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发电工程50Th锅炉X射线探伤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4998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热发电工程50Th锅炉X射线探伤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余热发电工程50Th锅炉X射线探伤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余热发电工程50Th锅炉X射线探伤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余热发电工程50Th锅炉X射线探伤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余热发电工程50Th锅炉X射线探伤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余热发电工程50Th锅炉X射线探伤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热发电工程50Th锅炉X射线探伤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唐钢南区烧结余热发电工程50T/h锅炉 X射线探伤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唐山市圣达无损检测有限公司 二0一0年五月十日 目录一 工程概况二 执行标准和规范三 施工区域四 施工人员五 探伤工艺六 安全距离七 安全措施八 应急预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唐钢能源综合利用工程-南区烧结余热发电工程,主体锅炉型号为SC-E,由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设计,施工区域位于唐钢南区环冷机以北15M左右,锅炉高约24M,占地面积约300,由湖北工程建设集团安装有限公司承建。按照图纸及规范标准要求,其中省煤器,过热器,上升管,下降管,省煤器连接管,给水管焊接接头需要进行X射线探伤,总共焊接接头约为1

2、200道,底片数量约为400张。探伤时间为凌晨2点到凌晨六点。二执行标准和规范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射线篇)JB/T4730-2005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职业病防治法放射卫生管理条例三探伤区域 探伤地点位于南区炼铁厂南区环冷机以北约15M,左边是南区燃气车间,右边是烧结车间,探伤工作在组装平台,锅炉上进行,在以探伤区域为中心30M为半径范围内设为辐射区域。四施工人员 陈新宽 施工负责人 张华夏 施工技术负责人 黄汉水 安全员 彭少全 探伤负责人五探伤工艺探伤时机为焊接接头焊接完毕外观检验合格后进行,安装与探伤交叉进行,探伤不合格不允许转入

3、影响探伤的下一道工序。探伤采用定向XXG-3005型X射线机进行透照,省煤器,过热器每一张片拍三道口,按比例采用双壁双影椭圆成像,其余管道89,按比例采用双壁单影成像。曝光量视工件规格,曝光千伏值为170260KV,时间为0.52.5MIN.X射线发生器工作与间歇比例为1:1,再加上探伤人员对机换片及工作位置变化,拍一张片探伤时间约为8分钟。对不合格工作,应进行返工,并再次探伤直到合格,对按比例抽查的焊接接头发现不合格缺陷,进行返工,并按当量加拍。每个焊接接头返工次数不能超过三次,超过当割口重焊。六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标准规定,公众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

4、员所受到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超过1MSV这一要求,计算安全距离。此工程共计底片数量约为400张,每张底片曝光时间约为1分钟,总计曝光时间约为400分钟,刚对公众防护距离估算为 D=KaTq D-年附加有效剂量 mSv Ka-空气比释动能率 mGy.min-1 T-曝光时间 min q-居留因子,此处取1/16(偶尔停留)表一 XXG-3005型X射线机对附近环境的影响表距离(m) 30 40 50 70 80空气比释动能率(Ka)0.0150.0110.00750.00380.0029表二 X射线探伤机对附近公众的年附加有效剂量距离(m)30 40 50 70 80年附加有效剂量(mSv) 0.

5、380.280.190.100.07依上述计算可知,X射线探伤时,在其30M以外对公众附加有效剂量能够符合国家1mSv的限值要求。上述估算值未考虑施工现场物件的阻挡和散射影响,实际现场比上述值更低。七安全措施 为防止在探伤时间内非相关人员误入探伤区域,发生放射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措施。1. 用安全绳设立以锅炉施工区域为中心30m为半径范围,探伤时间内对这一区域进行封锁,禁止一切无关人员通过。2. 探伤前由安全保卫人员对探伤范围内进行清查,确认无人后才能进行探伤。3. 封锁区设警示牌,装警灯。4. 探伤人员应明确探伤工艺,操作规程,正确操作,做好自身防护,尽量缩短探伤时间。5. 与各相关单位加强联系,共同确认,确保探伤工作顺利进行。6. 对于不听规劝的人员由相关部门将其带离现场。九 应急预案1. 发生人体受超剂量照射时,应迅速安排受辐射人员接受医学检查并及时治疗。2. 发生射线照射事故,应立即撤离有关人员,并协调有关部门对探伤员,受照者检测。3. 对可能受射线损伤人员,立即采取应急救治措施。4. 放射事故发生后,必须在2小时之内向环保部门报告,并及时填写放射事故报告,于24小时内报告上级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