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英雄—中国远征军.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68546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的英雄—中国远征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后的英雄—中国远征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后的英雄—中国远征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后的英雄—中国远征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后的英雄—中国远征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后的英雄—中国远征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的英雄—中国远征军.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最后的英雄中国远征军,要讲远征军的故事,一切要从一条路说起。这条路,可是抗战时期,外界给中国输血的血管啊,而这条路也真的是用鲜血铺成,是用鲜血来捍卫的!滇缅公路-中国的生命线,今昔对比滇缅公路“二十四拐”,中国远征军,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效忠于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中国远征军存在时期1941年 1945年部门 国民革命军种类合成军(以陆军为主)规模中国远征军(第一次):约10万,中国驻印军:约12万 中国远征军(第二次):约16万直属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与战役中日战争著名指挥官孙立人,杜聿明,史迪威,卫立煌,罗卓英,廖耀湘,戴安澜,宋希濂,著名指挥官,孙立人杜聿明史迪威卫立煌罗卓英廖耀湘戴

2、安澜宋希濂,中国远征军概述,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立下赫赫战功。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为支援英国军队在缅甸殖民地对抗日本帝国陆军以及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补给线安全而组建的出国作战部队。1942年后称为中国驻印军,由于古代印度从来没有和阿萨姆地区统一过,18世纪英国殖民者侵入阿萨姆地区,后来才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属印度的一部分,随英国在缅甸的军队进入阿萨姆地区后,中国远征军又被称为中国驻印度军队。,感觉的基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韦伯定律:R/R=K(3)感觉阈限在营销中的应用(4)阈下感觉,2)感觉适应感觉的适应:刺激物对感

3、受器持续作用,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3)感觉对比:同一感觉器官在接受不同刺激时会产生感觉的对比现象。,中国远征军组建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陷于欧洲战场无力他顾,对于英国的战略方针而言在远东地区首要之务就是保卫输出最多资源的殖民地印度,并将其余殖民地视为保卫印度的战略纵深;但是对於中华民国而言缅甸此地为争取国外援助的最后生命线,如果滇缅公路不保外援即无法轻易进入中国,与日本的作战也将陷入补给不足之劣势,因此中华民国方面极力争取与英国间的军事同盟以保障作战资本。,海外战场开辟。远征缅甸(1942-1945)。,原因: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北上入侵我国云南境内。目的:为

4、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战果: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主要战役,1942年同古保卫战 仁安羌大捷 缅北大撤退 1944年第二次远征滇西缅北战役 光复腾冲 松山战役 龙陵战役 胡康河谷战役 孟拱河谷战役 密支那战役,仁安羌大捷,1942年4月14日军左翼的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战术,派二一五和二一四联队占领拼墙河南北两岸阵地,将英缅军第一师全部和战车第七旅一部后路切断,包围于拼墙河南的仁安羌。英军反复攻击均告失败,粮弹告竭,又无水源,陷于绝境。4月15日深夜英缅军总司令官亚历山大元帅向中国远征军求援。4 月16日晚孙立人率本师

5、刘放吾一一三团往援。于18日凌晨赶到仁安羌,立刻发起攻击,至中午攻占拼墙河以北所有阵地。18日夜,一一三团第一第二营从渡口以东一英里处偷渡拼墙河,19日凌晨5 时突然向日军侧翼发起攻击,同时第三营于正面渡口强渡拼墙河。日军三十三师团不愧日军精锐,射击准确,逆袭果断,然一一三团激战至下午六时,终于将日军阵地攻破,迫其向伊落瓦底江溃退。到20日全部残敌肃清。此次战斗救出英军7 千余人,并夺回被俘记者教士约5 百人。一一三团以寡击众,亦付出重大代价,战死三营长张琦以下204人,伤318人,全团伤亡近半。,仁安羌之战:1942年4月11日-19日地点:缅甸仁安羌结果:盟军获胜参战方:中国 英国 日本指

6、挥官:孙立人 John Henry Anstice James Bruce Scott 桜井省三 兵力:1,000对7,000伤亡:中方极少 日本一个营,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以不满1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10倍于己的友军,轰动全球。之后,蒋介石给他颁发了四等云麾勋章。右图为孙立人将军,第一次远征结果,第一次远征失败之后,滇缅公路中断,10万远征军经血战只有4万余人安全撤离。日本既封锁了国际援华运输线,又打开了西攻印度的大门。原有的作战物资转而通过驼峰航线与中印公路输送。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出动103000人,伤亡56480人(绝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

7、)。日军伤亡约45000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右图为远征军被迫转入丛林,第二次远征结果,第二次入缅作战,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余人,歼灭日军4.8万余人,收复缅甸土地约13万平方公里。滇西中国远征军伤亡67403人,歼灭日军21057人,解放滇西全部土地约3.8万平方公里。中国远征军完成了中国战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右图为驻印军在空军支援下向缅北挺进,中国远征军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时期,缅甸战场既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的战略结合部,又是东南亚战场的主要作战地区。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

8、战场的战争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能忘却的回忆,腾冲国殇墓园198师纪念碑,树干后是唯一一块幸存下来的墓碑。其余是仿照它而重修的,国殇墓园是中国大陆境内唯一一处纪念中国国民党阵亡将士的墓园,夜幕下的国殇烈士陵园,第一眼看到这张图片你会以为它是一座漂亮的佛塔,有谁会想到它是日本人在缅甸建的招魂塔?,小日本在曾经侵略过的缅甸建了不计其数的镇魂塔,还有英军建的豪华的墓地,而中国阵亡的军人只能偷偷的建个碑,尸骨无存,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希望我们能够拾起这段曾经被忘却的记忆。,石瑛(中国第一位获得缅甸博士的学者):德国人的历史观比日本人好,所以德国人能够得到欧洲人的谅解。今天我们批评日本人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今天我们纪念历史事件不是为了纪念而纪念,更不是煽起仇恨而纪念,而是要唤起人们不忘历史,面向未来,珍惜和平。,谢谢欣赏!,小组成员:098304105 石欣欣098304106 徐 盼098304205 蒋 丹098304136 朱 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