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65355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内动脉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颅内动脉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颅内动脉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颅内动脉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颅内动脉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颅内动脉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内动脉瘤.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姓 名:张蕾就读学校:徐州医学院 实习科室:神经外科一区,一、概述,脑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多因动脉壁局部薄弱和血流冲击而形成,极易破裂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以4060岁人群多见,在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中,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和高血压脑出血。,二、病因,1.先天性动脉瘤 最为多见,占80%90%,大多呈囊状。多发生在脑底动脉环的动脉分叉处,此处与动脉中层最薄弱而又承受血流冲击力最大有关。2.后天因素 与动脉硬化有关,称为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占10%18%。.感染性动脉瘤 又称霉菌性或细菌性动脉瘤,占0.5%2.0%。.外伤性动脉瘤 又称假性动脉瘤,占0.5%左右。,脑底动脉环(W

2、illis环),1、连接大脑半球前循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大吻合2、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侧枝循环最充分的供血来源3、组成:前交通动脉(AcoA)、双侧大脑前动脉近侧段、颈内动脉分叉部、双侧后交通动脉(PcoA)、基底动脉顶端、双侧大脑后动脉近侧段,4、在颅底面蝶鞍上方的脚间池内,下视丘及第三脑 室下方,围绕垂体柄和乳头体;5、视神经及动眼神经上方,在视束下方通过,在小脑幕及颞叶的内侧形成一环形的血管吻合。6、Willis环在发育上常常有部分缺如使环不完整,完整Willis环,1、右侧大脑前动脉A12、左侧大脑前动脉A13、前交通动脉4、右侧后交通动脉5、左侧后交通动脉6、右侧大脑后动脉P17、

3、左侧大脑后动脉P18、基底动脉顶端,三、形态和大小,形态:大致分为囊状(球形、葫芦形、漏斗形)梭形及壁间动脉瘤。大小:按直径大小分为四类 小动脉瘤:小于0.5cm 一般动脉瘤:大于0.5cm小于1.5cm 大型动脉瘤:大于1.5cm小于2.5cm 巨大动脉瘤:大于2.5cm,四、Hunt分级:,级:微量出血,无症状或有轻度头痛和颈项强直。级:有少量出血,清醒,头痛较重,脑膜刺激征明显,可有、颅神经受累症状。级:中等量出血,嗜睡或朦胧,颈项强直,有神经系统障碍和颅内压增高表现。级:中等量或较大量出血,有明显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浅昏迷和颅内压增高表现。级:严重出血,昏迷,对刺激无反应,有一侧或两侧瞳

4、孔散大、去脑强直和病理呼吸等濒危状态。,五、临床表现,1.出血症状:动脉瘤破裂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见的原因。表现起病急,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与精神失常。脑膜刺激征多见。亦可形成颅内血肿,产生偏瘫及意识障碍。,2.非出血症状:由动脉瘤本身对邻近神经、血管的压迫而致,多与动脉瘤的体积和部位有关。(1)颈内后交通动脉瘤常引起患侧动眼神经麻痹,眼睑下垂,瞳孔扩大,眼球外斜,甚至视力下降。(2)前交通动脉瘤:常引起丘脑下部功能紊乱,尤见于出血时,有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消化道出血等表现。(3)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有时引起癫痫、轻偏瘫。(4)椎基底动脉瘤可出现肢体不对称的瘫痪,锥体束征,甚至可出现吞

5、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六、辅助检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是确诊颅内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可判断动脉瘤的位置、数目、形态、内径、有无血管痉挛。头颅CT检查或MRI扫描也有助诊断。,七、处理原则,1、非手术治疗 主要是防止出血或再出血,控制动脉痉挛。卧床休息,对症处理,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发现脑血管痉挛时,早起使用钙离子拮抗剂等扩容药物治疗。使用氨基己酸抑制纤溶酶的形成,预防再次出血。2、手术治疗 开颅动脉瘤蒂夹闭术(首选)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开颅动脉瘤蒂夹闭术(首选),颅内动脉瘤术中模拟图,颅内动脉瘤术前和术后DSA,血管内栓塞术,属于介入治疗方法,采取经皮穿刺股(或颈)动脉,插入

6、导引管,再经导引管插入微导管(如Magic-BD2L、Tracker-10或18)至动脉瘤内或载瘤动脉,经微导管送入栓塞材料(如球囊、微弹簧圈),将动脉瘤或载瘤动脉闭塞的方法。,支架(Stent)+线圈(Coil),八、常见护理诊断,1、知识缺乏:缺乏颅内动脉路破裂的防治知识。2、潜在并发症:颅内动脉瘤破裂、颅内压增高、脑血管痉挛、脑缺血。,九、护理措施,(一)预防出血或再次出血1、卧床休息 抬高床头1530以利静脉回流,减少不必要活动。保持病人情绪稳定,睡眠充足,预防再次出血。2、保持适宜颅内压 应维持在100mmH2O左右。3、维持血压稳定,(二)术前护理 除按术前准备外,介入栓塞治疗者还

7、应双侧腹股沟区备皮。动脉瘤位于Willis环前部病人,应在术前进行颈动脉压迫试验及练习,以建立侧支循环。(三)术后护理1、体位 待意识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2、一般常规护理,3、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1)脑血管痉挛:术后常规用尼莫地平治疗,给药期间观察有无胸闷、面色潮红、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2)脑梗死:嘱患者绝对卧床,保持平卧姿势,遵医嘱予扩血管、扩容、溶栓治疗。若术后病人处于高凝状态,常应用肝素预防脑梗死。(3)穿刺点局部血肿:常发生于介入栓塞治疗术后6小时内。颈动脉穿刺术后穿刺点加压包扎,并用沙袋压迫810小时,绝对卧床24小时。,十、健康教育,1、指导病人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2、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3、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4、尽量不要单独外出活动或锁上门洗澡,以免发生意外时影响抢救;5、动脉瘤栓塞术后,定期复查脑血管造影;6、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表现,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偏瘫时,及时诊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