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痛》对现实主义绘画视觉表现力的运用本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62712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痛》对现实主义绘画视觉表现力的运用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病痛》对现实主义绘画视觉表现力的运用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病痛》对现实主义绘画视觉表现力的运用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病痛》对现实主义绘画视觉表现力的运用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病痛》对现实主义绘画视觉表现力的运用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痛》对现实主义绘画视觉表现力的运用本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痛》对现实主义绘画视觉表现力的运用本科毕业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痛对现实主义绘画视觉表现力的运用所 在 学 院 美术学院 专 业 名 称 美术学 申请学士学位所属学科 艺术学 年 级 二八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 称 完 成 日 期 摘 要 本文写作的目的是研究现实主义视觉表现力,在画面上如何运用构图与色彩表现现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实主义艺术除了富有的视觉表现力以外,现实主义画家更注重反映现实生活与批判社会现象,这一特点赋予了现实主义绘画独特的艺术反映现实的魅力。 我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论知识,尝试运用比较独立的、理性的分析,解决我在毕业创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最后的论文成果是以较为科学理性的分析和生动的艺术图例,来论述

2、对现实主义视觉表现力的理解,使自己完成一篇论点明确,论据比较充分,结论比较合理,层次较为分明,并且有一定的创新性的论文。 我认为现实主义作品应该是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完美的统一。通过丰富的视觉表现力,着力于在艺术家和观者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交流的情感桥梁,使作品具有一定的时代精神的特征。关键词: 现实主义,视觉表现力,构图色彩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realism painting on the screen how the performance of life, in a sense, realism art addition to th

3、e rich visual expression, realism artis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reflect real life and critical social phenomenon, a feature given the charm of the unique art of realistic painting reflects reality. my research method is the use of realistic art learn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try to use more independ

4、ent, rational analysis and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my graduation work. My last paper results are mor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analysis and vivid art legend discuss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ir realism, make yourself a clear argument, the argument more fully, the conclusion is more

5、 reasonable level is more distinct, and there is a certain innovative papers.I consider the work of realism should be the perfect unity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expression. Rich visual expressiveness, focus on the emotional bridge between the artist and the viewers mind, set up

6、an exchange, so that the works of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irit of the times.Keywords: Realism, visual expression, composition, color目 录1 引言-12 创作过程-12.1 创作的灵感来源-22.2 我的创作构图及对三等车厢的理解-22.3 我的创作对伊凡雷帝杀子色彩的运用-53 结论-8参考文献-9致 谢-101 引 言 本文研究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是,结合自己的毕业创作病痛,对艺术表现社会现实提出较为深刻的观点。在此之前,国内外对现实主义早就有了

7、充分的理论文献的分析研究,这是我写作的基础:现实主义是艺术发展进程中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始于19世纪30到40年代的法国巴比松画派,得名于19世纪50年代的库尔贝画展,又称之为“写实主义”。 1这个流派是对腐朽、保守的以表现希腊神话和宗教题材以及贵族阶层为绘画主题的反叛,现实主义画家主张艺术必须表现社会现实,不能脱离社会实际,所以现实主义绘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本文欲对现实主义艺术必须是对社会现象有所表达,对社会中的丑恶有所批判,对人与社会的进步有所启迪的创作理念进行探索。在我的创作中,我将以最普通的生活场景为绘画题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来完成毕业创作并进行理论的梳理。2 创作

8、过程 2.1 创作的灵感来源 我所了解的欧洲现实主义画家主要有库尔贝、列宾、杜米埃等,他们的艺术实践使现实主义绘画有了空前的发展,并对欧洲各国的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些辛劳疲惫的劳动者被他们作为描绘的对象,人民大众真实生活中的美被他们发现,人民大众的苦难被他们描写,劳动者的纯洁被他们赞美,资产阶级的庸俗被他们抨击。同时他们还陶醉于大自然的风景,让观者与他们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生命。”2我的创作汲取了欧洲现实主义大师写实手法的同时,还融入了现实主义绘画视觉语言的基本元素。艺术来源于生活,尤其是我在生活中对生命的感悟。生命,如碧水浮萍,落寞枯叶,如过眼云烟,桑海沧田,如雾里看花,扑朔迷离。有人可以用

9、自己的诗,去抒写生死的真谛,有人可以用自己的信仰,去追求内心的安逸,也有人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探索艺术哲学的奥秘。它,我看不见更摸不着,在我身边,距离却那么遥远。在我被生死吞噬了表达的欲望,不知道该如何释放这种情感时,我找到了表现生死的另一个方面“病”。人生四苦,生、老、病、死,那我就用“病苦”来表达我对生命的拙见吧。 在搜集素材时,我不断翻阅被岁月没黄的老旧照片,那是生命存在过的印迹。我希望能够在里面,找到我对生命的敬畏与祈求,表达我对生活的理解,但这些照片没有给我任何启示。我放空思想,静静地去感受生命的气息,去挖掘内心泛起的涟漪,去体会生命与生活的真谛。在莞尔的瞬间我有了灵感,找到了记录生命

10、的素材。 例如,医院里病人输液的场景,给了我创作的灵感。我去医院,体会病房中输液的气氛。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生活场景,是展现生命、生活情景的放大镜,使人能够更真实的窥视生命的奥秘、生活的真理。医院中拥挤、紧张、安静、压抑的特殊环境和形形色色的人,给我的创作带来很大的启发。它不仅诠释了我对生命与生活的特殊理解,也是对生命与生活的礼赞与感恩。因此,我决定以医院为背景,来完成我的毕业创作病痛。2.2 我的创作构图及对三等车厢的理解 在确定了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表现社会之后,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是画面的构图问题。在病痛的创作中,我最终的构思是选择以医院为背景,着重表现人物在病态中的精神状态,用病态中的人物,表达

11、我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望,对死亡的恐惧与敬畏。 构图是造型艺术的主要元素,也是绘画艺术的基础。它是简单的将作品的各个部分,有机组合成统一的整体,也是对画面有意义的形式结构的把握和运用,在视觉传达中具有造型与色彩都无法替代的独立意义。“尽管它经常躲在造型与色彩的背后,但其重要性和独立意义却不容忽视。”3 根据搜集的材料,我做了仔细的筛选和整理,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画面立意,对画面中人物形象的表情与动态作了初步的定位。同时,在创作中,我在借鉴了三等车厢构图基础上,尝试将画面分割成若干几何形体,安排表现对象的位置,满足画面立意的基本要求,传达作品独特的情感。经过不断尝试,我从中选出了

12、一个最满意的小构图作为素描稿。图1 杜米埃三等车厢 三等车厢是一幅杜米埃画于19世纪60年代,反映现实新生事物的作品。“画家从这群普通人身上观察到了他们微妙各异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时代特征。”4在长91cm宽66cm的长方形画框中,画家将画面分割成上三个大的长方形,并选择用靠椅将前景与背景分割开,利用车厢里对面相向的靠椅,自然地将人物安排在空间中。 我的构图是在长160cm宽120cm长方形画框中进行构造的,我在纵向中轴线的四分之一处,取一点延伸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将画面分割成两块面积不等的梯形。在两个梯形中,左侧面积较大,上宽下窄,呈楔形。右侧上窄下宽,呈塔形。同时,将画面

13、三分之二处,作为人物与背景的分割点。 图2 构图 三等车厢中的近景的左侧是一位头戴红色圆帽,身着蓝灰色长衫的女青年与怀抱中的襁褓,中间是身穿黄灰色披风的老年夫妇,右边是一个牢牢抓住行李箱的入睡少年。中景是两位头戴高礼帽,左右相向,侃侃交谈的老年男子,以及回头倾听他们精彩谈话的老者。远景是一群笼罩在昏暗中的乘客。作品将近景中的人物作为画面中心,人物透视的消失点出现在远景中,向右侧看人物透视的消失点,出现在远景中右侧妇女的脸部。图3 素描稿(160120)cm 我在创作中,以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为参照线,也将画面中的人物分为近景、中景与远景三个层次。近景是躺在椅子上入睡的儿童与一个男孩的背景。中景是

14、怀抱婴儿的中年夫妇,以及站立在右侧的女护士,并将怀抱婴儿的中年夫妇构造成不规则菱形形式,作为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使其在画面中更具视觉张力。远景是靠近背景的几名患者与一名男医生,将人物并列排序,在画面中形成了一条左高右低的虚线。同时,右侧垂直线形式的女护士的高度,恰当的阻止了虚线的延伸,使画面中人物透视的消失点,集中在虚线与向右上方倾斜直线的交点上。整个人群构成了一个即自由又集中的完整统一。 三等车厢中背景在画面中占据的比例较小,且处理的比较简单、概括,不存在太多构成因素,与画面中的人群形成疏密对比。我在创作中,以人物透视的消失点为基点,向上延伸出一条直线,在画面背景的右上方分割出一个方形的窗户

15、,在左侧的背景中加了一个呈三角形的窗帘。同时,考虑到画面背景的疏密与平衡问题,我又在背景中添加了几条垂直线与斜线,将背景分割成不同面积,不同形状的几何形。这样,整个画面的框架就通过“线”的分割就确定了下来。 三等车厢中画家在有限的空间里,人物动态表现的自然、生动,有的能够看到人物的正面,有的只有背景,有的只露出侧面,人物并置排列,动态各异。同时,为了突出画面中的主要人物,画家还利用从左侧的车窗外,照射在近景中人物身上的光线,与处在阴影中的人物进行明暗对比,生动的表现了车厢中昏暗、噪杂的环境,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生活气息。我在创作中,为了更好的突出主要人物,我将中景的主要人物充满画面,画面中人物动

16、态各异,有的站立,有的坐着,还有的倾斜的躺在靠椅上,人物之间穿插有序,主次分明。在中景的主要人物中,右边男子的胳膊遮挡住左边妇女的胳膊 ,两个人物并置排列,确定了右前左后的穿插关系。人物表情丰富,例如,远景中右上方的人物,表情淡然,中景居中妇女,表情略带焦急,前景左下方的儿童,表情充满恐惧。人物之间眼神的交流集中在中年夫妇身上,与右侧的女护士相互对视,仿佛在进行交谈。人物的动态表情为画面增加了情趣和强烈的生活气息,真实的反应了生活中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使画面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同时,在病痛的创作中,我还着重利用构图,把医院的特殊环境给人带来的对生命、生活的思考和医院中拥挤、紧张、安静、压

17、抑的气氛,以及我对病痛的思想情感集中表现出来。画面中人物表情淡然,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甚至有一丝麻木,体现出人物对病痛的无可奈何与司空见惯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我的构图,主要追求画面内容的可读性与画面形式的稳定性、饱满性与构成感。病痛的画面,质朴饱满、生动自然,是均衡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内容与形式的综合运用。构图的整体形式与我表现的题材内容相符合,直观的反应了真实的生活场景,确切的传递了我的创作感情。同时,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及人文精神方面的特征。画面的构成形式运用得当,凸显了作品的美感。2.3 我的创作对伊凡雷帝杀子色彩的运用图4 伊凡雷帝杀子 在基本解决了构图中的问题之后,

18、我进入到色彩的构造中,现实主义色彩语言真实、客观、自然的再现了生活中物象的色彩,没有对色彩进行主观的处理和发挥。这一阶段我主要从俄罗斯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伊凡雷帝杀子中受到较大的启发。 在伊凡雷帝杀子中,画家为了增强画面的恐怖感,有意采用了深沉的红色调。用阴暗的背景加强前景的恐怖气氛,画家为了凸显压抑的画面效果,把背景的颜色加重,还用红色的地毯,衬托出这幕血腥的场景。“伊凡雷帝与王子衣服色彩的华丽、鲜亮与后面压抑的背景在色彩上形成了鲜明的明暗对比,突出了画面中人物形象,集中的刻画在伊凡的瘦脸上,两只大眼珠惊恐万状的瞪着,那种残暴不仁的杀子场景预示伊凡统治即将灭亡,预示了沙皇统治注定失败。”5受到

19、伊凡雷帝杀子这幅画的启发,在我的创作中,画面整体上呈现的是冷色调,整幅作品色调和谐统一,局部色调对比强烈,色彩丰富细腻。“一幅成功的作品就要有一个完整而优美的色调,色彩变化在微妙而丰富的同时,还必须要有一个总的情调,产生多声部大合唱那样的美。”6这全依赖色彩语言的合理运用。所以创作中色彩上的整体构成观念尤为重要。一般规律就是:“在整体色调确定后,从中寻找冷暖关系、补色关系,将画面中所有的颜色,尤其是那些颜色个性极强的固有色,调整到相互协调的空间中,产生色彩关系。”7首先,我对衣服的色彩进行了处理,伊凡雷帝杀子中王子衣服的色彩,用凸显皇族气质的金黄色,色彩华丽含蓄,既不失整体感,与画面的整体色调

20、形成统一,又不失韵律感,与画面中伊凡雷帝的衣服形成明暗对比。这种对比关系的运用使我豁然开朗,于是,我把这种处理方法运用到我的画面中。图5 完成稿 (160120)cm 在我的创作中,我把左边半侧面男青年,衣服的颜色处理成蓝灰色,纯度相对较高、明度偏低,色调偏冷,与其邻近的中年女子,衣服的颜色处理成土红色,纯度相对较低,明度偏低,色调偏暖色。我这样处理,是想通过用减弱明度对比方法,来着重强调画面中心人物之间的冷暖对比。其他人物的衣服处理成浅红色、绿灰色等,与画面中心人物衣服的色彩在纯度与冷暖对比上有所差别,明度则根据空间的前后变化和画面的整体明暗节奏来处理。人物衣服色彩上的运用,加强了人物的主次

21、关系和虚实关系,突出了画面中心人物的形象,使作品在现实主义色彩语言的运用中更富有视觉冲击力。第二,我对人物的面部进行了色彩的描绘,伊凡雷帝杀子中伊凡雷帝面部色彩以赭石、土黄为主。面部色彩较重且色彩衔接过渡自然、塑造结实,传神、逼真,真实的表现了对象的年龄,以及丧子的悲痛之情。王子面部色彩以大红、中黄为主。面部色彩较浅,略显苍白,描绘了王子因失血过多面部色彩产生的变化,用色彩把这对父子的年龄、神态真实的表现出来。在我的创作中,我把左边半侧面男青年的面部色彩以深红、土红、淡绿、钴蓝为主。面部色彩较重且色块感较强,表情泰然自若。与其邻近的中年女子的面部色彩以大红、淡黄、淡绿为主。面部色彩较浅,表现了

22、中年女子红润白皙的皮肤和良好的家庭生活条件,表情充满恐惧并赋予她一丝心怀对生活充满憧憬的神态。儿童的面部色彩以大红、淡黄为主,相对于男青年和中年女子而言,儿童的面部色彩运用较单一,色调偏冷,塑造圆润,表情茫然中略带恐惧,表现了儿童对疾病与死亡的无知与本能中对疾病与死亡的恐惧。这样就用色彩将表现对象的性别、年龄、心智以及神态做了区分与对比,运用色彩语言更好的传达了被描绘对象在生活中的形象,色调整体统一,变化丰富又不失对比。最后,我对背景的色彩进行了处理,伊凡雷帝杀子中背景处理色彩较深,不仅延伸了画面空间,减弱了室内复杂的装饰,还为宫廷庄重肃穆的生活环境披上浓重的政治色彩.阴暗的背景衬托了画面的悲

23、剧性,使画面显得十分压抑。在我的创作中,我借鉴了伊凡雷帝杀子中压抑的画面效果,背景用浅灰色表现医院的墙面,营造医院压抑的氛围,并有意压缩画面的空间,使色彩语言更具有对现实生活的表现力,更真实的再现医院的特殊环境,用色调构造整体的画面氛围。同时,冷灰色的墙面也加强了黑、白、灰的对比关系,强调了画面的层次感。在病痛的创作中,对色彩语言的运用有力的表现了我的创作意图与创作情结,真实的传达了我对生命、生活的理解。同时也使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更能反映现实生活,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使作品与观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5 结论我的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病痛的灵感来源,主要论述了构思、搜集素材的过程。在此次

24、的论文写作与绘画创作中,我的观点主要受现实主义绘画理论的启发,我认为现实主义绘画必须要对社会有所了解和感触,搜集的素材要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因此,我详细论述了搜集素材的过程和对素材的构思。第二部分:病痛的构图及对三等车厢的理解。在这部分中,三等车厢中的构图给我很大启发,深刻影响了我的创作构图。我认为构图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元素,是绘画作品视觉表现力的支撑。在此基础上,我将病痛的构图分为人物和背景两大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并且,我又将人物分为前景、中景、远景三部分,着重分析了人物之间的动作、神态及人物间的穿插关系。第三部分:我对伊凡雷帝杀子色彩的运用。我主要通过列宾伊凡雷帝杀子中的色彩论述了创作中色彩的问

25、题。我认为现实主义色彩语言是表现现实生活色彩的视觉媒介,是表现现实社会本质的语言。因此,我在此部分中,对人物与背景的色彩进行了阐述。对人物色彩分为衣服的色彩、面部的色彩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毕业创作过程中,我对现实主义视觉表现力的运用又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实主义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现实本质和历史特点,真诚的表现艺术世界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8我认为,色彩与构图是现实主义绘画视觉表现力的承载与支撑,是油画艺术视觉表现的基本元素。在现实主义绘画的运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忽视任何一面都不会体现油画真正的内在精神。现实主义绘画的创作观点对本篇论文提供了理论向导,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本篇论文虽然就现实主

26、义方面提出了我的创作观念,但这些理论与观念仅仅是肤浅的和不足的,有待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论文的字数已达到规定的要求,但对于用来论述现实主义的内容还远远不够。参考文献1 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编写组.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45-51.2 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3:210-211.3 林钰源.构图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16-18.4 迟轲.西方美术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3:267-275.5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5:209-212.6 周长江.解读色彩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3:7-9.7 黄今生.色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37-41.8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72-75. 致 谢我要特别感谢吴禾老师细心的批阅与修改,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帮助我开拓思路,使我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从课题的选择到最终完成,吴禾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她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是我以后工作、学习的榜样,在此谨向吴禾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