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与中国的国家概念.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6246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代与中国的国家概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朝代与中国的国家概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朝代与中国的国家概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朝代与中国的国家概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代与中国的国家概念.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朝代与中国的国家概念 人类历史上,曾有过数不清的国家。数不清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多,而是由于头绪的繁复,演化的纷乱,再加上国家的概念本身也是变化的,有时是模糊不清的,无法进行精确的分析与统计。西周初年,有国一千余个;进入春秋时,只剩下差不多十分之一,但仍有一百多个;到战国时代,大国只有七雄,在七雄的夹缝和边缘地区还缀有寥若晨星的若干小国;最后,秦横扫六合而统一,建立了一个国家:大秦帝国。 这还只是中国建国以前的一段历史,局限在中原一带及周边地区的范围内。周以前呢?留下的史料太少,是所谓半信史时代和传说时代,那就更说不清楚了。至于世界其他地方,应该由他们的历史学家去统计。可惜的是,也没有统计出来。如

2、日本,在卑弥呼女王的邪马台国以前,曾有过百余国。具体余多少?一向精细不马虎的日本人,也拿不出一个数字,只好笼而统之。 翻开中国历史地图集,那些远古时的国家,甚至连疆域也无法界定,只有一个个像城市标志一样的据点,冠以国名,——其实就是封号。汉字国与国家相近的含义最初有三:一曰邦国,二曰国都,三曰封地。我以为,其基本含义为封地。有封地才有邦国,有邦国才有国都。领受封地的贵族,即为各邦国之主;国主居住及政权所在地,即为国都。封地以前有没有过国家?可能也有,但那时国的概念、形态更加模糊,国这个字词也没造出来。国字的出现,就是从封地开始。 事物都有个起源,国家也不例外。早期的国,

3、大多是部落和城邦,是一些相对独立、互不隶属、彼此间没有明确界线的群落。一个部落的首领特别优秀,经济发达,军事强大,能够一呼百应,号召其他部落协同征战、开发,于是成为各部族的共同首领。中国远古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大抵属于这一类。那时的皇和帝,绝不是后来秦始皇所定义的皇帝,没有无上的权威,地位也不稳定,职务更不能世袭,顶多只相当于酋长联席会议主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一王朝——夏的建立。 夏向比较像样的国家形态迈进了一大步,如果它确实存在过的话。它在率领各部族治水的过程中赢得了崇高威望和地位,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行政权力系统,有了分工管理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再也不象从前,一

4、个首领既要开发农业,又要设计房屋,还得发明医药,能文能武,整个一百事通。夏的首领称为王,按照现在的词义理解,王比帝要低。但事实上,夏王朝的王,比以前的任何一位皇和帝地位高多了。他再也不需要下田耕作,只顾发号施令,聚敛和享受财富,大量使用奴隶。更重要的是,王位是可以世袭的。 夏的边界已很明确,而且所占的地盘相对于各部落也很大。它是先于各部落第一个成型的国家,故称为中华第一王朝。但夏与其他各部落的关系,仍不是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没有超出大盟主的地位。后来的商与周也是如此,只是大盟主的易位,与一般我们所说的改朝换代有本质的不同。商取夏而代之,周取商而代之,都没有将前面的大盟主彻底消灭,只是放逐,另外安

5、排一处方国,允其延续部族的香火。 夏商周三代,本质上讲,都不是一个统一的大王朝,不过为诸侯部族的首领而已。各部族接受册封,军事上听从中央王朝的号召,定期或不定期朝贡,是基于一种会盟的信约,而非严格意义的直属关系,基本上不受王朝的掌控。所谓尊王攘夷,是要求诸侯们遵守这种信诺,共同起兵勤王,不能只图自身的利益,置大盟主的安危于不顾。褒姒一笑倾城,再笑倾国,就是因为周幽王轻率地拿诸侯们之间的信约当儿戏以取悦美人,到后来真的大难临头,烽火连天都没人理了。如果诸侯是天子的直接部属关系,天子贵为全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他下道命令就行了,还怕你各路人马不听从调遣?这个典故像极了民间流传的狼来了的寓言,都是信约

6、被破坏造成了悲剧。不同的只是,放羊的孩子破坏的是社会信约,天子破坏的是会盟信约。 非但如此,各诸侯之间还进行频繁、残酷的战争,相互征伐、吞并。如果它们与王朝同为一个国家,岂不全部是在打内仗?中央政府怎么从来都不管一管?任凭这种不合理的高成本的内耗延续了两千年?这是说不过去的。事实上,诸侯之间的战争,就是国际战争。经过战争,一些部族被兼并了,一些国家被消灭了,胜利者越来越强大,当强大到一定的地步,就会起兵讨伐身为大盟主的王国。如果讨伐成功,则自己成为大盟主。商伐夏,周伐商,都是这样。商汤伐夏之前,先攻灭韦、顾、昆吾诸国,然后正式讨伐夏王朝。周在伐商之前,已经完成了内部的部族国家化,晋升为王国。周

7、文王是其第一代国王,他伐犬戎、密须、邘国,灭崇国、黎国,于是诸侯归者日众,三分天下有其二。周武王即位,发兵征讨殷商纣王。 西周是一个制度更为完善的王国,其国王始称天子,封诸侯国无数。诸侯与天子之间有明显的等级差别,礼仪规格都不得僭越。如果周王朝实施严格的中央集权制,不这样大肆分封,或者极力削弱各属国的权力、文化差异,完全可以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国。可惜它没有做到,甚至连试都没试过。诸侯各国低于天子之国这是肯定的,但诸侯们仍然自立门户,各自为政,内政、外交、军事、经济、文化、习俗,……皆由自己当家作主。周王朝所能做的,仅仅是收取进贡(还常常收不到)、号召出兵(会盟性质)

8、、册封诸侯(以名副其实)等等。这样,一当有些国家在相互征战兼并中势力大增,必不将天子放在眼里,甚至重演伐夏、伐商的故事,直接出兵攻打王朝。西周的覆灭就是如此。 东周仍是天子之国,国王代代相传,历数百年,然而与西周王朝不能等同而语。其地域极为狭窄,仅有一个王畿之地,一个越来越徒有其名的朝廷,一座供放着九鼎亦即社稷象征的庙宇。这个王畿之地,还是诸侯们恩赐给它的一块保留地。究竟多大呢?——当它末年向秦国大军投降的时候,仅有邑三十六,人口三万。周制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其统辖的区域竟远不足一个县。有中央而无地方,有天子而无子民,就象民国初年逊位的清室,皇帝尊号不废,但权力范围仅限于小小的一个紫禁城。东周王朝习惯上被称为周室,因为从国家的意义上说,周王国在西周灭亡之后已经不存在了。东汉末年的汉王朝,也因其有名无实被称为汉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