等,

21、及时抢救伤员、在现场警戒、观察事故发展的动态并及时将现场的信息向组长报告。 组长接到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现场并组织、调动救援的人力、物力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立即向公司救援领导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及需要公司支援的人力、物力。事故的各情况由公司向外向上汇报。4、模板及支架倒塌事故的应急救援(1)模板及支架倒塌事故的主要危害模板及支架倒塌事故主要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 (2)应急救援方法 1)有关人员的安排 组长、副组长接到通知后马上到现场全程指挥救援工作,立即组织、调动救援的人力、物力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立即向公司救援领导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及需要公司支援的人力、物力。组员立

22、即进行抢救。 2)人员疏散、救援方法人员的疏散由组长安排的组员进行具体指挥。具体指挥安排有危险的各人员进行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并做好安全警戒工作。各组员和现场其他的各人员对现场受伤害、受困的人员、财物进行抢救。人员有支架的构件或其它物件压住时,先对支架进行观察,如需局部加固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后,方进行相应的抢救,防止抢险过程中再次倒塌,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加固或观察后,确认没有进一步的危险,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救。 3)伤员救护 休克、昏迷的伤员救援 让休克者平卧,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 度。若属于心原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气急,不能平卧,可采用半卧。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如必

23、需要搬动时,动作要轻。采用吸氧和保持呼吸道畅通或实行人工呼吸。受伤出血,用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止血。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或送医院。 4)现场保护 由具体的组员带领警卫人员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区域,用三色纺织布或挂有彩条的绳子圈围起来,由警卫人员旁站监护,防止闲人进入。5、物资准备具体要求如下:1) 按相关措施要求,物资供应部门应提前准备好所需灭火器材、紧急救护设备等物资或器材或设备;2) 应急器材必须放置在明显、便于索取的地方,并作醒目的标识;3) 应急准备物资或器材或设备主管人员应按规定贮存,防止丢失、变质、损坏,同时还应不定期检查,保证其有效,并做好检查记录;八、高支模支撑体系计算书1)

24、梁截面为:8001800mm (含7001700mm、6001600mm)梁模板支撑计算书1.计算参数结构楼板厚200mm,梁宽b=800mm,梁高h=1800mm,一层层高5.735m,二层层高9.565m,结构表面考虑外露;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8mm,侧模厚度18mm;梁边至板支撑的距离0.40m;木材弹性模量E=9000N/mm2,抗弯强度fm=13.00N/mm2,抗剪强度fv=1.40N/mm2 ;支撑采用钢管: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600mm,架立杆的步距h=1.20m;钢管直径mm,壁厚483.5mm,截面积4.24cm2,回转半径i=1.59cm;钢管质量0.03k

25、N/m,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5m。钢材弹性模量E=206KN/mm2,抗弯强度f=205.00N/mm2,抗剪强度fv=125.00N/mm2。2.梁底模验算(1)梁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荷载类型 标准值 单位 梁宽(m) 梁高(m) 系数 设计值侧模自重 0.3 kN/ (0.80+3.2) 1.2 = 1.44 kN/m砼自重 24.0 kN/m3 0.801.80 1.2 = 41.47 kN/m钢筋荷载 1.5 kN/m3 0.80 1.80 1.2 = 2.59 kN/m振捣砼荷载 2.0 kN/m2 0.80 1.4 = 2.24 kN/m梁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

26、q1 = 47.7 kN/m梁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 q2 = 45.5 kN/m(2)梁底模板验算第一层龙骨间距250为mm,计算跨数5跨;底模厚度h=18mm,底模宽度b=800mm。W=bh2 /6 =800182/6=43200mm3;I=bh3/12=800183/12=388800mm4。1) 抗弯强度验算弯矩系数KM =-0.105。 Mmax=KMq1L2 =-0.10547.72502=-313031Nmm=-0.31kNm=M/W=313031/43200=7.25N/mm2。 梁底模抗弯强度=7.25N/mm2fm=13.00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剪力

27、系数KV=0.606。Vmax=KVq1L=0.60647.7250=7227N=7.23kN。=3V/(2bh)=37227/(280018)=0.75N/mm2。梁底模抗剪强度=0.75N/mm2fv=1.40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荷载不包振捣砼荷载,则计算荷载q2=45.5kN/m。挠度系数K=0.644。max=Kq2L4/(100EI)=0.64445.52504/(1009000388800)=0.33mm=L/400=250/400=0.63 mm。 梁底模挠度=0.33mm=0.63mm,满足要求。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如下图:计算简图(单位P=KN,q=KN/m)弯矩图

28、(KN.m)剪力图(KN)变形图(mm)(3)第一层龙骨验算立杆横向尺寸L2=600mm,梁宽度b=800mm;第一层龙骨采用木枋 b=100mm,h=100mm。W=bh2/6=1001002/6=166666mm3;I=bh3/12=1001003/12=8333333mm4;a.梁传荷载计算q=q1第一层龙骨间距/梁宽=47.7250/800=14.91kN/mb.板传荷载计算板重量=1.2(板厚度25+模板重)+1.4活载 =1.2(0.225+0.3)+1.42.50=9.86KN/m2;板传递到第一层龙骨的荷载P=300/1000250/10009.86=0.74KN经过计算得到从

29、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1.49kN,N2=10.43kN,N3=1.49kN;Mmax=0.60kN.m,Vmax=5.22kN,F=10.43kN,max =0.22mm1)抗弯强度验算=M/W=0.60106/166666=3.6N/mm2 第一层龙骨抗弯强度=3.6N/mm2fm=13.00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35.221000/(2100100)=0.78N/mm2 第一层龙骨抗剪强度=0.78N/mm2fv=1.40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max=0.22mm。=L/400=600/400=1.50mm第一层龙骨挠度=0.22mm=1.50mm,满足

30、要求。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如下图:计算简图(单位P=KN,q=KN/m)弯矩图(KN.m)剪力图(KN)变形图(mm)(4)第二层龙骨验算第二层龙骨纵向间距600mm、计算跨数5跨;第二层龙骨采用双钢管,483.5; W=8980.00mm3,I=215600.00mm4 ,A=4.24cm2;P=F=10430N=10.43kN1)抗弯强度验算弯矩系数KM=0.279最大弯矩为Mmax=KmPL=0.27910.431000600=1745982N.mm=1.75kN.m =M/W=1745982/8980=194.43N/mm2第二层龙骨抗弯强度=194.43N/mm2fm=205.00N/m

31、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KV=1.648。 Vmax=KVP=1.64810.43=17.18kN =3V/(2bh)=317.181000 /(22424.00)=30.39N/mm2第二层龙骨抗剪强度=30.39N/mm2fv=125.00N/mm2,满足要求。3) 挠度验算挠度系数K=1.510max= KPL3/(100EI)=1.51010.4310006003/(100206000215600)=0.7mm=L/400=600/400=1.50mm。第二层龙骨挠度=0.7mm=1.50mm,满足要求。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如下图:计算简图(单位P=KN,q=KN/m)弯矩

32、图(KN.m)剪力图(KN) 变形图(mm) 3.支撑强度验算传至每根钢管立柱最大支座力的系数为2.836每根钢管承载NQK1 =2.83610430=29579.5N 每根钢管承载活荷载(1.0kN/m2):NQK2 =1.40.600.601000=504N每根钢管承载荷载NQK =NQK1NQK2 =29579.5+504=30083.5N 钢管重量0.0326kN/m,立杆重量=0.03264.6851000=153N水平拉杆6层,拉杆重量=50.90.0326=147N扣件单位重量 14.60 N/个,扣件重量=14.605=73N支架重量NGk=立杆重量+水平拉杆重量+扣件重量=1

33、53+147+73=373N钢管轴向力N1.2NGK+NQK=1.2373+30083=30530.6NL0=h+2a=1.20+20.25=1.7m钢管的i=1.58cm=L0/i=170/1.58=107.6150杆件长细比满足要求=0.537P=N/(A)=30530/(0.537489.00)=116.26N/mm2钢管承载力116.26N/mm2205.00N/mm2,满足要求。4.地基承载力验算(1)立杆基础地面的平均压力:P=N/A=30530/0.6/0.6=84.805KPa(2)地基处理支架搭设前需要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地基处理,保证地基承载力在200KPa以上并连续十天沉

34、降观测差值小于3mm才能进行场地硬化层的施工。碗扣式支架搭设前需进行地基处理。承台基坑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回填,推土机推平,压路机分层碾压,之后填筑15cm厚砂砾并压实,碾压稳定后,观察无辙痕、无沉降,再通过试验检测,压实度不小于93%。面层采用20cm厚C15混凝土硬化,硬化面积以屋面结构投影面积四边各扩宽1m为准。经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可以满足要求。5.侧模板验算(1)荷载计算1)新浇砼的侧压力 F1 =0.22200/(T+15)1 2V1/2 =0.2224.005.711.201.152.000.5=58.84kN/m2 (=24.0 1=1.20 2=1.15 V=2.0 T=20.0)

35、F2=H=24梁高=241.80=43.20kN/m2比较F1、F2两者取小值F=43.20kN/m2,有效压头高度=F/=1.80m2)振捣砼产生的荷载4.00kN/m2项 目分项系数标准值kN/m2荷载值kN/m21、新浇砼的侧压力1.243.2051.842、振捣砼产生的荷载1.44.005.60合 计57.44(2)侧模板强度验算取竖肋间距L=250mm,计算跨数5跨,木模板厚度h=18mm, W=bh2/6=1380182/6=74520mm3,I=bh3/12=1380183/12=670680mm4。1)抗弯强度验算弯矩系数KM=-0.105均布荷载q=57.44(1800-20

36、0)/1000=91904kN/m=91.90N/mmMmax=KMqL2=-0.10591.902502=-603094N.mm=-0.6kN.m= M/W=603094/74520=8.09N/mm2 侧模抗弯强度=8.09N/mm2fm=13.00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抗剪系数KV=0.606Vmax=KVqL=0.60691.90250/1000=13.92kN =3V/(2bh)=313.921000/(2181380)=0.84N/mm2 侧模抗剪强度=0.84N/mm2fv=1.40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按强度验算荷载组合,不考虑倾倒、振捣砼产生的荷载

37、,故q,=51.84(1800-200)/1000=82.94kN/m=82.94N/mm挠度系数K=0.644max=Kq,L4/100EI=0.64482.942504/(1009000670680)=0.35mm=L/400=250/400=0.63mm侧模挠度=0.35mm=0.63mm,满足要求。计算简图和内力图(略)(3)侧肋强度验算(内愣)计算跨度400mm,跨数5跨;侧肋沿梁跨方向间距250mm布置;木枋尺寸 b=50mm,h=100mm。 W=bh2 /6=501002/6=83333mm3,I=bh3/12=501003/12=4166667mm4,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

38、座力分别为N1=2.26kN,N2=6.56kN,N3=5.33kN,N=6.56 kN,N=2.26 kN;Mmax=0.25kN.m,Vmax=3.49kN,F=6.56kN,max =0.06mm计算简图(单位P=KN,q=KN/m)1)抗弯强度验算弯矩系数KM=-0.107 均布荷载q=57.44250/1000=14.36N/mmMmax=KMqL2=-0.10714.364002=-245843.2N.mm=-0.25kN.m=M/W=245843.2/83333=2.95 侧肋抗弯强度=2.95N/mm2fm=13.00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KV=0.60

39、7 Vmax=KV qL =0.60714.36400/1000=3.49kN =3V/(2bh)=33.491000/(250100)=1.05N/mm2 侧肋抗剪强度=1.05N/mm2fv=1.40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均布荷载q,=51.84250/1000=12.96N/mm 挠度系数K=0.632max=Kq,L4/100EI=0.63212.964004/(10090004166667)=0.06mm=L/400=400/400=1.00mm 侧肋挠度=0.06mm=1.00mm,满足要求。(4)对拉螺栓计算Fs=0.95(GF+QQ2k)=0.9557.44=54.

40、57kN/m2;设3排对拉螺栓,螺栓横向间距a=500mm=0.50m,竖向间距b=400mm=0.40m,N=abFs=0.500.4054.57=10.91kN;对拉螺栓12,容许拉力Ntb=12.90kN对拉螺栓受力10.91kN容许拉力12.90kN,满足要求。(5)外楞强度验算外楞承受内愣传递的集中力,取内愣的最大支座反力6.56KN。对拉螺栓横向间距500mm、计算跨数5跨;第二层龙骨采用双钢管,483.5; W=8980.00mm3,I=215600.00mm4 ,A=4.24cm2;P=F=6560N=6.56kN1)抗弯强度验算最大弯矩为Mmax=KmPL=0.56KNm=5

41、60000Nmm =M/W=560000/8980=62.36N/mm2第二层龙骨抗弯强度=62.36N/mm2fm=205.00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3V/(2bh)=34.321000 /(22424.00)=7.64N/mm2第二层龙骨抗剪强度=7.64N/mm2fv=125.00N/mm2,满足要求。4) 挠度验算max= 0.2mm =L/400=600/400=1.50mm第二层龙骨挠度=0.2mm=1.50mm,满足要求。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如下图:计算简图(单位P=KN,q=KN/m)弯矩图(KN.m)剪力图(KN)变形图(mm)6.计算结果:第一层龙骨50100

42、mm木枋250mm,第二层龙骨双钢管483.5600mm;钢管纵向600mm,钢管横向600mm,底模厚度18mm;竖肋50100mm木枋250mm,对拉螺栓3排12500mm,侧模厚度18mm。2) 梁截面为:11001800mm梁模板支撑计算书1.计算参数结构楼板厚200mm,梁宽b=1100mm,梁高h=1800mm,一层层高5.735m,二层层高9.565m,结构表面考虑外露;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8mm,侧模厚度18mm;梁边至板支撑的距离0.40m;木材弹性模量E=9000N/mm2,抗弯强度fm=13.00N/mm2,抗剪强度fv=1.40N/mm2 ;支撑采用钢管:横向间距

43、600mm,纵向间距600mm,架立杆的步距h=1.20m;钢管直径mm,壁厚483.5mm,截面积4.24cm2,回转半径i=1.59cm;钢管质量0.03kN/m,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5m。钢材弹性模量 E=206000N/mm2,抗弯强度f=205.00N/mm2,抗剪强度fv=125.00N/mm2。2.梁底模验算(1)梁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荷载类型 标准值 单位 梁宽(m) 梁高(m) 系数 设计值侧模自重 0.3 kN/ (1.1 + 3.2) 1.2 = 1.55 kN/m砼自重 24.0 kN/m3 1.1 1.80 1.2 = 57.02 kN/m钢筋荷载 1.5 kN/m3 1.1 1.80 1.2 = 3.56 kN/m振捣砼荷载 2.0 kN/m2 1.1 1.4 = 3.08 kN/m梁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 q1 = 65.21 kN/m梁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 q2 = 62.13 kN/m(2)梁底模板验算第一层龙骨间距250为mm,计算跨数5跨;底模厚度h=18mm,底模宽度b=800mm。W=bh2 /6 =800182/6=43200mm3;I=bh3/12=800183/12=388800mm4。1)抗弯强度验算Mmax=-430000N.mm=-0.43kN.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