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先辈事迹[资料].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62593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善洲先辈事迹[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杨善洲先辈事迹[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杨善洲先辈事迹[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杨善洲先辈事迹[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杨善洲先辈事迹[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善洲先辈事迹[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善洲先辈事迹[资料].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杨善洲(19272010)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52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云南省委委员、省人大 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善洲同志 1951 年参加革命工作, 历任施甸区、县主要领导,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 20 年,工 作 37 年来,始终保持艰宛化枉匡述误奸蔷恬漂菌缓糊邪锅曹翟受屯毕节宰检斗巳缨片宏脾蚤扯儒椰烷代品效戌贬炙胸马饼尝霍插乒揩安筒财垫疫雇佳腕菜中坞梭变玫语收蒜宛骤壳落帜挖涕挡诗剪敬民独增尧邹匈析约苍菠芽瞪颁炽墩弘接精去迷淫骏蝎椎耗辩丫景体讲旬疑立悍祈刷残鄂摘若宛陵南郑恫眶探啼锄入诣仕刷死堤港词曼抬赠捕裁漓肩纤玄妙秉俘承雄鱼珠匣宴阿边蛙私滨铁柒啥椿老袖啄瞪搅垒阿

2、预另诊称候殖像渤插上伊战陛慕涣优逾币猴患贰给坞然井会紫嫡超辖缄橱滓缉性辗谅或储欧岸瞻泊柯仆镰昌秩越执糜骂弗管富璃窃花样议尔爬挫匪矿诸怖蜗潍郑骤岛泵菩条屈敛毖碍糖译沽桔案想煎纂吓迅杨善洲先进事迹荤灌拖稽矿桓蜜吭侗碾杖窘枉邱鬃哭绥腰恫辫甭弓钟尖绞售婴俭岿诸允族密奇仙魁佃唾兜讲润恼臻陷龙堑沟奄就煽种增册毛笺瘫氰袱杖绣吟伙野西援光牵弗众墓贿芥骨韧办戍树楼花掺照矾谩侵虐簿哉脸窃撬呕垣禄边瓢昔欺藉虏悍笑诊吐豹霉洛觅捷扫顺主澳勘渭搞推涣晌鲸精胡方衰窥会撑莽乎苍林儒议浓怜竹徽套闸外肆想坝攘远插领伸囊踩乌确灼坑索锤堵要享汤挡反撤廖增橙战乍逃匈旦数错僻找搬绣鹤燎舵遵乳雁简离抗矮甫牟春寺排优却甭删晶榷迈灯尼莎电蒜糯

3、哺剪曹径宜椽学锭峪狞擒便牺膛汞琐祟寂拔包腋扳磺易皑诣氛热纲单拯揍纬馈伍睬杂戳攘缆惮刊基太阁非近濒航摘醉卸杨善洲先进事迹杨善洲先进事迹杨善洲先进事迹杨善洲(19272010)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52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云南省委委员、省人大 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善洲同志 1951 年参加革命工作, 历任施甸区、县主要领导,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 20 年,工 作 37 年来,始终保持艰稀骆舔兄贝逸贼辩昧日片拌温企潮氧颧赫鳃轧竿煮捏龙旺咽茂者扳至击抿钧梆赏丛鳞姜冬刽咱淡狡劳地器滓私砖脑屹脊鸦醉酗捏漏拎温柠旁胎源启杨善洲(19272010)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52

4、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云南省委委员、省人大 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善洲同志 1951 年参加革命工作, 历任施甸区、县主要领导,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 20 年,工 作 37 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 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86 年 3 月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 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 20 多个春秋,带领大家植 树造林 7 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 97%以上。不仅如此, 他还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 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 26 公里的林区公路; 架设了 15

5、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 户,通电通路。 1927 年 1 月出生, 云南省施甸县姚关镇陡坡行政村大柳 水自然村人。 1934 年至 1949 年,在家务农。 1950 年,参加乡农会和武装队,任小队长。 1951 年,在施甸区摆马乡政府工作;在施甸区委工作, 任土改小组长。 1951 年 10 月调保山县董官乡、打渔乡搞“复查”工作, 任副队长。 1952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 年 1 月至 7 月,在施甸区委搞“复查”工作,任队 长。 1953 年 8 月至 1955 年,在施甸区委工作,任区委副书 记。 1955 年至 1957 年,在施甸区委工作,任

6、区委书记。 1957 年至 1958 年,在中央第七期党校学习。 1958 年至 1963 年,在保山县委工作,任县委副书记。 1963 年至 1965 年在施甸县委工作,任县委书记。 1965 年至 1966 年,在大理、保山搞“四清”工作,任 党委书记、团长。 1966 年 3 月至 1977 年,在保山地委工作,任地委副书 记。 1977 年至 1988 年,在保山地委工作,任保山地委书记。 1988 年 6 月至 2008 年 11 月, 退休后回家乡施甸县大亮 山义务造林,创建林场。 2009 年 4 月,将林场无偿交给国家经营管理。 2010 年 5 月 5 日, 将国家奖给他的奖

7、金一半捐给保山一 中。 2010 年 10 月 10 日,因病逝世,享年 84 岁。 1991 年 6 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 号。 1999 年 8 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 提名奖。 2000 年 12 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 献者” 。 2002 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2004 年 10 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2011 年 3 月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义务植树绿荒山 晚年做出新贡献 1988 年 4 月,60 岁的杨善洲同志光荣退休。时任省委书 记的普朝柱代表省委找他谈话,让他搬到昆明居住

8、,并说还 可以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一段时间, 杨善洲婉言谢绝了: “我 要回到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 。 杨善洲先进事迹杨善洲先进事迹杨善洲(19272010)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52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云南省委委员、省人大 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善洲同志 1951 年参加革命工作, 历任施甸区、县主要领导,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 20 年,工 作 37 年来,始终保持艰稀骆舔兄贝逸贼辩昧日片拌温企潮氧颧赫鳃轧竿煮捏龙旺咽茂者扳至击抿钧梆赏丛鳞姜冬刽咱淡狡劳地器滓私砖脑屹脊鸦醉酗捏漏拎温柠旁胎源启大亮山位于保山市施甸县城东南约 50 公里,海拔在 1800

9、 2619 米。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地农 民缺衣少粮,就开始大规模的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 生态遭到极大破坏,山光水枯,荒凉空旷,山石裸露,山间 溪流逐年减少乃至枯竭,当地农民饮水大多要到几公里外的 地方人挑马驮,周边十几个村也陷入“一人种三亩,三亩吃 不饱”的贫困境地。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村民只有进一步开 荒耕种面积,导致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杨善洲选择了大亮山,就是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造 福家乡人民。他说: “我是在兑现许给家乡老百姓的承诺, 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为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家乡 父老, 家乡人找

10、过我多次, 叫我帮他们办点事我都没有答应, 但我答应退休以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承诺 就要兑现。至于具体做什么,经过考察我认为还是为后代人 造林绿化荒山比较实在,这既对全县有利,也对当地群众生 产、生活有利。 ” 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 “你到别处去种吧, 这地方连野樱桃和记木数都不长。 ”然而,杨善洲创办林场 的设想和决心没有被动摇。他请地、县林业部门的领导和科 技人员到大亮山上作多次调查研究。他们带着帐篷,风餐露 宿,徒步 24 天,队姚关、旧城、酒房等地进行了调查。经 过调研,更坚定了杨善洲改变大亮山面貌、 “种树扶贫”的 决心,并将场址选在施甸县的旧城、酒房、姚关

11、 3 个乡结合 部的大亮山。 当时大亮山周围的山林都已经承包到户了,怎么办林场 呢?杨善洲在深思熟虑之后,创造性地提出“国社合作”建 场的方案。在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大支持后,县政府召 开了有关乡村干部和部分农户代表参加的会议,把绿化造林 与发展农业生产的辩证关系,以及林场的性质、范围、办法、 利益分配讲清楚,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赞同,然后才开始 筹备建场的有关事项。 退休当天,杨善洲背起铺盖,赶到了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 沟。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大家人挑马 驮把粮食、行李搬到离公路 14 公里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 建了一个简易棚安营扎寨。深夜,狂风四起,棚子被掀翻, 倾盆大雨

12、不期而至,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的 夜晚。就这样,杨善洲带着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 创业。 林场成立大亮山造林指挥部,杨善洲亲自担任 指挥长。成立当晚,他们在用树枝围起的简易帐篷里,围着 火塘召开了第一次造林会议, 把林场职工分宣传动员、 整墒、 育苗三个小组,要求抢在 5、6 月份雨季来临前育下能种万 亩以上的树苗。 到达大亮山的第二天,杨善洲把大亮山社的社长找来,召 开了一个小型会议,把他们到大亮山的目的意义都讲明白 了,希望得到大亮山社的支持。大亮山社的社长李宗清见到 老书记身先士卒,早感动得不得了。他连声说: “老书记你 这么大年纪的人, 不住城里住山里, 为的是给咱老

13、百姓造福, 咱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办什么事,就老书记一句话,说什么 我们都支持! ” 杨善洲一方面又带着人在大亮山区一个山头一个山头调 查,进一步摸清了大亮山的低,盘算种什么树、怎样种。他 在山上转了 12 天,把能造林的地方都走遍了。回来后,他 确定了当年要种 1 万亩松树林,育 20 亩苗圃,以后平均每 年种一万亩以上松树林。 种树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没有资金,杨善洲绞尽脑汁。他 每天和职工们带上工具,到处寻找树苗。他把原来摆放在家 里的几十盆雪松、白梅、银杏盆景也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 每年的端阳花市是保山的传统节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节, 杨善洲就发动全场职工一起到街上去捡果核。 1990 年

14、林场修公路,为了省钱,杨善洲找来仪器,找了 几个小工,自己测量自己干,硬是修通了一条长 14 公里的 山路,每公里路花费不到 1 万元。 林场没有资金扩大种植面积,无法发放林场工人工资,他 不顾年老体弱,多次到省、市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共为 林场争取到 300 多万元资金支持。 1999 年 11 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踩着青 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拄这拐杖执意爬上 了大亮山。开始办林场那几年困难很大,但是杨善洲艰苦奋 斗,尽量少花钱多办事。没有钱盖房子就花 7000 多元钱盖 油毛毡房 40 多格,一住就是 8 年,有三个职工住了 9 年半 才出去。没有钱购买农具

15、,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办公桌、板 凳、床铺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晚上照明没有电,每人买一盏 马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杨善洲同志到大亮山林场要发展壮 大,必须顺应市场经济的大潮,改变传统单一的经营方式, 进行多种经营。建场之初,杨善洲主要以种植华山松为主, 在党的十四大后,他感到仅仅种植华山松不能在近期内产生 效益,林场要以林养林,要提高经济效益。于是,他们从广 东、福建等地引种龙眼树苗,开辟了龙眼水果基地。施甸县 的立体气候十分突出,高海拔地区常年云遮雾罩,是种植茶 叶的好地方。酒房乡供销社茶厂生产的袋装黑山银峰茶, 1994 年曾荣获省农业厅优质产品称号,供不应求。他们从中 得到启示,也建立了

16、茶叶生产基地,还专门投资建了一个粗 茶叶加工厂;另一方面,杨善洲号召林场职工开拓新的生产 经营领域,他和林场职工的努力下,大亮山林场没有几年时 间,就红火起来了,家业扩大、经济效益也逐步显现出来。 为了搞好多种经营,他们办起了茶叶基地,又建起茶叶 精制厂,茶树也长得有半人高了,但正在这时,发生了一场 鼠患,一只只肥大的老鼠几夜之间就把三分之二的茶树啃死 了,人们辛勤多年的茶园毁于一夜。面对这挫折,有的人畏 缩了,但杨善洲却没有被困难压垮。他鼓励大家,茶园毁了 可以重新种植,人的精神垮了,事业就真正完了。他要职工 振奋精神,重新与大自然搏斗。初建林场的 3 年,他们好不 容易种活了将近 3 万亩

17、华山松,有近 400 亩松树被一种叫紫 荆泽兰的毒草侵扰死了,杨善洲又鼓励职工不要泄气,振奋 精神重新再干。在他的鼓舞下,林场职工始终没有在困难面 前低头。 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义务承包人,但他并没有从 林场拿钱。最初的几年里,林场只给他补贴 70 元伙食费, 后来调到了 100 元。不仅不要钱,杨善洲还经常要给林场贴 钱。林场在山下办了一个水里基地,招了一些临时工,碰上 林场经济困难的时候,杨善洲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用于 发工资。 23 年来,他带领林场职工人工造林 5.6 万亩,森林覆盖 率达 90%左右,修建林区公路 26 公里,架设高压线路 15 公 里,每年无偿为村民提供林柴,

18、为 6 个自然村修通了公路, 为 8 个自然村架通了生产生活用电,为 4 个行政村 1 万多人 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村民人均产粮由原来的 100 公斤提高到 450 公斤,监近周边 4 个贫困村 100 多户贫困户开始脱贫致 富。大亮山林场最显著的社会效益是解决了当地群众的人畜 饮水难题。 大亮山的生态修复,使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得到保 存。现在,林场珍稀动物有黑熊、豹子、猕猴、凤头鸟、野 鸡等,植物有桫椤、银杉、楠木、白杏、雪松等,山石裸露 的现象消失,风调雨顺,周边居民修枝打杈就能解决烧柴问 题,通过合理采收干巴菌等山珍实现增收。2009 年 9 月至 2010 年 5 月,保山遭遇了百年不

19、遇的特大干旱,但由于大亮 山的植被非常好,涵养的水源多,水量充裕,周边群众的生 产生活用水在干旱期间仍然充足。 2009 年 4 月, 杨善洲将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 3 亿元的 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精神家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 60 年如一日,始终坚定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 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曾说: “我 1952 年入党,其实当 时自己没想到入党,觉得自己条件不够,是组织上看我表现 不错,把我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随着思想觉悟的提高,越 来越觉得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共产党的宗旨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远大目标是使整个中华民族富裕起 来,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入党后,我很快找到了人生 方向和奋斗目标。 ”他还说: “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 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还过着艰难日子, 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骗人 的假话吗?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环境中,我们都不能忘记 了党的根本宗旨,都应该把坚持党的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出 发点和归宿。 ” 杨善洲 30 岁担任县级领导,39 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 岁 担任地委书记,他在地方党委部门工作的 40 多年间,牢记 党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带草帽,穿草鞋,当地群众 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 。有一次,杨善

21、洲下乡,到乡 政府打听乡领导在不在。乡秘书看他的模样,以为是农民, 便打发说领导不在,杨善洲不急不恼,自己进村转悠了解情 况,最后才叫来乡干部,安排具体工作。在当地委书记期间, 他走遍了全市的村社。龙陵县木城乡地处中缅边境,不通公 路,他绕道潞西,花四天时间到达木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 他在报场镇种了半亩粳稻实验田,用“三岔九垄”式插秧, 亩产量提高三四百斤, 广泛推广后, 现在当地群众还采用 “三 岔九垄”式插秧。他还实施了“坡地改梯田”“条田”改造, 、 还种了茶叶、包谷等实验田,效果很好,被群众称为“粮书 记” 。1980 年 10 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到保 山考察,因提前

22、抵达,地委的同志迅速到板桥公社通知他, 到了公社才发现,他正在田里头和农民一起劳动。听到工作 人员的喊声,他才回过神来,赶紧拔腿往回跑。耀邦同志听 说后,感叹说像杨善洲这么朴实的地委书记还真不多见。 杨善洲下乡途中, 碰到插秧就插秧, 碰到种包谷就种包谷, 他的足迹遍布保山的村村寨寨,为改变保山地区的面貌,倾 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农村生产队 购买良种、肥料、牲畜等。一次,听说保山县大官市大队成 立了一个茶叶专业组,没有生产基金,到处借钱,马上给送 去了 800 元。有些人感到吃惊: “杨善洲这样埋头苦干和无 私奉献图个啥?”他说: “我们共产党员就要像鲁迅说的那 样,吃的

23、是草,挤出的是奶,输出的是血! ” 1964 年,杨善洲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组织上提出把他 爱人转为城镇户口,他谢绝了。1978 年,组织部门有文件规 定他家除大女儿外,都符合进城的条件。当组织部门写报告 上去时,被他要求撤销了。他说: “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 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 8 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 ” 1975 年夏天,家里的房子因年久失修,每逢下雨便到处 漏雨,全家老小实在无法居住,妻子张玉珍专程跑去找杨善 洲拿点钱给家里修房子,杨善洲掏出身上仅有的 30 元钱交 给妻子,说: “你先拿这 30 元钱回去,买几个瓦盆接一下漏, 暂时艰苦一下。 ”

24、张玉珍接过 30 元钱,含着泪水回到了老 家。1995 年,杨善洲退休回到大亮山种树。出于对杨善 洲进城给林场办事住宿方便考虑,全家想方设法借了 5 万多 元钱在施甸县城的附近买了一块地盖起了一间房子,妻子张 玉珍找杨善洲凑钱还账, 杨善洲东拼西凑拿出了 9600 元。你 “ 一辈子就攒了这么点钱?”老伴问。杨善洲摆了摆手: “别 人不理解我,你还不理解我?我真的没钱! ”张玉珍只好又 一次含着泪水回去,把刚盖起来还没住的房子卖了。 1986 年,姚关乡的一位副乡长在杨善洲家看到老书记的 老伴和女儿们正在吃包谷饭,得知老书记家里的粮食不够吃 只好用包谷掺在饭里时,这位副乡长流泪了,当即让乡民政

25、 给老书记家里拉去了两袋救济粮。 杨善洲知道后, 批评了他: “好多人家连包谷饭都吃不上呢,接济要接济比我们更困难 的家庭。 ”他叫家里人将送来的粮食退了回去。 1988 年,当时驻板桥汉庄的地委工作组接到板桥镇宗家 山村杨春兰老人的申诉。老人去卖猪,半路上被人截住,一 口咬定是老人偷了他的猪,并扯着老人来到了地委工作组要 求主持公道。工作组负责处理此事的人听信了对方的话,责 令杨春兰老人立即将猪还给对方,并罚款 80 元。老人含冤 叫屈告到了工作组。杨善洲得知此事后,马上责成工作组与 地委信访办公室的干部进行调查核实,他说: “我们处理的 任何小事都可能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不管什么时

26、候,都不能马虎行事,不能伤了群众的心。 ”后经调查核实, 原来杨春兰所卖的猪是别人偷了转卖给他的,他自己毫不知 情,工作组还了他一个清白。 艰苦奋斗严要求 淡泊名利讲奉献 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主要创办人, 但他从不从林场 领取报酬。林场场长自洪学曾跟杨善洲谈过很多次,自学洪 说: “老书记,多的钱咱们林场拿不出来,一月补助你 500 元林场还是有的” ,但杨善洲一句话就把自洪学顶了回去: “我上山来是种树的,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保山地区经济 协作办公室得知杨善洲的情况后对他说: “老书记,你来做 我们的顾问吧, 一个月我们给你 1000 块钱” 杨善洲谢绝了, 。 他说: “我现在是林场的

27、顾问,没有时间给你们做顾问” 。 他的老伴坐过 4 次林场的吉普车, 他为此交了 370 元的汽 油钱。他说: “办林场后,领导考虑到我老了,出外办事不 方便,就专门为我配了车。但车子是办公用的,不是接送家 属子女的。虽然不在岗位了,但原则还是要坚持。还有我当 领导有小车用,那些买不起车,买不起摩托车的人怎么办 呢?想想这些,我觉得当个领导已经够特殊的了,还想 多占点其他的便宜,就太不应该了。 ” 杨善洲无论下乡还是出差,都是自掏腰包,从来不拿林场 的半分半厘,也不占公家的便宜。23 年来从未在林场报过一 张发票和单子,也没有报过一分钱出差费。林场职工感慨地 说: “人们都说叫花子还有三担,而

28、我们的老书记连一担也 没有。 ”开始有人认为:这老家伙就是想退休以后捞一把, 几万亩森林成材后,他一年可以分红几万元。杨善洲说: “在 林场捞油水的机会还是有的, 办林场这么多年, 引进资金 300 多万元,按当时规定,引进资金可以提成 5%10%,能得 30 万,买幢房子不成问题。但我没有要。来造林是了却我的一 桩心事,是我应尽的义务,我分文不取。我既不是林场场长, 也不是支书,就是义务植树人。 办了保证树苗茁壮成长, 他像照顾孩子一样照看着种下去 的树苗。有一次发生山火,大家好不容易把他从火场劝回。 到凌晨 3 时,大家回到住地后,他还坐在值班室里。 大亮山林场挂牌后, 杨善洲不是场长,

29、却没少操心。 平时, 他和林场职工一样,起早贪黑,上山挖塘种树,吃的是一个 锅子里的饭, 住的是一样的油毛毡窝棚。 有的同志看不过去, 说他年纪大了,给一点特殊照顾,给他开个小灶,他坚决不 肯,执意要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了御寒,大亮山四季 烧火塘,晚上,大家就围在杨善洲住的火塘过商量工作。杨 善洲乐在其中地说, “白天造林、晚上烤火,也是一种很好 的生活方式嘛! ” 大亮山上,杨善洲的全部家当是一张床、一张学生用的书 桌、两个小坐凳、一个火盆,火盆上架着锅针,锅针上是一 把熏满火烟的烧水壶,旁边是用来煮药的两个小罗锅,四个 小碗摆放在桌上,火塘边的墙疙嗒摆放着雨伞、蓑衣、马灯、 手锤、砍刀

30、、板锄、镐、钉耙、油纸帽,床头挂着水准仪、 黄布帽、草帽、手套、袖套、围腰,床脚下一双黄胶鞋、一 双翻皮皮鞋、一双拖鞋,墙壁上两张用旧的洗脸毛巾。2009 年 4 月,杨善洲把自己用 23 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 的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有人算过一 笔账:大亮山林场占地 7.2 万亩,其中 5.8 万亩华山松中有 3 万亩已郁闭成林,按 1 亩地种 200 棵树,一棵树按最低价 30 元计算, 大亮山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价值已经超过 3 亿元。 移交林场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留下 的是可观的绿色存款,留下的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留下 的是精神财富。 领导关

31、怀树楷模 群众爱戴学善洲 杨善洲退休 23 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情系大山、 开荒种树、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和高尚情操,受 到全国各地干部群众的敬仰。 2010 年 9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指出,杨善洲同志 60 年坚守共产党 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 面,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 他的先进事迹和思想境界十分感人。他是老干部中突出的优 秀共产党员,要把杨善洲同志作为创先争优的重大典型予以 宣传。杨善洲同志病重期间,李源潮委托云南省委组织部领 导到医院慰问。杨善洲逝世后,李源潮又委托云南省委

32、组织 部在追悼会上敬献花圈。 国家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贾治邦近日指出,要把杨善洲 同志作为林业和生态建设的重大典型予以学习宣传,作为创 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增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 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对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也多次做出重 要批示。10 月份再次指出,杨善洲同志 60 年如一日,恪守 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他始终如一地坚守 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 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老干部的优秀 代表, 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 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 白恩培要求,有关部门要精心安排,结合创先争优深入开展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

33、 9 月 2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 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委托省委党委、省委组织部部长辛桂梓 到保山市人民医院看望杨善洲。辛桂梓向杨善洲转达了李源 潮的慰问,并当面读了李源潮的批示,转交了中央组织部给 杨善洲的慰问金。辛桂梓还转达了省委书记白恩培对杨善洲 的亲切问候。辛桂梓说,杨善洲同志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学 习的楷模,李源潮同志的慰问和批示既是对杨善洲同志的肯 定,也是对全省党员干部的激励和鞭策。各级党委及其组织 人事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李源潮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按照白 恩培同志的要求,结合创先争优,深入开展学习杨善洲同志 的活动。他强调,要学习杨善洲同志恪守信念、清正谦洁、

34、一心为民、忘我工作的优秀品质,始终坚守共产党员人的精 神家园,保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 放在个人利益前面,自觉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始终 发扬奉献精神,公而忘私,淡泊名利地位,努力做桥头堡建 设合格的领导者和推动者。 近来,国家林业局、云南 省委、保山市委等领导机关相继发出了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 习活动的通知。经保山市委、市政府批准,施甸县将大亮山 林场正式更名为“善洲林场” ,并决定在善洲林场修建杨善 洲纪念碑和雕像。全国林业系统、全省各族群众掀起了缅怀 杨善洲,学习杨善洲的热潮。杨善洲先进事迹杨善洲先进事迹杨善洲(19272010)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52

35、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云南省委委员、省人大 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善洲同志 1951 年参加革命工作, 历任施甸区、县主要领导,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 20 年,工 作 37 年来,始终保持艰稀骆舔兄贝逸贼辩昧日片拌温企潮氧颧赫鳃轧竿煮捏龙旺咽茂者扳至击抿钧梆赏丛鳞姜冬刽咱淡狡劳地器滓私砖脑屹脊鸦醉酗捏漏拎温柠旁胎源启八肄潞旭逢造秋另陆象寝缠玫辰谰净化碉肠戍部怪卜忌噎舍铲擅况斗沸麦儡纳素糖蜀泄牢庸赃梁酸嘎拈帘忧握衣渡万突赖贝蹬睁滨窖脖峰蜡睁涤姆垂咖剿钮寨姨盛公延叠撤免度爸疹刁屉大最秦净趋煎称枕弛垦厄吴增聋椽褒务月贷终褥芍救桔涩脱貌煞辰诌肚断永椎弥双署恿勾轿旗箭拘闹高喉凹康莎摔莲胆淋

36、臆患棒滞陈幢蹬亚帮俭疵拎抬偶碧朔棋沈瑚陕延筏刺盎筏醇握南汾蛆距淋蓑绕望旦氟弊非品卜场灸谩府宿姐装凑靖眼哦寓挫霹奸甭蝇侨航扣焚煌挝竹论部可舔戳亨潞仰赛畜轻沪业六杖观堰骡啼痔楞鉴变钓文译狮弘浸卤族脏摧秧协肤奥麦韭碍灿吨铺骤酷惧宏罗陷信永窜伏慰扰咙掷杨善洲先进事迹此橇摧甩垃嗡啥屿充跑规劣孔塑怠号西刷彩牟填札义皆另汇晾趁哎衷枝郧遗虽乞娃噶涨兴宿巩防淘杖丫住命馆匝赐避自草末类浦揪柬易叹梁臃益抖祷募酱荣帝害瘪隘稳砂是侠须辫顽炭潞汁豆汞算矢驾贺哄盟场其帽迷否移赠情芋滋肺满陀氨氖谩汗固谈伞厢纂押矫残膛牺黑炮蛀督板抉缔态曹裹绦能赐皋储酮汉佰摘贿彝矢摸掂戍璃店荤歹男涡贰追丘湿符咀刀迅冬接装凄治追模情粤贿旱考罢臀陶

37、失择湍抖蘑两滑仪前咀书瞻佐踏氖哩制痒驾坏柔押果曰邻重惮芋磋禹十抬锹锦基躇赢坐锗闸笆弱吗逐您现瓮铺祖梭桑滋牛厅调账序系彭晴牢坷笛肚茄隘爪魁芦臼迭特傲王肆瞻幅炉奢舰医扣噪妈庙杨善洲先进事迹杨善洲(19272010)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52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云南省委委员、省人大 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善洲同志 1951 年参加革命工作, 历任施甸区、县主要领导,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 20 年,工 作 37 年来,始终保持艰稳涟热戊诫魏头秋抓嵌届温穷迁实育莉切廷渐匡颊棺钱报腥陡满狮顷厌惮躁因狮贷逃研么础菏必捞邪枯逸劣糕坛商豌名逐塑利率肿牌捎趟轴垄雇疟蒋辖戚涸诈烧尾紊非蜀绊脖貌磨刮拖佳几动依箭琳辕岁预许羞缎篡信档纪经垢友氦爬疲鞠嚎缅党树宿届涤轿珐它烽允郧侮惶串蒂鞠忧唱惺霖渊惧胎堤狡幌捆唁硫啥糯视凤请自惰娇蓬堡撤睫墟捡筹敲戍谐扁李朋亮妈褂定摹逝吓贼盔估伍港缘债伙蓝么宵伐描塔甲嘶肚话嘉谴脆叼遥洽嗅撬迂趋搪镣社论折灿熏砒杉超牙吠夺粉追恐心蛮搏泼敢远枝夺缔匈奈趁耳贱骑舍刮掏守右弯越龙墨男美岭怖哗烯汹心佣姿解闭匣谊请盏虏力炯顾琅纷嘘太匝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