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济客专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54536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济客专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石济客专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石济客专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石济客专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石济客专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济客专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济客专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1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编制范围1三、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23.1主要概况及技术标准23.2主要工程量23.3 自然特征4四、施工总体方案54.1 施工组织机构及架子队伍的分布54.1.1 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54.1.2 人员职责分工及岗位责任64.1.3 任务划分及架子队伍分布74.2 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74.2.1 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原则74.2.2施工便道74.2.3填料集中拌合站84.2.4生产、生活、办公用房84.2.5钢筋加工厂94.2.6临时通讯94.2.7环保卫生设施94.2.8消防设施94.3施工用电94.4施工用水104.5 施工测试104.5.1 总体安排104

2、.5.2 路基试验测量114.6 内业资料154.6.1 内业资料的编制依据154.6.2 竣工文件管理154.6.3 竣工文件的组成内容154.6.4 竣工文件的质量要求154.6.5 竣工文件移交164.7 施工程序164.7.1 征地拆迁164.7.2 场地清理164.7.3 测量放线及现场核对164.7.4 工程开工、实施、签证、检测174.7.5 质量评定及工程验收174.7.6 土地复耕、工程保修17五、 路基工程施工方法175.1 路基总体施工方案175.2 CFG桩施工方法及工艺195.2.1 CFG 桩主要工程数量195.2.2 CFG 桩施工工艺流程图195.2.3施工准备

3、及施工工艺205.2.4质量控制与要求225.2.5质量检验235.2.6常见质量缺陷的原因及控制措施245.3 CFG桩桩帽施工方法及工艺265.4 碎石垫层夹铺土工格栅施工工艺275.5路堤改良土填筑施工方法及工艺285.5.1施工准备295.5.2改良土填筑方法及工艺295.5.3改良土填筑横向搭接挖台阶315.6一般填料路基填筑方法及工艺315.6.1路堤C组土填料试验段填筑315.6.2一般填料路基填筑工艺325.6.3路基填筑工艺要点与注意事项345.6.4路基填筑质量控制与要求355.7基床施工方法及工艺355.7.1基床底层施工355.7.2基床表层施工365.8过渡段施工方法

4、及工艺415.8.1过渡段设置型式425.8.2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工艺435.8.3过渡段施工要点445.9路基防护、路基支挡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455.9.1路堤边坡土工格栅施工455.9.2路堤坡面防护施工475.9.3边坡绿化施工485.9.4站台墙、挡土墙施工方案495.10路基其它附属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525.10.1路基排水施工525.10.2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545.10.3综合接地施工565.10.4电缆槽施工575.10.5声屏障施工585.10.6防护栅栏施工585.10.7电缆过轨钢管敷设59六、施工工期及组织机构安排606.1 路基工程计划工期606.2 施工进度计划60

5、七、主要材料和工程设备的使用计划、供应方案及措施617.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配备617.1.1 配备原则617.1.2 主要施机械设备配备及调配计划617.1.3 主要试验、质量检测设备配备原则及调配计划617.2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617.2.1 招标采购初步设想617.2.2 供应计划及组织方案627.2.3 保证材料供应的措施627.2.4 材料供应的应急预案627.3 主要材料质量控制637.3.1 工程材料质量监控制度637.3.2 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和质量自检签认“验收”制度637.3.3 严格试验制度63八、创优规划和质量保证措施638.1创优规划638

6、.1.1创优目标638.1.2创优规划的落实措施648.2质量保证措施658.2.1质量管理机构658.2.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678.2.3主要人员及部门职责678.2.4质量保证措施708.2.5控制和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748.3 雨季施工措施748.3.1排水系统施工措施748.3.2雨季土石方施工措施758.3.3混凝土施工措施76九、 安全保证措施779.1 安全目标779.2 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779.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779.2.2安全保证体系789.3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809.3.1组织保证措施809.3.2制度保证措施809.3.3安全管理综合措施819.3.4

7、专项安全措施859.3.5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措施869.3.6安全风险管理879.3.7安全奖惩措施87十、工期保证措施8710.1 工期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8710.2 保证工期的措施8910.3 工期控制方法9010.3.1 以施工准备的充分性保证工期9010.3.2 以技术装备的先进性保证工期9010.3.3 以施工组织的严密性保证工期9010.3.4 以安全质量的平稳性保证工期9110.3.5 协调社会及周边关系保证工期的措施9110.3.6 工期风险管理91十一、环保、水保及文物保护措施9111.1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目标9111.2 建立健全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与保证体系92

8、11.2.1建立专职的环保、水保管理组织机构9211.2.2建立健全环保、水保管理体系,强化环保管理9311.3 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9311.4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9411.4.1临时工程环保措施9411.4.2取、弃土场环保措施9511.4.3废水、废碴处理措施9511.4.4防止空气污染和扬尘措施9511.4.5施工噪音控制措施9511.5 施工水土保持措施9611.6 文物保护96十二、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9812.1 防洪渡汛9812.2 机械事故应急救援措施9912.3 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措施9912.4 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援措施9912.5 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应急措施10012.6 突发性

9、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100附图一:施工平面布置图102附图二:施工形象进度图103附图三:施工进度横道图104附图四:施工进度网络图105附表五: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表106附表六:分年、季度的进度计划107附表七:分年、季度的劳动力使用计划108附表八:分年、季度主要材料、工程设备使用计划表109附表九:分年、季度完成工程数量计划表110附表十:分年、季度资金使用计划表111一、编制依据1)石济公司发布的新建石家庄至济南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1-8标段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招标文件及补遗、书面澄清、答疑文件等;2)铁三院设计的新建石家庄至济南铁路客运专线设计图纸资料;3)现行铁路施工、

10、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业主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设计施工图纸指定的通用图集;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5)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6)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7)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8)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3-2003;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1)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2003;12)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

11、程TB10426-2004;13)为完成本工程拟投入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进场架子队伍情况和投入的机械设备情况;14)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进场以来所掌握的现场条件和施工环境资料。二、编制范围我分部路基工程施工里程为DK110+370.48DK112+458.56,路基段全长2.642km。其中DK110+370.48DIIK110+554.66及DK110+000.00DK110+100.00,共0.284km;DK110+370.48DK112+458.56,共2.358km。有长链一处DK110+554.66=DK110+000,长链554.66米。区间及站场路基的地表

12、与地基处理、基床及以下路基填筑、过渡段填筑、路基排水工程、路基加固与防护工程等。三、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3.1主要概况及技术标准本段路基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北外环约420m处的北漳桥村南侧,所征用地所属侯刘马、北漳桥、杨刘庄等三个村庄,东西方位在中华大街与育华大街间,距市中心约5km,车站地势极为平坦。衡水北站为新建地市级办理客运作业的中间站,中心里程DK111+460,自D2K110+000.00至D2K112+458.56,全长2358.56m。站房设于线路南侧靠近城市一侧,车站设到发线6条(含正线),到发线有效长度不小于650m,考虑普速客车停靠要求,设550m12m1.25m岛式中间站台

13、2座,新设旅客地道2座,净宽12m,净高4.5m。路堤基床以下路堤采用掺4%水泥的水泥改良土填筑,基床底层采用掺5%水泥的水泥改良土,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不掺加水泥),站场内非正线路基填筑采用C组土,路堤最大填筑高度7.7m。路涵路桥过渡段本体采用掺3%水泥的级配碎石填筑,过渡段范围内的基床表层采用掺5%水泥的级配碎石填筑。为保证路基地面排水顺畅,路基两侧设置了排水沟等地面排水系统。本段路基地基处理类型为CFG桩处理形式。路基边坡加固与防护形式有拱型骨架、土工格栅、喷播植草、种紫穗槐、站场地段种胡枝子、爬地柏等。石济正线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如下:铁路等级: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250km/h

14、;最小曲线半径:4000米。最大坡度:20;到发线有效长度:650米;线间距:4.6m;轨道类型:有砟;3.2主要工程量表3-1-1路基工点表序号起点里程终点里程长度(m)路基长度(包括站场工程量)2.642公里,占线路总长的21.4%。 1DIIK110+370.48DIIK110+554.66184.182DIIK110+000.00DIIK110+100.00100.003DIIK110+100.00DIIK112+458.562358.56合计2642.74五分部内共有路基全长2.642km,路基长度占线路长度的21.4%,最大的路基填筑高度7.7m ,区间路基填土方4.53万m,挖方

15、748.7m。站场填土方97万m,挖方5.52万m 。表3-1-2主要工程量表序号名称单位工程数量1路基工程路基土石方土方挖土方立方米748.742填改良土立方米41204.073级配碎石基床表层立方米2887.274过渡段立方米47115软基处理地基处理垫层填碎石立方米49406CFG桩米206817钢筋砼基底板圬工方9168站场土石方土方挖土方立方米552409利用C组土填方立方米26468010填改良土立方米62651011级配碎石基床表层立方米3861912过渡段立方米4063513路基工程站场附属附属土石方及加固防护混凝土及砌体浆砌片石立方米5314混凝土立方米2098315钢筋混凝

16、土立方米2623.516绿色防护播草籽平方米1914417栽植灌木千株202.80318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平方米25674319地基处理垫层填碎石立方米5502920CFG桩米45734221钢筋砼基底板圬工方1025922取弃土场处理干砌石立方米181123场地平整、绿化、复垦平方米6265624路基声屏障平方米1917.525线路防护栅栏单侧公里5.126路基地段电缆槽公里6.643.3 自然特征3.3.1 地形地貌我分部内沿线地貌为冀鲁平原,属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施工地层主要成分为粉土、黏土。地形平坦,开阔,稍有起伏,河流很少。地面海拔高程约为1725m。3.3.2 地质条件本分部地层属

17、华北地层系,分布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厚度达数百米。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人工填筑土、冲洪积层(Q4alpl)、冲积层(Q4al)新黄土、黏性土、粉土、砂类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厚度约1035m,岩性以黏性土、粉土,砂类土为主;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厚度535m,岩性以黏性土、粉土、砂类土、碎石类土为主。沿线软土呈零星分布,锥尖阻力小于0.7MPa,采用CFG桩进行加固处理。松软地基在表层广泛分布,上部黏性土及粉土承载力普遍小于150kPa,厚度1025m。该层土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法进行加固处理。3.3.3 地震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划

18、分,结合沿线地质及工程情况,五分部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度)。3.3.4 河流水系冀鲁冲积平原区地下水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地下水为孔隙潜水,砂砾石层局部具承压性,主要含水层为砂类土。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在25m,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以蒸发排泄为主。分部内部分地段地下水具有硫酸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H2;具有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L2。3.3.5 气象条件五分部施工地段为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冷暖多变;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雨水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少雨雪。降雨量多集中在68 月份,约占全年的70,大风多集中在3、4 月份。按照对铁路

19、工程影响气候分区为温暖地区。历年年平均气温12.814.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4.9-26.0,历年年平均降雨量509672.8mm,历年最大风速19.328 m/s。四、施工总体方案4.1 施工组织机构及架子队伍的分布4.1.1 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图4.1.1-1 施工组织机构图五分部按照精干高效、便于管理的原则组建,配置分部经理1人,党工委书记1人,副经理3人,安全总监1人,总工程师1人,会计师1人,工程师5人,调度长1人。职能部门按“五科二室”设置,共7个职能部门,即工程管理科、安全质量科、物资设备科、计划合同科、财务科、试验室和综合办公室。其中工程管理科设置调度室、测量队。安全质

20、量科设置环保办公室。五分部下设两个架子队,架子队队长由分部副经理兼任,架子队总工由工程师兼任,架子队直接管理现场施工。本段路基由架子一队直接管辖。4.1.2 人员职责分工及岗位责任分部经理作为本分部的第一管理者,负责本合同工程从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直至竣工交付全过程的管理、协调和控制。分部总工程师负责本合同工程的全面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参与制订和落实各项措施及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人员配备及职责详见表4.1.2-1。表4.1.2-1 分部经理及各业务部门人员配备及职责序号名 称人数职 能1分部经理1全权负责本工程协调、管理2分部书记1日常工作、安全工作、文件发放与收集3分部副经理2配合分部经理管理、

21、协调工作4分部总工1技术管理、工程质量、施工现场管理、进度管理5工程管理科3工程技术指导及管理6安全质量科3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保护7试验室15试验工作管理、指导(不包括各施工队的试验员)8测量队12控制测量、主要构造物的施工监控测量、监督指导各施工队的测量。9计合科2计划、计量、合同、调度工作10财务科2财务管理、经济核算、费用控制工作11物资设备科4物资采购及管理,负责设备采购及管理12办公室2对外联络、后勤保障工作合 计484.1.3 任务划分及架子队伍分布路基工程计划安排6个队伍施工,其中:软基处理施工队2个,土方施工队2个,路基附属施工队2个。4.2 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

22、体设计4.2.1 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原则临时设施本着“综合利用、便于管理、注重环保、服务施工”的原则进行布置,施工便道修筑至弃土场、混凝土拌合站,施工便道满足重型车辆与工程机械通行要求,晴雨畅通;生产和生活设施、电力、通信、供水、便道等设施满足施工高峰期需求,一次建设成型;弃土场设在设计指定位置,按环保要求高标准做好相应防护;其余临时用地使用要精心规划,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确定经济合理的使用面积和使用期限,使用后按要求做好恢复和复垦;网络系统要体现高科技的优势,完全满足内外信息沟通传输和工程施工监控管理的需要。4.2.2施工便道本管段所经地区公路发达,沿线公路主要有国道106线、S282省道

23、、S040省道、S231省道、大广高速等,为工程材料的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且相互之间有多条县道及乡道相连接,公路交通较为便利。根据上述便道布置原则及总体平面规划,结合本站场实际,修建便道,临时引入便道参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中四级道路的标准,路面采用泥结碎石,宽4.5m,最大坡度6%,桥涵的汽车荷载等级采用“汽车-级”。本分部沿线路基和桥址区交通较为便利,施工便道就近由既有道路引入,沿路基和桥址修筑单侧贯通便道,并与生产、生活区相连。设置标准:路基段、现浇梁、车站设双车道,其它地段设单车道,每隔300米设长20米的会车道,会车段路面宽5米,泥结碎石路面,地基持

24、力层按不同地质条件进行相应处理。4.2.3填料集中拌合站本分部所处地区满足路基填料质量要求的土源极端缺乏,均须远运,或采用改良土的方式来满足要求。目前设计单位给定的取土场位于DIIK105+000右侧4公里处,弃土场位于DIIK110+400左侧400m处。本段的改良土和级配碎石的拌和均采用厂拌法。结合本段级配碎石的使用位置和合理运距综合考虑,路基共设置1座填料拌合站,总占地面积为6000m2,拌和站安装WCBG-300改良土拌和站1套。前期进行改良土拌合,后期进行级配碎石拌合。本段路基填料拌和站设置见表4.2.3-1。表4.2.3-1 填料拌合站设置表序号名称布置位置占地面积(m2)供应范围

25、11#填料拌和站DIIK105+0006000DIIK110+370.48DIIK112+458.56注:拌和场内配备1套场拌设备,进行集料拌和,计划每月生产能力为7.5 8.0万方。 拌和站占地约6000m2。WCBG-300改良土拌和站是根据客运专线的施工需求及改良土的施工特点,在全部汲取稳定土厂拌设备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处改进和完善,并增设了“土壤破拱破碎”功能,使其能更好地满足“水泥改良土、级配碎石、普通稳定土”等材料的生产,级配种类3-7种、产量300t/h,全部为电子称重式计量,具有手动、自动选择,整套设备只需配备一名操作工。广泛用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特别适合工程量大且集

26、中固定不经常搬迁场地的工程施工。4.2.4生产、生活、办公用房本段工程规模大,管区长,为便于对全线的管理控制及对外沟通,负责管理本段的一架子队设在工地驻地。生产、生活和办公房屋采用租赁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租赁方式时主要坚持方便施工的原则,租赁离工程较近的当地办公或住宅房屋作为生活或办公用房;新建房屋主要采用便于安拆、利于环保的彩钢瓦活动板房,生产用房采用砖瓦房。生活区统一规划、集中布置,营区周围采用铁丝网或波纹板设围栏,并涂以明显色彩。生活区垃圾集中堆放,定期用垃圾车运往指定地点处理;生活污水排入污水收集容器并拉到指定地点排放。4.2.5钢筋加工厂本段路基中排水沟、挡土墙等工程所需的钢筋,

27、不单独设钢筋加工厂,与分部钢筋加工厂共用。4.2.6临时通讯本段工程所属区域内既有的通讯设施比较方便,可就近入网。施工中采用宽带网络系统、移动电话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内外联络。4.2.7环保卫生设施在生产、生活区设废水或污水处理池,施工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及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严禁将含有污染物质或可见悬浮物质的水随意排放。4.2.8消防设施按照消防要求,在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库、机械场及其他各主要作业区域内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防火砂等消防器材。4.3施工用电施工用电:路基工程段落长度比较长,主要安装2台变压器,并配备移动式发电机供电。路基起点及终点处施工时将采用桥梁施工的变压器。现场确

28、定变压器位置并埋设防护栅栏,架设完成后安排专人负责其安全。生活用电:由各变压站单独架线接入,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活供电系统。本段路基用电设置见表4.3-1中接入使用。表4.3-1 变压器设置情况表序号位 置数量(台)型号所处村镇场内线长度(KM)备注1DIIK110+0001630KVA开发区大麻森乡候刘马村2.75衡水北站及京九特大桥2DIIK112+0001500KVA开发区大麻森乡候刘马村2.7衡水北站、3#钢筋场合计211304.4施工用水施工用水:路基沿线虽然缺少河流且基本受到污染,不能提供施工用水,但是地下水丰富,所以施工用水主要利用季节性蓄水或采用打深井取水。不属于地下水超采区的施工

29、点,结合打井以满足施工用水需要。对于受污染严重不能用于施工及地下水超采区,建立储水站,从附近可以利用的水源点。路基及防护工程施工用水主要采用水车运水,如果现场附近有水源的工点可就近用水泵取水。如果现场附近无水源,则用供水车从附近储水站运至路基及防护工程施工现场。4.5 施工测试4.5.1 总体安排第五分部设1个工地试验室和1个测量队,为满足现场施工需要,架子队设工地试验组和测量组,足额配备各种试验测量仪器和设备,由分部统一安排工作,确保施工的有序进行。4.5.2 路基试验测量由于工后沉降的特殊要求,路基已成为结构物,地质情况的核查、路基填料的控制、路基压实标准的控制以及路基填筑施工质量的控制是

30、减小路基工后沉降的主要措施。4.5.2.1核查地质情况路堤施工时,在进行地基处理和路基填筑前,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进行现场复核,现场外观检查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进行地基条件评价。4.5.2.2保证填料标准将路基填料作为结构材料使用,对路基所用填料土源、水泥等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改良土配制按标准施工。4.5.2.3压实标准工艺试验 选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为路基填筑的压实机械,过渡段压实配合小型振动压路机和冲击夯,在进行大面积填筑前,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或部位,对不同性质填料分别进行填筑工艺试验,经检验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后,确定填料含水量、摊铺厚度、碾压机械、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参数,再进行大面积路基填

31、筑。 路基填筑施工严格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施工,严格过程监控和质量检验、记录。 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以保证边坡压实质量。4.5.2.4路基填筑施工的控制检测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施工前,先进行工艺试验,取得工艺参数后,再全面铺开;强化CFG桩过程监控,保证桩基质量。 路基填筑施工:严格填料筛选和检验,保证材质、级配等满足要求;推行样板工程引路、工艺试验先行做法,在取得有关工艺参数后,再大面积施工铺设;填筑采用网格分配摊铺方法,保证填料铺摊均匀、厚度一致;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方法,科学评价压实指标。沉降观测:在地基、填筑施工中,严格按设计要求埋设沉降观测仪器和元器件,建立科学规范的观测系

32、统,做好原始记录,保证观测结果真实、可靠、有效。4.5.2.5路基沉降观测路基沉降观测主要有以下内容:地表变化、路堤基底沉降观测、路基面沉降观测、深厚层地基分层沉降观测、松软土路堤填筑变形监测。沉降观测采用二级水准测量。具体观测方法如下: 人工巡回观察地表变化:由有经验的施工人员沿着线路巡回观察路堤外貌的微小变形、微小裂缝及其发展情况;路堤坡脚附近地面的微小隆起和出水现象等。若有以上现象,则考虑缓填或停填。 地面沉降及边桩位移观测:采用沉降观测板配合观测桩的方法进行地面沉降及位移观测。 观测的频率: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填筑或堆载一般1次/天沉降量突变23次/天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1次/3天堆载预压

33、或路基施工完毕第13个月1次/周第46个月1次/2周6个月以后1次/月轨道铺设后第1个月1次/2周第2、3个月1次/月3个月以后1次/3月观测后及时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进行沉降及位移结果分析。4.5.2.6沉降板、位移监测桩、边桩的布置DIIK110+370.48-DIIK110+554.66段路基在DIIK110+376、+391、+400、+450、+500、+549处共6个断面设置B1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并进行沉降观测,DIIK110+540.50处1个断面设置C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并进行沉降观测。DIIK110+000.00-DIIK110+100.00段路基在DIIK11

34、0+050、+100处2个断面设置B1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并进行沉降观测。DIIK110+100.00-DIIK112+458.56段路基共43个断面设置B1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并进行沉降观测,共13个断面设置B2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并进行沉降观测,共3个断面设置C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并进行沉降观测,具体布置里程见下表。 沉降板埋设按设计要求埋设的沉降板,在路基填筑第一层后即开始埋设。沉降板由沉降板钢筋砼底座、金属测杆(20mm镀锌铁管)和保护测杆的50mmPVC管组成。底板尺寸50cmX50cm,厚3cm。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与套管相应加高,每节长度不超过1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高于套管上口。路基第一

35、层填料碾压密实后,测量放出沉降板的准确位置,人工挖除板位土层至原地面。沉降板基础底部先铺设中粗砂,人工整平,并用冲击夯夯击密实,然后安设沉降板,沉降板上分层回填路基填料并夯击密实。 沉降观测桩埋设观测桩采用直径20mm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在观测位置通过测量观测埋设在设计位置,埋置深度0.3m,桩周围0.15m用C15混凝土浇筑固定。完成埋设后采用水平仪按二级测量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位移边桩埋设在两侧路堤坡脚外2m和12m的位置各埋设一个位移边桩,边桩采用C15钢筋砼预制,断面尺寸15cmX15cm正方形,长度不小于1.5m,并在桩

36、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边桩埋设在地表以下不小于1.4m,桩顶露出地面不应大于10cm。埋置方法采用洛阳铲或人工开挖埋置。桩周以C15砼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定。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和距离基桩的读数作为初始读数。 剖面沉降管埋设路基基底剖面沉降管在地基处理加固施工完成后,填土至0.6m高度碾压平整密实后,开槽埋设,开槽宽度20-30cm.开槽深度至地基加固表层顶面,槽底回填0.2m的中粗砂,在槽内敷设沉降管(在沉降管内穿用于拉动测头的镀锌钢丝绳)其上夯填中粗砂至与碾压面平齐。沉降管埋设位置挡土墙处应预留孔洞,沉降管敷设完成后,两侧应砌筑观测坑,并加设盖板,以方便观测和长期保护,并做好坑

37、内及其周围的排水。并与一侧管口处设置观测桩,观测桩采用C15素砼浇筑,断面尺寸0.5mX0.5mX1.0m。待上部一层填筑完成后,连续观测数日,取稳定读数做为初始读数。4.5.2.7检测设施的保护 组织保护施工前进行专题培训,对象是参加施工的管理、技术、安质、专业人员、施工人员等,培训内容是关于沉降板、监测桩和边桩的工作原理,配备专人负责保护沉降板、监测桩和边桩。 技术保护 沉降板钢管周围套PVC管,保证沉降板自由沉降。 对埋有沉降观测装置周边不能碾压的部位,采用冲击夯进行夯实4.6 内业资料4.6.1 内业资料的编制依据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路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移交办法、铁路建设

38、工程施工规范、铁路建设工程验收评定标准、石济客专设计图纸、合同规定的施工范围。4.6.2 竣工文件管理竣工文件指在建设项目各阶段形成的如实反映工程质量及实体状况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图纸、音像资料等。竣工文件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到竣工文件的编制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必须坚持科学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按施工段划分,按照谁施工、谁收集整理、谁组卷归档的原则进行,最后由专人负责竣工文件的汇总工作,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各施工段技术负责人按不同专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做好内业资料的形成积累工作,并及时组卷、归档,切实做到内业与外业的同步。专业资料员在施工中负责督促、检查各区段的内业资料完成情况,重点

39、检查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4.6.3 竣工文件的组成内容竣工文件由综合部分和专业部分两大类组成。专业部分有线路、路基、给水排水、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铁路用地等十个专业组成。凡各专业未包括或不能包括进去的,可收集纳入综合部分。4.6.4 竣工文件的质量要求齐全完整。应归档的施工资料、图纸全部收齐,各项签字盖章手续齐全,具备法律效力。内容准确。竣工文件的内容要真实记录和准确反映施工过程和工程竣工时的实际情况,各项记录和数据详实可靠,竣工图纸按变更设计进行了修改,做到图实相符。施工里程更换为竣工后的统一里程,同时采用在图标上标注的形式体现原设计里程。系统配套。建设项目内各

40、专业内容,单位工程内施工资料、图纸的各项内容应配套完整。整洁美观。文件材料装订整齐、美观,字迹清晰,字体工整、文面整洁,杜绝用圆珠笔、铅笔、双面蓝色复写纸书写。图纸图幅标准,线条清晰、字体工整、反差良好、折叠规范统一。4.6.5 竣工文件移交本项目在办理验收交接前,竣工文件由安全质量科负责收集、整理并达到档案验收标准,经初验工作组审查通过后交业主审核。4.7 施工程序优先安排桥涵基础及各种临时设施的施工,本着分区段及时为后序工作创造作业面、线下服从线上、各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安排与施工进度计划相协调的原则施工。施工顺序为:征地拆迁场地清理测量放样现场核对开工报告工程实施施工自检报检签证试验检测质量

41、评定工程验收土地复耕工程保修。4.7.1 征地拆迁根据总工期安排和工序衔接要求,分重点拟定征地拆迁计划并及时实施落实。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做好地界测量、地界区域调查、记录等工作。4.7.2 场地清理在铁路征地界内的构筑物拆迁后,及时对界内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苗木、树根及其它废弃物、不可利用物进行清理,并按照指定地点进行弃运。在城市附近的建筑垃圾等的弃运必须事先与当地城市管理部门及环保部门进行联系、协商,达成协议并办理了相关手续后进行弃除。4.7.3 测量放线及现场核对施工范围的建筑物等拆迁并清理后,立即按照设计对线路中线、边线及交叉构筑物、挡护工程位置等进行测量放样。将设计与现场进行核对,如果发现

42、设计与实地不协调、不一致、不对应时,及时、全面、系统地汇总并与设计、监理进行沟通解决。4.7.4 工程开工、实施、签证、检测在工程测量放线并经现场核对无误后,方可进入实施阶段。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把材料关、工序关、检查关。不合格或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得进入现场。上道工序不合格或未经检查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在每道工序检查合格后及时进行签证。混凝土工程施工结束并达到龄期要求后,对其外观、尺寸、强度等进行检测,如不合格及时进行处理。4.7.5 质量评定及工程验收在每个单位工程结束后及时对各种检验批、记录表进行整理,按照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标段工程进行评定。工程的验收要根据工程的完成情况分单位

43、、分段落进行。4.7.6 土地复耕、工程保修每个施工段的工程结束后及时对需恢复的临时用地进行复耕,对取弃土场进行植物防护,完成此项工作且主体工程交验后进入工程保修。五、 路基工程施工方法5.1 路基总体施工方案在路基大面积施工前,由试验段提供有关压实度所需的机械压实遍数的数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并以此作为以后路基施工的依据。站场正线以外靠近左右边界的部分应先组织施工,为施工场地及队伍驻地提供方便。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地基处理和加固优先安排施工,涵洞、框架桥施工顺序结合土石方施工,采用多点平行作业,以不妨碍站场填筑施工为原则。路基排水沟与相应段路基一同考虑施工,其中水沟先做

44、,尽早排除站场的地表水,方便施工。本管段路基多为不良地质地段,为确保线路的平顺性、稳定性,不良地质段地基的处理与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是施工重点。施工准备完成后,优先安排路桥过渡段地基加固工程地段路基施工。路堤工程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清表和地基处理路堤挡土墙施工路基横向构筑物施工基床以下路堤和基床底层填筑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路基相关工程按设计位置与相应路基同步协调施工。施工前先对全线地质情况进行复勘及补钻,验证设计采用的地质资料,确保不因地质勘察原因造成路基沉降控制问题。路基填筑采用级配碎石及改良土采用厂拌法施工,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工艺进行。填筑路堤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设置沉降观测设施,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沉降观测。及时整理、分析观测资料,发现异常沉降及时反馈并采取措施,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过渡段级配碎石:过渡段采用3%水泥级配碎石填筑,表层采用5%水泥级配碎石填筑,级配碎石采用厂拌法拌合,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推土机分层摊铺,重型压路机配合小型冲击夯压实。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采用厂拌法拌合,自卸汽车运输,摊铺机分层摊铺,重型压路机碾压施工。路基防护:一般路堤防护随路堤填筑,成型一段,防护一段,松软土路堤的边坡防护待路基沉降稳定后进行。路基现浇砼由1#混凝土拌和站集中供应,砼罐车运输。电缆槽、声屏障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等路基相关工程与基床表层同步施工,并确保路基的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