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质量隐患识别、控制规范.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55377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工程质量隐患识别、控制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铁路工程质量隐患识别、控制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铁路工程质量隐患识别、控制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铁路工程质量隐患识别、控制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铁路工程质量隐患识别、控制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工程质量隐患识别、控制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工程质量隐患识别、控制规范.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质量隐患识别、控制规范编 制: 日 期:审 核: 日 期:批 准: 日 期:-有限公司质量隐患识别、控制规范1、目的为了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根据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充分识别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并制定预防措施,为质量事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2、适用范围适用于路基、桥梁、隧道项目对质量隐患的识别、控制。3、职责3.1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质量隐患及预防措施清单”进行会审、审定。3.2 安质部部长负责对质量隐患进行识别,负责制定“质量隐患及预防措施清单”,负责定期组织对预防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改进。3.3 工程部长、试验室主任、测量队队长、现场质检工程师配合安质部

2、部长进行质量隐患识别,负责根据制定的预防措施进行质量隐患控制。4、工作流程5、规定与标准5.1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导致产品生产过程存在潜在的质量问题,影响产品的使用质量。为保证产品的“零缺陷”,在施工前应对施工中潜在的质量隐患进行充分的识别,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指导施工。5.2 质量隐患的识别5.1.1质量隐患的识别由安质部、工程部、试验室及测量队负责完成。5.1.2 项目开工前,安质部全体成员严格按照项目图纸会审及管理规范熟悉图纸,并认真学习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5.1.3 由安质部、工程部、试验室和测量队人员根据图纸、相关规范规程、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要

3、求,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或易出现的质量隐患一一列举。同时对列举的质量隐患从人、机、料、法、环等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出现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5.2 制定质量隐患和预防措施清单5.2.1 安质部负责制定“质量隐患和预防控制措施清单”(表 HD-TJ3-Z-1)。5.2.2 “质量隐患和预防措施清单”须经作业队技术负责人进行传阅提出意见,最终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审定。5.2.3路基、桥梁、隧道项目一般存在的质量隐患及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见表(表HD-TJ3-Z-2)。5.3发布“质量隐患和预防措施清单”审定后通过文件的形式印发至各工程技术人员和各、作业队。5.4

4、 控制安质部和作业队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根据“质量隐患和预防措施清、单”对容易产生质量隐患的工序、部位作为重点控制对象进行检查。5.5 修订5.5.1对施工过程中经常性出现的质量问题,安质部人员必须认真调查分析其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进行控制,同时根据项目质量检测评价规范将其汇总上报安质部,安质部将该类问题作为“质量隐患”进行识别,并对“质量隐患和预防措施清单”重新补充修订。5.5.2 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安质部必须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因使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进行识别,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补充修订“质量隐患及预防措施清单”。

5、5.5.3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根据已制定预防措施组织实施,仍出现质量问题时,必须对“质量隐患及预防措施清单”进行修订。5.6评价“质量隐患和预防措施清单”下发后,安质部应根据项目文件资料评价规范对“质量隐患和预防措施清单”的适用性定期进行评审,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评价周期为3个月进行一次。 6、考核6.1 考核对象6.1.1 考核人:项目总工程师,安质部部长。6.1.2 被考核人:安质部部长、工程部长、试验室主任、测量队队长。6.2 考核依据依据项目员工绩效考核和薪资管理规范进行考核。6.3 考核内容项目总工程师对安质部、工程部、试验室、测量队部长,安质部长对部门人员是否按照本规范要

6、求组织质量隐患识别、并制定“质量隐患和预防措施清单”,若未识别、未制定“清单”,在当月绩效考核中扣37分。7、表式7.1 质量隐患及预防措施清单(表HD-TJ3-Z-1)7.2 常见的路基桥梁质量隐患清单8、附则8.1 本规范解释权属中交二公局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经理部。8.2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表HD-TJ3-Z-1质量隐患及预防措施清单序号质量隐患发生原因预防措施1234567891011表HD-TJ3-Z-2常见质量隐患及预防措施清单序号质量隐患发生原因预防措施1CFG桩堵管1、 混合料配合比不合理2、 坍落度太大、太小。3、 设备弯头曲率半径不合理。弯头与钻杆连接不合理。4、

7、管道内有混合料结块1、 配合料的配合比应合理,粉煤灰掺量在70-90km/m3,随好似粒径宜在8-25mm2、 严格控制坍落度。3、 增大弯头半径,弯头与钻杆不能垂直连接。管街头连接牢固。4、 施工结束立即清洗管道2串孔加固土层有松散和粉土、粉细沙层1、 采取隔桩、隔桩跳打方法。2、 减少在串孔区域打桩推进排数。3、 改进钻头,合理提高钻进速度。4、 混合料尽量采用较小坍落度。3桩头空心排气阀工作不正常检查排气阀的工作状态,发现堵塞,及时清洗4桩端不饱满先提钻后泵料前、后台密切配合,保证提钻、泵料的一致性5缩径、断桩1、 提升速度过快2、 搅拌机叶片磨损过度3、 钻机走行挤压1、 严格控制拔管

8、速度2、 经常检查螺旋直径,及时修理。3、 严格控制清表后地基承载力,提高原地面地基承载力,在长螺旋支腿处加设木4、 备注混合料,随钻随灌注,防止停工待料。6缩径、断桩1、 提升速度过快2、 搅拌机叶片磨损过度3、 浆液备料不足1、 严格控制拔管速度2、 经常检查叶片直径,及时修理。3、 备注混合料,随钻随灌注,防止停工待料。7过渡段碾压不密实1、 场地狭窄,大型压路机械操作不方便,造成碾压死角;2、 人工辅助夯实操作不认真;3、 填料不符合设计规范1、 划分压路机械与人工夯实的搭接区域,明确搭接区域内的责任2、 过渡段填筑选用加水泥继配碎石填筑,分层压实3、 人工夯实时采用先进的小型手扶式压

9、路机4、 严格按实验段确定的层厚填筑8路基中线、桥涵轴线、隧道中线放样错误1、由于外界原因导线点被破坏或移动。2、放样时图纸阅读不仔细,曲线按直线放,采用曲线半径错误。1、由总经理部测量队每季度对导线点、水准点进行联测,保证导线、水准精度在规范规定范围之内。2、放样前要求测量人员认真熟悉熟悉图纸,不能因主观原因而出错。3、各施工队测量队放样之后,质检工程师应予以复查。9A、B粒径控制压实系数路基表面不平整1、 所用的料质量不合格2、 使用的料颗粒不合格粉碎不到位3、 碾压遍数不足或压路机的吨位不满足要求。4、 在摊平整平阶段机械操作手没有控制好,或在布料的时候没有按厚度控制上料车数。1、 由各

10、实验人员对料源进行详细的调查,除具有合格的报告单据2、 进行粉碎的料源严格控制粒径,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破碎。3、 层次上料是严格按照计算好的格子上料,不得随意在路基上布料。推土机或平地机操作手按顺序初平后整平。4、 选用合适的压实工具。压路机操作手严格按照试验数据压实遍数进行路基的碾压。不得减少少压实遍数。5、 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工法组织施工。10混凝土外观质量粗糙1、砂、石、水泥原材料质量不过关,性能不稳定。2、施工配比不符合要求,水灰比大。3、模板采用木模,混凝土中的气泡不容易跑出。4、模板接缝不严密,漏浆,产生蜂窝、麻面。5、砼振捣不密实。1、试验中心对每一批进场砂、石料、水

11、泥严格检测,不合格者坚决不能使用。2、施工时,根据砂、石含水量和天气情况,严格控制用水量,不能随意增大水灰比。3、结构物外露面模板一律采用大块钢模或大块竹胶模板。4、模板接缝处理要进行专门处理。5、砼振捣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去做,质检工程师对浇筑全过程旁站。6、非承重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才允许拆模,以防混凝土表面的破坏。11混凝土局部酥松,石子间几乎没有砂浆,出现空洞,形成蜂窝状的孔洞1、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原材料计量误差太大;2、 混凝土为充分搅拌,和易性差,无法振捣密实;3、 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发生石子与砂浆分离造成离析;4、 漏捣造成蜂窝;5、 模板上有孔

12、洞,混凝土浇筑时严重漏浆造成蜂窝;1、 采用电子自动计量拌和站拌料,每盘出料均检查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拌合时间应满足其拌合时间的最小规定;2、 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两米以上应使用串筒或滑槽;3、 混凝土分层厚度严格控制在30厘米之内;振捣时振捣器移动半径不大于规定范围;振捣手进行搭接式分段,避免漏振;4、 仔细检查模板,并在混凝土浇筑时加强现场检查;12混凝土结构直边处,棱角处局部掉落,有缺陷。1、 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变焦处水分散失严重,造成局部强度低,在拆模时造成前述现象;2、 模板在折角处设计不合理,拆模时对混凝土角产生巨大应力;3、 拆模时野蛮施工,边角处受外力撞击;4、 成品保护不当

13、,被车或其他机械刮伤;1、 加强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强度均匀增长;2、 设计模板时,将直角处设计成圆角或略大于90度;3、 拆模是精心操作;4、 按成品防护措施防护,防止意外伤害13混凝土外观质量粗糙缺浆凹凸不平1、 模板表面在混凝土浇筑前未清理干净,拆除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2、 模板表面脱模剂涂刷不均匀,造成混凝土拆模时发生粘膜。3、 未全部使用同类模板,夹杂其他类型模板4、 模板拼接缝处不够严密,混凝土浇筑是模板缝处砂浆流走。5、 混凝土振捣不够,混凝土中空气未排除干净。1、 模板表面认真清理,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2、 全部使用同类模板3、 混凝土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4、 振

14、捣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振捣手在振捣时掌握好止振的标准:混凝土表面不再有气泡冒出。14砂浆不饱满、存在空隙、死缝和通缝。1、施工工艺不正确,为采用挤浆法施工,施工操作人员采用灌浆法砌筑防护工程。2、石料搭配部均匀,砂浆流动性和和易性不好。3、操作人员质量意识不强,施工操作不规范。1、砌筑防护工程应要求采用座浆工艺。即先抹砂浆,再将石块座于砂浆之上,垂直缝应先将砌好的石块侧面抹浆,然后用侧压砌相邻石块,在砂浆凝固前,所有缝应满浆。2、石料间的砌缝互相交错、叫搭。砂浆密实3、砂浆现场机械搅拌,拌合均匀随拌随用。4、施工开始前,质检工程师应对防护队伍负责人以及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15、,并宣传质量法规,加强大家质量意识。5、施工过程中,质检工程师应随时抽查,发现不合格者,立即返工。15勾缝砂浆存在空鼓、脱落现象1、 勾缝砂浆质量不符合要求;水泥使用量过少;2、 砌体灰缝过宽造成勾缝面积搭收缩严重;3、 勾缝时间落后于砌筑完成时间过多,缝内污染未消除;4、 勾缝后未及时养护1、 严格控制勾缝砂浆质量2、 砌体灰缝宽度控制在规范容许范围内。灰缝预留深度20-30mm;3、 砌筑完成后马上进行勾缝,停留时间过久是在勾缝前要进行表面清洗或凿除;4、 勾缝后及时养护;16板涵、排水沟排水不畅1、图纸设计本身不完善,比如板涵平面位置于地方沟渠衔接不上;2、板涵底面高程底于沟渠底面高程,致使水倒流;3、边沟设计高程未和桥梁锥坡、被交道沟渠相对应。1、施工前,仔细审核图纸,调查现场核查板涵与地方沟渠的平面位置,板涵底标高或水位标高以确定水是否会倒灌。2、施工前,根据图纸和现场情况,审核边沟设计底高程与边沟出水口的板涵水位的情况,防止板涵中的水倒流边沟中。3、核查边沟设计高程与锥坡底标高或被交道顶标高是否对应,防止边沟修好后,高出锥坡底或被交道路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