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吉华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5757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吉华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吉华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吉华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吉华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吉华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吉华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吉华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doc(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贵州省习水县吉华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提交报告单位:贵州省习水县吉华煤矿提交报告时间:二七年七月 贵州省习水县吉华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拟 编:赵 群审 核:蒲远芳项目负责:夏登玺总 经 理: 杨晓星提交报告单位:贵州省习水县吉华煤矿报告编制单位:贵州奇星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提交报告时间:二七年七月目 录1 前言11.1概 况11.2以往地质工作概况31.3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41.4本次工作情况51.5特别情况说明112 工作区地质122.1煤田特征132.2煤层特征132.3煤质142.4煤的工业用途163 煤的可选性能17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174.1水文地质条件174.2矿区岩(

2、土)体工程地质条件.224.3环境地质条件244.4其它开采技术条件264.5小 结275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355.1工作方法及工程布置原则355.2工程质量评述375.3生产勘探(探矿)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385.4采样、化验及质量评述385.5探采对比396资源储量估算416.1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416.2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426.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426.4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436.5矿体(层)圈定原则466.6采空区(或压覆矿产)边界圈定466.7块段划分466.8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476.9资源储量估算结果476.10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516.11资源储量

3、估算中需说明的问题516.12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527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558结语568.1对资源储量核实取得的主要成果568.2建议56附图:1、贵州省习水县吉华煤矿地形地质及工程平面布置图2、贵州省习水县吉华煤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图3、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吉华煤1-1矿勘探线剖面图4、贵州省习水县吉华煤矿2-2勘探线剖面图5、贵州省习水县吉华煤矿3-3勘探线剖面图6、贵州省习水县吉华煤矿4-4勘探线剖面图7、习水县吉华煤矿C5煤层底板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8、习水县吉华煤矿C7煤层底板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9、习水县吉华煤矿C8煤层底板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10、习水县吉华煤矿

4、C12煤层底板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11、贵州省煤习水县吉华煤矿综合柱状图12、贵州省煤习水县吉华煤矿含煤层柱状图附件:1、委托书 2、采矿许可证 3、地质资质证书 4、承诺书1 前言1.1概 况根据省国土资源厅资源量核实工作部署和贵阳市国土资源局 要求以及国土资源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写规定(国土资发200726号)文件要求,为合理的规划开发利用煤炭资源, 了解贵州省习水县吉华煤矿的矿产资源现状,保障地方经济建设持续发展,贵州省习水县吉华煤矿委托贵州奇星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在矿区范围内对红旗煤矿,平东煤矿进行整合后的吉华煤矿开展资源量核实工作。利用现有生产矿井及老煤窑分布情况,初步了解矿区

5、构造,含煤岩系、岩性组合特征、可采煤层的层数,产出形态及开采技术条件;核实矿区范围内开采煤层的采空范围,估算矿井保有资源量。按资源量核实工作技术要求编写储量核实报告,为矿山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提供基础的地质资料。贵州省习水县吉华煤矿位于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行政区划隶属于习水县温水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633451063507;北纬:282705282743。吉华煤矿位于习水县城北东67方位3736Km之张家岩至桐子带辖属习水县温水镇。吉华煤矿有矿山运煤公路与S302公路相通,往北东直达重庆,转X320连接川黔铁路桐梓(县)站,往西经习水县城转S208公路可达赤水市及其以远四川省泸州地区和

6、长江沿江各地。距习水县城平距里程39km,习水电厂里程42km,交通方便。详见(图1)。该矿山为本次资源整合保留矿山,矿区范围由0、1、2、3、4、5、共6个拐点坐标圈定,面积0.9096km2,开采标高为1150885m。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为: 1年。矿山拐点坐标(见表1)。表1 矿山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号XY031493803635929013149720363592002315005036360250331505403636117043150370363614505 3149580363603751.2以往地质工作概况1956年,西南煤田地质勘探局地质169队对包括红旗煤矿在内的温水煤矿区进

7、行调查,做出煤矿远景评价。1974年10月1978年12月,贵州省地质局一八地质大队进行了包括本区在内的120万桐梓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涉及煤炭、硫铁矿等矿产。2000年3月,为满足矿山换证、年检、储量登记和统计工作的需要,习水县地矿局对包括本矿区在内的温水矿区进行了地质简测工作,并编写了贵州省习水县温水矿区煤矿地质简测报告。矿区及矿山未做过专门的地质工作,工作程度极低。根据以往地质工作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O六地质大队煤炭勘查项目部于2005年11月提交贵州省习水县平东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求得矿山资源量298.6万吨,截止于2004年底, 矿山保有资源量264.8万吨。2006年

8、08月提交贵州省习水县红旗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求得矿山资源量278万吨,截止于2005年底,历年矿山消耗资源量26万吨、矿山保有资源量252万吨。上述报告于2006年9月18日由遵义市国土资发2006 202号文通过。1.3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贵州省习水县吉华煤矿为本次资源整合保留矿山,该矿区开采历史久远,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有民采小窑对煤层近地表部分进行小规模采掘,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为小窑井下开采。原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平东煤矿2001年12月办理采矿许可证,生产能力3万吨/年,有效期限5年;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红旗煤矿2001年12月办理采矿许可证,生产能力3万吨/年,有效期限5年。截至

9、2006年底,两煤矿共采出原煤79.95万吨,损失30.1万吨,矿山在生产过程中完成沿脉运输辅助平巷、切割巷道及上山、耙矿巷道等工程,现开采煤层为C5、C7、C8、C12煤层。2007年两个煤矿整合为一个矿山,2007年6月办理新的(整合)采矿许可证,矿山名称为贵州省习水县吉华煤矿,生产能力15万吨/年,有效期限 1年,拟开采深度为885m1150m。现在实际生产能力6 万吨/年。1.4本次工作情况我公司接受贵州省习水县吉华煤矿委托后,组建项目组对该矿开展资源量核实工作,在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于 2007 年 3月10日至 5月15日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2007年6月19日转入

10、室内资料的整理和报告编制,8月末完成报告编写。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如下1、主要收集了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红旗煤矿资源量核实报告。2、收集了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平东煤矿资源量核实报告。3、收集了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红旗煤矿和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平东煤矿井上、下对照图(比例尺 1:5000)。4、主要收集了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红旗煤矿地形地质图、贵州省煤习水县温水镇平东煤矿地形地质图 (比例尺 1:5000)。(二)完成实物工作量工 作 项 目单 位工作量15000地质填图km229411000地形地质剖面编绘m2536 老硐调查个6煤层煤样采集及化验件4视密度样采集及测试件215000水文地质调查km

11、229415000工程地质调查km2294地表地下水动态观测点4水样件3报告编制份1表2 C5、C7、C8、C12煤层矿产资源量估算表资源量核实情况资源量类别煤层编号矿体倾角()真厚度m体 积(m3)体重(t/ m3)资源量(万t)核实前资源量C+D5168历年开采量及损失资源量采空区C12330.901028441.4014.40C8332.202513961.4035.19C7331.301485521.4020.80C5331.403993421.4055.91合计126.30核实资源量332C12330.903441991.404818C8332.208304311.4011625C7

12、331.304818261.406744C5331.402996161.404194合计27381333C12330.903363331.404708C8332.2010157811.4014221C7331.306172181.40864C5331.406610761.409254合计36823保有资源量332+33364204总资源量核实资源量(332+333)+采空区 91585备 注 保有资源量不含(334)?类别资源量表2-1 表2-2表2-3 表2-4 1.5特别情况说明矿山一直属于民采,资料管理及生产管理不够规范,有些基础资料无法收集到。矿山整合重新设计后,需加强各方面管理。确保

13、矿山健康有序发展。2 工作区地质地层:吉华煤矿矿区南东侧出露最老地层二叠系中统茅口组,往北西依次出露上统龙潭组、长兴组、三叠系下统夜郎组及第四系(如图-习水县温水镇吉华煤矿含煤层柱状图)。现简单描述如下:1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为浅灰、灰色厚层至块状粉晶灰岩、含生物碎屑灰岩,产腕足类、蜓等生物化石,厚度大于20m。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是本区的含煤地层。岩性由灰、灰黄、灰黑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含炭质泥岩及煤层(线)组成。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度5265m。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为灰、深灰色中至厚层状含燧石团块灰岩、粉晶灰岩夹钙质粉砂岩,含腕足类、

14、腹足类等化石。厚约3055m。4三叠系下统夜郎组沙堡湾段(T1y1):为灰黄、灰绿色薄至中厚层状钙质泥岩泥灰岩,厚度1217m。5.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玉龙山段(T1y2):分布于矿山南部,为灰色中至厚层状泥质灰岩、泥质泥晶灰岩夹泥质条带。厚4063m。6. 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九级滩段(T1y3):分布于矿山南部,为紫红、灰紫色薄至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泥岩、泥灰岩,上部夹灰色中厚层泥晶灰岩。厚度3560m。此外,区内的坡麓和洼地部位,零星分布有第四系残坡积物(Q),主要由灰黄、土黄色粘土、亚粘土砂、砾石及坠积物组成,厚015m。 构造矿区位于桑木场背斜北西翼北东段,地层倾向340,倾角2535,平均

15、倾角33,为一单斜构造,断层及次级褶皱不发育,构造复杂类型属于简单型。2.1煤田特征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 (P3l),属滨海至浅海型海陆交互相沉积,以粘土岩、细粒碎屑岩为主,厚度5265m。含煤层(线)312层,煤层总厚约8.30m,含煤率为10.5%;可采煤层总厚度6.008.00m,平均6.70m,可采含煤系数为8.48%。根据工程揭露及相邻矿山地质资料,矿山可采煤层有C5、C7、C8、C12四层煤层。2.2煤层特征 表3 可采煤层特征表 序号煤层名称煤层厚度(m)夹矸数稳定性平均倾角(度)煤种顶底板岩性最小最大平均顶板底板1C51.101.501.40 无较稳定33粉煤泥质灰岩

16、炭质泥岩2C71.002.201.30无较稳定33粉或块煤砂质泥岩砂质泥岩3C81.753.502.20 无较稳定33粉或块煤砂质泥岩砂质泥岩4C120801.90090 无较稳定33块煤砂质泥岩粘土岩矿山可采煤层分述如下:(1)C5煤层: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倾向北西,倾角33。煤层为粉煤,结构简单,为单层煤。煤层厚度1.101.50m,平均厚度1.40m,厚度变化较小。(2)C7煤层:产于中含煤段顶部,距离C5煤层底板间岩层厚度为20m。煤层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倾向北西,倾角33。煤层为粉至块煤,结构简单,为单层煤。煤层厚度1.30m左右。(3)C8煤层:产于中含煤段中下部,

17、距离C7煤层底板间岩层厚度为10m。产状倾向北西,倾角33。煤层由粉至块煤组成,平均厚度2.20m左右。(4)C12煤层:产于含煤段下部,距离C8煤层底板间岩层厚度为25m。产状倾向北西,倾角33。煤层由粉至块煤组成,平均厚度0.90m左右。煤层结构简单,属半暗半亮型块状煤。煤层厚度较稳定。煤层走向延伸0.701.0公里,倾斜延伸0400米,为单倾斜煤层,构造较简单。矿区内煤层均属无烟煤,除可作民用及动力用煤外,部分低灰、低硫煤还可作炼钢高炉喷吹的燃料。2.3煤质根据中国煤炭分类总表,煤层呈黑色,半光亮型,条带状结构,贝壳状、眼球状、阶梯状断口,似金属光泽,机械强度较高。本煤层为黑色,沥青玻璃

18、光泽以半亮亮煤为主,夹暗煤及镜煤和线理状丝炭;含星点状、结核状黄铁矿;节理较发育,参差状断口,煤岩为半亮型。有益组分有镜质和丝质组分,有害组分主要为粘土矿物及少量黄铁矿、石英等,比重1.40t/ m3 具中等可选性。 上述四层煤的工业分析表明:(1)水分(Mad):以C8煤层含量低,平均为0.77;C12煤层相对较高,平均为4.37。(2)灰分(Ad):以C5煤层含量低,平均为10.33;C12煤层相对较高,平均为23.51。(3)挥发分(Vdaf):以C8煤层含量低,平均为9.68;C5煤层相对较高,平均为11.60。(4)发热量(Qnet,d):区内各煤层中原煤发热量在29.9131.98

19、MJ/kg之间,均属高热值煤。有害组分的含量:全硫(St.d):以C8煤层含量低,平均为1.63; C12煤层相对较高,平均含量为2.76。煤层中所含硫均以无机硫为主。根据温水煤矿区资料,区内煤层以C12含磷W(P)为最高,一般在0.096%左右,其它煤层含磷W(P)一般小于0.006%左右;各煤层含砷W(As)均小于0.001。表4 矿区主要煤层煤质特征一览表煤 层煤质分析()发热量(Qnet,d)(MJ/kg)自燃倾向性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af)全硫(St。d)C5原煤074-0800771030-103610.331031-103710.33182-1881.85319

20、0-320431.98C7原煤262-2712.661596-160516.001157-116411.60181-1891.842897-291529.1C8原煤258-2642.611463-147214.67963-9749.68159-1691.632987-299429.91C12原煤433-4424.372348-235423.511139-114511.42272-2802.762990-299829.94煤类:据区域化验测试资料,矿区内煤层均为无烟煤。所有煤层均适宜动力用煤。据井田内巷道揭露情况及周边矿井调查了解资料,C5、C7、C8、C12号煤层属较稳定煤层,井田内煤层的稳定

21、程度属较稳定型。本次核实工作根据以往地质工作及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O六地质大队煤炭勘查项目部于2005年11月提交贵州省习水县平东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06年08月提交贵州省习水县红旗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分类作参考,C5、C7、C8、C12 号煤层煤的牌号定为无烟煤类。综上所述,该可采煤层牌号为低中灰高硫中等挥发分高热值烟煤。2.4煤的工业用途从表4可以看出,本区C5、C7、C8、C12 号煤层煤为低中灰高硫中等挥发分高热值煤。上述煤层可选性能较好,经洗选后可作为动力用煤或民用煤。3 煤的可选性能鉴于本区煤的用途已经确定为动力用煤和民用煤,加之勘查经费不足等原因,本次工作未对煤的可

22、选性作了解,根据已作过详细工作的区域资料类比,本区煤应为较易选煤。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4.1水文地质条件4.1.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吉华煤矿所在区域位于黔中高原西北部。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三岔河流域。区内地形以中山为主,为岩溶中山峡谷侵蚀地貌,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如溶洞、溶斗、竖井、石沟、石芽等分布普遍。区内地下水主要分布有碳酸盐岩溶水、基岩裂隙水、部分为第四系孔隙水。碳酸盐岩溶水分布于裸露及半裸露岩溶山区,泉水流量大;裂隙水为大气降水渗入风化裂隙、构造裂隙而形成,泉水流量小。本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北侧三岔河支流,标高约1100m。4.1.2矿区自然地理、气候特征区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

23、气候区,气候潮湿,多阴雨,年平均气温13.1。冬季气候寒冷,最低气温-8.3,多有降雪、凌冻,最高温度34.4。69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1137.8mm,年最大降雨量1159.6mm,年最小降雨量776.7mm,日最大降雨量曾达149.4mm,全年无霜期293天,日照率37%,全年平均风速2.2m/s。矿区内发现泉点二处(Q1、Q2),实测流量分别为0.03L/s、0.04L/s。矿区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三岔河支流。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1100m左右,而矿区最低开采标高885m,低于最低侵蚀基准面215m。4.1.3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一)地层富水性矿区面积0.90962,主要出露茅口组、龙潭

24、组、长兴、夜郎组及第四系。地层富水性简述如下(由下至上):1茅口组茅口组(P2m)强含水层:分布于矿区东南部,为浅灰、灰色厚层至块状粉晶灰岩、含生物碎屑灰岩,厚度大于20m。地下水赋存于其岩溶裂隙和管道中,含水中等丰富。2龙潭组龙潭组(P3l)弱含水层:分布于矿区东南部,为灰、灰黄、灰黑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含炭质泥岩及煤层,厚度5265m。其基岩风化及构造裂隙发育,岩体较为破碎。含水微弱。3长兴组长兴组(P3c)中等含水层:分布于矿区东南部,为灰、深灰色中至厚层状含燧石团块灰岩、粉晶灰岩夹钙质粉砂岩。厚约3055m。含岩溶裂隙水,其富水性中等。4夜郎组夜郎组(T1y)强含

25、水层:分布于矿区中部及西北部,为钙质泥岩泥灰岩、泥质灰岩、泥晶灰岩。厚度80130m。含溶洞、裂隙水,其富水性较强。5.第四系孔隙水矿区内覆盖的第四系,为孔隙水含水层,含水性较弱,厚度约16m,平均4m。在矿区分布较少,有一定的蓄水量,对煤矿开采有一定影响。(二)地表水、地下水动态变化矿区地势南东高北西低,地形坡度较缓,地表经流条件较好。矿区内无河流,只有季节性冲沟分布,雨季有水,旱季无水。地表水受大气降水影响,其流量、水质变化均与降水的季节和强度相对应,雨季流量大,矿化度减小,枯季则相反。含煤地层裸露,直接接受大气降水与地表水的补给,其充水强度和降水的强度及持续的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地下水以

26、泉或分散流形式排泄,各含水层无直接的水力联系,含水介质具有不均一性,既有规模比较巨大、延伸较长的管道溶洞,也有十分细小的裂隙甚至孔隙(包括溶穴中的孔隙)。地下水的交替程度一般,其矿化度较高。(三)水文地质类型根据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矿区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但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附近地表水不构成矿床的主要充水因素,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中等,地下水补给条件差,第四系覆盖面积小且薄,疏干排水可能产生少量崩塌,水文地质边界较复杂。综上所述,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本区水文地质类型属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4.1.3、充水因素分析

27、1、大气降水:是主要的充水水源。含煤地层裸露部分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充水强度和降水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2、地表水:区内有一定规模的冲沟发育,有些冲沟常年有水,枯季流量较小,雨季暴涨,因此,在上述地表水体下采煤应注意地表水溃入。3、老窑水:区内老窑和小煤矿分布广泛,且开采历史悠久,虽大部分被关闭。但老窑采空冒落造成地表开裂、塌陷,致使地表水及降雨由裂隙渗入老窑蓄积。因此,开采浅部煤层,应预防老窑水涌入。4、茅口组:灰岩裂隙、溶隙发育,透水性较强,特别在雨季水量变化较大,虽然在煤系地层以下,但距C12煤层地板较近,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大,特别在井下遇到断层时,要防止岩溶水的涌入。5、长

28、兴组:灰岩夹粉砂岩,基岩裂隙发育,透水性较强,位于煤系地层以上,距C5煤层顶板较近,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大。6、夜郎组:泥灰岩、泥质灰岩岩溶裂隙发育,特别在雨季水量较大,据煤层顶板较远,对矿井开采影响一般。7、龙潭组:为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煤层与隔水段呈间互状,虽富水性弱,但具有一定的承压性,应做好防排水工作。8、第四系孔隙水:岩石破碎,透水性较强,特别在雨季水量较大。4.1.4矿井涌水量根据吉华煤矿目前每天抽排水量约80m3/d (枯季),最大时估计矿井涌水量约240m3/d。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矿坑涌水量与矿井开采深度及开采面积有关。由于本矿及邻近煤矿无相关资料,现仅采用比拟法估算矿坑预测

29、涌水量。采用经验计算公式: QQ1式中:Q、Q1预算及实际矿坑涌水量(m3/d)F、F1 预算及实际采空区面积(m2)S、S1 预算及实际水位降深(m)煤矿现采空区面积114271m2,降深65m;可供开采资源量面积909600m2,降深250m。 矿山从1150m开采至煤层最低埋藏深度+885m水平时,矿井正常涌水量将增至274 m3/d。遇雨季或其它导水条件,最大涌水量将增至822 m3/d。在今后的开采过程中,根据此公式可对涌水量进行粗略的估算。为了更好准确的估算涌水量,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井下涌水量记录。观察涌水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涌水量记录情况,修改涌水量的估算公式。在开采深部或最低侵

30、蚀基准面以下煤层时,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及边采边探也是本矿必须做和应高度重视的工作。4.1.5供水水源矿区西南侧有零星泉水点或水点可供利用。矿区目前供水水源为距井口东面泉水井,该泉井水经沉淀净化处理后,供矿居民生活饮用,减少了污水排放,有利于环保。为满足矿区开发用水的需要,建议进行矿区供水水源勘探工作。4.1.6水文地质条件预测评价矿山在开采过程中,由于采空区冒落,易引发地表变形、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从而引发地表水位下降、泉水干枯,地表水或泉水可能沿断层带或基岩裂隙溃入井下,引发井下水文地质灾害。在开采过程中应加强地表水文地质观测,井下巷道顶、底、帮的支护管理工作,留设合理防水煤柱,预防水

31、文地质灾害发生。4.2矿区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4.2.1工程地质条件现状评价(一)工程地质岩组的划分 矿区内工程地质岩组可划分为硬质岩组、软弱岩组及松散岩组三类。 硬质岩组:茅口组为细粒灰岩,长兴组为生物碎屑灰岩以及夜郎组的沙堡湾段含有少量薄层泥灰岩和灰岩、玉龙山段为中厚层灰岩,为软质岩组,岩石坚硬性脆,抗压强度高,其物理力学强度高,岩土工程地质性质较好,可满足一般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软弱岩组:龙潭组为砂岩、粘土岩、砂质粘土岩互层的岩层组合,泥质砂岩及泥岩次之,夹少量灰岩,抗压强度较低,透水性弱,能起到阻水作用,岩层强度差,为软质岩组,其物理力学强度差,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差,斜坡地带易形成

32、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松散岩组:为第四系粘土、亚粘土、砂砾石堆积层,局部有淤泥层,分布于河谷阶地、洼地,力学强度极低(二)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1、土体工程地质条件矿区内主要存在如下二类工程地质岩组:碎屑岩类工程地质岩组:主要为龙潭组砂岩、粉砂岩及粘土岩等碎屑岩组成,此类岩组新鲜岩石强度大,稳固性较好,但耐风化力差,风化后多变为碎块及砂粒,其强度及稳固性迅速降低,极易垮塌。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由第四系(Q)残坡积的碎石、砂、泥等组成,厚度030m,分布于洼地中,面积小,强度及稳固性均较差,水充盈后,强度及稳固性更差,常产生小面积的崩落、垮塌及形成泥石流而造成危害。2、岩体工程地质条件(1)含煤地

33、层多以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质、粉砂质粘土岩、煤层为主,局部夹碳酸盐岩。多为层状结构,少量碎裂结构。该地层中硅质细砂岩,力学强度高,遇水时不易软化,相邻矿区的岩芯多呈短长柱状,少量块状,因节理裂隙较发育而完整性中等,岩体稳定性中等;钙质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铝土岩属中等坚硬岩组,力学强度中等,有一定遇水软化性,岩芯以短长柱状、块状为主,岩石完整性较好,岩体稳定性中等;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煤层属软弱岩组,力学强度很低,遇水时极易软化,塑性强,岩石完整性不好,岩体稳定性很差,巷道掘至该层段时,易产生顶部塌陷及底鼓、片帮等现象,钻孔揭露岩芯多呈短柱状、薄饼状、碎块状、砂状。该地

34、层在地表浅部为中风化及强风化带,岩石容易碎裂,并伴有浅层风化裂隙水出露,而随着深度的增加,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岩体稳定性差,工程地质条件不好。(2)主采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条件煤层顶板为浅灰色粉砂岩,总体上较稳定,但局部地区有产生冒顶脱落的可能。底板为灰、灰黄色薄层粘土岩、粉砂岩,可能产生底鼓,据调查底板底鼓作用不明显。限于条件未采样测试煤层顶、底板的物理、机械性质,仅根据观察坑道、小窑并访问当地老窑工知:区内煤层顶板多为砂岩、粉砂岩或泥质粉砂岩,一般较稳固,底板则多为粘土岩,遇水后常易产生膨胀、底鼓现象。从以上分析来看,本区的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类型属中等型。.422工程地质条件预测评价区内煤层

35、顶底板条件较好,顶板多为粉砂岩、泥质灰岩较稳定,但直接顶板为泥质灰岩,应加固顶板管理和支护;底板为粘上岩吸水性较强,局部地段存在泥化和膨胀现象(俗称“底鼓”),在底板管理中应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底板软岩危害。一区内地下潜水位较高,煤层分布于潜水面以下,地下水以岩溶裂隙水为主,基岩裂隙水次之,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次为小型溪沟水及老窑积水。老窑积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对矿井浅部开采影响最大,应充分重视与避免水害。矿山在开采过程中易引发冒顶、片帮等安全事故。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以防范,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4.3环境地质条件431、矿区环境地质条件现状评价(一)小煤矿及老硐 经调查矿区内小煤矿、老

36、硐分布较多,老硐积水丰富,目前开采矿井巷道总排水量80m3/d左右。在开采过程中加强注意老硐积水对煤矿开采的影响。(二)矿井充水因素岩溶裂隙水和大气降水、老窑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一般沿岩溶管道、基岩裂隙渗入矿井,岩溶发育地段矿井充水会有所增大;地表水对地下水具有一定的补给作用。岩层节理裂隙较发育,渗透性较好,含水性较强,在开采过程中应加强预防矿井充水。 该矿区内有老窑采空区,易产生积水,在掘进过程中,容易发生老窑透水、突水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三)地质构造及地震根据中国地震的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提供的地震烈度资料,普查区地震属基本烈度VI度分布区,同时历史上未记载有大于V

37、I度的地震,区内构造简单,区域稳定性良好。(四)地质灾害现状矿区内地形以逆向坡为主,冲沟较为发育,加上碎屑岩类地质岩组风化层及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大片分布,其强度及稳固性一般。根据实地调查,该区未发生过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因此,区内环境地质条件属于简单至中等类型。432、矿区环境地质条件预测评价矿区开采煤层上覆岩土厚度均小于安全深度。当矿区开采形成采空区后,开采引发地面塌陷、山体开裂、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本矿的工程建设将加剧现有塌陷、山体开裂、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大。为了预先防治上述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提出如下防治措施:采煤时采空区整体面积不能过大,应适当增加保安煤柱,以缩小单个采空区面积;在发现有地裂缝等灾害地质先兆时,应加以处理,如在地表填补裂缝,地表修建排水沟等,以减少地表水下灌,降低崩塌、垮落坡积物中水的充盈度等;在地表有居民聚居区及重要建筑物地段,留足保安煤柱。矿井大规模疏排水,会将矿井中氯、磷、氟、砷、硫等有害物质及开采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带入地表水、地下水中,对地表水、地下水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吉华煤矿废水正常排放时未经过处理从而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建议煤矿在以后的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