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与曹禺《家》之比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61823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金《家》与曹禺《家》之比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巴金《家》与曹禺《家》之比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巴金《家》与曹禺《家》之比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巴金《家》与曹禺《家》之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金《家》与曹禺《家》之比较.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巴金家与曹禺家之比较一、作为改编本,题材、主题、人物有一致性,但不同之处也很鲜明。(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再创造)1、深刻的主题同是反封建的力作,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曹禺的家主要写封建制度和旧礼教对青年人婚姻自由及年轻生命的摧残和扼杀;而巴金的家则在此基础上更注重表现对封建秩序的反抗和新生革命力量的成长。(描写妇女积极反抗,这是反封建;描写妇女精神麻木、变异、扭曲,殉节而死,至死不觉悟,也是反封建,如果要求具有反封建意义的作品都去走同封建势力正面抗争的路子,就将消灭文艺作品的独创性,使文艺作品走向概念化和雷同化的道路)与此相呼应,曹禺的家以觉新为主要描写对象,觉慧成了次要人物,戏剧开头写觉新的新

2、婚苦闷,中间突出描写了觉新、梅表姐、和瑞珏三人在战乱中见面时的复杂的内心心态和内心碰撞,最后写了瑞珏的死和觉新的醒悟。期间虽然穿插写了觉慧和鸣凤、觉明和琴以及婉儿受虐、克安和克定荒淫的故事,但都是略写、并不突显。而巴金家则是以觉慧为着眼点,以觉慧的眼来看周围的一切,写他与身边人、事的关联和观照、内心的想法,苦闷和反抗,小说开头写他和觉明把新思想带进高公馆,最后以觉慧离开高公馆作结。觉慧是小说中当之无愧的中心人物。主要聚焦对象的不同与作者对主题的深刻理解和表现的不同相关。这也可以从觉新形象的变化看出作者用意的不同,从小说到戏剧,觉新的形象发生了改变。在小说中,觉新是个“可怜的人”,小说突出了对觉

3、新的“无抵抗主义”的谴责,甚至把他作为觉慧的对立面来观照,强化觉慧反抗封建家庭的坚决、果敢和积极意义。到了曹禺的戏剧中,觉新的性格本质未变,但剧本有意淡化了觉新的“帮凶”形象,给予了觉新更多的理解与同情,使我们感受到觉新的可爱的一面。(觉新、瑞珏、梅表姐三个人都是好人,但在小说中好人却承受着由于命运的拨弄而造成的不幸,使他们肩负着他们不堪承受的重负,那么,又是谁造成了他们不幸的命运?是吃人的封建礼教。)2、曹禺的家按戏剧文体特点的要求对巴金的家进行剪裁。在巴金的小说中,人物众多(书中人物不下70余个)、事件纷繁复杂,如写到许倩如和琴的剪发风波、觉慧办刊物、参加游行的活动、剑云对琴的暗恋等很多人

4、与事。在文字上,作者叙述、描写的颇多,文字比较铺陈、娓娓道来,不时插入作者的议论。虽然小说的故事性强,事件一个接一个,但在很多地方,节奏并不快,作者有意停下来浓笔重彩的描写,如对高家过年的描绘,作者借鉴了红楼梦贾家过年的描写手法,不厌其烦地为读者描写了高家的祭祖仪式、拜年、放烟火、玩龙灯、湖中赏月等一系列的活动,一幅幅生动的民俗画,令读者赏心悦目。尤其是小说的开头,情节进展十分缓慢,作者让故事的人物一个个的出场,多采用概括交代的手法,写锝比较细腻、充分,但情节进展缓慢,有些拖拉。而曹禺的戏剧则根据戏剧文体特点的要求对巴金的家进行剪裁,曹禺在读这部小说时谈到:“剧本在体裁上是和小说不同的,剧本有

5、较多的限制,不可能把小说中所有的人物、事件、场面完全写到剧本中来,只能写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他感觉最深和引起当时思想上共鸣的是对封建婚姻的反抗,所以,在改编家时,就以觉新、瑞珏、梅表姐这三个人物的关系作为剧本的主要线索,而小说中许多人与事都删去了,如上述的许倩如和琴的剪发风波、觉慧办刊物、与许多朋友的进步活动以及剑云对琴的暗恋等全部省略不谈,为的是情节内容的集中和概括,从巴金的“大家”到曹禺的“小家”的变化,也使人物更加的突出和明朗。同时,作者注重通过冲突来刻画人物,戏剧一开头就写觉新的结婚,这一场景选的非常好,突出觉新新婚之夜的苦闷、矛盾以及瑞珏的不解、疑惑、恐惧,这一点在小说中几乎一带

6、而过,却被戏剧作者敏锐的抓住了,因为它有戏。第二幕又接着写觉新、瑞珏、梅表姐三人的重见,写了他们面对面的倾诉和交流,主要突出三人的内心碰撞;第三幕则穿插写了梅表姐的死,第四幕详写瑞珏的难产而死,戏剧的主线把握的非常好,情节集中、紧凑,其他次要情节则能减则减、毫不拖拉,戏剧节奏较快,人物语言在性格化的同时也能做到动作化,人物对白有突出的心灵进攻性,体现了戏剧“展示”与小说“叙述”之文体区别。3、风格上,小说热情奔放,强调故事性,戏剧则沉郁顿挫,追求诗化色彩。小说的故事性和戏剧的抒情性有明显的区别,戏剧不再象小说那样充满着青春的气息,而增添了许多哀伤、低沉的气氛。小说以控诉为主、情调激昂、高涨,不

7、时有作者的反封建议论,作者似乎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借助主人公的口跳出来说话,与这种青春的朝气相仿,小说情节的故事性较强,从第七章开始,小说的事件一个接一个,令人应接不暇。而曹禺的戏剧却象一首哀婉的歌、一首忧伤的诗,戏剧突出了剧中人物的生活的不幸和痛苦,战斗性削弱了,抒情性增强了。戏剧中间有了许多停顿、人物的欲言又止、眼睛的凝望、沉默不语、摇头等抒情性戏剧动作,同时,小说的故事性在戏剧中淡化了,而人物的内向性更加突出了,戏剧中有大段大段人物的内心独白和人物之间的心灵碰撞,有学者指出,觉新和瑞珏新婚之夜的内心独白更有莎士比亚罗蜜欧与朱丽叶“阳台独白”的情调和气氛,如觉新的诗一样的独白:“活着真没有

8、一件如意的事:你要的,是你得不到的;你得到的,又是你不要的,哦,天哪!”“为甚么今天我成了,不能说话的牲口,被人牵来牵去,到处作揖叩头?”再例如第二幕,“梅芬:(凄笑)也许幸而有这一点病陪着我,不然,日子会觉得更长了”(沈氏当着梅芬的面告诉众人:瑞珏又有了身孕,梅痛苦地立在桌前凝望)有些人物的话更富含哲理,令人回味无穷,如瑞珏临死之前说的话:“不过冬天也有尽了的时候”,那样的含蓄和隽永。探因:巴金早期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三十年代也受到左翼作家的影响,政治色彩和英雄主义气息浓,而曹禺自由主义的影响更大些。写家时,他本人正陷入婚姻的苦闷和不幸中,所以对觉新有理解和同情,在扉页上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句,献给他的意中人方瑞。曹禺一直都追求戏剧的诗意,在他的戏剧观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思想:“最好的剧本总是情景交融的”曹禺曾说:“我写雷雨是在写一首诗”田本相说曹禺的戏剧是“诗化现实主义”,这同样在家的改编中传承着。价值和影响:这是小说改编成戏剧的经典之作。为以后的戏剧改编提供了典范,其成功的经验是:1、注意两种文体的不同,遵照文体的特征和规律来进行改编。2、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的再创造。既没有拘泥于原著而不能自拔,不敢有自己的追求和创新;又没有对原著随意地肢解,诠释不足或过度诠释。而是原著和改编的双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