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55236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工务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铁路工务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铁路工务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铁路工务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铁路工务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工务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工务作业指导书.doc(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铁路线路工作业指导书线路工区一日昨日标准一、班前准备1、班组全员按时参加点名分工,思想集中,精神饱满,班前10小时严禁饮酒。2、班组长布置当日作业,明确作业地点、项目、技术要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3、备齐当日作业所需工具、材料,并检查机具性能是否良好。二、前往工地1、行走路肩,跨越线路、通过桥隧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2、来车时,工地防护及时通知下道,并按标准立岗接车,注意瞭望,工具不得浸入限界,确保安全。3、乘车时,车未停稳不准上下车,严禁坐在危险处所,人要坐稳,工具、材料放牢不超限。三、施工作业1、按照工班长或工地负责人的布置安排,设置好施工防护,准备施工作业。2、施

2、工作业按单项技术标准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不简化,不漏项。3、无缝线路地段作业时,严格执行无缝线路作业轨温条件,做到“二清、三测、四不超”制度。四、下道避车1、作业时,如有列车开来,应及时下道避车,并将工具、材料撤下道,不得侵入限界。2、下道后,应面向列车立岗接车,认真瞭望,防止列车上的抛落、坠落或绳索伤人。五、质量回检严格执行质量回检制度,不合格要及时返工。六、结束工作工完料尽,撤除防护,返回驻地。七、分析总结1、总结作业情况。2、分析安全情况。3、考评及合理化建议。施工防护作业一、劳动组织及防护用品1、劳动组织施工防护作业共计需要4人,其中驻站1人,工地1人,两端800m各1人。2、防护备

3、品(表11)表11 施工防护作业备品序号名 称单位规格数量备 注1对讲机台42信号旗副33喇 叭支34火 炬只25响 墩只66短路铜线根27作业标牌套28作业票张4二、作业程序(一)驻站联络员1、准备作业(1)按规定着装,检查、带齐通信及防护用品。(2)按时参加点名,掌握施工作业地点、作业项目及防护注意事项。(3)带齐施工计划及作业票、记录簿、笔、钟表、上岗证等。(4)与施工负责人、中间及现场防护员明确联系方法及防护员编号。2、防护作业(1)按规定时间提前到达车站行车室,负责校对钟表,保证驻站联络员、工地防护员与车站运转室三者时间一致。(2)询问和记录工地防护员到达时间和防护地点,双方共同确认

4、工地防护员编号情况。(3)根据当日施工计划,在车站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运统46)上登记要点。(4)加强与车站值班员的联系,勤看控制台的信号显示,切实掌握列车运行情况,及时准确地将本线、邻线行车车次、站名、时间通知现场(或中间联络)防护员转报施工负责人。施工地点距车站较近或施工条件复杂,应提前预报、确报;站内施工作业,应确报列车进路及影响施工的调车作业,通话防护必须执行复诵制度。预报:车站对施工区间办理闭塞时,驻站联络员应立即向现场防护员发出预报;如系通过列车,则应提前一个车站(即邻站向本站发车时)发出预报。在开行快速列车的区段,旅客列车车次前加T、K、L、X等字母,预报时不得省略。确报:车站向

5、施工区间发车时,驻站联络员应立即向现场防护员发出确报。变更通知:预报、确报有变化时,驻站联络员应向现场防护员发出变更通知。(5)抄录并确认施工命令,通知现场(或中间联络)防护员转报施工负责人。(6)驻站联络员与工地防护员至少每35min联系一次,提速区段12min联系一次。严格通话“三确认”制度(确认对方姓名、确认对方听清、确认下道时间)。如有系中断而有列车进入施工区间时,应立即与车站值班员联系,要求车站值班员向机车乘务员告知,通过作业地点时加强瞭望,发现异常立即停车。(7)做好施工防护预案和日志登记。3、作业完毕(1)根据施工负责人的指示,办理销记手续(封锁施工应在线路开通时销记),向车站值

6、班员提出施工车辆返回请示,并告知运行时间,通知工程车(或轨道车)司机、车长。(2)工程车(轨道车)给点后,通知施工负责人和施工作业人员返回。(3)下班时,驻站联络员必须在现场所有人员、机具、材料都撤出线路后,方可离开车站。(4)参加班后安全总结会,进行安全小结,了解次日工作安排。(二)工地防护员1、准备作业(1)按规定着装,检查、带齐通信及防护用品。(2)按时参加点名,掌握施工作业地点、作业项目、防护项目及防护注意事项。(3)携带上岗证,通话设备(电话、电线、挂线杆或报话机)、手信号旗(红黄色各一面)或信号灯(红黄色,昼间可不带)一个、作业标牌(标牌及数量根据施工防护条件需要确定)、喇叭(或口

7、笛)一个、记录簿一本、双色笔一支、钟表一个。(4)与施工负责人、中间及驻站联络员明确联系方法及本人编号情况。2、防护作业(1)带领作业人员沿路肩一字排开走向工地(复线地段应面向本线来车方向)。(2)到达工地后,应在施工地点来车方向端,选择通视良好的地点装好通话设备,与驻站(或中间)联络员试验通话,报告防护位置,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向施工负责人报告。(3)工地防护员与驻站联络员至少每35min联系一次,提速区段12min联系一次。准确掌握列车运行情况,确认当时无来车时方可同意作业人员上道。如通话设备发生故障或联系中断,应立即要求停止作业,人员、机具迅速下道。(4)接到驻站联络员或中间联络员列车预报

8、后,为防止误听,要复诵车次、时间、站名、线别,并做好记录。吹响喇叭(或口笛),通知作业人员做下道准备。(5)接到驻站(或中间)联络员确报列车接近时,复诵确认,同时吹响喇叭(或口笛),通知作业人员、机具下道。当列车到达规定下道距离内,作业人员仍未下道时,应吹响喇叭(或口笛)连续短声警告。如可能危及行车安全或人身安全时,应立即显示停车手信号,待危险因素消除后及时撤除停车手信号。接到驻站(或中间)联络员的限速或封锁施工命令后,告知施工负责人,并按施工负责人的指示,及时设置减速或停车信号。接到驻站(或中间)联络员的开通或取消限速命令后,告知施工负责人,并按施工负责人的指示,及时撤除减速或停车信号。(6

9、)作业期间,加强警戒,注意瞭望,监视来车与工地作业情况。当有列车接近工地时,立即提醒施工负责人组织人员、机具下道避车,并检查人员、机具是否侵限,将列车通过工地的信息传达给驻站联络员。 (7)使用电话通信防护,当需转移时,必须在开始作业前或机具下道后进行。并需征得施工负责人同意,同时通知驻站联络员。(8)列车通过工地后,与驻站(中间)联络员联系,确认无后续来车,方可恢复上线作业。3、作业完毕(1)经施工负责人检查线桥设备状态,确认符合放行列车条件后,方能撤除防护(昼夜限速信号除外,但要确认限速的限速值)。(2)通知驻站联络员办理销记手续,申请施工人员返回运行时间。(3)撤除通话设备,按规定带领施

10、工人员返回。(4)参加班后安全总结会,进行安全小结,了解次日工作安排。三、技术标准1、驻站防护登、销记无差错。2,、两端防护按施工负责人命令、规定距离插设作业标牌。3、坚持每隔35min联系一次。四、作业安全1、无延迟、漏报、错报现象。2、驻站联络员准确登记、销记运统46。3、来车时,工地防护及时督促人员、机具下道避车,无侵入建筑限界。线路设备检查作业一、劳动组织及机具材料1、劳动组织除施工防护外,线路设备检查作业共计需要3人。2、机具材料(表12)表12 线路设备检查作业机具材料序号名 称单位规格数量备 注1轨距尺(道尺)把1经校核2钢卷尺把2m13八折尺把14弦 线副40m15石 笔只26

11、线路检查记录本本17曲线正矢检查记录本本1二、作业程序1、准备作业(1)备齐量具,检查记录本。(2)上道前,检查人核准轨距尺,正反水平误差不大于1mm。2、基本作业(1)检查轨距、水平,按“先轨距、后水平”的顺序检查并记录,每根铁(长25m钢轨)8处。检查顺序为本人行进方向,同时检查零配件缺损、道床病害、枕木状态并记录。(2)目测高低和方向:在检查轨距、水平的同时,每隔100150m目测高低、方向。不良地段用弦绳检查。高低用10m弦、轨向用40m弦检查,每隔一根枕木检查、记录一次数据。(3)检查曲线正矢:检查范围内有曲线时,在检查完轨距、水平后,用20m弦按既有桩点号每5m检查、记录一次数据,

12、并与各点的计划正矢相对应。3、整理作业超限勾划:凡检查记录中,所检查项目检查值超过临时补修偏差管理值,应在检查记录簿相应点上打“”(顺坡率、三角坑、曲线正矢连续差等用“”线),并及时消灭。 三、技术标准1、检查误差不超过mm。2、检查位置准确,项目齐全,不漏项。四、作业安全1、设置驻站及现场防护,坚持每35min联系一次。2、使用检查小车,必须在天窗点内进行。3、遇恶劣天气严禁上道检查。单开道岔检查作业一、组织及机具材料1、劳动组织除施工防护外,单开道岔检查作业共计需要3人。2、机具材料(表13)表13 单开道岔检查作业机具材料序号名 称单位规格数量备 注1轨距尺把1经校核2支距尺把1经校核3

13、八折尺把14弦 线副40m15石 笔只16道岔检查记录本本1二、作业程序1、准备作业(1)备齐量具,检查记录本。(2)上道前,检查人核准轨距尺,正反水平误差不大于1mm。2、基本作业(1)根据不同类型道岔逐外检查轨距、水平及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和各部轮缘槽尺寸,并记录。(2)目测高低和方向:在检查轨距、水平的同时,应在岔首目测外股高低、方向。用40m弦检查,每隔一根枕木检查、记录一次数据。(3)用支距尺逐点检查支距,并记录。(4)检查尖轨尖端密贴状态,尖轨动程位置正确。(5)用10m弦检查岔后连接曲线正矢,并记录。(6)特种道岔注意检查前后锐角、钝角辙叉的叉前叉后轨距、水平、叉中轨距,查照间隔、

14、护背距离,曲中内外矢距等。3、整理作业超限勾划:凡检查记录中,所检查项目检查值超过临时补修偏差管理值,应在检查记录簿相应点上打“”(顺坡率、三角坑、曲线正矢连续差等用“”线),并及时消灭。三、技术标准1、检查误差不超过mm。2、检查位置准确,项目齐全,不漏项。四、作业安全1、设置驻站及现场防护,坚持每35min联系一次。2、无夹轨距尺,无摔倒、碰伤现象。3、来车时,人员、机具材料及时下道避车,不得侵入建筑限界。起 道 作 业一、劳动组织及机具材料1、劳动组织除施工防护外,起道作业共计需要3人。2、机具材料(表14)表14 起道作业机具材料序号名 称单位规格数量备 注1轨距尺把1经校核2起道机台

15、13捣 镐把14扒砟耙把15石砟叉把16弦 绳副17木折尺把18丁字扳手或道钉锤把19轨温计只110石 笔只211作业牌块212信号旗副113口 笛支1二、作业程序先起基准股,再用道尺找平另一股。1、准备作业(1)确定基准股、校对道尺:看道指挥者校对道尺,确定基准股;直线为水平高的一股,曲线为下股;单开道岔为外直股。(2)检查划撬,划起道范围(低接头、拱腰、暗坑、空吊板及瞒塘等)。(3)拆除轨下调高垫板,更换失效大胶垫和轨枕扣件。(4)打浮离钉或拧紧轨枕扣件,消除暗坑、空吊板。2、基本作业(1)起基准股:指挥者俯身在基准股钢轨上,在前进方向距起道机2030m往回看,根据轨头下颚水平线高低情况指

16、挥起道。起道机:一般放在钢轨里口,曲线上股放在钢轨外口,接头放在轨缝下。绝缘接头及焊缝处禁止放置起道机。全起全捣:钢轨接头起一次,混凝土枕地段每隔46根枕起一次,木枕地段每隔68根枕起一次,并依次向前顺序起道。重起全捣或重起重捣:陡坑在坑底起一次,漫坑按长度增加起道次数,齐平坑底。砸撬:木枕打外口轨下枕底,接头(焊缝)和混凝土枕砸撬要打两面镐。砸撬时,串好打实,禁打顶门塞。接头或焊缝两根轨枕同时砸撬。(2)起对面股:用道尺对水平,起道找平另一股。找平曲线上股时,要考虑设计超高。起道机应与起基准股时放置位置相同,道尺尽可能靠近起道机。(3)划轻重撬:看道人根据看道情况,在钢轨低接头、暗坑、空吊板

17、等处划轻重捣固符号。单开道岔起道以道岔(包括道岔前后100m范围)外直股为基准股,以岔首和辙叉的高程为基点,从尖轨前接头向辙叉进行起道。起道时,一般按转辙部分、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及岔后长枕四段起道。先起基准股,然后对水平,整治道岔各部位不平顺。在转辙部分起道,应注意轨面与转辙机械的高差不应过大,必要时联系电务配合。在连接部分起道时,起道机放在导曲股。在辙叉部分起道时,直、曲股应同时起平,保证可动心轨辙叉在一个平面上,并做好道岔前后及道岔曲股顺坡。道岔群起道应综合考虑各线的实际高度,避免一组道岔起道而影响其它道岔及线路。3、整理作业(1)质量回检,整理不达标处所。(2)封填镐窝,整理道床。三、技

18、术标准1、起道后应保持线路设计坡度、变坡点位置和竖曲线半径,不侵入建筑限界,不超过与相邻线路最大高度差。2、来车前,做好顺撬捣固。收工时,顺坡率应满足: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不大于2.0;允许速度为120(不含)16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1.0;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0.8。3、作业后目视长平良好。静态水平误差不超过2mm;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水平三角坑不超过2mm;高低用10m弦长测量最大值不超过2mm;空吊板率不大于8。四、作业安全1、一次起道量不超过30mm时,设置作业标防护;一次起道量超过30mm时,办理封锁施工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2、坚持“无缝

19、线路维修作业轨温条件”,坚持“二清、三测、四不超”制度。3、在道岔转辙及可动心轨部分起道,必须有电务部门配合,在天窗点内作业。4、在电气化地段作业,单股一次起道高度不得超过30mm,且隧道、桁架桥内不得超过限界尺寸。5、在自动闭塞和有轨电路区段施工时,养路机具、工具、道尺等均应安装绝缘套管。取放工具不得搭接两股钢轨及绝缘接头、引入线及轨距杆。6、施工负责人应掌握列车间隔时间,确定一次起道长度,并保证在列车到来之前,完成顺坡捣固。7、来车时,作业人员应及时下道避车,同时将作业机具、材料移出线路,放置、堆码牢固,不得侵入建筑限界,并按标准立岗接车。两线间不得停留人员和放置机具、材料。小型液压捣固机

20、捣固作业一、劳动组织及机具材料1、劳动组织除施工防护外,小型液压捣固机捣固作业共计需要7人。2、机具材料(表15)表15 小型液压捣固机捣固作业机具材料序号名 称单位规格数量备 注1轨距尺把1经校核2八折尺把13捣固机组1(2台)状态良好4柴 油Kg105机 油Kg56工具包把1内装工具1套7传动带条2长、短各1根8石 笔只19弦 线副20m110信号旗副111对讲机台412停车牌块213道钉锤或丁字扳手把1二、作业程序1、准备作业(1)检查捣固机状态是否良好,振动框架是否良好,紧固件是否紧固。(2)检查油箱油料、机油及水箱冷却水是否充足。(3)检查手压泵是否灵活有效。(4)检查液压系统动作是

21、否正常,如有漏油,应及时排除;检查、调整传动带张紧程度。(5)检查下道架状态,调好活动腿高低。(6)启动捣固机试运转35min,检查柴油机及各部零件是否正常。(7)全面拆除线路调高垫板、串移轨距杆靠至轨枕。2、基本作业(1)上道施工负责人确认封锁命令已下达、防护已设好,方可下令上道作业。(2)捣固捣固时对位要准、下插要稳、夹实要快。操纵多路换向阀,按“下插夹实张开提升转移”步骤进行。下插下插要稳,捣固机要定位,镐板在轨枕前后和钢轨左右距离均匀,垂直下插,不得撞击轨枕、钢轨和扣件,遇阻力时边下插做张合动作。下插深度要适当,镐掌上缘下插至轨枕下边2030mm。夹实镐掌下插到位时即开始夹实,夹实次数

22、和时间与线路条件和起道量有关。一般情况下小腰夹1次,大腰夹2次,接头夹3次,每次持续23s。提升每捣完1根轨枕后,先张开镐板,然后提升。严禁在夹实状态下提升镐掌。转移动作要迅速,做到边提升镐掌边推机前进,不碰撞轨枕和扣件。两台捣固机应同起同落,同时推移前进,动作一致,保持平稳。操作中应做到耳听、眼看、鼻闻、手摸。听机器有无异常声音;看捣固位置、符号和机械各部件状态;闻机械各摩擦、电缆等有无异味;摸电机、油泵、振动轴温升变化及感觉振动情况是否正常。3、机械下道施工完毕后,先将镐板提升到最高位置,机械降低速度后,安稳下道架(下道架外端下倾5mm左右),由辅助人员协助推下道。下道后,将镐板降至最低位

23、置,将夹实缸活塞全部压入缸筒之内,撤除走行架至限界以外,将捣固机固定好,插好安全销,并加锁。4、整理作业(1)推机下道,按“机械下道”项办理。(2)串移轨距杆;回填镐窝、整理道床。三、技术标准1、落镐位置准确,左右以钢轨为中心偏差不超过20mm,前后以轨枕为中心偏差不超过30mm,镐掌上缘下插至轨枕下边2030mm。2、各轨枕下捣固密实、强度均匀,钢轨与胶垫之间不得有间隙。四、作业安全1、办理封锁施工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2、施工负责人职务不低于线路工长。指派的防护员必须由经过培训考试合格的员工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必须经技术业务培训并考试合格,由段批准后方可上岗。3、施工前,应按审定的方案

24、做好各项准备,根据当日作业里程、地理条件,对全体施工人员(含劳务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教育,布置当日作业安全注意事项。4、施工负责人应确认封锁或慢行命令无差错,停车防护已设好,方可下令机械上道。5、施工中,施工负责人应严格按审定的方案作业,随时掌握进度与质量,监督施工人员执行各项安全规定,消除不安全因素,并保持与防护员之间的联系。在双线地段作业,要设置移动防护绳,邻线来车时,根据线间距决定停止作业或下道。6、驻站联络员坚持与现场防护员每35min联系一次,及时通报邻线列车运行信息。如联系中断,现场防护员应立即设置停车手信号防护,通知施工负责人停止作业、及时下道避车,并按规定认真填写“防护员

25、通话记录”;如遇机械故障,应立即停止作业,下道检修,必要时将线路恢复到准许放行列车的状态,确保行车安全。7、多组捣固机械同时捣固时,前后距离应不小于3m,走行应保持同步。机械上严禁携挂物件,并注意夹轨钳、镐头勿碰联结零件、防爬器、放爬支撑、导接线等,以免影响捣固质量和造成捣固机脱线。其下道架应有专人负责,并随主机移动,距离不得大于15m。8、线路开通前,应检查、确认顺坡符合标准,线路设备状态达到放行列车条件,材料机具不侵入建筑限界,并做好记录。9、结束作业时,下道后的小型养路机械必须放置稳固,下道架不得向线路方向倾斜,不准侵入建筑限界,并采取防溜措施。机械在现场过夜时,必须加锁、盖上机套,派人

26、看守。拨 道 作 业一、劳动组织及机具材料1、劳动组织除施工防护外,拨道作业共计需要5人。2、机具材料(表16)表16 拨道作业机具材料序号名 称单位规格数量备 注1拨道机台32八折尺把13弦 线副20m14捣 镐把15轨温计只16作业标块2二、作业程序曲线拨道时,应从曲线两头向中间拨道,防止将误差赶到一头形成“鹅头”。1、准备作业(1)曲线头有反弯或“鹅头”时,应先拨顺直,再测量现场正矢,计算拨道量。(2)对于准轨线路,应调查曲线地段轨缝大小,计算影响量,预先做好调整,防止胀轨跑道。(3)确定基准股:直线地段为方向好的一股;曲线地段为上股;单开道岔为外直股。(4)轨枕盒内有防爬支撑,应扒松靠

27、防爬支撑拨动方向一侧的道砟。拨道量大或道床特别坚实时,先将轨枕头道砟挖松。拨道前打紧浮钉或拧紧轨枕扣件。(5)根据拨道量大小确定作业步骤。一般拨道量在30mm以上时,先拨道后捣固再找细;拨道量在30mm以下时,先捣固后拨道。(6)检查试用拨道机(油缸荷载下有无漏油,作用力情况)。2、基本作业(1)工班长担任看道指挥,距拨道人员一般不少于30m(拨大甩弯时,距离50m左右)。(2)一人看指挥者手势,负责点撬、扒镐窝,镐窝深度距钢轨底面120150mm。(3)安放拨道器:液压拨道器每撬5或7个轨枕孔,三台呈“V”字形安放(前二后一),相邻拨道器间隔23个轨枕孔。拨道器安好后,起道轮侧面卡在钢轨底侧

28、面。(4)拨动线路:扳上回油阀,将摇杆插入起拨摇动孔,眼观指挥者手势,前后摇动摇杆,并尽量保持3人动作一致。当指挥者发出停止手势或口令时,立即停止摇动。(5)转移:扳下回油阀,开启回油路取出摇杆,插入推动孔内,上抬拨道器,使油缸顶杆复位,左手扶柄、右手持杆一起用力后拉取出拨道器,到下一安放点。3、整理作业(1)安装防爬支撑,封填镐窝,整理道床并加以夯实。(2)曲线地段应回检正矢,并填写曲线正矢检查记录簿。(3)整修由拨道引起的轨距、水平、高低、暗坑、空吊板和道床变化,达到作业验收标准。三、技术标准1、直线方向不良,用目视方法拨正,无甩弯。用10m弦测量正矢不超2mm。2、曲线方向不良,可用绳正

29、法测量、计算、拨正。作业后,目视圆顺,用20m弦测量,正矢误差符合表17规定。表17 曲线正矢作业验收容许偏差(mm)曲线半径(m)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差圆曲线正矢连续差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R25061218250R35051015350R4504812450R800369R800Vmax120km/h369Vmax120km/h2463、注意控制曲线两端直线位置和轨向,曲线两端无“鹅头”和反弯。曲线始终点、缓和曲线长度、曲线全长、曲线半径、实设超高均应与设备图表保持一致。4、拨道时,应注意建筑物及信号机的接近限界,不得侵入建筑限界。四、作业安全1、一次拨道量不超过30mm时,设置作业标

30、防护;一次拨道量超过30mm时,办理封锁施工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2、坚持“无缝线路维修作业轨温条件”,坚持“二清、三测、四不超”制度。3、在道岔转辙及可动心轨部分拨道,必须有电务部门配合,在天窗点内作业。4、在电气化地段作业,一次拨道量不得超过30mm;一侧拨道量年度累计不得大于120mm,并不得侵入建筑限界。5、接触网支柱不侵入建筑限界的条件下,桥梁上一侧拨道量年累计不得大于60mm,且应满足线路中心与桥梁中心的偏差,钢梁不大于50mm,圬工梁不大于70mm。在120km/hVmax200km/h地段作业时,钢梁、圬工梁不得大于50mm。6、在自动闭塞和有轨道电路区段施工时,养路机具

31、、工具、道尺等,均应安装绝缘套管。取放工具不得搭接两股钢轨及绝缘接头、引入线及轨距杆。7、施工负责人应掌握列车间隔时间,确定一次拨道长度,并保证在列车到来之前完成顺撬拨道。8、来车时,作业人员应及时下道避车,并将作业机具、材料移出线路,放置、堆码牢固,不得侵入建筑限界,两线间不得停留人员和放置机具、材料。木枕线路改道作业一、劳动组织及机具材料1、劳动组织除施工防护外,木枕线路改道作业共计需要3人。2、机具材料(表18)表18 木枕线路改道作业机具材料序号名 称单位规格数量备 注1轨距尺把12开口撬棍把13道钉锤把14改道器个15起钉垫个16道木楔框17起拨机台1状态良好8轨温计只19作业标块2

32、10信号旗副111对讲机台1二、作业程序由3人相互配合,1人负责起钉、插木片、削平和拨轨;2人负责改道、修钉、改轨距。1、准备作业(1)校道尺、确定基准股:作业前,负责人校正道尺、确定基准股。直线以方向好的一股为基准股,曲线以上股为基准股;单开道岔以外直股为基准股。(2)调查、划撬:基准股确定后,开始调查改道处所,在改道处划上符号。(3)削平:铁垫板或轨底压陷枕木处所,应提前削平。2、基本作业(1)起钉:用撬棍三起三垫垂直起出道钉。先起枕木与铁垫板连接道钉,后起钢轨里外钉。(2)修理钉孔、插入道钉孔木片:对歪斜钉孔用凿子整修。在旧钉孔中插入注油道钉孔木片。改孔时,必须先钻孔再打入道钉。(3)用

33、直钉器矫直弯曲道钉。(4)栽钉前,用起拨机拨动钢轨,量好轨距,使铁垫板外肩紧靠轨底。栽钉时,道钉与轨底应离开8mm,并保持垂直。(5)打钉:两脚骑轨站立,打钉遵从“稳、准、狠、轻”四大要领。3、整理作业(1)作业结束后,应回检轨距与道钉状态,整修不合格处所。(2)清理现场,回收旧料。三、技术标准1、轨距、方向符合1mm,轨距变化率正线及到发线不大于1,其他站线不大于2。2、道钉应贴靠轨底,垂直打入,使铁垫板外肩贴靠轨底边,不得离缝。无“八害”道钉,“八害”即俯、仰、歪、斜、浮、离、磨、弯。3、在辙叉部分改道时,应处理好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和翼轨、护轨轮缘槽宽度之间的关系,应用打磨钢轨肥边和间隔铁

34、加垫片等方法调整好轮缘槽宽度。四、作业安全1、在维修天窗内进行垫板、改道、找小坑、螺栓涂油等频繁移动地点的作业,有现场防护员使用停车手信号防护时,可不设置移动停车信号。在道岔转辙部位及可动心轨部分改道时,需经车站值班员签认,电务部门配合,在天窗内作业。2、坚持“无缝线路维修作业轨温条件”;在一股钢轨上一处连续起下道钉或松开扣件的数量:50kg/m及以上钢轨不得超过7个轨枕头,50kg/m以下的钢轨不得超过5个轨枕头。3、来车时,应按规定钉紧或拧紧轨枕。(1)接头2根轨枕和桥枕道钉、扣件齐全有效。(2)R800m曲线地段,混凝土枕每隔1根拧紧3根,木枕每隔1根钉紧6根;R800m曲线及支线地段,

35、混凝土枕每隔2根拧紧1根,木枕每隔1根钉紧1根。4、在自动闭塞和有轨道电路区段施工时,养路机具、工具、道尺等均应安装绝缘套管。取放工具不得搭接两股钢轨及绝缘接头、引入线及轨距杆。5、来车时作业人员应及时下道避车,并将作业机具、材料移出线路,放置、堆码牢固,不得侵入建筑限界,两线间不得停留人员和放置机具、材料。混凝土枕线路改道作业一、劳动组织及机具材料1、劳动组织除施工防护外,混凝土枕线路改道作业共计需要4人。2、机具材料(表19)表19 混凝土枕线路改道作业机具材料序号名 称单位规格数量备 注1轨距尺把12丁字扳手把13小撬棍把14改道器个15尼龙胶座、大小胶垫个16起拨器台1状态良好7轨温计

36、只18作业标块29信号旗副110对讲机台1二、作业程序由4人相互配合,1人量轨距,划作业符号;1人松紧螺栓;2人负责整修扣件、改正轨距。1、准备作业(1)校正道尺,确定基准股:作业前,负责人校正道尺、确定基准股。直线以方向好的一股为基准股,曲线以上股为基准股,单开道岔以外直股为基本股。(2)调查、划撬:基准股确定后,开始调查改道处所,在改道处划上符号。2、基本作业(1)调整基准股扣板:根据扣板离缝情况,采用翻转或更换尼龙座、轨距挡板进行改道。若遇胶垫破损、歪斜、串出时,应先调换整正。(2)改正对面股:先量好轨距,根据轨距大小,采用翻转、更换轨距挡板、尼龙座等方法来调整,应先外口,后里口顺序将轨

37、距改好,同时要整正不良胶垫和“三不密”扣板。(3)对改道区段进行全面涂油。(4)拧紧轨枕扣件,使扭矩达到80150Nm。3、整理作业(1)作业结束后,应回检轨距与扣件状态,整修不合格处所。(2)清理现场,回收旧料。三、技术标准1、轨距、方向1mm,轨距变化率正线及到发线不大于1,其它站线不大于2。2、混凝土枕改道时,扣板和轨底、尼龙座与小胶垫离缝“三不密”不超过2mm;扣板与轨底、尼龙座与轨枕挡肩密贴,弹条中部前端下颏离缝不大于1mm。大小胶垫歪斜不超过5mm,打胶垫端棱不串出轨枕。作业后扣件达到“全、正、紧、靠、润”,弹条扣件扭矩为80150Nm,半径600m及以下曲线扭矩为120150Nm

38、。3、 在辙叉部分改道时,应处理好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和翼轨、护轨轮缘槽宽度之间的关系,应用打磨钢轨肥边和间铁加垫片等方法调整好轮缘槽宽度。四、作业安全1、在维修天窗内进行垫板、改道、找小坑、螺栓涂油等频繁移动地点的作业,由现场防护员使用停车手信号防护时,可不设置移动停车信号。在道岔转辙部位及可动心轨部分改道时,需经车站值班员签认,电务部门配合,在天窗内作业。2、坚持“无缝线路维修作业轨温条件”。在一股钢轨上一处连续起下道钉或松开扣件的数量:50kg/m及以上钢轨不得超过7个轨枕头,50kg/m以下钢轨不得超过5个轨枕头。3、来车时,应按规定钉紧或拧紧轨枕。(1)接头2根轨枕和桥枕道钉、扣件齐全

39、有效。(2)R800m曲线地段,混凝土枕每隔1根拧紧3根,木枕每隔1根钉紧6根;R800m曲线及支线地段,混凝土枕每隔2根拧紧1根,木枕每隔1根钉紧1根。4、在自动闭塞和有轨道电路区段施工时,养路机具、工具、道尺等均应安装绝缘套管。取放工具不得搭接两股钢轨及绝缘接头、引入线及轨距杆。5、来车时,作业人员应及时下道避车,并将作业机具、材料移出线路,放置、堆码牢固,不得侵入限界。两线间不得停留人员和放置机具材料。整正道岔连接曲线作业一、劳动组织及机具材料1、劳动组织除施工防护外,整正道岔连接曲线作业共计需要5人。2、机具材料(表110)表110 整正道岔连接曲线作业机具材料序号名 称单位规格数量备

40、 注1拨道机台32八折尺把13弦 线副20m14捣 镐把15轨温计只16作业标块27活口扳手把450mm18石砟叉把19方枕器台110弦 线副111丁字扳手或道钉锤把112石 笔只1二、作业程序1、现场调查收集有关数据(1)按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3.9.6条规定,确定连接曲线头尾位置,并做标记。(2)拨正连接曲线两端直线方向和岔后直股线路方向。(3)量取线间距:在连接曲线和直线平行地段量取,取3处,取平均值,即为线间距D。(4)用10m弦量取连接曲线正矢,取平均正矢。(5)确定道岔号数N,查阅辙叉转角,道岔后长。(6)根据平均正矢反求连接曲线既有半径。(7)连接曲线外股钢轨切线长度。2、计算及查

41、表(1)计算侧股辙叉跟端至连接曲线始点的距离K。式中 D线间距(m);连接曲线半径(m);N道岔号数;S标准轨距(1435mm);道岔辙叉角;m辙叉跟距(m)。(2)求连接曲线外股全长。(3)求各点矢距(查曲线系数表)。(4)用绳正法计算各点拨量。3、现场正矢(1)拆除连接曲线道心防爬设备、松开轨距拉杆。(2)设置拨道参考点,确定拨道步骤。(3)打紧道钉或拧紧扣件,扒松枕头道床,轨枕不正时应同时进行方正轨枕。(4)按计算拨量拨道,夯拍道床。(5)安装防爬设备,轨距拉杆,整理道床。4、刷新现场曲线要素刷新现场曲线要素时,如因现场与技术台账存在出入,应向上级部门上报专题报告。三、技术标准1、岔后连

42、接曲线与直线连接处不得有反弯或“鹅头”。2、连接曲线半径不应小于该道岔导曲线半径,也不应大于导曲线半径的1.5倍。3、站线道岔与曲线或道岔与其连接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7.5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6m。4、连接曲线超高不应大于15mm,顺坡不应大于2。一般12号道岔超高不超过15mm,9号道岔超高不超过12mm。5、轨距加宽递减率不应大于2,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3。 6、用10m弦量正矢,其连续正矢差,到发线不超过3mm;其他线不超过4mm。四、作业安全 1、拨道量在40mm以下时用作业标防护;超过40mm应办理封锁施工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 2、一次拨道量不得超过30mm;一侧拨道量年度累计不得大于120mm,并不得侵入建筑限界。 3、养路机具、道尺及撬棍等均应安装绝缘装置。4、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