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建筑外墙面渗漏分析及防治措施.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57420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工论文建筑外墙面渗漏分析及防治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建筑外墙面渗漏分析及防治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建筑外墙面渗漏分析及防治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建筑外墙面渗漏分析及防治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工论文建筑外墙面渗漏分析及防治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工论文建筑外墙面渗漏分析及防治措施.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外墙面渗漏分析及防治措施 建筑外墙面渗漏分析及防治措施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建筑外墙面渗漏分析及防治措施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建筑外墙面渗漏分析及防治措施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建筑外墙面渗水现象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通病,作者在现场施工中结合实际,反复探讨,从原材料使用及施工操作中初步找出渗漏现象的原因,通过学习和借鉴有关技术资料,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

2、了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关键词:外墙面渗漏;防治措施;工程质量目前,业主对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越来越重视,由此引发的质量投诉也越来越多。而房屋建筑外墙渗漏做为建筑产品的一个通病,逐渐成为业主质量投诉的重点。它不仅给居民正常生活和使用造成极大的不便,给物业管理和专业维修带来麻烦。下面就谈谈笔者在这方面一些看法和体会。1外墙面渗漏的主要部位及原因分析外墙渗漏主要在框架梁、柱与空心砖砌体结合部容易产生裂缝,特别是框架梁下皮与砌体结合部极易产生横向裂缝,雨天产生渗水,且水渗入墙中从上至下由空心砖内渗到内墙部位。再有,窗框及窗台处处理不当,也是裂缝、渗水的主要部位。1.1目前框架结构外维护填充墙采用的材料基

3、本为非承重空心砖。空心砖的特点是砖壁较薄,中间多为大的孔洞,空心率较大,密度和强度均较低,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损坏,造成缺棱掉角等缺陷的发生,并且空心砖多采用粉煤灰或陶粒作为原料,其吸水性能较强,若在外维护墙中使用了此类砖比较容易在外墙面形成渗漏处。若发生渗漏水进入外维护砌筑墙体,空心砖易吸收水分达到饱和,空心砖内孔洞形成积水槽或水的甬道沿墙体产生流动,很难判断渗漏处,整改起来极其不易,形成顽疾。1.2外墙面装饰基层一次性打底太厚或为保证垂直度而使局部打底偏厚,又未采取适当加强措施而产生基层裂缝;结构层表面太光滑,如未采取措施,使基层空鼓、龟裂、结合不良;外墙面大面积打底而基层又未设置分

4、格线,使基层产生不规则收缩裂缝。上述原因均可能造成基层质量不过关,直接影响了面层与结构层的结合,从而造成面层、基层空鼓、龟裂、离析、脱落等质量问题,进而留下渗漏隐患。1.3外墙面装饰材料选择及施工质量控制。现在住宅建筑的外墙面装饰材料多采用外墙面饰面砖。大量事实表明,外墙面装饰面层采用面砖的建筑物较采用其它装饰面层的建筑物外墙面面出现渗漏的现象更普遍。经过详细观察及研究分析,主要是由于面砖铺贴空鼓或铺贴砂浆不饱满,造成面砖与砂浆局部脱离,面砖与砂浆间空隙部分易形成贮水容器;面砖勾缝不密实或勾缝龟裂,密缝勾缝遗漏都是使雨水从表面渗入,造成积水,从而引起渗漏。1.4建筑造型产生的不良影响。由于市场

5、的需求,建筑的外造型趋于复杂化,外立面增加了很多突出造型和线条,且由于建筑节点的设计和构造措施不合理,造成外墙面渗漏节点较多,这也是产生外墙面渗漏的原因。与此类似的还有窗台、遮阳板和雨篷等水平构件的表层施工中未找坡度,甚至倒坡,造成倒返水或积水,也容易造成外墙面面渗水。1.5外墙面节能采用的保温形式。现在的建筑要求节能达到50,很多建筑采用外墙面外保温体系或夹心墙体系,此两种体系各有其先天不足的缺陷。外保温体系多采用点粘法进行施工,在保温层和砌筑墙体间形成空腔体系,苯板之间有缝隙,水极易进入造成渗漏;夹心墙体系外墙面由于是普通砂浆,水极易透过砂浆层进入空心砖墙造成渗漏,这也是外墙面渗漏的原因之

6、一。1.6各施工主体间的原因。设计单位均按规范的统一模式进行常规设计,不考虑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同时在细部节点处理上更是一带而过,明知有通病,但只要结构不出现问题,便与自己无关。施工中的问题由施工单位处理。而改进工艺、作法,必然导至施工成本的增加。大多开发商又不认可增加费用,结果只有按设计施工,稍有不慎,造成隐患。2找到了病根,就可以对症下药了,针对以上8点渗漏原因,本人提出了以下几点渗漏的防治控制措施。2.1外墙面使用的砌体砖建议使用三排孔多孔或其它轻质实体砌块,当使用空心砖或多孔砖砌筑外墙面时,为提高砌体防水能力,砖之朝外面应选择棱角齐全的砖,当墙的长度与砖模数不符时,不足模数部

7、分由实心砖或素砼调整。外墙面砌体砌筑完毕应尽量避免凿打,如有预埋暗管,砌筑砌体时可事先于安装管道位置两侧留通缝,缝间竖向每隔600mm留拉结钢筋,拉结筋伸入墙内各250mm,砌后浇C20细石混凝土;同时对诸如脚手架眼、缆绳孔等造成的墙体缺陷要先修补完成后方可打底粉刷,不留隐患。2.2对于由于基层产生裂缝,从而影响面层质量造成渗漏的,主要是要加强基层施工质量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要保证外墙面打底不得太厚,对局部太厚处要采用喷浆或加钢丝网(特别在建筑设计要求有特殊造型的部位)来加强,其次外墙面打底应分次、分层,打底在终凝前要防止暴晒或雨淋,并加强养护。做好分格线,用油膏填缝后,方可上面层。第三

8、对于混凝土柱、梁等较光滑的结构层,宜用10%稀盐酸溶液洗刷面层的油污和隔离剂,然后用清水冲洗,随后用聚合物砂浆“毛化”处理(聚合物砂浆配合比可为107胶水水泥砂=141010计量搅拌均匀),喷洒在光滑的面层上,湿养护7d,使之且砌筑过程不得打砖,“毛化”以增强粘结力,而后再全面打底,可避免空鼓、结合不良等缺陷。2.3对于外墙面铺贴面砖的建筑物,外墙面施工前必须事先进行技术交底,同时要强化工人的质量意识,增强责任心。在铺贴过程中一定要有挤浆工艺,且在勾缝前要全面检查空鼓情况,勾缝要保证密实度,勾缝完毕后要注意湿润养护,密缝擦缝不得遗漏,勾缝深度建议要严格控制,凹入度不宜太大,最好勾成圆弧形平缝。

9、质量管理要建立多级复查控制制度,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在造价允许的前提下,外墙面抹灰层建议采用防水砂浆抹灰或者优先考虑使用益胶泥新型高分子粘接材料代替传统水泥作为板材、块材的粘贴材料,益胶泥具有用量少、本身厚度薄、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避免了使用水泥等传统粘贴材料因浸砖、洒水不够而引起的空鼓、脱落等隐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益胶泥所具有的另一些特性-作为界面剂时具有粘接强度高,不需打毛就可在光滑基层面上使用的特性以及防水特性,使用时薄薄一层(仅1.52mm)满涂于外墙面基层面上,即使个别处面层空鼓或勾缝质量不理想也多一道屏障防止雨水渗入外墙面基层。2.4对于复杂的外立面造型,在窗口附近和外维护墙砌筑,

10、拉结钢筋一定按要求留置。窗台、遮阳板和雨篷等水平构件应按要求进行找坡且找坡方向要正确,与墙面接触部分应处理成泛水圆弧角。窗框周边应提位勾缝打胶,窗顶部要做成鹰嘴。2.5外墙的保温系统尽量采用聚苯颗粒砂浆保温体系,此体系杜绝了外墙外保温体系的空心夹层,极大地减少了渗漏点(苯板或挤塑泡沫板之间有缝隙),并且能够做出一些局部的造型线条。2.6就外墙面渗漏这个建筑通病,设计单位要切实引起重视,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特别要对外墙面粉刷、门窗处理等细部节点上进行强调,给出细部节点处理。,施工单位做为实施者,更要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跟踪管理。开发商

11、要加强对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同时加大投入,给予施工方部分费用补贴,才能提高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共同解决好外墙面渗漏这个通病。3结束语综上所述,外墙面渗漏是质量通病,是顽症,但是不是不可避免的。外墙渗漏的防治应从材料、施工管理及房屋构造等环节进行处理来消除渗漏隐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措施,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只要严格切实按规范、规定执行,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同时积极学习、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就能有效地控制渗漏现象的发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参考文献1河北标办DB13(J)09-96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2007.2廖志刚.浅析房屋外墙渗漏的预防处理J.铜业工程,2007.3沈春

12、林主编.建筑防水工程问答实录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本书编委会.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验收标准规范及设计施工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

13、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

14、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

15、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