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坦洲镇宝珠南路利源路至规划纵三路道路改造工程建设地点广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6063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3.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坦洲镇宝珠南路利源路至规划纵三路道路改造工程建设地点广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坦洲镇宝珠南路利源路至规划纵三路道路改造工程建设地点广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坦洲镇宝珠南路利源路至规划纵三路道路改造工程建设地点广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坦洲镇宝珠南路利源路至规划纵三路道路改造工程建设地点广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坦洲镇宝珠南路利源路至规划纵三路道路改造工程建设地点广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坦洲镇宝珠南路利源路至规划纵三路道路改造工程建设地点广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坦洲镇宝珠南路利源路至规划纵三路道路改造工程建设地点广环评报告.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项目名称:坦洲镇宝珠南路(利源路至规划纵三路)道路改造工程建设单位(盖章):中山市坦洲镇工程建设中心编制日期:2016年4月19日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

2、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坦洲镇宝珠南路(利源路至规划纵三路)道路改造工程建设单位中山市坦洲镇工程建设中心法人代表吕志兴联系人廖广文通讯地址中山市坦洲镇坦神北路103号联系电话13631162331传真/邮政编码528467建设地点中山市坦洲镇十四村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

3、新建 改扩建 搬迁行业类别及代码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E481用地面积(平方米)1962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99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评价经费(万元)/预计投产日期2016年10月工程内容及规模:坦洲镇宝珠南路(利源路至规划纵三路)道路改造工程位于中山市坦洲镇十四村,道路路线呈“东西走向”,东起规划纵三路,西至利源路,全长约654.0m,路宽30.0m,用地面积为19620.0m2(起点:N221525.27,E1133030.18、终点:N221527.77,E113307.42)。1、现状:宝珠南路的道路红线宽30.0m,为双向六车道,

4、其路面现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沿线无涉及跨越水体及路面交叉路段。横断面结构:4.8m人行道+7.2m机动车道+6.0m中央分隔带+7.2m机动车道+4.8m人行道30.0m。2、项目由来:宝珠南路经常年使用,路面结构损坏严重,凹凸不平,道路服务功能已接近最低标准。坦洲镇工程建设中心决定对其进行改造升级。坦洲镇宝珠南路(利源路至规划纵三路)道路改造升级后,将提升附近区域的市政配套设施,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加快该区域的经济发展。3、项目概况:宝珠南路(利源路至规划纵三路)不增减车道,保留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其基础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拆除原有的中央分隔带,增设停车道、偏沟与中央防撞栏,加宽人

5、行道与机动车道,但红线宽度不变,为30.0m。本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照明、绿化与交通等工程。道路沿线,无涉及跨越水体及路面交叉路段。(1)横断面结构:5.0m人行道+0.5m偏沟+2.0m停车道+7.25m行车道+0.5m中央防撞栏+7.25m行车道+2.0m停车道+0.5m偏沟+5.0m人行道30.0m。(2)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路幅形式:两幅路(双向六车道);车辆速度:30km/h;使用年限:15年;标准轴载:BZZ-100;交通量等级:重交通;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抗震设计:抗震烈度VII度;路基: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道路分层压实,路基填方边坡采用1:1.5

6、,挖方边坡采用1:1。4、项目工程量:项目建设过程的工程量见表1。表1 道路工程主要工程量估算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厚4cm)m16480.0 2中粒式改性沥青砼(AC-20C,厚612cm)m16480.0 3沥青碎石AM-20调平层 6cmm8240.0 4新建水泥路面22厚m9450.0 5透油层、下封层m16480.0 6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厚20cm)m9450.0 74%水泥稳定石屑(厚18cm)m9450.0 5、土石方平衡:项目建设过程中挖方量为9450.0m3,回填量为6270.0m3,弃土方为3180.0m3。施工挖方采取“即挖即填”的施

7、工方式,弃土方及时外运至环保行政部门指定的消纳场所。施工期间,不设置取土场、弃土场与临时堆土场。6、施工期概况:项目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振捣机、压路机以及卡车等。工程施工期为3个月,2016年9月起至2016年11月。现场施工人数最大约20人,施工人员不在施工区内食宿,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附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生活污水量约3.6t/d(324.0t);产生生活垃圾约10.0kg(0.9t),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点堆放,每天交由环卫部门清理。本工程采用半封闭施工,即先对项目的一侧进行施工,另一侧保持通行,既可保证施工进度,又可疏散交通。施工期间借助现有道路,仅在原有道路红线内施工

8、,不设施工便道,因此本项目不涉及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项目所用的施工材料均为外购成品,由专职车辆运至施工现场,项目内不设置临时施工营地。7、营运期概况:道路级别为城市次干道,建成后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完善坦洲镇的道路建设,保障道路畅通。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根据实地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的污染源为商住区和道路,产生环境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粉尘等)、地表水污染物(包括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氨氮等)、噪声及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等)。项目的纳污河道为前山水道。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排入该河道的废水不断增加,使得该河道水质受到影响。为保护纳污

9、河道水质,建议以该水道为纳污主体的厂企应做好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水道的综合整治工作。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中山市的位置于珠江三角洲南部,北纬22112246,东经1130911346,北靠顺德,西接江门,东临珠江口,南接珠海,毗邻港澳。总面积1800.14km2,2014 年末,中山市常住人口319.27 万人,户籍人口156.06 万人。2、地形、地貌与地质中山市地势中高周低,地貌层状结构明显,类型丰富多样,但以平原为主;地貌形态明显受北东、北

10、西走向的地质构造控制。地层结构主要由第四纪以后的河流冲积物层不整合覆盖于燕山期发生褶皱凹陷地层之上构成。地层多以沙砾、砂质粘土、粘土和淤泥组成。地表多为现代河流冲积物覆盖,少见基岩露头。地貌上,属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中山市的岩石主要是侵入岩和变质岩,其中侵入岩以中生代燕山期侵入岩为主,并加有部分加里东侵入岩;变质岩大致可分为区域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岩。据钻探揭露,项目所在地主要见有填土、淤积成因的淤泥和泥炭质土,冲积成因的砂层及粘土、粉质粘土,残积成因的粘性土,下伏基岩为侵入成因的白垩系花岗岩(燕山期)。3、气象与气候中山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濒临海洋,受热带季风影响,属南亚热带季风气

11、候。其主要气候特点表现为:冬暖夏长、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季风明显及夏、秋季节常有热带风暴的影响。(1)气温:中山市1995-2014年平均气温22.9。(2)风向风速:中山市1995-2014 年平均风速为1.8m/s,近五年(2010-2014年)的平均风速为1.9m/s。各月的平均风速变化范围在1.62.1m/s 之间,六、七月份平均风速最大,为2.1m/s,一月和十一月平均风速最小,为1.6m/s。根据1995-2014 年风向资料统计,中山地区主导风为N风,频率为10.0%;次主导风向为NE 风,频率分别8.1%。中山地区春季和夏季的主导风都为S风,风向频率分别为10.8%和14.8%

12、;秋季和冬季的主导风为N风,风向频率分别为13.1%和17.3%。(3)降雨:中山地区降水具有雨量多、强度大、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等特点。1995-2014 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为1899.5 mm,其中汛期(4-9 月)雨量为1607.7mm,前汛期(4-6 月)平均雨量为814.0mm,后汛期(7-9 月)平均雨量为793.7mm。年雨量8最大为2530.5mm(2001 年),最少为1441.4mm(2004 年)。4、水文特征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下游,磨刀门、横门、洪奇沥3 大口门经市境内出海,东北部是北江水系的洪奇沥水道,流经中山市境内长度28km,北部是东海水道,流经长度7

13、km,下分支鸡鸦水道(全长33km)和小榄水道(全长31km),后又汇合成横门水道(全长12km),西部为西江干流,流经中山市河长59km,在磨刀门出海,还有桂洲水道、黄圃水道、黄沙沥等互相横贯沟通,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河网地带,围内共有主干河道、河涌支流及排水(洪)管道等298 条。5、土壤中山市的土壤主要有5 个土类、10 个亚类、23 个土属和36 个土种。5 个土种主要为:赤土壤、水稻土、基水土、滨海盐渍沼泽土和滨海沙土。其中水稻土包括赤红壤水稻土和珠江三角洲沉积水稻土,水稻土又以耕层浓厚、供肥力强、结构良好的沉积水稻土为主;赤红壤包括耕型和非耕型两类,耕型赤红壤已开垦种植旱作物,非耕型红

14、壤未开垦耕作。6、植被与生物多样性中山市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具有良好的亚热带植被发育条件。所发育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植被的主要种类有1200 多种,隶属于105 科358属,森林覆盖率为22.6。中山市野生动物的主要活动场分布于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高丘林地区,现存的经济动物主要有小灵猫、食蟹獴、豹猫、南狐、穿山甲、板齿鼠和各种鸟类、蛇类等;平原地区以爬行类、两栖、鸟类和鼠类为主;水生动物有鱼类、甲壳类和多贝类。本项目道路沿线主要为一些常见的小型动物,如各类昆虫、鼠、鸟类等,评价范围内未有国家及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交通中山地理位置优越,公路网络纵横交错,形成了以国

15、道和干线公路及京珠高速公路、中江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90km 半径范围内有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5 大机场;铁路运输经由广州通达全国各地。在市内有中山港、小榄港和神湾港货运码头以及中山港客运码头,水陆交通便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坦洲镇概况坦洲镇位于中山市境南部,毗邻珠海市、澳门特别行政区,面积129.58平方公里,辖群联、新合、裕洲、永一、永二、联一、新前进7个村民委员会和坦洲村、合胜、安阜、同胜、十四村、七村、金斗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14年末常住人口22.31万人,户籍人口7.51万人。完善镇内交通设施,年内新建和改建村级道路

16、240条,完成与珠海造贝工人新村路衔接工程;加快产业升级与城镇转型,打造“广东特色水果之乡”休闲旅游,培育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先后获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广东省“生态示范镇”、广东省卫生先进镇、广东省企业百强镇、广东省教育强镇等称号。2、社会经济结构近年坦洲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2014年,坦洲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5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59.04亿元,增长22.8%;三次产业比例为5.0750.0344.9。农业:2014年,坦洲镇有农业从业人员1.03万人,实现农业总产值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8%。同时,

17、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32万元,新建6米宽砂石农路8条,长度2700米。投入850万元,建设硬底化农路23条,长度1.23万米。投入1260万元,开展内河整治。推广沼气池绿色生态低碳养殖模式,鼓励规模化养殖示范场兴建沼气池、干清粪等配套环保工程。工业:2014年,坦洲镇有工业从业人员7.52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68.85亿元,比上年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62亿元,增长8.5%;产值超1亿元企业52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4家。全镇实现工业技改投资3.83亿元,全镇有研发中心的企业达7家。第三产业:2014年,坦洲镇有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38万人;第三产业增加值64.47亿元

18、,比上年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8亿元,增长13.3%。以特色工业产品园区、农业种植基地为依托,挖掘旅游资源和水乡文化资源。开创坦洲工业旅游先河的伊泰莲娜首饰主题公园(DIY地带)成功创建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并升级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教育:2014年,坦洲镇有中学7所(含职中1所),小学17所,在校学生2.37万人,专任教师920人。幼儿园25所,在园幼儿7180人,幼师460人。15所学校通过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对全镇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开展安全排查6次,发现并整治安全隐患5处。联合公安、安监、交警等部门开展校车专项检查,涉及校车65辆,并在镇内关键路口设

19、卡检查11次。4、医疗卫生:2014年,坦洲镇有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1个,卫生技术人员409人,设病床295张,年门诊量156.3万人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7万份,建档率76.47%;06岁婴幼儿建档6511份,管理率96.69%。5、环境保护:2014年,坦洲镇受理建设项目环评报审218份,办理环保竣工验收28份、年审排污许可证34份,核发排污许可证47份,征收排污费40.43万元。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全年淘汰、整改锅炉36台;检查各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116家次,发出整改通知书116份;开展泥头车专项整治,查处泥头车冲禁48宗、飘洒35宗;开展黄标车及公交车尾气整治专项行动,查处黄标

20、车9台、尾气严重超标公交车6台。开展油烟专项整治行动,落实整改14宗;对餐饮行业开展专项检查,检查餐饮店129户次;引导9家畜禽养殖场安装沼气收集氨氮过滤设备。全年处理涉大气、水污染、噪声、固体废物信访投诉1177起。全镇公共绿地面积47.62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4.1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8%。项目所在地功能区划:项目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表2:表2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编号类别属性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根据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2016修订版)(中府函【2016】236号),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功

21、能区根据中山市水功能区划(中府【2008】96号),纳污河道前山水道属于类功能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及中山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2016-2020年)(中府函2016236号),宝珠南路属于城市次干道,执行4a类功能区,则道路红线外的40.0m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及中山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2016-2020年)(中府函20162

22、36号),项目所在区域属于2类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4是否农田保护区否5是否风景名胜区否6是否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否7是否水库保护区否8是否环境敏感区否9是否城镇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是,坦洲镇污水处理厂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2016修订版)(中府函2016236号)。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在评价区内选

23、取SO2、NO2、PM10作评价因子,对其进行现场调查、监测。结果显示,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2、地表水质量现状:根据中山市水功能区管理办法(中府200896号),前山水道,属于类功能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对纳污河道的水质进行调查分析,选取水温、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这七项指标作为监测项目,除水温外,其他指标作评价因子。结果表明,各项评价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

24、)及中山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2016-2020年)(中府函2016236号),项目所在区域属于2类声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但宝珠南路属于城市次干道,执行4a类功能区,则道路红线外的40.0m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对项目四周进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噪声监测结果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4a类标准。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监测结果见表3。表3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监测结果一览表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项目

25、SO2(mg/m3)NO2(mg/m3)PM10(mg/m3)调查结果0.021-0.0260.043-0.0860.120-0.127评价标准0.5(1小时平均)0.2(1小时平均)0.15(日平均)地表水质量现状调查项目水温pHDOmg/lNH3-Nmg/lBOD5mg/lCODcrmg/l石油类mg/l调查结果18.4-19.37.27-7.346.30-6.721.28-1.324.3-4.421.5-21.50.06-0.08评价标准-6931.56300.5声环境质量现监测点位1#2#3#4#调查结果昼57.956.955.956.1夜48.544.545.446.8评价标准4a类

26、:昼:70dB(A),夜:55dB(A)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该区域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是该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2、该区域水环境保护目标是前山水道,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3、该区域声环境保护目标是该区域的声环境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4a类标准。4、项目沿线敏感点分布见表4。表4 项目沿线敏感点一览表敏感点名称相对项目方位距离规模(人)保护目标居民区1项目西侧20m500声环境4a类大气环境二类居民区2项目北侧紧靠680居民区3项目南侧紧靠850居民区4项目

27、东北侧30m200嘉园小区项目东南侧90m320声环境2类大气环境二类评价使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3、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2类、4a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DB4427-2001)二级标准(第二时段);2、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三级标准(第二时段);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总量控制指标施工期:水:生活污水水量324.0t。 注:按90天计算(废水总量

28、由坦洲镇污水处理厂核定,本项目不单独进行核定)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生产工艺流程简要说明(流程图):施工队进场拆除中央分隔带粉尘、噪声、固废路面调平投入使用路面施工清理路面恢复绿化、交通设施建设粉尘、噪声、固废施工设备及队伍离场废气、地表径流、噪声粉尘、固废粉尘、噪声、固废粉尘、噪声、固废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期:(1)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开挖、运输等施工过程中,产生扬尘;施工车辆及机械使用燃料过程中,产生CO、HC、NO2、PM10等污染物;施工铺设沥青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2)地表水环境污染物: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约3.6t/d(324.0t);施工废水,源于机械设备运行的冷却水和洗涤水等施

29、工过程,产生量视具体情况而定,主要污染物为SS。(3)噪声:施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约80-90dB(A);施工材料运输车辆产生约70-85dB(A)的噪声。(4)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生活垃圾,约0.9t;施工过程产生建筑垃圾,约15t;项目在施工挖方过程生弃方,约3180.0m3。2、营运期(1)大气污染物:营运期,进出项目车辆尾气。(2)地表水环境污染物:营运期,由于雨水冲刷道路,产生的径流污水进入前山水道,排放量约为34198吨/年(参考中山市年均降雨量约1743毫米及项目用地面积19620.0m2计算)。(3)噪声:营运期,进出项目车辆产生交通噪声。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

30、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开挖、运输扬尘无组织排放,1mg/ m3无组织排放,1mg/ m3施工车辆及机械使用燃料CO、HC、NO2、PM10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沥青铺设沥青烟-运营期汽车尾气CO、HC、NO2、PM10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地表水污染物施工期生活污水(324.0t)CODcr250 mg/L、168.75kg250 mg/L、168.75kgBOD5150 mg/L,101.25kg150 mg/L,101.25kgSS150 mg/L、101.25kg150 mg/L、101.25kgNH

31、3N25 mg/L、16.875kg25 mg/L、16.875kg雨水冲刷SS约230mg/L、0.16kg/d60mg/L、0.042 kg/d石油类20mg/L、0.0136kg/d 20mg/L、0.0136kg/d运营期径流污水(34198.0t/a)SS230mg/L、7.87t230mg/L、7.87t噪声施工期施工机械产生较大的噪声;施工材料运输过程产生约7085dB(A)的噪声。运营期进出项目车辆产生交通噪声。固体废物施工期生活垃圾0.9t0.9t弃土方3180m33180m3建筑垃圾15.0t15.0t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1、施工前应作详细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32、,施工时尽量按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尽量减少开挖面,以减少植被的破坏;平整场地和道路时尽量做到挖填方平衡,对于多余土应合理布置堆放场地。避免不必要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变化。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定期进行环境监测,以控制工程涉及区的环境污染。3、对工程涉及区域内的施工人员,应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其保护环境的意识,文明施工。综上分析,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而且通过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尤其是通过施工管理和强化施工期的保护和恢复,则本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是可接受的。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施工期间的环境大气污染物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以及施工车

33、辆、机械产生的废气与沥青烟。为保护项目周边环境,应切实落实以下防护措施:(1)施工作业区应配备专人负责,做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2)应尽可能采取措施提高工程进度,缩短施工时间,并将土石方及时运送到指定消纳场所;(3)适当地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尽量减少起尘量;(4)运送建筑材料与土方等不宜装载过满,同时要采取相应的遮盖、封闭措施(如用苫布),避免洒落;(5)施工现场应考虑运输车辆路线设置的合理化,保障机动车的行驶速度,减少怠速时间,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6)施工范围内不设置沥青拌站,所需沥青均为成品沥青。施工单位采取以上有效措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对

34、项目周边环境与敏感点影响不大。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的废水主要是施工废水与生活污水。(1)施工废水的影响分析:施工废水主要包括冲洗施工机械、工具、地面等产生的废水,水泥砂浆、石灰浆废液,以及基坑排水产生的废水。为最大程度的减轻废水污染,施工单位应做到:施工现场因地制宜,建造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含油量较高的施工机械冲洗水或悬浮物含量高的其它施工废水需经处理后尽可能回用,作降尘用水;砂浆和石灰浆等废液应集中沉淀处理,干燥后与固体废物一起处置;对于施工路面受雨水产生的泥沙废水,设置缓流泥沙阻隔带,收集地表径流和施工过程产生的泥浆水,废水经沉淀后尽可能回用,作降尘用水。(2)

35、生活污水的影响分析:施工期间产生生活污水,约324.0t。生活污水依托附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三级预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三级标准(第二时段)后排入市政管网,汇入坦洲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至前山水道。施工队伍切实落实以上措施,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3、 噪声:本项目主要噪声来自两方面:一是项目建设机械作业噪声,另一个是交通运输车辆噪声。经调查,一般施工机械及车辆,其平均噪声级范围在70-95dB(A)之间。由于项目两侧分布有大量居民,考虑到施工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建议建设单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采取适当的实施措施来减轻其噪声对道路两侧居民

36、的影响:(1)严禁在作息时间(中午或夜间)作业;(2)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并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产生设备性能降低而使机械噪声增大的现象;(3)在施工边界附近设置临时隔声屏障,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的噪声具有暂时性,随施工期结束而消失。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0.9t、建筑垃圾15.0t和弃土方3180.0m3。为将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施工单位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治:(1)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点堆放,每天交由环卫部门清理;(2)遵循废物循环利用、无害、低害化处理原则,建筑废物与弃土方及时外运至环保行政部门指定的消纳

37、场所,避免发生垃圾随意倾倒的情况。经以上处理方式,施工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不大。5、社会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对社会环境影响包括施工噪声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施工开挖土方、施工组织和机械占用交通道路或人行道,影响周边居民出行。施工单位应积极采取以下减缓措施:(1)工程分段施工。运输材料应避免交通高峰期,减轻交通压力,禁止长声鸣笛与夜间施工,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2)加强司机教育,严禁超载,以免物料撒出影响其他车辆行驶甚至破坏路面及时清理撒落物料;(3)禁止在施工范围外存放施工机械,施工结束后尽快撤离施工机械,防止妨碍交通。随着施工结束,施工期对社会环境影响也随之结束。6、生态影响分析

38、:建设项目所在地不属于生态保护区,施工地段位于原有道路红线内,在施工开挖过程中,会对沿途部分植被造成破坏、地面裸露,使场内开挖土因结构松散,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为降低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合理进行施工布置,组织施工管理,严格将工程施工区控制在直接受影响的范围内;(2)在管道施工中执行“分层开挖原则”,施工后进行地貌、植被恢复,以植被护土,防止或减轻水土流失;(3)对土壤、植被的恢复,遵循破坏多少,恢复多少的原则;(4)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管理工作,严禁随意砍伐破坏施工区内外的植被。建设单位切实落实上述生态保护措施,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大。营运期

39、环境影响分析: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道路改造升级后,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与改造前受损严重、凹凸不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相比,路面结构明显得以改善。为保证社会车辆通行顺畅,交通部门应加强该路段的交通管制,尽可能避免交通拥堵情况的发生,减少车辆怠速的发生,从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切实落实以上措施,运营期产生的汽车尾气对环境影响不大。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该项目的外排水主要是径流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在降雨初期,径流水流入雨水管道后排入前山水道,可导致前山水道SS浓度暂时性增加;但该影响是有限的,在前山水道本身自净作用下,项目运营期路面雨水径流对前山水道影响不大。3、噪声:项目内的

40、主要噪声源是道路上行使的机动车辆产生的噪声,主要由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车体振动、传动机械噪声、制动噪声等组成。由表3可知道路厂界外1.0m出的噪声现状监测值为昼间:55.9-57.9dB(A),夜间:44.5-48.5dB(A),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同时,满足2类声功能区质量标准。道路改造后,车流量变化不大,交通畅通、可减少因拥堵导致的车辆喇叭声。另外,改造后道路由原来的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改为沥青路面,因此,技改后道路噪声较技改前有所减低。为进一步减少社会交通噪声对沿路居民区的影响,建议采取下列措施:(1)建议在经过敏感点周边设置限速和禁鸣标志

41、牌,要求驶过车辆减速;(2)建议设置减速带等相关配套设施;(3)当货车等重型车辆驶入敏感点所在路段时要求其限速通行,特别是夜间行驶;(4)在道路两侧加种高大的乔木等绿化带,对噪音进行阻隔和吸收,减少对环境与居民区的影响;(5)定期检查与保养路面,及时对受损路面维修和修复,使路面保持良好状态。建设单位切实落实以上措施,道路投入使用后,对周边环境不会产生太大影响。4、公众调查:由于项目距离附近居民较近,因此对本项目的建设征求附近居民、单位的意见。建设单位共向附近居民派发30份个人调查问卷与单位3份单位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个人问卷30份、单位问卷3份,调查结果见下表。表5 公众调查结果汇总表调查对象

42、赞成反对项目周围部分居民100%0%项目周围部分单位100%0%本次调查中,全部调查对象赞成该项目的建设。参与调查的居民认为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居住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本项目施工期内严禁在作息时间(中午或夜间)作业,在施工边界附近设置临时隔声屏障,做好噪声达标治理工作,把本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表6 公众咨询人员汇总表单位序号调查单位1中山市坦洲镇人民政府2中山市坦洲镇环境保护局(坦洲分局)3中山市坦洲镇十四村社区居民委员会个人序号姓名联系方式地址1樊先生131*1122中山市坦洲镇协隆街2黄*章862*14中山市坦洲镇顺泰街3樊*文135*6538中山市坦洲镇

43、协隆街4吴*杰131*773中山市坦洲镇协隆街5周*生139*2803中山市坦洲镇沙角环街2*号6周*英132*0300中山市坦洲镇沙角环街7*号7樊*明135*2718中山市坦洲镇协隆街8梁*林156*0163中山市坦洲镇源泰街9李*霆158*5929中山市坦洲镇协隆街10梁*敏159*1958中山市坦洲镇低围街7*号11陈*连156*5387中山市坦洲镇沙角环街2*号12刘*旺134*7002中山市坦洲镇协隆街13霍*带866*30中山市坦洲镇沙角环街14樊*辉136*6389中山市坦洲镇鹅咀街15周*文135*0802中山市坦洲镇沙角环街2*号16梁*慧130*9212中山市坦洲镇沙角环

44、街17梁*林137*4421中山市坦洲镇沙角环街18周*敏134*5523中山市坦洲镇十四村幼儿园19李*妹866*49中山市坦洲镇低围街7*号20梁*泉189*3877中山市坦洲镇十四村幼儿园21郑*136*5848中山市坦洲镇连仕队22梁*荣134*6826中山市坦洲镇沙角环街3*号23梁*贤132*6826中山市坦洲镇沙角环街3*号24冯*贤189*2103中山市坦洲镇协隆街25麦*明136*0595中山市坦洲镇十四村涌尾街26李*琪159*2965中山市坦洲镇十四村涌尾街4*号27莫*梨137*3962中山市坦洲镇连仕队28梁*奇135*6631中山市坦洲镇沙角环街7*号29陈先生136*3462中山市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