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详细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859091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详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详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详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详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详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详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详细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年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部署,根据XX市2023年春季学期XX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结合当前疫情形势变化和情况,科学高效统筹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工作原则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和教育部、省教育厅、省、市防指有关部署要求,有效防止规模性疫情暴发,有效做好“保健康、防重症”工作,最大程度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全力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和春季学期正常有序开学。二

2、、机构职责(一)成立新冠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工作职责:统一指挥协调学校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形成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二)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5个专项工作组1、统筹协调组组长:成员:工作职责:负责新冠防控工作的统筹与协调,对接上级主管部门,及时与各部门沟通,切实加强值班值守工作,畅通信息渠道,做到信息上传下达。做好教职工身体状况的收集工作,负责执行全校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将学校疫情上报上级有关部o做好防控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等工作。2、教学保障组组长:成员:工作职责:根据疫情发展状况和开学时间,做好教学计划的调整和进行网络等灵活方式教学的准备等工作,做好春季开学各项教学准备

3、工作,加强教职工日常健康监测。3、学管安保组组长:成员:工作职责:全面排查学生(包括在校学生、请假在家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勤工俭学学生等)身体状况,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和家长主动做好防控工作。精准掌握返校、外出学生的行程和相关情况,做好学生身体状况的摸排与登记和学生日常健康监测。4、舆情宣传组组长:成员:全体班主任工作职责:密切关注新冠防控形势的新发展,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做好舆情监控。向师生和家长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师生了解防治知识、提高防范意识、理性认识疫情,做好新冠防控工作。5、后勤保障组组长:成员:工作职责:为新冠防控提供经费、物资、医疗、运输等保障工作。

4、加强对校园公共区域的消毒处理,医务室(保健教师)对师生身体异常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向当地疾控部门上报,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条件等。三、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新冠防控的部署要求,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把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学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做到快速反应、有效落实,乙类乙管,按照省教育厅“两个严于”要求,抓好开学时段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全力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和春季学期正常有序开学,切实保障

5、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四、防控措施及要求(一)加强师生日常健康监测。开学返校前一周,师生员工居家每日开展健康自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要检测抗原或核酸,如检测结果确认感染病毒,须如实报告学校,延迟返校,返校时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师生员工返校后连续7天开展健康监测,并减少聚集性活动。每日入校前,师生员工应做好健康自查,如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不得带病到校工作和学习,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居家自我照护或到医院治疗,并向学校请假和报告病因。师生员工在入校体温检测时如有发热等症状,禁止入校,教职工自行回家,学生由家长接护回家,进行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根据实际

6、情况采取居家自我照护或到医院治疗。在校期间师生员工如有发热等症状的,应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教职工自行回家,学生由家长接护回家,进行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居家自我照护或到医院治疗。师生员工自请假之日起满7日后,症状好转,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复课。师生员工的共同居住人要加强健康监测,配合做好学校防控工作。学校根据属地疾控部门安排,对在校学生每日开展发热、干咳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监测,根据需要进行核酸和抗原检测,动态分析中小学生新冠病毒感染变化趋势,感染情况及时上报县教育局。(二)增强校园疫情防控能力。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加大学校卫生室(保健室)的建设,设置专职保健教师

7、负责此项工作。配备充足的医疗设施设备和药品,承担防疫知识普及、学生患病应急处置等职责。参照关于印发XX市中小学校(幼儿园)隔离室建设及使用指南(试行)的通知(哈教联发(2020)2号),设置师生健康观察室(隔离室改建),为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师生员工提供临时留观,并指导家长安全接护学生、幼儿回家。(三)落实各项健康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细化联防联控制度、晨午检制度、健康管理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师生员工新冠感染跟踪管理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通风与消毒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等。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学生健康信息电子台账,提高疾病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在保护好隐私的前提下

8、,学校建立师生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台账、心理健康台账、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台账、新冠病毒感染台账,摸清师生员工底数,跟进服务。并建立兜底帮扶机制,会同社区开展师生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开展健康管理。(四)加强校园公共卫生。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和多病共防,落实校园内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的清洁消毒工作。加强教学区域、实训楼、公共卫生间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改善学校教室、实训室、卫生间等公共场所通风条件,扩大物品间距。教室入口、实训室入口、洗手间、楼梯入口等位置摆放消毒用品,师生员工进出时做好

9、卫生消毒。疫情流行严重时,要根据防控需要,对学校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适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五)加强校园管理。如在疫情流行高峰期间,学校采取严格的封闭管理,及时采取减少人际接触措施,延缓疫情发展速度。师生出入校门不再提供核酸证明,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须提供48小时核酸或抗原阴性证明,并经学校、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体温正常、实名登记后方可入校。原则上,学校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根据属地卫健和疾控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实际需要,开展师生筛检、轮检、抽检等适宜的抗原或核酸检测。持续开展“口罩行动”,教育引导师生员工保持常态化佩戴口罩。在学校发现有症状的人员要佩戴N95口罩,其余人员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10、。(六)科学安排教育教学方式。在没有疫情的前提下,学校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出现感染者后,学校在第一时间向所在县教育局报告,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提出并实施防控措施。当感染者占比较大时,可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停止线下上课、实施线上教学。(七)加强食品及饮水安全。春季开学前,学校对校园饮水设备设施进行检查、清洁消毒。饮水设备设施应取得行业检验、监测合格资质,确保饮用水安全。及时更换已经损坏或陈旧的设备。(A)加强校园物资储备。根据新冠防控的具体要求,学校按照师生员工总数的15%-20%动态储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包括退烧、止咳、止泻等药品。根据师生在校

11、学习期间加强自身健康状况监测需要,储备充足的抗原检测试剂。根据师生日常防护需要,储备足够的口罩、消毒用品、安全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并确保有1个月上的储备量。建立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药物和常用防疫物资稳定保供渠道,保证疫情流行高峰期间和应急情况下足量供应。根据防疫要求和学校实际,储备足量生活必需物资。(九)完善校园服务保障。完善常态化“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党务处落实师生员工反映问题台账制度,满足师生合理诉求;学校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引导力度,按照属地疾控部门部署,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下,大力推进适龄学生及教职员工疫苗接种,努力做到“应接尽接”。(十)持续加强联防联控。学校统筹协调组要

12、加强与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社区、辖区医院等密切联系,及时掌握信息,获取专业指导,严格落实疫情防扩散措施,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及时发现、报告并配合卫生健康部门有效处置疫情。(十一)加强师生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学校积极通过微信公众号、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防控知识,引导师生树牢并自觉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遵守个人日常防疫行为准则,减少疾病传播扩散风险。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师生员工防病意识、自我防护能力和健康素养。德育部门加强疫情形势下学生心理问题研究,梳理总结当前疫情形势下抑郁情绪、疑病状态、恐阳心理、盲目从众、长期应激、

13、学业压力、人际障碍、网络沉迷等学生突出心理问题。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登记机制,结合实际制定专项工作方案,采取针对性对策,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强、常态化、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援助,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及时化解学生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强化心理重症和危机识别与干预,全力防范极端情况发生。(十二)加强康复期健康指导。学校组织指导卫生室(保健室)、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学生会干部等骨干群体,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栏、公众号等不同形式,从营养饮食、正常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日常个人防护等方面,加强对感染师生康复期的健康指导,引导师生做好康复期健康管理。不组织或要求康复期的师生参加剧烈运动。五、责任追究学校要求全体同志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各位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经受考验,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做到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对此次新冠防控工作不重视、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缓慢,对发生疫情存在瞒报、谎报的学校、部门和个人,学校将启动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机制,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