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手册.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52481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手册.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工程概况宜万铁路全线有17座大于3km的隧道和支井河中桥采用无砟轨道,长度共计210单线km。采用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型式,施工方法主要有:精密螺杆调节器支撑工具轨的工具轨法,双梁型和单梁型的组合轨道排架法。二、管理程序(一)前期准备阶段1、设计技术交底。2、根据图纸审核、施工调查和作业队伍技能状况,施工单位比选确定施工方案。3、施工单位项目部、集团公司两级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评审。4、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和咨询等单位的专家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施工单位根据专家意见调整、细化和补充相应措施。5、建设单位组织对隧道沉降变形观测和铺设条件评估。6、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进

2、行岗前培训,包括现场参观学习、系统综合性培训和测量专项技术培训等。7、设计院进行CP、CP、CP精密测量控制网布设,完成新网下的线路拟合。8、施工单位对CP、CP测量成果进行复测,报设计院确认。9、施工先行段:隧道每个工作面都进行200400米施工先行段试验及总结;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经宜万建指管理小组组织检查评估合格后,方准开始先行段试验施工;试验段完成后,经宜万建指管理小组组织检查评估合格后,方准全面展开施工。10、监理单位对开工报告审查后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组织审查批复。11、原材料进场检验、标识存放。(二)过程控制阶段包括组合轨道排架制作或工具轨选用,组装轨排,钢筋工程

3、施工,电阻测试,轨排就位、粗调、精调和轨道几何位置复测,灌注道床板混凝土,道床板养护、封堵螺栓孔等。1、钢筋绝缘情况目测检查和电阻测试,灌注混凝土前的精度复测,灌注混凝土等重要工序监理全过程旁站。2、每一个新开工工作面的第一次混凝土浇注由建设单位管理小组,监理单位总监和施工单位指挥长(或总工)检查签字同意;以后的每一次混凝土施工,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安质部长,监理单位的主管工程师检查签字同意。3、施工单位建立内部各工序交接验收管理办法,各工班之间办理签字交接,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施工。3、在施工的各阶段,施工单位根据测量统计分析数据,在施工现场定期(不长于1个月)召开由技术负责人

4、、测量、安全、试验、物资设备、质量人员和工班长等参加的各类分析、探讨和阶段性总结会,适时增补具有针对性的技术、质量管理要求;召开会议时,监理单位需要全部参加,建设单位有选择性地参加。4、施工中,建设单位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巡查,检查施工单位的现场工程质量、安全,有关数据及分析报告,落实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指令的执行情况,施工程序的执行情况和监理旁站情况等。每施做十个循环(或800m左右)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及时报宜万建指管理小组组织检查评定,评定合格后方准继续施工。(三)后期综合整理阶段1、首先,施工单位对铺设长钢轨后的轨道进行复测;然后根据精调和复测时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制定相应的轨道综

5、合调整方案;该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2、轨道综合整理工作,线下土建单位负责,铺架单位配合进行。3、钢轨焊接和应力放散、线路锁定,由铺架单位负责,线下土建单位配合轨道整理。4、整理合格后的轨道精度检查和维护由线下土建单位负责。三、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施工过程中的控制项目可分为:工程测量、材料试验、工程结构、质量标准和质量报表、各类静态检测数据等。(一)施工工艺流程1、工具轨法 2、轨道组合排架法施工准备轨道中线标点测设钢筋和轨排的运输与布设轨排粗调底层钢筋安装及轨排铺设就位安装夹板上层钢筋和模板安装调整轴的润滑和模板内面的预处理混凝土浇筑前的钢轨表面清洁综合全面检查混凝土浇筑和初期

6、养护轨道排架(或工具轨)的拆卸和配件清理综合检查、记录和观察道床板检查、养护、成品防护轨排精调综合接地施作和绝缘检测组装平台上轨道排架组装轨排(或现场组装)钢轨及轨枕的防护CP控制网工厂精确加工组装轨道排架及检查建档钢筋加工无砟轨道检测小车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检测换铺长钢轨长钢轨检测验收轨道整理(检测、调整)应力放散与线路锁定检测静检、动检、轨道电路测试实车综合试验轨枕、钢筋的工地运储轨道精调轨道粗调定位铺设工具轨、组装轨排、安装调节器钢轨托盘施工工作面清理底层钢筋布设轨枕散布道床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抹面及养生拆卸模板、调节器和工具轨横、纵向模板安装钢筋网绑扎轨道位置放线封堵螺杆孔无缝线路铺设工具轨

7、、模板、调节器场内循环精细调整和轨道验收现场安装调试施工设备施工准备CP测量成果复测底座施工图1 图2(二)技术和质量控制点1 施工准备1.1 施工文件(1)施工前根据施工内容索取相关施工、设计文件。(2)准备并熟悉无砟轨道相关规范、规程、标准、技术条件、指南等。(3)接收其它施工技术文件,包括:线下构筑物竣工测量资料,桩橛和与轨道工程有关的变更设计,线下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报告,结构物沉降变形评估报告,CP测设成果等。(4)所有施工设计文件须经过审查核对后方可使用。1.2 施工调查在常规工程施工调查的基础上,着重调查以下内容:(1)施工道路的分布情况,包括可利用道路长度、宽度、坡度、转弯半径

8、、会车点位置、便桥(涵)的承载能力、通道出入口的具体位置、新增便道条件等。(2)混凝土拌合站的具体位置及供应能力。(3)预制轨枕的运输距离、运输方式、装卸储存及现场存放条件。(4)线下工程结构物分布情况,相关接口工程施工安排。(5)长钢轨、道岔铺设施工计划。1.3 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编制(1)无砟轨道工程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细化各工序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及进度计划,编制作业指导书,经施工单位集团公司和监理单位审查后方可实施。(2)无砟轨道施工方案应与梁的运架、长钢轨铺设等工程实施情况相协调,明确工期控制节点。(3)综合分析现场道路运输条件、材料供应、工装设备配置、工序衔接等因素

9、,制定无砟轨道施工物流组织方案。(4)根据无砟轨道的结构特点和现场实际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编制完整施工工艺流程,针对关键工序提出针对性的质量保证措施。施工方案要严格执行无砟轨道技术标准规范,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工装设备。未开工工点必须采用P60轨排,直接使用正式扣件,禁止使用临时替代扣件。正式扣件安装时必须按要求涂铁路专用油脂,不允许拆卸倒用。(5)在制定施工组织方案,配备机械设备时,应保证其它各工序的效率高于混凝土浇筑的效率。1.4 CP、CP控制网复测和线路拟合(1)设计单位要加强精测、线路拟合工作;线下施工单位加强配合,为精测提供条件,及时提交线路拟合所需要的资料。(2)施工单位接收控

10、制网桩橛和成果资料。(2)施工单位按有关要求复测CP控制网。CP控制网复测时应延伸入相邻标段不少于两个CP。(3)通过重复测量和平差,按有关程序和要求对数据进行更新,监理单位对复测成果确认。1.5 结构物沉降变形评估(1)无砟道床施工前由建设、设计、咨询、施工和监理单位共同对结构物沉降变形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认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无砟轨道施工。(2)开工前一个月,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对隧道溶腔地段进行沉降安全评估,并报宜万建指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评估,以满足施工要求。1.6 施工人员培训及设备准备(1)所有无砟轨道施工及管理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2)

11、无砟轨道施工前应根据施工方法配置无砟道床成套施工设备,对关键设备进行操作和精度确认。(3)无砟轨道施工应选择选择性能稳定、测量精度满足控制目标的测量设备。1.7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至少提前2个月按照耐久性混凝土和施工方案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并完成各项指标的试验。1.8 施工先行段(1)无砟轨道全面施工前应先组织施工先行段施工,优化施工工艺,进一步验证施工设备性能及最佳组合。(2)通过施工先行段进一步完善工艺、总结经验。(3)施工完毕后及时总结,根据总结报告修改完善作业指导书。1.9 原材料进场检验与存放(1)无砟轨道原材料及轨道部件进场时应提供质量证明文件,按有关要求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2

12、)所有原材料及轨道部件进场后须分类、标识存放,存放场地及措施应满足有关技术条件要求。1.10 施工交接(1)无砟轨道施工前,线下主体工程应全部完工,检验合格。(2)重点对线下路基、桥梁、隧道等与无砟轨道接口位置的中线、高程、平整度及几何尺寸进行复核。2双块式轨枕、道床板钢筋进场2.1 工作内容(1)提出轨枕、钢筋用料计划;(2)轨枕的运送;(3)轨枕的验收;(4)轨枕的现场堆放。2.2 工艺步骤(1)提出轨枕、钢筋用料计划根据设计及施工进度情况,计算确定所需的轨枕及钢筋数量。所需轨枕、钢筋应在施工两周前运抵工地,可将双线所需轨枕、钢筋一次运输、放置到位。(2)轨枕的运送轨枕层间用1010 cm

13、方木支撑,枕木垛应绑扎牢固。可使用卡车运送轨枕,汽车吊或龙门吊等卸载轨枕。(3)轨枕的验收 在轨枕卸车前,质检人员重点检验轨枕的以下项目:运输中损坏、裂缝、钢筋变形、伸出的钢筋长度等。如果轨枕垛中有若干轨枕不合格,该垛轨枕将拒收并退还。(4)轨枕的现场堆放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卸载轨枕垛。轨枕垛按相应标记卸车垛放,并确保道路畅通。2.3 设备配置普通平板车、起重运输车、专用吊架、汽车吊或龙门吊。 2.4 储存在施工现场,轨枕及钢筋间隔存放在标识好的指定位置。层间用1010 cm方木支撑,枕垛应绑扎牢固。每垛存放5层,每层5根。2.5 工序质量标准及验收检验方法(1)质量缺陷超标的轨枕必须标记并取出,

14、禁止使用不合格的轨枕。 轨枕应在生产厂完成检查,现场进行外观检测。对有损坏的或者有潜在损坏的轨枕,应在其端部竖面用黄漆标注,不得使用。(2)使用专用吊具装卸轨枕,不得用绳索直接起吊,以免轨枕产生永久性变形。(3)物料堆码高度不得超过1.2m,以免影响CP测量。(4)两轨枕垛之间要求的间距不小于0.5 m。(5)轨枕外型尺寸:横向中心距15142;单块中心偏差1;轨底坡1/351/45;承轨槽平整度1;两承轨台之间的相对扭曲0.7。(6)预埋套管:套管中心距382+1.5,-0.5;孔道不垂直度0.5;套管内径30;套管与砼表面高差1;套管内不允许堵塞。(7)钢筋桁架:上下层钢筋间距1003;上

15、层钢筋距轨枕顶面距离1053。(8)外观质量检查是否存在外观质量缺陷(棱角缺损等) ,对不合格的轨枕确认后单独堆放标识、退货处理。3 道床工作面清理、施工放线3.1 工作内容(1)工作面清理;(2)施工放线。3.2 工艺步骤(1)工作面清理清除道床板范围内的下部结构表面浮渣、灰尘及杂物。(2)施工放线 以中线为基准弹出道床板的纵向模板内侧边线和横向模板固定钢条位置; 标记轨枕控制边线及每隔20根标定一次轨枕里程控制点的具体位置。3.3 工序质量标准及验收检验方法道床板下部无浮渣、灰尘及杂物;中线偏差不超过2 mm;模板内边线偏差2 mm。 4底层钢筋布设4.1 工作内容(1)按测量放样位置和轨

16、枕下纵向钢筋设计数量,将纵向钢筋依次散铺到线路上;(2)在线路设计的位置安装横向模板基座条;(3)绑扎底层钢筋,做好绝缘处理。4.2 工序质量标准及验收检验方法(1)根据全站仪放样点,在底板顶面上用钢卷尺量出底层钢筋间距,粉笔标记;按梅花型布置预制好的砼垫块;布置纵、横向钢筋,安装绝缘卡子和绝缘扎丝固定。(2)吊卸过程中防止钢筋变形;维持物流道路的通畅,满足货物运输要求。5轨枕布设(工具轨法)5.1 工作内容(1)铺设轨枕;(2)核对轨枕间距。5.2 工艺步骤(1)铺设轨枕沿着轨道铺设轨枕,调整到设计轨枕间距。比照标定的道床板设计边线,将轨枕均匀散布到设计位置。控制相邻两组轨枕的间距。(2)核

17、对轨枕间距最多每散布4组轨枕,与现场标示的里程控制点核对一次,控制散布轨枕的累计纵向误差,做出相应的调整。5.3 设备配置散枕装置、10m散枕尺、枕间距检查尺。5.4 储运施工前轨枕提前按指定位置存放,每垛轨枕最多5层。5.5 工序质量标准及验收检验方法布设完成的轨枕按照表1进行验收。表1 轨枕外观质量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1预埋套管内不允许堵塞2承轨台表面不允许有长度10 mm、深度2 mm的气孔、粘皮、麻面等缺陷3挡肩宽度范围内的表面不允许有长度10 mm、深度2 mm缺陷4其他部位表面不允许有长度50mm、深度5mm的气孔、粘皮、麻面等缺陷5表面裂纹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纹6周边

18、棱角破损长度50 mm6 工具轨、模板、螺杆调节器运输(工具轨法)6.1 工作内容(1)检查工具轨、模板及螺杆调节器;(2)运输、装卸工具轨、钢模板和螺杆调节器。6.2 工艺步骤(1)检查工具轨、模板及螺杆调节器工具轨在进场后用蓝色油漆进行编号,对每根钢轨质量描述并归档。如检测合格,则在钢轨两端贴上合格标识待用;否则不得使用,记录钢轨编号并将钢轨送工作台校正,直到到达合格标准。模板及螺杆调节器按设计要求进行抽检。(2)运输、装卸工具轨、钢模板和螺杆调节器工具轨采用平板拖车运至现场,分层码放整齐。工具轨施工倒运采用起重运输车或龙门吊。吊装应采用专用吊具作业。运输中工具轨堆码不超过3层,层与层之间

19、用方木垫平。6.3 设备配置起重运输车或龙门吊、专用吊具、物流平车。6.4 工序质量标准及验收检验方法(1)该运输不应干扰混凝土的供给及浇筑。可利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缓冲时间内进行工具轨、钢模板和螺杆调节器倒运施工。(2)工具轨进场必须逐根检查,检验标准见表2。 表2 工具轨质量检验检查表检查项目检查部位检验标准检测方法工作边及轨顶的平直度轨端0.3mm/1m1.0mm/2m直尺、塞规钢轨中部0.4mm/1m1.0mm/2m(3)模板进场进行抽检,检验标准见表3。表3 模板质量检验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标准检测方法1纵向模板垂直度2 mm尺量2纵向模板位置2 mm尺量3表面平整度1 mm/2

20、m2 mm/5 m3 mm/12 m用直尺、塞规用悬线、塞规用悬线、塞规4横向模板拼缝错台量0.5 mm游标卡尺5横向模板拼缝间隙1 mm拉线和尺量6模板长度3 mm卷尺7模板高度1 mm直尺(4)螺杆调节器进场进行抽检,要求调节器涂油防锈,托板能自由活动,螺杆无明显弯曲变形,螺纹完好。7轨排组装7.1 工作内容(1)抽检工具轨;(2)铺设工具轨;(3)组装轨排;(4)安装螺杆调节器钢轨托盘等。7.2 工艺步骤工具轨法:(1)抽检工具轨。保证工具轨平直性、无弯翘及扭曲,轨头无硬弯,就位前检查轨底及轨面干净。(2)铺设工具轨通过专用吊架将工具轨吊放到轨枕上。在钢轨放到轨枕上之前,轨枕支撑表面要干

21、净; 对面钢轨的安装与第一根钢轨的程序一样。两根钢轨的端部接缝必须在同一位置; 两工具轨之间轨缝应控制在15300 mm。(3)组装轨排 检查轨枕与工具轨的垂直度,需要时进行调整; 使用扭矩扳手将扣件定位,并按规定扭矩拧紧螺栓,使钢轨与垫板贴合,弹条两端下沿必须压在轨脚上; 检查扣件的完好性,损坏的应更换; 检查并记录轨距,不合格时应予以处理。(4)安装螺杆调节器钢轨托盘 螺杆调节器钢轨托盘在轨底固定牢固,在每个轨排端的第一、二、四根轨枕前(或后)需要配一对螺杆调节器,之后直线和超高小于50 mm地段每隔3根、超高大于50mm但小于120mm地段每隔2根、超高大于120 mm每隔1根轨枕安装一

22、对螺杆调节器; 螺杆调节器中的平移板应安装在中间位置,以保证可向两侧移动。最大平移范围约50 mm,每一边的中心偏移量为25 mm;轨道排架法:在移动轨排组装平台上组装轨排,组装好的轨排,用龙门吊将其装在平板车上加固运到铺设现场。(1)轨排的组装轨排在组装平台上完成组装,人工配合机械通过台架定位座、轨排架对位钢板来控制精确调整、固定轨排几何结构尺寸。将双块式轨枕顺序摆放到组装平台上,按铺设的要求轨枕间距分开,龙门吊吊起排架移动至组装平台上方,正确对位,用扣件的锚固螺栓将轨枕块固定在轨道排架。具体方法为:A、吊装,将堆放在隧道内的待用轨枕用专用龙门吊吊放在轨排组装平台上的轨枕槽上(每次起吊5根轨

23、枕),吊装时需采用低速起吊、运行。B、匀枕,按照组装平台上轨枕块的定位线匀枕,并对轨枕表面进行清理。C、为节省轨排组装时间,要再次检查调整轨枕块位置。D、上轨排架,人工配合龙门吊,将轨排架扣件螺栓孔位置与轨枕上螺栓孔位置对齐,平稳、缓慢地将轨排架放置于轨枕上。E、复查轨枕位置并上扣件。安装扣件注意事项:安装前检查螺栓孔内是否有杂物,螺栓螺纹上是否有砂粒等,螺纹涂抹专用油脂;将螺栓放入螺栓孔内,用手试拧螺栓,看是否能顺利旋进,若出现卡住现象,则调整后重新对准、放入;按照扭矩要求用专用扳手上紧螺栓,扣件与轨枕顶、钢轨底必须密贴。F、复查此轨排的螺栓安装质量及轨枕间距。(2)轨排的运输龙门吊吊起组装

24、好的轨排(少于3层)用用特制的平板车(能确保运输过程中无法恢复性变形小于0.1)运至预定地点进行定位铺设。7.3 设备配置起重运输车或龙门吊、扭矩扳手、轨检尺。7.4 储运(1)工具轨和纵向、横向模板由起重运输车利用混凝土浇筑间隔,从后方倒运至前方。(2)起重运输车用于运输和装卸工具轨、模板、螺杆调节器等路料,且拆装工具轨。(3)因隧道内施工工作面狭窄,必须加强调度指挥、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4)施工前先检查机械设备各系统运行是否正常,若有异常,不可强行启动施工。(5)严禁使用钢丝绳直接吊运工具轨或组合式排架。7.5 扣件安装方法(1)WJ-7型扣件结构图WJ-7型扣件结构图如下,锚固螺栓在

25、安装前需要涂专用油脂,正常情况下,不安放调高垫板。图3 WJ-7型扣件结构(2)WJ-7型扣件T型螺栓安装A、将T螺栓套上平垫圈,并将螺纹部分涂满铁路专用防护油脂,旋上螺母。图4 WJ-7型扣件T型螺栓安装1B、将 T 型螺栓头部插入铁垫板底部后旋转 90,然后上提使T型头完全嵌入槽中。图5 WJ-7型扣件T型螺栓安装27.6 工序质量标准及验收检验方法(1)轨排组装标准见表4。表4 轨排组装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标准检测方法1轨 缝15300 mm尺量2螺栓拧紧扭矩扣件安装技术条件扭矩扳手3轨 距1 mm轨检尺(2)螺杆调节器托盘质量检查项目: 螺杆调节器托盘干净,无附着混凝土; 平移板已涂

26、油并活动自如 托轨板已涂油防锈; 精调前横向移动的平移板应在中间位置; 螺杆调节器托盘设在两轨枕中间位置; 两个螺杆调节器托盘在轨排两侧对称(平行)安装; 所有螺杆调节器托盘必须容易拆除。8 轨道粗调8.1 工作内容(1)就位;(2)准备粗调;(3)全站仪设站;(4)测量与轨道调整;(5)确认粗调结果;(6)安装螺杆。8.2 工艺步骤(1)全站仪设站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法,测量测站附近46个CP基准控制点棱镜,通过配套软件,自动平差计算,确定全站仪的x、y、z坐标。改变全站仪测站时,必须至少观测后方2个交叉控制点,同时对已完成调整的最后一组轨排进行复测量,偏差大于2 mm时,应重新设站。(2)测

27、量与轨道调整根据测量显示数据,一般调整顺序为先中线后高程。调整后的高度宜低于设计标高。(3)安装螺杆(工具轨法)完成轨道粗调后,安装调节器螺杆。根据超高的不同选择螺杆调节器托盘的倾斜插孔(用于调节与底座面的角度,确保垂直大地,受力良好),旋入螺杆,安装波纹管或其他隔离套。采用电动扳手拧紧调节螺杆或徒手拧至螺杆接触地面,超高段需要使用扳手旋转90消除空隙,使螺杆底部略有受力,直线段用手拧紧即可。(4)确认粗调结果重复测量,确认轨排定位。必要时再次进行调整,一般需重复调整23次。(5)轨排架就位、粗调(组合轨道排架法)轨排架就位:组装好的轨排用平板车运至现场后,龙门吊按照轨排位置依次布设,龙门吊用

28、低速档位,根据底板测设的轨道中心点位,水沟侧壁标注点、弹线以及仪器测量测量控制,使轨排架准确就位,在轨排落至道床底板前,螺柱支腿完成加套PVC管。误差控制在高程-100mm、中线10mm。充分利用相邻的两轨排轨枕间距允许误差范围,调整轨缝。粗调:使用轨道排架横向、竖向调整机构完成轨排的粗调工作,利用螺柱支腿调整高程和水平,轨向锁定器调整轨道中心;粗调完成后,轨道排间使用钢轨夹板联结,每接头按1342顺序拧紧螺栓。粗调后的轨道位置误差控制在高程-20mm、中线2mm。8.3 设备配置全站仪及相关附件、双头调节扳手、扭矩扳手、小型运输器具。8.4 工序质量标准及验收检验方法(1)对粗调后轨排轨进行

29、检验,检验标准见表5。表5 轨排粗调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标准检测方法1轨排轨顶标高工具轨法:100 mm排架法:20 mm检查记录2轨道至设计中线位置工具轨法:5 mm 排架法:2 mm检查记录(2)螺杆调节器螺杆检查项目:螺杆无明显弯曲,螺纹完好,无混凝土附着;螺杆已涂油润滑;套管已安装就位;螺杆最大扭矩不应超过5 Nm;螺杆顶端高出钢轨顶面不得超过70 mm。9 钢筋绑扎、接地焊接9.1 工作内容(1)钢筋绑扎;(2)接地焊接;(3)钢筋绝缘及接地检测。9.2 工艺步骤(1)钢筋绑扎 按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对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及轨枕桁架上层钢筋交叉处以及上层纵向钢筋搭接范围的搭接点按设

30、计要求设置绝缘卡,用尼龙自锁带绑扎; 绑扎过程中不得扰动粗调过的轨排;(2)接地焊接纵横向接地钢筋采用L型焊接,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200 mm。接地端子的焊接应在轨道精调完成后进行,端子表面应加保护膜,焊接时应保证其与模板密贴。(3)钢筋绝缘检测道床板钢筋绑扎并焊接完成后,应进行绝缘性能测试,检测采用欧姆表。非接地钢筋中,任意两根钢筋的电阻值不小于2 M。9.3 工序质量标准及验收检验方法(1)接地钢筋焊接长度不小于200 mm,外端联接点须与模板密贴。(2)接地单元长度不大于100 m。(3)钢筋安装及接地焊接质量检查项目:按图安装钢筋;按图进行焊接;接地连接位置;混凝土保护层两侧和顶部最小

31、厚度符合图纸要求,允许偏差5 mm。(5)钢筋网绝缘性能满足设计要求。(6)防止接地端子污染。10 安装横向、纵向模板10.1 工作内容(1)模板抽检及设备就位;(2)安装横向模板;(3)安装纵向模板。10.2 工艺步骤(1)模板抽检模板安装前应先进行以下检查工作:模板平整度;复核基座条位置;基座条与下部结构连接固定情况;模板清洗情况;脱模剂涂刷情况;更换损坏或弯折的模板。(2)安装模板横向模板安装相邻模板间拼接严密。- 13 -安装纵向模板相邻模板间拼接严密。10.3 工序质量标准及验收检验方法(1)模板安装不能扰动已粗调完的轨排。(2)模板安装质量检查项目:纵向模板干净(无混凝土污染);脱

32、模剂涂刷情况(仅能使用脱模剂),油膜应分布均匀;损坏或弯折的模板不得使用;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目测纵向模板与下部结构顶面保持垂直;模板安装后,检查下部结构表面清洁。(3)道床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规定。表6 道床板模板安装检查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备注1顶面高程5均为模板内侧面的允许偏差2宽度55中线位置211 轨道精调11.1 工作内容(1)轨枕编号;(2)全站仪设站;(3)测量轨道数据;(4)调整中线;(5)调整高程。11.2 工艺步骤工具轨法:(1)轨枕编号精调工作进行前首先对轨枕进行编号。编号采用红色油漆喷于轨枕上。(2)全站仪设站全站仪观测8个连续的CP点,自动平差、计算确

33、定设站位置。如偏差大于1mm时,应重新设站。改变测站位置后,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6个控制点,并复测至少已完成精调的一组轨排,如偏差大于2mm时,应重新设站。(3)轨道测量轨道状态测量仪放置于轨道上,安装棱镜,根据测量数据指导轨道调整。A. 在轨排架的粗调和精调过程中,禁止人员在棱镜和全站仪之间穿行;B. 在每一个设站点都做一个记号,以便于精调复测、浇筑完混凝土后和后期轨道整理检测;C. 在粗调和精调的设站过程中要尽量使全站仪和棱镜在同一直线上,仪器尽量架设低,以减小因三角高程的高差计算带来的误差。(4)调整中线采用双头调节扳手,调整轨道中线。(5)调整高程用普通六角螺帽扳手,旋转竖向螺

34、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粗调后顶面标高应略低于设计顶面标高。调整螺杆时要缓慢进行,旋转90为高程变化1 mm,调整后用手检查螺杆是否受力,如未受力则拧紧调整附近的螺杆。组合排架法:(1)步骤A、确定全站仪坐标。每工作面配备1台具有自动搜索、跟踪、计算、传输数据功能的全站仪。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法定位,通过观测附近8个固定在隧道边墙上的控制点棱镜,自动平差、计算确定位置。改变测站位置,至少要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6个控制点。B、测量轨道数据。全站仪测量轨道精测小车顶端棱镜,小车自动测量轨距、超高。C、反馈信息。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计算轨道平面位置、水平、超高、轨距等数据,误差值将迅速反馈到精

35、测小车的电脑显示屏幕上,指导轨道调整。D、调整中线。采用双头调节扳手,左右同时调整轨向锁定器。E、调整高程。用普通六角螺帽扳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高度尽量往上调整,不下调。(2)方法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测量数据,轨道检测小车需要 “定点定位,两点一线,由远及近,顺序进行”的使用原则,并结合“测点距离、平差精度、同测点的测量绝对偏差值”来综合判断测量数据的精度。A、步骤:将轨检小车放置在轨排架上,在轨排架支撑柱处停放小车,拧紧刹车;全站仪精确照准轨检小车上的棱镜,使用全站仪精测模式测量出轨检小车的几何定位情况,通过轨检小车内的传感器计算出轨道定位的几何偏差;使用调整系统调整轨排架。

36、B、精调顺序:对某两个特定轨排架(见图6)而言,精调顺序为:13123234534645656图6 精调顺序C、顺接过渡方法:以两个设站区间(见图7)为例。相邻设站点间隔60m,精调测量区间为距设站点第1080m范围,每两个设站点之间各留有10m的顺接段和顺接过渡段。原理:因使用了不同的CP控制点,全站仪设站测量平差的精度也有所不同,对过渡段的三个点使用不同的设站进行测量的时候,所得到的轨道偏差数据有所不同;因为同点位,不同设站点测量得到的数据不同,为保证轨道的高平顺性,需要对顺接段后的测点进行顺接过渡处理;顺接过渡段的设置长度同两设站点测量的同测点绝对偏差值大小有关,根据测量偏差值的大小来确

37、定顺接过渡段的长度,测量偏差量越大,过渡段段设置长度越长,一般可取410m(图中以10m为例)。图7 设站测量平面示意图顺接过渡方法:一般来讲,在CP点精度、设站精度、全站仪精度、轨检小车精度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下,两设站点测量同测点的绝对偏差值不会大于2mm;顺接段在站点2测量的偏差值不大于2mm时,不必进行调整;顺接段在站点2测量的偏差值大于2mm时,则需要检查设站点1和设站点2的设站精度,如设站精度没有问题,则需要对CP控制点进行复测,以确保CP点的整体精度;过渡段从顺接段后的第一个轨排架开始,依次比上一个轨排架偏差0.5mm,直到绝对偏差约为零为止。11.5 工序质量标准及验收检验方法(

38、1)为确保铺设500长钢轨后的轨道几何尺寸满足验标要求,数值见表7;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提高轨道的控制精度等级,内控精度指标与根据具体工法相配合。表7 换铺长钢轨后无砟轨道静态平顺度检查表项目幅值(mm)设计速度高低轨向水平扭曲(基长6.25m)高程轨距200 km/h22222(+1 -2)弦长(m)10 m注:轨距变化率不得大于 1。(2)精调内部控制建议标准A.轨距允许偏差1mm(铺长轨后的偏差为-2 +1mm),变化率不得大于1;B. 水平允许偏差,一般按照0.5 mm控制(铺长轨后的偏差为2mm);C. 轨向允许偏差2mm/10m弦;D. 高低允许偏差2mm/10m弦;E. 轨枕间距允许

39、偏差5mm;F. 轨面高程允许偏差,一般按照1.2 mm控制(铺长轨后的偏差2 mm);G. 轨道中线允许偏差,一般按照1 mm控制(铺长轨后的偏差2mm);H. 线间距允许偏差,一般按照+2,+5mm控制(铺长轨后的偏差0,+5mm)。I. 两次设站的测量数据差值一般宜小于1.5mm;特殊情况下,允许最大的差值可不大于2mm。11.6 注意事项(1)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按相关标准实行定期标定。(2)测量区域尽量减少其它施工作业。(3)极端天气条件下不得进行精调作业。(4)轨排精调后应采取防护措施,严禁踩踏和撞击。(5)轨排精调后应尽早浇筑混凝土,如果轨排受到外部扰动,或放置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

40、化超过15时,必须重新检查确认仍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6)在工作面狭窄的隧道内施工,必须加强调度指挥、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7)施工前先检查机械设备各系统运行是否正常,若有异常,不可强行启动施工。12 混凝土浇筑12.1 工作内容该工序宜采用浇筑机械进行作业,也可采用龙门吊吊装混凝土输送罐或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主要内容包括:(1)准备工作;(2)检查和确认轨排复测结果;(3)混凝土输送;(4)混凝土浇筑;(5)浇筑机械移位;(6)抹面及清洗。12.2 工艺步骤(1)准备工作清理浇筑面上的杂物,喷水湿润浇筑机械。为确保轨枕与新浇混凝土的结合良好,需在浇筑前在轨枕表面洒水

41、。用防护罩覆盖轨枕、扣件。检查螺杆调节器螺杆是否出现悬空,隔离套是否装好。(2)检查和确认轨排复测结果浇筑混凝土前,如果轨道放置时间过长(超过24 h),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钢轨长度15 m时),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3)混凝土输送利用混凝土运输车将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检测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及温度等指标,合格后根据不同的浇筑方案选择卸料方式。(4)混凝土浇筑 当轨道板混凝土采用浇筑机械施工时,控制布料及出料槽流量,采取4个插入式捣固器将混凝土捣固密实,后面有2个辅助振捣器用于人工局部补捣。振捣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碰撞钢筋网。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过长,应按施工接头处

42、理。 当采用吊斗浇筑时,用吊斗将混凝土吊至待浇筑的轨排上方(下料口离轨顶不可过高),开启阀门下料。下料过程中须注意及时振捣和防止污染,下料应均匀缓慢,不得冲击轨排。 当采用泵送时,橡胶泵管口应在轨排上方且下料方向基本垂直轨排。通过移动下料管控制混凝土标高。(5)移位混凝土需1个轨枕间距接1个轨枕单向连续浇筑,让混凝土从轨枕块下漫流至前一格,不至在轨枕下形成空洞。当混凝土量略高于设计标高后,前移到下一格进行浇筑。(6)抹面及清洗表层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混凝土入模后用木抹完成粗平,然后再用钢抹抹平。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产生细小裂纹,抹面时严禁洒水润面,并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

43、层混凝土的质量。抹面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托盘下方、轨枕四周等部位的施工。抹面完成后,及时清刷钢轨、轨枕和扣件,防止污染。12.3 设备配置混凝土浇筑机械、混凝土运输车;也可采用龙门吊、混凝土输送泵或泵车。12.4 工序质量标准及验收检验方法(1)按要求进行混凝土塌落度、含气量等指标的检查。(2)记录混凝土入模温度(530)。 (3)道床板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按设计设置横向排水坡,人工整平、抹光,其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要求。(4)下料时应及时振捣,防止集料过多导致轨排上浮,避免振捣器碰撞螺杆调节器、轨枕和钢筋等。(5)混凝土浇筑量、振捣时间、浇筑机械合理匹配,确保浇筑时枕底密实。(6)底座预湿

44、润时不得有积水。(7)及时抹面,清洁轨枕、扣件、钢轨。(8)对拌和站、电力使用等建立必要的应急预案。表8 混凝土道床板外形尺寸检查表序号检 查 项 目检验标准1顶面宽度10 mm2道床板顶面与承轨台面相对高差5 mm3伸缩缝宽度5 mm4中线位置2 mm5平整度2 mm/1 m13 混凝土养护13.1 工作内容(1)喷涂养护液养护或喷雾、覆盖和洒水养护;(2)混凝土浇筑达到一定强度后,螺杆放松1/2圈,螺杆调节器的放松须始终沿逆时针;(3)混凝土浇筑达到一定强度后,提松横向模板和施工缝模板,松开全部扣件,释放轨道在施工过程中由温度和徐变引起的变形。操作时注意不要扰动轨排。13.2 工序质量标准及验收检验方法(1)道床板混凝土初凝前后应采取喷雾保湿养护措施,并及时覆盖和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洒水养护,可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养护,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不同混凝土湿养护的最低期限如表9所示。(2)混凝土终凝前,应避免与流动水相接触。表9 不同混凝土湿养护的最低期限混凝土类型水胶比湿度50%无风,无阳光直射湿度50%,有风,或阳光直射日平均气温t()潮湿养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