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控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59553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控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控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控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控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控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控析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并详细地阐述了转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前言    现代高层建筑是向更高、体型更复杂、结构形式更多样、功能更齐全、综合性更强的方向发展。然而在设计中,由于结构下部楼层受力较大,上部楼层受力较少,正常布置时是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到上部渐渐减少墙,柱扩大轴线间距。为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实现结构布置,必须在结构变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转换层大致有梁式、桁架式、空腹桁架式、箱形和板式等。本文着重介绍结构转

2、换层的施工方法及其质量控制。    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结构的施工    2.1转换层模板支撑系统  工程中常用以下几种模板支撑体系:  2.1.1 一次性支模  从转换层底一直撑到底层地面或地下室底版,需要模板支撑材料,适用于施工现场可用的支撑材料较多,且转换层位置较低的情况。  2.1.2 荷载传递法支模  将转换梁(板)的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支撑系统传递给若干层楼板。支撑楼板的数量应通过设计来确定。另一种方案是充分利用转换层支撑柱的传力作用;另一部分通过楼面设置的竖向支撑构成的梁下排架

3、体系传递给下面若干个楼层。  2.1.3 叠合浇筑法支模  应用叠合梁原理将转化梁(板)分2次或3次浇筑成型,支撑系统只需考虑承受第1次的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施工时应注意叠合面的处理,同时应对叠层浇筑的转换验算。  2.1.4 埋设型钢法  支撑。在转换梁中埋设型钢或钢桁架,并与模板连为-体,以承受全部大梁自重及施工荷载,大梁一次浇捣成型,可节省模板支撑材料,转换梁可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  搭设模板支撑时,要求上、下层支撑在同一位置。当转换结构下层空间可采用叠合浇注法或埋设型钢法支模。设置模板支撑系统后,应对转换梁(板)及

4、其下部楼层的楼板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结构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转换结构的施工方案,建立符合实际的力学分析模式,达到设计和施工的统一。  2.2 混凝土工程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转换层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温度裂缝:  2.2.1 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气候及现场条件,预测监控混凝土在浇筑后1个月内的各部位温度的变化情况。  2.2.2 应采用以下方法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蓄热保温法,即常规保温方法;内降外保法,即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循环埋管通水冷却降温,在大体积混凝土转换结构的上表面及面采取保湿措施;蓄水养护法,即在

5、混凝土初凝后先洒水养护2h,随后进行蓄水养护,蓄高度100。  2.2.3 水泥的选用: 采用水化热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掺用沸石粉代替部分水泥,降低水泥用量,使水化热相应降低;掺入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使混凝土缓凝推迟水化热峰值的出现,使升温延长,降低水化热峰值,使混凝土的表面温度梯度减小。  2.2.4 施工方法:先施工转换结构周围结构或墙体,防止混凝土表面散热过快,内外温差过大;在夏季高温气候施工时,采用冰水搅拌,以降低混凝土的人模温度;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300500m,并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后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6、;采用叠合梁原理浇筑转换结构,可缓解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高、温度过大对控制裂缝的不利影响。  2.3钢筋工程施工  转换梁(板)的含钢量高,主筋长,梁柱节点区钢筋密集。因此,正确地翻样和下料,合理安排好就位次序是钢筋施工的关键。  2.4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结构施工  施工时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张拉阶段预拉区开裂或反拱过大:  2.4.1 采用择期张拉技术,即待转换结构上部施工数层之后再张拉预应力,在此之前转换结构下的支撑必须加强。  2.4.2 在预拉区配置一定数量的预应力筋用以反拱,该部分的预应力筋是使用阶段不需要的。

7、  2.4.3 采用分阶段张拉技术,即逐渐施加预应力以平衡各阶段荷载,但由于张拉次数较多,施工费用略高。    转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    3.1 模板安装、拆除的质量控制  3.1.1 梁侧模板的安装  应采用30 mm×25mm的扁铁作为拉片,其长度为梁截面宽度加2倍钢模板肋高,两端适当位置钻孔;钢模外侧应用似8钢管扣件夹具竖向夹住梁的模板,每根小横杆上设置一付夹具,并用水平背杆将这些夹具横向连通;梁、板支撑的部分横向水平杆的端部应顶住梁的两侧模板,并与钢管扣件夹具连接,以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侧向压力;为确保混凝土不漏浆,应采用塑料泡沫条或毛草纸对拼缝进行嵌缝;当梁、板的跨度不小于4000时。若无设计要求,梁、板底模应按全长跨度的2起拱量起拱。  3.1.2底板模板的安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