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阳项目临时用电专项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4958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阳项目临时用电专项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龙阳项目临时用电专项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龙阳项目临时用电专项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龙阳项目临时用电专项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龙阳项目临时用电专项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阳项目临时用电专项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阳项目临时用电专项方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编制依据2第二章工程概况3第三章现场用电分析及方案选择5第四章管理体系5第五章用电基本原则6第六章施工用电布置6第七章用电负荷计算7第八章三级开关箱配置与接线8第九章配电线路9第十章配电室14第十一章接地与接地装置15第十二章防雷设计18第十三章外电线路及电器设备防护19第十四章安全用电措施20第十五章安全用电防火措施23第一章 编制依据1、四新南路海伦堡工程相关施工图。2、有关国家、部颁、地方的现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规程、规定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总公司发布的相关的施工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技术管理和技术标准;工程现场勘察情况等;4、相关规范、标准供配

2、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B/T50502-2009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T3787-2006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5144-200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施工

3、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JGJ/T77-200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GJ85-2002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 JGJ88-9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04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JGJ160-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180-2009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JGJ196-2010绿色建筑标准 DB33/T102

4、6-200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 DB33/1035-2006固定式塔式起重机基础技术规程 DB33/T1053-20085、四新南路海伦堡工程 项目现场实际情况;6、相关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等;7、建设单位提供的现场电源资料;8、现场临时用电设备负荷和配置资料;9、简明施工计算手册10、本方案中其他未尽事项参照相关的规范标准执行。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基本信息四新南路海伦堡工程是由武汉市海伦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广州市番禺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楚雄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公司总承包;项目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临四新大道,南临芳草一路,毗邻汉阳客运站,邻近主干道龙阳大

5、道及城市快速路三环路,周边交通路网完善,到达经开万达广场、王家湾商圈均较为便利。项目用地形状较为方正,利于规划,占地约54706.36平方米,容积率2.5,总建筑面积约178398.94平方米。本工程由三栋30层高层、三栋31层高层、八栋5层洋房及地下一层连体式车库组成,其中1座、2座、3座为30层,4座、5座、6座为31层,,7座14座为5层,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二、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工程名称:四新南路海伦堡工程工程地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四新南路建设单位:武汉市海伦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设计单位:广州市番禺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总承包单位

6、:湖北楚雄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三、具体施工条件本工程北临四新大道,南临芳草一路,场地空余地很少,致使场地布局限制较大,非常紧凑。由于临电安装需要与当地政府部门报装,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预计在8月下旬相关手续才可办理完毕,即现场用电要在8月下旬才能接通。1、拟建工程的现场临时道路及出口详见临时平面布置图。2、堆场、加工场地设置在塔式起重机覆盖范围内进行设置。四、工程周边环境条件经现场实地踏勘和资料查询,本工程现场条件及现状主要表现为:1、施工场地与公共道路的通道已经开通,现场东侧洋房位置处木材场地还未迁移,现有临时设施布置的场地比较狭窄,场地基本平整。2、拟建工程四周已设置好施工用临时围墙,出入口大

7、门设置东面,南面设置两个次出入口。3、现场南侧为芳草一路,为城市主干道,人流量、车流量均较小,但紧临木材市场,在施工期间将由专人进行交通指挥,确保车辆行驶及人员安全。4、现场西侧为城市规划道路,暂时未施工,因此我方需提前咨询规划局该道路的施工时间,以便于我方在道路设置钢筋、木工加工场。第三章 现场用电分析及方案选择1、由于临电安装需要与当地政府部门报装,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预计在8月下旬相关手续才可办理完毕,即现场用电要在8月下旬才能接通。由于现场前期用电量较小,主要用电为1#塔吊、加压泵房、叠墅区部分井架、管理人员及工人宿舍空调和照明,故现场前期采用一台400KW的柴油发电机供电,待临电、永

8、久用电报装手续报批完成后,现场主要采用市政用电照明,400kw的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以防停电时现场应急。2、根据现场的机械设备用电量及生活区用电量,选择一台800KVA的变压器,供电采用TN-S系统实行三级配电,三级保护;3、根据现场用电量本工程主干线将采用BVV-3240+295电缆,塔吊采用BVV3*35+2*25专用线路,施工外用电梯采用BVV3*25+2*16专用电线。4、现场主干电线沿围墙顶架设,支干线采用电线杆架设,穿道路及穿墙电线采用镀锌钢管保护。 5、每栋高层单体各设一个二级电箱,负责楼层施工、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砂浆机或搅拌机供电,各塔吊、人货梯、井架各分别布设专线由二级电

9、箱引入,各木工车间分别设一路专线;各钢筋车间各设两路专线,一路专供对焊机,另一路负责切断机、弯曲机、调直机等施工用电。第四章 管理体系我公司采取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管理模式,成立龙阳项目部,项目部设项目经理一人,生产经理一人,项目技术总工一人,下设生产部部、技术质安部、综合管理部、成本部、财务部、物质管理部等6个大部门组成,总人数在30人以上。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涵盖其质量、工期、安全、成本的管理点上,使之指令能及时、高效地运行,确保本工程快速、优质、顺利进行,各项指标圆满完成。项目经理项目技术总工生产经理物质管理部综合管理部财务部成本部技术质安部生产部各作业班组第五章 用电基本原则1、采用TN-S

10、接地、接零保护系统(三相五线制);2、采用三级漏电保护系统;3、采用三级配电形式;4、配电主线路采用电缆沟埋地敷设,其余车间、生产、办公、生活用电明线均采用PVC套管埋地敷设;5、规范配电装置和使用方法;6、规范电动建筑机械的安全装置和使用条件。第六章 施工用电布置本工程规模较大、工期较紧张,各个施工阶段都会出现多个工序交叉施工的情况,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现场临电布置必须以用电最高峰的时期为设计依据。根据现场施工实际需要,考虑到基础施工的特殊性,以主体结构和装饰工程交叉同时施工的情况进行施工用电布置,如下:1、现场供电安排1)大型固定机械(塔吊、施工电梯等)用电2)钢筋对焊机、钢筋加工机械3)

11、木工车间平刨机、圆盘踞等4)现场施工用电至楼层供电5)办公区、生活区供电6)小型固定机械如砂浆机、搅拌机等7)移动用电设备,如电焊机、切割机、弯管机、水泵等8)预留线路2、线路敷设具体布署生产设施用电布置详见现场布置图,根据拟投入的变压器,现场共设有1个总配房。第七章 用电负荷计算本工程以结构施工高峰阶段的用电量为控制,主要设备用电量如下表1:序号机械名称单位功率型号数量总功率KW备注1塔吊42.9KWQTZ4171.62施工电梯22KWSC20081763物料提升机7.5SSE1008604钢筋弯曲机3KW8245钢筋调直机11 KW4446钢筋切割机7 KW4287钢筋切断机5.5 KW4

12、228直螺纹机7 KW2149插入式振捣器1.1 KW66.610平板式振动器1.1 KW22.211砂浆搅拌机2.2 KW48.812木工圆盘锯5.5 KW105513砂轮切割机3 KW41214电动手工工具0.3 KW4415弯管机3 KW2616蛙夯机3 KW2617高压泵10 KW22018潜水泵3 KW41219电焊机30 KW26020钢筋对焊机100 KW2200施工现场及办公室,生活区的单相用电等于以上总功率的15%第八章 三级开关箱配置与接线开关箱根据施工现场设备电流的大小而配置,一般设分离开关HK88-32/3 一个,DZ15LE-32/3901 漏电保护器一个,其额定电流

13、32A,漏电动作电流30mA,漏电不动作电流15 mA,漏电动作时间0.1S,如图:1、电焊机开关箱电器配置与接线:电焊专用开关内置:HK8-100/3 分离开关,DZ15LE-100/2901 漏电断路器,额定电流100A,漏电动作电流30mA,不动作电流15mA,漏电动作时间0.1S。JZ-型弧焊触电保护器,额定电流100 A,空载电压24V,起动灵敏度500。2、塔吊开关箱电器配置与接线:塔吊开关箱内置:HR5-100/3 分离开关,DZ15LE-100/4901 漏电保护器,其额定电流100A,漏电动作电流30mA,不动作电流15mA,漏电动作时间0.1S。第九章 配电线路、架空线路1

14、) 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2) 架空线必须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架及其他设施上。3) 架空线导线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i. 导线中的计算负荷电流不大于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ii. 线路末端电压偏移不大于其额定电压的5。iii. 三相四线制线路的N线和PE线截面不小于相线截面的50,单相线路的零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iv. 按机械强度要求,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l0mm2,绝缘铝线截面不小于16mm2。v. 在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路档距内,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1612,绝缘铝线截面不小于25mm2。4) 架空线在一个档距内,每层导线的接头数不得超过该层导线条数的50,且一条

15、导线应只有一个接头。在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路档距内,架空线不得有接头。5) 架空线路相序排列应符合下列规定:A. 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N、L2、L3、PE;B. 动力、照明线在二层横担上分别架设时,导线相序排列是: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L2、L3;下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L2、L3、N、PE。6) 架空线路的档距不得大于35m。7) 架空线路的线间距不得小于0,3m,靠近电杆的两导线的间距不得小于0.5m。8) 架空线路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得小于表7.1.8-1所列数值;横担宜采用角钢或方木,低压铁横担角钢应按表7.1

16、.8-2选用,方木横扫截面应按801mx 80nnn选用;横担长度应按选用。表2 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m)排列方式直线杆分支或转角杆高压与低压1.21.0低压与低压0.60.3表3 低压铁横担角钢选用导线截面(m2)直 线 杆分支或转角杆二线及三线四线及以上16253550L50x52 x L50x52 x L63 x 357095120L63x52 x L63 x 352 x L70 x 35表4横担长度选用横担长度m二线三线、四线五线0.71.51.89) 架空线路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杆或木杆。钢筋混凝土杆不得有露筋、宽度大于o.4mm的裂纹和扭曲;木杆不得腐朽,其梢径不应小于140mm。1

17、0) 电杆埋设深度宜为杆长的110加o.6m,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在松软土质处宜加大埋入深度或采用卡盘等加固。11) 直线杆和15以下的转角杆,可采用单横担单绝缘子,但跨越机动车道时应采用单横担双绝缘子;15到45的转角杆应采用双横担双绝缘于;45以上的转角杆,应采用十字横担。12) 架空线路绝缘子应按下列原则选择:I. 直线杆采用针式绝缘子;II. 耐张杆采用蝶式绝缘子。13) 电杆的拉线宜采用不少于3根D4.0mm的镀锌钢丝。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应在3045之间。拉线埋设深度不得小于1m。电杆拉线如从导线之间穿过,应在高于地面2.5m处装设拉线绝缘子。14) 因受地形环境限制不能装设拉线时,可采

18、用撑杆代替拉线,撑杆埋设深度不得小于0.8m,其底部应垫底盘或石块。撑杆与电杆的夹角宜为30。表5接户线的最小截面表6接户线间及邻近线路间的距离15) 架空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采用熔断器做短路保护时,其熔体额定电流不应大于明敷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的1.5倍。采用断路器做短路保护时,其瞬动过流脱扣器脱扣电流整定值应小于线路末端单相短路电流。16) 架空线路必须有过载保护。采用熔断器或断路器做过载保护时,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或断路长延时过流脱扣器脱扣电流整定值的1.25倍。、电缆线路1) 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需要三相

19、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2) 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绿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线,严禁混用。3) 电缆截面的选择应根据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偏移确定。4) 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5) 电缆类型应根据敷设方式、环境条件选择。埋地敷设宜选用铠装电缆;当选用无铠装电缆时,应能防水、防腐。架空敷设宜选用无铠装电缆。6) 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m,井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7

20、) 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介质腐蚀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0m高到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8) 埋地电缆与其附近外电电缆和管沟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m。9) 埋地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10) 架空电缆应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固定点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载,敷设高度应符合规范第7.1节架空线路敷设高度的要求,但沿墙壁敷设时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m。架空电缆严禁沿脚手架、

21、树木或其他设施敷设。11) 在建工程内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电缆垂直敷设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并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一处。电缆水平 敷设宜沿墙或门口刚性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m。装饰装修工程或其他特殊阶段,应补充编制单项施工用电方案。电源线可沿墙角、地面敷设,但应采取防机械损伤和电火措施。12) 电缆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保护电器与电缆的选配应符合本规范第7.1.18要求。、室内配线1) 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室内配线应根据配线类型采用瓷瓶绝缘槽、穿管或钢索敷设。2) 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配线必须穿管敷

22、设,管口和管接头应密封;当采用金属管敷设时,金属管必须做等电位连接.必须与P线相连接。3) 室内非埋地明敷主干线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4) 架空进户线的室外端应采用绝缘子固定,过墙处应穿管保护,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并应采取防雨措施。5) 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或电缆的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或线路的计算负荷确定,但铜线截面不应小于1.5mm2,铝线截面不应小于2.5m。6) 钢索配线的吊架间距不宜大于12m。采用瓷夹固定导线时,导线间距不应小于35mm,瓷夹间距不应大于800采用瓷瓶固定导线时,导线间距不应小于l00mm,瓷瓶间距不应大于1.5m;采用护套绝缘导线或电缆时,可直接敷设于钢索上

23、。7) 室内配线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电器与绝缘导线、电缆的选配应符合本规范第7.I.17条和7.1.18条要求。对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路,其短路保护熔断器的熔体额定电流不应大干穿管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沉量的2.5倍。第十章 配电室1、配电室应靠近电源,并应设在灰尘少、潮气少、振动小、无腐蚀介质、无易燃易爆物及道路畅通的地方。2、成列的配电柜和控制柜两端应与重复接地线及保护零线做电气连接。3、配电室和控制室应能自然通风和动物进入的措施。并应采取防止雨雪侵入和动物侵入的措施。4、 配电室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配电柜正面的操作通道宽度,单列布置或双列背对背布置不小于1

24、.5m,双列面对面布置不小于2m;2) 配电柜后面的维护通道宽度,单列布置或双列面对面布置不小于0.8m,双列背对背布置不小于.5m,个别地点有建筑物结构凸出的地方,则此点通道宽度可减少o.2m;3) 配电柜侧面的维护通道宽度不小于1m;4) 配电室的顶棚与地面的距离不低于3m;5) 配电室内设置值班或检修室时,该室边缘距配电柜的水平距离大于1m,并采取屏障隔离;6) 配电室内的裸母线与地面垂直距离小于2.5m时,采用遮栏隔离,遮栏下面通道的高度不小于1.9m;7 )配电室围栏-亡端与其正上方带电部分的净距不小0.075m;8) 配电装置的上端距顶棚不小于o.5m;9 )配电室内的母线涂刷有色

25、油漆,以标志相序方向为基准,其涂色符合表6.1.4规定;10 )配电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低于3级,室内配电砂箱和可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表7母线涂色相别颜色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引下排列L1(A)黄上后左L2(B)绿中中中L3(C)红下前右N淡蓝11)配电室的门向外开,并配锁;12)配电室的照明分别设置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5、配电柜应装设电度表,并应装设电流、电压表。电流表与计费电度表不得共用一组电流互感器。6、配电柜应设电源隔离开关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电器。电源隔离开关分断时应有明显可见分断点。7、配电柜应编号,并应有用途标记。8、配电柜或配电线路停电维修时,应挂接地线,应悬挂“禁

26、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着牌。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9、配电室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杂物。第十一章 接地与接地装置1、施工现场在总配电柜或总漏电保护器的工作零线电源侧做重复接地,引出PE 线。还必须在设备比较集中的地方,搅拌棚、钢筋棚作业区及配电线路末端处再做一组重复接地;在高处建筑物的设备,如塔吊、电梯等也要做重复接地,但除总配电室外,其余各重复接地处均不得与工作零线有任何电气连接。2、重复接地装置设计:(1)、接地点见平面布置图。(2)、接地技术要求: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室)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

27、。回路末端重复接地与自燃接地体建筑物防雷引下线或基础钢筋相连接。不得采用铝导体作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垂直接地体不得采用螺纹钢。采用自然接地体时,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如若无法利用自然接地体时,用电线路末端重复接地均采用人工接地体设置,如下图:a、施工现场为砂质粘土,其土壤电阻率近似值为100mb、垂直接地采用钢管50 ,壁厚3 钢管,其长度为2.5 米,间距为5米,呈直线排列,顶端用304 的扁钢连成一体。c、重复接地人工接地体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d、三棒式垂直接地体的电阻计算:单根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复合接地体的电阻接地根数接地体利用系数单根垂直式:K0.3 R0.310030接地根数为3

28、 根,接地体利用系数0.6650.6653036.656.6510。塔吊、施工电梯重复接地:a、固定式塔吊电源回路末端重复接地线连接方法如下图:3、接地极具体要求:配电室重复接地利用建筑物基础金属以404 镀锌扁铁与基础钢筋焊接,扁铁搭接焊时长为其宽度的2 倍,且至少三边通焊。接地线与自然接地体有两个连接点,其连接后在出地面部分要用螺丝连接,以便检测接地电阻时把接地体和接地电阻分开。地下接地体禁止使用螺纹钢,裸铝导体作接地体,且其它材质不应涂漆。接地线截面的安全流量应不低于相线的1/2,可用钢质接零线,扁铁484mm,圆钢10mm。施工现场均采用TNS 系统,所有重复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第十

29、二章 防雷设计1、本施工现场内的起重机、龙门井架、外用电梯等机械设备,在相邻的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当现场机械设备高度在32 米及以上时,必须安装避雷针。2、塔吊升至32 米时避雷装置如下图:3、避雷装置要求:i. 避雷针应采用具有一定截面的镀锌或镀铬铁棒,钢管或圆钢制作,其长度就应为12 米,圆钢12mm,钢管20mm。ii. 导雷引下线应采用不小于35 mm2截面的镀锌钢索或扁钢,引下线不得用铝线防止氧化、断开。iii. 防雷接地体可与重复接地合用,阻值不大于4。4、当塔吊退场后按上述要求在提升机安装避雷装置。第十三章 外电线路及电器设备防护1、外电线路防护1.1 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

30、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1.2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表8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量小安全操作距离注: 上、下脚手架的纠道不宜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翻。1.3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下表表规定。表9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遭与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晕小垂直距离1.4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表10起

31、重机与架空线战路边蛙的量小安全距离1.5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1.6 当达不到本规范第4.1.24.1.4条中的规定时,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用线路暂时停电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监护。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下表所列数值。防护设施应坚固、稳定,且对外电线路的隔离防护应达到IP30级。表11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晕小安全距离1.7 当本规范第4.1.6条规定的防护措施无法实现时,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

32、工程位置等措施,未采取上述措施的严禁施工。1.8 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开挖沟槽时,必须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外电架空线路电杆倾斜、悬倒。2、设备防护2.1 电气设备现场周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污源和腐蚀介质,否则应予清除或做防护处置,其防护等级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2.2 电气设备设置场所应能避免物体打击和机械损伤,否则应做防护处置。第十四章 安全用电措施1、安全用电组织措施、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包括内容:接地电阻、电器设备绝缘、漏电保护器动作灵敏度等,用电设备是否安全可行并做好检测记录。、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批验收制度;、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履行交底人与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写

33、明交底日期;、建立维修制度,做好维修工作日志,内容应详细,记载时间、内容及处理结果,并有维修人员及验收人员签字;、建立拆除制度,不用的闸箱设备随时拆除;、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落实到人;、持证上岗,禁止非电工无证上岗;、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电气人员的技术职责;、建立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建立电气防火教育制度提高各类用电人员电气防火的自学性。建立电气防火责任制度,加强电气防火重点场所烟火管制。建立电气防火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即使解决。强化电气防火领导制度,建立电气防火队伍。2、安全用电技术措施(1)、安全用电组织措施(2)、按照TN-S 系统设置保护系统,实施三相五线,杜绝疏漏,所有接地接零处必须保证可

34、靠的电气连接,保护线PE 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严格与相线,工作线相区别,严禁混用。(3)、总配电室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级配电箱、开关箱应有防雨措施,加门锁并有专人负责,安装位置周围不得有杂物、便于操作。2)配电柜装置的上端距天棚不得小于0.5 米。3)配电柜后的操作通道宽度不小于0.8 米。4)配电箱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顺序送电操作:总配电柜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停电操作: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柜。5)各种电气应安装在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电器及熔断熔丝规格必须与电流量一致。6)各级配电箱必须固定设置,配电箱、开关箱应统一编号,喷上电气标志和施工单位名称,箱中心距地面垂直距离为1.41.6 米。

35、移动箱宜为0.81.6米。7)配电箱或配电线路维修时,应悬挂停电标志牌,停送电必须由专业电工负责。8)设备与开关箱间距不得大于3 米,与分配电箱间距不大于30 米,配电柜、开关箱应装漏电保护器,单机所使用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为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特别潮湿场所,以及振动器、潜水泵、水磨石机及各种手持电动工具,应选取不大于15mA 漏电动作电流,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的防溅型产品。配电柜各回路漏电保护器选用的动作电流应大于正常运行中实测泄漏电泫的2.5 倍。一般选用中灵敏度的75-150mA,延时型动作时间在0.10.2s之间。9)作防雷接地电气设备,必

36、须同时作重复接地,同一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与防雷接地可使用并联于基础防雷接地网,所有接地电阻值4。10)防雷接地引线一般应采用不小于35mm2铜线及镀锌索或扁钢,用扁铁各段之间应焊接或压接,保证电气连接,不得采用铝线作防雷引下线。11)低压设备的线路,绝缘电阻不低于0.5M;携带式电气设备绝缘电阻类低于2 M;类应不低于7 M;配电箱和二次线路绝缘电阻不低于1 M。低压设备和线路在潮湿等最恶劣的情况下,绝缘电阻应低于1K/V。12)漏电保护器的测试方法应用专用的漏电保护器测试仪进行,内容为:漏电动作电流,漏电不动作电流和分断时间。测试时间,安装后和使用前进行,漏电保护器投入运行后每月按期进行,

37、雷雨季节增加次数。13)电焊机外壳应保护接零,焊机二次侧必须安装空载降压保护装置。14)保护零线的截面不应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保护接零的统一标志为绿/黃双色,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黃双色线作负荷线。16)各种绝缘导线严禁直接绑在金属架上。(4)、正常情况下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外露导电部分应作保护接零:1)电机、电器、照明器等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3)配电柜的金属架。4)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5)保护零线必须在配电室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线路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电阻值不大于10。(5)、配电箱、开关箱应符合下

38、列要求:1)总配电箱,应装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及漏电保护器。总开关额定值,动作调整应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调整值相适应。2)配电箱电力容量在15KW 以上的电源开关采用瓷底胶木刀型开关,4.5KW 以上电动机不得用刀型开关直接起动。各种刀型开关应采用静触头接电源,动触头接荷载,严禁倒接线。3)空气开关不能用作隔离开关,它是一种自动切断线路故障用的保护电气,没有明显的断开点,断开点距离小易击穿。4)每台用电设备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5)分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和出线

39、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门处,移动配电箱的进、出线必须用橡皮电缆。6)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检修一次,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时必须按规定穿绝缘鞋、戴手套,使用绝缘工具。(6)、手持电动工具的用电要求安全电压的使用:1)一般场所选用类手持电动工具,并应额定动作电流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若采用类手持电动工具,还必须做保护接零。2)手持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作空载检查,运转正常方可使用。3)水泵的负荷线必须采用YHS 型防水橡皮护套电缆,不得承受任何外力。4)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

40、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工作的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5)使用行灯的电源电压不得超过36V,灯体与手柄应绝缘良好。灯头与灯体结合牢固,灯泡外部有保护网。第十五章 安全用电防火措施1、各条至分配箱、开关箱的线路严禁超负荷。2、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规范,正确连接导线,接线柱要压牢、压实。3、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电炉、床头灯。4、使用电焊机要执行用火证制度,并有人监护,施焊周围不能存在易燃物体,并备齐防火设备。5、大型设备如塔吊、人货电梯、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电气设备要做好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以免雷电及静电火花引起火灾。6、施工现场必须建立防火制度,强化电气防火

41、领导体制。7、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电气火灾时,扑灭电气火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迅速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2)当电源电线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另一方面灭火时,人体各部位与电体保持一定充分距离。(3)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和干粉灭火机,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进行扑救。8、合理配置、整定、更换各种电器,对电路和设备的过载,短路故障进行可靠保护。a)在电气装置的线路周围不堆放易燃易爆和强腐蚀介质,不使用火源。b)配电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低于3级,室内应配置砂箱和绝缘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不少于2具,并严禁烟火。c)落实电气防火责任制,加强电气防火重点场所烟火管制,并设置禁止烟火标志。d)经常进行防火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e)设备不得超负荷工作,并避免出现高峰负荷用电。f)生活用电不得使用电热设备,照明线路不得乱拉乱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