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55495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北京医院心内科 季福绥 2010-5-22,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CS,卒中和PAD的病理基础,不稳定心绞痛,无Q波心梗,Q波心梗,卒中,PAD,共同病理生理机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心梗,卒中,心血管死亡),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粘附、聚集,血栓形成,Freedman JE.Circulation.2005;112:2725-34.,ADP=adenosine diphosphate;NO=nitric oxide;R=platelet receptors;TXA2=thromboxane A2;vWf=von Willebrand

2、factor,Disrupted endothelium,GP Ib-IX-V,ActiveGP IIb/IIIa,Fibrinogen,TXA2 ADP,InactiveGP IIb/IIIa,Unactivatedplatelet,NO,Subendothelial matrix,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R,R,vWf,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的作用,Activation,2,Thrombin,ADP,5 HT,TXA2,黏附,激活,聚集,P2Y12 关键的血小板受体,剪切力,GP IIb/IIIa 激活血小板聚集,ADP,TxA2,膜 磷酸化,颗粒释放,持续激活,胶元,凝血酶,P2Y12 受体激

3、活,ADP,促凝血 表面,凝血,TxA2,放大,放大,Adapted from:Platelets(2001)12,197209,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比较,凝血酶,血栓素A2,5HT,P2Y,12,ADP,ADP,ADP,5HT,血小板活化,P2Y,1,5HT,2A,PAR1,PAR4,致密,颗粒,产生凝血酶,变形,a,IIb,b,3,a,IIb,b,3,纤维蛋白原,a,IIb,b,3,聚集,扩增,颗粒,凝血因子,炎症介质,TP,a,凝血,GPVI,胶原,ATP,ATP,P2X,1,阿司匹林,x,噻氯吡啶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活性代谢物,x,替格瑞洛 坎格雷洛,GP IIb/IIIa拮抗剂,x,x

4、,Adapted from:Curr Opin Cardiol 2008,23:302308,ATC荟萃分析(n=135 000)阿司匹林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带来收益,不稳定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稳定型心绞痛,总体,危险比(可信区间)阿司匹林 vs.对照组,危险降低,P0.0001,46%,53%,33%,37%,有利于阿司匹林,有利于对照组,Antithrombotic Trialists Collaboration.BMJ 2002;324:71-86,阿司匹林 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既往心肌梗死史冠状动脉搭桥术*外周血管疾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房颤动瓣膜置换术后S

5、T 段抬高的 ACS非 ST 段抬高的 ACS择期 PCI,ASA长期应用,*术前无需停用ASA,术后24 h开始长期服用ASA 与氯吡格雷合用,ASA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2005中国专家共识,增加ASA剂量不能进一步减少 CVD事件发生率反而增加出血的危险,Antithrombotic Trialists Collaboration.BMJ.2002;324:71-86.,0.5,1.0,1.5,2.0,500-1500 mg34 19,160-325 mg19 26,75-150 mg12 32,75 mg 3 13,抗血小板更好,抗血小板更差,阿司匹林剂量 研究数 OR*

6、(%),Odds Ratio,0,出血发生率,200mg 3.7%,200mg 2.8%,100mg 1.9%,Any aspirin65 23(P.0001),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需要吗?理由?,AS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过百年证明ASA已为超过3亿人服用ASA已成为治疗动脉血栓病(AT)的金标准约10%的病人不能耐受ASA(美国50000例CAD病人18%)约8-38%的病人有ASA抵抗对急性期患者,单用ASA作用较弱不耐受患者需要可替代ASA的抗血小板药急性期患者需要可增强ASA的抗血小板药,POPADAD:不支持ASA用于糖尿病CVD事件和死亡的一级预防,Kaplan-Meier

7、评估发现阿司匹林和非阿司匹林治疗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比例无显著差异,Belch J.et al.BMJ,2008;337:a1840 doi:10.1136/bmj.a1840,复合终点事件:冠心病或卒中导致的死亡、非致死性MI或卒中,或因严重肢体缺血导致的踝关节以上部位的截肢,以及冠心病或卒中导致的死亡,复合终点事件:冠心病或卒中导致的死亡、非致死性MI或卒中,或因严重肢体缺血导致的踝关节以上部位的截肢,以及冠心病或卒中导致的死亡,ATC最新Meta分析结果:阿司匹林无论用于一级或二级预防,降低严重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同时增加颅外大出血的发生风险,Lancet 2009;373:184960,阿司

8、匹林的净获益?出血仍需关注!,2009ESC公布最新研究:阿司匹林治疗无症状性AS研究(Aspirin for Asymptomatic Atherosclerosis,AAA),166000例患者(50-75岁),28980例无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350例低ABI(0.95)的心脑血管高危患者,入选期,筛查期,纳入,随机化,安慰剂(N=1675),肠溶阿司匹林100mg(N=1675),平均随访8.2年,1998-2001年,*ABI:踝臂指数,主要终点:首发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冠脉事件或卒中或血运重建次要终点:所有血管事件:首发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冠脉事件或卒中或血运重 建的复合终点,心绞痛

9、,间歇性跛行或TIA;全因死亡,AAA研究证实:阿司匹林不能降低无症状AS患者主要终点事件,Fowkes G.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2009 Congress;August 30,2009;Barcelona,Spain.,AAA研究证实:阿司匹林治疗组大出血风险更高,Fowkes G.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2009 Congress;August 30,2009;Barcelona,Spain.,现有循证还不足以支持阿司匹林 应用于心血管一级预防,阿司匹林在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中二级预防的地位已确立。然而,阿司匹

10、林在一级预防中作用的证据还较为有限,而且应考虑并存的出血风险POPADAD研究、J-PAD研究、ATT荟萃分析和AAA研究等现有循证证据不支持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一级预防,同时应用关注其所导致的出血和消化道损伤风险。应用ABI评价社区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阿司匹林干预不能使高风险人群获益。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更强有力的抗血小板药物,但应注意在增加避免缺血性事件获益的同时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正在进行的ASCEND、ARRIVE、ACCEPT-D研究将会进一步提供阿司匹林应用于心血管一级预防的证据,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重要作用,抗栓临床试验协作组 Antithrombotic Trialists

11、 Collaboration,Lancet 2009;373:184960,NNT=67,氯吡格雷:药代动力学特性,氯吡格雷是一个前体药(自身没有活性);85%在肠道被脂酶水解灭活,15%在肝脏转化为活性代谢物,起主要催化作用是CYP3A4、CYP2C19、CYP2B6、CYP1A2也有一定作用;血浆消除半衰期为8小时,活性代谢物半衰期为30分钟肝硬化病人血药浓度明显增高,但活性代谢产物浓度和抗血小板药效与健康人相似,氯吡格雷:药效动力学特性,活性代谢物与血小板P2Y12受体不可逆结合,使血小板永久失活口服后2小时起效,连续用药3-7天达稳态(聚集率抑制40-60%),停药5天恢复负荷量300

12、mg快速起效3小时内达到全面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女性作用弱于男性,肾功能障碍病人作用减弱,75mg氯吡格雷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适宜剂量,Boneu B,Destelle G(on behalf of CAPRIE study group).Platelet anti-aggregating activity and tolerance of Clopidogrel in atherosclerotic patients.Thrombo 76(6):939-943,300mg负荷量波立维在3小时内快速 达到全面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1,1.Data on file,Sanofi-Synthlabo

13、,1999,internal report PDY 3494.,100,-20,0,20,40,60,80,1.5,3,6,24,27,48,时间(小时),Mean inhibition(%),氯吡格雷,75 mg,氯吡格雷,300 mg,*,*p 0.002 vs clopidogrel 75 mg,(n=20/group),*,*,*,*,*,健康受试者,CURRENT研究:中国28个中心,2017名患者参与,中心名称 主要研究者 入选患者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袁祖贻 教授220北京协和医院 张抒扬 教授211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 杨新春 教授204辽宁省人民医院 李占全 教授1

14、94西京医院 王海昌 教授143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乔树宾 教授127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为民 教授90广东省人民医院 陈纪言 教授90湘雅医院 杨天伦 教授85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葛均波 教授80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 徐标 教授 7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陈韵岱 教授6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何奔 教授61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魏盟 教授46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马根山 教授42,中心名称 主要研究者 入选患者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李田昌 教授3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李虹伟 教授32沈阳军区总院 韩雅玲 教授28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孙英贤 教授27浙江大学医学院

15、附属邵逸夫医院 傅国胜 教授27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王建安 教授23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 吕树铮 教授2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齐国先 教授21北京军区总医院 王显 教授20中日友好医院 柯元南 教授1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朱建华 教授18武汉同济医院 汪道文 教授16武汉协和医院 廖玉华 教授7,特别感谢中国专家对CURRENT研究的支持!,中国给CURRENT研究贡献了10的患者,CURRENT OASIS 7:拟行早期PCI介入治疗ACS患者中波立维和阿司匹林最佳剂量的2X2 析因随机化试验,OASIS-7,Shamir R.Mehta on behalf of

16、the CURRENT Investigators,声明:CURRENT OASIS 7由赛诺菲-安万特和百时美施贵宝资助。所有数据由McMaster 大学的PHRI的发起人独立管理,试验由专家组成的国际执行委员会监督。,背 景:,波立维 波立维300 mg 继以75 mg/d降低所有ACS和PCI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 现有的数据提示波立维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加倍可产生更高和更快的抗血小板作用阿司匹林 欧洲和北美的 ASA 使用剂量存在差异 目前尚无大规模RCTs比较ASA高剂量(300-325 mg)与低剂量(75-100)分别在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中疗效,CURRENT/OASIS 7

17、:同一个临床研究解决两个关键问题,波立维高剂量 vs.标准剂量:疗效(预防缺血性事件)安全性(严重和其它大出血事件)ASA 高剂量*vs.低剂量:疗效(预防缺血性事件)安全性(严重和其它大出血事件),1.Mehta SR et al.Am Heart J 2008;156:10801088e1.,在ACS患者(ST段抬高型或非ST段抬高型),计划在72小时内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者,本研究将会同时比较1:,ACS: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剂量=第一天ASA 300mg;第230天 300325mg/day 低剂量=第一天ASA 300mg;第230天75100mg/day,波立维剂量组1,*所有患者同

18、时接受开放标签的阿司匹林治疗,1.Mehta SR et al.Am Heart J 2008;156:10801088e1.,疗效终点1,一级疗效终点:30天时首次发生的心血管(CV)死亡、心梗(MI)、或卒中的联合终点事件二级疗效终点:首次发生的CV死亡、心梗、卒中或复发性缺血事件30天时的单一疗效终点:CV死亡,全因死亡,MI,围手术期MI,卒中(缺血性、出血性或原因不明类型),再发缺血事件,紧急血运重建和支架血栓形成。以下仅适用于STEMI患者人群:冠脉造影或出院时(无论何者在先)发现,梗塞(TIMI 0级或1级血流)vs.开通(TIMI2级或3级血流)的梗死相关动脉比例,1.Meht

19、a SR et al.Am Heart J 2008;156:10801088e1.,安全性终点1,一级安全性终点:30天内发生的大出血(i.e.严重出血和其它大出血)严重出血:致命性出血血红蛋白下降5g/dl导致低血压需给升压药治疗需要外科手术干预止血(除外受损血管的修复)症状性颅内出血需输血 4单位红细胞或等量全血其它大出血:明显致残眼底出血导致视觉受损需要输注2-3单位红细胞或等量全血同时也评估TIMI 大出血和轻微出血风险,以便同波立维的其它临床研究之间比较安全性,1.Mehta SR et al.Am Heart J 2008;156:10801088e1.,研究设计、流程和依从性,

20、25,087例ACS患者(UA/NSTEMI 70.8%,STEMI 29.2%)拟行早期(72 h)介入治疗 拟行PCI缺血性ECG改变(80.8%)或心脏标记物(42%),PCI 17,232(70%),冠脉造影24,769(99%),非PCI 7,855(30%),无显著.CAD 3,616,CABG 1,809,CAD 2,430,首次症状发生后24小时内随机化入组(2 X 2 析因):波立维:剂量加倍(600 mg,继以150 mg/d x 7d,随后 75 mg/d)vs 标准剂量(300 mg 继以75 mg/d)ASA:高剂量(300-325 mg/d)vs 低剂量(75-10

21、0 mg/d),有效性结局:30天时CV死亡,MI 或卒中 30天时支架内血栓安全性结局:出血(CURRENT 定义的大/严重出血和TIMI大出血)主要亚组:PCI v 非 PCI,最初7天内波立维(均值)7d 7 d 2 d 7d,99.8%的患者完成随访,依从性:,波立维:加倍剂量 vs 标准剂量主要结局和各单一终点,天,累积危险比,0.0,0.004,0.008,0.012,0,3,6,9,12,15,18,21,24,27,30,波立维标准剂量,波立维加倍剂量,42%RRR,HR 0.5895%CI 0.42-0.79P=0.001,波立维加倍剂量 vs 标准剂量 确诊的支架内血栓形成

22、(冠脉造影证实),天,累积危险比,0.0,0.01,0.02,0.03,0.04,0,3,6,9,12,15,18,21,24,27,30,波立维:加倍剂量 vs 标准剂量主要结局:PCI 患者,波立维标准剂量,波立维加倍剂量,HR 0.8595%CI 0.74-0.99P=0.036,15%RRR,CV 死亡,MI 或卒中,4个组中确诊的支架内血栓形成(冠脉造影证实),天,累积风险,0.0,0.004,0.008,0.012,0,3,6,9,12,15,18,21,24,27,30,波立维标准剂量,ASA低剂量,波立维标准剂量,ASA高剂量,波立维加倍剂量,ASA低剂量,波立维加倍剂量,AS

23、A高剂量,波立维:加倍剂量 vs 标准剂量与ASA析因对照,ASA 剂量对比 主要结局和出血,ASA 各剂量组间无差异,消化道出血:30(0.24%)v 47(0.38%),P=0.051,安全性结果,CURRENT出血定义:与CURE,TIMI相比较,1.Mehta SR et al.Am Heart J 2008;156:10801088e1;2.CURE Trial Investigators.N Engl J Med.2001;345:494-502.3.Chesebro JH et al.Circulation.1987;76:142-154.,波立维:加倍剂量 vs 标准剂量 出血

24、(PCI人群),1颅内出血,血红蛋白降低 5 g/dL(每输注1U RBC 计算为血红蛋白下降 1 g/dL)或致死性2严重出血+致残或眼内出血或需要输血 2-3 U3致死性或血红蛋白 5 g/dL,明显低血压+升压剂/手术,颅内出血或输血 4 U,0.50,1.50,总体,NSTEMI/UA,STEMI,男性,女性,年龄=65 yrs,年龄 65 yrs,非糖尿病,糖尿病史,未使用GPIIb/IIIa,院内用GPIIb,未使用PPI,使用PPI,非吸烟者,现行吸烟者,ASA低剂量,ASA高剂量,17232,10886,6346,13009,4223,10975,6257,13400,3831

25、,12288,4936,7675,5557,10845,6380,8620,8612,4.5,4.2,5.0,4.1,5.8,3.0,7.1,4.2,5.6,3.9,6.0,3.8,5.7,4.9,3.8,4.2,4.8,3.9,3.6,4.2,3.6,4.6,2.7,6.0,3.6,4.9,3.5,4.7,3.2,4.2,4.6,2.6,4.3,3.5,0.805,0.419,0.702,0.836,0.465,0.408,0.045,0.024,0.50,1.50,3.7,3.6,4.0,3.5,4.6,2.9,5.2,3.6,4.1,3.1,5.2,3.1,4.8,3.9,3.4,3.6

26、,3.8,3.0,3.1,2.8,3.0,3.0,2.2,4.4,2.8,3.6,2.5,4.1,2.3,3.3,3.5,2.1,3.2,2.7,0.248,0.148,0.418,0.567,0.894,0.613,0.050,0.191,CV 死亡,MI 或卒中,MI 或支架内血栓,波立维:加倍剂量 vs 标准剂量PCI 亚组队列,标准剂量%,加倍剂量%,标准剂量%,加倍剂量%,交互性P,交互性P,剂量加倍更好,剂量加倍更好,标准剂量 更好,标准剂量更好,2N,结论:波立维剂量对比,波立维剂量加倍显著地降低了PCI患者的支架血栓形成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率(CV 死亡,MI 或卒中)。在未行

27、PCI的患者中,波立维剂量加倍与标准剂量治疗无显著差异(70%无明显的 CAD 或因CABG过早停用研究用药)。研究中 CURRENT定义的大出血略有增加,但TIMI 大出血、颅内出血、致死性出血或 CABG相关的出血发生率,在两个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ASA 剂量对比,ASA 300-325 mg 和ASA 75-100 mg两个剂量组的有效性或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临床意义,对于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每1000人使用波立维加倍剂量(而非标准剂量)7天,可进一步预防6例心梗和7例支架血栓形成,仅增加3例严重出血,但不增加致死性出血、颅内出血、CABG相关出血或TIMI大出血。未

28、行PCI治疗的患者应持续使用波立维标准剂量方案。,2010年3月美国FDA关于波立维安全性警示,波立维主要依赖于CYP2C19代谢生成活性代谢产物,发挥抗血小板疗效。常规剂量的波立维在CYP2C19弱代谢型患者,体内活性代谢物生成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下降弱代谢型的ACS或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常规剂量波立维治疗下心血管事件率较正常代谢型患者上升CYP2C19基因型是可以检测的,检测结果可作为医生调整治疗策略的参考标准对于CYP2C19弱代谢型患者,建议考虑调整治疗方法或治疗策略,美国FDA关于波立维安全性警示 中国相关情况,在慢代谢型患者标准剂量下波立维抗栓疗效可能不充分,增加剂量(600

29、mg负荷量/150mg每天维持量),可以获得更高的血小板抑制反应性,但是否带来临床获益尚需进一步研究结果证实。CYP2C19基因型存在种族差异,中国人的代谢型分布与白种人不同。在中国,CYP2C19基因型目前尚难作为常规临床检测,无法作为医生选择临床治疗策略的参考。在取得进一步研究证据之前,医生应结合临床实践,继续处方波立维作为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长期抗栓用药。,氯吡格雷与PPI的相互作用,回顾性研究MEDCO:PPI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使心血管事件率升高!,PPI s与氯吡格雷间的相互作用,2009年11月更新的FDA关键信息,不推荐任何情况下联合服用氯吡格雷和奥美拉唑(同时服或间隔12小

30、时服用均应避免)。目前FDA还没有足够证据来阐明氯吡格雷和其它PPI间的相互作用。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如果需要,可以选择组胺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用于抑酸治疗,但需禁用西米替丁(它也是CYP2C19抑制剂,干扰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应)。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如果正在服用或准备开始服用奥美拉唑(包括OTC类药物)时,需要向医生咨询,谨慎评估风险。在取得全面研究证据之前,鉴于波立维预防血栓所致心血管或卒中事件的确切临床获益,医生应继续处方波立维,患者应持续应用波立维。,http:/www.fda.gov/Drugs/DrugSafety/PostmarketDrugSafe

31、tyInformationforPatientsandProviders/DrugSafetyInformationforHeathcareProfessionals/ucm190784.htm,2010年3月美国FDA最新波立维安全性警示通告:对波立维与PPI联合用药的警示同前,普拉格雷(Prasugrel):,Wiviott SD et al NEJM 357:2001,2007,化合物结构并无优势:属第三代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需要在肝脏CYP辅助代谢下,转变生成活性药;与血小板ADP受体结合不可逆TRITON TIMI 38研究:与波立维相比,普拉格雷带来了更强的抗血小板疗效,同时也带

32、来了更高的出血风险在一些特定人群如高龄(75岁)、低体重(60kg)和既往有脑卒中/TIA的患者,普拉格雷并不能带来临床净获益;而在真实世界上述高出血风险患者比例远高于TRITON,0,5,10,15,0,30,60,90,180,270,360,450,危险比 0.81(0.730.90)P=0.0004,天,终点(%),12.1,9.9,危险比 1.32(1.031.68)P=0.03,1.8,2.4,138次事件,35次事件,CV死亡、MI或卒中显著减少被非CABG相关的TIMI严重出血明显增加抵消,CV死亡/MI/卒中,非CABG相关的TIMI严重出血,NNT=46,NNT=167,W

33、iviott SD et al NEJM 357:2001,2007,氯吡格雷,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普拉格雷,安全性研究队列:出血事件率显著高于氯吡格雷(N=13,457),ARD 0.6%HR 1.32P=0.03NNT=167,ARD 0.5%HR 1.52P=0.01,ARD 0.2%P=0.23,ARD 0%P=0.74,ARD 0.3%P=0.002,既往有卒中/TIA病史的患者中发生脑内出血的例数(N=518),Wiviott SD et al NEJM 357:2001,2007,既往卒中/TIA的患者服用Prasugrel的临床净结果有害*,而年龄75岁和体重 60 kg的患者

34、无临床净获益*,合计,60 kg,60 kg,75岁,75岁,否,是,0.5,1,2,有卒中/TIA病史,年龄,体重,危险(%),+54,-16,-1,-16,+3,-14,-13,危险比,Pint=0.006,Pint=0.18,Pint=0.36,Wiviott SD et al NEJM 357:2001,2007,Prasugrel更优,氯吡格雷更优,75岁,75岁,60 kg,75岁,75岁,60 kg,60 kg,75岁,75岁,合计,60 kg,60 kg,75岁,75岁,*全因死亡、MI、卒中和非CABG相关的TIMI严重出血的复合终点,1.Antman EM.Oral pre

35、sentation at AHA 2007.Available at:www.timi.org.Accessed 17 December 2008;2.GRACE databases(19992007).Data on file.,TRITON-TIMI 38研究将许多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排除在外,因此在真实世界,上述高危患者的出血风险要远远大于该研究所观察到的出血风险,年龄75或体重60kg,既往卒中/TIA,年龄75或体重60kg或既往卒中/TIA,TRITON,GRACE,需要更关注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替格瑞洛:,药理学特性:非噻吩吡啶类新一代抗血小板药物本身即活性化合物,无需CYP代谢,

36、直接抑制P2Y12受体,快速起效,与P2Y12受体结合为可逆性疗效的优势:PLATO研究结果表明替卡格雷降低ACS患者主要终点事件率优于氯吡格雷,且出血风险二者相当不可忽视的副作用:PLATO研究发现明显高于氯吡格雷呼吸困难、心动过缓、高尿酸血症、非CABG相关的大出血争议仍存:出血定义的划分、入排标准的限定?真实世界中出血比例更高?b.i.d的服药方式,患者依从性?,坎格雷拉(Cangrelor):,药理学特性:非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本身即活性化合物,无需CYP代谢,直接抑制P2Y12受体,静脉给药、给药后几分钟内迅速起效,与P2Y12受体结合为可逆性血浆半衰期3-5min,停药后60mi

37、n之内血小板聚集功能受抑可恢复疗效验证:CHAMPIONPCI和CHAMPIONPLATFORM两项研究结果表明Cangrelor的抗血小板效果并不优于氯吡格雷600mg,在拟行PCI治疗的ACS患者,两项研究均未达到一级终点(48h内死亡/MI/缺血导致的血运重建)获益的结果,2009年5月中期分析后研发公司决定终止病人入组,提前结束试验;出血:虽然输血的发生率与氯吡格雷相当,但大出血发生率在Cangrelor组有显著的升高(腹股沟血肿数升高)。启示:PCI围手术期给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是经得起推敲并再次得到验证的治疗,其它研发中的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前景(?),蛋白酶激活抑制剂(PAR1 ant

38、agonists)E5555SCH530348(II期临床试验:TRANSCENDENCE PCI)血小板粘附抑制剂(Platelet adhesion antagonists):抑制胶原蛋白诱导的血小板聚集C1qTNF-related protein-1DZ-697b其它血栓素(Thromboxane)抑制剂NCX4016S18886Ridogrel(II期临床试验,抗血小板治疗以外的适应证),ACS非血运重建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09,ACS非血运重建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建议,抗血小板药物及治疗建议阿司匹林氯吡格雷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关于抗血小板药物“反应的多样性”特殊

39、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疗 出血并发症及处理 非血运重建治疗ACS患者的长期抗血小板治疗,潘生丁,ASA,血管,红细胞,血小板,抗血小板药物及治疗建议,抗血小板治疗贯穿了冠心病治疗始终血小板活化是ACS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斑块破裂的急性期,以及防治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长期过程中均需要抗血小板目前抗血小板治疗主要包括三类:水杨酸类-ASA噻吩吡啶类抵克力得/氯吡格雷GPb/a拮抗剂替罗非班,阿司匹林治疗建议(一),NSTE-ACS所有患者,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负荷剂量150300mg,维持剂量为75100mg,长期治疗ACS患者拟行CABG术前不建议停药STEMI患者无论是否接受纤溶治疗,初诊时阿司匹林1

40、50300mg嚼服,随后每天75150mg长期治疗,阿司匹林治疗建议(二),有出血危险因素的患者,选择较低剂量阿司匹林(75mg-100mg/天)不能耐受或禁忌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考虑长期使用氯吡格雷75mg/d替代因胃肠道出血而使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时,应同时给质子泵抑制剂,氯吡格雷治疗建议(一),NSTE-ACS患者,不准备进行早期(5天内)诊断性冠脉造影或CABG术者,所有患者立即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mg,继之75mg/天。除非有出血的高风险,应持续应用12个月STEMI患者,无论是否采用纤溶治疗,应给予首剂负荷剂量300mg(75岁以上和出血高危的患者不用负荷剂量),继之75

41、mg/天,应至少持续两周14天,可考虑长期治疗,如1年,氯吡格雷治疗建议(二),服用氯吡格雷患者,拟行择期CABG术患者,建议术前停用氯吡格雷至少5天,最好7天,除非血运重建紧急程度大于出血危险如果患者有长期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如慢性房颤和房扑,左心室血栓,应用华法林使INR控制在2-3,但此时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会增加出血风险,应该严密监测。将INR调整在2-2.5,阿司匹林剂量建议为75mg,氯吡格雷剂量为75mg,GPIIb/IIIa受体拮抗剂治疗建议,中高危NSTE-ACS患者(尤其TnT、ST或糖尿病),可在氯吡格雷+ASA基础上,加用GPIIb/IIIa拮抗剂不建议STEM

42、I患者溶栓时联合应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尤其是年龄大于75岁的患者GPIIb/IIIa拮抗剂应在抗凝治疗基础上应用(UFH或LMWH)出血危险较高患者慎用或禁忌;若应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应监测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关于抗血小板药物“反应的多样性”,“ASA抵抗”或“氯吡格雷抵抗”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其实是血小板对于抗血小板药物反应多样性的体现服用ASA和/或氯吡格雷的患者,均不需常规检测血小板聚集抑制情况服用ASA和/或氯吡格雷时不建议联合NSAIDs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和非选择性NSAIDs氯吡格雷可与所有的他汀合用,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疗-老年人,治疗决策需个

43、体化老年人同样从ASA+氯吡格雷的治疗方案中获益急性期抗血小板药物负荷剂量应酌情降低或不用,ASA+氯吡格雷长期治疗剂量无需改变,阿司匹林的剂量建议不要超过100mg,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是AC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无证据显示,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调整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剂量 要正确评价肾功能,并据此调节GPIIb/IIIa受体拮抗剂的剂量。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肌酐清除率30%)应减量,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疗-手术或有创操作时的处理,择期手术需平衡手术带来出血和停药后血栓事件风险,决定是否停用抗血小板治疗紧急手术服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的患者,需紧急进行外科手术或

44、围术期有威胁生命的出血风险时,建议输血小板或给予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出血并发症及处理,出血带来死亡,心肌梗塞和卒中的高风险大出血的发生率与NSTE-ACS急性期的死亡率一样高预防出血与预防缺血事件同等重要,可以明显减少死亡,心肌梗塞和卒中的风险对出血风险的评价应该成为治疗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AHA/ACC/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NSTE-ACS 2007,出血并发症及处理,轻微出血者可以继续服用抗栓药物治疗严重出血者应停用药物治疗并中和或逆转抗栓作用ASA和氯吡格雷均是不可逆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只有补充新鲜血小板才能缓慢逆转。如果需要立

45、即纠正抗血小板作用需要输血小板,建议剂量1-2个单位(机采血小板每200ml含2.51011血小板)输血适应证:出血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低血压)或贫血。应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证,血液动力学稳定、红细胞压积25%或HB80g/L,可暂不输血,出血并发症及处理,血小板输注输注禁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输注效果:治疗有效性最重要的指标是临床效果。输注无效判定:2次及2次以上输血小板效果都不好,非血运重建治疗的ACS患者 长期抗血小板治疗,非血运重建ACS患者出院后,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75mg-150mg/天)和氯吡格雷(75mg/天),最好使用1年高危患者,

46、考虑长期强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长期治疗过程中持续评估患者缺血症状和出血危险,结 语(一),为了加强ACS患者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应常规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时筛选高危患者对于高危患者,应积极采取介入治疗策略对于低危和不适合血运重建患者,应强化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尤其是急性期和长期的抗血小板治疗原则氯吡格雷+ASA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非血运重建ACS患者治疗的基石,结 语(二),抗栓同时尤其要注意出血危险(如症状、体征)的评估和预防,尤其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患者出血问题上,强调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尽管不同个体对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但是目前还不建议常规进行血小板活性检测来决定是否

47、用药或调整抗血小板药物的剂量,2010年抗血小板热点,1.ACTIVE-A研究:对于不能服用华法林的卒中高危房颤患者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预防卒中的获益与风险?医学经济学如何?2.DES-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月以上似无必要?3.心肌梗死后合并心衰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房颤卒中高危患者应用氯吡格雷ACTIVE-A研究结果揭晓,1,NEJM文章:DES患者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合适时间,2,2010年抗血小板热点,JACC文章:心肌梗死后合并心衰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对预后的影响,3,抗血小板看点一:ACTIVE A试验,在不适合使用华法林的房颤患者中随机双盲评价氯

48、吡格雷加阿司匹林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的试验,在不适合口服抗凝药(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的房颤患者,氯吡格雷75mg联合阿司匹林将降低血管事件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安全性,ACTIVE A的假设:,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推荐剂量为每日75-100 mg患者以随机双盲的方式接受氯吡格雷每日75 mg 或相匹配的安慰剂,抗栓药物用于房颤的进行中的RCT,ACTIVE,ACTIVE W:开放性RCT,OAC 比 氯吡格雷 75+ASA 75-100 ACTIVE A:双盲 RCT,ASA 75-100 比氯吡格雷 75+ASA ACTIVE I:厄贝沙坦比安慰剂,2x2 因素设计 高危房颤患者,目标 140

49、00例 主要终点:卒中,心梗,血管性死亡,全身性栓塞,探索疗效介于OAC和单用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总体研究设计:3个试验,确诊AF+1风险因素:年龄75,高血压,曾患卒中/TIA,LVEF45,PAD,年龄5574+CAD或糖尿病,部分析因设计,推荐:氯吡格雷 75 mg QD ASA 75100 mg QD,7554名患者,9018名患者,ACTIVE W氯吡格雷+ASA比OAC,ACTIVE A氯吡格雷+ASA比ASA,ACTIVE I 没有排除标准,ACTIVE I厄贝沙坦比安慰剂,平均随访3.6年,6707名患者,OAC禁忌症或不愿意使用,The ACTIVE Steering

50、 Committee.Am Heart J 2006;151:1187-93,在ASA的基础上加用波立维可以降低11%的主要血管事件(p=0.01);减少28%的卒中相对风险心梗的相对风险有降低的趋势,RRR为22%(p=0.08)。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或血管性死亡没有差异显著增加大出血(p0.001)。但出血性卒中或致命性出血风险没有显著增高(p=0.07)波立维联合ASA治疗的病人尽早获益.ACTIVE-A的经济学亚组研究结果发现:在预防卒中方面效价比良好.,1,2,3,4,ACTIVE A 研究结论,The ACTIVE Investigators.N Engl J Med 2009;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