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方案5.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49497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支模施工方案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支模施工方案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支模施工方案5.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公司 年 月 日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钢管扣件式模板垂直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G/TJ08-16-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2011;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另外参照本工程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本施工方案。二、工程概况1、建设

2、工程名称:工程2、建设工程地址:3、承包单位名称:4、工程简介:本工程工程,内容根据施工图纸要求。5、本专项施工方案施工部位概况本方案针对部位根据实际情况。三、 方案选择 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必须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5、综合以上几点,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GJ162-2008检查标准要求

3、,要符合市文明标准化工地的有关标准。 6、结合以上模板及模板支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以下模板及其支架方案:本工程搭设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由地面搭设梁板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满堂钢管架。 四、模板工程概述1、材料选用(1)模板选用优质15mm优质胶合板。模板接缝处的拼缝采用胶带封缝,以防止漏浆,保证板底平整。模板按要求刷脱模剂。(2)立杆、大小横杆均采用3.0mm厚的48普通钢管;有严重锈蚀、弯曲、压偏、损伤和裂纹者均应剔除。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2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

4、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3)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4)所有扣件钢管进场必须检查,并按规定要求送样检测,不符合规格和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5)木枋:选用4090mm木枋,要求大面尺寸一致,小面不变形,无死节,无断裂。2、排架搭设(布置见附图)(1)8001580、8002000梁两侧立杆横向间距为1600mm(柱宽1000mm每边300mm工作面),立杆纵距

5、为800mm,梁底设置三根承重立杆,承重立杆间距为300mm;8001000梁两侧立杆横向间距为1600mm(柱宽每边300mm工作面),立杆纵距为800mm,梁底设置两根承重立杆,承重立杆间距为400mm;400800mm,450800梁两侧立杆横向间距为950,立杆纵距为400mm,梁底设置两根承重立杆,承重立杆横距为400mm,纵距为800mm。+10.5m结构层预应力加腋部分排架搭设做法按照8001000梁设置。主次梁及次梁与次梁交接处设置一根承重立杆。脚手架立杆的基础必须夯实平整,全部垫上厚度50mm,200mm宽的通长木板做垫座。纵、横向立杆搭设必须弹线处理达到在同一水平线上。(2

6、)梁底承重立杆必须与水平杆相连。主次梁及次梁与次梁交接处不能与水平杆相连的承重立杆,承重立杆用小横杆与水平杆及扫地杆相连。(3)板底立杆纵横距根据板厚设置为800mm。(4)排架底部离地200mm设置纵横扫地杆。(5)水平杆歩距1500mm,首步取1800mm。立杆必须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有足够的设计刚度。(6)本工程设置三道水平剪刀撑,间距自下向上分别为2.5m、3m、2.5m。(7)本工程8001000、8001580、8002000主梁线荷载较大,必须在主梁双侧设垂直剪刀撑,垂直剪刀撑与地面的倾角在45-60度之间,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排架外侧立面各端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到顶连续

7、设置。(8)水平杆、水平剪力撑及垂直剪力撑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立杆采用对接,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9)剪力撑、梁底承重立杆的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10)梁底、板底竖向立杆上设置顶撑,并调节顶撑保证与上部顶紧。顶撑最大自由高度不能超过20cm。(11)垂直剪刀撑四

8、周一圈中间每隔46m一排,水平剪刀撑,在支撑高度不大于20m上部施工总荷载不大于15KN/m2时,至少每三步应设置一道水平加强层(即水平剪刀撑),上部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时,至少每二步设置一水平加强层,水平加强层和垂直剪刀撑搭设方法相同应贯通。(12)二层排架施工时,一层模板排架支撑保留待二层排架拆除后再拆除一层排架。(13)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3、结构工艺流程采用柱、梁板一次性整体浇注的方法进行施工。为确保快速施工和工种工序之间的紧密衔接,施工流程见下图。接下层结构施工 放线复核测量放线YN墙柱竖向钢筋连接钢筋接头实验满堂脚手架搭设 N梁底模板支设模板标高复核Y NY墙柱钢筋及

9、管线埋设隐蔽验收梁侧及顶板模支设顶板底模标高复核NYY隐蔽验收N梁钢筋绑扎及放入YN模板标高复核隐蔽验收N顶板筋及管线埋设顶板筋及管线埋设YY柱、墙、梁、板混凝土浇筑、养护进入上一层结构施工五、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模板安装前,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并且做出样板,经监理、有关人员检查确认后,再大面积展开。 2、模板安装的具体措施 模板及支撑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固定在木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且位置准确。重要预埋件,必须根据相关设计图纸精确加工,辅以经纬仪、水平仪准确定位,牢靠固定;所有模板的轴线尺寸、平整度、垂直度经过自检、互检、交接检严格检查

10、,确认无误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3、模板支撑体系中采用脚手钢管及扣件应符合要求 (1)钢管、扣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材料。 (2)钢管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 压痕和深划道;扣件中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3)钢管必须进行除锈处理。 六、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的要求模板拆除必须要根据留置的拆模试块试验数据,模板拆除时砼的强度必须满足规范的规定,结构受力处(板梁、悬挑件等)模板拆除必须有拆模令方可拆除(如果需要提前拆除,则需要可行的方案)。后浇带处的模板应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并达到强度要求时方可拆除。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

11、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标的规定。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构建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制定百分率(%)板2L875L8100梁L875L8100悬壁构件1001)拆模程序:拆模板前应通知项目部,经质检员、监理同意后方可拆除。2)拆模方法:拆模板时应按后支先拆顺序拆除,拆除模板时严禁随意松动不能拆除的支撑体系钢管、扣件,严禁大面积倒塌排架,严禁高处钢管、扣件任意下落,严禁猛高蛮撬。要保护好成型混凝土产品的棱角,要用手握住钢管,模板慢慢放倒楼面,以防损坏材料砸伤自己或他人。3)拆除后注意事宜:排架、模板拆除后,要及时清理,把材料分类整齐堆放在指定

12、地点,不同材料,同种材料不同规格不能混堆,模板、木方上的钉子要及时拔掉,水泥浆要及时拆除,发现混凝土产品有缺陷要及时报告项目部。4)模板及支架的拆除,应规定程序进行,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拆除大跨度梁支架时,先从跨中开始向两端对称进行。拆除模壳从结构中心向四周均匀放松向周边对称进行。5)拆模时严禁用大锤或硬撬:人员不得站在正在拆除的横板上操作;在拆除顶横板时,应注意整块模板掉落;拆除墙模板时应自上而下,高处拆模时,上下应有人传递或用绳索传下,严禁向下乱扔,防止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6)模板拆除区的临边洞口应按规范要求防护到位。7)悬空作业面上应有立足平台,避免同一垂直线上下同时

13、操作,必要时要有可靠的防护隔离措施。8)拆模区应设警戒线,并设专门监护人员;不得留有悬空模板,防止掉落伤人。9)高处的模板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拆除工作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10)模板拆除前,作业人员要事先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完好牢固。11)严禁作业人员站在同一垂直面上拆除模板。12)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横板拆除后其临时堆放处距楼层边沿不小于1米,且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m,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处,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的物件。13)模板拆除间隙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等意外伤人。14)拆除高度在3米以上的模板时

14、,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并满铺脚手板、设挡脚板、防护栏杆。15)拆除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撬落和拉倒。严禁作业人员站在悬臂结构上边敲拆底模。16)拆除作业区周围设警戒围栏或警戒标志;设专人指挥与监护,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17)作业人员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才允许上架作业。18)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19)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如遇风雨、特殊气候,应暂停作业。20)拆除前检查松动部位,清除步层内留有的资料、物件等垃圾,应安全输送地面,禁止抛扔。21)拆除人员严禁酒后上岗

15、,不能中途换人,必要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方可离开。22)如需用到吊运工具,应先仔细检查吊运机械,包括索具是否安全可靠,吊运机械严禁搭设在脚手架上。23)严禁工作人员酒后上岗,拆除前须通知公司安全部。2、模板拆除应注意事项(1)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分,后承重部分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2)先拆除侧面模板(混凝土强度大于1N/mm2),再拆除承重模板。(3)拆下的模板和配件均应分类堆放整齐,附件应放在工具箱内。(4)搭设过程中的架子工应持有效证上岗作业。七、 支撑系统搭设与拆除安全技术措施7.1模板安装外观及尺寸偏

16、差控制措施1、 轴线控制:a、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样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b、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c、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d、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e、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f、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

17、、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g、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2、 标高控制:a、每层楼地面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b、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c、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d、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与模板;e、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3、结构变形控制:a、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其本身自重、施

18、工荷载及混凝土的自重及浇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b、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够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沟,并铺放通常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c、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d、梁、柱模板若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e、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严格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f、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

19、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g、采用木模板、胶合板模板施工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木模板长期暴晒雨淋发生变形。4、接缝控制:a、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比例将分部分项细部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b、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c、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d、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框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e、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f、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固,拼

20、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校好。5、脱模剂控制:a、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的遗留混凝土残浆后,再刷脱模剂;b、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应为: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选用的材料有皂液、滑石粉、石灰水及混和液和各种专门化学制品脱模剂等,防止对钢筋造成污染。c、脱模剂材料宜拌成稠装,应涂刷均匀,不得流淌,一般刷两度为宜,以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d、脱模剂涂刷后,应在短期内及时浇筑混凝土,以防隔离曾层遭受破坏。6、模板内部清理:a、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板内残余垃圾;b、在封模前,派专人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c、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

21、,预留孔尺寸100100,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严。7、封闭或竖向模板排气孔、浇捣孔:a、墙体的大型预留洞口(门窗洞等)底模应开设排气孔,使混凝土浇筑时气泡及时排出,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b、高柱、高墙(超过3m)侧模要开设浇捣孔,以便于混凝土浇灌和振捣。8、模板支撑选配a、模板支撑系统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模板类型来选配,以便于互相协调配套。使用时,应对支承体系进行必要的验算和复核,尤其是支柱间距应经计算确定,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b、木质支撑体系如与木模板配合,木支撑必须定牢楔紧,支柱之间必须加强拉结连紧,木支柱脚下用拔木楔调整标高并固定,荷载过大的木模

22、板支撑体系可采用枕木堆塔方法操作,用扒钉固定好;c、钢支撑体系其钢楞和支撑的布置形式应满足模板设计要求,并能保证安全承受施工荷载,钢管支撑体系一般宜扣成整排架式,其立柱纵横间距一般为1m左右(荷载大时应采用密排形式),同时应加设斜撑和剪刀撑;d、支撑体系的基底必须坚实可靠,竖向支撑基底如为土层时,应在支撑底铺垫型钢或脚手板等硬质材料或对架体范围内进行硬化;e、在多层或高层施工中,应注意逐层加设支撑,分层分散施工荷载。侧向支撑必须支顶牢固,拉结和加固可靠,必要时应打入地锚或在混凝土中预埋件和短向钢筋头做撑脚。9、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1)梁模板:a、梁底支模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作

23、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如为泥土地面,应先认真夯实,铺放通长垫木,以确保支撑不沉陷。梁底模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b、梁侧模应根据梁的高度进行配制,若超过60,应加钢管围檩,上口则用圆钢插入模板上端小孔内。若梁高超过700,应在梁中加对穿螺栓,与钢管围檩配合,加强梁侧模刚度及强度;c、支梁木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梁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使木模在混凝土上浇筑后不至嵌入柱内;d、木模板梁侧模下口必须有夹条木,钉紧在支柱上,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侧模下口不致炸模;e、梁侧模上口模横挡,应用斜撑双面支撑在支柱顶部。如有楼板,则上口横挡应放在

24、板模龙骨下;f、梁模用木模时尽量不采用黄花松或其他易变形的木材制作,并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充分用水浇透;g、组装前应将模板上残渣剔除干净,模板拼缝应符合规范规定,侧模应支撑牢固;h、模板支立前,应认真涂刷隔离剂两度;i、当梁底距地面高度过高时(一般为5m以上),宜采用脚手钢管扣件支模或桁架支模;j、T形梁模板、花篮梁模板支柱应能承受预制板重量、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同时应注意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支撑系统不得变形。(2)柱模板:a、成排柱子支模前应先在底部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b、柱子支模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c、柱子底部应做小方盘模板,或以钢筋角钢焊成柱断面外包框,保证底部位置准确;d、成排柱

25、模支撑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各根柱模。柱距不大时,相互间应用剪刀撑及水平撑搭牢。柱距较大时,各柱单独拉四面斜撑,保证柱子位置准确;e、柱模安装,模板之间连接牢固,转角位置用连接角模将两模板连接,以保证角度准确,校正模板的垂直度;f、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500800应加设牢固的柱箍,必要时增加对拉螺栓,防止炸模;g、组装前应将模板上残渣剔除干净,模板拼缝应符合规范规定,侧模应支撑牢固;h、柱模如用木料制作,拼缝应刨光拼严,门子板应根据柱宽采用适当厚度,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漏浆、不炸模、不产生外鼓;i、较高的柱子,应在模板中部一侧留临时

26、浇捣口,以便浇筑混凝土,插入振捣棒,当混凝土浇筑到临时洞口时,即应封闭牢固;j、模板上混凝土残留应清理干净,柱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3)墙模板: a、墙面模板应拼装平整,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b、有几道混凝土墙时,除顶部设通长连接方木定位外,相互间均用剪刀撑撑牢; c、墙身中间应根据模板设计书配制对拉螺栓,模板两侧以连杆增强刚度来承担混凝土的侧压力,确保不炸模(一般采用1216螺栓)。两片模板之间,应根据墙的厚度用钢管或硬塑料撑头,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有防水要求时,应采用焊有止水片的螺栓; d、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应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e、模板面应涂刷

27、隔离剂; f、墙根按墙厚度先浇灌150200高导墙作根部模板支撑,模板上口应用扁钢封口,拼装时,钢模板上端边肋要加工两个缺口,将两块模板的缺口对齐,板条放入缺口内,用U形卡卡紧; g、龙骨不宜采用钢花梁,墙梁交接处和墙顶上口应设拉结筋,外墙所设的拉顶支撑要牢固可靠,支撑的间距、位置宜由模板设计确定。(4)、楼梯模板: a、底模应平整,拼缝要严密,符合施工规范要求,若支撑杆细长比过大,应加剪刀撑撑牢; b、采用胶合板组合模板时,楼梯支撑底板的木龙骨间距宜为300500,支撑和横托的间距为8001000,托木两端用斜支撑支柱,下用单楔楔紧,斜撑间用牵杆互相拉牢,龙骨外面钉上外帮侧板,其高度与踏步口

28、齐,踏步侧板下口钉1根小支撑,以保证踏步侧板的稳固。(5)、板模板:a、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支柱与龙骨的间距,应根据模板的砼重量与施工荷截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b、底层地面分层夯实,并铺垫脚板,采用多层支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各层支柱间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要认真加强;c、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拉平,架设小龙骨;d、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e、楼面模板铺完后,应复核模板面标高和板面平整度,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漏设并应位置准确,支模顶架必须稳定、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29、f、木模板板模与梁模连接处,板模应铺到梁侧模外口齐平,避免模板嵌入梁混凝土内,以便与拆除; g、板模板应按规定要求起拱。10、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支撑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板模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基本项目: 1、模板接缝宽度1.5mm(塞尺检查)。 2、模板表面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漏刷脱模剂(观察检查)。 3、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杂物必须清理干净(观察检查)。4、允许偏差项目: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检 验 方 法1柱、墙、梁轴线位移2尺量检查2标高3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3柱、墙、梁截面尺寸1尺量检查4每层垂直度2用2m托线板检查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1用直尺和

30、尺量检查6表面平整度1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7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2拉线和尺量检查8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29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移1外露长度+5,-010预留洞中心线位移5截面内部尺寸+5,-0模 板 工 程 质 量 控 制 程 序施 工 记 录质量评定基础自 检 记 录清理现场文明施工按强度曲线定拆模事件注意保护棱角按梁、柱的件数,各抽查10%,但均不少于3件;带形基础、圈梁、板每3050m(m2)各抽查1处,但不少于3块浇筑砼时留人看模执行验评标准不合格的处理(返工)支 模质量评定钢筋砼工序交接检查 底部标高、中心线、新面尺寸防线自 检中 间 抽 查模 板 选 择平 整 模 板模板涂刷隔离剂

31、钢筋工序完成检查脚手架、脚手板准备工作资料管理拆 模分部分项工程书面交底技术交底工长参加书面交底分部分项工程书面交底熟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熟习图纸和技术资料7.3、高支模搭设安全措施及质量技术措施7.3.1安全组织框架图及管理人员名单7.3.2安全技术措施(1)架子作业时,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紧安全带,穿工作鞋,戴工作卡,铺支架不准马虎操作,操作工具及零件放在工具袋内,搭设中应统一指挥,思想集中,相互集中,相互配合,严禁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嘻笑打闹,材料工具不能随意乱意乱抛乱扔,吊运材料工具的下方不准站人。 (2)凡遇六级以上大风、浓雾、雷雨时,均不得进行高空作业,特别是雨后施工,要注意防

32、滑,对支模架子进行经常检查,凡遇大风或停工段时间再使用架子时,必须对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连接部分有松动,立杆、打横杆、小横杆、顶撑有左右上下位移,铁丝解除等现象,应及时加固处理。 (3)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措施。 (4)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爬支架上下。 (5)高支模上高空临边要有足够的操作平台和安全防护,特别在平台外缘部分应加强防护。 (6)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砼浇筑时,应避免材料、机具、工具过于集中堆放。 (7)不准架设探头板及未固定的杆。 (8)支模时,支撑、拉杆不准连接在门窗、脚手架或其他不稳固的物件上。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有专人检查,发现

33、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加固和修理,防止塌模伤人。(9)在现场安装模板时,所有工具应装入工具袋内,防止高处作业时,工具掉下伤人。(10)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送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绑扎牢固后升降,不得乱仍。(11)安装模板时应设临时工作台,应作临时封闭,以防误踏和堕物伤人。(12)高支模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支模的纵横水平拉杆、剪刀撑、立杆均采用483.0钢管。(1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的搭设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14)脚手架支撑支设前,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三级技术交底,并要签字确认。(15)要对钢管、

34、配件、加固件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配件。(16)对各层楼面进行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17)搭设架体前进行放线,先弹出立杆位置,垫板、底座安放位置,自下而上搭设,严禁上下同时搭设,搭设相隔高度不大于两步。搭设时按上面构造设计要求进行施工。(18)支撑立杆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设在同一水平面内,错开距离必须符合相关规范之规定。纵横向扫地杆及扫天杆、剪刀撑的搭设应符合相关规范之规定及前述模板支撑架构造要求规定。(19)扣件的紧固是否符合要求,可使用扭矩扳手实测,过小则扣件易滑移,过大则会引起扣件的铸铁断裂,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不大于65N.m

35、,并不能产生破坏。节点处固定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20)模板承重架应与已浇注的柱作为拉结节点,增强整体稳定性及整体抗倾覆能力。(21)扣件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匹配; 螺栓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 Nm;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22)支撑安装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发现问题,立即整改。7.2质量技术措施(1)模板及其支承结构的材料、

36、质量必须经检验符合规格及强度要求,无缺陷方可使用。(2)立杆应间隔交叉有同长度的钢管,将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位于不同高度上,使立杆的薄弱截面错开,以免形成薄弱层面,造成支撑体系失稳。(3)扣件的紧固是否符合要求,可使用矩扳手实测,过小则扣件易滑移,过大则会引起扣件的铸铁断裂,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不能产生破坏。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在安装扣件时,所有扣件的开口必须向外。 (4)安装模板应按工序进行,当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落。(5)对跨度大于4m的梁、板,其模板应该按设

37、计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 (6)梁模板安装后应拉中心线检查,以校正梁模的位置;梁的底模安装后,则应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钉牢在垫板上。各顶撑之间要加水平撑或剪刀撑,保持撑顶的稳固,以免失稳。7.3、高支模拆除安全技术措施7.3.1拆模板前,应经施工技术人员按试块强度检查,确认砼已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底模: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达下表规定强度,方可拆除。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的混凝土强度构件类型构件跨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38、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 1007.3.2拆除顺序为:拆模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柱模:单块组拼的应先拆除钢楞、柱箍和对拉螺栓等连接、支撑件,再由上而下逐步拆除; 梁、楼板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楼板梁底模。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多层楼板模板支柱拆除,应按下列要求进行:上层楼板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一层楼板的模板不得拆除;跨度4m及4m以下的梁下均应保留支柱。7.3.3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拆除大

39、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7.3.4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装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靠近,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吊运,并多点捆牢,不准向下乱仍。7.3.5工作前,应检查所有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7.3.6拆除模板采用长撬杆,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拆除的模板下。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作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下伤人。7.3.7拆除间歇时,应将已活动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7.3.

40、8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堕落。7.3.9对于跨度大的梁(当砼已大到拆模强度时,大跨度梁拆模应足够28天才拆)下支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7.3.10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砼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拆除。7.3.11对已拆除模板及支撑的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才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7.4、高支模支撑体系质量要求7.4.1 模板支撑体系材料选择见下表序号材料名称要求1立杆符合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的483 mm 的无缝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0mm

41、2横杆3剪刀撑4扣件旋转扣件、直角扣件、对接扣件5木方4090mm木枋,标准长度为2m, 抗弯强度不低于13N/mm26模板18mm 厚的胶合板7垫板不小于50厚模板7.4.2、支模搭设技术要求7.4.2.1概述工程梁板均采用扣件式钢管作为支撑系统,支架用于结构施工,根据实际荷载的大小设置支撑结构系统,包括:梁模板及其支撑,纵横方木,U型顶托,立杆,纵横水平杆,底座垫板,垂直剪刀撑,水平剪刀撑。7.4.2.2立杆及横杆布置立杆间距与数量的布置,应根据专项方案布置。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的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最大为15mm。 立杆沿高度不超过

42、1.5m设置一道纵横水平拉杆,设在支架立杆顶部的可调U型顶托,其伸出长度应不大于200mm(即最高一道水平杆与U型托底的距离),U型顶托与水平拉杆的距离应不大于300mm。在安装扣件式的钢管支顶时,应在支承地面上弹出墨线定向,两边立杆间距应按图设置。要注意钢管支顶立杆的垂直度,并调节好立杆的标高和立杆的平面布置,使梁位置在两条立杆之间。支顶平面布置时应形成满堂一体,对于轴跨尺寸无法与立杆间距形成模数或平面几何形状不规则、非正交时需要采用多个区间搭设时(如高差较大的两个区间),各区间必须用扣件水平钢管相互连接。连接杆向邻区间沿伸两个立杆距离,并且不能小于两个扣结点。立杆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

43、件连接。纵、横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横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2、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少于500mm;3、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其间距的1/3。纵横向水平杆跨越长度小于3跨,且支架四边的纵、横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m,且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扣件盖板边缘至纵、横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7.4.2.3保证整体稳定性措施(1) 纵向垂直剪刀撑满堂模板支架四边及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垂直剪

44、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其搭设随立杆、纵横水平杆同步搭设。搭设如平面布置图所示。高支模工程纵向垂直剪刀撑用通长钢管沿架高连续搭设布置。剪刀撑每隔4跨设置一道,每道剪刀撑跨越57根立杆,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斜杆与地面夹角控制在4560之间。工程沿纵、横方向设置垂直剪刀撑。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纵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最下部的斜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0mm内。各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应大于1.0m,且不小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应大于100mm。(2) 水平剪刀撑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

45、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3)抱柱系统设置 按JGJ162-2008要求,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围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即为了加强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将支撑系统与现浇好的钢筋砼柱很好地连接起来,采用“逢柱必抱、逢梁必顶”措施。全部水平连杆与柱相碰,采用如下措施:1)水平杆每步距与砼柱打箍。2)其余水平杆与砼柱相碰,用水平管顶住柱面,柱面垫木块,不能留有空位。3)高支模的支撑可以充分利用支撑区域旁的建筑构件(比如梁)进行有效横向回顶,比如纵横钢管靠近梁要进行回顶。7.4.2.4纵、横向扫地杆的设置要求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所有立柱下应铺设垫板。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垫板应布设平稳,不得悬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