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53742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5.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朱元思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与朱元思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与朱元思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与朱元思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与朱元思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朱元思书.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与 朱 元 思 书,南朝 梁 吴 均,解 题,“与”:给予。“书”:信。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小品,全文已散佚。,答谢中书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骈体文的特点前后两句的字数相同(六朝的骈体文一般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所以骈体文又名“四六文”)。前后两句的句式相同。两句中相对的词,词性基本相同。两句中尽量避免相同的字(但可用同一虚字)。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

2、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文章体裁骈 文,富春江分上下两段。从杭州的闻家堰到桐庐为下段,称富春江下游,从桐庐到建德梅城为上段,称富春江上游,也是富春江上最美的一段。两岸青山,山为水铸情,满目葱翠;一江春水、水因山溢美,澄如湖海碧如天。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水行山中,山绕水生。群峰拥翠,为旅游风光中少见。富春江以水系为主体,融合众多飞瀑、雄奇岩峰、古老村落缀成一组风光旅游带,可谓“水碧山青画不如。”来这里旅游,既可登山揽胜,又可泛舟荡游。,浙江省,富春江,唐代许多大诗人都慕名来到这里,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作,后人把它叫做“唐诗之路”。这么多诗人会聚于此,恐怕得益于

3、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 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 韦 庄,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 苏 轼,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 刘嗣绾,学 习 目 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掌握重点文言词汇。,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第一课时,2、反复诵读,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争取当堂成诵。,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吴 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

4、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积 累 字 词,1、给下列蓝色的字注音。,缥碧 湍急 轩 邈 泠泠 嘤嘤 千转 鸢飞 戾天 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经纶世务,pio,tun,xun mio,lng,yng,zhun,yun,l,ku,k,ln,gun(羽扇纶巾),吟 诵 涵 咏,2、划分节奏,美读课文。,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注意节拍。

5、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结合课文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注意:字字落实,留删换(特别要注意句中的重点字词);文通句顺,调补猜。,合 作 学 习,风烟 俱 净,天山共色。从 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 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指烟雾。,表示约计的数量,相当于“左右”。,独一无二,绝,到极点,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翻 译 课 文,副词,全,都。,介词,从。,同样,一样。,顺,随。,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净尽、无余,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

6、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翻 译 课 文,翻 译 课 文,水皆缥 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 湍甚箭,猛浪若奔。,青白色,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急流的水,动词活用为名词,飞奔的马,阻碍,障碍,甚于箭,比箭还快,翻 译 课 文,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翻 译 课 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

7、无绝。,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高山”凭依(高峻的)的形势,争着向上,轩,高;邈,远。这里形作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形容水声的清越,相向和鸣,鸟鸣声,长久不断叫。千,表多。转,通“啭”,鸟叫声。,停止,消失,尽,消失,江两岸的高山上,全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着向上,好像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向上,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相向和鸣,鸟声嘤嘤,和谐动听。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翻 译 课 文,翻 译 课 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世务者,窥谷

8、忘 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 日。,至,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筹划,(治理)政务的人,看,观察,反,通“返”,返回,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好像,如同,互相掩映,看见,阳光,六朝文人在往还书信中好用景语作点缀,其作用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典型的景象打动对方。例如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中写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就有引起对方故国之思,促其早日归顺朝廷的作用。另一种是借景物烘托写信人的心情。例如六朝人伪托的李陵答苏武书。其中“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ji)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这一段,就有力地烘托了写信人独

9、居塞外、不得归国的凄苦心情。由此可见,书信中的景物描写也是有意而为,是服务于书信的宗旨的。至于吴均此书宗旨如何,因不见原信全文,难以臆断;如果仅就这段景物描写而言,其要害当在“鸢飞戾天”两句上,其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对朋友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关于书信中的景物描写,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在上边遮蔽着,虽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翻 译 课 文,本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

10、,含蓄的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情感的抒发与景物的描写相得益彰,用大自然的美景与社会世俗作对比,反衬出富春江景色惊人之美和移情易志的巨大魅力。,小结:,共,共同,一起,苏黄共阅一手卷,同样,一样,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转,通“啭”,鸟叫声。,宛转,流转,蝉则千转不绝 zhun,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zhun,一词多义,绝,到极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消失,断,猿则百叫无绝。,直,一直,直视无碍,笔直,争高直指,通假字,转,同“啭”,鸟叫声。,蝉则千转不绝,反,通“返”,返回。,窥谷忘反,1、一百许里。,古义:表约数,左右;今义:应允,可能。,2、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

11、;今义:罪过,乖张。,3、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指政治规律。,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1、东西2、奔3、轩邈4、负势竞上5、横柯上蔽6、风烟俱净,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动词用作名词,这里指飞奔的马。,形容词用作动词,这里指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名词用作动词,向上。,名词作状语,在上面。,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看图背诵,比一比,谁背得又快又好!,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

12、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物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学 习 目 标,2、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第二课时,3、探寻课文美点。,1、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合 作 学 习,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异水,奇山,水色,山势,山声,山色,水态,缥碧,静(清),动(急),高山寒树轩邈成峰,水激 鸟鸣 蝉转 猿叫,横柯上蔽 疏条交映,夸张、侧面描写,比喻、夸张,比拟,(秀丽、高峻),(幽静),以声衬静,以动写静,(林茂荫浓

13、),对偶,3、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先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和志趣的语句。我们从作者寥寥几句的观感中领略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几句以及文章的美妙的景物描写既表现富春山的魅力,又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对官场的厌恶。,补充,1、仔细体会“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除了写山色外,还有哪些深刻含义?,犹言明中有暗,暗中有明。这是明与暗的辩证法。生活也是如此:富贵中的人们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生活上固有种种不便,但他们的快乐确实难以比拟的。再次写景,起到了反复渲染的作用,使结构更

14、加严谨完美。,寻找文章美点,我觉得这篇文章读起来很美,美就美在,美在音韵和谐。全文四字句有28个,能分明地表现出动人心弦的语音之美,“旋律”之美,以及由它们所形成的舒缓平稳之美。,我 的 成 果,美在对江水的描写。第二段既描写了江水的洁净、清澈与纯美,又写出了急流奔腾、浪花飞涌的情状。一动一静,写的是“异水”的奇丽。,我 的 成 果,美在脉络清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总领全文;第二层写水之美,第三层写山之美;水色山光,如诗如画,展现在我们眼前。,美在景情交融。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起笔含情,写出了清丽、开阔的江面美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出了陶醉于美景中的闲适与惬意;“奇山异水,

15、天下独绝”简直就是极富抒情意味的由衷赞叹了。,美在对山峦的描绘。“奇山”一段,美在疏密有致,美在巨细相映,美在喧寂互衬,美在有景有情,我 的 成 果,美在直抒胸臆。一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写出了作者在这美好山水中的感悟与感受,表达出作者的心声与志趣。,课文主旨,本文通过描写途中的小景:奇山异水,既表现富春江的魅力,又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与朱元思书,视觉动静结合,听觉,水之色水之深水之清水之急,高山寒树泉水激石好鸟相鸣蝉转不穷猿叫无绝横柯疏条,奇山,异水,写景 小品文,爱慕美好自然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视觉,视觉,内容概括,由景生情 因情明志,

16、拓展延伸:,本文和三峡同是写山水的精美文章,试与三峡作比较阅读,从内容和形式方面谈谈两篇文章的异同。,相同之处:,内容:,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写山都突出了山势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表达方式:,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表达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不同之处:,内容:,三峡在写景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写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体裁:,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骈体文。,写作目的:,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赏,而且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触。,拓展思维,同学们,吴均的一篇与朱元思书犹如一曲高山流水,晴日、蓝天、碧水、青山,蝉抱高枝、猿跃林间,使人读后禁不住也流连忘返,心中不禁默叹:自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硕的果实,更有一种怡人的心情,一种忘却功名利禄的自然之心。是谁在后世吟诵: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又是谁在感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同学们,面对自然,你的感受又是如何呢?就你曾经欣赏过的美景,写一篇写景抒情的随笔,字数不少于四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