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病防治专题.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6606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14.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蚕病防治专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蚕病防治专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蚕病防治专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蚕病防治专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蚕病防治专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蚕病防治专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蚕病防治专题.ppt(1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蚕病防治专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XX农业大学蚕桑系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主 要 参 考 书 目,蚕 病 学,绪 言第一章 概 论第二章 病毒病第三章 细菌病第四章 真菌病第五章 原生动物病第六章 节肢动物病第七章 中毒症第八章 消 毒第九章 综合防治,一 蚕病研究概况,1 病原研究1870年法国L.巴斯德创立母蛾检验法;1901 卒倒病(细菌病)的研究1950年代僵病、NPV、CPV;1960年代病毒发生的研究;1967年,日本发现DNV,我国1980年发现。1970末1980病毒超微结构、核酸类型、病毒离体培养等1990年代,家蚕微粒子病流行学研究。21世纪,家蚕病原微生物基因组

2、研究。,2 致病机理研究,两方面:病原微生物对蚕的作用;蚕体自身的防御功能;,3 蚕病防治的应用理论研究,蚕室蚕具消毒剂:“漂白粉”等。治疗药剂:“氯霉素”、“灭蚕蝇”等。微粒子病化学治疗:如防微灵。血清学诊断技术:早期诊断。1980年代DNV血清学诊断;微粒子病血清学诊断;近年来开展的PCR诊断技术研究等。但均未实用化。,4 蚕病防治现状,2005年6月环江大才乡同进村内岩屯大规模发生的脓病,蚕沙乱倒乱放,广西桑枝乱堆乱放,桑枝烂茧乱堆乱放,2009年4月象州,象州使用过蚕网蚕具乱放,2009年4月象州,2005年10月宜州发生大面积的桑螟危害,2005年10月环江发生大面积桑里白粉病危害,

3、4 蚕病防治现状,环境污染对养蚕生产的威胁日趋严重?家蚕微粒子病依然是蚕种制造的威胁!血液型脓病流行较为广泛。蚕病防治需要新思维和新技术。,二、两广地区常见蚕病的种类 病毒病核型多角体病、质型多角体 病、浓核病传染性蚕病 细菌病败血病、卒倒病、细菌性 肠病 真菌病白僵病、曲霉病、绿僵病 原虫病微粒子病 节肢动物病害蝇蛆病、螫伤症非传染性蚕病 中毒症中毒、大气污染 生理病害,一)传染性蚕病之家蚕病毒病,主要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质型多角体病毒(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CPV)浓核病病毒(Den-s

4、onucleosis virus,DNV)软化病病毒(Flacherie virus,FV),一)传染性蚕病之家蚕病毒病1、病毒病(1)核型多角体病 体腔型脓病、肥公、薄皮脓、浮、拖水白,1998年中秋蚕期,浙江某蚕区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的发病率达97.2%(实际饲养数136188张,发病数132323张)。发病率()蚕种数 发病蚕种占总蚕种比率()10以下 76384 56.1 1020 31147 22.9 20以上 24792 18.2 颗粒无收 2035 1.5,血液型脓病,血液型脓病,血液型脓病,2005年7月宜州石别镇土桥村土桥屯大规模发生血液型脓病,(2)质型多角体病 中肠型脓病、“

5、白口仔”、通身、通头、厚皮脓,铁蚕?,中肠型脓病,夏秋蚕期发生较多,经口侵入中肠。病蚕发育缓慢,体躯瘦小,呆滞,体色略带乳白,常排出带乳白色的软粪,而后陆续死亡。从感染到发病约 610日。第三造占蚕发病总数的46-64%蚕病为CPV病;,中肠型脓病,农村俗称“通头”、“通身”或“白口仔”的病蚕中,质型多角体病约占75%,其余25%为软化病及其他并发症(CPV+FV&DNV)等。病蚕的三个发病时期:病变由“通头”而“通身”(开始中肠前部无桑叶片,胸部透明,而后整个中肠很少叶片,全身透明),由“通身”而“白口”(皮肤灰白无光泽,体躯稍萎缩)。群体表现为发育缓慢,大小不齐,甚至龄期有差异,食桑与行动

6、不活泼,体色灰暗等。,2005年6月宜州北山乡大楼村大规模发生中肠型脓病,家蚕CPV病防治,蚕大食前以消毒防病和饱食为主,大眠后以饱食防热焗为主,白口仔病即可控制。严格做好养蚕前、饲育中和结束后的消毒工作,及时消除病蚕、弱蚕和迟蚕,防止混育感染。选桑育壮小蚕,让蚕儿食饱、食好,防止饥饿。干燥天气桑叶要添水喂蚕,增强蚕儿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严防高温焗热,力求蚕房阴凉通爽,做到疏放,低放,少放,分散精养。饱食就眠,起蚕及时放桑。,(3)浓核病 急性软化病、“白口仔”、“黄狗”、“假熟蚕”、通身、通头,2005年6月宜州太平乡山湾村寺背屯大规模发生的铁蚕,浓核病蚕,家蚕病毒性软化病病毒(Bombyx

7、 mori Flacherie Virus,BmFV-CHN),浙江新报道IFV病原,认识发病规律,提出防治措施,传染来源传染途径蚕体质环境严格消毒,消灭病原,切断传染途径严格分批、提青,防止蚕座感染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质 选用抗病力强的蚕品种 其他,二)传染性蚕病之家蚕细 菌 病,已描述并研究得较深入的病原细菌有100多种。寄生家蚕的细菌有大杆菌(苏芸金杆菌,卒倒菌和蜡螟杆菌);短杆菌(沙雷铁氏菌和气单孢杆菌)和链球菌等。许多重要的杀虫细菌都集中在芽孢杆菌科,其中最主要的是苏云金芽孢杆菌(简称B.t.),自1901年石渡首次从患病的家蚕发现该病原菌以来,它已成为当今研究最多,用量最大的杀虫

8、细菌。,2、细菌病(1)细菌性败血病(烂芋荚),(2)细菌性中毒病,家蚕卒倒菌,据估计,B.t.对大约300多种的鳞翅目害虫敏感。即杀虫范围广,杀虫速度快,但不易形成流行病。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蚕区B.t.菌的空间密度会增大。,B.t.中毒死蚕不同经过时间体内B.t.浓度变化,苏云金杆菌的生物农药,B.thuringiensis aizawai,被Bt杀死的野蚕,Bt农药中毒,Bt悬浮剂+杀虫双农药,对人畜为中等毒性,蚕中毒后,肠道内引起“胃溃疡”和“败血症”,很快就出现拒食、麻痹、虫体瘫痪,最后死亡。满 贯(3.6%虫酰苏可湿性粉剂):满贯是由科诺公司生物杀虫剂Bt与美国陶氏益农的新型仿

9、生杀虫剂虫酰肼(tebufenozide)复配而成。蚕取食后,不该蜕皮时产生蜕皮,由于不能完全蜕皮,加上Bt的胃毒夹击,最终导致饥饿、脱水、畸形蜕皮、肠穿孔而死亡。,苏云金杆菌应用展望,杀虫结晶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ICP)及其对应基因cryIcryV的研究和基因重组研究;其他新的菌株分离提纯、形态、病理、毒力、核酸、蛋白质、血清学、安全性、生产工艺,以及田间试验等。,其他病原细菌,在家蚕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研究中,发现了特异的抗菌蛋白;,细菌性败血病,常见的有灵菌败血病、青头败血病和黑胸败血病等。幼虫发病初期呆滞,胸

10、胀腹缩,排软粪或念珠状粪,最后痉挛侧倒而死;病蛹死后腐烂变黑,流臭液;病蛾鳞毛污浊,活动呆滞,腹部膨大,翅不振展,死于交配或产卵过程。病程较快,在2528温度下一般为1224小时。,败血病的防治,1、消灭病原,减少传染机会 加强蚕体蚕座,防止病原细菌接触蚕、蛹、蛾的机会。用水要注意清洁,湿叶贮藏或堆桑过久、过厚而造成细菌在叶面滋生。及时病蚕、烂茧,防止污染种茧。2、操作仔细,防止操作损伤。推行蚕网除沙,适当稀饲,熟蚕不过多堆积在一起,适期采茧。种茧要有计划地延迟削茧和雌雄鉴别的时间,是避免和减轻败血病危害的有效措施。蚕蛾保护要保持较低温度和黑暗,注意空气流通,蛾箱的蛾数不宜过多,更不要混入异性

11、蚕蛾,以减少雄蛾受伤的机会。,败血病的防治,3、添食抗菌素红霉素胶囊(蚕用):喷桑叶使用:一次量,本品1粒加500 ml冷开水,搅拌溶解喷洒于5 kg桑叶叶面,以桑叶正反面湿润为度,阴干后使用。四龄添食12次,五龄添食34次。严重发病时,第1天喂饲药叶24 h,第2、3天分别喂饲药叶6 h,基本上可制止蔓延。,盐酸诺氟沙星溶液(蚕用):取本品2ml加200 ml水稀释,均匀喷洒于2 kg桑叶叶面,以桑叶正反面湿润为度。发现病蚕时,第一天连续喂饲药叶24h,第二和三天分别喂饲药叶6 h。对预防败血病蛹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三)传染性蚕病之家蚕真菌病,白僵病黄僵病绿僵病曲霉病等,1982年,浙江省

12、嘉兴地区医药公司收购白僵蚕数达290.15吨;2009年宜州?,焦点问题:,3.白僵病(白蚕病?),宜州市庆远镇下维村寨门屯白蚕病发生严重农户上簇时图片,图为宜州市德庆镇塄底村拉拱屯白蚕病发生严重农户上簇时图片,宜州市各大蚕区庆远、北牙、北山、石别、德胜等乡镇都普遍发现了白僵病的危害,发生面积达到90以上。,3.白僵病(白蚕病来自?),宜州市下维村村尾蚕沙乱堆图片,上面可见白僵病死蚕,图为宜州市德庆镇塄底村拉拱屯塄底村拉拱屯蚕沙乱放图片,3.白僵病(白蚕病来自?),宜州市下维村村尾蚕沙乱堆图片,上面可见白僵病死蚕,图为宜州市土桥农户家的蚕沙,收购白僵蚕,下维村收购僵蚕的车子8元?11元/斤,3

13、、白僵菌病,白僵菌的生长发育周期及传染途径,(1)白僵病,白僵菌,温度在2428时发病较多。病蚕体表出现油渍状病斑。临死时排软粪,蚕体伸展,头胸部突出。死后营养菌丝穿出体壁,形成新的分生孢子,使体壁密布白粉,成为再污染病源。从感染到死亡约36日。,白僵菌生物农药:BotaniGard,斜纹夜蛾幼虫被白僵菌杀死,蚕区严禁使用生物农药,(2)绿僵病,绿僵病,发育阶段和侵染过程与白僵菌相似。秋蚕期发病较多。病蚕胸、腹部有黑褐色不整形轮状或云纹状病斑。尸体初呈白色,后密布绿色粉状孢子。感染潜育期较长,一般约710日。,(3)曲霉病,影响僵病的发生因素,与蚕的龄期长短有关;与蚕皮肤结构有关,表皮瘤状突起

14、越多越密,抵抗力越弱。与发育阶段有关。蚁蚕、小蚕、各龄起蚕、熟蚕和初蛹,由于体皮较薄而粗糙、多皱,且缺少脂质,易为僵菌孢子附着和发芽管穿透,故感染率高,称作易感时期。环境条件及蚕室的温湿度对僵病的发生与蔓延有直接关系。,僵病的防治应急措施,1)加强宣传,落实到每家每户;2)整治养蚕环境,实现群防群治,统一消毒;3)严管小蚕共育,加强产品质量意识和保证;4)加强蚕用物资市场的管理。,整治养蚕环境,实现群防群治,统一消毒,僵病的防治,常用的漂白粉防僵粉是:小蚕用2%有效氯,大蚕用3%有效氯,在各龄起蚕晌食前各使用一次。用三氯异氰尿酸烟熏剂(蚕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多聚甲醛粉(蚕用)或硫磺等熏蒸法(

15、多聚甲醛粉(蚕用)。组织全村统一在下批养蚕前23天进行一次蚕室统一烟熏大消毒。通风排湿,“以湿室温”(湿度小于90%时对孢子发芽不利),撒干燥材料,勤除沙等。,多菌灵粉(蚕用)防治僵病,【性状】本品为白色至淡灰色粉末。有效成分为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C9H9N3O2)。防治家蚕真菌病:用于预防,取本品2 g加冷开水1000 ml溶解,均匀喷洒于10 kg桑叶上,二至四龄蚕各添食1次,五龄期每日添食1次。用于治疗,取本品4 g加冷开水1000 ml溶解,均匀喷洒于10 kg桑叶上,每隔8 h添食1次,连续添食4次。【注意】(1)施药时要穿防护衣服,防止污染手、脸和皮肤。如有污染应及

16、时清洗。操作时不要抽烟、喝水和吃东西。工作完毕后及时清洗手、脸和皮肤。(2)准确配药,即配即用,充分摇匀后使用。(3)喷药用具要清洁,禁止和农药混用;施药后各种工具要及时清洗,包装物要妥善处理。【规格】(1)1g0.5g;(2)60g30g。,四)传染性蚕病之家蚕微粒子病微孢子虫,寄生家蚕的微粒子病以家蚕微孢子虫(简称N.b)危害最为严重。目前已记载的微孢子虫有1200多种,其中有200多种是昆虫病原性微孢子虫,主要寄生于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等12个目,约400多种昆虫中。,微孢子虫,家蚕微粒子病的传染途径有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两种。,4、微粒子病,显微镜下形态,扫描电镜下的形态,超微

17、结构示意图,05年河池蚕种烧毁的超毒蚕种,损失惨重,2005年8月在广西洛东发生的蚕微粒子病,正常蚕丝腺,感病蚕丝腺,多菌灵粉(蚕用)防治僵病,【性状】本品为白色至淡灰色粉末。有效成分为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C9H9N3O2)。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稀释后喷洒,没15 L冷开水中加入本品60g,溶解后喷施于桑树桑叶上,每亩(667 m2)桑园约需本品300g。喷药后第二天即可采叶喂蚕,一般若四龄期用叶,可以在三眠蚕时喷药,若五龄期前三天用叶,可在四眠期喷药,五龄第四天后用叶,可在五龄第三天喷药。药液喷到桑叶后,药效可持续5d7d,,传染性蚕病的特点 1.病原微小 2.数量多 3.传染

18、力强 4.病原菌抵抗力强 5.病程短 6.不同的蚕病发病时期不同 7.危害大,一点经验:蚕病防控新思路家蚕微粒子病生态控制及华南蚕区的做法,加强家蚕微粒子病防控规范与管理,家蚕微粒子病是养蚕业毁灭性的流行病,监 督 检 疫,检 疫,监督三级原种和杂交种的疫情,依法淘汰不合格蚕种,补 正 检 疫,监督上一级原种的检疫结果,有效控制爆发性流行,预 知 检 疫,减少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提高监督检疫的效率,蚕种检疫失控,必然爆发微粒子病的流行!,家蚕微粒子病流行控制策略,蚕病流行发生,病 原,蚕病发生和病原扩散,环境及生物因素,气象因素(光照、气温等),病原传播,营养因素(光照、气温等),参考自M.W

19、ittner,1999;万永继,2001;L S.Garcia2002,*非传染性蚕病 1、节肢动物病害 蝇蛆病,蝇蛆病,家蚕蝇蛆病又称多化形成黑褐色喇叭状的特异性病斑。性蚕蝇蛆病,是由于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体表上,孵化后的幼虫(蛆)钻入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病害。灭蚕蝇的杀虫方法:商品用的灭蚕蝇有乳剂和片剂两种。乳剂含有效成份为25%和40%两种。使用方法有喷雾法和添食法两种。,螫伤症,2、中毒症 农药中毒 敌百虫中毒,农药中毒,一般症状:乱爬,胸部膨大,吐胃液,头胸昂举,痉挛,体躯缩小。,痉挛麻痹期,甲胺磷中毒症状,兴奋期,杀虫双中毒 杀虫眯中毒,拟除虫菊酯中毒 敌杀死中毒 杀灭菊酯中毒(痉挛

20、期),烟草中毒 初期中毒状 中毒后吐褐色胃液,严重中毒 侧卧死亡,鱼藤精中毒,微量农药中毒,防治病虫 科学用药,适期用药 避免残留,剧毒农药 严禁喷雾,农药包装 妥善处理,工业废气污染中毒症,1982年浙江省杭嘉湖蚕区总产茧量约为70000吨(140万担),因氟化物污染造成蚕茧的损失率约为7.14。,图片来自鲁兴萌,2008,大气(氟)污染桑叶症状,大气(氟)污染中毒蚕症状,3、生理性病害 滥用激素 极端气候对蚕的影响 过分使用氮肥,导致游离氮等含量过高的桑叶对蚕的影响 雨天或添加抗生素而摄入水分过多,三、蚕病综合防治,“养好小蚕一半收”;“彻底消防毒,细蚕尼龙育,大蚕地坑育,饱食防热焗”的廿

21、字措施。,三、贯彻执行蚕病综合防治操作规程(一)严格消毒防病,杜绝传染 1、做好养蚕前的消毒工作(1)蚕室、蚕具、蔟室、蔟具等的消毒(2)小蚕具如鹅毛、蚕筷、蚕网、塑料薄膜、切桑板、拖鞋等的消毒 2、重视养蚕期间的消毒防病(1)注意做好眠起蚕的蚕体蚕座消毒(2)隔离、淘汰、处理好病死蚕,三、贯彻执行蚕病综合防治操作规程,(一)严格消毒防病,杜绝传染1)、养蚕前的消毒防病:“二消一洗”,用漂白粉液(1%有效氯)消毒,保持湿润半小时用清水洗净。2)、养蚕期间的消毒防病:a)建立经常性的防病卫生制度:用1%有效氯漂白粉或10%石灰浆消毒。b)及时隔离淘汰病蚕,进行蚕体消毒。0.3%CL叶面消毒。c)

22、认真处理蚕沙。,3、认真做好蚕期结束后的消毒(1)及时清除死蚕、下茧、残桑等(2)蚕室、桑室、蚕具、蔟室、蔟具等要 用消毒净消毒后再打扫清洗(3)小蚕具如鹅毛、蚕网、蚕筷等要及时 煮沸消毒,不使堆沤发霉。,4、及时消灭桑园害虫,使用农药要注意残 效期,对家蚕安全期1215天。,(二)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儿体质 1、积极推行稚蚕共育,实行专人、专室、专具、专用桑园;蚕座密度要适中,保证小蚕健壮,提高抗病抗逆性 2、合理布局,做好规划 蚕房布局 收蚁批次 3、加强桑园肥培管理 4、加强眠起处理,适时分批提青及饷食,5、小蚕防干育,大蚕加强通风换气 6、不用污染桑叶喂蚕 7、发现蚕病,正确诊断,及时

23、采取有效 措施,不良的贮桑习惯,(三)建立和健全经常性的防病卫生 制度 1、给桑前、除沙后要洗手;入稚蚕室及桑室 要换鞋 2、注意操作(轻巧、按顺序、严禁在地上操作)3、除沙后的蚕网要曝晒 4、采桑用具与装蚕沙用具要严格分开 5、蚕沙要严格处理 6、有专用贮桑室,保持贮桑室清洁卫生 7、设消毒缸 8、添食用水要清洁,最好用自来水或井水,“五不要”、“五坚持”的卫生制度,防病卫生制度:五不要:大小蚕不要同室饲养;小蚕室贮桑室不要上蔟;未消毒蚕具不要使用;盛过蚕沙用具不要盛桑;病蚕、蚕沙、旧蔟不要乱丢放。五坚持:坚持给桑前洗手,蚕室门口撒石灰;坚持提青分批、淘汰病蚕、隔离弱小蚕;坚持龄中消毒,蚕网

24、、薄膜换下及时消毒;坚持及时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坚持回山消毒,防病原扩散。,“五不要”、“五坚持”的卫生制度,“五不要”、“五坚持”的卫生制度,消毒池,“五不要”、“五坚持”的卫生制度,“五不要”、“五坚持”的卫生制度,注意事项:1、注意不同消毒药物的性能,药液消毒要保持 湿润30分钟以上(福尔马林除外);20公斤/100平方米 2、注意蚕体蚕座消毒方法3、不使用过期或失效药物4、不滥用药物,蚕用消毒药物类型,蚕用消毒药物类型,蚕用消毒药物类型,蚕用消毒药物管理,蚕用消毒药物类型,各地养蚕用兽药大部分品种均以有效成分:含氯制剂: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脲酸、漂白粉精、漂白粉、次氯酸钠 醛类:聚甲

25、醛、甲醛饱和水溶液福尔马林表面活性剂:较少用氧化剂:克孢灵、消微灵抗菌素类:红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激素类:蜕皮激素、保幼激素多菌灵等为原料药配制而成。,蚕用消毒药物消毒的主要方法,喷雾消毒。适用于蚕室、蚕具、蚕体蚕座、地面和桑叶叶面等的消毒。要求:消毒液浓度配制准确,消毒对象物清洗干净,喷雾的雾滴越细越好,保持30分钟的湿润,以及避免在阳光和强风下进行等。蚕室消毒药液的用量一般在每平方米250毫升左右,蚕具消毒以充分湿润为标准,或根据药品的说明书要求进行。浸渍消毒。主要适用于蚕具和桑叶叶面等的消毒。在消毒时应根据不同消毒剂的性质,适时补充一定量高于消毒目的浓度的消毒液,以达到消毒液目的浓度

26、的恒定。,蚕用消毒药物消毒的主要方法,熏烟消毒。主要适用于密封条件较好的蚕室及蚕室内的蚕具和蚕体蚕座等的消毒,同时,消毒时蚕具等物品要架空。熏烟消毒时烟熏剂的用量、加热或燃烧方法可根据具体烟熏剂的种类而定。撒粉消毒。撒粉消毒是将粉末状的消毒剂均匀地撒布于蚕体蚕座等表面的一种消毒方法。撒粉消毒时的消毒剂用量以表面呈一层薄霜状为适度。,蚕病流行的系统控制,蚕病综合防治操作规程,严格清洁消毒,断绝病原蚕房合理布局,减少病原传染选用抗病力强的蚕品种 加强饲育管理,增强蚕体质消灭桑园害虫,避免农药污染 控制蚕病发展蔓延的应急措施,蚕病综合防治操作规程,治未病强健身,蚕病综合防治的应急措施,传染性蚕病:隔离病蚕,病蚕、蚕沙、蚕具消毒;加强饲育管理,蚕体蚕座消毒;药物添食等。非传染性蚕病:灭蚕蝇、杀虱灵;查明隔离毒源;阿托品等解毒处理等。,谢谢各位!敬请批评指正!欢 迎 光 临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其它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