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54540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宁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西宁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西宁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西宁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西宁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宁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宁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环评证 甲字 第3611号西宁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建设单位:西宁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评价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西 安目 录1 总 论21.1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21.2编制目的21.3 评价技术路线32 规划方案概述52.1西宁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概况52.2西宁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概况102.3 与相关政策、规划的符合性或协调性分析133 环境现状173.1 自然环境173.2 环境质量现状204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234.1振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34.2地下水环境影响244.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254.4环境空气影响评价254.

2、5声环境影响评价264.6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274.7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75 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285.1 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285.2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控制建议285.3 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295.4 对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建议326 执行总结341 总 论1.1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规划名称:西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4年4月)、西宁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1)(2015年11月)。西宁市是青海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商贸中心。西宁市区地处于河湟谷地中,受“四山夹三河”的特殊地貌限制,使西宁市

3、发展随地形展开,沿东南西北的川道延伸,整体呈现出“十字”型城市形态。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西宁交通形势日趋严峻,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协调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之间的矛盾,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交通为主体的一体化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已成为西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2014年3月,由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主编完成了西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出了由3条线路组成的市区轨道线网方案,2014年3月31日西宁市人民政府以对西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了批复(见附件),同意西宁市3条线路的线网规划方案。在此基础上,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依据委托随之开展了西宁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的

4、研究工作,并于2015年8月完成了西宁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编制。根据西宁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5-2020年),近期将实施建设1号线工程及3号线一期工程(清水路三角花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要求,西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对西宁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调查并收集了大量资料,广泛征询了专家、政府管理部门以及西宁市民的意见,于2015年11月编制完成西宁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上报环境保护部。1.2编制目的(1)分

5、析本规划与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容性,与西宁市土地利用、综合交通、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的协调性。(2)分析本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实施的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以及规划实施的环境制约因素,对建设规划的总体布局、实施方案进行环境优化,确保轨道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3)识别本规划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提出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和相应的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建设规划的合理性,为今后规划实施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为规划部门提供依据。(4)明确轨道交通建设的主要环境问题,为规划实施阶段的项目环评提供技术参考。1.3 评价技术路线 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

6、价程序2 规划方案概述2.1西宁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概况2.1.1规划范围西宁市区域概念分以下三个层次:1) 西宁都市区范围:以西宁1小时交通圈为基础,包括西宁市域以及海东地区的互助、平安两县,土地总面积约11604 km2。2)西宁市域范围:西宁市行政管辖区,包括城东、城中、城北、城西四区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中、湟源三县,总面积7649 km2。3)主城区范围:包括西宁市市区和城南新区,总面积约380 km2,范围与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主城区保持一致。线网规划研究范围:以西宁市主城区规划面积380km2为基本研究范围;以西宁都市区11604km2范围为远景研究范围。2.1.2规划年限线网规划

7、分为近期规划和远景规划。近期线网规划年限为2020年,与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远期年限一致。远景规划无具体年限,依据城市远期发展规划,以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和按资源环境合理容量推算的人口规模作为线网远景规模的控制条件,客流预测远景年限定为2050年。2.1.3规划内容本次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分推荐线网及远景线网两个层次,其中推荐线网由1号线、2号线及3号线三条线路组成,全长91.6km,其中地下线38.0km,高架线53.6km,共设车站58座,其中29座高架站,换乘站5座。车辆段3座,停车场2座、主变电站4座。1、线路西宁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推荐线网由3条线路组成,线网总长91.6km,线网密度0.62k

8、m/km2,中心区线网密度1.54 km/km2,各条线路情况如下:(1)1号线1号线西起西城大街,终止于东川金开路,沿五四西路五四大街西大街东大街东关大街共和路互助路湟中路果洛路昆仑大道布设,线路全长29.4km,设站22座。(2)2号线2号线起于北川花园台村,终止于博文路,沿高教路宁大路小桥大街新宁路昆仑大道果洛路布设,全长21.2km,共设16座车站。(3)3号线3号线由二十一号路起始,终止于塔尔寺,沿柴达木路长江路六一路海南路新城大道西久公路二十二街布设,全长41.0km,共设25座车站。换乘站换乘关系表序号车站名称换乘线路车站类型1新宁广场1、2号线地下站2博文路1、2号线地下站3中

9、心广场1、3号线地下站4门源路2、3号线地下站5长江路2、3号线地下站2、场(段)基地根据西宁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推荐线网共设停车场2处,车辆段与综合基地3处,见图2.3-2及表2.3-6。线网车辆基地分布一览表 表2.3-6序号线路编号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停车场名称服务线路及功能11号线吴仲村车辆段与综合基地1、2、3号线的厂修和架修作业;承担1号线的定临修、月检、周检及列检作业、固定设备的维修作业,以及材料供应;全线网的职工培训杨沟湾停车场1号线部分停车列检22号线上孙家寨车辆基地2号线部分定修、停车列检33号线祁家庄车辆段3号线部分定修、停车列检严小村停车场3号线部分停车列检3、控制中心控

10、制中心是对轨道交通全线所有运行车辆、车站和区间进行总监视、控制、协调、指挥、调度和管理的中心,应满足运营的各种功能要求。4、主变电站西宁市轨道交通采用集中供电方式,设置轨道交通主变电所,从城市电网引入电源为轨道交通提供电力。西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主变电站的选址原则如下:(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要求;(2)按照线网规划和建设时序以资源共享原则配置;(3)既要考虑正常情况下的供电能力,还要考虑应急情况下的救援能力;(4)设于线网负荷中心;(5)便于进、出线并减少线路费用;(6)交通运输方便;(7)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8)避开易燃、易爆区和大气严重污秽区;(9)具有良好地质条件,满足防

11、洪、抗震要求。5、线网规划敷设方式(1)敷设方式原则通常在城市中心区宜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周边地区有条件时尽量采用地上敷设方式。敷设方式规划一般遵照以下原则:1)与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相协调,实现其规划理念。2)充分考虑轨道交通沿线城市环境与城市景观保护的要求,保障轨道交通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3)结合城市现状以及工程地质、环境保护条件,可选为地下线和地上线。地上线包括地面线和高架线,其中地面线包括路堤和路堑形式,高架线为桥梁形式;地下线为隧道形式。由地下线至地上线的转换地段称为过渡段,过渡段的位置应合理利用地形,尽量缩短长度。4)线路敷设的位置应尽量选择在道路红线以内,

12、以避免或减少对道路两侧建筑物的干扰。线路偏离红线而进入建筑区的地段,应予以统一规划或作特殊处理。5)在城市中心区建筑密度大的地区,线路敷设方式应选用地下线。为降低工程造价,在其它地区应尽量选用地上线。6)地上线应选择在道路红线较宽的街道敷设,高架线(包括过渡段)要求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不小于 50m。7)线路的敷设方式还要从整个线网统一考虑, 尤其在线网上的交织 (交叉)地段,要处理好两线间的换乘或相互联络问题。(2)线网规划敷设方式根据线路敷设方式的规划原则,结合轨道交通沿线城市建筑、道路布局以及地形地质条件,建议各线敷设方式如下:1 号线线路全长 29.4km,地下线长约 17.1km,高架线

13、长约12.3km,高架线占 41.8%。2号线线路全长21.2km,地下线长约11.7km,地上线长约9.5km,占44.8%。 3 号线线路全长 41.0km,地下线长约 9.2km,地上线长约31.8km,占 77.6%。综上所述,西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全长91.6km,其中地下线38.0km,地上线53.6km,高架线长度占全网长度的58.5%。2.2西宁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概况2.2.1规划范围西宁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1)是在西宁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础上编制的。线网规划共包含3条线路,本次建设规划建设其中1号线全线(西城大街金开路)及3号线一期工程(三角花园清水路)

14、。2.2.2规划年限建设规划的规划年限为2016-2021年。2.2.3 建设规划概况本规划包括1号线及3号线一期工程共2条线路,线路总长为47.7km,其中地下线23.9km,高架线及地面线23.8km,共设车站35座,其中15座高架站,地下站20座。车辆段2座,停车场1座、主变电站3座。工程投资估算280.61亿元。2.2.4 规划主要内容1、线路(1)1号线1号线西起西城大街,终止于东川金开路,沿五四西路五四大街西大街东大街东关大街共和路互助路湟中路果洛路昆仑大道布设,线路全长29.5km,其中通海路明杏路为地下线,长度18.4km,西城大街通海路(不含)、明杏路(不含)金开路为高架线,

15、长度11.1km,敞口段分别设置于光华路通海路、明杏路金源路区间;全线设站23座,其中地下站16座,高架站7座,换乘站3座。平均站间距1.32km。(1)3号线一期工程3号线一期工程由三角花园起始,终止于清水路,沿长江路六一路海南路新城大道西久公路布设,全长18.2km,其中三角花园砖场路为地下线,长度5.5km,砖场路(不含)清水路为高架线,长度12.7km;设站13座,其中地下站5座,高架站8座,换乘站2座。平均站间距1.4km。2、车站建设规划车站及换乘枢纽站布置见下表。1号线车站汇总表 序号车站名称中心里程站间距结构型式备注1起点AK0+000.000291.6852西城大街站AK0+

16、291.685侧式高架1399.0253十五号路站AK1+690.710侧式高架1688.5114陶北村站AK3+379.221侧式高架3023.025湟水路站AK6+402.240侧式高架1214.5336体育中心站AK7+616.773侧式高架1799.3497通海路站AK9+416.123地下2层岛式886.1438文汇路站AK10+302.266地下2层岛式1671.2149海湖路站AK11+973.480地下2层岛式1496.30510新宁广场站AK13+469.785地下2层岛式换乘2号线1044.68111同仁路站AK14+514.466地下2层岛式1198.00112中心广场站

17、AK15+712.467地下2层岛式换乘3号线710.75813大十字站AK16+423.225地下2层岛式946.69814花园街站AK17+369.923地下2层岛式1177.15115七一路站AK18+547.074地下2层岛式1001.41716火车站站AK19+548.491地下2层岛式1087.44917褚家营站AK20+635.940地下2层岛式1394.46418八一路站AK22+030.404地下2层岛式1048.14219博文路站AK23+078.546地下2层岛式换乘2号线1124.75620民和路站AK24+203.302地下2层岛式789.74921金桥路站AK24+

18、993.051地下2层岛式1562.50822明杏路站AK26+555.559地下2层岛式1364.02823金源路站AK27+919.587岛式高架1433.39124金开路站AK29+352.978岛式高架147.02225终点AK29+500.0003号线一期工程车站汇总表序号车站名称中心里程站间距(m)车站形式备注1起点AK0+000.000 464.0002三角花园站AK0+464.000地下2层(岛式)725.7723中心广场站AK1+189.772地下3层(岛式)换乘1号线810.0004长江路站AK1+999.772地下2层(岛式)换乘2号线1033.8265六一路站AK3+0

19、33.597地下2层(岛式)776.8116砖场路站AK3+810.408地下2层(岛式)1500.0007湟源路站AK5+310.408高架(侧式)1675.0008兴旺路站AK6+985.408高架(侧式)1088.6379循化路站AK8+074.045高架(侧式)3393.32710华盛路站AK11+467.372高架(侧式)1263.70011瑞源路站AK12+731.071高架(侧式)1262.66512园丁路站AK13+993.736高架(侧式)1641.79513总寨四路站AK15+635.531高架(侧式)1857.19414清水路站AK17+492.678高架(岛式)707.

20、57415终点AK18+200.0002.3 与相关政策、规划的符合性或协调性分析西宁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与相关政策、规划的符合性或协调性分析汇总见下表。与相关政策、规划的符合性或协调性分析表规划类型规划名称规划相关内容协调性分析分析结论国家相关政策国家发展轨道交通政策人 口:轻轨15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轻轨6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轻轨60亿元西宁市城区人口规模170.4万人;GDP为1077.1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88亿元,完全符合国家发展轨道交通的基本要求协调国家能源政策将“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放在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首位,并提出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燃气汽车、醇类燃油汽车、

21、燃料电池汽车、太阳能等清洁汽车替代传统的燃油汽车。轨道交通采取电力牵引,且单位能耗远低于常规公交汽车,西宁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及建设部相关政策的要求。协调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优先发展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和出租汽车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方便、舒适、快捷和经济的出行方式。协调西宁市相关规划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西宁中心城区建成“两个中心、十个片区”,以“完善市域城镇体系结构,促使“核心-外围”体系的有效生长;建设特色文化和旅游经济职能,促使城市高级职能的强化和主体地位的实现。”为城镇体系发展建设重点。本规划涉及的1号线西起西川新城中

22、心,东至东川工业园;2号线南起十字街商业中心,北至青海教育园区;3号线西起西川新城中心,向东经十字街商业中心,再向南至城南片区。线网规划3条线的线路走向完全符合城市形态特点及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方向。本规划在充分发挥其大运量和快捷等自身特点,解决西宁城市,尤其是主城区的客运交通压力时,兼顾到沿线的土地开发利用,符合西宁市总体结构布局。协调西宁市土地利用规划西宁市土地利用战略必须通过具体战略措施确保各个地区的发展公平,统筹城乡发展,通过产业政策进行空间支持和区域划分,有效引导土地功能从城市中心区的求全集中转向区县土地功能分工、区域土地功能协调,建立大市区不同区域合理的土地功能结构,解决西宁

23、市落后地区的发展问题。从占地类型上分析,本次轨道交通建设规划3号线总寨车辆段占用村庄建设用地、三座主变电站占用城市绿地等,控制中心占用土地类型为居住用地,与城市总规中土地利用规划不符,需要协调用地规划。根据西宁市近期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及用地控制规划,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停车场、车辆段、主变电站及控制中心等大宗用地已经规划为轨道交通建设用地,目标该规划已上报西宁市规划局,正在等待批复。从场站占地类型分析,待上述用地性质根据土地利用控制性规划调整后,本次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西宁市土地利用规划可协调。调整后可协调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以轨道交通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建设,优化城市交通结构,促进运

24、输方式的多样化和各类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本规划的线路走向基本与城市交通中的主客流方向一致,线路基本沿城市干道布设,轨道交通1号线经过城西客运站、西宁火车站、西宁客运中心站、八一路客运站及城东公交换乘枢纽;轨道交通2号线经过城北客运站;轨道交通3号线经过城南客运站。本规划与城市对外公交客运系统衔接紧密,重点突出,换乘方便。本规划的实施,形成覆盖西宁市主城区与各片区的交通网络,提升居民出行的可达性和便捷性,更好地实现网络整体效益。轨道交通建设规划1号线及3号线一期工程已纳入本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因此本次轨道交通规划的实施将促进西宁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迅速发展。协调环境保护规划大气污染物PM10浓

25、度较2012年下降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至2020年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级标准的天数达到255天以上。轨道交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以电力资源为动力的地铁作为城市骨干交通,具有污染小、快捷、安全、舒适、方便等特点,是改善城市环境尤其是大气环境、控制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城市的基础。协调3 环境现状3.1 自然环境3.1.1 地理位置西宁市地处青海省东部,日月山东麓湟水谷地,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处,西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毗邻,东与平安县

26、接壤,北与门源回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相接,西与海晏县交界。市区处于河湟谷地南北两山对峙之间,呈“四山夹三河”地貌,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由西、南、北三面汇合于市区,向东流过全市。西宁市是青海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商贸中心。3.1.2 地形、地貌西宁市平均海拔2261米,地势自北向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东西狭长,呈现“四山夹三河”的形势分布, 即冷龙岭大通河达坂山湟水拉鸡(脊)山黄河谷地黄河南诸山脉。河湟区多有宽谷中土壤肥沃的盆地。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由西、南、北汇合于市区,向东流经全市。3.1.3 气候西宁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属

27、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其特点是气压低,冬无严寒,夏不炎热,日照长,雨水少,蒸发量大,年平均降水量345 毫米,年最大蒸发量2095.8 毫米。太阳辐射强,日温差大,无霜期短,冰冻期长。夏季日最高气温为31 ,冬季日最低气温为-18.7,5 月到9 月日平均气温在1117之间,七月间日平均气温17.2,是天然避暑胜地。3.1.4 生态环境概况西宁市属于低山丘陵区植被类型,以针茅和蒿类为主,植被覆盖度很低,种类稀少,群落组成简单,层次分化不明显或不成层,垂直带谱简单,具有显著的次生性质。目前,自然植物共有100 余种,分属27 科60 余属。典型植物群落有短花针茅蒿类,短花针茅赖草以及细裂叶莲蒿赖

28、草、针茅等。在现有自然植物中,有灌木和半灌木13 种。自然植被的主要特点是系列不完整,次生性强,随气候的年际变化大,易于改造。河谷盆地为农作区,以麦、豆、薯类植物为主,兼有油料、胡麻类作物。森林资源: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为37.62 万hm2,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山和中高山区,而低山、川水地区则分布极少。境内平均森林覆盖率为28.6%,但地域分布极不平衡。森林树种以杨、柳、榆、松、桦、云杉等为主,其它野生植物资源约160 余种。全市草原面积25.16万hm2,占到总土地面积的32.8%,草场类型以山地草原、山地草甸、高寒草甸、灌丛草甸和疏林类为主,成为全市重要的自然资源。3.1.5 地质构造本区位于祁

29、连地槽褶皱系和松潘甘孜构造地槽褶皱系两个亚一级构造单元间的结合地带。包括祁连山“中间隆起带”、拉脊山加里东向斜褶皱带、日月山化隆晚元隆起带等二级单元的一部分。各期构造运动对本区均有影响,特别是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表现为河谷阶地上升显著,现代河流侵蚀、下切明显,湟水河及北川河两岸阶地发育。由于第四系覆盖,裸露基岩多呈水平状,构造形迹不明显。3.1.6 水文地质西宁市城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1)第四系孔隙潜水赋存于各河流的河床、漫滩及阶地内的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中,含水层为卵、砾石土及砂层,水量较丰富,水位视其所处位置不同及季节变化而异,一阶地地下水位埋深26m;二阶地地下水

30、位埋深1015m;三级阶地地下水位埋深大于20m,潜水含水层的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侧向径流、地表水和灌溉水的入渗补给,向河流排泄。地下水位动态随季节性变化较大,年变化幅度12m。(2)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西宁北侧低中山区的泥岩夹石膏岩的节理、裂隙中,受当地气候条件控制,水量较小。沿线地下水水质较差,其主要指标为:pH=7.118.31,SO42-=576.417491.6mg/L,Cl-=92.56160.5mg/L,DS=1642.035646.0mg/L。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判定,地下水水质对砼结构具硫酸盐强腐蚀性,具总矿化度中等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长期浸水

31、时具弱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具强腐蚀性;对钢结构具中等腐蚀性。(1)不良地质作用沿线及场区分布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泥石流、人为坑洞及地震液化等。 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山谷沟口一带的冲沟中,多为小型和中型泥石流,并经过不同程度的工程治理。人为坑洞:根据调查访问和收集的防空洞规划资料反映,西宁城市有防空洞及地下商业城,对工程有一定的影响。地震液化:沿线及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属高烈度地震区,湟水河河谷阶地中的饱和粉、细砂和砂质黄土,局部为地震液化层。有关工程应考虑地震液化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2)特殊岩土沿线分布的特殊岩土主要为:

32、湿陷性黄土、膨胀岩、盐渍土、软土、岩盐、石膏岩等。湿陷性黄土广泛分布于湟水河河谷阶地及及黄土塬、梁上,成因类型为冲积及风积的黄土状土,厚度229m不等。一级阶地为级非自重湿陷性,湿陷性土层厚1.510m;二、三级阶地为-级自重湿陷性,湿陷性土层厚520m。膨胀岩主要为出露于低中山区或下伏于河谷阶地及黄土塬、梁第四系之下的上第三系泥岩,岩质较软,节理裂隙发育,坡面岩体易崩解,为膨胀岩。饱和软土主要分布于河谷二级阶地下部,地层为淤泥质粉土,饱和,厚约25m。岩盐主要夹于上第三系中新统泥岩中,成分主要为氯化钠和黏土矿物,氯化钠结晶呈粒状,约占4050,岩盐遇水易溶化,工程性质差,隧道工程应采取相应的

33、措施。石膏岩主要分布于上第三系中新统泥岩中,常以薄层或夹层出现,一般厚0.12m,部分地段厚度大于5m,石膏岩主要危害是它的遇水溶蚀性和软化性,相关工程应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3.2 环境质量现状3.2.1 地表水西宁市水环境属中度污染,湟水、南川河、北川河等市区主要河流水质均未能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枯水期是石油类,平水期和丰水期是悬浮物和有机类。(1)湟水流域全市主要河流水质保持好转态势。湟水是流经东部城市群的一条主要河流,在西宁段汇集了北川河、南川河及沙塘川河三条支流。根据2014年西宁市环境质量报告书,西宁市湟水河、北川河、南川河断面水环境质量现状均达到相应功能

34、区划标准的要求。(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2013年,西宁市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各水厂取水点水质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中的类标准,与上年相比水质均无明显变化;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限值要求。2013年西宁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与2012 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3.2.2 地下水(1)西宁市区河谷段水位动态西宁地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类型属于水文型,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及河流入渗补给的影响,含水层薄,厚度小于10m,不少地段不及5m,高水位一般出现在89月份(丰水期)和35月份(冰雪融化

35、期),低水位出现在12月份至翌年2月份,水位年变幅各地段不尽相同,总体规律越是远离河流,变幅越小,近河流地带变幅较大。(2)西宁市区河谷段地下水水质与污染状况根据青海省地下水环境监测报告(2013年度),西宁市区河谷段其主要岩性除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外,还分布有含盐量高的第三系陆相碎屑岩地层,天然状态下,该地段地下水水质较差,溶解性总固体10003000mg/L,其水化学类型多为SO4、Cl型,而且铁、氟含量较高,多超过饮用水标准。3.2.3环境空气根据2014年西宁市环境质量报告书,西宁市市区三个自动监测站二氧化硫(SO2)最大年平均浓度值为51g/m,满足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60g/m的限值要

36、求;三个监测站中市环境监测站NO2年平均浓度值超过空气质量二级标准40g/m的限值要求,超标率33.3%;三个监测站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超过相应二级标准70g/m、35g/m的限值要求,超标率100%。大气污染成因主要由以下几方面:西宁市的地理环境、气象条件、能源结构等因素决定了市区的大气环境容量较小,空气污染防控压力较大。特别是在冬季,由于逆温频率高、降水少、植被覆盖低,容易形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西宁市四面环山,城市处于湟水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河谷川地中。市区山谷风局地环流明显,逆温出现的频率高。有逆温层时,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这是形成市区空气污染表现出冬秋重、春夏低特征的主要因素

37、。西宁时的气候干旱少雨,同时由于地处高原地带,气温较低,植物生长期短,植被覆盖率低。因此总悬浮颗粒物和自然降尘的总体水平较高。西宁市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因此总悬浮颗粒物污染程度较重。西宁市推行“煤改气”工作后,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燃煤造成的空气污染状况。3.2.4声环境(1)区域环境噪声2014 年,西宁市声环境中区域环境噪声处于较好水平。西宁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3.6 dB(A),比2013 年上升了0.4 dB(A)。声源构成中影响较大的是生活噪声,占52.7%,其次是其他噪声,占26.8%,第三位的是交通噪声,占14.3%;其余依次为施工噪声和工业噪声,比例分别为4.9%和1.3

38、%。与2014 年相比施工噪声所占比例上升4.4%,工业噪声下降3.6%。(2)道路交通噪声2014 年,西宁市区35 条主要交通干线交通运输噪声等效声级分布在64.272.1 dB(A)之间,西宁市城市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9.7 dB(A),比上年上升了0.2 dB(A),城市交通声环境质量较好。其中超过70 dB(A)的路段长度为47.5 km,超标率为55.4%,与上年相比,超标率上升了5.1 个百分点。(3)功能区噪声2014年,西宁市1 类区域(居住区)环境噪声昼间、夜间均超标,分别超标2.5 dB(A)和0.5 dB(A);2 类区域(混合区)昼间、夜间均达标;3 类区域(工业

39、区)昼间、夜间均达标;4 类区域(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夜间均超标,分别超标3 dB(A)和13.9 dB(A),表明西宁市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噪声超标严重。随着西宁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和机动车辆快速增长,预计今后区域环境噪声将会呈上升态势。4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4.1振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振动影响轨道交通振动是由于列车运行时轮轨之间的相互撞击而产生的,然后经轨枕、道床后向线路两侧扩散传播。根据国内建成轨道交通的实验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环境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车辆条件、轮轨条件、轨道结构、隧道结构、隧道埋深、地质条件、地面建筑物类型、距离等。通过对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

40、既有轨道线路振动影响的现场测试统计,地铁地下线和地面线振动影响范围较大;而高架线路振动影响范围较小。2、振动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城市规划中的振动防护根据振动达标距离预测,对于规划线路沿线的未建成区,应尽量避免出现新的振动敏感点,在振动达标距离以内,不新建住宅区、学校、医院、科研等建筑,避免振动影响。(2)设计选线中的振动防护建议在下一阶段轨道线路的研究选线工作中,应根据沿线区域振动敏感建筑的分布情况,线路应尽量避免下穿敏感建筑(住宅区、学校、医院、科研单位),且距振动敏感建筑的距离应尽量大于达标距离。在工程可行的情况下,隧道的埋深应尽量加深。(3)振动防治措施类型的选择随着轨道交通减振技术的

41、不断进步,振动环境影响已经能够通过采取减振措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要求,振动环境影响不再是轨道交通发展的制约因素,国内外轨道交通工程中采用的减振措施种类繁多,按照减振效果大致可分为中等减振、高等减振、特殊减振等几个等级,部分典型减振工艺及实施条件见表4-1。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供选择的减振措施也越来越多,在今后的西宁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可根据减振需求和产品的经济、技术指标择优选取。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措施比较 表4-1减振等级中等减振高等减振特殊减振典型工艺措施减振器/Lord扣件轨道Vanguard扣件轨道弹性短轨枕整体道床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可施工性精度易控制、进

42、度快轨道定位和施工精度要求高,但已解决精度易控制,进度较快施工精度要求高,进度较慢可调整性可维修性结构稳定性实践性减振性能68dB16dB12dB25dB应用实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广州、西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轨道减振器和Lord扣件工艺先进、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能较好适应高架环境,易于铺设、在中等减振要求路段采用;弹性短轨枕整体道床具有施工工艺成熟、精度容易控制、养护维修较方便和减振效果,一般用于高等减振路段,在国内外地铁均成功铺设,运营使用情况良好;浮置板轨道由于施工和维修困难,只在减振要求很高的特殊地段才选用。4.2地下水环境影响根据西宁市的水文地质条件,轨道交通

43、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有:车站基坑施工时需要疏干排水,会造成工地周边地下水水位降低,减少地下水量;工程建成后,车站及隧道结构留在地下,由于自身的严密性,无需再疏干排水,但可能引发地下水流场局部壅高现象。同时,施工期及运营期均有生活污水排放,可能会影响浅层地下水水质。针对西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规划区内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特提出以下的保护措施和建议。1、规划区在地下线(隧道)工程建设中,应设置排水管道,将施工生产废水和营地生活污水经初步处理后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统。2、本次轨道交通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应限制强排水开挖基坑或大量抽取地下水,防止涌砂、涌水及软土地质灾害的发生。 3、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大量

44、涌水事故,应立即停工,并采取有效截堵措施对地下水进行截堵,达到限制地下水排放的目的。4、在基坑开挖和隧道掘进中保证施工机械的清洁,并严格文明、规范施工,避免油脂、油污等跑冒滴漏进而污染地下水。做好施工、建筑、装修材料的存放、使用管理,避免受到雨水、洪水的冲刷而进入地下水环境。5、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管理,统一处置,以免废液渗入地下污染水质。规划各车站、停车场及车辆段的污水处理设施采取防渗漏措施,确保不污染地下水。6、轨道交通建成后,尤其是地下隧道建成和轨道交通运营后,在人类工程活动的作用下,可能产生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为此,建议在隧道中设置水准监测点,进行长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地形变的可能,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避免造成重大损失。7、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及建成后,应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并制定事故抢险预案。8、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而工程降水往往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流失,建议抽排水时尽量减少出水量,并将疏排地下水充分利用于其他工序及施工期间各个需水环节,尽量将抽排出地下水循环利用。4.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的线路运营期污水主要来自车站、停车场以及车辆段污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两类。生活污水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