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67147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学教研室 李晶,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指婴幼儿期由于维生素D不足所致钙磷代谢异常,引起以生长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何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3,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构成材料,磷:有利于骨的矿化作用,维生素D,1,2,3,4,维生素D的来源,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紫外线,296-310nm,胆骨化醇(D3)为人类VitD的主要来源,内源性VitD:,5,维生素D的来源,外源性VitD,母体-胎儿的转运,6,维生素D的转化,食物中摄取,皮肤合成,维

2、生素D,25-(OH)D,1,25-(OH)2D,肝,肾,25-羟化酶,1-羟化酶,7,VitD的生理功能,促进小肠粘膜对Ca、P吸收。,促进肾小管对Ca、P的重吸收。,促进旧骨 脱钙血Ca浓度上升。促进成骨细胞骨盐沉积形成新骨。,8,PTH的作用,小肠:促进小肠对Ca、P的吸收.,肾,促进肾小管对Ca的重吸收.,抑制肾小管对P的重吸收.,促使1,25(OH)2D3生成增多.,骨:促进旧骨脱钙.,是促使血钙水平升高,血磷水平下降。,9,降钙素作用,小肠:抑制小肠对Ca、P的吸收。,肾,抑制肾小管对Ca、P的吸收。,抑制1、25(OH)2D3的合成。,骨:抑制骨盐溶解,使Ca、P下降。,降低血钙

3、和血磷。,10,肾,1,25-(OH)2D3,低血磷,高血磷,甲状旁腺素,降钙素,低血钙,(+),(+),(+),(+),(-),VitD3,肝,25-(OH)D3,高血钙,(-),自身反馈,自身反馈,VitD的调节,11,维生素D的代谢调节,12,病 因(etiology),1、日光照射不足主要病因,2、VitD摄入不足,3、围生期维生素的不足,4、生长速度快,5、疾病及药物的影响,13,高危因素,地区:北方南方,年龄: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季节:冬、春季,14,发病机制(pathogenesis),VitD下降,血钙下降,血磷下降,PT,PTH,PTH,血磷明显下降,血钙正常或稍下降,CaP

4、乘积下降,骨组织钙化障碍,骨样组织堆积,AKP,佝偻病,血钙明显下降,手足搐搦症,15,VitD CaP 骨组织钙化障碍且继续增殖,骨骺端钙化障碍,骺线参差不齐毛刷样、杯口样改变,骨样组织堆积骨骺端膨出,肋骨串珠,手镯、脚镯,骨干钙化障碍骨质疏松弯曲变形(“O”、“X”腿)及病理性骨折,扁平骨钙化障碍颅骨软化,骨样组织堆积方颅,16,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后遗症期,三大主征,骨骼改变 肌肉松弛 神经兴奋性改变,初期,激期,恢复期,临床分期,17,(一)初期:,1、多见于6个月以下小婴儿。一般从23个月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症状,可出现枕秃。,1

5、8,2、血生化改变:轻 微,血Ca降低或接近正常,血P稍降低,CaP稍下降(3040)或正常,碱性磷酸酶稍上升或正常,25(OH)D3、1、25(OH)2D3,3、X-线改变: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19,(二)激期:1、以骨骼改变为突出.,头部,颅骨软化,6个月以下婴儿.,乒乓球样感觉.,方颅,78个月以上小儿,头围增大、鞍状.,前囟,扩大:6个月不缩小,闭合延迟:18个月尚未闭合,牙:出牙延迟-12个月尚未出牙,20,胸部: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肋骨串珠,鸡胸,漏斗胸,上述畸形均使胸腔变小,影响呼吸功能.,21,四 肢,腕踝,6个月以上小儿,手镯、脚镯,下肢,1岁以上小儿,“O”、“X”形腿

6、,22,脊 柱,6个月以上小儿,前凸、后凸、侧弯,骨 盆:前后径变短扁平骨盆。,2、肌肉松弛低血磷全身肌张力下降 肌肉中糖代谢障碍全身肌张力,骨骼肌:坐、站、走晚腹肌:腹部膨隆蛙腹,23,3、神经兴奋性改变,可有初期的症状,大脑皮层功能减低的表现,条件反射形成慢,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落后,4、免疫力低下,易合并感染、且易迁延、反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低下,24,5、血生化改变,血Ca稍下降,血P明显下降,25(OH)D3 1,25(OH)2D3,6、X线改变:长骨,骨骺软骨盘明显增宽 2mm,干骺端钙化带消失,呈毛刷样、杯口样改变,骨质普遍稀疏,密度减低,骨干可有弯曲或骨折,CaP明

7、显下降,明显,AKP明显升高,25,26,(三)恢复期:经日照或治疗后。,1、临床症状、体征逐渐减轻、消失。,2、血钙、血磷逐渐恢复正常,AKP约需12月降至正常。,钙化带致密增厚,骨质密度逐渐 恢复正常,3、X线:经治周后有所改善,以后出现不规则钙化线,27,(四)后遗症期:,、岁以上的小儿多见。,、无临床症状,血生化正常,线无活动性病变。,、可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28,(四)后遗症期:,、岁以上的小儿多见。,、无临床症状,血生化正常,线无活动性病变。,、可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29,诊断及鉴别诊断(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强调早

8、期诊断,及时治疗可避免骨骼畸形。,诊断依据,病史: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X线检查,30,相似点,本病特点,精神、运动发育延迟,囟门扩大、闭合晚 头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智力下降,特殊外貌,X线骨龄延迟、血钙正常,血T3、T4、,TSH,呆小病,鉴别诊断,31,32,粘多糖病,头大、颈短、面容丑陋、体格异常、智力迟钝、脐疝、肝脾大。,33,软骨营养不良,相似点:,大头、前额突出。,本病特点,(1)特殊体态:四肢、手指短粗、五指平齐、腰椎前凸、臀部后凸。(2)智力正常。,(3)X-线:长骨短粗、弯曲、干骺端变宽。,34,35,脑积水,相似点:头围大,前囟门大.,本病特点:有颅内高压的表现.

9、,前囟饱满、紧张.,颅缝分离,破壶声,头部CT,36,家族性低磷血症,特点:,(1)遗传性疾病.,(2)原发性肾小管对磷重吸收障碍.,(3)多在1岁后发病且23岁仍有活动性佝偻病 的表现.,(4)血钙正常、血磷明显下降、尿磷增多.,(5)一般剂量的VitD治疗无效.,37,特点:(1)为远端肾小管泌氢不足所致.(2)多尿碱性尿身材矮小.(3)代谢性酸中毒.,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略,38,治疗(treatment),维生素D制剂:,口服法,维生素D 20005000 IU/d(50125 ug/d),4-6周后改为预防量(400 IU/d)。,肌注法:适合重症、不能口服者。,

10、VitD3:2030万IU,23月后给预防量。,注意同时用钙剂,39,(一)多做户外活动,(二)合理膳食,母乳喂养及配方奶喂养 防止偏食,(三)疾病的预防,预 防(prevention),40,(四)预防时间:从围生期开始,1岁 以内婴儿为重点,持续到2岁,1、围生期:从妊娠28周开始,补充VitD,800 IU/d 口服,1020万IU 肌注,适当补钙,2、新生儿期:,生后12周开始,口服400800 IU/d,肌注1020万IU(可维持12月),41,3、婴儿期:,口服400IU/d(不可间断),4、幼儿期:,增加户外活动,可不用VitD,42,男,10个月,因哭吵,多汗1个月就诊,混合喂养,未添加辅食,母亲妊娠晚期有肌肉抽搐史,小儿常居在室内,间常腹泻,至今不能扶站。查体:前囟2 cm1.5cm,枕秃,未出牙,肋缘外翻,轻度“O”形腿。请写出该患儿诊断,诊断依据进一步该作哪些检查,如何治疗。查体有无不妥之处?还可能出现哪些体征?,43,复习内容1、维生素D缺乏可由哪些原因引起?2、维生素D缺乏时可出现哪些临床表现?3、应该如何预防佝偻病的发生?4、出现佝偻病时应如何治疗?,44,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