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托幼行动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863480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心托幼行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心托幼行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心托幼行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心托幼行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心托幼行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心托幼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心托幼行动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县安心托幼行动方案一、目标任务到2025年,全县总托位数达1500个,千人口托位数达5.91个,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其中,2022年新增托位数350个,2023年新增托位数450个。到2025年,新增公办学位2400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7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低于90%,学前教育“大班额基本消除,形成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其中,2022年新增公办学位600个,无证幼儿园全面消除;2023年新增公办学位400个。到2025年,幼儿园延时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其中,2022年秋季学期,幼儿园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2023年春季学期,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幼儿

2、全覆盖,家长按时“接娃难”问题基本解决。二、工作措施(一)持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1 .建设普惠托育机构。自2022年起,每年创建1个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每年至少建成1个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到2025年,公办独立托育服务机构不少于1个。2 .补齐配全小区托位。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小)区,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标准建设托育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到2025年,老旧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8个托位标准补齐托育服务设施。3 .多渠道提供托育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利用公共服务设施、闲置场所等资源举办托育机构,鼓励以委托或购买服务方式办成普

3、惠托育机构。鼓励民办园通过转型或利用闲置校舍举办托育机构。依托公立医院建设托育点。支持园区基地、用人单位以单独或联合举办等方式,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有条件的可向附近居民开放。各类托育机构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托育服务。4 .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公办幼儿园举办的托班原则上提供普惠性服务,新建和改扩建的公办幼儿园均要开设普惠性托班。完善公办幼儿园办托班管理制度,制定托班硬件、师资、招生和经费保障等标准和规范。鼓励有条件的民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到2025年,全县不少于30%的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二)稳步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1

4、 .优化幼儿园布局。充分考虑出生人口变化、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发展趋势,每年测算入园需求,优化县域普惠性幼儿园布局。城镇幼儿园按照300-500米服务半径,在新增人口和流动人口聚集区、工业园区,加密规划布局一批幼儿园,满足就近入园需要。结合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学前教育“大班额”情况和地方实际,及时修订居住(小)区人口配套学位标准。2 .补足配齐公办园学位。实施学前教育促进工程,在公办学位不足的地区,通过新建改扩建公办园、鼓励政府收购民办园办成公办园等方式,增加公办学位供给。新建小区配套园全部办成公办园,确保居住人口3000人以上的小区至少配建一所不少于3个班建制的幼儿园。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时,同步

5、推进小区配套园治理。充分利用空置厂房、公共服务设施、闲置校舍等资源,以租赁、租借、划转等形式举办公办园。鼓励普通高校举办公办园,面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3 .支持民办园普惠发展。通过奖补等方式扩大普惠性民办园覆盖面。提高普惠性民办园保教质量,提升吸引力。全面消除无证园,杜绝新增。学前教育资源充足的区域,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民办幼儿园。(三)全面提供幼儿园延时服务1 .保障延时服务时间。幼儿园在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提供延时服务,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适应,原则上不少于1小时。幼儿园可根据实际设置多个离园时间点供家长选择。坚持公益普惠原则,家长自愿决定幼儿是否参加,幼儿园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参加

6、。2 .提升延时服务质量。延时服务一般由本园教师承担,也可聘任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幼儿园结合现有资源和家长需求,“一园一案”制订具体实施方案。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成长规律,提供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服务活动,不得借延时服务开展“小学化”教学,不得开展营利性活动。三、支持政策(一)完善财政补助政策。县政府承担幼儿托育服务建设主体责任,负责相关资金保障。县财政统筹安排资金,对完成新增托位分解任务的乡镇进行奖补。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不低于600元/生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标准不低于400元/生年。对参加延时服务的幼儿按300元/生年标

7、准补贴。对公办托育服务机构,按照不低于600元/生年标准给予补贴;对民办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按照不低于400元/生年标准给予补贴。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目标任务完成较好的乡镇,在分配教育督导评价奖励补助资金时予以激励。(二)明确收费政策。公办托育机构收费参照公办幼儿园收费进行管理,非营利性民办托育机构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具体收费政策由县发改、卫健部门核定。营利性托育机构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明码标价。出台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幼儿园)收费政策,合理核定办园成本,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承受能力和办园成本等因素,动态调整公办幼儿园、非营利性民办幼儿

8、园收费标准。将公办幼儿园、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延时服务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制定幼儿园延时服务收费政策。(三)强化要素保障。托育机构按照设置标准合理配备照护服务人员。进一步完善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管理团队编制保障法明确托育服务从业人员、幼儿园教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延时服务参与人员补助办法。非营利性幼儿园、托育服务设施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按照土地有关规定予以保障。对托育等社区家庭服务业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对取得非营利性组织免税资格的托育机构符合条件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普惠性托育机构和幼儿园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执行居民生活类价格政策。附件:重点工作任务分工附件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序号重点任务

9、时限要求责任单位1建设托育服务机构。2022-2025年,每年至少建成1个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每个乡镇每年至少建成1个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至2025年底,县级公立独立托育服务机构不少于1个。县卫生健康委牵头,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2各乡镇30%的幼儿园为2-3周岁婴幼儿开设托班。2022年达到5%;2023年达到10%;2024年达到20%;2025年达到30%。县教体局牵头,县卫生健康委配合。3开展幼儿园延时服务。2022年秋季学期,幼儿园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2023年春季学期,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幼儿全覆盖,家长按时“接娃难”问题基本解决

10、。县教体局牵头,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4制定幼儿园延时服务实施方2022年底前。县教体局牵头,县委编办、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5将公办幼儿园、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延时服务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制定幼儿园延时服务收费政策。2022年底前。县发展改革委牵头,县教体局按职责分工落实。6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不低于600元/生年、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不低于400元/生年。对参加延时服务的幼儿按300元/生年标准补贴。2022年底前。县财政局牵头,县教体局配合。7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目标任务完成较好的乡镇,在分配教育督导评价奖励补助费金时予以激励。2022年底前。县财政局牵头,县教体局配合。8出台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幼儿园)收费政策。2022年底前。县发展改革委牵头,县教体局、县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9指导督促幼儿园等用人单位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制定幼儿园延时服务参与人员补助办法,完善托育服务从业人员薪酬制度。2022年底前。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县教体局配合。10进一步深化完善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管理团队编制保障法”。2022年底前。县委编办牵头,县发展改革委、县教体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