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污水处理厂机电设备安装起重吊装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50951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污水处理厂机电设备安装起重吊装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污水处理厂机电设备安装起重吊装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污水处理厂机电设备安装起重吊装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污水处理厂机电设备安装起重吊装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污水处理厂机电设备安装起重吊装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污水处理厂机电设备安装起重吊装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污水处理厂机电设备安装起重吊装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3.9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溧阳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厂区)二期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编号:3.9 致:北京华源水利水电工程咨询公司(监理单位)兹报验: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土方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4起重吊装工程专项施工方案5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6拆除、爆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7其它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本次申报内容系第 次申报,申报内容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已批准。附件: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章): 项目经理:日期:项目监理机构签收人姓名及时间承包单位签收人姓名及时间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

2、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日期: 注: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应提前7日提出本报审表。江苏省建设厅监制 溧阳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厂区)二期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起重吊装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 职务(称) 审核人 职务(称) 批准人 职务(称) 批准部门(章) 编 制 日 期 目 录一、编制依据4二、工程概况4三、作业环境4四、吊装物体说明4五、起重机械的选用4六、吊装程序、方法和要求4(一)施工准备4(二)吊装程序、方法、要求5七、安全保证措施5(一)一般要求5(二)技术措施6(三)制度措施10八、起重吊装施工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1九、起重吊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1一、编制依据根据安全文明施工

3、组织设计以及建设部JGJ59-99检查标准要求,在参考建筑施工手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标准基础上,制订本方案。二、工程概况三、作业环境现场施工场地较平坦,个别地段可用装载机整理平坦,具备吊装条件。四、吊装物体说明 吊装物主要为工艺钢管、机电设备、等。五、起重机械的选用考虑起重机的起重能力,现场道路安全及经济效益等各方面因素,结合现场构件重量,几何尺寸,安装高度来选择起重机施工中采用25T汽车吊车吊装工艺钢管、机电设备。六、吊装程序、方法和要求(一)施工准备1、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并组织班组了解安装的技术要求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2、认真核对吊装物体的数量、重量、规格。3、检查工艺钢管、机

4、电设备的质量是否达到质量要求。4、对各种规格的工艺钢管进行分类,编号。5、查看机械设备,吊环是否齐全可靠。(二)吊装程序、方法、要求:1、吊装前首先对工艺钢管、机电设备进行排列检查,核对规格型号是否正确,有无损伤。2、吊装时注意上下,左右的人和物。七、安全保证措施(一)一般要求1、吊装前,做好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做好起重机的检查,起重绳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吊装是保证吊装角度不小于55度。3、吊装作业区域内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钢筋模板的吊装应在试吊无误后进行,吊装时设专人指挥。4、施工人员应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和野蛮施工,严格执行“十不吊”。5、所有计量工作应检测

5、合格,测量时尽量减少误差,作好必要的复测。6、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顶岗和无证操作。7、施工人员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进入现场戴安全帽,确保施工安全。8、吊车站位时,勘察地理强度,仔细调整吊车液压支腿,确保吊车的稳定性,避免支腿下沉而失稳。9、起重机行驶时严禁人员在底盘走台上站立或蹲坐,并不得堆放杂物。(二)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交底与监控职责吊装前对施工专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及技术交底,如钢丝绳的捆扎方法、“安全生产六大纪律”等。明确吊装区责任安全员和安全监控员。项目负责人应在吊装前用图纸划分编号形色,到实地对每个人明确各人安全责任的区域,以及所承担的职责。并必须到现场对安全员、监控员进行安

6、全交底,并在安全责任区划分图上按责任人负责的区号,在图上由本人签字。在吊装各类物件全过程中,必须对所有吊装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安全、监控人员,用书面形式明确各人的安全管理区域和安全管理的岗位责任,并必须到现场对相关人员实地交底。安全员、监控人员在明确各自责任区和工作内容后,必须在起吊前先到各自的责任区,巡视好现场的安全状况,并向有关管理人员、吊装施工人员报告,提出整改意见,确保安全。存在安全隐患,决不允许起吊。重大不安全情况要及时书面报告。警戒区设置与管理各类吊装作业必须采取全封闭的安全警戒线,要有明显的警戒标志。四周必须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全封闭的安全警戒区外沿,在视线盲区

7、交叉点,必须设置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员无特殊情况一律在警戒线外进行监控,并配戴安全员袖章。所有负责吊装工作的技术员及现场安全员,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管理区。在吊装过程中,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全封闭警戒区。起吊前所有人员都必须离开吊机回转半径和吊物的下方(包括起重指挥和起重工)。工艺要求必须留人的要加长定位牵引绳或其他安全措施,确保人员离开把杆和吊物的下方和安全。起吊中,全封闭安全警戒线必须大于吊机最大回转半径和吊物外延距离。对吊机把杆及吊物在吊装过程中可能倾斜和吊物超出吊机半径的危险落点外围,必须设置警戒线和派人监护。汽车吊安全使用起重机行驶的道路必须平整、坚实、可靠,停放地点必须平坦。起重机不得停

8、放在斜坡道上工作,不允许起重机两条履带或支腿停留部位一高一低或土质一硬一软。起吊构件时,吊索要保持垂直,不得超出起重机回转半径斜向拖拉,以免超负荷和钢丝绳滑脱或拉断绳索而使起重机失稳。起吊重机型构件时应设牵拉绳。起重机操作时,臂杆提升、下降、回转要平稳,不得在空中摇晃,同时要尽量避免紧急制动或冲击振动等现象发生。起重机严禁负荷吊装,以避免加速机械零件的磨损和造成起重机倾覆。起重机应尽量避免满负荷行驶;在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时,严禁同时进行提升与回转(起升与水平转动或起升与行走)两种动作,以免因道路不平或惯性力等原因引起起重机超负荷而酿成翻车事故。当两台吊装机械同时作业时,两机吊装钩所悬吊构件之间

9、应保持5m以上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碰撞事故。双机抬吊构件时,要根据起重机的起重能力进行合理的负荷分配(吊重质量不得超过两台起重机所允许起重量总和的75%,每一台起重机的负荷量不宜超过其安全负荷量的80%)。操作时,必须在统一指挥下,动作协调,同时升降和移动,并使两台起重机的钓钩、滑车组均应基本保持垂直状态。;两台起重机的驾驶人员要互相密切配合,防止一台起重机失重,而使另一台起重机超载。吊装时,应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指挥人员应位于操作人员视力能及的地点,并能清楚地看到吊装的全过程。起重机驾驶人员必须熟悉信号,并统一规定,发出的信号要鲜明、准确。在风力等于或大于六级时,禁止在露天进行起重机移动和吊

10、装作业。起重机停止工作时,应刹住回转和行走机构,锁好司机室门。吊钩上不得悬挂构件,并应升到高处,以免摆动伤人和造成吊车失稳。下班后应将吊臂收缩平放在吊车上。吊装作业安全吊装工作开始前,应对起重机运输和吊装设备以及所用索具、卡环、夹具、卡具、锚碇等的规格、技术性能进行细致检查或试验,发现有损坏或松动现象,应立即调换或修好。起重设备应进行试运转,发现转动不灵活、有磨损的应及时修理;拼接大梁吊装前应进行试吊,经检查各部位正常后才可进行正式吊装。起吊前,总指挥必须明确起吊方案中安全方面的全部内容,并严格遵守本规定的各项要求,组织吊装施工,保持吊装施工中各环节通讯联络的畅通。严禁冒险作业,确保人与设备的

11、安全和万无一失。全体吊装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无条件的服从起吊总指挥指令,起吊总负责必须在确保人的安全前提下组织各类吊装施工作业。构件吊装应按规定的吊装工艺和程序进行,未经计算和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不得随意改变或颠倒工艺程序安装结构构件。起重机工作时,起重臂杆旋转半径范围内,严禁站人或通过。有关吊装所有人员都必须事先明确各自的职责。负责起吊物固定的起重工和有关指挥及所有与吊装相关的管理人员在起吊前准备工作完毕后,应迅速离开起吊物和把杆回转区域内。如果吊机指挥、吊车司机在发现吊物及吊杆回转半径内有人还未离开,决不允许起吊,确保人的安全。运输、吊装构件时,严禁在被运输、吊装的构件上站人指挥和放置材料、工

12、具。高处运输物件工具、零星材料事,应用绳捆好吊运。钢结构吊装时,不的在构件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高处使用扭力扳手等工具和油漆桶,应同时使用防坠保险绳。不得随意抛掷材料物体、工具,防止滑脱伤人等意外事故。构件必须绑扎牢固,起吊点应通过构件的重心位置,吊升时应平稳,避免振动或摆动。起吊构件时,速度不应太快,不得在高空停留过久,严禁猛升猛降,以防构件脱落。构件就位后临时固定前,不得松钩、解开吊装索具。构件固定后,应检查连接牢固和稳定情况,并设置临时缆风绳。当确定连接安全可靠后才可松钩进行下步吊装作业。吊机指挥和吊机司机在起吊过程中一旦发现起吊物和把杆下方有人或其他不安全因素,不管任何原因都应迅速停吊

13、,确保安全。并必须事先明确应急停吊信号。在吊装作业的全过程中,安全员、监控员一旦发现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各类危险因素,必须立即制止,并有权责令暂停施工。同时向有关领导报告。在危险因素未清除前有权向有关领导提出停止施工的意见。安全绳设置与使用安全绳敷设在每榀钢梁上,随钢梁同时起吊并使用。钢梁在空中拼接完毕后,同时须将大梁拼接处的安全绳相互安全可靠连接。使用安全绳前先确认安全绳锚固安全可靠。如发现有问题应自行固定牢固。安装檩条时应注意随时将安全绳翻提到檩条的上方。高处安装大梁、安装与搬运檩条、人员沿大梁行走、变换工作位置、安装梁间斜拉杆、清除钢构表面污泥、油漆、布设钢丝网、安装保温棉和屋面板等各种

14、屋盖高处作业,均必须全数牢固设置和使用航空镀锌水平安全绳。安装墙面板和屋面板前,必须全数设置锦纶垂直和金属水平安全绳,并按人数在垂直安全绳上安装防坠器用于系挂安全带。采用悬挂吊板脚手对钢柱油漆作业吊时,必须同时设置正确使用锦纶垂直安全绳并有安全防坠器。先布设安全绳,再从事高处任何作业。禁止不使用安全绳在大梁上和墙板水平檩条上行走和翻爬。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安全绳的设置和位置变换布设。安全带安全带应与安全绳联合使用。局部无安全绳的部位,应将安全带牢固系挂在钢结构或管道上。禁止将安全带弹簧钩系挂在钢梁的翼缘上。禁止不系挂安全带从事任何高处作业。(三)制度措施1、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指

15、挥员、信号员以及参与起重吊装作业人员介绍起重吊装的技术措施,技术内容及注意事项,并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2、建立安全检查制度。从起重机械进场之日开始,按照起重吊装安全检查表要求,定期对起重机械及起重作业人员进行检查考核。3、建立机械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八、起重吊装施工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起重吊装施工中事故的基本预防控制措施(1)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取得政府主管部门发放特种作业操作证;(2)定人、定机、定岗,明确职责,操作和维护保养过程中,严格遵守有关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3)经常对设备进行完好性检查

16、。(4)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标准化、规范化作业。(5)施工中要经常分析假设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九、起重吊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机械生产和管理部门要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机械安全生产工作。2、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应坚持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定期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展开技术培训,坚持“三定”(定人、定机、定岗)制度并制定各种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施工人员正确指挥,精心操作。对于施工人员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可能引起危险事故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4、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出现起重机械事故的按照“机械伤害事故”一栏进

17、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立即使伤员脱离危险区域,安排工地值班电工负责切断有危险的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如果在夜间,必须接通照明灯光。(2)应急小组一定要查明险情:确定是否还有危险源。如吊装构件是否有继续倒塌的危险;人员伤亡情况;商定抢救方案后,向公司安全生产部、监理部及业主单位请示汇报批准,然后组织实施。(3)确认疏散出来的人员伤势情况,必要时联系救护车,在医疗人员未到之前救护组人员根据伤势情况采取止血、人工呼吸相应的急救措施,并负责依照伤势先重后轻的原则分批用担架将伤员抬上车送往医院。(4)安全警戒组负责把出事地点附近的作业人员疏散到离安全地带,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

18、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并进行警戒不准闲人靠近,对外注意礼貌用语。5、事故不论大小均应如实上报并填写“机械设备事故报告表”,并按规定报送公司物资设备部、安全生产部。6、事故发生后,现场管理部门应立即组织事故调查,将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彻底调查清楚,并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肇事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得到处理不放过)原则总结经验教训,同时积极组织抢修。7、为了教育事故责任人和严肃企业纪律,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对重大事故的责任人应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对违章作业、不遵守劳动纪律以及瞎指挥所造成的事故,情节严重者要追究经济责任直至刑事责任。对隐瞒事故或故意谎报事故情节的,查明后严肃处理。8、对长期坚持安全生产和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避免机械事故发生的职工,要给予奖励,并及时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