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九厂边坡稳定性监测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53059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九九厂边坡稳定性监测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九九厂边坡稳定性监测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九九厂边坡稳定性监测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九九厂边坡稳定性监测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九九厂边坡稳定性监测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九九厂边坡稳定性监测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九九厂边坡稳定性监测报告.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四九厂2008年暴雨灾害恢复重建项目(宿舍区地质灾害整治工程二期)边坡稳定性监测报告南宁品新工程检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注 意 事 项 1、报告未盖本公司“检测试验专用章”无效。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本公司“检测试验专用章”无效。3、报告无批准、审核、编写、检测人签字无效。4、报告涂改、缺页无效。5、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检测单位提出。工程名称:四四九厂2008年暴雨灾害恢复重建项目(宿舍区地质灾害整治工程二期)委托单位:国营第四四九厂设计单位:梧州市建筑设计院建设单位:国营第四四九厂施工单位:梧州市建联建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梧州市建筑设计院勘察单

2、位:梧州市建筑设计院监测单位:南宁品新工程检测资询有限责任公司监测地点:梧州市钱鉴路南西侧监测日期: 2010年12月15日2011年12月15日目 录1工程概况52. 监测目的与监测内容62.1监测目的62.2监测内容53. 监测依据54. 监测方法64.1仪器设备64.2基准网设置64.3变形监测点设置64.4观测精度及方法74.5 边坡调查74.6监测频率与周期75. 监测结果与分析75.1边坡监测结果75.2边坡调查结果95.3边坡稳定性分析96.结论与建议9附图1、边坡监测点布置图(附图1、附图2)1工程概况四四九厂2008年暴雨灾害恢复重建项目(宿舍区地质灾害整治工程二期)位于梧州

3、市钱鉴路南西侧,面积约0.02km2,该地段楼房、厂房较多,建筑物多为开山傍水而建,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山坡、河岸边坡较陡且植被较发育。2006年6月8日,由于持续降雨导致山坡坡体浅层土体饱水,四四九厂宿舍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危及坡脚宿舍的安全。根据现场调查,现状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中等,如不及时进行治理,则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滑坡区地处寒武系黄洞口组风化砂岩低丘分布区,自然边坡坡角1538,坡高2050m;坡脚人工边坡坡角4075,坡高833m。地形起伏较大,局部边坡较陡地段,覆盖土体的自重下滑分力较大。滑坡区岩土组成从上至下为:素填土;砖红色粘土;全风化砂岩;强风化砂岩。素填土结构松散,透

4、水性好;砖红色粘土,全风化砂岩透水性差,属相对隔水层,在强降雨作用下,雨水渗至相对隔水面受阻,在层面附近形成饱水带,强度降低,而发生滑坡。梧州市建筑设计院对四四九厂2008年暴雨灾害恢复重建项目(宿舍区地质灾害整治工程二期)进行设计,由梧州市建联建筑有限公司进行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地质灾害治理分A、B两个治理点,A治理点主要是对边坡采用锚杆格构护坡进行防护,对坡顶的挡土墙行加固,B治理点主要是对边坡采用锚杆格构护坡进行防护,其中B0+00-B0+25段要拆除现有产生裂缝的挡土墙再设高6m的挡墙。边坡治理施工完成后,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对边坡进行变形监测,以检验边坡治理的效果。2. 监测目的与监

5、测内容2.1监测目的 为保证边坡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须对边坡进行监测,以分析其变形趋势,判断运行状态的稳定性与危险性,作出实时预警预报。2.2监测内容挡墙顶的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边坡变形及坡面裂缝。3. 监测依据(1)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4)四四九厂“68”地质灾害整治工程设计施工图(5)业主的有关要求与建议4. 监测方法4.1仪器设备本监测项目拟采用的主要仪器如表1所示。表1 : 4.2基准网设置为了使监测点位移有可比性,在滑坡影响范围之外稳定的地方设置基准点构成

6、基准网。4.3变形监测点设置在A治理点的A0+10及A0+20处的坡顶抗滑桩的桩顶、坡顶原已成石墙及坡脚已成墙墙顶各设1个监测点,共6个监测点;B治理点的B0+23坡顶桩板墙顶、桩板墙墙脚、格构护坡的坡顶、毛石砼挡墙顶及墙脚各设1个监测点,B0+57的护脚墙的墙顶及墙脚、两个分级平台各设2个监测点,共12个监测点。A,B治理点累计共18个监测点,见附图1、附图2。4.4观测精度及方法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岩质滑坡监测精度要求进行监测,精度要求见表2。每处边坡首先以观测基准网建立独立直角坐标系和假定高程系统,测量出各个基准点的坐标和高程。然后分别自两处观测墩采用极坐标或边

7、角前方交会方法对变形监测点进行观测,测量出各个变形监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水平角、倾角及斜距,然后解算出变形监测点的坐标值及高程,以第一次监测数据作为基准值,将后期观测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得到各个变形监测点的位移变化情况。在监测过程中,严格按照“三固定、一相同”,即固定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固定观测路线,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数据采集。4.5 坡面裂缝观测边坡调查与边坡监测同期进行,裂缝检查时,注意裂缝形态(宽度、延伸方向及最大宽度位置),分别用游标卡尺、塞尺、卷尺等量测并拍照描绘,同时记录裂缝两侧相对高差及水平变位。从坡脚开始自下而上对边坡进行拉网式巡视,力求不错过边坡出现的任何一处裂缝。对出现的

8、裂缝,除了现场标示、文字记录以及必要的测量以外,还拍摄实际照片。4.6监测频率与周期边坡加固处理施工完成后设置安装基准点与观测点,本项目于2010年12月15日进行第一次基准网测量及观测点测量,以后每隔一个月观测一次,至2011年12月15日进行最后一次观测,共观测13次,同时进行13次坡面裂缝观测。5. 监测结果与分析5.1边坡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详见表3边坡各观测点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监测结果表,各观测点的时间水平位移、时间垂直位移曲线见图1图8,各观测点的监测数据见附表1。表3 : 边坡各观测点水平、竖向位移监测结果表 监测点号水平竖向总位移量(mm)位移速率(mm/30d)总位移量(mm)位

9、移速率(mm/30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5.2坡面裂缝观测结果每次边坡仪器测量各观测点位移时同时进行坡面裂缝观测,共进行13次坡面裂缝观测。观测结果未发现边坡存在裂缝。5.3边坡稳定性分析6.结论与建议边坡在监测期间处于稳定状态中,但边坡观测结果仍有微小变形,建议今后仍应对边坡进行必要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边坡的安全。 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垂直位移监测数据表附表1日期2010年12月15日2011年1月15日监测点号水平位移量(mm)垂直位移量(mm)水平位移量(mm)垂直位移量(mm)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

10、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备注向基坑内侧为负值,向基坑外侧为正值;垂直位移变化量向下为负值,向上为正值。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垂直位移监测数据表续附表1日期2011年2月15日2011年3月16日监测点号水平位移量(mm)垂直位移量(mm)水平位移量(mm)垂直位移量(mm)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备注向基坑内侧为负值,向基坑外侧为正值;垂直位移变化量向下为负值,向上为正值。基

11、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垂直位移监测数据表续附表1日期2011年4月15日2011年5月15日监测点号水平位移量(mm)垂直位移量(mm)水平位移量(mm)垂直位移量(mm)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备注向基坑内侧为负值,向基坑外侧为正值;垂直位移变化量向下为负值,向上为正值。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垂直位移监测数据表续附表1日期2011年6月15日2011年7月15日监测点号水平位移量(mm)垂直位移量(mm)水平位移量(mm)垂直位移量(mm)单次变化量累计

12、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备注向基坑内侧为负值,向基坑外侧为正值;垂直位移变化量向下为负值,向上为正值。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垂直位移监测数据表 续附表1日期2011年8月15日2011年9月17日监测点号水平位移量(mm)垂直位移量(mm)水平位移量(mm)垂直位移量(mm)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备注向基坑内侧为负值,向基坑外

13、侧为正值;垂直位移变化量向下为负值,向上为正值。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垂直位移监测数据表续附表1日期2011年10月15日2011年11月15日监测点号水平位移量(mm)垂直位移量(mm)水平位移量(mm)垂直位移量(mm)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备注向基坑内侧为负值,向基坑外侧为正值;垂直位移变化量向下为负值,向上为正值。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垂直位移监测数据表 续附表1日期2011年12月15日监测点号水平位移量(mm)垂直位移量(mm)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单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备注向基坑内侧为负值,向基坑外侧为正值;垂直位移变化量向下为负值,向上为正值。附图1 A点边坡监测点布置图(为观测点)附图2 B点边坡监测点布置图(为观测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