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移脚手架高空拼装法施工钢网架2.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51027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移脚手架高空拼装法施工钢网架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滑移脚手架高空拼装法施工钢网架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滑移脚手架高空拼装法施工钢网架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滑移脚手架高空拼装法施工钢网架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滑移脚手架高空拼装法施工钢网架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移脚手架高空拼装法施工钢网架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移脚手架高空拼装法施工钢网架2.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滑移脚手架高空拼装法施工钢网架2移动脚手架高空拼装法施工钢网架 杨世泽, 贾强强(山东电建二公司,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北路297号, 250100) 摘 要:主要介绍网架施工中移动脚手架搭设方案及网架组合方法。关键词:干煤棚 移动 脚手架 稳定性 网架 引言 随着新结构型式的使用,现电厂许多屋盖系统均采用网架结构,而网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多种多样,如何选择安全合理的并能保证质量的施工方法是关键。1工程概况滇东电厂干煤棚钢网架,网架跨度74m、长140m,双层半圆筒壳,网格采用四角锥形式,节点采用螺栓球节点,高32m,网壳厚2.5m,螺栓球规格有BS100、BS120、BS130、BS150、BS200

2、,杆件规格有763.75、894、1144、1404、1596、18010,重约450T。 2工艺流程网架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基础标高复测网架拼装网架支座焊接和验收3施工方案3.1移动脚手架平台的搭设、移动3.1.1移动脚手架概况移动脚手架平台设计搭设平面尺寸73.2m7m,其上满铺架板,平台顶面离网架下弦250mm。地面铺设8道轨道。另外利用现有的斗轮机轨道,共10条轨道。脚手架平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斗轮机中心线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两段中间相距200mm,网架安装从一端向另一端安装,将脚手架搭设在干煤棚的12轴。1平台所用木板应用钢丝与钢管绑牢,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立杆间距、横杆步距如下表:在移

3、动脚手架与地面垂直的两个方向增设剪刀撑,移动脚手架底层增设一层水平剪刀撑,以上每四层设计一层水平的剪刀撑,加强移动脚手架底部的刚度,使移动脚手架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脚手架东西两段可分开向前移动,一段移动到位后将缆风绳固定好再移动另一段。每一段移动脚手架支撑在6个移动支架上。脚手架的搭设应遵守现行的规范和安全规定,移动脚手架的搭设应严格控制搭设质量。3.1.2滑动脚手架施工步骤3.1.2.1临时轨道的铺设在干煤棚现场的中央有一轨距为6米的斗轮机双轨,其基础高出两侧地面约2米,在斗轮机轨道的两侧各铺设两道临时双轨(布置详见附图(二),轨距为1.25米。轨道地基要压实,达到100KN/m,轨道地基基

4、础用250-300mm厚的石子铺设,宽度为2.5米,再铺设道木(250mm250mm,长度不小于2米),间距400mm,道木要用石子填实。铺设的轨道要保持水平,在5米范围内轨道的平行度不大于10mm,在总长范围内不大于50mm。临时双轨要与斗轮机的轨道平行、钢轨采用43Kg/m钢轨,可分段铺设,先铺设25米,在安装完第一榀网架后往北移。轨道地基基础和轨道铺设的平行度,临时轨道与斗轮机轨道的平行度的质量作为第一个控制点。 23.1.2.2安装移动支架搭设脚手架从网架场地的一端开始,首先把移动支架按照附图(一)和附图(二)的位置放好(端头的移动支架轮的轴线要与该端的两个基础柱的轴线重合),用脚手架

5、钢管支好,使移动支架与地面垂直,支架轮的前进方向与轨道方向平行,同一轨道的两个支架轮的轴线间的距离为13.85米,用脚手架连接起来。移动支架和移动脚手架的连接及加固、移动支架与地面垂直度、支架轮的前进方向与轨道平行质量作为第二个质量控制点。3.1.2.3移动支架和移动脚手架的连接及加固与移动支架连接的立杆是插在移动支架顶面的直径为40mm的圆钢上的,并在立杆处增设一根立杆,使之成为双立杆,其间的距离为100mm,在移动支架的底部设置了加强斜杆,其目的是加强 2移动支架的稳定性,同时也起到将荷载直接传给移动支架的作用。加强斜杆在双轮移动支架的三面为6件,加强斜杆在单轮移动支架(斗轮机轨道上设单轮

6、移动支架,其余为双轮移动支架)的两面为4件,作为第三个质量控制点。3.1.2.4“主梁”的搭设方法移动支架上的立杆的水平距离在两个方向上均为1.25m,其余的立杆的水平距离在每个方向上均为1.4m,水平杆的步距均为1.4m,移动脚手架底部按间距1.4m设置活动的垂直支撑杆,在网架移动时在向上调整,水平杆应使用十字扣接件连接,不应使用对接扣件连接,对于采用对接扣件的部位,应在对接扣件处增设一根1.5m的水平杆,以避免在受到较大的拉力和压力处失效。竖向立杆除最顶一根的连接可以采用十字扣件,以使调节移动脚手架平台的高度,其他全部采用对接扣件联接。为了搭设方便,在脚手架搭设三步后,及时搭设“主梁(即移

7、动支架上的立杆为双立杆,与移动支架连接的水平杆也为双水平杆,其间距100mm)”,“主梁”的搭设见附图(一)移动脚手架立面图中加粗部分,“主梁”的搭设质量及水平度、垂直度作为第四个质量控制点。3.1.2.5大斜杆及水平剪刀撑的搭设移动脚手架与地面垂直的两个方向(纵、横)和水平面均要搭设大斜杆(剪刀撑)。大斜杆要随时搭设。大斜杆的搭设原则是每4根立杆搭设一根斜杆,45度交叉,如图1所示。水平面每四步脚手架搭设一层剪刀撑。大斜杆、水平剪刀撑的搭设位置和质量作为第五个质量控制点。3.1.2.6设置缆风绳移动脚手架两侧各设置4道缆风绳,共8根缆风绳,采用钢丝绳,直径不小于12mm,每一根的长度约为50

8、60米,如图1所示的M1、M2、M3、M4四点,缆风绳与脚手架联接点处的脚手架要加固。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不大于45度,相对的两根缆风绳要同时拉紧,拉力要均匀。3.1.2.7两段脚手架连接及步道搭设在两段移动脚手架都安装完毕后,用脚手架将两段连接牢固。另外在移动脚手架的南侧设置施工步道,用以工程质检人员及施工人员上下脚手架。施工步道应设防滑条,间距280300mm。宽度1.5m,施工步道的立杆应设置剪刀撑。架板厚度不得小于5cm。3.1.3脚手架平台移动3.1.3.1脚手架移动前的检查3在第一榀网架安装完毕以后,在脚手架移动前,首先要要将连接东西两段移动脚手架的钢管拆除,并保证东西两段完全分离间

9、距在200mm,防止一侧移动时与另一侧相碰;然后检查脚手架的钢管有没有插入网架部分的,如果有,应该松开钢扣件,把脚手架钢管降下来,把移动脚手架的构配件和工具摆放平稳并牢牢固定,防止在脚手架移动时,坠落伤人;最后将底部活动垂直支撑向上调整离开地面200mm。3.1.3.2脚手架移动和同步控制脚手架移动时两段分开移动,当一段移动到位后,再移动另一段。移动脚手架牵引的钢丝绳应该用卡环锁住支架,距离轨道约200mm,另一端要用卡环固定在地锚上,地锚应在脚手架移动前埋设好。施工现场的负责人一定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然后再进行脚手架的移动。在脚手架的移动前,拆除移动架轮的挡铁,放松缆

10、风绳,移动脚手架的滑移是利用4个3-5吨的手动葫芦,沿轨道的方向牵引。牵引的速度应尽可能保持一致,不应大于500mm/min,移动脚手架滑移时,每一段两端不同步值不应大于200mm,为此可以在轨道上相隔200mm做一个标记,先到达标记的地方牵引点停下来,等待所有牵引点都到达标记时再同时开始移动,在脚手架移动时,要有专人检查并调整缆风绳的松紧度,保证缆风绳不受力但不能太松。当脚手架移动到位后,立即拉紧缆风绳,安上移动架轮的挡铁。当东西两段脚手架都移动到位后,马上用脚手架钢管将两段连成一个整体,并在脚手架下部活动的垂直支撑杆加固好,确保脚手架整体稳定性。3.1.4脚手架搭设要求3.1.4.1质量要

11、求脚手架的搭设质量保证适用、坚固、稳定、安全、节约的原则。材料、规格和搭设质量必须符合要求;构造必须合乎规定,同时注意脚手架的扣件拧紧程度;脚手架安装平台架板要满铺、铺稳、不得有探头板。3.1.4.2安全技术要求脚手架工程属高空作业,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避免发生伤亡事故。必须有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脚手架底层设置安全平网。且每隔4层设置安全平网1道。操作人员上下架子,要有保证安全的扶梯、爬梯或斜道。必须有良好的防电、避雷装置,脚手架必须有可靠接地。在脚手架搭设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随时进行检查,注意控制荷载,禁止过多的堆载或多人挤在一起。大风、雨后及脚手架移动后应对脚手架进行

12、详细检查,发现有立杆沉陷、悬空、接头松动、架子歪斜等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大雨应暂停高空作业,雨后上架操 4作要有防滑措施。3.1.5排架整体稳定性验算计算书3.1.5.1计算参数搭设高度Hi=32米(取最大高度),步距h=1.4米,立杆纵距la=1.4米,立杆横距lb=1.4米即la=lb=h=1.4, 脚手架材质选用483.5钢管,截面面积A=489mm2, 回转半径i=15.8mm,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c=205N/mm2,不考虑风荷载及雪荷载。同时存在的作业层n1取2。 3.1.5.2恒载计算 恒载:GK=Hi(gk1 + gk3)+n1lagk2中立杆:gk1=1

13、0.413(la+h)+0.377lb+0.259=0.1388KN 10h角立杆:gk1=10.413(la+h)+0.188lb+0.372 =0.1280 KN 10h边立杆:gk1=10.413h+0.188(la+lb)+0.485=0.1135 KN 10h查表5-10,按插入法得gk2=0.4167 KN,查表5-11,按插入法得gk3=0.0703 KN恒载GK为:中立杆:7.858 KN 角立杆:7.5124 KN 边立杆:7.0484 KN 3.1.5.3活载计算 活载Qk:作业层施工荷载计算基数qk=1.41.5=2.1 KN施工荷载标准值Qk=n1laqk=21.42.

14、1=5.88 KN 3.1.5.4轴心力计算 轴心力N:中立杆:N=1.2Gk+1.4Qk=17.6616 KN角立杆:N=1.2Gk+1.4Qk=17.2469 KN边立杆:N=1.2Gk+1.4Qk=16.6901 KN 3.1.5.5整体稳定性验算 长细比:查表5-16,按插入法得:计算长度系数=1.533=l0/i=h/i=1.531.410/15.8=135.6根据=135.6,查表5-18,按插入法得=0.369:=Qk/ GK 中立杆:0.748 角立杆:0.783 边立杆:0.834/材料强度附加系数rm:按受弯构件考虑:rm=1.19(1+)/(1+1.17)中立杆:1.10

15、9 角立杆:1.107 边立杆:1.104/ 按轴心受压构件考虑:rm=1.59(1+)/(1+1.17)5中立杆:1.482 角立杆:1.480 边立杆:1.476/整体稳定性验算:0.9N/Afc/rm按受弯构件考虑:得中立杆:0.0880.1849角立杆:0.0860.1852 边立杆:0.0830.186按轴心受压构件考虑:得中立杆:0.0880.1383角立杆:0.0860.1385 边立杆:0.0830.1389验算合格,满足使用要求。3.2网架安装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3.2.1施工准备螺栓球节点网架安装采用脚手架平台高空拼装法施工,要求场地平整坚实,为保证在雨季正常施工,场地应有

16、可靠的排水措施。用水准仪将土建支承面上网架予埋板的相对标高全部测出标示在平面图纸相应的位置处,并将此数据图提供给工程监理和网架安装工程师,作为安装和对各支承点复测验收的依据。开工前须组织人员勘察现场,复核轴线尺寸及预埋件的标高、平面位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前应熟悉图纸,了解施工工艺,弄清节点构造,掌握施工方法,注意安装顺序。运至现场的构件必须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予以清点。所有安装工具、机具应按技术要求配齐,安装所用的垫铁、焊条必须准备齐全。3.2.2测量放线放线前应对土建提供的测量资料进行复检,标明准确的轴线位置,若偏差过大影响支座准确就位时应与设计及有关部门商定处理方法,确保支座就位准确。

17、测量基础顶部预埋件标高,在制作支座时消除标高误差使支座球标高与设计位置一致。3.2.3基座就位基座定位应用两台经纬仪从两垂直方向进行精确定位。3.2.4网架安装网架安装前应有专人选球,杆件。并根据钢球,杆件的安装位置编号。每一层安装时,应先装下弦杆,然后装一球三杆,再装上弦平杆。一球三杆由四角锥的两个下斜腹杆,纵向的一根上弦杆与上弦球组成。拼装工作在平台上进行。吊装一球三杆时在上弦杆端拴一根棕绳牵引。就位时,应先对正两斜腹杆的螺栓孔,当螺栓紧固到还有三四个丝的时候,再对正上弦螺栓孔。在本排上弦杆未安装完前,所有腹杆螺栓不能拧紧,使上弦球有一定的活动余地,有利于横的上弦杆就位和螺栓入孔。3.2.

18、5调整、紧固网架安装时随时测量检查网架质量。检查下弦网格尺寸及对角线,检查上弦网格尺寸及对角线, 6检查网格纵向长度、横向长度、网架矢高,在各临时支点未拆除前进行调整。检查网架整体挠度,可以通过上弦尺寸的调整来控制挠度值。网架在安装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各临时支点的下沉情况,如有下降情况,及时加固,防止出现下坠现象。网架每拼装完一段应逐杆逐端进行终拧检查,确保每只螺栓的拧紧度,使杆件均匀受力,避免螺栓假紧现象。网架高强螺栓紧固后,将套筒上的定位小螺栓拧紧锁定。3.2.6支座焊接与验收检查网架整体尺寸合格后,检查支座就位是否在轴线上,以及偏移尺寸。网架安装时尺寸的累计误差向两边分散,防止一侧支座就位正确,另一侧支座偏差过大。检查网架标高、矢高,网架标高以四周支点为准,各支点尺寸误差在标准规定范围以 JGJ 7-9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73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50017-2003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5钢网架行业标准 JGJ75.175.3-916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GB/T1228123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