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53067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施工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施工作业指导书.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一、编制依据、编制目的21.1编制依据21.2编制目的2二、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22.1 桥梁底座概述22.2 桥梁底座施工工艺32.3 桥梁底座施工方法32.4 施工作业标准5三、 人员配置9四、底座主要施工设备配置10五、施工安全与劳动保护105.1 一般规定115.2 各工序作业注意事项11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编制目的1.1编制依据1、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兰乌二线施(轨)10;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一收标准(TB10754-2010)、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等相关规范双块式施工内容;3、高速铁路轨

2、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建设(2010)241)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10 )5、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1.2编制目的明确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和规范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施工。二、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2.1 桥梁底座概述桥梁地段道床板支承结构为底座板,底座板直接浇筑在桥面混凝土上,并用连接钢筋与桥面混凝土间采用预埋套筒连接,当连接钢筋无法拧入预埋套筒时,需依据设计要求进行植筋处理,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为C40。结构宽度为2800mm,长度分6400

3、mm、6375mm、6625mm、5100mm 四种类型,底座板顶面设置4mm厚的聚丙烯土工布,每块底座板底座设置2个限位凹槽,顶面尺寸为1000mm700mm,底面尺寸为978678mm,凹槽侧面铺设8mm厚的弹性垫板,弹性垫板四周使用泡沫板填平,并使用胶带粘贴牢固。32m梁上底座板由3块6400mm、1块6625mm、1块6376mm组成,24m梁上底座板由3块6400mm,1块5100mm,组成。每块底座板间设置100mm伸缩缝。2.2 桥梁底座施工工艺凹槽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质量检查底座模板安装测量放样、梁面凿毛钢筋绑扎施工准备混凝土底座施工工艺流程图 2.3 桥梁底座施工方法

4、(路基段单孔箱型桥同)作业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准备、梁面凿毛、钢筋绑扎、底座及凹槽混凝土浇筑、养护、梁面土工布铺设及凹槽垫板安装。(1)施工准备桥梁工程验收及沉降评估完成后,复测表面高程,对存在问题地段按设计要求处理。对梁面进行凿毛清洗、修补、找平处理。处理后的表面达到清洁、干燥,无尖锐异物,不起砂、不起皮及无凹凸,无空鼓、松动、蜂窝、麻面、浮渣、浮土和油污。通过CPIII控制点进行底座边线放样,每隔10m测设一个断面,作好标记,并对每个标记点进行高程测量,作为底座立模依据;通过CPIII控制点测出桥上凹槽的平面位置;(2)梁面凿毛依据设计要求需对梁面进行凿毛,凿毛范围:底座宽度范围内(即线路中

5、心线两侧各1.4m内)。凿毛深度2mm,见新率不少于50%,并冲洗干净,无浮砟、碎石、油渍应清除干净,无积水。(3)梁面挡水凸台及梁端伸缩装置预留按照设计要求对梁端挡水凸台及伸缩装置进行预埋件施工。(4)钢筋绑扎钢筋网加工采用绑扎,钢筋网间距及保护层厚度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垫块采用统一规格、底座混凝土同等级强度或高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垫块,上下两侧钢筋网片间按设计要求采用马蹄型钢筋架支撑。(5)凹槽模板及底座模板安装依据测量定位线,安装底座模板和限位凹槽模板,预留伸缩缝位置,伸缩缝端头模板统一制作安装,并进行加固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不偏位。(6)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应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浇

6、筑时,将混凝土均匀铺在基础面上,用振捣棒及平板振捣器振实,抹面时严禁加水。凹槽施工时,按设计位置固定模板,在浇筑底座混凝土时一次成型。底座中心纵向贯通缝可在浇筑前预设;也可在底座混凝土浇筑后锯切。切缝位置、宽度、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7)养护混凝土采用覆盖土工膜及洒水养生,保持表面充分潮湿。冬季施工应采取相应保温防护措施。(8)底座顶面土工布铺设及凹槽垫板安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进行铺设隔离中间层和弹性垫层安装作业。聚丙烯土工布铺设应平整无褶皱,无破损,接缝采用对接,不可重叠。根据凹槽尺寸加工并安装橡胶垫板和泡沫板,封闭所有间隙。2.4 施工作业标准(1)一般规定:底座通过梁体预埋

7、套筒植筋或预埋钢筋方式与桥梁连接。梁体预埋套筒或预埋钢筋的位置、数量、状态以及锚固筋规格、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符合时需提前及时修整;轨道中心线2.8m范围内,梁面应进行拉毛或凿毛处理,并清洁、无积水、油污;安装底座钢筋网前,在梁体预埋套筒植入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与梁内预埋套筒接头的拧紧力矩应符合滚扎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的要求。拧入长度为套筒长度的1/2;(2)模板:模板及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材质量及结构应符合施工工艺要求;根据弹出的模板边线,精确安装侧模板、结构缝端模板和凹槽模板。两侧模板连续设置,在结构缝处安装横向模板。模板及支架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

8、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混凝土入模前应对基床面喷水雾湿润;底座混凝土浇筑前再次检查确认模板、钢筋状态,再次复核抗剪凹槽的位置满足设计要求,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施工;底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底座与凹槽模板安装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标准检测方法1底座顶面高程5 mm水准仪宽 度5 mm尺量中线位置2 mm全站仪长 度5 mm尺量2凹槽中线位置2 mm全站仪相邻凹槽中心间距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2 mm尺量横向宽度3 mm尺量纵向宽度3 mm尺量高程5 mm水准仪模板拆除应确保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2)

9、钢筋:钢筋原材料性能指标、连接方式、接头技术要求、安装质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钢筋原材料外观质量、规格型号、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或相应规范要求;钢筋骨架的绑扎应稳固,缺扣、松口的数量不得超过绑扎扣数的5%;钢筋加工好后,半成品应分类存放,挂牌标识;运输和至施工地点,分类堆码在相应需用区域的线间;先铺设底座纵向钢筋再铺设横向钢筋,钢筋绑扎完毕后,严禁踩踏;底座钢筋绑扎时应兼顾凹槽位置,不得影响凹槽模板安装;底座与凹槽宜采用钢模施工,安装应稳固牢靠;钢筋的绑扎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底座及凹槽钢筋绑扎安装检查表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验方法1钢筋间距20 mm观察、尺量2保护层厚度c30mm+10

10、mm,0 mm观察、尺量3保护层厚度+5mm,0 mm观察、尺量4绝缘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欧姆表测试相邻纵向钢筋搭接接头位置应相错不小于1m,搭接长度不小于0.7m,搭接率不大于50%,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35mm。(3)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检验、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称量、拌制、浇筑施工和养护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应根据施工进度、运量、运距及路况,选配混凝土运输用车型和数量; 混凝土应由拌和站集中拌合,搅拌车运输,每车混凝土均作坍落度检查,并应满足要求;拌制混凝土应按配合比准确称量,严格控制坍落度,每班测定不少于2次,当运输距离较远时,应在拌制和浇筑现场分别检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浇

11、筑时,应留取强度检验试件,同意配合比每班次应至少取一组检验试件;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应采取夏期施工措施,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宜超过30;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度高度不宜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采取滑槽、溜管等设施辅助下落,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超过1m,保证混凝土不出现离析现象;底座板混凝土应分段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不得中断;浇筑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混凝土施工缝的界面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施工缝宜设在设计

12、伸缩缝处,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避免与流动水相接触,并在12h内覆盖土工膜和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洒水养护,可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养护,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养护时间不少于7d,掺用缓凝剂等的混凝土养护期按规定适当延长;混凝土宜采用插入式捣固棒振捣,应注意避免漏捣、过振。振捣过程中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底座标高;凹槽四周应振捣密实、底座表面抹平;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模板拆除后,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

13、、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底座外形尺寸偏差及检验数量应符合规定:底座与凹槽外形尺寸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标准检测方法1底座顶面高程10 mm水准仪宽 度10 mm尺量中线位置3 mm全站仪长 度10 mm尺量平整度10 mm/3 m3m尺2凹槽中线位置3 mm全站仪相邻凹槽中心间距3 mm尺量横向宽度5 mm尺量纵向宽度5 mm尺量深度10 mm尺量(4)隔离层、弹性垫层:桥梁底座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清洁底座表面和凹槽底面后,方可按设计要求铺设隔离层和弹性垫层;将隔离层分中铺设,并根据凹槽位置画出凹槽边线,按所画线条剪裁隔离层。隔离层宜与道床板等宽,铺设时应铺贴平整,无褶皱,

14、无破损,接缝采用对接,不得重叠;接缝处及边沿无翘起、空鼓、皱折、脱层或封口不严等缺陷;将弹性垫层粘结于凹槽的侧面,使其与凹槽周边的混凝土密贴,顶面与底座表面平齐,不得有鼓泡、脱离、缝隙现象,接缝处及边沿无翘起、空鼓、皱折、脱层或封口不严等缺陷;缝隙应采用薄膜封闭,利用剪裁下来的隔离层铺设于凹槽底面,并与侧面的弹性垫层牢固粘结;隔离层、弹性垫层的基底应平整清洁、干燥,不得有空鼓、空洞、蜂窝、麻面、浮渣、浮土和油污。隔离层、弹性垫层原材料应符合设计和相关规定要求;三、 人员配置一个作业面施工人员配置表人员数量备注管理人员3副经理、主任领工员、技术负责人各一名技术人员测量工3人、技术员1名试验人员2

15、负责现场试验材料人员2负责材料采购设备人员2现场设备管理钢筋工20两个组循环作业模板工10模板安装、拆卸、清洗混凝土工10混凝土浇筑、养生普工5物资的转运四、底座主要施工设备配置一个作业面主要施工设备配置表设备单位数量备注吊车辆125T汽车泵辆1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罐车辆5依据运距调整钢筋弯曲机台2钢筋制作加工平板吊辆1钢筋及设备运输空压机台1梁面凿毛、吹洗发电机台1电力供给电焊机台2接地钢筋焊接、模板加固洒水车辆1养护水供给五、施工安全与劳动保护8.1 一般规定(1)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必须穿戴醒目防护服。(2)夜间作业必须佩带反光标志。(3)起重和机械配合作业时,应有专人进行指挥,作业人员处于

16、安全区域,不允许处于起吊物资的下部区域。 (4)车辆在工作区域应限速行驶,一般不大于10 km/h。 (5)只允许有资格的人员操作设备。(6)保证施工处和设备放置地间有0.5 m的空间。(7)焊接时配防火保护,佩戴防护眼罩。(8)保持工作区域清洁、整齐。8.2 各工序作业注意事项(1)吊装作业时,必须使用专用吊架并平稳操作。(2)钢筋、模板及散件周转箱装运时,要摆放整齐并采取固定措施,防止发生滑落损伤事故。当模板采用多层输送时,中间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模板面损伤影响平整度。 (3)模板、散件周转箱运送至指定施工地点时,应存放在两线间的空地上,防止阻塞交通和被损坏。(5)线底座施工时,如有混凝土

17、洒落在线底座上,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时清除。(6)吊装作业时,要经常检查钢丝绳、吊钩、夹具等的安全状况,吊臂下严禁站人。(7)底座施工区域内各种车辆应限速行驶,并严禁掉头、超车及会车。(8)当场内沿线物流设备发生机械故障时,应及时处理保证物流通道畅通。(9)起重运输车作业时,严禁液压支腿直接支承在已完工的底座上。(12)废弃混凝土及水泥浆液必须按照规定集中统一处理,严禁随意排放污染环境。(13)施工作业时要铺设管道排水、污系统,对所有生活和生产废水均应经过过滤、沉淀后集中处理。(14)严格按照使用要求检修和保养发动机,使用合格的燃料油,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和工作质量,减少发动机废气对环境的污染。(15)经常检查各种油液管路和接头,发现泄露、渗漏及时更换或维修。(16)对擦洗机械后的油液和更换下来的废润滑油、废液压油分类回收,利用。施工准备放样、模板支立基础面清理及湿润低塑性混凝土拌制、运输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 覆盖养生 切 缝拆除模板质量检查施工准备采用C15混凝土的支撑层采用水硬性材料的支撑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