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及对策.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59545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及对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及对策摘 要:高层民用建筑火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客题,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际,就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相应提出了预防措施。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火灾隐患 对策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也随之剧增,而高层建筑历来是重特大火灾事故的高发区,也是消防监督管理的难点区,更是灭火救援的难题区。因此分析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分析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对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灭火救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目前高层建筑普遍存在的火灾隐患一是设计、施工不规范,“先天性”火灾隐患严重。有的高层建筑物未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标准进

2、行设计,有的高层建筑物虽按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标准进行了设计,但为了节省投资,擅自更改设计,减少建筑消防设施,从而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如:防火防烟分区不当,分隔不严,无防排烟设施,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问问题较多。二是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维修保养管理不到位。由于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建筑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隐患整改经费落实困难,致使一些安装在建筑内的固定消防设施年久失修,不能正常投入使用,形同虚设。系统一旦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隐患积累后,整改成本加大,另一方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相关产品为电子产品,保养不到位,还会缩短使用周期,系统瘫痪后,整改成本更大,使本就紧张的消防经费雪上加霜,形成恶性

3、循环。三是职责制度不明确,安全管理不到位。高层建筑内部功能复杂,使用单位多,相互之间各自为政,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度,消防安全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如有的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的管理分为几部分,消防设施管理、维护保养无章可循。高层建筑物业公司管理人员消防业务素质普遍不高,达不到高层公共建筑消防设施专业维修管理人员的标准,没有一套规范的运作程序和管理队伍,尤其是消防控制室人员变动较快,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值班人员业务不熟悉、未取得上岗资格,日常的防火巡查检查流于形式、甚至不落实,不会利用末端试水装置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检查等问题。四是采用可燃易燃材料,增加火灾荷载。建筑物使用易燃可燃外墙保温材料已成为

4、一类新的、危害性很大的火灾隐患,并且呈多发势头,上海胶州路唐民楼火灾、北京央视火灾、南京中环国际广场火灾、沈阳皇朝万鑫国际大厦火灾等都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有关。高层建筑室内装修装饰材料存在的火灾隐患较为突出,尤其是宾馆、酒店等高层建筑不断改建装修,新建的多功能高层建筑装修采用大量可燃装饰材料,这样既增加了高层建筑室内火灾荷载,又降低了建筑的耐火等级。而且装材料里有不少塑料高分子材料,不但易于燃烧产生:轰燃现象,且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分解出大量的CO、NO2及少量的H2S、SO2等烟气和毒气,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 五是公众消防意识薄弱,隐患整改难度较大。由于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普遍还不高,没有安全用火

5、、用电、用气常识,不具备正确疏散、逃生自救的常识,对身边的消防隐患置若罔闻。如在小区主干道或出入口设置限高限宽的障碍物,限制了消防车的通行;在消防车通道上设置停车位,堵塞消防车通道;在屋顶疏散平台违章搭建,影响疏散;装修中破坏室内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设施;圈占室外消火栓等违法行为比较普遍。而隐患的整改涉及多方利益,整改难度较大、整改不能彻底,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无法进入、消防设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人员疏散困难,延误最佳灭火时机,势必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六是监管部门检查不够,隐患不能及时整改。目前消防部门和公安派出所的日常监管重点在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公共建筑等,而高层居民住宅的物业公司普遍未列

6、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高层居民住宅的监督检查频次没有明确的规定。按照现行的管理体制,高层居民住宅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公安派出所负责,派出所人少事多的矛盾突出,用于消防监督检查的时间有限,对高层居民住宅的监管力度不够,同时派出所专(兼)职消防民警消防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决定了火灾隐患的发现和督改能力,派出所民警不会检查消防设施,导致火灾隐患不能及时发现。二、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对策措施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存在着不同的火灾隐患,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工作,预防火灾的重点应放在防患于未然,在火灾发生前采取消除或 善的措施,降低火灾发生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为此笔者

7、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方面的对策:一是加强消防法制建设,认真实施消防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要明确各级政府、建设、房管等部门以及建设单位、物业公司的消防安全职责。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强化消防管理力度,加强消防监督,落实各项防火安全措施,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火灾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推动责任制的落实,并组织做好经常性的防火检查和督促整顿工作。物业公司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未委托物业公司对高层建筑物业进行管理的,乡镇(街道)、社区(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业主、使用人签订防火协议,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8、,对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维护管理,将设有消控中心的高层建筑强制接入城市火灾远程报警监控系统,建立远程监管的保障平台。二是严把消防设计源头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高层建筑因为其建筑本身面积大,功能复杂,装修易燃材料多,火灾隐患相对来说比低层建筑要大,因此高层建筑在设计上的防火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做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必须强调几个问题:1. 合理布置高层建筑总体布局和防火分区,降低火势蔓延速度,控制火灾燃烧面积;2. 确保建筑物耐火能力,杜绝和减少易燃可燃外墙保温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的使用;3. 加强自然排烟设计及安全疏散设施设置,为人员疏散赢得时间,减少火灾损失;4. 高层

9、建筑必须在固定消防设施开通后方能进行二次装修,由于高层建筑装修中极易引发火灾,而发生火灾后,主要依靠高层建筑内部的固定消防设施进行扑救,单靠外部消防设施扑救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消防法规,高层建筑土建结束后,必须经消防验收合格方能装修或使用。三是实行多警联勤,协力消除隐患。公安内部各警种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做好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高层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停用、停车占用消防通道、妨碍消防设施使用等违法行为的监督执法工作,通过开展综合治理、联合执法,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消防、交警等警种和派出所要开展联合治理,指导高层建筑物业公司依据国家消防技

10、术标准和有关规定,对已建成的高层建筑的道路进行甄别,合理施划停车泊位,对属于消防通道的,高层公用建筑及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以及消火栓附近l0m之内,要划定禁止停车的道路范围,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标线。四是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根据小区规模,调整确定高层建筑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明确其消防安全责任入、消防安全管理人,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消防部门的培训。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检查频次,由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和派出所开展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提高火灾隐患发现和整改率。督促指导物业公司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建立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开展日常防火检查、巡查及隐患整改工作。明确消控中心值班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组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其业务水平,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全面开展消防宣传“五进”系列活动,指导物业公司在高层建筑内设立固定的消防宣传栏,将流动消防咨询点开设在大厦内,开展面对面的消防培训,组织成立义务消防宣传队、参加消防志愿者等活动,全面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自觉减少消防违法行为,整改火灾隐患。参考文献1新编消防设计规范汇编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