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5397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施工方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工程数量1三、劳动运用组织3四、机具材料组织3五、施工前准备工作4六、施工方案对比选择51、一端放散52、两端放散53、中间放散6七、施工工艺流程61、施工准备72、拉伸放散83、设置位移观测标志10八、质量控制及检验10九、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121、施工安全122、环境保护13附图13无缝线路应力放散锁定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改造工程,既有车站为3台9线(含2条正线)。改建后城际兼普速车场按4台9线,高速车场按3台7线(含2条正线)设计。目前已经完成站台范围以外全部的型枕地段及所有的道岔铺设施工,由于施工工期紧,这部分线路及道岔铺设的平均轨温在0,春季轨温轨温升高,需要

2、对低温下铺设的线路进行放散轨温锁定。 序号职务人数人员备注1施工负责人2负责组织协调现场生产2技术负责人2应力放散、锁定技术全面负责3工区负责人1负责组织应无缝线路应力放散钢轨拉伸等工作4质量检查员1作业中质量控制,作业后质量检查5铝热焊人员8铝热焊按四个头准备6拉伸器人员10装卸使用拉伸器日常保养7撞轨人员24两个轨上撞轨器每处6人,各小组配合撞轨8松紧扣件人员136两组4台内燃扳手,备用2台9现场看守人员2工具材料看守10探伤人员2焊后探伤,做好探伤记录11其他4线路标记等12合计190三、劳动运用组织四、机具材料组织序号名称数量说明负责人1内燃螺栓扳手4台汽油机双套筒,单套筒2台扣件组,

3、个小组组长2手扳子67把3撬棍35根4起道机12台每组5台,备用2台5放散滚筒270个每组135个(HPB235 20制作)6套扣扳子10把每组5把7道尺、方尺各4把每组个一把,备用2把8活口扳手4把每组2把,9耙子或铁叉30把每组15把10锯轨机4台每组1台,个备用1台,锯片充足拉伸撞轨组11撞轨器2台每组一台,撞卡和楔铁要有备用12钢轨拉伸器3套备用1套焊轨组13铝热焊设备2套每组一套14氧气乙炔2套每组一套15液化气2罐每组1罐16铝热焊药6套每组2套,备用2套17钢轨夹板12块配套螺栓备用,胶接接头4块备用备用19轨温计6支技术、质量、焊轨人员使用技术员五、施工前准备工作1、对施工作业

4、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和技能培训。2、根据施工需要配齐各种施工设备及检验检测量具。3、技术要求(1)严格按照不同等级线路的施工规范及验标进行施工。(2)机械操作严格按照其操作规程操作,司机必须取得相关的操作证,严禁无证操作、违章操作。(3)在施工前,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技术交底,根据技术要求进行组织施工,根据工期要求安排人员劳力的调配。4、工程材料检验标准(1)位移观测桩式样,根据公务车间要求配置。(2)钢轨扣配件的类型、规格和质量应符合施工图及产品标准规定。5、过程控制标准(1)无缝线路锁定应具备以下条件:(2)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应控制在轨温范围内。(3)无缝线路锁定时必须准确确定并记录锁定轨

5、温。相邻单元轨节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5,左右股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3,同一股道内的单元轨节最高与最低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10。(4)单元轨节长度设置情况:结合我项目部现场实际情况,津山正线及站内11道、14道按照三个单元轨节设置,咽喉区各设置一个单元轨节,站台范围内设置一个单元轨节,共计每股道3个单元轨节进行放散锁定;站内9道、12道、13道和16道每股道按照一个段单元轨节设置,进行放散锁定。(5)胶垫应方正无缺损,扣件安装齐全,扣压力符合施工图要求。六、施工方案对比选择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的施工方法一般有:辊筒自由放散发,辊筒拉伸器组合法,辊筒撞轨拉伸器组合法。放散的形式有以下三种:1、一端放散

6、一端放散为最常用的放散方式,一般以一个单元轨节为单位,长度不大于1.5km,长度过长应力很难均匀。2、两端放散 多应用于独立单元轨节,一般不采用,作业相对复杂,如两端有缓冲区,可同时整治爬行,对缓冲区轨缝进行调整,例如站内独立单元轨节,长度一般不超过1km,缓冲区轨缝超限时可采用此办法。原锁定轨温不详时,使轨条完全处于自由状态,再按设计轨温锁定。3、中间放散应用在区间无缝线路两个连续单元轨节或一个独立单元轨节超过1.5km时,可同时放散两个单元轨节,在两单元轨节联接的焊头处断开,或在一个单元轨间中间断开,放散时锯掉伸长量焊复或联入短轨。放散两单元轨节时,总长不超过2km。综上所述3种应力放散形

7、式,一端放散形式作业简单,并且省时、省力,考虑到工期紧的缘故,因此选择一端放散方式。七、施工工艺流程无缝线路应力放散锁定施工工艺流程如图5.10-1所示。拆除扣件,安放滚筒测量轨温轨温是否在锁定轨温范围钢轨拉伸法放散应力撞轨放散应力应力放散均匀拆除滚筒,钢轨落槽上紧扣件,锁定线路设置位移观测标志滚筒法放散应力图.10.3-1无缝线路应力放散锁定施工工艺流程图否是是否1、施工准备(1)应力放散施工准备包括选择作业时间、测量轨温、安装撞轨器、安装拉伸器、分散作业人员及工具等。作业人员应均匀分布在单元轨节长度范围内,分6个小组,每个小组20个人,每组负责300m线路的拆上扣件、垫取滚筒、撞轨、钢轨位

8、移观测等工作。(2)应力放散作业时,应根据量测轨温判断,当轨温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时采用“滚筒放散法”,当轨温低于设计锁定轨温时采用“拉伸放散法”。2、拉伸放散(1)计算拉伸量:长轨拉伸量按以下公式计算:L=L(TSS-Td)式中L拉伸量(mm);钢轨钢的线膨胀系数,=0.0118;L单元轨节长度(m);TSS实际锁定轨温(),站线锁定轨温为28,正线轨温锁定为30。TP锁定作业时实测轨温()。拉伸量根据现场实测轨温由项目部现场技术员进行计算,工务段技术员进行复核。(2)在单元轨节两端及中间每隔150m左右设一个应力放散位移观测点,观测钢轨在应力放散过程中相对于轨枕的移动量。观测点设在轨底上表

9、面或轨腰上。(3)解除本单元轨节和与之焊连得无缝线路末端2575m范围内的所有扣件约束。(4)用起道机抬起钢轨,每隔1520根轨枕在轨底放入一个滚筒(采用160mm的钢管制作),使得轨底高出橡胶垫20mm,处于自由伸缩状态。(5)直线上每隔350400m、曲线及向上坡方向放散时每隔300m设一个撞轨点。(6)用撞轨器撞击钢轨,同时观测各点的位移量变化情况。当钢轨位移发生反弹且各点位移变化均匀时,则视为钢轨达到自由伸缩状态,此时停止撞轨;应检查滚筒有无倾斜、脱落,钢轨有无落槽及撞击力不够等现象。(7)在各观测点上作出拉伸位移的零点标记。(8)测量长轨尾端与下一个单元轨节端之间的距离,扣除应留的轨

10、缝宽度后,与计算的拉伸量对比,以最终确定锯轨量,并按锯轨的操作程序锯轨,轨端不垂直度小于0.8mm。Lj=L-LZ+L+ LfLj锯轨量;L计算拉伸量;LZ长轨处于自由状态时,长轨尾端与下一个单元轨节轨端之距离;Lf预留轨缝量。(9)安装拉轨器,利用拉轨器和撞轨器共同作用,拉伸钢轨,同时观测各观测点拉伸位移的变化情况。拉伸量达到预定长度后,通知各观测点作出记号。此时撞轨器仍然继续作业,当各观测点在所做记号处出现反弹量(应力放散已均匀)停止撞轨,拉轨器保压,在锁定作业完成前不得因拉轨器的失压使轨端出现位移。(10)挟持锁定,个观测点位移达到时,表示长轨应力基本均匀,经计算达到锁定轨温范围时,不要

11、松开拉伸器,防止钢轨收缩,从拉伸器处锁定该股线路,待断轨处两侧各锁定50m左右后,松开拉伸器。(注意观察钢轨断缝是否发生变化)(11)撤除撞轨器及滚筒,使长轨平稳地落入承轨槽内,同时检查橡胶垫,有错位者纠正。(12)将作业人员均布在进行应力放散长轨范围内,测量并记录开始紧扣件时的轨温,同时进行紧扣件作业,每隔两根紧固一根,无缝线路尾端2575m范围内的扣件全部紧完,并上紧无孔钢轨接头(轨缝处仍用20mm左右的薄轨头片衬垫,以保持轨缝为252mm)此时视为长轨已锁定。继续紧完其余全部扣件。(13)撤除拉伸器,复核长轨实际拉伸长度,换算出对应的实际锁定轨温值,该值若在计划锁定轨温范围内,则确认为实

12、际锁定轨温,填入表内。否则锁定工作重新返工。(14)作业过程中应及时填写单元轨节应力放散及锁定作业记录表。3、设置位移观测标志(1)在单元轨节的末端设临时位移观测零点,以观测钢轨末端位移回弹量,在放散下一根单元轨节时此点必须归零。(2)设置正式位移观测桩零点标记。在位移观测桩与轨头外侧相对应处,作出清晰地、规范的标记,对现场位移观测桩编号标识。(3)位移观测桩按照规范及工务段要求设置。单元轨节起终点的位移观测桩宜与单元轨节焊接接头对应,纵向相错量不得大于30m。位移观测桩应与电务设备错开。(4)位移观测桩也可利用线路两侧的接触网基础(杆)、线路基桩或其他固定建筑物上设置。八、质量控制及检验工班

13、在作业时,按照下列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质检员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验。(1)单元轨节应在道床达到初期稳定阶段,方可进行线路应力放散工作,应力放散,必须做到匀、准、够。(2)应力放散时辊筒宜在12-15m。(3)线路应力放散前应掌握当地轨温变化情况,根据轨温变化规律,合理选定施工时间及计划锁定轨温,单元轨节锁定应按计划要求设置好位移观测桩。(4)应力放散时,每隔150m或100m设一个位移观测点,观测放散时的钢轨位移量,应力放散应均匀。(5)重新设定轨温后,任何一点的实际零应力轨温值,都应落在设计允许锁定轨温范围内,超出设计锁定轨温时,重新进行放散。(6)放散必须进行均匀的检验,确认均

14、匀后才算完成放散任务。(7)作业轨温不得高于设计轨温,曲线上内股钢轨的锁定轨温不高于外股的锁定轨温。(8)左右两单元轨节锁定轨温,温差不得大于3。C;相邻两单元轨节锁定轨温不大于5。C;同一区间内单元轨节的最高、最低锁定轨温之差不大于105。C。(9)放散后轨下垫板应放正无缺损、歪斜、扣件安装齐全,安装弹条时应注意扳手不得压损规矩挡块。(10)撞轨敲击时,应尽量保持一致,使振动达到最大。(11)放散时个观测点,必须达到要求的放散量,且放散均匀后方能上扣件。(12)临时观测点要标记在稳固的地方。(13)无缝线路锁定后的质量标准见下表序号项目要求备注1锁定轨温锁定轨温计长轨节始端、终端落槽时的轨温

15、军在设计锁定轨温温度范围内,左右两股长轨节锁定轨温温度差不超过5.C2长轨节轨端相错量长轨节轨端相错量不超过40mm3位移观测桩漫射齐全、牢靠、管擦标记清楚4无缝线路位移量铺设后,5天的管擦无缝线路纵向位移、伸缩区两端的位移量不大于20mm,中桩的位移量不大于5mm5钢轨硬弯钢轨硬弯经过矫直后,用1m直尺测量其矢度不超过0-0.3mm6焊接接头距轨枕边缘距离工地焊接接头,有焊瘤情况,距离轨枕边缘不小于40mm7缓冲区轨缝在锁定轨温温度范围内测量,缓冲区钢轨接头的轨缝在6-8mm以内8缓冲区钢轨接头螺栓缓冲区钢轨接头使用M24螺栓和平垫圈,数量齐全,螺栓涂油,螺母扭矩达到1000n.m,不足者不

16、超过5%9扣件组装正确,螺栓道钉扭力不小于150n.m10轨枕位置轨枕放正、均匀,其误差不超过40mm11道床道床断面满足设计要求,道床宽度3.4m12线路的几何状态符合TB10413-200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3钢轨接头符合TB1632.14-2005钢轨焊接技术条件的规定九、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1、施工安全(1)拆扣件时注意防止弹条砸飞伤人。(2)垫滚筒时为防止钢轨倾斜或滑落,应在钢轨两侧用两台压机同时打起钢轨,落滚筒时严禁压机突然卸载。(3)上扣件时每两人之间要间隔3根轨枕的距离,且人要站在扳手的一侧,防止互相碰伤。(4)撞轨时要注意用力均匀,避免撞块飞出伤人。(5)锯轨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方可作业,锯轨机正前方严禁站人。(6)平板车在线路上停放必须打好止轮器,防止溜车。2、环境保护(1)施工现场宜按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规定对现场进行环境管理。(2)施工期间所产生的污染排放物和处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的现场法规规定和施工图要求。(3)施工现场各种材料的存放必须规范、有序。(4)应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5)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噪声扰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